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简述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简述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当时它只是一个尘埃和气体云的形态,这个云团因为引力而开始收缩,在这个过程中,云体逐渐变得更加致密,并形成了一个旋转的盘状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盘状结构变得越来越热,其中心的温度甚至高达数千万度,这导致了核聚变反应的发生,从而形成了太阳。
在盘状结构中,一些小的颗粒互相碰撞和黏合,逐渐形成了行星体,其中包括地球。
地球的演化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时间,这期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
最初地球表面是熔岩,后来陆地和海洋陆续形成。
海洋中的生命逐渐演化并繁衍生息,陆地上也逐渐出现了不同的生物群落。
地球的大气层也经历了很多变化,最初气氛主要由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氨组成。
但随着生命的演化和化学反应的发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这也为生命的进一步演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总之,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和作用。
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家园。
- 1 -。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PPT课件
二、生命的起源
自然发生假说
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 生的,如“腐肉生蛆”“淤 泥生鼠”“腐草为萤”。
雷迪实验
17 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苍蝇。
巴斯德实验
1862年,巴斯德通过“曲颈瓶”实验证明“腐肉生 蛆”是错误的。
打断“鹅颈”
静置
煮沸,静置,无 微生物
瓶中密生微生物
化学进化假说
古生代
5.7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 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 裸蕨类等生物。
中生代
2.5亿~0.65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 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繁盛。
新生代
0.65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 山运动,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 被子植物出现;人类诞生。
认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 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逐步由简 单到复杂,经过一个极其 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形 成的。
代表人物——米勒
米勒实验
米勒的实验装置
米勒实验装置的几个部分各模仿 了地球的哪些条件?
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 始地球环境中的闪电; 冷凝器冷却水蒸气及反应产物, 模拟降雨; 盛水的烧瓶模拟原始海洋。
第三阶段
多分子体系
第四阶段
原始生命(能生长、繁、遗传等)
宇宙胚种假说
1959年9月,人们在落到澳大
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发现了多种
氨基酸和有机物。由此,有人
提出原始生命物质可能来自外
星球。
陨石
课堂小结
地 球
地球的
地球的形成
的 演化 演
地球的诞生与演化
12 这样就可以知道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
4、 地质年代
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作: 地质年代 显生宙(代) 距今时间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冥古代
元古宙(代) 太古宙(代) 冥古宙(代)
0.6亿年前 2.4亿年前 6亿年前 25亿年前 38亿年前
13 “代”下面再分为若干“纪”,“纪”下面又分为若干
7
4.原始生命的出现
在35亿年前的叠层石发现了类似
于现今蓝细菌的化石。推测原始生
命出现在40亿年前。 之后,地球和生命同时演化
8
三、地质年代 指地层形成的时间。
9
1 水成岩 水成岩——露在海面上的地壳部分(大 陆),受到气象性作用及雨水的侵蚀后, 被侵蚀形成的物质,有雨水和涨潮搬运 到海洋中去,并在那里堆积起来,形成 水成岩。水成岩由于地壳的变动露出水 面,上层部分再度受到侵蚀,地壳变动 又可以沉没于海面下,在侵蚀的面上又 可以进行新的堆积,形成新的水成岩。
14
15
地球年龄和生命史的重要进化事件:
40亿年:生命起源
35亿年: 原核生物起源
20亿年:蓝细菌繁盛,大气圈积累O2。 19亿年:单细胞真核生物起源。 6亿年:多细胞真核生物起源。
15亿年前:原核生物占优势,之后:真核生物占优势。 38亿年前:生物化学进化阶段,之后:生物进化阶段。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是一项备受关注的科学研究。
地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
而地球的演化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到地球的物质组成、大气层、水体、生命的出现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的角度,介绍地球是如何形成并发展至今的。
地球的起源始于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根据普遍的理论,太阳系形成于一个巨大的分子云坍缩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分子云内的物质开始向中心聚集形成了太阳,而围绕太阳的剩余物质则形成了行星。
地球形成于这个过程中,最初是一个由尘埃、气体和岩石组成的原始团块,称为原行星团。
原行星团逐渐通过重力聚集,形成了地球的雏形。
地球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表面炙热,并且没有氧气和水。
通过凝结,地球逐渐形成了固体的岩石地壳和金属的地核。
同时,地球逐渐吸积了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知的大气层。
与此同时,地球的内部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地壳板块的演变、构造运动等。
地球上的水体是地球演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科学家普遍认同的理论是,地球上的水体是由陨石带来的。
陨石的撞击给地球带来了大量的水,而这些水逐渐积聚形成了海洋。
海洋中的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与生态环境。
此外,地球上的冰川和河流也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水体变化的产物。
地球上的生命的起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科学家们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的海洋中,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通过长时间的进化,地球上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生命形式,包括多细胞生物和各种种类的植物、动物。
这些生命形式的出现和演化,不仅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也推动了地球的演化过程。
总结一下,地球的起源与演化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过程。
从分子云坍缩到太阳系形成,再到地球的初步成长,地球的形成阶段是漫长而艰苦的。
而地球的演化阶段,则涉及到地球内部的变化、大气层的形成、水体的积聚,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等多个方面。
探索地球的秘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探索地球的秘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探索地球的秘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拥有诸多奥秘和未解之谜。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带您一窥这颗蓝色星球的神秘面纱。
一、地球的起源地球的起源至今仍然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
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是大爆炸理论,即宇宙膨胀的起点。
约138亿年前,宇宙由一个极度集中的“奇点”迅速膨胀,形成了物质和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形成气体云,并逐渐凝聚成恒星和行星,其中包括我们的地球。
二、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1. 岩石和大气层形成约45亿年前,地球的表面开始冷却,并形成了一个固态的外壳。
同时,地球上的火山活动释放了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了地球最早的大气层,并使大气逐渐丰富氧气。
2. 海洋的形成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下降,水蒸气逐渐冷凝成液态的水,并积聚在低洼地区,形成了地球上最早的海洋。
3.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地球演化的关键步骤。
据科学家研究,约在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形式,这些生命以单细胞生物为主,通过化学反应与环境进行交互。
4. 生命的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地球上不断演化和进化。
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到后来的多细胞生物,再到出现在地球上各类生物的繁衍和演变。
5. 地壳运动和地理变化地球地壳的运动造就了地球上的地理变化。
板块运动导致了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形成了山脉、平原、湖泊等地貌。
三、地球的未解之谜除了已知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外,地球还隐藏着一些未解之谜。
1. 漂移大陆理论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大陆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在不断移动。
漂移大陆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板块通过地壳活动漂移和碰撞,形成了现在的地理格局。
然而,具体的漂移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2. 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对于地球的演化和地质活动至关重要,但我们对地球深部的认识仍非常有限。
地球内部的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但具体的组成、性质和运动方式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地球编年史解说
地球编年史解说地球编年史解说一、地球的形成和演化阶段(4.6亿年前-44亿年前)1. 地球形成(4.6亿年前)- 地球起源于太阳系内的星云物质- 由于旋转和引力作用,星云物质逐渐凝聚成行星团块,最终形成地球2. 地球的原始大气和海洋(4.5亿年前)- 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氨气和甲烷组成- 随着地球的冷却,水蒸气逐渐凝结成水,形成了原始海洋3. 地壳的形成和地球的火山活动(约43亿年前)- 地壳始于地球表面的火山活动- 第一批岩浆从地球内部喷发而出,冷却后形成了地壳二、地球的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阶段(39亿年前-44万年前)1. 生命的起源(约39亿年前)- 通过化学进化,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单细胞生物- 这些生物以化学物质为能量来源,适应了地球上最初的环境条件2. 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39亿年前-44万年前)- 生命开始不断演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形式- 单细胞生物逐渐进化成多细胞生物,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3. 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命的适应(约25万年前)- 地球经历了多次气候变化,包括冰川期和间冰期- 生物通过适应气候变化,逐渐演化出多样的特征和生存策略三、人类文明的兴起和发展阶段(约10万年前-至今)1. 早期人类的出现和石器时代(约10万年前)- 早期人类(现代人类的祖先)开始使用石器工具- 狩猎、采集和火的使用成为早期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 农业革命和城市文明的兴起(约1万年前)- 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实现了食品的稳定供应 - 农业的发展催生了城市文明的兴起,人类开始居住在集镇和城市中3. 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进步(18世纪至今)- 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现代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阶段(20世纪至今)1. 环境问题的突出和保护意识的兴起(20世纪)-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问题的严重加剧- 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 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21世纪)-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类为减缓气候变化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3. 地球村的愿景和全球合作(至今)- 地球村的理念强调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国际社会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为人类和地球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总结:地球的演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一个非常特殊、神奇的星球。
我们的生命、文明、经济和社会都建立在地球上。
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这颗星球呢?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一、地球的起源地球的起源一直是一个科学难题。
目前,有两种主流的学说可以解释地球的形成和演化:一种是原始地球云假说,也称为星云假说;另一种是行星体撞击假说。
原始地球云假说认为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气体云和星云碰撞、凝聚而成的。
这一过程大约在45亿年前开始,长达大约10亿年,直到地球的基本结构形成。
行星体撞击假说则认为,地球是由数百个撞击到太阳系内部行星体的碎片积累而成的。
这种撞击称为“在天体间漂泊的大型物体投掷和摩擦”。
二、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结构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包围地球的最外层,形成了陆地和海洋。
地壳的厚度约为5-70公里,但在大洋中薄,最厚的地方在山脉区域。
地幔是地球表面和地核之间的层。
地幔很厚,与地壳相比,其厚度为2900公里。
地幔是由岩浆和熔岩构成的,这些物质的流动导致了板块活动。
地核是地球内部最深层,由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组成。
地核很热,预计温度达到了约5500摄氏度,这使得地核产生了地磁场。
地磁场对地球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辐射等危险的粒子。
三、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有数百万种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这些生物的生存方式、形态、食性等都非常复杂。
地球上最大和最小的生物都很惊人,最大的蓝鲸有30米长,而最小的细菌则只有0.2微米。
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周期性地绕着自身轴线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需要大约365天(一年)完全绕行一周。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组合也形成了季节和日夜变化。
五、地球的大气层地球大气层是我们呼吸的空气层。
大气层由多层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在地球的重力作用下被吸引,围绕地球旋转。
地质学中的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地质学中的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内部构造、岩石和矿物形成、地壳变动以及地球历史演变的学科。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是地质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揭示地球的奥秘和开展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学的角度,探讨地球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1. 地球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始于约46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太阳系演化过程中。
经过长期的原行星盘演化,太阳系中托卡马克-德拉本模型的气体和尘埃演变成为行星。
地球的形成主要包括原行星的碰撞和吸积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逐渐形成了一个直径约1万公里的岩石行星。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核心、地幔和地壳组成,其中核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 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主要包括地壳变动、生命起源、气候演变等。
2.1 地壳变动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变动是地球上地质、地震、火山等地表现象的重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主要包括板块构造、造山运动、地质作用等。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若干个板块组成,它们以不断运动和碰撞的方式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
2.2 生命起源与演化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可以追溯到大约37亿年前,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生命逐渐演化为多样性的生物群落。
关于生命起源有两个主要理论:原始生命种子理论和基因漂移理论。
原始生命种子理论认为生命是从外星来的,通过陨石等物质传播到地球。
基因漂移理论认为生命是通过化学反应自然形成的,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2.3 气候演变地球的气候演变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层的组成等。
地球气候有冰川期、间冰期和暖期等气候循环,其中最著名的是古近纪时期的恐龙时代。
近几百年来,人类的工业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引起了全球变暖问题。
总结起来,地质学的研究揭示了地球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地球的起源始于太阳系形成之后,经过了漫长的板块构造、生命起源与演化以及气候演变等过程。
地质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过去、预测未来以及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起源研究报告结论
地球的起源研究报告结论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证据,地球的起源可以总结如下:
1. 大爆炸理论:据大爆炸理论,地球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后的原始宇宙状况。
在大爆炸后,宇宙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了地球。
2. 行星形成理论:地球起源于太阳系的行星形成过程。
据行星形成理论,数十亿年前,一个巨大的分子云坍缩形成太阳和行星。
地球是从太阳系中的尘埃和气体聚结而来的。
3. 分层演化理论:根据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物质成分的分析,科学家推测地球经历了分层演化过程。
地球最外层是地壳,其下是地幔,再往下是地核。
这种结构可能是由于早期地球表面的岩浆活动和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化所导致的。
4. 生命起源理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至今尚未完全解开。
根据灾难论者的观点,生命可能是通过外来的陨石或其他天体物质带到地球上的。
根据化学进化理论,生命可能是在地球早期存在的原始环境中自然产生的。
综合以上理论和证据,地球的起源可以归结为宇宙大爆炸后的原始宇宙状况,以及太阳系行星形成过程中的尘埃和气体聚结。
此外,地球可能经历了分层演化过程,并在早期环境中出现了生命。
然而,地球起源的详细过程和细节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待解答的问题。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课件
板块构造理论
总结词
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相 互作用。
VS
详细描述
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地球科学研究理论, 该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这 些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地形和 地貌。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球表面运动 和变化的重要理论之一,对地震、火山活 动、地形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解释能力 。
动物的演化历程
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01
从最早的原始动物到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不同类群的
出现。
动物的适应与辐射
02
动物在地球不同环境中适应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不同类群动物
的地理分布和生态角色。
人类的演化历程
03
从灵长类到人类自身的演化过程,以及人类在地球生命系统中
的地位和影响。
05
地球的未来演化
历了数百万年。
地壳的演化
地壳的演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 括原始地壳的形成、大陆和海洋地 壳的分离、地壳板块的漂移等。
地壳运动的规律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 ,表现为地震、火山活动、构造运 动等,这些运动规律对于地球的地 质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火山的形成与活动
01
02
03
火山的成因
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 浆和气体在地表或地下爆 发而形成的。
干旱和洪水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增 多,对农业、水资源和人类社会造成影响。
06
相关概念与理论
大陆漂移学说
要点一
总结词
早期地球大陆分布不同,后来逐渐漂移到当前位置。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大陆漂移学说是指地球的大陆块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现象 。根据该理论,地球的大陆块在数亿年前分布与现在不同 ,经过长时间的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大陆的分布格局。 该理论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世纪末提出, 并在20世纪初得到广泛传播。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起源和历史1.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2.地球的形成和演化3.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成分4.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的证据二、地球的形状和测量1.地球的形状及其测量方法2.地球的众多坐标系3.地球的自转和引力场三、地球的大气系统1.大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大气的气象要素和气象学定律3.大气的循环和气候形成4.大气污染和保护四、地球的水环境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2.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3.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4.水污染和治理五、地球的岩石圈和内部构造1.地球岩石圈的划分和特征2.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性质3.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4.地震和地壳的变形六、地球的表层地质过程1.岩石的形成与变质2.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循环3.构造地质和地貌地质4.地壳的破坏与地表地貌的变化七、地球的生物圈1.生物的起源和演化2.生物圈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生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八、地球系统科学1.地球系统及其相互作用2.全球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3.地球系统模型和模拟4.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系统管理九、地球科学的方法和应用1.地球科学的观测和实验方法2.地球科学的建模和计算方法3.地球科学在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的多个系统和领域,对于人类认识和研究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球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变化,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探索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地球生命的原始起源
地球生命的原始起源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科学家们。
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揭开这个谜题,但通过对化石记录、遗传学研究以及实验室模拟等多种方法的探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从地球的早期环境、化学演化和生命起源三个方面来探讨地球生命的原始起源。
早期地球环境大约45亿年前,地球形成并冷却下来。
在早期的几亿年里,地球表面充满了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和强烈的紫外线辐射等极端条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逐渐稳定下来,并形成了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
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早期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氨、甲烷、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组成,缺乏氧气。
此外,地球表面也没有液态水,而是存在着大量的岩浆和岩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开始出现了液态水,并逐渐形成了海洋。
化学演化在早期地球的海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被称为化学演化。
通过这些反应,简单的无机物逐渐转化为复杂的有机分子,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基础。
最著名的化学演化实验是斯坦利·米勒和哈罗德·尤里的闪电实验。
他们在实验室中模拟了早期地球的大气环境,并通过电火花放电产生了氨、甲烷和水蒸气等物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他们发现产生了丰富的有机分子,包括氨基酸等生命所需的基本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实验也证明了化学演化的可能性。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在模拟早期地球环境下,一些矿物质可以催化有机分子的合成。
这些实验证明了在没有生命存在的情况下,复杂有机分子的形成是可能的。
生命起源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早期地球环境和化学演化的一些情况,但关于生命起源的具体过程仍然存在很多争议。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假说被广泛接受。
第一种假说是“自然选择假说”。
根据这个假说,生命起源于早期地球的化学演化过程,并通过自然选择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多样性生物。
这个假说得到了大量的遗传学证据支持,例如DNA序列的比较和化石记录的分析。
第二种假说是“外源性起源假说”。
地球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历程?
地球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历程?
地球经历了约45亿年的演化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行星形成阶段:约45亿年前,太阳系的原始星云坍缩,
并形成了太阳和围绕它运转的行星。
地球在这个过程中形
成,并开始持续吸积尘埃和岩石,逐渐形成地球的核心、
地幔和地壳。
2.岩石圈形成阶段:在地球早期,地壳表面经历了剧烈的火
山活动和陨石撞击,形成了岩石圈。
这个阶段还伴随着地
球表面的冷却和定型,以及地壳板块的形成和运动。
3.生命起源和进化阶段:约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
的生命形式。
通过自然选择和进化,生命逐渐在地球上广
泛分布并不断演化。
生命的出现和进化对地球的大气成分
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4.气候和地质演化阶段:地球的气候和地质演化是一个复杂
而漫长的过程。
它包括了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山脉的形成、海洋和大气的变化,以及冰期和暖期的交替。
这些过程塑
造了地球的地貌和气候系统。
5.生物多样性形成阶段:地球上的生命逐渐多样化和繁盛,
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主要由遗传变异、适应性和物种形成等
生态和进化过程所驱动。
6.人类文明兴起阶段:约2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出现在非
洲,并逐渐进化成现代人类。
人类的出现标志着地球上智慧生命的兴起,人类开始运用工具、语言和文化,创造出复杂的文明。
这些阶段构成了地球演化的大致历程,每个阶段都对地球和生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地质、化学、生物和考古记录的研究,科学家们不断深化对地球演化过程的理解。
地球的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
地球的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地球的形成,是在十几亿年前,那个时候别说是人类,甚至连生物都不存在,那么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地球的形成过程,一起来看看吧。
地球的形成过程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
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
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
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
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
其时限距今4200-543Ma。
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
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
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
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人类科学家已经能够重建地球过去有关的资料。
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5.672亿±60万年前,而大约在45.4亿年前(误差约1%),地球和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开始在太阳星云——太阳形成后残留下来的气体与尘埃形成的圆盘状——内形成。
通过吸积的过程,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
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
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
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
【地理笔记】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一、地质年代表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①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星云盘内的物质经碰撞吸积,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
②此后,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
密度大的物质渐渐聚集到地球的中心,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
③广泛发生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圈。
④随着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凝结,通过降雨落到地面,形成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组成的水圈。
⑤目前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年代大约距今38.5亿年,意味着地球上的生命大约从38.5亿年前开始。
⑥大约 5.4亿年前,地球生命在沉寂了几十亿年之后出现了一次大爆发,在相对短暂的2000多万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一大批生物种类。
此后地球进入了生物繁盛以及较高生命演化的新阶段——显生宙。
⑦大约180万年前,人类诞生了,地球开始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生命大爆发地球生命在距今大约38.5亿年前出现后,经历了几十亿年缓慢演化的过程。
到大约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突然在2000多万年的时间内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物。
它们不约而同地迅速起源,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同时共生的繁荣景象。
该现象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三、地球演化过程生物演化地球生物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例如,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生物是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细菌,此后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先出现的植物是裸子植物,然后才出现被子植物;先出现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然后才出现脊椎动物,并且在新生代最晚期出现了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一一人类。
从分布空间来看,生物演化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
在几十亿年历史中,地球生物大都生活在海洋里,直到距今约4.4亿年前陆生裸蕨植物的出现,标志着生物开始向陆地扩展。
距今大约3亿多年前泥盆纪中晚期两栖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开始从海洋向陆地扩展。
地球的成长史
地球的成长史
地球的成长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地球阶段:约45亿年前,地球形成于太阳系的原始云气中,
是一个岩石质的行星。
在此期间,地球表面温度极高,海洋和大气层均不
存在。
2.大气层形成阶段:约40亿年前,地球表面温度逐渐降低,雨水开
始在地球表面形成海洋。
同时,地球炽热的内部释放了大量气体,形成了
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其中包括水蒸气、氨气、二氧化碳等。
3.生命起源阶段:约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体。
这些
生命体主要是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地球上的环境条件逐
渐适合生命体存在有关。
4.大陆形成阶段:约2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陆地,这些陆
地主要由岩石和熔岩组成,后来慢慢演化形成了真正的大陆。
同时,地球
表面的气候和环境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
5.动物起源阶段:约6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开始快速演化,动物的
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从此之后,地球上的生命逐渐进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物类群,包括脊椎动物、植物和昆虫等。
6.人类起源阶段:约200万年前,人类开始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出现。
此后,人类在地球上迅速繁衍并不断发展,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铁器
时代和现代工业革命,人类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文明和科技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章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是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了解地球起源及演化前先了解太阳系的起源。
§1.太阳系及地球起源
一、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于位于中心的太阳(恒星)及其周围的行星、卫星、小行星、慧星及流星体组成的。
——物性近地球,运转周期类似木星
类木行星:密度小、体积大、自转快、卫星多,气体云层组成。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类地行星:密度大、体积小、自转慢慢、卫星少,硅酸盐物质多。
太阳系九大行星
地球仅是九大行星之一,站在地球的角度,我们认为太阳系是很大。
但太阳系只是银河中的一个小星系,象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400多亿。
1/1400亿
宇宙是无限的,任何一部分,在宇宙中都是眇小的,地球已经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在了解地球起源时,把目光放开来,从整个太阳系起源谈起。
二、太阳系及地球的起源
要了解太阳系的起源两点做不到:
① 无法用实验手段来再造重演其形成过程,与其它自然科学不同。
② 即然太阳系是无限宇宙中一部分,宇宙又永远是运动的,所以一定在宇宙中有正在形成的类似太阳系的星系,但现有的科学手段无法获得。
因此唯一的方法是先以假说的来解释、推测太阳系及地球的起源。
假说并非凭空臆造,应该建立在能观察了解的一些太阳系特征的基础上,
当假说能够较圆满解释特征时,可能成为科学理论。
(一)太阳系的特征
1. 行星运行的轨道接近圆形,并且几乎位于同一轨道平面上。
即近圆性和共面性的特征。
(水星、冥王星轨道有较大倾斜)2.(除金星外)行星绕太阳、卫星绕行星,均逆时针方向(同向性)
3.太阳质量占99.8%而角动量仅占2%,角动星的配与各星体的质量很不协调。
4.类地、类木行星的差别。
5.组成元素的一致性(其它星球已知的元素,地球上都有)。
太阳系与行星同时形成的假说
(1)“微粒假说” 1755年 德 哲学家康德提出
运用万有引力的原理
不能解释太阳系的角动量来源,分配。
(2)“星云假说”1796年 法 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
灼热的气体星云冷却收缩而成。
能解释角落动力来源,但无法解释分配。
且探知宇宙中,收缩不是由于冷却而是吸引力,收缩过程中温度不是降低而是升高。
1、2假说尽管有不足之处,但这种思想认为宇宙是由稀薄物质逐渐凝聚,运动发展而的理论是可取的。
以上主要考虑力学方面问题,都无法解释角动量分配问题。
本世纪中的一些天体物理学家开始用宇宙中电磁效应来解释太阳系角动量分配问题。
太阳形成的初期就有很强的磁物热粒反应向外发出电磁辐射,将能量传给外围圆盘。
圆盘聚集成行星,使行星具大角动量。
(3)1977戴文贵
原始星云——吸引收缩——转速加快——抛出星云团(行星)→太阳系
太阳形成早于行星的假说
先有太阳,行星是太阳周围的星际物质受太阳引力聚集而成。
先有太阳,当其它恒星与太阳相遇,吸引碰撞下来原太阳上的物质形成行星。
不能解释,同物质性。
§2. 地球圈层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现代地球上已知最老的岩石年龄至少38亿年
格陵兰(花岗岩) 37.87年
南非(片岩) 38.7年
收缩放热
放射性元素
放射热
部分熔融
(2000°C)
40亿年前
重力分异
铁镍—地核
铁镁硅酸盐—地幔
表层冷却—地
壳38亿年前已有原始的地壳
具推测地球的年龄(星际物质聚集成地球)为46亿年,距今46亿年—38亿年是地球各圈层形成的时期。
一、各圈层的形成
1. 熔融和重力分异
原始地球(均质体温度较低)46亿年前原始的地壳很薄,不断受地幔物质的作用,改造形成现今地壳下面讲述原始地壳形成后的演化过程2. 地壳的演化包亚契柯夫划分1°原始地壳阶段:35亿年前,很薄的地壳被水覆盖,大量陨石星撞
击冷却,挥发散发。
物质成分:超基性喷发岩,玄武岩,花岗状岩(变质岩)。
2°陆核形成阶段:35-25亿年之间
大量海底岩浆喷发、堆积、露出水面——陆核。
3°地盾阶段25-15亿年
核边缘扩大形成面积较大的稳定的地块(克拉通地盾)
周围碎屑沉积(外力地质作用)
火山、岩浆活动(酸性岩浆)
陆核
克拉通——陆核边缘扩大形成面积较大稳定的地块。
4°大陆阶段: 15—2.5亿年(包括一整个古生代时间)。
岩浆活动主要在褶
皱带中与构造运动有密度关系。
5°大陆-大洋阶段:2.5亿年到——现在
古大陆(联合古陆解体)分裂,板块构造理论解释。
二、 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与演化
在地球内部圈层演化形成的同时,便有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包括大气圈、水圈子、生物圈,三圈的形成与内部圈层有关,本身之间亦有密切的关系。
1. 大气圈:
原始地壳形成期(35亿年),广泛的火山活动(喷发),大量气体
2H2O 2H2+O22CO+O2→2CO2CH4+2O2→CO2+2H2O4NH3+3O2→2N2+6H2OH2+O2H2+O2紫外线
H2↑CO2 参于成岩(CaCO3),和植物光合作用,减少
因此,大气圈成分以O2、N2O 为主
简单的有机物(32亿年前)南非喷出形成原始大气圈(H2O、CO2、CO、NH3、CH4) 2、水圈:原始大气圈中H2O(气)冷凝降到原始地壳上,
形成原始水圈。
3、生物圈生物圈的形成,实际上是涉及到生命的起源问题,虽然人类极力想搞清,但生命的形成目前仍是自然科学中的一大难题。
有一点比较清楚,生命的合成、生物的出现是在大气圈、水圈形成之后的事件,是在气圈、水圈演化到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下形成的。
构成有机质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在原始气圈均有。
一般认为生命是由于这些元素,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包括(紫外线作用、宇宙射线作用、雷电轰击、陨石撞击)通过一系列极复杂的化学反应之后合成的。
最初生命源于海洋,已是共众接受的。
生物演化总趋势
特定环境
无机元素
复杂有机物
复杂的生物界
(动植物)
我们把保留在各年代的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作比较发现:从最初原始的生命开始,直到人类高等动物出现整个生物界的演化再现明显的趋势。
发展是不可逆过程(绝灭的属种绝不会重新出现)正因为这不可逆性,才可作为地层时代划分对比的依据。
从单间到复杂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
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球的改造
地球的内、外圈先后形成之后,整个地球的演化主要表现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球进行的长期不断的改造。
在整个地质历史中,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是始终不断地进行着,此起彼伏,时强时弱,一时期内动力地质作用强,另一时期又是外动力强,总的说来以内动力地质作用居于主导的支配地位。
由于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表改造的趋势是削高真低,(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如无其它因素干扰,当高地削平,洼地满填之后,外动力地质作用将消失(无太大的高低起伏)。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的发生一方面打破了地表趋平的趋势。
产生新起伏,同时,控制了地表地形的分布。
也就控制了各地表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因此说:内动力地质作用居于主导的支配地位,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朔造着地壳的特征。
1.地壳上升与剥蚀作用
一般说,地形越高,起伏越大的地区,剥蚀作用也越强烈。
地壳上升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地形越高。
相邻地区地壳运动差异性越大,则地形起伏越大。
地壳上升速度与剥蚀速度是控制地形高低的关键,当上升速度大于剥蚀速度时,地形愈来愈高,上升速度小于剥蚀速度时地形愈来愈低。
此地壳上升运动与剥蚀作用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2.地壳下降与沉积作用
地表上的低洼处是沉积作用的主要场所。
沉积物的在低洼处堆积的趋势是将其填平,理论上说填平之后便不再有沉积作用。
要发生长期持续的沉积作用形成厚、大的沉积,必须伴随有地壳下降,只在沉积盆地内伴随有地壳下降,才能保证盆地的维持,沉积作用的继续进行。
地壳下降速度与沉积作用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形成沉积岩类型及厚度的决定因素(并非所有下降快的地区,沉积厚度最大,与沉积物来源有关)。
3. 壳长期稳定与准平原的形成
地壳无明显的上升、下降,这时,长期外动力削高填低(河流为主的外动力)使山地变成缓坡状平原,称准平原。
整个地球的演化主要就表现为内、外动力对地球的长期、永无休止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