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方案
![(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957d41561252d380eb6ead.png)
(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环境科学研究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适合在各级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局、城市规划局、城市建设局、环境监测站和各大中型企业的环保处、环保公司、污水处理厂、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部门行业,从事环保技术开发、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治理、环境咨询和环境执法等方面的工作,而且也很适合从事各级学校的环境与科学教育。
二、培养规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品德好,具有团队精神,愿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服务。
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并掌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能力。
通过4年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生态学和地学等环境科学基础;(2)掌握环境科学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了解环境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运行管理基本知识。
(4)熟悉环境管理与评价、环境法规、环境经济和环境教育知识,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具有一定的从事环境监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管理工作能力,以及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咨询、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现代环境科学技术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能力。
高中新课标学年学分分配指导表
![高中新课标学年学分分配指导表](https://img.taocdn.com/s3/m/5d60a7f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0.png)
活动 服务
得 1 学分
得 1 学分
社会 参加 1 周社会实践,获得 参加 1 周社会实践,获得 参加 1 周社会实践,获得
实践
2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4
各科目大致内容构成见下表
学习 领域 语言 与 文学
数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学
科目 语文
外语 (以英 语为 例)
数学
思想政 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遗传
稳态
选修一
生物
与
与
与环
选修二
细胞
进化
境
信息 信息 选修一:在 5 个选修模块中修习 2 个必修学分(“必选”)
技术 技术 其他选修一
选修二
技术
基础
通用
技术
技术
选修一
技术
与设
与设
选修二
计1
计2
美术 在所有模块中任选 3 个,获 3 个必修学分,此外还可修习若干选修学分。高一
第一学期由学校代选。
3
艺
新闻与传记、
与
1
2
3
4
5
语言文字应用 文化论著研读 选
文学
修二
选修一 :英语 选修系 列一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选修系列二、
1
2
3
4
5
选修二 :可考 虑选修 一课 程之后
选修
选修一:数学选修 1、数学选修 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选修 3、
1
2
3
4
5
数学选修 4、数学选修 5 选修二
学年学分分配指导表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d3d10dce49649b6648d74777.png)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一)通识课程( 46 学分, 988 学时。
其中必修 33 学分, 597 学时;选修 13 学分,391学时)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学时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通识课程必修1249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72+36/4+2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2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5 形势政策 2 36/2 秋、春考查12500001 大学英语Ⅰ 3 60/4 秋考试英日俄任选一语种12500002 大学英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3 大学英语Ⅲ 4 72/4 秋考试12500004 大学英语Ⅳ 3 60/4 春考试12500005 大学日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06 大学日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7 大学日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08 大学日语Ⅳ 4 72/4 春考试12500009 大学俄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10 大学俄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11 大学俄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12 大学俄语Ⅳ 4 72/4 春考试12410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3 30+15/2+2 秋考试总计33 597选修12400001 大学体育Ⅰ 1 30/2 秋考试限选体育俱乐部制12400002 大学体育Ⅱ 1 36/2 春考试12400003 大学体育Ⅲ 1 36/2 秋考试12400004 大学体育Ⅳ 1 36/2 春考试12450001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1 30/2 春考查限选12330001 中国传统文化 1 30/2 秋考查1253000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38/2 秋、春考查第5学期专业英语 1 30/2 秋、春考查英语类学生,任选1门,修够1学分。
《伦理学》学时分配表
![《伦理学》学时分配表](https://img.taocdn.com/s3/m/527b8d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3.png)
《伦理学》学时分配表
《伦理学》学时分配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灵活安排。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学时分配方案,仅供参考:
总学时:36学时
1. 伦理学导论(4学时)
介绍伦理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2. 道德的基本问题(6学时)
讨论道德的基本问题,如道德的起源、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道德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等。
3. 伦理原则与规范(8学时)
介绍伦理原则和规范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如功利主义、义务伦理、美德伦理等。
4. 道德实践(10学时)
探讨道德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如道德决策、道德行为的动力和机制、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手段等。
5. 伦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学时)
讨论伦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的关系,以及伦理学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6. 当代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4学时)
介绍当代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如全球伦理、环境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等。
以上学时分配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https://img.taocdn.com/s3/m/e7fb271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9.png)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
(三)学制、学时及修习要求。
1.学制与学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3)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原则上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不超过35学时,每学时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
附表一普通高中课程内容一览表
附表二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照)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照)(续)。
解读04 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04 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87f8a99fd0a79563c1e72db.png)
课程内容结构改动较大,由原来的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修改为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具体变动情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课程。
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课程供学生自有选择修习,学分为0~4学分。
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2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2)选课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各专业学分要求 和培养方案
![各专业学分要求 和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801553c1ec5da50e27050.png)
四、毕业合格标准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90学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186学分——工程力学专业;188学分——消防工程专业;195学分——土木工程(天佑班)专业。
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课程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一、主要内容(一)框架及课程结构1.公共课程(1)“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教育部和中宣部的要求执行。
“形势与政策”课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协助组织落实,由院系学工办在毕业学年第一学期确定总成绩,总计1学分。
(2)基础英语教学分三个学期进行,192学时(12学分)。
进入英语提高阶段学习的学生,可选修高级英语课程或本院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各专业应开设2门以上双语教学专业课程。
(3)体育课共计128学时(4学分),32学时/学期。
修完后,学生还须参加体育课外测试(必修,1.5学分)。
(4)全校性选修课程包括自然科技、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艺术体育等多种类型,每个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要求包括2个学分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其中6个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其他学科门类的课程,4个学分由学生任选。
2.大类课程大类课程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属于同一大类的专业设置统一的大类课程。
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为同一大类下不同专业的相同核心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为同一大类下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
3.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2-4门课程左右;选修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各专业可以根据社会需要,设立灵活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每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学分数为必修课程学分数的1.5—2倍。
选修课程可以采取讨论型、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案例型、创新训练型等多种形式,课程规格宜小型化(1-2学分/门)。
4.实践教学在校期间集中实践环节时间安排:理工类专业为40周左右,经管文法类专业为32周左右,医学类专业为50周左右,其中包括统一安排的入学教育与军训3周(计1.5学分)、毕业教育1周(计0.5学分)。
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方向·非师范类)专业
![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方向·非师范类)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4a771a5179563c1ec4da712d.png)
2005级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方向)专业适用本教学计划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方向·非师范类)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学制、授予学位专业代码:070402 专业名称:动植物检疫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专业培养目标规格㈠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动物产品、植物产品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㈡专业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2、系统掌握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掌握数学、化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生理素质,能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真理,经得起成功和失败的考验,与社会和他人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利用外文资料和计算机,并达到规定的国家外语、计算机等级水平。
6、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7、了解生物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及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状况。
毕业生能胜任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三、专业主干课程植物形态学、植物系统学、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检疫学、昆虫学、动物检疫学、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仪器分析等。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2e51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7.png)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服务于供应链运营领域“物流规划工程师”这一典型工作岗位,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课程融入了供应链管理师职业能力标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慈物流比赛仓储规划赛项要求,进行了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与公司、行指委、教指委进行合作,将教学团队横向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以学生为中心,以物流仿真规划软件为工具,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
(二)课程任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积极响应《“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XX省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未来国家、省域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具有数字能力的物流项目实施人才的需要,主要面向XXX地区智能仓储物流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培养可以完成智慧仓储物流中心新建或升级改造项目的初级现场规划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规划项目的前期调研、现场勘察,以及在项目实施阶段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布局规划、设备规划;通过运营业务分析,监控物流中心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并作出合理规划调整意见;为仓库人员投入提供依据;负责施工现场仓库设计、改造和工程筹建项目的监管及问题协调工作,提升仓库的设计利用率等现场落地实施具体工作。
三、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实践与学习,学生将对CrOSS—docking转运物流中心、智能物流储配中心、一体化无人电商云仓、精益流通加工物流中心等典型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仿真实践,并掌握其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
具体应达到以下目标:(一)素质目标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劳动纪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克服意识,具有逻辑严谨性和科学精神;4.具备独立的方案策划及提案能力,具备较强的演讲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要和设计团队、施工团队、销售团队等进行紧密的协调和沟通,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5.具有创新思维,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物流中心的先进技术和新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达到提高物流效率和能力的目的。
【精品】总学时数144—160学分数4—562
![【精品】总学时数144—160学分数4—562](https://img.taocdn.com/s3/m/2be9fd2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0.png)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144—160 学分数:4—5一、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一)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与健康,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生活质量和体育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任务1.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握两项以上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和水平。
2.基本掌握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正确测试和评价自己的体质状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通过体育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 课程目的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抓质量、创特色、树品牌、办名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下,常州工学院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定位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切实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1、基础体育课: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两个学期共计72学时)。
对于来自各中学的新生需要进一步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学习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今后上好选项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篮、排、足三大球、健美操、武术、田径、技巧等运动项目。
2、选项课: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选项课程(两个学期共计72学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愿选择由学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
由体育老师根据本专项教学大纲,安排容易学习和掌握的专项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doc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doc](https://img.taocdn.com/s3/m/10708674f90f76c660371a29.png)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3—7年法学学士160二、专业介绍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研究人们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具有文理渗透、知识结构新、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等特点。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拥有宽阔的学科口径和深厚的学科功底,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和理论视野,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宽口径、多选修的课程平台,为学生创造多样化、选择性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教学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思想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2)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初步能力;(3)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宣传、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4)掌握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5)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应用能力;(7)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和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https://img.taocdn.com/s3/m/b7101c39da38376bae1fae63.png)
38000064
科研或工程实践
参加导师课题组的科研活动提交 报告
2/学年
参加科研转化的工业实验过程
1分/6工作日
参加厂房基建的工作过程
1分/6工作日彳
参加或独立完成某项工程部分设 计
由指导老师评定经学 院教学委员会评审
1—5分
参加科研、教学等研究课题,
独立完成部分工作,提 交报告经学院答辩
2/篇
参加教学软件的开发和课件设计
双结业训练
10
选修,第7学期分散进行。推免 研究生必选
(四)课外研学
课外研学项目一览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要求
学分
38000014
社会调查与实践
参加社会调查,提交调查报告并通过答辩
2/篇
参加院级以上文体艺术实践活动三次以上
1/学年
社会服务或自愿者活动
1分/10工作日
院级以上大型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划书与答辩)
高级英语写作
2
18040052
高级英语口语
2
18040072
英汉翻译技巧
2
18040012
大学英语-4
4
选修
(建议未过四级的 学生修读)
05080012
科技英语
2
选修,专业方向1
和专业方向2必选
09090012
科学计算与MATLB语言
3
选修
(必选其中一门课
程)
09090022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
09090042
太阳电池设计与制造工艺学
2
选修
05080102
光电化学与材料
1.5
选修
05080112
大学本科教育学分制条例
![大学本科教育学分制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beece4cc7931b764ce15b8.png)
XX大学本科教育学分制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XX、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它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在规定的年度内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
第三条本条例的适应对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第二章课程与学分结构第四条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制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规范专业课程结构。
按修课形式分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两分类,自由选修课由专业自由选修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构成。
必修课是指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限制性选修课是指根据各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限定学生修读的课程。
自由选修课是指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现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
在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内学分中,必修课学分约占70%;选修课学分约占30%,其中学生应当修读文化素质选修课7-10学分。
原则上,学生应当选修非本学科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
第五条学分的计算学分与学时相对应,最小单位为0.5。
(一)理论课为16学时1学分;(二)体育课为32学时1学分;(三)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训)课为32学时1学分;(四)实践课为独立计学分的课程或课程群实习,一般每周计1学分,但1门课程实习最高不超过3学分;(五)毕业生产、实习为5学分,共计5周;(六)毕业论文(设计)为8-10学分,共计8-10周。
第六条学分由课堂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奖励学分构成。
奖励分计入自由选修课的学分,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条学分绩点采用学分绩点评定方法,具体计算办法如下:平均学分绩点(GPA)=课程学分绩点总和÷课程学分总和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百分制和五级制登记成绩的的课程其课程绩点计算方法分别如下:(一)以百分制计算的第一次正常修课考核的课程绩点:60分以下记为0,60分开始绩点记为1.0,每增加1分绩点增加0.1,达到90分后,绩点记为4.0;(三)补考或清考通过的课程绩点一律计为1.0。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cc5b75561252d380eb6e40.png)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专业代码:050261;专业名称:翻译;修业年限: 3-7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最低学分要求:170学分。
二、专业简介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软硬件设施齐全,拥有多个双语平行语料库,各种CAT软件,建有笔译实验室和口译实验室。
本专业以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依托主干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强化专业翻译技能培养,力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中原文化翻译和机助翻译教育教学为特色的本科专业。
翻译专业毕业生基础厚重,专业扎实,不仅应拥有娴熟的英汉互译技能、了解翻译的职业特点,同时能够运用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能够按照国际、国内通行的翻译职业规范从事口译或笔译实践活动。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双语基础、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和口译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其相关行业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本和一般难度的科技文本的翻译、交替传译、涉外交际等工作。
四、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外国语言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2. 双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汉语知识与写作能力,双语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与运用能力;3. 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以及译者综合素质;4. 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包括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基本知识、外国文学基本知识、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职业道德与相关职业知识;人文素养包括政治思想素养、创新思维、中外文化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等。
南昌大学计科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计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8ea0e0b4e767f5acfce1b.png)
48
4
15
J611SG0004
操作系统实验
Experiment of Operating System
0.5
16
4
16
J6160G0005
数字逻辑
Digital Logic
3
48
4
17
J616SG0005
数字逻辑实验
Experiment of Digital Logic
0.5
16
4
18
J6110G0006
1
32
2
7
T6210J3001
体育(3)
Physical Education(3)
1
32
3
8
T6210J4001
体育(4)
Physical Education(4)
1
32
4
9
T6230J0001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1.5
24
12
1
10
T623KJ0001
军事技能训练
Software Project Training
5
5
7
学分学时小计
40.5
528
80
5
(五)个性课程(6学分,其中创新学分不少于2学分)
(六)必修课程名称按学期排列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大学英语(1)
大学英语(2)
大学英语(3)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开发
编译原理
毕业实习
2
32
7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112b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c.png)
10203、会计学、 3—7 年、管理学学士、 160 学分会计学专业由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学实务组成专业基本框架,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专 业技能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环节相结合,注重与各类资格考试接轨。
根 据社会需求, 分流培养研究型人材和应用型人材。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较强的会计实务能力、 双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经济调查、预测、管理、分析能力;良好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能在金融行业、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务以及 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学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材。
本专业培养的人材应掌握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以及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 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内外预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 国际会计惯例;了解会计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 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资料,并有一定的笔译和听、 说、写的能力。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审计 学概论等。
高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成本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银行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会计 电算化、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等。
总学分 比例26.9%20.6%21.8%20%总学时构成 讲授716550496实 验 424554实 习2 周实践 104+2 周备注≤864 ≥2700%-9.4% 0.6%-6.3%课程结构必修课 111限选课 32 选修课 49任选课 17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术型人材培养方向 应用型人材培养方向 专业任选课程 创新实践环节 (含社会实践)学分433335320-15 1-10河南师范大学会计学专业课程计划总表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gw0100101gw0100202gw0100303gw0100404gw0100504js0100101js0100201wb0100101wb0100202wb0100303wb0100404ty0100101ty0100202ty0100303ty0100404gf0100101gf0100201yy0100102ms0100102gw0100601gf010070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 II大学英语 III大学英语Ⅳ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 II大学体育 III大学体育Ⅳ军事理论军事训练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小计sx0200111sx00200522wx0200102wx0200202jg0202202jg0202203jg0202202jg0202205jg0202203jg0202203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II)大学语文或者应用写作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统计学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实验学分323261.51.5444411110.50.5110.50.543332332330.5讲授283636187228567272722836363618181818187164254545454365054总学时分配实实习验4242918实践14181836182 周周学时2222423444422222222233333233建议修读学期1234,讲座4111234123411221712223253选课形式校级公选课程 0-15 0%-9.4%合计 160 100% ≤2668 ≥551必修课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模块 1:各方向通选课程模块2-1:学术型人才培养方向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实验经济法管理学原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小计jw0301407jw0300106jg0303703jg0305713jg0305813jg0305506jg0306824jg0306924jg0307005jg0307205jg0301802jg0300603jg0300704专业实习Ⅰ毕业论文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一)财务会计(一)实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二)财务会计(二)实验审计学概论高级财务会计企业战略管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小计总计js0500502js0500602js0500902js0501002jg0819806jg0350934jg0914505jg0914605jg0719106jg0306704jg0717705jg0306405jg0606505jg0508103jg0502203jg0519005gw0500803或者 VFP 程序设计基础或者 ACESS 程序设计基础或者 VFP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或者 ACESS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纳税筹画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验*审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税法税法实验消费者行为学货币银行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模块 1 各方向通选课程小计(其中带*的课程共 10 学分)jw0700807jw0701008jg0306306jg0514806科研训练*专业实习Ⅲ高级财务管理SPSS 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30.5343326320.5330.53334443511121232122230.5222228(10)4431544256550503654545054547272496363650363636325436363618406541818452 周91818954369369181-91088 周8 周18313432333334422232222322223222117833364455234226455645553353模块1 的课程为两个方向均可选择的课程。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中新课程设置及学分配置方案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中新课程设置及学分配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4d4e5a32d7375a51780cd.png)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中新课程设置及学分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福建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根据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教基【2003】6号)、2006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闽教基【2006】30号)、《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Ⅰ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试行)闽教基【2006】84号》以及《2006学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试行)》,提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中新课程设置及学分配置方案(试行)》。
一、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及开设建议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选修课程由选修Ⅰ和选修Ⅱ组成,选修Ⅰ是国家课程,选修Ⅱ是地方和校本课程。
其中选修Ⅰ课程包含选修Ⅰ(A)和选修Ⅰ(B)两部分,选修Ⅰ(A)是现阶段所有学校必须开设的模块;选修Ⅰ(B)是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的模块。
各学科课程结构及开设建议如下: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模块说明及开设建议数学数学10必修课程:数学1~5五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
选修模块:有4个系列。
系列1:有2个模块,每模块2分,顺序开设[均为文科选修Ⅰ(A)]。
系列2:有3个模块,每模块2分,顺序开设[均为理科选修Ⅰ(A)]。
系列3:有6个专题,每专题1分,可不按顺序开设[其中2个专题为选修Ⅰ(A)]。
系列4:有10个专题,每专题1分,可不按顺序开设[其中4-2矩阵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4个专题为理科选修Ⅰ(A)]。
凡参加高考的学生,除完成必修学分外,文科学生,还应在系列l中选修2个模块,在系列3中选修任意2个专题,共16学分(希望有较好发展的,可在系列4中任选2个以上专题。
);理科学生,还应在系列2中选修3个模块,在系列3中选修任意2个专题,在系列4上述4个专题中任意选修2个专题,共20学分(希望有较好发展的,可在系列4中再选2个以上专题)。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1)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1)](https://img.taocdn.com/s3/m/46c848d3360cba1aa811dac5.png)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维空间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活跃的思维方式和较强能力,掌握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勇于创新,适应力强,受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初步训练的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发展方向有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政治思想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热心为社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业务方面:较好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顺利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悉查阅文献和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3.体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六、专业特色课程材料化学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广东省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化学校级重点课程:化学生物学导论、高分子基础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二)附表一:材料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二:材料化学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注:1、辅修在必修课、选修课内任意选够25个学分以上即可;2、双专业要求50个学分或以上;双学位要求75个学分或以上,须做第二专业的毕业论文(6个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
6
64
32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4
180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2
30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05
1801005
形势与政策
A
2
28
4
2
2
前8周
马克思主义学院
06
0501006
大学外语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07
0501007
大学外语I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30
480
专
业
限
定
选
修
模块1(应用型)
42
03032400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3
030324002
公文写作与应用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4
030324003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专题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5
030324004
电子政务(含办公自动化)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6
13
29010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
2
32
2
学生工作部
14
1001015
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C
2
32
2
网络课程在线学习
或化学化工学院
15
3101017
文献检索
A
1
8
16
2
图书馆
16
2701018
入学教育与军事教育课
A
2
36
14天
2
学工部、武装部
17
2601019
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
A
1
32
√
√
√
√
学工部、后勤处
28
448
专
业
主
干
课
32
030322010
公共行政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3
030322011
公共政策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4
0303220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5
030322013
行政组织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6
030322014
公共伦理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1
030324010
中国行政制度史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52
030324011
社会保障制度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3
030324012
公共管理前沿问题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4
030324013
领导科学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5
030324014
公共危机管理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18
3501020
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
A
2
32
3
招生与就业处
合计学时/学分(通识必修课程)
46
711
133
通
识
选
修
课
19
艺术鉴赏
公选一
A
2
32
相关学院
20
自然科学
公选二
A
2
32
相关学院
21
人文社会
公选三
A
2
32
相关学院
22
大学外语IV
学术型选修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通识选修课)
6/10
专
业
开
放
选
修
56
030324015
西方行政制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57
030324016
政治社会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58
030324017
高等数学(四)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9
030324018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B
2
32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60
03340019
公共关系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96/160
合计学时/学分(通识课程,不含大学外语IV)
52
807
专
业
课
程
专
业
基
础
课
23
030322001
管理学原理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4
030322002
政治学基础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5
030322003
社会学概论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6
030322004
政府经济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课程
类别
序
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范围
学时/学分分配
开课时间分配
开课单位
学分
讲授学时
实践(验)学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春季
秋季
全年
通
识
课
程
通
识
必
修
课
01
1801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3
45
3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
1801002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
A
3
36
12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
64
实
践
环
节
64
030325001
社会治理见习
B
2
64
√
√
√
√
√
政治与行政学院
65
030325002
基层政务见习
B
2
64
√
√
√
√
√
政治与行政学院
66
030325003
专业实习
(市政管理实习、办公室业务实习)
B
12
384
√
政治与行政学院
67
030325004
(科研创新、学年论文)调查报告
61
030324020
非营利组织管理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选20)
20
320
合计学时/学分(专业课程)
58
928
总学时/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78
1248
实
践
课
程
技能训练
62
030327001
公务员模拟训练
B
1
32
1
政治与行政学院
63
030327002
行政能力测试
B
1
32
1
政治与行政学院
27
030322005
宪法与行政法学
B
4
64
4
政治与行政学院
28
030322006
公共管理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9
030322007
西方行政学说史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0
030322008
普通逻辑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1
030322009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
B
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68
030325005
毕业论文(设计)
B
6
√
√
政治与行政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实践环节)
26
创新创业环节(不计入总分学)
6
030324005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7
030324006
数据统计分析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8
030324007
政务礼仪与面试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模块
2(学术型)
49
030324008
公共管理名著选读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