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与肯定,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带了18元钱,正好买了3个碗。
”(1)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2)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预设一:预设二: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教师:你认为哪幅图能对题意表达得更清楚呢?为什么?学生:第一幅图中碗的大小画的不一样,而且上下的图没有一一对应,碗的价格和问题都没有标出来。
(4)根据学生的提议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知道了买3个碗18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1. 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1.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制作食物等,引发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实例中的数学问题。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介绍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解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和规则。
2. 通过示例,教师展示如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三、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四、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强调运算的顺序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复习题,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如购物、制作食物等问题。
2. 教师展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并引导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解答。
三、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四、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强调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表现,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四则混合运算|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四则混合运算|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1.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2.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乘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减法。
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费等。
2. 简化复杂的算式,提高计算效率。
教学方法讲授法1.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
演示法1. 演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练习法1.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同时进行这四种运算的情况,该如何计算呢?第二步: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1.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三步:演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1. 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2. 引导学生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第四步: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1.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费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第五步:布置练习题1.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5篇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练习本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
(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下午有多少人?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两步乘法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的训练目的,一方面是巩固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今后进一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会用表内乘法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体操表演的情景图,图下面小精灵明明提出的一个问题:3个方阵有多少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接着,显示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它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学校开展运动会竞赛图片1.课件出示学生练广播操的三个方阵的主题图,通过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探究其它的解决策略学生观看图片学生收集到的信息会有:每行有10人,有8行。
每列有8人,有10列。
有3个方阵。
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两个方阵有多少人?三个方阵有多少人?学生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具体安排如下:编排形式具体内容运算顺序解决问题加减混合运算(例1)第一级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例2)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3)第二级运算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三步式题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含小括号的运算引导总结有关0的运算(例6)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如何解决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三大常见问题
如何解决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三大常见问题摘要: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四则混合运算能力的培养关系着他们能否顺利学习方程,能否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这样看似简单的计算题型学生却屡屡出错。
从学生的“思维视觉定势”分析小学生犯此类错误的三种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力求让多数孩子摆脱这样的困境。
关键词: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常见问题;思维定势;视觉定势人教2011年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下冊编排了《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教学过程中我们吃惊地发现,学完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两部分内容后,学生原本掌握得不错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却出现了混乱,分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被强势信息所干扰,简算的思维定势决定了学生运算思维中的视觉定势,而这正在默默影响着他们的思考。
所谓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思维的定势能够使人迅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但同时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也会干扰人们采用新的方法,从而导致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如学了《简便计算》以后,学生的思维就处于一种要“简便”的心理状态,它对于具有简算特征和类似简算特征的习题有一种兴奋状态而很难自拔,造成解题的“视觉思维定势”,因此形成了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中见到凑整“好友”不看运算顺序就乱“牵手”;见到“括号”不分析算式特征就乱“分配”;见到“同数”不看运算符号就乱“抵消”等三大常见问题。
学生究竟如何提防自身的“视觉思维定势”,才能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准确率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学生配制三副避免四则混合运算出错的“良药”。
一、见到“好友”需谨慎,结果不变才“牵手”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题时,学生常常会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部分、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信息的影响,经常会把运算定律、运算法则等统统忽略。
这是由于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视觉基础上先入为主,计算中学生常常会形成思维定势,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
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操作,熟练应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则先算括号内的。
2. 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四则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25分钟)
(1)介绍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规则。
(2)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加深他们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总结与作业(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
1. 教科书
2. 自制PPT
3. 习题集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的反馈来评估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果发现有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清,应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应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步伐。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7篇)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7篇)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同学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理解并把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运用运算挨次进行计算。
3、培育同学养成先看运算挨次,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同学的运算力量,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同学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并把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在练习的设计中留意层次性,让同学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把握运算挨次。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挨次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
教学预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同学认真观看,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意同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依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同学独立列式并计算。
(2)同学汇报、沟通。
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同学独立列式并计算。
可能消失以下方法。
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3=12(人)4×3+7 7+(4×3)12+7=19(人) =12+7 =7+12=19(人) =19(人)3、指解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设计意图:例2贴近同学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洁,而且有情景图作为直观支撑,同学还有过学习乘加的阅历,给老师指导同学观看和处理信息供应了很大的便利,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运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一、引言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四则混合运算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四则混合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讨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二、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算式中同时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的情况。
例如,4 + 3 × 2 ÷ 4 - 1。
三、解题方法1. 顺序法顺序法是最常用的解题方法,通过按照运算符的优先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根据常见数学运算符的优先级,先执行乘法和除法,再执行加法和减法。
例如,在算式4 + 3 × 2 ÷ 4 - 1中,先计算3 × 2 ÷ 4,得到1.5,再计算4 + 1.5,最终结果为5.5。
2. 括号法括号法是通过添加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以满足运算法则。
例如,在算式4 +3 × 2 ÷4 - 1中,我们可以添加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如(4 + 3) × 2 ÷ (4 - 1),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其他运算。
通过括号法,可以使解题更加清晰和准确。
3. 简便计算法简便计算法是通过数学等价性的特点,选取数值较小、计算较简单的方式来计算。
例如,在算式4 + 3 × 2 ÷ 4 - 1中,我们可以将3 × 2 ÷ 4近似为3/2,再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减少运算量和提高计算效率。
四、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四则混合运算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教学。
例如,可以通过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计算购物需支付的金额,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解题策略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解答时,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解题能力: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并提取关键信息。
2. 分解题目,将复杂的题目分解为多个简单的步骤,逐步进行解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单元一:数与代数
1、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3)能解决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实际问题。
(4)通过适当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数的认识
(1)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大数的概念,以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通过计算器的操作,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概念,会读写小数。
(4)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
二、单元二:图形与几何
1、图形及其测量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通过实例,了解面积的含义,并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3)通过实例,认识周长,并能用自选单位测量图形的周长。
(4)能运用平移、旋转等方法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
(5)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线和角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
(2)通过自主探索等活动,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及特点。
(3)进一步了解锐角、钝角的概念,并会用量角器量出锐角、钝角和指定度数的角。
三、单元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1)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四则混合运算优秀教案模板(多篇)
四则混合运算优秀教案模板(多篇)课题: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1~2页例1 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地进行散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3.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中。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的没有括号的以及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各题。
(1)185-51+49(2)5×107-79 (3)819 ÷3 ×3 教师: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计算下面各题(1)185-(51+49)(2)5×(107-79)(3)819 ÷(3 ×3)教师: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授新课1.教学案例1 教师: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问: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四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实验小学金丽华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1至例3。
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悟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2、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情景感悟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同级运算1、这是新开业的星星游乐场,根据他们老总介绍前三天接待游玩的人数是这样的:请问三天共接待多少人?师: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2、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60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1)独立思考解决。
(2)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3)集体交流。
板书:960÷3×6 6÷3×960 960×(6÷3)=320×6 =2×960 =960×2=1920(人) =1920(人) =1920(人)(4)归纳整理:这些算式对吗?它们分别是先求什么?3、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游客情况,他们老总特地对第六天的游客情况进行了统计:第六天游客情况统计师:下午3:00游乐场上有多少人?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两级运算1、这是游乐园的票价:成人票60元,儿童票半价。
金老师和沈老师一起去游乐园,付给售票员200元买两张票,应找回多少钱?生:200-60×2=200-120=80(元)板书:200-60×2=200-120=80(元)师:你觉得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总结运算顺序:师:计算这些算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口算:56-26-15= 3×7×10= (24-14)÷2= 45-(23+7)=12×3÷9= 25+5-12= 5×(22-12)= 60÷2×50=4、拓展延伸:师:如果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去,一共花多少钱呢?(1)生列式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方式,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这些运算,我们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值的运算。
例如,2 + 3 = 5。
在加法运算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 交换律:a + b = b + a -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零元素:a + 0 = a2. 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值从另一个数值中减去得到一个新的数值的运算。
例如,5 - 2 = 3。
在减法运算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 减法的定义:a - b = a + (-b)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 - b = a + (-b) -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a - b ≠ b - a3. 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数值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值的运算。
例如,2 × 3 = 6。
在乘法运算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 交换律:a × b = b × a -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零元素:a × 0 = 0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值除以另一个数值得到一个新的数值的运算。
例如,6 ÷ 2 = 3。
在除法运算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 除法的定义:a ÷ b = a × (1/b),其中b ≠ 0 -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a ÷ b = a × (1/b),其中b ≠ 0二、应用题除了在数学中进行抽象的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下面介绍两个应用题。
1. 钱币兑换小明手里有40元,他要用这些钱买一些饮料。
每瓶饮料价格是8元。
他最多可以买多少瓶饮料?剩下多少钱?解答: - 饮料的价格是8元,所以可以用40除以8来得到能够买的饮料的数量:40 ÷ 8 = 5。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实际应用练习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 时行驶60千米,5小时后到达乙 地,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千
米?
一本书有300页,小红每天看20 页,一个星期后小红看了多少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一块菜地长10米,宽8米,每平 方米种4棵菜,这块菜地一共可
以种多少棵菜?
04
答案与解析
基础练习题答案与解析
02
03
04
基础乘法问题
如“一个苹果2元,小明买了5个 苹果,需要支付多少钱?”
复杂问题
混合运算问题
如“小明有5个苹果和3个橙子,他吃掉了2 个苹果和1个橙子,还剩下多少水果?如果一 个苹果2元,一个橙子3元,他需要支付多少 钱?”
单位换算问题
如“1千克等于多少斤?小明买了1千克的苹 果,需要支付多少钱?”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 混合运算练习
目录
•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 四则混合运算 • 练习题 • 答案与解析
01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基础问题
基础减法问题
如“小明有10个苹果,吃掉了3 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基础除法问题
如“小明有10元钱,一个苹果2 元,他能买多少个苹果?”
01
基础加法问题
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 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
答案:400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析: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然后根据乘法的优先级进 行计算,最后进行加法运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案:500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析: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然后根据乘法的优先级进 行计算,最后进行加法运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案:600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解决问题)
(2)要想比计划提前2天看完,每天应看多少 页?
480 + 960 = 1440(人) 答:节假日每天能满足1440人乘船游玩。
滨河公园平时有20条船,每天可满足960人 乘船游玩。每逢节假日,公园都增加10条 船。按原来每条船的乘客人数计算,节假 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综合算式: 960 ÷ (20 ÷ 10) + 960
= 960 ÷ 2 + 960 = 480 + 960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答?
滨河公园平时有20条船,每天可满足960人 乘船游玩。每逢节假日,公园都增加10条 船。按原来每条船的乘客人数计算,节假 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方法一: 先求每条船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960 × 20 = 48(人) 再求增加10条船后的总数。 20 + 10 = 30(条) 最后求出节假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4. 同学们骑车去郊游,2小时行了21千米。到 达目的地还要行多少千米?
21÷2×0.5
2×(21+5.25)
=5.25(千米)
=52.5(千米)
答:到达目的地还要行5.25千米;往返一共要 行52.5千米。
5.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25页,12天 看完。 (1)现在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几天可以看完?
= 1440 (天)
答:节假日每天能满足1440人乘船游玩。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8+12.5)×(8-2.4) 1200-(15+20)×32 = 17.3×5.6 = 96.88 = 1200-35×32 = 1200-1120 = 80
4.6×1.5+13.8÷3
= 6.9+4.6Fra bibliotek(119+125)×9.5 =244×9.5 =2318(千米) 答:北京与广州大约相距2318千米。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11——13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含有除法的混合运算题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结合现实情境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前面几节课我们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在那里解决了许多含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对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你有哪些认识?(结合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1.含有除法混合运算顺序。
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2.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方法。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仔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每一步的计算能解决什么问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的歌谣两步计算应用题,读题审题要仔细。
解题一环扣一环,中间问题是关键。
数量关系要找准,计算步骤要理清。
抓住中间带两头,准确答题乐悠悠。
师小结:同学们对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混合运算知识学习很扎实,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上好这节练习课吗?(板书课题)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口算友情提示:先独立进行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2)计算: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9题:友情提示:①自我展示。
《解决问题》四则混合运算
详细描述
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 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的内容。在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
时,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
例题
计算 $23 \times 45 + 89 - 12 \times 2$ 的值。
比例混合运算问题
总结词
掌握比例的混合运算,是解决比例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比例混合运算涉及到乘除和加减两种运算,需要注意先进 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同时,在解决比例问题时, 需要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式并进行求解。
02 03
详细描述
分数混合运算涉及到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其运算顺序与整数 混合运算相同。在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时,需要先确定分数的乘除运 算,再确定分数的加减运算。
例题
计算 $\frac{1}{2} + \frac{3}{4} \times \frac{2}{3} - \frac{1}{4}$ 的值 。
解决问题四则混合运算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混合运算基础知识 • 解决问题的方法 • 混合运算的技巧 • 解决问题实例
01
CATALOGUE
混合运算基础知识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的任意组合。
概念
四则混合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其顺序通常遵循PEDMAS/BODMAS规 则(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指数次幂,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图解法
01
02
03
流程图
用流程图将问题的解决过 程进行可视化,帮助理清 思路和步骤。
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将问题的各个 方面进行关联,帮助全面 理解问题。
四年级下册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1至例2。
教学目标:1、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悟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3、 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温州乐园图】成人票:90元人;儿童票:半价(1。
4米以下)一天的售票情况1、 师:请你观察这副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生同级运算:共售出多少张票?成人票比儿童票多售出多少张?(加减) 儿童票共卖出多少元?(乘除混合)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共需多少元?二、解决问题(一) 生汇报 (一步计算的可以直接解决。
)成人票比儿童票多售出多少张?儿童票卖出后共 得多少元? 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共需多少元?(二) 同级运算1、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问题一:成人票比儿童票多售出多少张?问题二:儿童票卖出后共得多少元?用两步计算解决冋题 成人票儿童票 上午 280张 一天共80张 下午150张(1)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2)生汇报师: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题目。
课件出示:A成人票上午卖出280张,下午卖出150张,儿童票一天卖出80张,成人票比儿童票多售出多少张?B成人票90元,儿童票半价,卖出80张儿童票共得多少元?(3)独立思考解决。
分步列的同学能不能试着列成综合算式。
(4)做好了的同学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5)生汇报算式师:你是怎么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先算这一步?还有不一样的算式吗?A 180+120-80 180-80 +120 120-80+180=300—80B 90 -2X 80 90 X 80-2师:观察这些算式,他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2页综合练习3、5、6、10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够熟练计算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书写规范。
2、能正确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3、通过有关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办法。
4、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5、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的思想,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或ppt(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等日常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喜羊羊得到了多少颗星星?
课件或投影出示图片。
介绍情境:懒羊羊又懒又好吃,上课也经常偷偷睡觉,村长为了帮助他改变坏习惯,决定给表现好的羊奖励星星,那么咱们来看看村长的方法实施后,小羊们的表现怎么样?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思考,这道题能用一步乘法来解决吗?
二、合作探究,评价质疑
1、小组讨论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并列式计算。
2、汇报交流。
每组选派代表板演,可能出现几种计算方法:(因为本课是复习课,所以学生有的会列出分步算式,也有的会列综合算式)
预设一:23-5=18(颗) 18×2=36(颗)
预设二:23-5×2
=18×2
=36(颗)
预设三:(23-5)×2
=18×2
=36(颗)
预设四:(23-5)×2
=18×2
=36(颗)
3、引导学生讨论并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解题方法,哪些是不正确的,并分析错误原因。
此题根据题意列出的算式是有乘有加的两步混合运算,法一没脱式;法二书写不规范,等号没提前;法四运算顺序错误。
要让学生说清为什么要加括号。
三、回顾整理,巩固运用
1、提出问题:含有乘法的两步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2、讨论交流,生汇报,师板书:只有加减或乘除的,从左到右依次算;乘加,乘减的,先算乘,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3、综合练习第3题脱式计算(投影或ppt出示)
7×5×9 (86-36)×7 92+7×4
15×(127-122) 87-5×7 8×(28+172)
(1)先找生说计算顺序,并用“—”标出首先算什么。
再独立计算。
(2)找生板演,师生评价质疑。
对于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
四、内化提升,拓展应用
1、综合练习第5题,
(1)让学生独立读题,找出有用的信息。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并独立解决问题。
(3)展示学生所画线段图及计算过程。
2、综合练习第6题,先独立思考,再找生说说思路,然后再计算。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以前,曾经遇到“够吗”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要比较)本题要比较什么呢?
(3)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并汇报:4个社区需要的人与五年级能派的人数相比较。
(4)引导:怎样求出需要的人数?怎样求出能派去的人数?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可以分步,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5)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加括号。
3、综合练习第10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决问题。
最后展示,评价。
五、,提升认知,梳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或乘除的,从左到右依次算;
乘加,乘减的,先算乘,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以学生喜爱的动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会自然发现此题不能用一步乘法来解决,从而引出本课对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调动了学生回顾旧知,梳理总结的积极性。
(2)在合作探究,评价质疑阶段,通过对不同计算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而教学时确实出现了其中的情况,抓住这一机会再次对运算顺序及书写格式进行了强调,从而真正做到了查缺补漏,并为学生顺利完成后面的巩固练习做好准备。
(3)在解决问题阶段,注重方法指导,指导学生理清题意,根据问题找准有用信息,并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等手段来帮助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建议:
8题,12题本应同属本课时教学内容,但是课堂容量过大,无法完成,可以留作课下作业,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下节课处理新课堂时再交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