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6-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5、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③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水沸腾、晶体熔化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过程。
)。
6、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等效的)7、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8、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第3节比热容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①实验中要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所需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升温慢,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②得出的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③实验也可以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即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升高的度数。
温度升高的度数低的升温慢,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
单位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 第13章 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热和能》复习提纲第1节分子热运动: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它们的大小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
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①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一般来讲,气体间扩散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
⑤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进行得越快;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慢。
⑥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分子热运动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
分子热运动最终结果是使物质越来越均匀。
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尘土飞扬最终是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清新。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4、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①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亦有一定的形状。
②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1.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 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总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第十三章 内能 笔记-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由极其微小的粒子一分子、原子构成。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2、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 10⁻¹⁰m。
3、分子只能靠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1) 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2)放一勺盐,整锅汤都有咸味(3)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混合在一起(4)蓝色硫酸铜溶液和水溶液混合均匀(5)煤炭放石灰墙几年,墙面变黑3、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
4、扩散现象特点:(1)不同的物质一定要相互接触时才发生扩散;(2)扩散现象并不局限于处于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
5、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引力例:(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起来;(2)用力向上拉与水面紧密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2、分子间存在斥力例:(1)用力挤压桌面,桌面没有明显的形变发生;(2)将注射器筒中吸入一定量的水,用手指堵紧出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注射器中的水没有明显变化。
3、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2)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3)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4)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
如“破镜难重圆”,不能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
4第二节 内能一、 内能1、分子动能: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组成的,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且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
2.通过实验以及弹簧弹力的类比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认识的兴趣,并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2.体会物理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宏观扩散现象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体会物理方法在物理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神奇的物质世界、物质的组成、气、液、固态的扩散、布朗运动)、烧杯、胶头滴管、热水、凉水、内聚力演示器(自制削铅器)、弹簧小球模型、弹簧测力计。
学生:红墨水、带细线的塑料平板、注射器。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从生活中熟知现象切入主题。
[故事讲述]小明刚进家门,对奶奶说:“奶奶,你炒的菜真香!”奶奶有点不高兴的说:“你这孩子,难道我煎好的鱼就不香了吗?”小明趴在奶奶耳朵旁边说了一句话,奶奶高兴的笑了起来。
[设置疑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板书课题]§13.1 分子热运动(设计意图:通过熟知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更好的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听老师讲述生活片段,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小明应该说些什么。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播放视频][提出问题]茫茫的宇宙及其中的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且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宇宙中的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它们又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呢?[视频自学]观看视频,了解宏观宇宙及其组成物质的运动规律。
类比宇宙的组成及其运动规律猜想物质内部的组成及其运动规律。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概览1.考点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物质分子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并以选择题居多。
从历年中考来看,从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
2.中考题型分析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进行判断等。
此部分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分值在1-3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
本节考点在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概率还会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选择题或填空题较多,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一般考点分子之间作用力选择题和填空题较多,用规律解释现象冷门考点对组成物质的分子理解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初中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十三章 内能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
RJ九年级P3图13.1-3 液体扩散的实验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
第十三章 内能
演示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物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小
很大
有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固定形状 无固定体积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内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也同样具有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在 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_大__,它们的动能也 就越_大__。除此之外,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 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_分__子__势__能_。
RJ九年级P8图13.2-3 铁水很热, 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
第十三章 内能
物体内能的改变 如果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这是因为在 此过程中发生了热__传__递__。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 能增加。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内__能__。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热__量__,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物体 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 内能减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__大__。
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及相应题型总结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1)分子很小,其直径约为10-10m,不借助仪器,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分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均无法分辨。
(2)通常以纳米(nm)为单位度量分子,1nm=10-9m二、分子热运动实验一:将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
现抽掉中间的玻璃片,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二:在量筒中盛有一半清水,用细管往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水溶液,静置几天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三:将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五年后将他们切开,看到了什么现象?1.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发生扩散。
注:(1)扩散发生的条件:不同物质、相互接触。
同一种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不属于扩散,如冷水和热水的相互接触。
(2)扩散现象直接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注:用肉眼可直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也不属于扩散现象。
如尘土飞扬、沙尘暴、雪花飞舞、树叶飘落等。
3.扩散现象实例:(1)气体:厨房炒菜的香味;毒气泄漏;花香四溢(2)液体:将盐放入水中,整杯水都变咸了;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
(3)固体: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将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上都可以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例1、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或液体间发生B、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扩散需要加热、搅拌才能进行D、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例2、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 (填“>、<或=”)V1+V2,这一现象表明液体分子间有间隙。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十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间隙。
4、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5、分子间的作用力:拉引压斥。
第二节、内能1、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2、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温度、体积。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4、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和做功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
)6、热传递:7、做功(1)条件:存在温度差(2)方向: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3)结果:两物体末温相同(4)实质:能量的转移(1)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3)实质:能量的转化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用符号C 表示。
2、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C Kg J o•3、水的比热容是)/(102.43C kg J o•⨯,物理意义:1Kg 的水,温度升高1O C,所吸收的热量是J 3102.4⨯。
4、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
5、公式:tm QC ∆⋅=6、C —比热容—)/(C Kg J o• Q —热量—J(焦耳) m —质量—Kg t ∆—温度变化—O C 7、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的少。
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降低的少。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热机1、热机的工作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3、一个工作循做功冲程环对外做一次功,转2圈。
4、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5、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火,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排出大量废气。
8、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不同点柴油机 汽油机 燃料 柴油汽油 构造 汽缸顶部有一个喷油嘴汽缸顶部有一个喷点火方式 压燃式 点燃式吸气冲程 吸入空气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 压缩程度较大压缩程度较小 做功冲程 喷出雾状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热空气直接燃烧火花塞点火,使燃料燃烧 主要特点: 笨重但输出功率大 轻巧但输出功率小 使用范围载重汽车,火车等摩托车,小汽车第2节、热机效率1、燃料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1)像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对物体内能的理解①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因此,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也就是说,内能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一种能量。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
④物体的内能可以发生改变,当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表现方式有温度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
(4)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①一个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②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改变。
如晶体在熔化时,分子动能不变,但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变大,物体内能增大;晶体在凝固时,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变小,物体内能减小。
(5)影响内能的因素①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②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
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③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l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学问点第1节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学问包括: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①、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①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与固体之间。
③扩散现象说明:⑴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⑵分子间存在间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猛烈。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与斥力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间隔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假如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视。
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小,作用力大,不简单被压缩与拉伸,具有肯定的体积与形态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淌性,简单被压缩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拟自由。
这样的构造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态,具有流淌性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全局部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与,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状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局部子的热运动与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状况有关。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削减,温度上升时内能增加。
4、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削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
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物体汲取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削减。
6、变更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这两种方法对变更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削减。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局部)存在温度差。
1【核心素养】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分析,得出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正是这种引力才使得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使它们里面的分子不至于散开.
2.分子间的斥力
教师演示实验:压缩铅块、压缩装满水的矿泉水的瓶子.请学生观察并分析为什么固体、液体难被压缩,然后得出结论.
生:物质处于固态和液态时,分子间还存在斥力,使得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师是不是其他状态下分子间就没有引力和斥力呢?
生讨论,师引导,作答:气体分子之间同样有引力和斥力,只不过相对来说比较小.
师(教师出示与弹簧连接的2个小球)请大家阅读教材P5第1自然段,类比老师手中的两个与弹簧连接的小球(如图),理解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析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如何变化?
学生根据小球间距离的变化,体会分子之间作用力的表现方式.
师就学生回答进行整理、归纳.
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大,不易被压缩和拉伸,
所以固体既有一定体积又有一定形状。
气体:分子间距离很远,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所以气体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
液态:分子间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分子间作用力也比气体的大,比固体的小,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3.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师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下,我们在物态变化的章节学习中知道了物质通常有几种状态?
生: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师那么同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的物理性质相同吗?请举例说明.
生:不同.例如水,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温度升高时变成水蒸气.水结冰后变硬,有一定的形状;变成水蒸气后体积明显增大.而且液态水。
九年级物理课本(全册)2013审定版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40页第1题:
1、解:
第40页第2题:
2、解:
第40页第3题:
3、解:
第40页第4题:
4、解:
第40页第5题:
5、解: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3页第1题:
1、解:
第43页第2题:
2、解:
第43页第3题:
3、解:
第43页第4题:
4、解:
第43页第5题:
(2)餐巾纸与吸管摩擦,吸管带负电,餐巾纸带正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把玻璃棒靠近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时,观察到玻璃棒吸引吸管。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橡胶棒靠近吸管时,观察到橡胶棒排斥吸管。所以可以判断吸管带负电。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两个物体一定是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所以当吸管带负电时,餐巾纸一定带正电。
第48页第4题:
4、解:丁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51页第1题:
1、解:通过L1的电流是0.3A;电流表A2的示数也是0.32A。
第51页第2题:
2、解:
第52页第3题:
3、解:
第52页第4题:
4、解: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第59页第1题:
1、解:
第59页第2题:
2、解:这个电池的电压是0.5V。
由图可知,当油箱中的油面下降时,浮子下沉,带动滑杆上翘,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油箱中的油量减小;反之,当油箱中的油面上升时,浮子上浮,带动滑杆下滑,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油箱中的油量增加。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