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区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被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

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它不同于修辞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而是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说明: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构造、功用、方法、规律、发展过程等等进行解说,对事理进行阐释,或对人物的经历进行介绍,使读者对这一事物、事理或人物有正确的清楚的了解。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

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2.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的分类和作用PPT课件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的分类和作用PPT课件
1.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 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 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人们等各 方面。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 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 作用:渲染气氛,调动读者积极性,使 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第1页/共17页
4、借古讽今 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 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 旨。 5、用典抒情
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 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第11页/共17页
三、描写手法
1、虚实结合:趣味、诗韵具存,使其内涵 丰富,外延无边,引发联想,意味无穷。 2、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相辅相成。
二、抒情手法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
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感物抒怀,
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3、直抒胸臆:通过对……的描写,直
接表明爱憎态度,易于抒发感情。直抒胸臆 的文章感情强烈、节奏明快、气势奔放、震 动人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10页/共17页
11、起兴:
铺陈叙事为赋;先言他物以引起所用之辞为 兴,在兴中又兼有比喻手法为“比兴
第14页/共17页
12、以小见大
以小显示大主题,使主题更深刻想象联想活 灵活现、生动逼真、感染读者;拓展文章思 路、深化主题
13、点面结合:
点,可以着眼具体细节,突出重点,体现深 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突出广 泛的社会人生意义。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 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充 分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3、正侧结合:正: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正 面的直接的描写。侧:能使描写对象更鲜明、 更突出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此法使对象更鲜 明。

(完整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完整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

作品通过叙写世间愚人和贤人生不同而死相同的情 形,表达对世人不辨贤愚的愤慨,同时也流露出人 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答案 (1)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 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 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另一方面, 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垅,不由抒发生死之悲。 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 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
记叙
顺叙 倒叙 插叙 平叙
表达方式
描写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
表达 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
表 手法
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 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 反复、反语、引用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对比
真题热身
考点透析
诊断自测
专项再练
【例5】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 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 袖。 简析这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思考:后人评价第四句“其妙无比”,你认为妙在 何处?
答:此句使用想象与通感,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 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 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 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 具一格。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例析:试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答:本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如下:⑴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花的坚毅耐寒;⑵对比,与混芳尘的桃花对比,显示梅的高洁守志;⑶托物言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⑵、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如梦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2.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_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_PPT课件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 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 奈之下,出塞任职。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 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 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 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 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 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对偶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 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 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 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知识精要】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 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 起到的作用。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烘托,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常见的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 复习备考时,一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内涵 和特点,二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正面结合示例作一些分析。
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
景。比喻除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
6.顶真
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 文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 环相扣。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PPT课件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PPT课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8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9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5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 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6
文艺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点染、 伏笔、照应、抑扬、先声夺人、以小见大、 映衬烘托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12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点染、伏笔、 照应、抑扬、先声夺人、以小见大、映衬烘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5
说说下列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点染、伏笔、 照应、抑扬、先声夺人、以小见大、映衬烘托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的区别+课件23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的区别+课件23张
“luxun”曾说:搞不明白分不清 楚的,看得出来哪个,全给我写!
表达方式: 一、
亦可称为表达方法,属于文章
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记叙、描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 写、抒情、议论
例1.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田园居 陶渊明 叙事与写景相结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带月荷锄归”一 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案】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 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 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
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区别 表达方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 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 言的。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 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 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 生效果。
风所破歌》 (抒情)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鉴赏表达方式的要点:
①识别(找出)表达方式 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
析 ②指出它的表达效果(作用)
刻画人物
形象
烘托人物心情
表达思想感情
凸显诗歌主题
Image No
(一)直接抒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复回”
• “危楼高百尺”等。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13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
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11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 抽象的事物。
• 例析1:①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 行》
•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 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 ”“弦”指代音乐。
• 例析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
落”对“空啼”表。现手法修的辞区手分法表达方式
17
⑸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
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 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 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3
⑴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
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 、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 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 ”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 多与绵长。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18
咏白海棠
林黛玉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10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 事物的整体。
• 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 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 例析2: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
•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15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 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扇面对)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16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
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 部队。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12
⑶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 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 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 简 ”析的:比这喻首来诗表主现要离运 别表用 之现了 苦手比 ,法喻 下修的手 片辞区法 用手分。 “法表上 尘达片 随方用 马式“ 去云 ,边 月孤遂雁舟,行水”上的浮比萍喻5
比喻的类型 ①明喻: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 现的比喻。例如: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 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②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 ,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 于”等喻词。例如: 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 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 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
•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 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 状杯,”同 ,时写这出两了句诗诗人表想恍现手像若法奇置修的特身辞区手,仙分法在境表云的达方间情式连景榻。,在天上“行14
⑷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
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 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 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
•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 指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9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 替人(或物)的名称。
•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 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4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 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
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
梅花落》。
•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 说明。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6
③借喻: 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 ,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 我这辈子
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掉入一 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 的奔驰…… ④博喻 :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 描述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
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 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辞手法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2
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 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 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
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 )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 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顶真、起兴等。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7
⑵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 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事物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的区分
8
例如: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