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天然气脱水流程与原理详解演示文稿

天然气脱水流程与原理详解演示文稿
天然气脱水流程与原理详解演示 文稿
优选天然气脱水流程与原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直接冷却法:
• 原理:通过降低天然气的温度, 利用水与轻烃凝结为液体的温 差,使水得以冷凝,从而达到 脱水的目的。
• 缺点:需要制冷设施对天然气 进行制冷。
天然气脱硫、脱水器
第一节 概 述
二、溶剂吸收脱水法
•原理:天然气与某种吸水能力强的化学溶剂相接触,利用化 学溶剂对水的吸收能力,吸收天然气中的水分,同时不与水 发生化学反应,最终达到脱水的目的。 •优点:吸收剂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再生,使其能重复使用。
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
湿天然气自吸收塔底部 进入,自下而上与从顶部进 入的三甘醇贫液相接触后, 干气从顶部流出;贫三甘醇 自塔顶进入,与吸收塔内湿 天然气充分接触后成为富液。 富液从塔底部流出,经过滤 器、换热器与贫三甘醇换热 后进入再生塔,富液再生后 成为贫液经与富液换冷后加 压循环注入吸收塔中。
194.2 -5.6 <1.33 314 1.092 1.128 全溶 237.8 2.4.4-233.9
10.2×10-3 2.18 4.5 1.457
第三节 吸收法脱水 三甘醇质量的最佳值
参数
pH值① 氯化物 烃类② 铁粒子② 水③
固体悬浮物 ③/(mg/L)
起泡倾向
颜色及 外观
富甘醇 7.0-8.5 <600 <0.3 <15 贫甘醇 7.0-8.5 <600 <0.3 <15
3.57.5
<1.5
<200 <200
泡沫高度, 高度1020mL;破裂 时间,5s
洁净, 浅色到 黄色
①富甘醇由于有酸性气体溶解,其pH值较低。

天然气脱水工艺

天然气脱水工艺
天然气脱水和三甘醇再生
乐东准备组
2008-6-4
1
天然气脱水工艺
一、基本概念 二、天然气脱水原因及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三、天然气脱水方法 1. 冷却法 2. 吸附法 3. 膜分离法 4. 吸收法
2
天然气脱水工艺
一、基本概念 1、天然气的烃露点
在一定压力下,天然气经冷却到气相中析出第一滴微小的液体烃时的温 度,称为烃露点。天然气的烃露点与其组分和压力有关。天然气的组成, 尤其是高碳数组分的含量对烃露点的影响最大。 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一般要求天然气的烃露点必须比沿管线各地段的最低 温度低5℃。
18
天然气脱水工艺
三、天然气脱水方法
从油气井采出及湿法脱碳脱硫后的天然气中一般都含有饱和水蒸气(习 惯上称为含水),在外输前通常要将其中的水蒸气脱除至一定的程度(习 惯上称为脱水),使其露点或水含量符合管输要求。脱水前原料气的露点 与脱水后的干气露点之差成为露点降。露点降即表示天然气脱水深度或效 果。
水和物结构:水分子(主体分子)接氢键形成具有笼型空腔(孔穴)的各 种多面体,而尺寸较小且几何形状合适的气体分子(客体分子)则在范德瓦尔 斯力作用下被包围在笼型空腔内,若干个多面体相互连接即成为水合物晶体。 水合物生成条件:1、 必须有游离水存在;
2、 必须有碳4以上的轻烃存在; 3、 必须有一定含量的酸性气体CO2和H2S等存在; 4.、必须满足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
W = yWhc + y1W1 + y2W2 W -- 天然气中的含水量 Whc – 图表1.1中对应压力温度下烃类的含水量 W1 – 图表1.2中CO2对应压力温度下的有效含水量 W2 -- 图表1.2中H2S对应压力温度下的有效含水量
10

天然气脱水技术

天然气脱水技术

脱水的三种方法1 冷却法2 分子筛吸附法3甘醇吸收法0前言1884年Roozeboom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相理论。

此后不久,Villard在实验室合成了CH4、C2H6、C2H4、C2H2等的水合物。

1919年,Scheffer和Meijer建立了一种新的动力学理论方法来直接分析天然气水合物,他们应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建立三相平衡曲线,来推测水合物的组成。

1990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曾与莫斯科大学冻土专业学者Ю.П.列别琴科博士成功地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人工合成实验。

近来国内[1]的合成实验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C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Hydrate),…在油田,油库流体通常被水饱和。

气体中含水会出现一些问题:·形成固体水合物,堵塞阀、弯头或管线·水和H2S或CO2共存时,出现腐蚀问题·水在管线中凝结会造成侵蚀或腐蚀问题通常,在气体厂使用脱水单元来满足管线规定。

有几种不同的工艺可以用来脱水:乙二醇、硅胶,或者分子筛。

天然气工业通常使用三酐醇(TEG)进行气体脱水,满足气体低露点温度的需要,我所在的气田均采用三甘醇脱水装置进行脱水,此装置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效果很好。

用的是国外引进橇装式TEG脱水装置我所在的气田采用3种脱水方式,J-T阀+乙二醇作为水合物抑制剂、三甘醇、分子筛。

采用什么样的脱水方式主要和气质、投资等都有关系,一般气比较贫,不要求烃露点的采用三甘醇比较好;气较富考虑回收部分轻烃和液化气,温降要求不高的一般采用J-T阀+乙二醇作为水合物抑制剂较多;考虑深度回收轻烃和液化气,一般采用分子筛较多。

三种方式中分子筛运行维护比较麻烦,三甘醇简单一些。

脱水方法与脱水的深度以及天然气处理规模有关:深度脱水: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

处理规模较大:采用TEG脱水。

应用较多就这两种。

天然气脱水塔的设计

天然气脱水塔的设计

天然气脱水塔的设计天然气脱水塔是一种用于将天然气中水分去除的设备。

由于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不在恰当的地方进行脱水处理,会对接下来的输送、储存、使用等环节带来影响。

因此,在天然气输送、储藏、使用中,天然气脱水塔的设计至关重要。

1、除冰水析出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天然气中水分的结晶温度较低而采用的。

在该方法中,通过降低天然气的压力,使天然气中的水分冷凝为水,然后通过分离器将水分与天然气分离。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于水含量很少的天然气无法使用。

2、吸附剂法吸附剂法主要采用膨胀剂、沸石、硅胶等吸附剂吸附天然气中的水分。

在该方法中,天然气输入脱水塔后,通过吸附剂与水分接触,从而把水分吸附到吸附剂上,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该方法的优点是脱水效果显著,适用于任何水含量的天然气,但也存在着吸附剂的饱和和替换、再生等问题,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

3、分子筛法分子筛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分子筛材料对天然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从而实现脱水的功能。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天然气脱水塔中,因为该方法具有高效、立体排列、容易维护等优点。

1、塔内结构设计在天然气脱水塔的设计中,塔内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塔体应保证结构的牢固性和耐腐蚀性。

其次,应该根据天然气脱水的要求,将塔体内部分成不同的区域,如进气区、脱水区、分离区、底部排水区等。

三个区域之间应该使用离子丝屏隔离,以防塔内吸附剂的交叉污染。

2、进气方式的设计进气口是天然气脱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然气在进入脱水塔之前,往往需要经过除尘等预处理。

其次,进气流量和压力也会对脱水效果产生影响。

在设计进气口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剂的选择是影响天然气脱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吸附剂对水分的亲和力不同,对天然气纯度和干度的要求也并不相同。

因此,在选择吸附剂时,应考虑到天然气的水含量、压力、温度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挑选。

4、脱水塔维护和清洗天然气脱水塔在投用后,往往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

天然气脱水工艺

天然气脱水工艺
甘醇易氧化变质,生成腐蚀性有机酸。富甘醇在再生时 如果温度过高会降解(热降解)变质。当进料气中含有硫化氢 和二氧化碳时,会使甘醇溶液呈酸性并具有严重的腐蚀性。 如果系统中有液烃存在,液烃将随富甘醇进入再生系统,使 在精榴柱内向下流入重沸器内并迅速汽化,造成大量甘醇被 气体从塔顶带出。
化学试剂法:该法是用可以与天然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应的 化学试剂与天然气充分接触,生成具有较低蒸汽压的另一种 物质。这样可以使天然气中的水 完全被脱出,但化学试剂的 现生很困难,因此这种温法、溶剂 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化学反应法和膜分离 法等

低温冷凝法:低温冷凝是借助天然气与水汽凝结为液
体的温度差异,在一定的压力下降低含水气的温度,使其中 的水汽与重烃冷凝为液体,再借助于液烃与水的相对密度差 和互不溶解的特点进行重力分离,使水被脱出。这种方式的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为了达到较深的的脱水程度,应该 有足够低的温度。如果温度低于常温,则需要有制冷设施, 这样会使脱水过程的工程投资、能量消耗增加,并进一步提 高天然气的处理成本。(注:降温的方法:节流、膨胀机、 外部制冷,其中节流最常见。)
溶剂吸收脱水法:该法是利用某些液体物质不与天 然气中水发生化学反应,只对水有很好的溶解能力。 溶水后的溶液蒸气压很低,且可再生和循环使用的 特点,将天然气中水汽脱出。这样的物质有甲醇、 甘醇等。由于吸收剂可以再生和循环使用,故脱水 成本低。已在天然气脱水中得到广泛使用。
优点:成本低、运行可靠以及经济效益好 缺点:甘醇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受到各种污染
氯化钙法
氯化钙(CaCl2)用作消耗性的吸附剂也可脱除天然气中的水 分。无水CaCl2可结合水分而形成CaCl2水合物(CaCl2・xH2O), 随着CaCl2不断从天然气中吸收水分,而变成稳定性好的结晶水合 物,最后形成CaCl2盐溶液。 CaCl2脱水有价廉、没有火灾隐患、装置紧凑等优点。但由于 床层下部的CaCl2会溶于水儿形成盐溶液,因此存在CaCl2的消耗、 腐蚀和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影响等问题。此外,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 固定床层内的CaCl2还会形成桥连,从而造成气体沟流而使脱水性 效果变差。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城市生活和发电等领域。

在天然气开采和输送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以确保天然气的质量和安全。

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一、脱水方法概述在天然气处理过程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脱水方法:凝冷法、膜蒸发法、化学脱水法、吸附脱水法和结晶脱水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应用。

凝冷法是一种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降低天然气温度,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并随着天然气一起排出。

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需添加外部能源,对天然气不会产生污染,但对冷却设备要求较高,处理能力有限。

膜蒸发法是利用高分子膜对水与气体之间进行选择性渗透分离的方法,其优点是效率高、操作简便、设备小型化,但其成本较高,且对膜的使用和维护要求较高。

化学脱水法是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剂,使水分与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对稳定的盐类沉淀物,并随着天然气一起排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脱水效果好,操作简单,但在使用化学剂的过程中要求严格,且可能对设备产生腐蚀。

吸附脱水法是通过吸附剂对天然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其优点是处理能力大,效率高,但对吸附剂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高,且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吸附剂。

结晶脱水法是通过控制温度或压力使天然气中的水分结晶沉淀,然后将其分离。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设备要求较低,脱水效果好,但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且可能对设备产生腐蚀。

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凝冷法适用于小型天然气处理装置,其优点是无需能源供应,但其处理能力较低。

膜蒸发法适用于小型和中型天然气处理装置,其优点是设备小型化,脱水效率高,但成本较高,维护要求严格。

化学脱水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天然气处理装置,其优点是脱水效果好,但需要严格控制化学剂的使用和排放。

天然气常用的脱水方法

天然气常用的脱水方法

天然气常用的脱水方法嘿,咱今天就来讲讲天然气常用的脱水方法呀!你说这天然气啊,就像个调皮的孩子,里面带着水汽呢。

这水汽要是不除掉,那可不行,就像咱吃米饭得把沙子挑出来一样。

先说这冷却脱水法吧,就好比夏天咱热得不行了,去吹吹凉风,汗水就被吹干啦。

天然气经过冷却,那水汽就凝结成小水珠留下来了,天然气就变干燥啦。

你想想,这多神奇呀!还有吸收脱水法呢,这就像是海绵吸水一样。

有专门的吸收剂,把天然气里的水分给吸走啦。

就好像有个小魔术手,把那些讨厌的水汽都抓走咯。

吸附脱水法也很有意思呀!这就像是磁铁吸铁屑一样,那些专门的吸附剂呀,把水汽牢牢地吸附住。

然后呢,干净的天然气就跑出来啦。

咱再想想,要是天然气不脱水会咋样呢?那不就像咱下雨天不打伞,浑身湿漉漉的,多难受呀!而且呀,带着水汽的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还可能会造成各种问题呢,管道会不会被腐蚀呀?设备会不会出故障呀?所以说呀,这脱水工作可太重要啦!这几种脱水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用处呢。

冷却脱水法简单直接,吸收脱水法效果不错,吸附脱水法也有它的优势。

就看具体情况啦,得像咱挑衣服一样,根据场合选合适的嘛。

你说这天然气的脱水方法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它们就像是天然气的小卫士,保护着天然气能好好地为我们服务呢!咱可得好好了解了解它们,这样才能让天然气更好地发挥作用呀。

反正我觉得这些脱水方法真的是太重要啦,没有它们,天然气可没法这么好用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咱生活中好多东西都有这样那样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就等着我们去发现和了解呢。

这天然气的脱水方法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但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和智慧的力量呀!所以呀,咱可得多学习,多探索,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呀!。

天然气脱水工艺技术介绍

天然气脱水工艺技术介绍

特点:操作简单,成 本低,适用于多种气 体混合物
局限性:分离精度有 限,需要配合其他工 艺进行深度脱水
天然气脱水工艺 技术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
01
02
03
04
采用新型材料, 降低能耗
优化工艺流程, 减少废水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碳排放
采用绿色技术,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效率
采用新型吸附 材料,提高脱 水效率
和腐蚀
02 03
04
天然气储存: 去除天然气 中的水分, 提高储存效 率和安全性
天然气发电:去除天然气 中的水分,提高发电效率
和稳定性
天然气脱水工艺 技术的分类
物理脱水工艺
01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将水分子吸附在表面,达到脱水目的
02
吸收法:利用吸收剂将水分子吸收到内部,达到脱水目的
03
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水分子分离出来,达到脱水目的
采用天然气脱水工艺技术,可以有效 去除天然气中的水分,提高天然气的 燃烧效率和热值。
某城市天然气管网脱水工艺技术应用 后,天然气供应更加稳定,减少了因 水分过多导致的安全隐患。
某城市天然气管网脱水工艺技术的应 用,提高了天然气的利用效率,降低 了能源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谢谢
01
采用自动化控 制技术,提高 生产效率
03
02
优化工艺流程, 降低能耗和成 本
04
研发新型脱水 工艺,提高脱 水效果和效率
降低成本
优化工艺流程, 减少设备投资
和运行成本
采用新型材料, 降低设备维护
和更换成本
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降低能
源消耗成本
采用智能化技 术,降低人工 成本和操作失

天然气的脱水处理工艺与应用

天然气的脱水处理工艺与应用

天然气的脱水处理工艺与应用作者:赵新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11期天然气脱水方法有低温分离法、剂吸收法、体干燥剂吸附法。

该文对采用吸附法脱水的原因、分子筛吸附剂的选择,以及吸附脱水的原理脱水工艺流程的确定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操作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对于高酸性天然气进行集中脱水处理,对集输干线的管理、全运行和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酸性天然气脱水方法选择天然气常用的脱水方法有低温分离法、溶剂吸收法和固体干燥剂吸附法。

低温分离法一般采用注醇节流膨胀制冷,一般和轻烃回收过程相结合,适合于高压且有足够自由压降可利用的天然气。

气田运行一定年限后压力降低不能满足制冷要求时,需外补冷或增压后节流,非常不经济。

故不考虑该方法。

溶剂吸收法是根据吸收原理,采用一种亲水液体与天然气逆流接触,从而脱出气体中的水蒸汽。

其中由于三甘醇( TEG)的热稳定性好,易于再生,携带损失量小,露点可降至 - 34℃,因此 TEG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固体吸附法是利用多孔的干燥剂表面吸附湿天然气中的水分子以脱除天然气中饱和水。

该类方法中分子筛脱水应用最广泛,技术成熟可靠,脱水后干气水露点可达到 - 100℃,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对进料气的温度、力和流量变化不敏感。

2 吸附剂的选择固体吸附法脱水主要采用的吸附剂有活性氧化铝、胶和分子筛。

在较高温度下分子筛的温容量比其他吸附剂高得多。

活性氧化铝主要成分为部分水合的、多孔和无定形的氧化铝,并含有少量的其他金属化合物。

其干燥后的气体露点可达 - 60℃,由于氧化铝呈碱性,可与无机酸发生化学反应,故不宜处理酸性天然气。

硅胶是一种晶粒状无定形氧化硅,分子式为SiO2. nH2 O。

硅胶干燥后的气体露点可达到-60℃,再生温度比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都低,吸水能力强,但容易被液态水损坏和缓蚀剂腐蚀,从而使其结构受到破坏并影响其脱水能力。

3 分子筛脱水流程的选择3. 1 两塔流程的确定分子筛脱水装置流程有两塔流程、三塔流程和四塔流程。

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较

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较

本科毕业设计翻译题目: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拟学生XX:岳韬学号:10122113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10-1班指导教师:王鑫2021年6月20日目录1引言02脱水方法02.1吸收法02.2吸附12.3冷凝33实验44结果45讨论5缩略词6参考文献6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拟MichalNetusil,PavelDitl捷克技术大学过程工程系,布拉格6区,16607,捷克XX国[2021年4月6日收稿,2021年5月23日修订]摘要本文比拟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1〕三甘醇脱水〔2〕固体枯燥剂脱水〔3〕蒸馏。

根据它们所需的能量和适应性进展比拟。

通过一个能每小时处理105Nm饱和天然气的模型进展能量计算,其中饱和天然气为30℃,压力为7—20Mpa。

出口天然气湿度与于压力为4Mpa气、露点为-10℃的气体一样。

关键词:气藏;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天然气脱水1引言天然气脱水的主题一直与天然气储存严密相连。

天然气储存的想法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有两个根本的原因。

第一,它可以减少对供给的依赖;第二,它能最大限度利用配气管网的储量。

天然气在夏季需求量低时被储存起来,冬季取暖需要大量天然气时被取出来。

地下储气库是最好的大量储存天然气的选择。

欧盟现在最多有约130个地下储气库,最XX论总储量大约为95亿方。

根据最新数据,到2021年欧洲还将额外储存70亿方[1]。

地下储气库有三种类型:〔1〕含水层〔2〕枯竭的油气田〔3〕盐穴库。

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特有的物理性质。

通常储气库内允许存储压力到达20MPa。

当气体注入时压力升高,气体采出时压力下降。

外输气体压力取决于后续配气管网。

门站压力通常在7MPa。

天然气温度通常在20-35℃。

准确的温度随着储气库的位置和储存年限变化。

储气库的缺点是储存时气体被水分饱和。

在枯竭的油气田型地下储气库中,重烃还会污染储存气体。

输气标准规定的允许湿度用天然气的露点温度表示。

4MPa天然气的露点通常是-7℃[2]。

天然气干燥技术

天然气干燥技术

煤制自然气工程自然气枯燥论证报告一概况:为了避开自然气在管道运输过程中水合物和酸液的形成而造成的严峻后果,特意在首站压缩后对其进展脱水处理。

自然气脱水主要工艺方法有冷却脱水法、溶剂吸取法、固体吸附法等,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展简洁介绍。

〔一〕冷却脱水冷却脱水可分为直接冷却、加压冷却、膨胀制冷冷却和机械制冷冷却四种方法。

但是,冷却脱水法大多需要和自然气脱水的其它方法相结合使用,才能到达工艺要求的效果。

〔二〕吸取法吸取脱水是依据吸取原理,承受一种亲水液体与自然气逆流接触,从而脱除气体中的水蒸气。

用来脱水的亲水液体称为脱水吸取剂或液体枯燥剂,代表为甘醇法脱水。

对于甘醇法脱水来讲,由于三甘醇脱水露点降大、本钱低和运行牢靠,在各种甘醇化合物脱水中其经济效益最好,因而在国外广为承受。

在我国,由于二甘醇及三甘醇的产量及价格等因素,三甘醇和二甘醇均有承受。

〔三〕吸附法吸附法脱水是依据吸附原理,选择某些多孔性固体吸附自然气中的水蒸气。

被吸附的水蒸气称为吸附质,吸附水蒸气的固体称为吸附剂或枯燥剂。

依据煤制自然气组成和处理量,从技术经济比较上考虑,可供选择的工艺方法主要是三甘醇脱水法和分子筛脱水法。

三甘醇脱水和固体吸附剂脱水都能满足露点降的要求。

1、甘醇法脱水与吸附法脱水相比,其优点是:①投资较低。

②压降较小。

甘醇法脱水的压降为35-70KPa,而固体吸附剂法脱水的压降为 70-200kPa。

③甘醇法脱水为连续操作,而固体吸附剂法为间歇操作。

④承受甘醇法脱水时补充甘醇比较简洁,而承受固体吸附剂法脱水时,从吸附塔(枯燥器)中更换固体吸附剂费时较长。

⑤甘醇脱水装置的甘醇富液再生时,脱除 1kg 水分所需的热量较少。

⑥有些杂质会使固体吸附剂堵塞,但对甘醇脱水装置的操作影响甚小。

⑦甘醇脱水装置可将自然气中的水含量降低到 0.008g/m3。

假设有贫液汽提柱,利用汽提气进展再生,自然气中的水含量甚至可降低至0.004g/m3。

天然气脱水

天然气脱水

天然气脱水技术综述摘要:目前,国内天然气行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气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新课题。

水分在天然气的存在是非常不利的事,因此,需要脱水的要求更为严格。

所以未来天然气高效脱水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天然气的脱水方法:低温法、吸收法、吸附法等。

关键词:天然气;脱水技术;低温法,吸收法;吸附法引言:天然气脱水是指从天然气中脱除饱和水蒸气或从天然气凝液(NGL)中脱除溶解水的过程。

脱水的目的是:①防止在处理和储运过程中出现水合物和液态水;②符合天然气产品的水含量(或水露点)质量指标;③防止腐蚀。

因此,在天然气露点控制(或脱油脱水)、天然气凝液回收、液化天然气及压缩天然气生产等过程中均需进行脱水。

本文对低温法、吸收法和吸附法脱水技术进行了概括分析。

1.低温法脱油脱水工艺及应用将天然气冷却至烃露点以下某一低温,将天然气中的重烃与气体分离出来的方法,也称冷凝分离法。

1.1膨胀制冷法将高压气体膨胀制冷获得低温,使气体中部分水蒸气和较重烃类冷凝析出,从而控制了其水、烃露点。

这种方法也称为低温分离(LTS 或LTX)法,大多用于高压凝析气井井口有多余压力可供利用的场合。

如图采用乙二醇作抑制剂的低温分离(LTS或LTX)法工艺流程图。

此法多用来同时控制天然气的水、烃露点。

1.2冷剂制冷法通过冷剂循环制冷来降低天然气的温度,使气体中部分水蒸气和较重烃类冷凝析出,从而控制了其水、烃露点。

天然气需要进行露点控制却又无压差可利用时,可采用冷剂制冷法。

榆林天然气处理厂脱油脱水装置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示:低温分离器的分离温度需要在运行中根据干气的实际露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获得更低温度所需的能耗。

1.3影响低温法控制天然气露点的主要因素①.处理、组分分析和工艺计算误差以及组成变化和运行波动等造成的偏差。

天然气取样、样品处理、组分分析和工艺计算误差,以及组成变化和运行波动等因素均会造成偏差,尤其是天然气中含有少量碳原子数较多的重烃时,这些因素造成的偏差就更大。

天然气脱油脱水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天然气脱油脱水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天然气自地层深处采出后,会携带大量的液体、固体杂质。

液体的存在会造成天然气管线、设备腐蚀,严重者在管线和设备内部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管线与设备。

固体杂质随着天然气的流动,对罐壁产生磨损。

因此,天然气在进行输送和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油脱水。

天然气脱油脱水是指从天然气中脱离出饱和水蒸气、轻烃的过程。

目前国内天然气采输的基本流程为:气井→集气站初步气液分离→天然气处理厂预分离→增压→脱油脱水→调压外输,个别天然气处理厂也采用先脱油脱水、后增压外输的工艺流程。

一、天然气脱油脱水技术要求GB17820-2012《天然气》中明确指出,天然气按高位发热量,总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可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其中用于民用的天然气中总硫和硫化氢含量应符合一类或二类气质标准。

目前大多数天然气处理厂执行的技术标准为二类气质标准,即:高位发热量≥31.4MJ/m3,总硫≤200mg/m3,硫化氢≤20 mg/m3,二氧化碳≤3.0%,水露点在交接点压力下,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

二、天然气脱油脱水的常用方法天然气脱油脱水遵循压力越高、温度越低、脱油脱水效果最好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低温脱油脱水法、溶剂吸附法、固体吸附法等,其中低温脱油脱水法因操作方便,可行性强,广泛应用于大型天然气处理厂的脱油脱水。

1.低温脱油脱水法。

天然气处理厂使用的低温脱油脱水方法主要是借用外部制冷系统对天然气进行换热制冷,将影响天然气输送的饱和水和液态轻烃分离出来。

压力越高,饱和蒸汽水含量越低,温度越低,饱和蒸汽水含量越低,两者相辅相成,因此采用先增压后脱油脱水的工艺流程更有利于进行脱油脱水。

目前天然气处理厂采用的丙烷制冷系统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性强、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能够将天然气温度降低至-20℃以下。

2.溶剂吸附法。

溶剂吸附法对脱水作用明显,能够防止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形成水合物,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甘醇脱水法。

该方法吸湿能力强,可再生利用,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天然气压降小,的特点,适合不进行脱油只进行脱水的站场使用。

三甘醇脱水与分子筛脱水比较

三甘醇脱水与分子筛脱水比较

三甘醇脱水与分子筛脱水对比三甘醇脱水是根据吸收原理,利用甘醇的亲水性与天然气接触,从而脱出气体中的水蒸气。

分子水脱水是根据吸附原理,利用分子筛的多孔性吸附天然气中的水蒸气。

一、甘醇法脱水与固体吸附法脱水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天然气脱水方法。

当采用甘醇脱水和固体吸附法脱水都能满足露点将要求时采用甘醇脱水经济效益更好。

甘醇法脱水与吸附法脱水相比,其优点是:1)投资较低。

据报道,建设一座处理能力为28x404m3/d天然气的固体吸附剂脱水装置,比三甘醇脱水装置投资高50%,而建设一座处理能力为140x404m3/d天然气的固体吸附剂脱水装置,其投资也越高33%。

2)压降较小。

甘醇法脱水的压降为35-70Kpa,而固体吸附剂脱水的压降为70-200Kpa。

3)甘醇法脱水为连续操作,而固体吸附剂法为间歇操作。

4)采用甘醇法脱水是补充甘醇比较容易,而采用固体吸附剂法脱水时,从吸附塔(干燥器)中更换固体吸附剂费时较长。

5)甘醇脱水装置的甘醇富液再生时,脱出1kg水分所需的热量较少。

6)有些杂质会使固体吸附剂堵塞,但对甘醇脱水装置的操作影响甚小。

7)甘醇脱水装置可将天然气中的水含量降低到0.008g/m3。

如果有贫液气体柱,利用汽提气进行再生,天然气中的水含量甚至可降到0.004 g/m3。

甘醇法脱水与吸附法脱水相比,其缺点是:1)天然气的露点要求低于-32℃时,需要采用汽提法进行再生。

2)甘醇受污染或分解后具有腐蚀性甘醇法脱水主要用于使天然气露点符合管输要求的场合,一般建在集中处站(湿气来自周围气井或集气站)、输气首站内或天然气净化厂脱硫装置的下游。

二、分子筛脱水是根据吸附原理,被吸附的水蒸气称吸附质,吸附水蒸气的固体(分子筛)称为吸附剂或干燥剂。

固体吸附剂脱水装置的投资和操作费用要比甘醇脱水装置要高,故一般是在甘醇法脱水满足不了天然气露点要求时才采用吸附法脱水。

吸附法的优点是:1)脱水后的干气露点可低至-100℃,相当与含水量为0.8mg/m3。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汽。

在天然气的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水汽对管道和设备会造成腐蚀和结垢,影响天然气的质量和运输效率。

天然气处理装置需要对天然气进行脱水处理,以保证天然气的质量和安全运输。

脱水是天然气处理装置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对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进行浅析。

一、天然气脱水的重要性天然气脱水装置根据脱水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脱水、化学脱水和凝结水分离脱水。

物理脱水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天然气中的水汽,包括吸附脱水、冷凝脱水和水膜脱水等;化学脱水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气中的水汽转化为其他物质去除;凝结水分离脱水是通过天然气的冷却和压缩将水汽分离出来。

1. 物理脱水方法(1)吸附脱水吸附脱水是利用吸附剂去除天然气中的水汽。

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分子筛和活性炭等。

天然气通过吸附塔时,在吸附剂的表面被吸附剂吸附,从而实现脱水的目的。

吸附脱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长距离输送的天然气。

(2)冷凝脱水冷凝脱水是通过降低天然气温度将水汽凝结成液体从而分离出去。

冷凝脱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脱水方法,可以在天然气处理厂和输气站中使用。

通常采用冷凝塔或冷凝器来实现冷凝脱水。

(3)水膜脱水水膜脱水是通过在管道内膜上形成水膜,利用水膜与天然气中的水汽发生反应从而将水汽吸收和分离。

水膜脱水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和短距离输送的天然气。

水蒸气加压吸附脱水法是利用化学剂将水蒸气转化为液态从而吸附去除。

常用的化学剂有三乙二醇和乙二醇等。

水蒸气加压吸附脱水法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天然气脱水。

水合物脱水法是利用天然气中的水和甲醇发生水合反应,将其转化为脱水后的水合物,从而实现脱水。

水合物脱水法适用于中等含水量的天然气脱水。

3. 凝结水分离脱水方法四、脱水方法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脱水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天然气的含水量、生产规模、运输距离、环境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而言,物理脱水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长距离输送的天然气,化学脱水方法适用于中等含水量的天然气,凝结水分离脱水方法适用于低温和低压的天然气。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天然气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但它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其他杂质。

在输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天然气的水分和杂质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还会降低燃烧效率和损害环境。

因此,对天然气进行处理,特别是进行脱水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会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天然气处理设备主要包括脱酸、除水、脱硫和控制水合物形成等单元,其中脱水是天然气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

脱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吸附法三种,下面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浅析。

一、物理法物理法是通过改变气液相平衡条件来去除天然气中的水分。

常用的方法有四种:自由水脱水、冷却凝结、减压脱水和吸附剂脱水。

1、自由水脱水自由水脱水是利用天然气中的自由水与固定水之间的差异来去除自由水。

将含水天然气流经高效的封闭式分离器,用于分离天然气中的自由水和液态水。

在分离器中,天然气在分离器底部与水分离,底部的水通过排放阀排放。

自由水脱水法具有处理量大、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和所需的设备较少等优点。

2、冷却凝结法冷却凝结法是利用压缩天然气的温度来使其中的水分冷凝,再将冷凝的水分和天然气分离。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低温的天然气进行处理。

冷却凝结法只能去除天然气中的物理水,对于固定水则无法去除。

3、减压脱水法减压脱水法也称为闪蒸法,是将高压天然气通过减压和一定温度的操作,使天然气中的水分蒸发,并随气流由脱水塔中的出口排出。

减压脱水是一种简单易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适用于中高压天然气处理。

4、吸附剂脱水法吸附剂脱水法是将吸附剂填充于脱水塔中,天然气从脱水塔底部通入,当天然气进入脱水塔时,水分会被吸附剂吸附。

待脱水塔内的吸附剂饱和后再更换吸附剂,以达到脱除天然气中水分的目的。

吸附剂脱水法因其精度高、稳定性高、无危险污染,而逐步被广泛地采用。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通过将天然气与化学试剂接触而去除其中的水分,其中,最常用的化学吸附剂是乙二胺。

在经过化学反应后,乙二胺与水形成乙二胺水溶液,从而将天然气中的水分去除。

天然气的三甘醇脱水和分子筛脱水对比

天然气的三甘醇脱水和分子筛脱水对比

天然气的三甘醇脱水和分子筛脱水对比近年来,我国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每年都在递增,在进行天然气远距离输送过程中,需要先对天然气进行脱水,确保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形成液态水以及水合物,从而对管道加以保护。

现今,天然气脱水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脱水法,或者使用干燥剂进行水的吸附。

文章通过对三甘醇脱水和分子筛脱水的对比,从而更好地使用这两种脱水方法。

标签:天然气;三甘醇;分子筛1 概述在进行油井开采过程中,开采出的天然气并不是干燥的,其本身都含有较高的水分,甚至一些天然气中还含有较多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开采出的天然气中所含有的水分会降低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输送能力和燃烧气体热值,而且在进行气体的运输或是加工过程中由于气体状态的变化而导致天然气中所含有的水分析出形成液态水、冰等,这些物质在管道中会造成管道的天然气压力的降低,严重时会导致管路堵塞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而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与天然气中析出的液态水想溶解形成酸性溶液,会对天然气管道以及设备等造成腐蚀。

而当需要采用低温分离天然气液体时,需要做好天然气的脱水工作,避免低温使天然气中的水气凝结成冰堵塞管路。

现今,对于天然气脱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脱水法、膨胀冷却法、固体吸附剂吸附法、加压冷却法、溶剂吸收法等。

结合各种脱水方法的特性,我国主要采用的是溶剂吸收法中的三甘醇法和固体吸附法中的分子筛吸附法。

2 分子筛脱水2.1 分子筛的化学组成分子筛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分子筛中具有众多的孔径,只有当分子直径小于孔径时分子才能进入孔径中,将过大的分子阻隔在孔径之外,从而达到脱水的效果。

依据分子筛中孔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及SiO2与Al2O3的物质的量比不同,可将常用的分子筛分为A、X和Y型几种类型。

而在天然气分公司深冷装置中应用最广泛的是4A分子筛,4A型分子筛基本组成是硅铝酸钠,A分子筛的孔径为0.4nm。

2.2 分子筛脱水工艺流程原料气压缩单元经压缩、冷却、分离后的原料气,首先进入过滤分离器将天然气中的油和烃、水雾滴等去除,而后在对天然气中的水气进行去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翻译题目: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较学生姓名:岳韬学号:10122113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10-1班指导教师:王鑫2014年6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目录1引言 (1)2脱水方法 (1)2.1吸收法 (1)2.2吸附 (2)2.3冷凝 (4)3实验 (5)4结果 (5)5讨论 (6)缩略词 (7)参考文献 (7)第1章引言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较Michal Netusil,Pavel Ditl捷克技术大学过程工程系,布拉格6区,16607,捷克共和国[2011年4月6日收稿,2011年5月23日修订]摘要本文比较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1)三甘醇脱水(2)固体干燥剂脱水(3)蒸馏。

根据它们所需的能量和适应性进行比较。

通过一个能每小时处理105Nm饱和天然气的模型进行能量计算,其中饱和天然气为30℃,压力为7—20Mpa。

出口天然气湿度与于压力为4Mpa气、露点为-10℃的气体相同。

关键词:气藏;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天然气脱水1引言天然气脱水的主题一直与天然气储存紧密相连。

天然气储存的想法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有两个基本的原因。

第一,它可以减少对供应的依赖;第二,它能最大限度利用配气管网的储量。

天然气在夏季需求量低时被储存起来,冬季取暖需要大量天然气时被取出来。

地下储气库是最好的大量储存天然气的选择。

欧盟现在最多有约130个地下储气库,最大理论总储量大约为95亿方。

根据最新数据,到2020年欧洲还将额外储存70亿方[1]。

地下储气库有三种类型:(1)含水层(2)枯竭的油气田(3)盐穴库。

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特有的物理性质。

通常储气库内允许存储压力达到20MPa。

当气体注入时压力升高,气体采出时压力下降。

外输气体压力取决于后续配气管网。

门站压力通常在7MPa。

天然气温度通常在20-35℃。

精确的温度随着储气库的位置和储存年限变化。

储气库的缺点是储存时气体被水分饱和。

在枯竭的油气田型地下储气库中,重烃还会污染储存气体。

输气规范规定的允许湿度用天然气的露点温度表示。

4MPa天然气的露点通常是-7℃[2]。

这个值大致相当于4MPa下5gH2O/m3。

饱和天然气的湿度。

它由储气库的温度和压力决定。

这些在气体加工工程技术手册数据手册(12版)20章得图20中有详细说明。

天然气平均湿度比要求值高出五倍。

因此在天然气输送前脱水是必要的流程。

本文通过能量消耗和适用性比较工业中应用的脱水方法。

2脱水方法2.1吸收法第一种脱水方法是吸收。

吸收剂通常用三甘醇(TEG)。

吸收过程在一个接触器(板式塔或包床)进行。

在里面三甘醇顺向流动,湿天然气逆向流动。

接触过程中三甘醇吸水成为富液从接触器底部流出;富三甘醇继续流入换热器,然后流入闪蒸罐。

换热器在汽提塔的顶部。

在这里蒸汽被从流体中释放出来实现分离。

三甘醇进入三甘醇换热器的冷端。

在这之后,加热的三甘醇被过滤后喷入塔中。

从那里,三甘醇进入再沸器,在再沸器中水从三甘醇中沸出。

再沸器内部温度不能超过三甘醇的分解温度208℃。

再生的三甘醇被泵回三甘醇换热器的热端。

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3]。

图1 吸收脱水流程图再生三甘醇的纯净度和循环率(L TEG/Kg H2O)受产出的天然气露点限制。

汽提可以增强三甘醇再生。

该专利由DRIZO设计,Poser-NAT、金手指、国际燃气已申请专利,以代替传统的汽提单元。

Drizo 再生系统采用了可回收溶剂作为汽提介质。

虽然该专利以异辛烷运行,但回收溶剂的典型组成为约60%的芳香烃,30%的环烷烃和10%的链烷烃。

三相溶剂水分离器是这一方法的关键。

该金手子再生系统在冷却罐的蒸汽空间中使用冷却线圈,冷却线圈使大量的蒸汽冷凝。

冷凝水是水与富三甘醇的混合物。

这需要进一步的分离环节[4],强化再生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强化再生系统流程图2.2吸附第二种脱水方法是通过固体吸附剂脱水。

该方法通常用分子筛、硅胶、或氧化铝。

这些吸附剂物理性能比较见表1[5,6]。

表1 用于天然气脱水的吸附剂物理性能比较属性硅胶氧化铝分子筛比表面积(㎡/g) 750−830210650−800空隙体积cm³/g0.4−0.450.210.27孔径22264-5设计能力7-94-79-12(KgH2o/100Kgdesiccant)密度(Kg/m³)721800-880690-720热容J/(Kg.K) 920240200再生温度(℃)230240290吸热量(J)325641833718资料来源:Tagliabue (2009), Gandhidasan (2001)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压力升高而增加,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选择设计参数时需要将这些考虑进去。

吸附塔常周期性工作,所以最少需要两个吸附床。

通常情况下,一个床用于吸附,另一个进行再生。

通过被预热的气体进行再生操作。

如图3所示。

图3 变温吸附脱水流程图用于TSA的加热器可以通过一个普通的燃烧器或者以蒸汽或热油为介质的管壳式换热器实现。

再生气体进流过吸附剂进入冷却器(通常用冷空气),然后再进入分离器。

吸附剂中吸附的水分大部分在这里被除去。

顺流而下的湿天然气通常进入吸收塔,这样就避免了吸收剂的漂浮和散失。

在塔底的干天然气与吸收剂逆向流动进行最后的接触,使再生过程完全进行。

库马尔于1987年提出了分子再生过程的典型温度场模型[7]。

曲线的形状表示出口的再生气体的温度场通常由四个区域组成。

它们由时间确定的边界A、B、C、D和温度确定的边界T A、T B,、T C和T D。

再生过程从点A开始。

进入塔内的气体经过加热和吸收。

大约从120℃(T B)开始湿气从吸附剂的毛孔开始蒸发。

由于水蒸发消耗一部分热量,吸收剂比较缓慢地升温。

从点C大概140℃(T C),可以假设所有的水分已经被解析出来。

吸附剂被进一步加热到点D,C5+和其他污染物被解析出来。

再生过程完成时,出口的再生气体温度达到180-190℃(T D)。

最后从点D到点E是冷却过程,从点D到点E再生冷却气体的温度降低到50℃以下,以防止任何水从冷却气体中冷凝出来[7]。

处理过的天然气有时部分用作再生气体。

然后它被冷却,水通过冷凝被分离出来。

当水被分离出来后,气体重新打入处理过的气流。

因此这种工艺被称为分层床变温变压吸附(LBTSA),它是TSA工艺的升级。

这种吸附塔由不同的多层吸附剂组成。

因此它是将各种性质的吸附剂集中在一个吸收塔。

例如将氧化铝和硅胶的组合用于脱水。

氧化铝对液态水吸附能力更强。

因此它被放到第一层与湿天然气接触。

硅胶层放在氧化铝层的下面,这种排序延长了硅胶的寿命。

2.3冷凝第三种脱水方法是用冷却汽提使水分子进入液相,然后将其脱除。

天然气凝析液和重烃凝液也可以通过对天然气降温回收。

因此冷凝通常用于同时需要脱水和回收天然气凝析液的的地方。

天然气可以用焦汤效应很好地降温。

焦汤效应反应气体温度随压力变化的的规律。

对于天然气,由于膨胀气体分子间平均的距离增大,从而分子势能(范德华力)增大。

膨胀期间工作介质与环境没有热交换。

因此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势能增大导致动能减小,从而温度降低。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现象与湿天然气冷却过程有关,需要注意甲烷水合物的形成。

甲烷水合物是一种大量甲烷分子被包裹在水分子晶体结构的固体,类似于冰。

单位量水分子形成的水合物比单位水分子形成的冰多。

冷却过程形成的水合物可能会阻塞管道。

一般通过在冷却前注入甲醇或者乙二醇(MEG)抑制水合物生成。

图4描述了利用焦汤效应脱水水合物抑制方案。

图4利用焦汤效应脱水和水合物抑制方案湿天然气在闪蒸罐中有两个环节。

由于焦汤效应产生的气流温降使闪蒸罐内气体部分冷凝,产生的液滴通过捕雾器除去。

因为在储气库与输配管网间的可用压差不足,在冷却方面只用焦汤效应是不够的。

因此需要使用空气预冷器和外部冷却器。

因为天然气脱水操作需要的处理量很大,外部冷却器需要性能良好,所以这种冷却方式很耗能源。

但是如果可用压差很大,闪蒸罐内焦汤效应效果明显,那么闪蒸罐内的加热器必须能够解冻形成的各种冰。

冷凝脱水方法用在焦汤效应可用的情况。

这里提到的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TEG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方法,通常可以使出口气体的露点达到-10℃。

事实上,使用高效的再沸器(真空汽提),出口气体露点再降低2-3℃。

然而三甘醇有含硫和重烃污染的问题。

TEG方法中再沸器内会发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沉积形成“黑泥”再沸器的的另一个特点是苯系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缩写)会从出风口中排出污染环境。

吸附脱水可以使出口含水量降低到露点小于50℃,没有气体污染的问题,并且设备腐蚀的速率很低,然而吸附需要高成本投入和大空间要求。

吸附过程需要至少两个罐(某些流程需要三个、四个甚至六个)。

吸附塔比接触吸附接触器更高更重。

吸附接触器的允许流速比吸附塔速度高约3倍,这使吸收塔的直径比相同气体处理量的吸附塔大约70%。

工业经验表明该吸附-资本成本线比吸附塔高2-3倍[8]。

在地下储气罐与配气管网之间的可用压力足够时,膨胀脱水是最合适的方法。

然而在采出期间压差减小,因此外部的冷循环是必要的。

水合物抑制剂循环在闪蒸罐中是必须的。

3实验这里所介绍方法的能量消耗以一个基础模型进行比较模型处理量为105Nm/h。

气体是来自地下储气库的20℃饱和湿天然气。

气体压力为8-20MP,但是缩聚法的气体为10-20MPa。

天然气的含水量等同于、4MPa下露点为-10℃的天然气含水量。

TEG吸收法的计算基于气体加工工程技术手册(2004)[9]中Gandhidasan的文章和ATEKO A.S所提供的工业数据进行比较。

冷却后进入接触器前所需能量由三甘醇在再沸器中再生所需能量、泵所需能量、过滤器所需能量组成,强化再生能量不予考虑。

用于计算的基本参数:再生温度为200℃,贫甘醇浓度为98.5%,循环比为35 L TEG/kg H2O。

对于吸附脱水计算,5A的吸附剂被认为是最适合的。

总能量消耗直接与气体再生加热器相关联。

假定没有其他消耗。

计算同样基于气体加工工程技术手册。

计算结果与Gandhidasan (2001)和库马尔(1987)的论文进行比较[7]。

气体加工工程技术手册和Gandhidasan的计算程序都是求吸附剂升温、塔体加热、水的解析过程所需热量之和。

库马尔的计算方法不同,在文献[7]中再生过程分为四个区域,然后我们确定每一个现象对应哪个区域,边界、平均温度分布是什么情况,以及产生这些现象需要多少热量。

最后每个区域的需要量相加。

所有程序的基本参数是:再生温度300℃,吸附时间和再生时间都为12小时,两个吸附塔设计。

冷凝方法的计算基础为TEBODIN s.r.o提供的工业数据和焦汤效应计算的补充。

影响能量需求的关键参数时地下储气库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