高一单招数学数列全章知识点(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⑶项a n与项数n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af(n)n.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a n与它的前一项a(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a n f(a n1)或a n f(a n1,a n2),n1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a的递推公式.如数列an中,a11,a n2a n1,其中na n2a n1是数列a n的递推公式.4.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Sn a1a2a;②nS(n1)1a n.SS(n2)nn15.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N,均有a n1a n.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N,均有a n1a n.③摆动数列:例如:1,1,1,1,1,.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使a n M,n N.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总有项a使得a n M.n1、已知n*a2(nN)nn156,则在数列{}a的最大项为__(答:n125);2、数列{}a的通项为nana n,其中a,b均为正数,则a n与a n1的大小关系为___(答:bn1aa n1);n23、已知数列{a}中,a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3);ann,且{}nnn4、一给定函数yf(x)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a(0,1),由关系式a n1f(a n)1*得到的数列{}a满足a n1a n(nN),则该函数的图象是()(答:A)neord完美格式..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一样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⑶项a n与项数n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af(n)n.3.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 n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a n与它的前一项a〔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a n f(a n1)或a n f(a n1,a n2),n1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a的递推公式.如数列an中,a11,a n2a n1,其中na n2a n1是数列a n的递推公式.4.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Sn a1a2a;②nS(n1)1a n.SS(n2)nn15.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N,均有a n1a n.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N,均有a n1a n.③摆动数列:例如:1,1,1,1,1,.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使a n M,n N.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总有项a使得a n M.n1、n*a2(nN)nn156,那么在数列{}a的最大项为__〔答:n125〕;2、数列{}a的通项为nana n,其中a,b均为正数,那么a n与a n1的大小关系为___〔答:bn1aa n1〕;n23、数列{a}中,a是递增数列,XX数的取值X围〔答:3〕;ann,且{}nnn4、一给定函数yf(x)的图象在以下图中,并且对任意a(0,1),由关系式a n1f(a n)1*得到的数列{}a满足a n1a n(nN),那么该函数的图象是〔〕〔答:A〕neord完美格式..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数列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按一定次序排列成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a a a n ,,,,,123,简记为数列a n {},其中第一项a 1也成为首项;a n 是数列的第n 项,也叫做数列的通项.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2、数列的分类:按数列中项的多数分为:(1) 有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有限个,即项数有限; (2) 无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无限个,即项数无限.3、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项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f n n (),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4、数列的函数特征:一般地,一个数列a n {},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a a n n 1,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梳理)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如果数列的各项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5、递推公式: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久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即1n n a a d +-=(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依据.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通项公式为:()()()11,n m a a n d a n m d n m N +=+-=+-∈、.3、等差中项:(1)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a bA +; (2)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差数列,即1n a +是与2n a +的等差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是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和{}n b 均为等差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0n d a >⇔为递增数列,{}0n d a <⇔为递减数列,{}0n d a =⇔为常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n S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3)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前n 项和()()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6、等差数列前n 和的性质:(1)等差数列{}n a 中,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差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当0d ≠时,n S 可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3)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1(奇数)项,则()11==,n S n S S a S n++-奇奇偶偶中间项且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 (偶数)项,则1==.n nS a S S nd S a +-偶奇偶奇且7、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的最值问题: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1)100a d ><且(即首正递减)时,n S 有最大值且n S 的最大值为所有非负数项之和; (2)100a d <>且(即首负递增)时,n S 有最小值且n S 的最小值为所有非正数项之和.三、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不为零的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n na q q a +=为非零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的依据.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通项公式为:()11,,n n m n m a a qa q n m n m N --+==≥∈、.3、等比中项:(1)若a A b 、、成等比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且2=A ab ; (2)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比数列,即1n a +是与2n a +的等比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的性质:(1)等比数列{}n a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n a 和{}n b 均为等比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比数列;(3)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1100101na a a q q ><⎧⎧⇔⎨⎨><<⎩⎩或为递增数列,{}1100011n a a a q q ><⎧⎧⇔⎨⎨<<>⎩⎩或为递减数列, {}1n q a =⇔为常数列.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 (3)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11,1.1,11n n na q S a q q q=⎧⎪=-⎨≠⎪-⎩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可知,已知1,,,,n n a q n a S 中任意三个,便可建立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6、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性质:设等比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 (1)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比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 a a a +++++,仍为等比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2)当1q ≠时,()()11111111111111n n n n n a q a a a a aS q q q qq q q q q -==⋅-=-⋅=⋅-------, 设11a t q =-,则n n S tq t =-.四、递推数列求通项的方法总结1、递推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把数列的若干连续项之间的关系叫做递推关系,把表达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而把由递推公式和初始条件给出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2、两个恒等式:对于任意的数列{}n a 恒有:(1)()()()()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2)()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3、递推数列的类型以及求通项方法总结: 类型一(公式法):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求n a ,用作差法:{11,(1),(2)n n n S n a S S n -==-≥类型二(累加法):已知:数列的首项,且()()1,n n a a f n n N ++-=∈,求n a 通项.给递推公式()()1,n n a a f n n N ++-=∈中的n 依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21324311,2,3,,1.n n a a f a a f a a f a a f n --=-=-=-=-利用公式()()()()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可得:()()()()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三(累乘法):已知:数列的首项,且()()1,n na f n n N a ++=∈,求n a 通项. 给递推公式()()1,n na f n n N a ++=∈中的n 一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 ()()()()23412311,2,3,,1.nn a a aa f f f f n a a a a -====- 利用公式()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可得: ()()()()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四(构造法):形如q pa a n n +=+1、n n n q pa a +=+1(q p b k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 a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 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n n a a a S +++= 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n .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1、已知*2()156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答:125);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bn an 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_(答:n a <1+n a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1n n a f a =+得到的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二、 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

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例如,1,2,3,4,5……就是一个自然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首项,通常用\(a_1\)表示。

二、数列的分类1、按项数分有限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无限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2、按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

递减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

常数列: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摆动数列: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_n\}\)的第\(n\)项\(a_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例如,数列 2,4,6,8,10……的通项公式为\(a_n = 2n\)。

四、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 1 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_n\)与它的前一项\(a_{n 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 8, 13, \cdots\),其递推公式为\(a_{n + 2} = a_{n + 1} + a_n\),\(a_1 = a_2 = 1\)。

五、等差数列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d\)表示。

2、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例如,在等差数列\(\{a_n\}\)中,\(a_1 = 3\),\(d = 2\),则\(a_5 = 3 +(5 1)×2 = 11\)。

3、等差中项若\(a\),\(b\),\(c\)成等差数列,则\(b\)叫做\(a\),\(c\)的等差中项,且\(b =\frac{a + c}{2}\)4、前\(n\)项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 = na_1 +\frac{n(n 1)d}{2}\)六、等比数列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q\)表示(\(q \neq 0\))。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整理

1数列中a n 与S n 之间的关系:a nS ‘(n 1)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S n & i ,(n 2).2、等差数列: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a n - a n 1=d , (n >2, n €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 a 、A b 成等差数列或a n pn q (p 、q 是常数)⑷前n 项和公式:n n 1 S n n^d2⑸常用性质: ① 若 mn p q m,n, p,q N ,贝U a m a n a p a q;② 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a k ,a k m ,a k 2m ,,仍组成等差数列; ③ 数列 a n b ( ,b 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④ 若{a n }、{0}是等差数列,则{ka n }、{ka n pb n } (k 、p 是非零常数)、{a p nq }( p,q N )、,…也成等差数列。

⑤单调性: a n 的公差为d ,则:i) d 0 a n 为递增数列; ii) d 0 a n 为递减数列; iii) d 0a n 为常数列;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a n pn q ( p,q 是常数)⑦若等差数列 a n 的前n 项和S n ,则S k 、S 2kS k 、S 3k S 2k …是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⑵等比中项:若三数a 、Gb 成等比数列G 2 ab, ( ab 同号)。

反之不一定成立。

数列⑶通项公式:a n a 1(n 1)d a m (n m)dn a-i a n2⑶通项公式:a nn 1n maga m q⑷前n 项和公式:a 1 1 q n S i1 qa 1 a n q 1 q⑸常用性质①若m n pq m,n, p,q N , 则 am ana p a q;② a k ,a k m ,a k 2m ,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 q k (下标成等差数列,则对应的项成等比数列)③ 数列a n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仍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正项等比数列 a n ;则lg a n 是公差为lg q 的等差数列;④ 若a n 是等比数列,则 ca n , a n 2 ,a n r(r Z )是等比数列,公比依次是⑤ 单调性:a i 0,q 1或印 0,0 q 1 a “为递增数列; a i 0,0 q 1或q 0,q1a .为递减数列;q 1 a n 为常数列; q 0a n 为摆动数列;⑥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是常数列。

单招高一数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单招高一数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单招高一数学基础知识点复习在单招高一数学基础知识点复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着重掌握。

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进行阐述,以帮助同学们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在数学中,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

函数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图像或者关系式来表示。

2.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ax+b,其中a、b为常数。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

3.方程的解与解的性质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方程的解可能有一个或多个。

方程的解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或者图像法求解。

二、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函数的增减性与最值函数的增减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取值是否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者减小。

最值是函数在一段区间上取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 f(-x)=-f(x)。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即f(-x)=f(x)。

周期函数是指函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 f(x+T)=f(x),其中T为正常数。

三、数列与数列的变化规律1.数列的定义与常见数列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一组数。

等差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等比数列的相邻两项之比相等。

2.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用一个公式表示数列的第n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d(n-1),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四、概率与统计1.基本概率知识概率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事件的概率可以用分数、小数或百分比来表示。

2.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一个可以取多个值的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有限,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连续的。

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对应概率之间的关系。

五、几何与空间几何1.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平面几何是研究图形在平面上的性质。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附例题)知识点1: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d .3.等差中项如果 A =a +b2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m )d ,(n ,m ∈N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2n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d .(4)若{a n },{b n }是等差数列,则{pa n +qb n }也是等差数列.(5)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其前n 项和S n =n (a 1+a n )2或S n =na 1+n (n -1)2d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S n =d 2n 2+⎝ ⎛⎭⎪⎫a 1-d 2n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A 、B 为常数).7.等差数列的最值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 大 值;若a 1<0,d >0,则S n 存在最 小 值.[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等差数列的判定(1)定义法:a n -a n -1=d (n ≥2); (2)等差中项法:2a n +1=a n +a n +2.2.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各项和的有关性质(1)a m ,a m +k ,a m +2k ,a m +3k ,…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kd . (2)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也是等差数列. (3)S 2n -1=(2n -1)a n .(4)若n 为偶数,则S 偶-S 奇=n2d . 若n 为奇数,则S 奇-S 偶=a 中(中间项).例1(等差数列的判定或证明):已知数列{a n }中,a 1=35,a n =2-1a n -1(n ≥2,n ∈N *),数列{b n }满足b n =1a n -1(n ∈N *).(1)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1)证明 ∵a n =2-1a n -1 (n ≥2,n ∈N *),b n =1a n -1.∴n ≥2时,b n -b n -1=1a n -1-1a n -1-1=1⎝⎛⎭⎪⎫2-1a n -1-1-1a n -1-1=a n -1a n -1-1-1a n -1-1=1.∴数列{b n }是以-5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解 由(1)知,b n =n -72,则a n =1+1b n=1+22n -7,设函数f (x )=1+22x -7,易知f (x )在区间⎝ ⎛⎭⎪⎫-∞,72和⎝ ⎛⎭⎪⎫72,+∞内为减函数. ∴当n =3时,a n 取得最小值-1;当n =4时,a n 取得最大值3.例2(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的计算)设a 1,d 为实数,首项为a 1,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S 5S 6+15=0.(1)若S 5=5,求S 6及a 1 (2)求d 的取值范围.解 (1)由题意知S 6=-15S 5=-3,a 6=S 6-S 5=-8.所以⎩⎨⎧5a 1+10d =5,a 1+5d =-8.解得a 1=7,所以S 6=-3,a 1=7. (2)方法一 ∵S 5S 6+15=0,∴(5a 1+10d )(6a 1+15d )+15=0,即2a 21+9da 1+10d 2+1=0.因为关于a 1的一元二次方程有解,所以 Δ=81d 2-8(10d 2+1)=d 2-8≥0,解得d ≤-22或d ≥2 2. 方法二 ∵S 5S 6+15=0,∴(5a 1+10d )(6a 1+15d )+15=0, 9da 1+10d 2+1=0.故(4a 1+9d )2=d 2-8.所以d 2≥8.故d 的取值范围为d ≤-22或d ≥2 2.例3(前n 项和及综合应用)(1)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S 15,求当n 取何值时,S n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4n -25,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解 方法一 ∵a 1=20,S 10=S 15,∴10×20+10×92d =15×20+15×142d ,∴d =-53.∴a n =20+(n -1)×⎝ ⎛⎭⎪⎫-53=-53n +653.∴a 13=0,即当n ≤12时,a n >0,n ≥14时,a n <0,∴当n =12或13时,S n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3=S 12=12×20+12×112×⎝ ⎛⎭⎪⎫-53=130.方法二 同方法一求得d =-53.∴S n =20n +n (n -1)2·⎝ ⎛⎭⎪⎫-53=-56n 2+1256n =-56⎝ ⎛⎭⎪⎫n -2522+3 12524. ∵n ∈N *,∴当n =12或13时,S n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 (2)∵a n =4n -25,a n +1=4(n +1)-25, ∴a n +1-a n =4=d ,又a 1=4×1-25=-21.所以数列{a n }是以-21为首项,以4为公差的递增的等差数列. 令⎩⎨⎧a n =4n -25<0, ①a n +1=4(n +1)-25≥0, ②由①得n <614;由②得n ≥514,所以n =6. 即数列{|a n |}的前6项是以21为首项,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从第7项起以后各项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而|a 7|=a 7=4×7-24=3. 设{|a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T n =⎩⎪⎨⎪⎧21n +n (n -1)2×(-4) (n ≤6)66+3(n -6)+(n -6)(n -7)2×4 (n ≥7)=⎩⎨⎧-2n 2+23n (n ≤6),2n 2-23n +132 (n ≥7).例4,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 3例5等差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且7453n nS n T n,则使得n na b 为正整数的正整数n 的个数是 3 . (先求an/bn n=5,13,35)已知递推关系求通项:这类问题的要求不高,但试题难度较难把握.一般有三常见思路:(1)算出前几项,再归纳、猜想;(2)“a n+1=pa n+q ”这种形式通常转化为an +1+λ=p (an +λ),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再化为等比数列; (3)逐差累加或累乘法.例6 已知数列{}n a 中,113a =,当2≥n 时,其前n 项和n S 满足2221nn n S a S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例7在数列{}n a 中,12a =,11ln(1)n n a a n+=++,则n a = .知识点2:等比数列及其n 项和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比中项若G 2=a ·b (ab ≠0),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4.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n q n-m,(n ,m ∈N *).(2)若{a n }为等比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 (3)若{a n },{b n }(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 n }(λ≠0),21221nn n n S S S S --=-1.21n S n ⇒=+1111122(2)n n n n n n S S S S n S S ---⇒-=⇒-=≥()()21132214n n a n n ⎧=⎪=⎨⎪-⎩≥13211221, 2.≥n n n n n a a a a a a n a a a a ---=⋅⋅⋅⋅⋅2ln n+⎩⎨⎧⎭⎬⎫1a n ,{a 2n },{a n ·b n },⎩⎨⎧⎭⎬⎫a nb n 仍是等比数列.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q ≠0),其前n 项和为S n , 当q =1时,S n =na 1;当q ≠1时,S n =a 1(1-q n )1-q =a 1-a n q1-q.6.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n .7.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难点】1.等比数列的特征从等比数列的定义看,等比数列的任意项都是非零的,公比q 也是非常数. 2.等比数列中的函数观点利用函数、方程的观点和方法,揭示等比数列的特征及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在借用指数函数讨论单调性时,要特别注意首项和公比的大小. 3.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 n(1)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 n 是用错位相减法求得的,注意这种思想方法在数列求和中的运用.(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q n -1及前n 项和公式S n =a 1(1-q n )1-q =a 1-a n q 1-q(q ≠1)共涉及五个量a 1,a n ,q ,n ,S n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的思想的应用.(3)在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如果不确定q 与1的关系,一般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分公比q =1和q ≠1两种情况.例1:(1)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6-a 4=24,a 3a 5=64,求{a n }的前8项和S 8; (2)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它的前n 项和为40,前2n 项和为3 280,且前n 项中数值最大的项为27,求数列的第2n 项. (1)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通项公式a n =a 1q n -1及已知条件得: ⎩⎨⎧a 6-a 4=a 1q 3(q 2-1)=24, ①a 3·a 5=(a 1q 3)2=64. ②由②得a 1q 3=±8.将a 1q 3=-8代入①式,得q 2=-2,无解将a 1q 3=8代入①式,得q 2=4,∴q =±2.,故舍去.当q =2时,a 1=1,∴S 8=a 1(1-q 8)1-q =255;当q =-2时,a 1=-1,∴S 8=a 1(1-q 8)1-q =85.(2)若q =1,则na 1=40,2na 1=3 280,矛盾.∴q ≠1,∴⎩⎪⎨⎪⎧a 1(1-q n )1-q =40, ①a 1(1-q 2n )1-q =3 280, ②②①得:1+q n =82,∴q n=81, ③ 将③代入①得q =1+2a 1. ④又∵q >0,∴q >1,∴a 1>0,{a n }为递增数列. ∴a n =a 1q n -1=27, ⑤ 由③、④、⑤得q =3,a 1=1,n =4. ∴a 2n =a 8=1×37=2 187.例2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数列{b n }中,b 1=a 1,b n =a n -a n -1 (n ≥2),且a n +S n =n.(1)设c n =a n -1,求证:{c n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1)证明 ∵a n +S n =n , ① ∴a n +1+S n +1=n +1. ②②-①得a n +1-a n +a n +1=1,∴2a n +1=a n +1,∴2(a n +1-1)=a n -1, ∴a n +1-1a n -1=12,∴{a n -1}是等比数列. ∵首项c 1=a 1-1,又a 1+a 1=1,∴a 1=12,∴c 1=-12,公比q =12. 又c n =a n -1,∴{c n }是以-12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解 由(1)可知c n =⎝ ⎛⎭⎪⎫-12·⎝ ⎛⎭⎪⎫12n -1=-⎝ ⎛⎭⎪⎫12n , ∴a n =c n +1=1-⎝ ⎛⎭⎪⎫12n . ∴当n ≥2时,b n =a n -a n -1=1-⎝ ⎛⎭⎪⎫12n -⎣⎢⎡⎦⎥⎤1-⎝ ⎛⎭⎪⎫12n -1=⎝ ⎛⎭⎪⎫12n -1-⎝ ⎛⎭⎪⎫12n =⎝ ⎛⎭⎪⎫12n.又b 1=a 1=12代入上式也符合,∴b n =⎝ ⎛⎭⎪⎫12n .例3 在等比数列{a n }中,(1)若已知a 2=4,a 5=-12,求a n ;(2)若已知a 3a 4a 5=8,求a 2a 3a 4a 5a 6的值.解 (1)设公比为q ,则a 5a 2=q 3,即q 3=-18,∴q =-12,∴a n =a 5·q n -5=⎝ ⎛⎭⎪⎫-12n -4.(2)∵a 3a 4a 5=8,又a 3a 5=a 24,∴a 34=8,a 4=2.∴a 2a 3a 4a 5a 6=a 54=25=32.例4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2=2,a n +2=a n +a n +12,n ∈N *. (1)令b n =a n +1-a n ,证明:{b n }是等比数列;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规范解答(1)证明 b 1=a 2-a 1=1, [1分]当n ≥2时,b n =a n +1-a n =a n -1+a n2-a n=-12(a n -a n -1)=-12b n -1, [5分]∴{b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 [6分](2)解 由(1)知b n =a n +1-a n =⎝ ⎛⎭⎪⎫-12n -1, [8分]当n ≥2时,a n =a 1+(a 2-a 1)+(a 3-a 2)+…+(a n -a n -1) [10分]=1+1+⎝ ⎛⎭⎪⎫-12+…+⎝ ⎛⎭⎪⎫-12n -2=1+1-⎝ ⎛⎭⎪⎫-12n -11-⎝ ⎛⎭⎪⎫-12=1+23⎣⎢⎡⎦⎥⎤1-⎝ ⎛⎭⎪⎫-12n -1=53-23⎝ ⎛⎭⎪⎫-12n -1当n =1时,53-23⎝ ⎛⎭⎪⎫-121-1=1=a 1, ∴a n =53-23⎝ ⎛⎭⎪⎫-12n -1 (n ∈N *). [14分]例4 (07 重庆11)设11a a -+是和的等比中项,则a +3b 的最大值为 2 .(三角函数)例5 若数列1, 2cos θ, 22cos 2θ,23cos 3θ, … ,前100项之和为0, 则θ的值为( )例 6 △ABC 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 三边成等比数列,则三角形的形状为__等边三角形__________.【综合应用】例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1,公差d >0,且第2项、第5项、第14项分别是等比数列{b n }的第2项、第3项、第4项. (1)求数列{a n }与{b n }的通项公式;22,Z 3k k ππ±∈(2)设数列{c n }对n ∈N *均有c 1b 1+c 2b 2+…+c nb n=a n +1成立,求c 1+c 2+c 3+…+c 2 013.解 (1)由已知有a 2=1+d ,a 5=1+4d ,a 14=1+13d , ∴(1+4d )2=(1+d )(1+13d ).解得d =2 (∵d >0). ∴a n =1+(n -1)·2=2n -1.又b 2=a 2=3,b 3=a 5=9,∴数列{b n }的公比为3, ∴b n =3·3n -2=3n -1.2)由c 1b 1+c 2b 2+…+c nb n=a n +1得当n ≥2时,c 1b 1+c 2b 2+…+c n -1b n -1=a n .两式相减得:n ≥2时,c nb n=a n +1-a n =2.∴c n =2b n =2·3n -1 (n ≥2).又当n =1时,c 1b 1=a 2,∴c 1=3.∴c n =⎩⎨⎧3 (n =1)2·3n -1 (n ≥2).∴c 1+c 2+c 3+…+c 2 013=3+6-2×32 0131-3=3+(-3+32 013)=32 013.知识点3:数列的基本知识1,1-1)1(n n n n n S S n S a S a -==或的关系:与例1:设{}n a 数列的前n 项和2n S n =,则8a 的值为 15 .2,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应用: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有三种方法:累加法,累积法,构造法①对形如q pa a a a n n +==+11;的递推公式()1.≠p q p 为常数且,可令()λλ+=++n n a p a 1,整理得()λλλ+=+=+n n a p a p q1,1-,所以是{}λ+n a 等比数列②对形如q pa a a n n n +=+1的递推公式,两边取倒数后换元转化为nn a qp a +=+11,再求出⎭⎬⎫⎩⎨⎧n a 1即可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n a a a n n 2-,3311==+,则na n的最小值为 10.5。

高一数列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高一数列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高一数列知识点的梳理总结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数学建模、微积分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高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的数列类型进行梳理和总结。

1. 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数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

- 公式:数列中每一项与其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 项数:数列中的元素个数。

- 通项公式:用公式表示数列的每一项。

- 首项:数列中的第一项。

- 公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

- 递推公式:用前一项来表示后一项的公式。

2. 常见的数列类型- 等差数列: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是一个常数。

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1)d$,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 等比数列:数列的相邻两项之比是一个常数。

通项公式为:$a_n = a_1 \cdot r^{(n-1)}$,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 斐波那契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

通项公式为:$f_n = f_{n-1} + f_{n-2}$,其中$f_n$表示第$n$项,$f_1 = 1$,$f_2 = 1$。

3. 数列的应用- 数列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数列可以用来描述一定规律的变化过程,通过数列的性质和规律,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 数列在微积分中的应用:数列是微积分的基础,通过研究数列的趋势和极限,可以刻画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以上是对高一数列知识点的基本梳理和总结,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习高中数学和应用数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高考数列知识点

高职高考数列知识点

高职高考数列知识点数列是高职高考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

数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高职高考考试中也是经常涉及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职高考数列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保持固定的数列。

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是相等的。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₁+(n-1)d。

在高职高考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常用性质和计算方法。

其中,常用性质包括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通项和等的计算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和特点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比保持固定的数列。

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是相等的。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₁*q^(n-1)。

在高职高考考试中,我们需要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常用性质。

常用性质包括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和特点等。

三、数列的求和数列的求和是指对数列中的一定个数的项进行求和。

根据数列的不同性质和规律,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数列的和。

对于等差数列,可以使用求和公式Sn=(a₁+an)*n/2来计算前n项和。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₁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n表示项数。

对于等比数列,可以使用求和公式Sn=a₁(q^n-1)/(q-1)来计算前n项和。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₁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

在高职高考数学考试中,数列的求和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根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进行计算并得出准确的结果。

四、数列的应用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高职高考考试中,也常常涉及到数列的应用题。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实际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列的知识进行求解。

常见的数列应用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实际问题,如求人口增长、资金利息、物体运动等方面的问题。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在高一数学课程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数列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通过研究数列的规律和特性,我们可以掌握很多解题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对高一数学数列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1,a2,a3,...,an,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以下是等差数列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公式:1. 第n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n为项数;2. 前n项和公式:Sn = (n/2)(a1 + an) =n(a1 + an)/2,其中Sn为前n项和;3. 通项求和:Sn = (n/2)(2a1 + (n-1)d) = (n/2)(a1 + an) ,其中Sn为前n项和;4. 等差数列的性质:任意三个连续项中,第二项是这三个数的中值;5. 若m项等于n项差相等,则m至n项也是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1,a2,a3,...,an,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以下是等比数列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公式:1. 第n项公式:an = a1 * q^(n-1),其中n为项数;2. 前n项和公式:Sn = a1 * (1 - q^n)/(1 - q),其中Sn为前n项和;3. 通项求和:Sn = a1 * (1 - q^n)/(1 - q),其中Sn为前n项和;4. 等比数列的性质:任意三个连续项中,第二项是这三个数的几何平均数;5. 如果q的绝对值小于1,那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存在极限,即Sn = a1 / (1 - q)。

三、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通常用F(n)表示第n项,其中F(1) = 1,F(2) = 1。

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有:1. F(n) = F(n-1) + F(n-2);2.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递推公式进行求解。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一、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实数,通常用{a1, a2,a3,...}表示。

2.数列的分类:根据项的性质,数列可分为整数数列、有理数数列、实数数列等;根据项之间的关系,数列可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几何数列等。

3.数列的性质:数列具有交换性、结合律、分配律等基本运算性质。

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等差数列是相邻两项之差为一个常数的数列。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 * (a1 + an) = n/2 * [2a1 + (n-1)d]。

4.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应用:求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求解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量等问题。

三、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等比数列是相邻两项之比为一个常数的数列。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a1 * (1 - q^n) / (1 - q)。

4.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应用:求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求解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量等问题。

四、其他数列1.几何数列:几何数列是相邻两项之比为一个常数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

2.调和数列:调和数列是相邻两项之比为根号下n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2))^(n-1)。

3.Fibonacci数列:Fibonacci数列是满足递推关系F(n) = F(n-1) + F(n-2)的数列,具有递归关系。

五、数列的递推关系与迭代1.递推关系的定义与性质:递推关系是利用数列的前几项求解后续项的关系。

2.迭代的方法与应用:迭代是求解递推关系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求解数列中的未知量、求解数列的极限等。

六、数列的极限与连续1.数列极限的定义与性质:数列极限是数列趋于某个值的过程,具有唯一性、无穷小性等性质。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 .一、数列1. 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或它的有限子集) 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2. 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 a f (n)n .3.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a n 与它的前一项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a n f (a n 1 ) 或a n f (a n 1,a n 2) ,n 1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a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a n 中,a1 1, a n 2a n 1 ,其中na n 2a n 1是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4. 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S n a1 a2 a ;②nS (n 1)1a n .S S (n 2)n n 1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 对于任何n N , 均有a n 1 a n .②递减数列: 对于任何n N , 均有a n 1 a n .③摆动数列: 例如: 1,1 ,1, 1, 1, .④常数数列: 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 存在正数M 使a n M ,n N .⑥无界数列: 对于任何正数M , 总有项a 使得a n M .n1、已知n*a 2 (n N )nn 156,则在数列{ }a 的最大项为__(答:n125);2、数列{ }a 的通项为nana n ,其中a,b 均为正数,则a n 与a n 1 的大小关系为___(答:bn 1a a n 1);n23、已知数列{ a } 中,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3);a n n ,且{ } nn n4、一给定函数y f (x)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a( 0,1) ,由关系式a n 1 f (a n )1* 得到的数列{ }a 满足a n 1 a n (n N )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答:A)neord 完美格式. .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3.递推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 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n n a a a S +++= 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n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 ---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 1、*2()156n n a n N n =∈+,那么在数列{}na 的最大项为__〔答:125〕;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bn an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那么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_〔答:n a <1+n a 〕;3、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以下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1n n a f a =+得到的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n n ∈>+,那么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二、 等差数列1、 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数列是由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构成的数学对象。

通常用大写字母或数字来表示数列,如数列{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为a_n。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根据数列的项是否有规律,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最常见的数列类型之一,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 - 1)d,其中a_1是首项,d是公差。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n/2 * (2a_1 + (n - 1)d)。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1. 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的差是相同的。

2. 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不为零,那么它的所有项的符号相同。

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q^(n - 1),其中a_1是首项,q是公比。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a_1(1 - q^n) / (1 - q),当q的绝对值小于1时,S_n趋向于a_1/(1 - q)。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1. 等比数列中,任意两项的比值是相同的。

2. 如果公比q的绝对值小于1,那么等比数列的项会逐渐趋近于零。

3. 当公比q大于1时,等比数列的项会无限增大。

四、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指通过数列中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关系来确定下一项的数列。

递推数列没有简单的通项公式,但可以通过递推公式来计算任意一项。

递推数列的例子包括斐波那契数列,其递推公式为a_n = a_(n-1) +a_(n-2),其中a_1 = a_2 = 1。

递推数列的性质和特点:1. 递推数列的计算依赖于前面的项。

2. 递推关系可以复杂多变,需要通过具体的递推公式来分析。

3. 递推数列可能具有周期性或者无界性等特点。

五、数列的应用数列在数学和其他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一单招数学数列全章知识点(完整版)

高一单招数学数列全章知识点(完整版)

数列知识梳理一、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 ②211-++=n n n a a a (2≥n )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二、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②112-+⋅=n n na a a (2≥n ,011≠-+n n n a a a )三、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1)当1a >0,d<0时,满足⎩⎨⎧≤≥+0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 (2)当1a <0,d>0时,满足⎩⎨⎧≥≤+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四.数列通项的常用方法:(1)利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2)利用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①⎩⎨⎧≥-==-)2()111n S S n S a n n n(;②{}n a 等差、等比数列{}n a 公式.1、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

求a n 。

例1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下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⑴ 1322-+=n n S n ; ⑵12+=nn S .(3)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数列的通项: ①)(1n f a a n n +=+;②).(1n f a a n n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一 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 a a qq a q na S n nn二.裂项相消法:适用于⎭⎬⎫⎩⎨⎧+1n n a a c 其中{ n a }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 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单招数学高一知识点

单招数学高一知识点

单招数学高一知识点一、函数与映射关系在数学中,函数是一种映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函数有域和值域的概念,域是指输入的自变量的集合,而值域是指输出的因变量的集合。

对于函数而言,每个自变量都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二、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一种线性函数,其一般表示为y = kx + b。

其中,k 代表斜率,b代表y轴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它的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截距则决定了与y轴的交点位置。

三、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一种非线性函数,其一般表示为y = ax^2 + bx + c。

其中,a代表二次项系数,b代表一次项系数,c代表常数项。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它的开口方向和开口程度由a的正负决定。

四、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和变化规律的函数,常见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正弦函数的一般表示为y = sin(x),余弦函数的一般表示为y = cos(x),正切函数的一般表示为y =tan(x)。

这些函数的图像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可用来描述周期性的变化过程。

五、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以某个正数为底数的幂函数,一般表示为y = a^x。

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将底数为a的指数函数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互换,一般表示为y =logₐ(x)。

指数函数的图像具有递增或递减的特点,对数函数的图像具有递减或递增的特点。

六、立体几何在数学中,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形状和体积等性质的一门学科。

常见的立体几何概念包括点、直线、平面、多面体等。

这些概念可以通过投影、截面、相似性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七、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研究随机事件和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

概率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统计是用来研究样本数据和总体数据之间的关系。

概率统计的常见应用包括随机实验、事件概率计算、统计推断等。

八、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研究二维空间中的图形、形状和关系等性质的一门学科。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1.数列的函数理解:①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定义域和值域上。

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

②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种表示方法:a.列表法;b。

图像法;c.解析法。

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

③函数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样数列也并非都有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n=f(n)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通项公式不)。

数列通项公式的特点:(1)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

(2)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如:素数由小到大排成一列2,3,5,7,11,...)。

3.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递推公式特点:(1)有些数列的递推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

(2)有些数列没有递推公式。

有递推公式不一定有通项公式。

注:数列中的项必须是数,它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点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n=1时a1=S1n≥2时an=Sn-Sn-1an=kn+b(k,b为常数)推导过程:an=dn+a1-d令d=k,a1-d=b 则得到an=kn+b2.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堪称最简单的等差数列。

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arithmeticmean)。

有关系:A=(a+b)÷23.前n项和倒序相加法推导前n项和公式:Sn=a1+a2+a3+·····+an=a1+(a1+d)+(a1+2d)+······+[a1+(n-1)d]①Sn=an+an-1+an-2+······+a1=an+(an-d)+(an-2d)+······+[an-(n-1)d]②由①+②得2Sn=(a1+an)+(a1+an)+······+(a1+an)(n 个)=n(a1+an)∴Sn=n(a1+an)÷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与项数乘积的一半:Sn=n(a1+an)÷2=na1+n(n-1)d÷2Sn=dn2÷2+n(a1-d÷2)亦可得a1=2sn÷n-an=[sn-n(n-1)d÷2]÷nan=2sn÷n-a1有趣的是S2n-1=(2n-1)an,S2n+1=(2n+1)an+14.等差数列性质一、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知识梳理
一、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
②211-++=n n n a a a (2≥n )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
二、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
②112
-+⋅=n n n
a a a (2≥n ,011≠-+n n n a a a )
三、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
(1)当1a >0,d<0时,满足⎩⎨
⎧≤≥+0
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 (2)当1a <0,d>0时,满足⎩⎨⎧≥≤+0
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
转化思想的应用。

四.数列通项的常用方法:
(1)利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
(2)利用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①




-
=
=
-
)2
(
)1
1
1
n
S
S
n
S
a
n
n
n
(;②{}
n
a等差、等比数列{}n a公式.
1、已知{a n}满足a n+1=a n+2,而且a1=1。

求a n。

例1已知
n
S为数列{}n a的前n项和,求下列数列{}n a的通项公式:
⑴1
3
22-
+
=n
n
S
n
;⑵1
2+
=n
n
S.
(3)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数列的通项:
①)
(
1
n
f
a
a
n
n
+
=
+
;②).
(
1
n
f
a
a
n
n
=
+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一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2
)1
(
2
)
(
1
1
-
+
=
+
=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




-
-
=
-
-
=
=
)1
(
1
1
)
1(
)1
(
1
1
1
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二.裂项相消法:适用于






+1
n
n
a
a
c
其中{
n
a}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例2 求数列
)1
(n
1
+
n
的前n项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
(1)
1
1
1
)1
(
1
+
-
=
+
=
n
n
n
n
a
n
(2))1
21121(211)12)(12()2(2
+--+=+-=n n n n n a n (3)])
2)(1(1
)1(1[21)2)(1(1++-+=+-=
n n n n n n n a n
(4)
巩固练习:1.在数列 的前n 项和为
s
n ,则
=
s
99
2.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1
++=
n n a n ,若前n 项和为10,则项数为
三.错位相减法:可以求形如
的数列的和,其中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例1:求和: .
例2:数列1,3x ,5x 2,…,(2n-1)x n-1
前n 项的和.
小结:错位相减法类型题均为:
n
n
a b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连续相加。

四.常用结论
1): 1+2+3+...+n =
2
)1(+n n 2) 1+3+5+...+(2n-1) =2
n 5)
1
1
1)1(1+-=+n n n n
)2
1
1(21)2(1+-=+n n n n
1
11)1(1
+-=+n n 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