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片成型资料
光学零件镜片
![光学零件镜片](https://img.taocdn.com/s3/m/1bf56a286c85ec3a87c2c5ef.png)
ε
➢ 透镜存在偏心时,透镜的边缘厚度也有差异
(边厚差△t)。 △t=D*C/[f′*(n-1)]
➢ 加工中通过定心磨边保证偏心。
一般有光学定心及机械定心二种方式
光学零件概述
• 镀膜:
➢ 光学零件表面一般都要镀膜,镀膜要求依光学设计进行 ➢ 薄膜分类:增透膜、反光膜、分光膜、滤光膜、保护膜等等 ➢ 按结构分单层、多层 ➢ 大多数零件都是镀增透膜,主要参数是:
5、裂边要求:
R1、R2面:0.2
6、一般公差:±0.1,角度公差:±1°
7、椭圆、锥度必须在外径公差内
8、部品中禁止使用ROHS及CSE04011禁止物质
记号 日 期 1 08-6-19 2 3 4
订正内容 误记
担 当确 认 材 质
胡海涛
nd υd
f
NBFD15
面别 公称R值
1.80610±50 光线有效径
分类:单片研磨、多片研磨;低速研磨、高速研磨。
砂挂完品
加工第一面
加工第二面
研磨完品
7.芯取工程简介
光学零件芯取:
目的:校正偏心、外圆尺寸符合装配要求。 定义:校正偏心的过程即为定心。是把透镜二个球面的球心调
整到磨边机主轴线上,使得磨边时透镜是绕自身二个球 心连线旋转,则用砂轮磨削出的外圆柱面几何轴和光轴 一致。 芯取的实质是把透镜的几何轴固定到光轴上。
R1面欠膜自外径起0.5以内可
R2面镀全膜(平面部膜附可)
2、偏心检测基准:A+B/透过式50秒;并A+B测R1面跳动0.007;
3、面精度要求R1/R2:分散、椭圆R1面为0.5本 ,R2面为1本;
中高、中落、塌边、翘边R1面为0.5本 ,R2面为1本;
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的工艺研究
![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的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4f77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5.png)
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的工艺研究
《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的工艺研究》
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非球面光学镜片在光学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由于其轻量化、成本低、便于加工等优点,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玻璃镜片的主流产品之一。
而注塑成型技术作为非球面光学镜片的一种主要生产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是指在注塑机上,通过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到特定的模具中,经冷却后得到形状复杂、表面非球面的光学镜片产品。
在这一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参数控制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首先,模具设计是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工艺研究的重要环节。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滑度要求、塑料材料的流动性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光学性能的要求。
其次,塑料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热性能、光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对于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注塑成型工艺来说,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最后,工艺参数的控制是影响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的关键。
包括熔融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度、压力、冷却时间等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收缩率、表面光滑度、光学性能等指标。
总的来说,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注塑成型的工艺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参数控制等多个因素。
随着光学技术和注塑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塑料非球面光学镜片将会在光学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5961c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7.png)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光学镜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的关键部件。
其生产工艺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对于镜片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以及常见的光学镜片制造方法。
一、材料的选择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对于镜片的光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光学镜片材料包括玻璃和塑料。
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过率,适用于高精度光学镜片的制造。
塑料材料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一些低成本的光学镜片。
二、加工工艺1. 切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坯料。
切割工艺的精确度和平整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工艺的实施。
2. 磨削:通过磨削工艺将切割好的坯料进行修整和精加工。
磨削工艺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对于光学镜片的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抛光:在磨削工艺后,使用抛光工艺进一步提高镜片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抛光工艺通常采用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方法。
4. 镀膜:针对特定的光学要求,通过镀膜工艺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薄膜,以改善镜片的透过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能。
三、光学镜片制造方法1. 球面镜片制造方法:球面镜片是最常见的一种光学镜片,其制造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切割成圆形坯料,然后进行磨削和抛光工艺,最后进行镀膜。
2.非球面镜片制造方法:非球面镜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学镜片,其表面形状不再是球面,而是根据特定的光学要求设计的。
非球面镜片的制造方法相对复杂,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数控加工: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的加工,根据设计的非球面曲线进行切削和抛光。
(2) 压制法:将热塑性材料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通过模具进行压制,使其形成非球面镜片的形状。
(3) 电解抛光:利用电解抛光的原理,在电解液中加工镜片,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实现非球面镜片的精密加工。
四、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adcf0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f.png)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指在光学仪器制造过程中,对镜片进行加工和制造的一系列工艺和流程。
镜片是光学仪器中重要的光学元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
下面将介绍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一、材料选择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十分重要,常见的材料有光学玻璃、石英玻璃、塑料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要考虑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热稳定性等因素。
二、制备镜片坯料镜片坯料是制造光学镜片的基础,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熔化、坯料制备和坯料成型。
原料熔化是将选定的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凝固成坯料。
坯料制备是对坯料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等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表面质量。
坯料成型是利用模具将坯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三、精加工精加工是对镜片进行最终加工和修饰的过程,包括研磨、抛光和镀膜等环节。
研磨是利用研磨材料对镜片表面进行磨削,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均匀性。
抛光是在研磨的基础上,利用抛光剂对镜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修饰,使其表面光滑度更高。
镀膜是将一层或多层薄膜沉积在镜片表面,以改变其光学性能,如增强透光性或减少反射。
四、质检和测试在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检和测试。
质检是对镜片的外观、尺寸、光学性能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测试是利用光学仪器对镜片的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等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光学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清洁和包装清洁是镜片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任何污染物都会影响镜片的光学性能。
清洁过程包括去除尘埃、油污和指纹等,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气体吹扫、超声波清洗和纯水冲洗等。
清洁后,镜片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表面不受损坏和污染。
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需要高精度的机器设备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以确保镜片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光学镜片的需求。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艺,涉及材料选择、坯料制备、精加工、质检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光学镜片加工技术
![光学镜片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db41160a26925c52cc5bf2c.png)
文件汇编目录光学镜片设计规范 (3)光学镜片设计规范 (4)1.光学镜片基本知识 (4)2.光学镜片制造基本介绍 (4)3.光学镜片原材料说明 (5)一、无机材料--玻璃 (5)二、有机材料 (7)光学镜片技术规范 (11)光学镜片技术规范 (12)1 范围 (12)5 要求 (13)6 试验方法 (16)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8)光学镜片关键工序技术规范 (19)光学镜片车间关键工序技术规范(抛光) (20)1.目的 (20)2.定义 (20)3.关键工序/特殊过程 (20)5. 特殊过程控制要求 (21)6.玻璃镜片抛光工艺 (21)镜片抛光 (22)1.抛光粉 (23)光学镜片原材料技术规范 (47)光学镜片原材料技术规范 (48)1.目的 (48)2.适用范围 (48)3.职责 (48)3.1 技术部 (48)3.2 质量部 (48)3.3 采购部 (48)3.4 生产部 (48)1.抛光粉 (49)金刚砂 (52)光学镜片生产辅助材料技术规范 (67)1.目的 (68)2.适用范围 (68)13.职责 (68)3.1 技术部 (68)3.2 质量部 (68)3.3 采购部 (68)3.4 生产部 (68)4.引用标准 (68)4.3.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8)4.4供方要求 (69)4.5质量证明书 (69)光学镜片首件技术规范 (70)1. 目的 (71)2. 适用范围 (71)3. 作业程序 (71)3.1 首件/样品准备及生产通知 (71)3.2 首件/样品制作 (71)3.3 首件检验 (72)3.4 信息反馈 (72)3.5 标识与可追溯性 (72)3.6 首件审批 (72)3.7 试产 (72)光学镜片工艺更改技术规范 (73)3.职责 (74)4.定义 (74)5.程序 (74)6.记录 (75)标准光学镜片管理规范 (76)1. 目的 (77)2. 适用范围 (77)3. 职责 (77)4.使用范围: (77)5.保管环境 (77)6.管理方法: (77)7.检测标准: (77)8.术语和定义 (77)9.正文内容 (77)光学镜片材料储运规范 (78)光学镜片车间关键工序技术规范 (80)2文件编号:光学镜片设计规范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3光学镜片设计规范1.光学镜片基本知识光学镜片最初用于制造镜头的玻璃,就是普通窗户玻璃或酒瓶上的疙瘩,形状类似“冠”,皇冠玻璃或冕牌玻璃的名称由此而来。
镜片加工的一般流程
![镜片加工的一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eba89c8e9951e79a892787.png)
芯取(DC)
将研磨后两个面的曲率中心(光轴)与芯取机 (镜片外圆的切削机械)的回转轴合致
镀膜(CO)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 双凹镜片: 先加工S面 6装有成品镜片的盘子要加盖;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 那时候的玻璃极不均匀,多泡沫。 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 。 加工治工具及检具:荒折夹具、KCG夹具、夹具套环、 荒折砥石、量圈、归零镜片、偏肉检具、千分表等。 在空化现象中氯泡闭合时形成超过1000个大氯压的瞬间高压,连续不断產生瞬间高压,就象一连串小爆炸不断地轰击被清洗的物 体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离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清洗目的。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4加工顺序: 超声波的物理作用:由超声波发生器内的电路振谐產生高於20kHZ的超声波功率信号,通过换能器的逆压效应转换成高频的机械振荡 ,再以振动的形式辐射到清洗介质中,超声波在清洗介质中疏密相间地向前辐射,使液体中產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氯泡,这些微小氯泡 是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及生长,而在正压区迅速闭合,这种微小氯泡的形成、生长、迅速闭合的现象称為空化现象。 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 双凸镜片:先加工D面 4搬动装有镜片的盘子或篮子时,须从底部托起,高度不可过肩,搬动时须看清前面的状态; 受入检(KX65) →荒折(CG) →砂掛(SC) →研磨(PO) →洗净(WC) →芯取(DC) →镀膜(CO) →粘合(CA) →涂墨(PB) → QA 出荷检(KX65) → 包装出荷 冷却后的玻璃块,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是否合规格。 双凸镜片:先加工D面 一凹一平镜片: 先加工平面加工余量:单面0. 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范成法加工,用固著磨料的金刚石 研磨玻璃 4加工顺序: 7从旧品先加工,先进先出; 4加工顺序: 加工治工具及检具:荒折夹具、KCG夹具、夹具套环、 荒折砥石、量圈、归零镜片、偏肉检具、千分表等。 一凸一凹镜片:先加工凸面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 。 4搬动装有镜片的盘子或篮子时,须从底部托起,高度不可过肩,搬动时须看清前面的状态; 一凹一平镜片: 先加工平面加工余量:单面0. 一凸一平镜片: 先加工凸面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 。
(完整word版)光学镜片加工工艺
![(完整word版)光学镜片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e1741306c85ec3a87c2c561.png)
目录光学冷加工工序----------------------------------------2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3 镜片抛光----------------------------------------------4 光学冷加工工艺资料的详细描述--------------------------5 模具机械抛光基本程序(对比)--------------------------7 金刚砂 -----------------------------------------------8 光学清洗工艺-----------------------------------------10 镀膜过程中喷点、潮斑(花斑)的成因及消除方法------------12 光学镜片的超声波清洗技术-----------------------------14 研磨或抛光对光学镜片腐蚀的影响-----------------------17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23 光学冷却液在光学加工中的作用-------------------------25光学冷加工工序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光学镜片模造技术
![光学镜片模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916c9b625c52cc58ad6be4e.png)
光学镜片模造技术前言:1:传统玻璃光学镜片:2:非球面镜片:3: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 4:玻璃镜片制作方法与制程数比: 5:模造加工方式: 6:模造加工设备: 7:模造用玻璃特性与玻璃粗胚:结语:光学镜片模造技术〜前言所谓玻璃镜片模造加工法是先将玻璃素材加热软化,之后利用具有高精密表面的成型模具加压转写制成非球面形状。
根本上模造加工法属于热作加工技术,模造非球面镜片要求0.1〜0.2mm 以下的形状精度,而且模造加工法是由许多关键技术构成。
1:传统玻璃光学镜片传统玻璃光学镜片通常是利用高温将玻璃素材溶化作成镜片粗胚,之后经过研削、研磨制成球面状镜片。
2:非球面镜片在光学领域中非球面镜片具有消除收差、可简化系统镜片数量,高性能,可小型化等优点,不过非球面镜片不易利用研削、研磨加工刊式大量制作,尤其是属于冷作技术的研削加工,理论上几乎无法获得高精度非球面状镜片。
3: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虽然塑料射出戌形法可以大量制作树脂材质非球面镜片,不过玻璃的高折射率、低复折射率、低色收差、耐高温、高稳定性等物理特性远比树脂镜片优秀,因此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一直被视为高附加价值光学组件。
82年美国柯达首度将非球面模造光学镜片应用于传统相机, 从此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正式进入消费性领域。
4:玻璃镜片制作发方法与制程数比(图一)(下图)是传统球面玻璃镜片的制作过程,相较之下 80年代发展的模造玻璃 加工法可简化其中大约十个制程,换言之,模造加上技术除了可改善作业环境之 外,更可迅速获得大量的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达到量产经济效益。
■玻璃鏡片製作發方法與製程戲比第一面噌砂第一面細磨剝離消洗粘貼融化玻璃素材鏡片粗胚退火處理曲 直 力口 工 清洗粘貼第一面粗磨第二面粗酪第一面噴砂 傳統加工法 模造法如下将要深入探讨模造加工法的精密成形设备、制程、玻璃特性、模具材料、模具加工、成形技术以及成形实例。
5:模造加工方法:模造法可分为直接压缩方式(direct press)与预热压缩方式(re-heat press两种, 直接压缩方式将黏度为Pa从导管流出的溶融状玻璃,流入温度比玻璃转移点低的精密金属模具内压缩成形:预热压缩方式是将黏度为Pa,表面涂有脱模剂的玻璃粗胚预先加热,之后放置于精密金属模具内压缩成形。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资料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c9e4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a.png)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资料一、光学玻璃成型的基本知识1. 光学玻璃成型的原理光学玻璃成型是利用光学透镜、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元件的加工和加工技术,将平面光波转化为弧面光波,使其能够聚焦或散焦,形成清晰的光学图像。
通过对玻璃材料进行精密的加工和抛光,确保光学元件具有高精度和高品质的表面,从而实现各种应用领域的需求。
2. 光学玻璃成型的应用领域光学玻璃成型主要应用于光学仪器、光学仪表、光学通信、医疗器械、光学加工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光学玻璃成型的工艺和品质要求非常高,需要具有高精度、高透光率和高抗磨性的特点。
3. 光学玻璃成型的关键技术光学玻璃成型需要掌握多种关键技术,包括抛光技术、加工工艺、表面处理、玻璃材料的选择等。
这些技术的掌握对于生产高品质的光学玻璃产品至关重要。
二、光学玻璃成型的培训资料1. 抛光技术抛光技术是光学玻璃成型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
培训资料中应包括抛光机械的选择、抛光剂的选用、抛光工艺的掌握等内容。
2.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影响光学玻璃成型精度和品质的关键环节,培训资料中应包括加工设备的选择和调整、加工工艺的改进和优化等内容。
3.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影响光学玻璃成型光学特性的关键环节,培训资料中应包括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表面处理剂的使用、表面处理参数的控制等内容。
4. 玻璃材料的选择玻璃材料的选择是光学玻璃成型的基础,培训资料中应包括玻璃材料的特性、玻璃材料的选用原则、玻璃材料的加工技术等内容。
5.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光学玻璃成型的关键环节,培训资料中应包括光学玻璃成型质量标准、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技术等内容。
三、光学玻璃成型的培训内容1. 光学玻璃成型的基本知识培训内容应包括光学玻璃成型的原理、应用领域、关键技术等内容,使学员了解光学玻璃成型的重要性和特点。
2. 抛光技术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抛光机械的操作、抛光剂的使用、抛光工艺的掌握等内容,使学员掌握抛光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光学镜片成型资料
![光学镜片成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411aeec281e53a5902ff01.png)
透镜类成形实用教材目錄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三、射出成形过程四、成形条件的初期設定五、成形条件设定相关事项六、设定项目的意义和倾向七、透镜的外观八、後焦BF (主镜类)九、投影(主镜类成形方面)十、视度(目镜类机能状况)十一、解像力(目镜类)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1.塑胶镜片类A .塑胶镜片优点:a. 形状可塑性好,质轻;b. 不易破裂,机械强度高;c. 可量产非球面镜片;d. 成本低廉,使用范围较广;B. 塑胶镜片缺点:a. 易受吸水率影响;b. 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差;c. 受温度的影响较大;2.玻璃镜片类A.璃镜片的优点;a. 不吸水,稳定性好;b. 不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好;c. 受温度的影响较小;d. 较高的折射率,光线透过率高;B .璃镜片的缺点;a. 成本高,加工困难;b. 机械强度差,易破裂;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1-1 成形機1-1- 1 控制機能最好使用电动成形机,尤其应选用透鏡專用機。
较精密的油压机也可順利運用,但則同欲速度最低設定單位O.1mm/S,且速度變換位置也以0.1mm為單位,得以精細設定。
若用透鏡成形機,在透鏡成形所需的控制性能(直線性、安定性、再現性)等特別優異。
1-1-2 螺杆轴1 ) 应选用透镜专用螺杆轴。
2) 一般用的螺杆轴在低温下可塑化困难,会使螺杆回转不均匀,造成计量不稳定。
3) 螺杆轴表面需电镀。
电镀螺杆有防止原料烧焦/黑点产生。
4) 应使用开放式喷嘴。
5) 喷嘴孔径应选用与注道配合。
通常喷嘴孔径小于注道孔径0.3~0.5 mm。
6) 喷嘴长度应尽量使用短的,温度控制更精确。
7) 下料口应有温度控制,一般控制在40~80C之间。
1-1-3 隔熱材料應設置壓縮強度,平行度優面,傳熱率低的BRA/GRA 。
BRA/GRA的壓縮強度是60kg/cm2,平行度3/100 (再研磨者),傳熱率0。
1kcal/mh。
隔熱材料有下列優點。
镜片模具制作流程
![镜片模具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5b96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c.png)
镜片模具制作流程光学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毛坯成型、粗磨、精磨、抛光、磨边、镀膜、胶合等工艺环节。
光学的原材料:光学玻璃:包括有色光学玻璃、激光玻璃、石英光学玻璃、抗辐射玻璃、紫外红外光学玻璃、纤维光学玻璃、声光玻璃、磁光玻璃和光变色玻璃。
光学晶体:卤化物单晶:氟化物单晶,溴、氯、碘的化合物单晶,铊的卤化物单晶。
氧化物单晶:蓝宝石(Al2O3)、水晶(SiO2)、氧化镁(MgO)和金红石(TiO2),与卤化物单晶相比,其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在可见和近红外光谱区透过性能良好。
用于制造从紫外到红外光谱区的各种光学元件。
半导体晶体:单质晶体(如锗单晶、硅单晶),Ⅱ-Ⅵ族半导体单晶,Ⅲ-Ⅴ族半导体单晶和金刚石。
金刚石是光谱透过波段最长的晶体,可延长到远红外区,并具有较高的熔点、高硬度、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半导体单晶可用作红外窗口材料、红外滤光片及其他光学元件。
光学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丙烯腈常缩写成AS与SAN、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S)、聚4-甲基-1-戊烯,简称TPX,商品名为TPX、透明聚酰胺。
毛坯成型:从最原始的矿石或经过化学反应制成的原材料在进入正式的加工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把这些材料加工成我们后续加工需要的雏形,叫做毛坯成型工艺。
毛坯是光学零件的初型,有块料毛坯(小批量用)、型料毛坯(大批量)、棒料毛坯。
玻璃块料毛坯成型:是用玻璃块加工而成的毛坯。
在毛坯成型工艺环节下面还有多个工艺,主要加工工序有:锯切、整平、划割、滚圆、开球面。
锯切:玻璃的光学材料毛坯加工主要采用金刚石锯料机器。
按照进给机的特点可以分为重锤进给、丝杠进给和液压进给三种。
整平:将锯切过后的坯料不平整的表面磨平,并修磨厚度和两面的平行度、修磨角度等处理,有散粒磨料研磨和金刚石磨轮铣磨两种。
划割:将需要利用到的毛坯料进行切割,去除多余的部分。
常采用金刚石玻璃刀(或滚刀)进行划割加工。
光学镜片生产过程
![光学镜片生产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6723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4.png)
光学镜片生产过程光学镜片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原材料准备、制备玻璃坯料、加工成形、磨削与抛光、涂膜和检测等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原材料准备。
光学镜片的原材料主要是石英、玻璃和塑料等。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筛选和净化,确保材料的纯度和质量。
第二步是制备玻璃坯料。
制备玻璃坯料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玻璃熔融法。
在这一步骤中,将高纯度的原材料加入到炉中进行熔融,然后将熔融的玻璃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
第三步是加工成形。
加工成形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玻璃返工和热压成形。
在这一步骤中,将玻璃坯料放入加工机器中,通过旋转、切割和研磨等加工方法,将玻璃坯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第四步是磨削与抛光。
磨削与抛光是将玻璃坯料表面的粗糙度减小,提高其光学质量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将加工好的玻璃坯料放入研磨机器中,通过研磨和抛光的过程,逐渐消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均匀性,同时使其表面变得更加平滑。
第五步是涂膜。
涂膜是为了改善光学镜片的反射和透过特性。
在这一步骤中,将光学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器中,通过加热和蒸发的过程,将一层或多层薄膜涂在镜片表面,以达到所需的光学性能。
最后一步是检测。
检测是确保光学镜片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将光学镜片放入检测机器中,通过光学测试和物理测试,检查镜片的光学质量、边缘的清晰度和尺寸的准确性等,以确保镜片符合规格。
总之,光学镜片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从原材料准备到最后的检测,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通过这些步骤,能够制备出具有良好光学性能和质量的光学镜片,用于各种光学仪器和设备中。
光学零件镜片
![光学零件镜片](https://img.taocdn.com/s3/m/1bf56a286c85ec3a87c2c5ef.png)
光学零件概述
• 光学零件按结构和工艺特点可分为: ➢透镜 ➢棱镜 ➢反射镜 ➢分划元件 ➢平板元件 ➢光楔等
光学零件概述
• 透镜:
由两个折射曲面或一个曲面和一 个平面所围成的透射体。
作用:改变光线在光路中的运行方向, 使光线产生会聚或发散效果
光学零件概述
• 按作用功能可分为:正透镜与负透镜(见后) • 按表面几何形状可分为
• 无色光学玻璃的质量指标
七项指标:
→ nd、νd与标准的允许差值 → nd和νd在同一批玻璃中的一致性 → 光学均匀性 → 应力双折射 → 光吸收系数 → 条纹度 → 气泡度
光学零件材料简介
• 无色光学玻璃的工艺性
工艺性指的是玻璃可加工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加工精度、效率及成 本。
1、工艺性取决于玻璃的理化特性,受玻璃的内部结构制约。 玻璃内部各类氧化物含量百分比不同,表现出的工艺性也不
0.007 A B
(6.62) (3.94) R0.3
R1=+79.48
R2=+38.1
(?37.1)
?39.7±0.005
B
A
4.82-00.02
注:
1.8±0.05
1、R1面镀多层膜镀膜规格如下: R<0.5 % at 400-600nm R<1.0 % at 700nm R2面镀AL2O3,λO=500±30nm
YN1
客户版次 外观等级 见注4
图面名称:
完品图
部 番 YN1-9491
作成日期 2008年05月21日
凤凰光学(上海)有限公司
光学零件概述
• 光学零件技术条件(透镜为例)
➢透镜形状和结构参数:
• 曲率半径R、曲率中心位置; • 透镜中心厚度d、边缘厚度t; • 外圆直径D、有效孔径DO; • 倒角的位置、角度和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类成形实用教材目錄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三、射出成形过程四、成形条件的初期設定五、成形条件设定相关事项六、设定项目的意义和倾向七、透镜的外观八、後焦BF (主镜类)九、投影(主镜类成形方面)十、视度(目镜类机能状况)十一、解像力(目镜类)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1.塑胶镜片类A.塑胶镜片优点:a.形状可塑性好,质轻;b.不易破裂,机械强度高;c.可量产非球面镜片;d.成本低廉,使用围较广;B. 塑胶镜片缺点:a.易受吸水率影响;b.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差;c.受温度的影响较大;2.玻璃镜片类A.璃镜片的优点;a.不吸水,稳定性好;b.不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好;c.受温度的影响较小;d.较高的折射率,光线透过率高;B.璃镜片的缺点;a.成本高,加工困难;b.机械强度差,易破裂;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1-1成形機1-1-1控制機能最好使用电动成形机,尤其应选用透鏡專用機。
较精密的油压机也可順利運用,但則同欲速度最低設定單位0.1mm/S,且速度變換位置也以0.1mm為單位,得以精細設定。
若用透鏡成形機,在透鏡成形所需的控制性能(直線性、安定性、再現性)等特別優異。
1-1-2螺杆轴1)应选用透镜专用螺杆轴。
2)一般用的螺杆轴在低温下可塑化困难,会使螺杆回转不均匀,造成计量不稳定。
3)螺杆轴表面需电镀。
电镀螺杆有防止原料烧焦/黑点产生。
4)应使用开放式喷嘴。
5)喷嘴孔径应选用与注道配合。
通常喷嘴孔径小于注道孔径0.3~0.5 mm。
6)喷嘴长度应尽量使用短的,温度控制更精确。
7)下料口应有温度控制,一般控制在40~80℃之间。
1-1-3隔熱材料應設置壓縮強度,平行度優面,傳熱率低的BRA/GRA。
BRA/GRA 的壓縮強度是60kg/cm2,平行度3/100(再研磨者),傳熱率0。
1kcal/mh。
隔熱材料有下列優點。
1)模具升溫快。
2)模具內溫度分佈均勻。
模槽間,或固定側與可動側的不均衡會使成形條件範圍狹窄。
3)縮小媒體溫度與模槽表面的溫差。
亦則由於模槽表面的溫度控制性升高,得於進行受外影響較小的穩定成形。
1-2乾燥機應使用除濕型乾燥機,再用料斗裝料器供料。
乾燥機料斗也可使用,但要注意到其原料的乾燥狀況,防止原料未完全乾燥,産出部品有氣泡、银线産生。
若在前成形工程使用不同材料,應特別細心用酒精或空産槍清理。
要保证干燥机的绝对干净。
1-3模溫機1)油調溫機是最普遍的調溫方式。
本方式的熱效不佳,通常在升溫後1-2小時取樣(設定條件)。
4-5小時後才能正常生产。
溫調路線(入口孔,出口孔)也應注意,假如模具內溫度分佈不理想,可能要變更,维修保养较困难。
2)加熱器調溫藉由加熱器,感應器的佈置進行良好的溫度控制。
應注意調溫計的PID設定。
最佳使用外包式加热方式。
加熱器調溫由於不需用油,對模具保養方便。
3)水溫機溫度控制效率非常好。
由於溫調機的溫度設定值與模具實際溫度的差異小,可在掌握模具實際溫度之下進行條件設定。
本方式由於使用高壓水,操作上應特別注意。
而也要保持模仁不致於生銹。
1-4模具各模具的設計、製造方法各異,應依下列專案瞭解模具特性。
1)模具調溫確認完成升溫後的固定側及可動側嵌件附近的表面溫度均衡。
以各溫充均在1℃範圍內爲目標。
2)注道確認注道的研磨度,注意與噴嘴接觸部位的面垂。
這對注道的脫模有關,也是造成不穩定冷料的原因,應注意。
3)澆口應注意觀察下列各點。
a.以外也應觀察澆口面長。
長度不齊的情形意外的多。
只要注意觀察澆口前後的充填不足,不用測定尺寸也可發現不良情形。
b.注意觀察自澆口到球面的高度在固定側及可動側的程度。
因爲它是造成合流痕及澆口部轉印面的不平滑。
澆口應設定於鏡片側壁的較厚部位,並設定應於可動側。
c.確認澆口部的雛度/研磨度及表面不平滑。
這些都是離型不良原因,而成爲澆口部,面粗糙的原因。
4)球面模仁的面精度成形前應掌握模仁的面精度及有沒補正球面R,還有表面精度狀況。
5)球面的离型目前几乎都用模仁顶出的结构。
缺点模仁容易拉伤。
造成不良。
也有用E/P顶出方式的,部品的厚度不易太厚。
部品太厚易造成顶出不良。
6)外周部的离型这是常被疏忽的部分,就是成形品变形而不易从固定侧脱模的现象。
往往成形品附著于固定侧。
仔细观察成形品时也许可发现侧面有拔伤,澆口部有小龟裂或变形,这时可判定模具离型有问题。
若发现部品有离型不良,模具的构造是不可忽视,应进行实验确认。
1-5机械手可根据生产不同的部品选用电动机械手和气压机械手。
一般使用气压机械手可。
1-6传送带可根据机械手的安装选配传送带。
最佳配置一机一台。
三、射出成形过程1.射出成形的动作1.1型闭是指模具以打开状况到闭合的过程,一般是以低压闭合,这是为了防止在模穴上有成形品或异物残留,高压时会压损模具。
1.2型缔在模具完全闭合的瞬间,将型闭合力转变成强力,此力需比射出力大,以防被射出压力打开。
此力一般以吨为单位。
光学成形一般使用30~75吨。
1.3射出在模具完全闭合后,螺杆前进将炮筒的原料推进型腔,这个过程就是射出过程,简称射出。
螺杆前进所用的力量就是射出压力。
1.4保压树脂射入模具后,模具温度较低,树脂会发生冷却,树脂冷却时会发生收缩,在部品表面产生凹陷或气泡,为防止部品在收缩时产生以上不良现象,在树脂射入模具后需要有压力将射出保持着,这个压力就是保压压力,简称保压。
1.5冷却树脂射出/保压结束后,在模具的部品未完全冷却固化是不可取出的,因此在一段时间的部品是在模具固化着,这个时间就是冷却时间。
1.6计量部品的冷却和计量是同时进行的,为了下一模部品的成形,部品在冷却同时,螺杆回转,树脂溶化进入螺杆凹槽,通过螺杆的背压将树脂送到螺杆的压缩部,这个过程就是树脂计量。
1.7型开在冷却工程结束后,模具即开始打开,以便已充分冷却的部品开模取出。
1.8顶出在模具完全打开后,成形机的顶出机构前进推动模具的顶出板将成形部品顶出。
以方便部品取出。
1.9部品取出成形部品顶出后,机械手伸入模具将部品取出。
四、成形条件的初期設定1-1模具温度若不能预测成形品的模温,可从以下表开始设定。
2-1原料温度依下表为基准设定。
3-1锁模力依下式计算F=A×Pm×(1+a)×103F:所需锁模力(吨)A:模投影面积(cm2)Pm: 模平均树脂压力(kg/cm2)=1000a: 安全系数=0.1~0.2备注:1.实际射出压力Po,由于在射出过程中有压力降低,与Pm 不一致。
2.依上式计算的锁模力是初期条件而订的,应视成形品状况修正。
4-1模具的开闭(略)5-1顶出镜片成形时,通常以极低速顶出,而顶出量也尽量少,在开模状态用人工手动确认。
部品顶出6-1计量的设定(略)部品的残量应保持在3~5mm之间。
7-1射出以5速4压为例:(V-P压力切换)7-1-1.射出位置设定S1 设定为主流道长度的1/2~2/3部分。
S2 设定为分流道长度的8/10~9/10部分。
S3 设定为单个成形部品面积的1/3部分。
S4 设定为单个成形部品面积的2/3部分。
S5 设定为能达到VP切换压力以上的位置。
7-1-2.射出速度设定V1 高速设定设定为15~40mm/s之间。
V2 低速设定设定为8~15mm/s之间。
V3 超低速设定设定为1~3mm/s之间。
V4 低速设定设定为3~10mm/s之间。
V5 低速设定设定为3~10mm/s之间。
7-1-3.保压时间设定t1 成形品外部冷却时间设定设定为0.3~3mm/s之间。
t2 成形品中间部冷却时间设定设定为1~3mm/s之间。
t3 成形品中心冷却时间设定设定为1~3mm/s之间。
t4 螺杆卸压时间设定设定为0.5~2mm/s之间。
7-1-4.保压压力设定P1 设定为成形品外部的保压压力,一般设定为峰值压力P2 设定为成形品中间部的保压压力,一般设定为P1减低50~100kgf/cmP3 设定为成形品中心部的保压压力,一般设定为P2减低50~100kgf/cm2P4 螺杆卸压一般设定为100~300 kgf/cm2备注: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应根据部品实际状况设定,可作适当的调整。
五、成形条件设定相关事项1-1.依充填不足结果设定条件澆道/澆口均衡确认制品充填过程均衡的确认设定临时保压检讨速度程序检讨压力/模具温度检讨全成形条件1-2.原料温度设定1-3保压条件1-4光学镜片的标准射出成形条件六、设定项目的意义和倾向1-1可塑化工程1-2射出工程和保压工程七、透镜的外观1-1.透镜外观不良现象对策八、後焦BF (主镜类)1.後焦BF與部品的R值有關;A、凸透鏡:部品的R值越小,BF越小;部品的R值越大,BF越大;B、凹透鏡:部品的R值越大,BF越小;部品的R值越小,BF越大;2.成形條件與R值的關系;(凹凸透鏡適用)A.成形保壓壓力大,部品的R值會變小成形保壓壓力小,部品的R值會變大B.模具溫度越高,部品的R值會變小,模具溫度越低,部品的R值會變大3.後焦BF的不良狀況:(凸透鏡)A.焦長成形加壓或升模溫焦短成形減壓或降模溫C. 焦模調整模具溫度(PMMA低溫,PC高溫)4.後焦BF與部品的厚度有關;A.凸透鏡部品的中心厚度越大,BF越小;B.凹透鏡部品的中心厚度越小,BF越大九、投影(主镜类成形方面)部品投影不良状况A、單點模糊B、多點模糊C、全周模糊D、中心模糊E、中心與周邊不同步1.單點模糊現象說明:部品在投影時,發現投影最外圈有一個或倆個投影點NG。
改善對策:1.輕微調整部品的保壓壓力2.組立配對調整3.部品的平行度檢測2.多點模糊現象說明:部品在投影時,發現投影最外圈有三個或三個投影點NG。
改善對策:1.輕微調整部品的保壓壓力2.組立配對調整3.部品的平行度檢測3.全周模糊現象說明:部品在投影時,發現投影中心及外圈投影全部NG。
改善對策:1.成形条件压力/模具温度调整2.成形部品寸法检测3.部品回归图面设计确认4.中心模糊現象說明:部品在投影時,發現部品投影中心任意调整都模糊。
改善對策:1.成形条件压力/模具温度调整2.成形部品寸法检测3.部品回归图面设计确认5.投影中心與周邊不同步現象說明:部品在投影時,發現部品投影中心与周边不能同时清晰。
投影中心清晰时,周边模糊;投影周边清晰时,中心模糊。
改善對策:1.形条件压力/模具温度调整2.成形部品寸法检测3.部品的R值检讨十、视度(目镜类机能状况)视度定义:目镜的视度一般分为象视度和线视度。
象视度的规格一般设计为-1.0±0.5。
线视度的规格一般设计为-1.0±1。
1.视度與部品的R值有關A、凸透鏡:部品的R值越小,视度偏负;部品的R值越大,视度偏正;B、凹透鏡:部品的R值越大,视度偏负;部品的R值越小,视度偏正;2.成形條件與视度的關系;(凹凸透鏡適用)A.成形保壓壓力大,部品的视度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