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模板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语文18个文言虚词例句翻译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1.而,ér(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译文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译文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译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译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译文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译文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1. 者虚词“者”,常用于句子中引出主语或作为名词补充说明。
在文言文中,它还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主语和宾语,表示某种状态或动作。
例句:孩童者无知也,故需师傅指导。
饥者几欲吞食一切可食之物。
明天将至,盼望者纷纷聚集于此。
2. 乎文言文中常用虚词“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
它通常置于句末,用于疑问句、感叹句或陈述句中。
例句:天空乎,何以永远湛蓝?汝言真乎,吾当以信之乎?赛跑中,孩童们乎喜乐争先。
3. 也虚词“也”可以表示陈述的肯定或加强语气,常用于句末。
它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事物的随着转移或变化。
例句:湖水清澈无尘,是造化美也。
冬雪寒冷,我已穿上厚厚的外套了也。
岁月如梭,转瞬间,已到了仲夏。
4. 之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之前常常会带有助词“之”,表示所修饰事物的指代或泛指。
它还可以用于表示关系、动作或方位的名词前。
例句:书中之字,寓意深远。
一时之痛,终将成长之痛。
左右之间,我选择了勇往直前。
5. 于助词“于”可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或状态所在的时间、位置、方式等。
它也可用于名词前,表示所涉及的时间、范围或处所。
例句:愿盛世美景常驻于眼前。
将军出征于边境之地。
重要的是心怀感恩,于世间不负此生。
6. 与虚词“与”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动作的行为对象或者动作主体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表示与动作发生关联的事物,也可以用于与动作者相关的身份或品质。
例句:羡慕与嫉妒之间,心潮起伏。
灵巧的手与智慧的头脑同在。
共处与共享,带来无尽的快乐。
7. 乃虚词“乃”常用于句首,用以引出结果、原因或者可以毫不犹豫进行的事情。
例句:秋之风乃凉,秋之果乃甘。
了尘纷乃得清心。
奋发努力乃能成就大事。
8. 焉文言文中“焉”一词可以用作副词或作为介词,通常用来表示行为所发生的地点、程度、方法、状态或者疑问的语气。
例句:一去秋冬已多,春风焉复来?置身花丛之中,仿佛置身仙境焉。
尔尽忠于国家,焉需收获报酬?9. 乎“乎”字可以用作疑问句的助词,语气委婉,常用于问句的句末。
文言18个虚词的解释及示例
文言18个虚词的解释及示例
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文言18 个虚词!“之”字啊,那用处可多啦,就像你走路得有双好鞋一样重要!比如说“吾欲之南海”,这里的“之”就是“到”的意思呀。
“而”呢,有时候表示转折,好比你本来想去东边,结果却跑到西边
去了,像“人不知而不愠”。
“其”字也很有意思,“择其善者而从之”,这里的“其”就是“那些”的
意思呀。
“于”就像是给事情找个位置,“于我如浮云”,就是说对我来说就像
浮云一样嘛。
“以”呢,像个小工具,“以残年余力”,用晚年剩下的力气。
“为”有“做”的意思呀,“为宫室、器皿”,做宫殿、器具啊。
哎呀呀,这 18 个虚词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用处,就跟咱人一样,
各有各的性格!它们在文言文中可重要了,没有它们,那文章可就没
那么精彩啦!
我的观点就是,文言虚词虽小,但作用巨大,可得好好掌握它们呀!。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18个文言文虚词详细注解及举例
18个文言虚词集录1.而(er)(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⑤表示假设关亲。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何(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8个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解析权威
18个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解析权威常见文言虚词包括:“之”、“乎”、“其”、“者”、“所”、“以”、“而”、“焉”、“何”、“曰”、“耶”、“则”、“也”、“乃”、“者”、“若”、“矣”和“矣”。
以下为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析:1. 之(zhī):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或“之”。
例句:吾之友也。
(wú zhī yǒu yě) - 他是我的朋友。
2.乎(hū):用于疑问句后面,表示疑问或表示反问。
例句:人乎?(rénhū)-你是人吗?3.其(qí):代词,表示“他的”、“它的”、“她的”、“他们的”等含义。
例句:彼之言也,非吾之意也。
(bǐ zhī yán yě, fēi wú zhī yìyě) - 他的话,不是我的意思。
4. 者(zhě):用于名词后面,表示抽象事物或具体人物的语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人”、“物”等。
例句:学者(xué zhě) - 学者/学者们。
5. 所(suǒ):用于动词或助词前,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对象。
例句:所言非虚。
(suǒ yán fēi xū) - 所说的不虚。
6.以(yǐ):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为了”、“因为”等。
例句:以假乱真。
(yǐ jiǎ luàn zhēn) - 用假象欺骗。
7.而(ér):表示转折、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却”、“而且”等。
例句:养心而安。
(yǎng xīn ér ān) - 养心而安。
8.焉(yān):用于疑问句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哪里”、“如何”等。
例句:安焉(ānyān)-安在哪里?9.何(hé):用于疑问句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何事”等。
例句:何意?(héyì)-什么意思?10. 曰(yuē):表示说话的动作或引用别人的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呼”等。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而西却,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译文:北边援救国,西边打退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之、乎、者、所、其、而、乃、焉、以、为、於、若、与、也、者、之、者、乎”等等。
这些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起着连接句子成分、标注语气、引导句子结构等作用。
举例如下:1.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2.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3.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4. 所,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所恶乎人之为恶”(《庄子·逍遥游》)。
5. 其,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其为人也孝弟”(《论语·雍也》)。
6. 而,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如“民之生也,独立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7. 乃,表示因果关系,如“非其鬼而谁之鬼乎?”(《庄子·大宗师》)。
8. 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何以明之焉?”(《庄子·逍遥游》)。
9. 以,表示手段、方法,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道德经》)。
10. 为,表示目的、结果,如“为天下者谓之天下”(《庄子·大宗师》)。
11. 於,表示处所,如“於是民大乐”(《庄子·逍遥游》)。
12. 若,用于条件句中,如“若夫乐与丧”(《庄子·大宗师》)。
13. 与,表示并列关系,如“与天地参其德”(《庄子·逍遥游》)。
1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强调,如“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
15.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6.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17.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8.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文言文虚词18个例句及意义整理
文言文虚词18个例句及意义整理
文言文虚词一共有18 个,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下面是这些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欢迎阅读。
1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文言文18个虚词及示例
文言文18个虚词及示例(而、、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以:[介词]把;用;拿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②輮以为轮(《劝学》)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师》)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依据,凭借;按照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②不然,籍以至此?(《鸿门宴》)③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师》)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岂以一璧之故欺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③还军霸上,以待大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位、数量的界线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认为,以为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副词]通“已”,已经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以为】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未有以应,曰:“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 但是”“ 却” 。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 如果”“ 假如” 。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8.表示目的关系,(二)通” 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
(三)通” 如” :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 哪里”“ 什么” 。
译时,” 何” 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 什么”“ 哪” 。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 啊” 。
(四)何:通” 呵” ,喝问。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 怎么办”“ 为什么” 。
【何以】即” 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 凭什么” 等。
【无何】译为” 不久”“ 没多久” 。
【何乃】译为” 怎能”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 吗”“ 呢” 。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吗” 、” 呢” 。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 吧”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 啊”“ 呀” 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 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乎:在)(前一个” 乎” :在;后一个” 乎”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比。
)④吾尝疑乎是。
(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
4、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 才”“ 这才”“ 就” 等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 却”“ 竟(然)”“ 反而” 等;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只”“ 仅” 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 是”“ 就是” 等。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 你” 。
不能作宾语。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 这样” 。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 若夫” 、” 至于”“ 如果” 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 恐怕……”。
【乃尔】译为” 这样” 。
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 他的” ,” 它的” (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 他”“ 它” (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 我的”“ 我(自己)” 或者” 你的”“ 你” 。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 那”“ 那个”“ 那些”“ 那里” 。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 这”“ 这个”“ 这些” 。
6.指示代词,表示” 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 可” 、” 还是” 。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 恐怕” 、” 或许” 、” 大概” 、” 可能” 。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 难道” 、” 怎么” 。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 是……还是……”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 如果” 。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何其】译为” 多么” 。
6、且(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例: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2.暂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况且” ,” 再说” 。
例:【且如】就像。
7、若(一)动词,像,好像。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 你”“ 你们” ;作定语时则译为” 你的” 。
2.表近指,相当于” 这”“ 这样”“ 如此” 。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 如果”“ 假设” 等。
2.表选择,相当于” 或”“ 或者” 。
3.至,至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 要说那” 、” 像那” 的意思。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 几许” 、” 多少” 。
8、所(一)名词,处所,地方。
(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所” 字结构,表示” 所……的人” 、” 所……的事物” 、” 所……的情况” 等。
2.” 所” 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为……所】” 为” 和” 所” 呼应,组成”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以】1.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 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 等。
2. 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
【所谓】所说的。
【所在】1. 到处。
2. 所在之处,处所。
9、为(一)动词。
1.有” 做”“ 作为”“ 充当”“ 变成”“ 成为” 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 所” 结合,构成” 为所” 或” 为……所” ,译为” 被” 。
2.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
4.对,向。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 当”“ 等到” 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10、焉(一)兼词。
1.相当于” 于之” 、” 于此” 、” 于彼” 。
2.相当于” 于何” 。
译为” 在哪里”“ 从哪里” 等。
(二)代词。
1.相当于” 之” 。
2.哪里,怎么。
(三)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 也” 。
3.作词尾,相当于” 然” ,译为”……的样子”“……地” 。
11、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 说的就是……啊”【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12、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5.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说明:” 以” 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 而”“ 又”“ 而且”“ 并且” 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 而”或省去。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 而”“ 来”“ 用来”“ 以致” 等。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
例如: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 ,或省去。
例如:(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四)动词1.以为,认为。
2.用,任用。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六)通假1.通” 已” ,已经。
2.通” 已” ,止。
【以为】认为, 把……当作或看作。
把……作为或制成。
把……设为。
【以是】【是以】相当” 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 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13、因(一)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等。
1. 依照,根据。
2. 依靠,凭借。
3. 趁着,趁此。
4. 通过,经由。
5. 因为,由于。
(二)副词。
1. 于是,就;因而。
2. 原因,缘由,机缘。
(三)动词1. 根据2. 沿袭,继续。
14、于(一)介词。
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多种组合关系。
1. 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3. 由于4. 向,对,对于。
5. 被。
(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6. 与,跟,同。
7.“比”。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比)(《劝学》)8.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此”,“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等。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口技》)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种情况下,在这职业上。
)(《捕蛇者说》)③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
(《勾践灭吴》,在这里。
)④于是余有叹焉。
(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从此)(《崤之战》)【见……于】表示被动。
15、与(一)介词。
1. 介词。
和,跟,同。
2. 给,替。
3. 比,和……比较。
(二)连词。
1. 连词。
和,跟,同。
(三)动词。
1. 给予,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