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心理活动虽然人人都很熟悉,但是它如何发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就企图认识的重大课题。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心理观和唯物主义心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第一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一)灵魂说
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灵魂”的作用。人出生时灵魂就来到人的身体里,清醒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睡眠时它可以暂时走出人体,人死时灵魂便永远离开人体。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认为万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人的灵魂也同样来自理念。人活着,它支配人的活动;人死后,灵魂还会回到理念世界。所以,人们的灵魂是永存的。灵魂被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可以永存不朽,也可以轮回转世。许多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这样宣传的。
(二)精神决定论
精神决定论认为精神决定客观世界,从而颠倒了心理现象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夸大了心理、精神现象的作用。例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照此说法,世界上除心理活动之外,就不存在其他事物了。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所有没有被人们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三)心体平行论
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国外心理学界普一度流行过,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心理学所摒弃。
二、机械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
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荀子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但由于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还具有朴素的特点,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如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总是把人的心理同人的内脏,如肝、肺特别是心脏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人们常说“心想”、“心疼”、“心爱”之类的话,汉字中几乎凡是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字皆带“心”旁,如思、想、情、意、恨、恶、悲、怒等。这种心理活动理解为心脏的机能的观点,尽管属于唯物论,但却与事实不符。
━━━━━━━━━━━━━━━━━━━━━━━━━━━━━━━━━
阅读材料2-1: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人贵论、形神论、性习论、知行论和情欲论等基本观点。
人贵论即认为人是万事万物中最富贵的东西,“人是万物之灵”,“人定胜天”,人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将人与一般生物区分开来,才能更好地研究人自身和特点和规律。《尚书.泰誓》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家创始人老子说:“天大,地大,人亦大。”把人同道、天、地并列为“域中”四大之一。儒家典籍《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后来许多思想家从先天获得与后天智慧、德性的形成等方面探讨和论正了人为贵的根据和原因,人为贵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最基本、最独特的思想。
形神论即心身论,是关于心和身、心理和生理关系的理论。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的命题。“形”指形体、身体,“神”指精神、心理。意为身体具备了,心理就因而产生了。王充的《论衡》提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南朝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了“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命题,在此之后,形神论思想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一直延续下来。
性习论是关于人性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早在古文《尚书》中就提出了“习与性成”的命题,据说是商代伊尹告诫初继王位的太甲的一句话。意思是习形成的时候,一种性也就随之形成了。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话.阳货》)意为每个人的素质是差不多的,个性心理之所以差异较大主要是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习与性成”的理论即肯定了人的素质是个性心理差异的自然基础,又强调了环境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一点上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是基本相符的。
知行论是关于知和行关系的理论,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都论及知行问题,如孔子、墨子等。在知行学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荀况的观点。他提出了知行统一的学说,认为:“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汉代的董仲舒最早提出了知先行后的问题。他说:“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行之。”(《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到了明代,王宝仁提出了“知行合一”学说。总之,古代思想家对知行关系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有些观点带有唯物论色彩,有些则比较符合辩证法。
情欲论是关于情感和欲望的理论。中国古代的情感学说包括:①情性说,即从情感与人性的关系出发揭示情感的实质;②情欲说,探讨情感与欲望的关系;③六情说,即把人的情感分为好、恶、喜、怒、哀、乐等六种;④情波说,把人的情感视为一种波动状态;⑤动力说,认为人的情感具有动力功能;⑥脏腑说,从情感的生理机制探讨其本质;⑦损益说,认为情感的效果有损有益;⑧利害说,探讨情感与利害的关系。古代的欲望学说包括马下几个方面;①欲的种类与层。《管子.牧民》把欲望分成两大类:一为生理之欲(衣食),二为社会之欲(礼节、荣辱)。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认为,欲有生理、物质、权力和功名四大类。②欲望的规律。《荀子.正名》认为,“欲不可去,欲不可尽”。即欲为人所共有,不可能却除。欲无止境,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③关于人的情感与欲望。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寡情去欲说,认为人的情欲愈少愈好,最好没有。道家、儒家、佛家、宋明理
学大多持此主张。二是姿情纵欲说,主张任情欲向外,不必加以节制。三是节情导欲说,认为情欲有好坏之分,既不能无条件禁欲,也不能无节制纵欲,而应加以节制和引导。
━━━━━━━━━━━━━━━━━━━━━━━━━━━━━━━━
(二)西方近代机械唯主义的心理观
十七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他们是机械论者,缺乏正确的发展的观点。他们把人和机器等同看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曾把人比作有感觉的乐器。拉美特利( La Mettrie,1709-1751)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钟表。还有一些旧唯物主义者虽然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却错误地认为脑髓分泌思想正好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观点混淆了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界限,因而也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
因此,无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还是西方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由于缺乏发展的、辩证的观点,不理解人的社会实践的意义,因此都不能正确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只是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后,辩证唯物主义才对心理现象作出唯一正确的解释。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上看,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上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