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设置要求
围墙变形缝间距要求
围墙变形缝间距要求一、背景与目的围墙作为建筑物外围的防护结构,其稳定性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围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
为了应对这种变形,需要在围墙设计中考虑变形缝的设置。
本文旨在探讨围墙变形缝间距的要求,为围墙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二、变形缝的种类在建筑领域,变形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伸缩缝:用于应对温度变化引起的材料膨胀和收缩,通常设置在梁、板等水平构件的跨中。
2.沉降缝: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结构开裂而设置,常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之间设置沉降缝。
3.防震缝:为了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对结构的影响而设置,通常在平面形状复杂或结构高度差异较大的部位设置防震缝。
三、围墙变形缝间距要求对于围墙而言,变形缝的间距设置需考虑以下因素:1.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围墙的沉降产生影响,因此在确定变形缝间距时需充分考虑地质勘察报告。
2.建筑材料:不同材料的围墙,其变形特性存在差异。
例如,混凝土围墙的变形量较大,而钢围墙的变形量较小。
因此,在选择变形缝间距时应充分考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
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对围墙的变形产生影响。
在温差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减小变形缝的间距;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应考虑湿度对材料变形的影响。
4.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对围墙的变形缝间距设置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注、养护等因素可能影响围墙的最终变形量。
根据相关规范和工程实践,以下为常见的围墙变形缝间距要求:1.对于高度在3米以下的围墙,建议每隔10~15米设置一道伸缩缝;对于高度在3米以上的围墙,应适当减小变形缝的间距。
2.对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或承载要求较高的围墙,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形缝的间距,确保围墙的安全稳定。
3.对于采用不同材料的围墙连接部位,应设置沉降缝以减小不均匀沉降对围墙稳定性的影响。
4.在温差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减小变形缝的间距;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应考虑湿度对材料变形的影响。
建筑地面变形缝和镶边的设置
建筑地面变形缝和镶边的设置一、变形缝设置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1.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上述所有缝均应与结构相应的缝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缝的宽度不宜小于20mm。
2.底层地面的变形缝,应按伸缝、缩缝与沉降缝分别设置。
(1)室外地面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垫层时,应设置伸缝,其间距一般为30m。
伸缝宽度为20~30mm,上下贯通。
缝内填嵌沥青类材料,伸缝构造见图1(a)。
当沿缝两侧垫层板边加肋时,应做成加肋板伸缝,伸缝构造见图1(b)。
图1 伸缝构造图(a)伸缝;(b)加肋板伸缝1-面层;2-混凝土垫层;3-干铺油毡一层;4-沥青胶泥填缝;5-沥青胶泥或沥青木丝板;6-C10混凝土(2)室内、外地面工程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均应设置纵向和横向缩缝。
缩缝的布置是按混凝土施工方向而定,见图2所示。
图2 施工方向与缩缝布置示意(3)缩缝的构造形式和间距与水泥混凝土垫层的使用条件和施工环境温度有关,水泥混凝土垫层缩缝的技术要求,见表1。
混凝土垫层缩缝的技术要求表11)纵向缩缝的构造宜采用平头缝,见图3 (a);当混凝土垫层板边加肋时,应采用加肋板平头缝,见图3(b)。
当混凝土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采用企口缝,见图3(c)。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应放置任何隔离材料,混凝土浇筑时应互相紧贴。
企口缝尺寸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其混凝土浇筑后的拆模时间,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MPa。
2)横向缩缝的构造应采用假缝,见图3 (d)。
施工时按规定的间距设置吊模板;或在浇筑混凝土时,将预制的木条埋设在混凝土中,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取出;亦可采用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用切割机割缝。
假缝的宽度宜为5~20mm,缝的深度宜为混凝土垫层厚度的1/3,缝内填水泥砂浆材料。
(4)混凝土地面两侧荷载相差悬殊时,需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的构造按加肋板伸缝施工,参见图1(b)。
变形缝设置条件.doc
变形缝设置条件
变形缝设置条件可能很多人不怎么了解,觉得只要按照要求来就好了,不能一知半解,要对变形缝设置条件、缝宽、构造要求了解透彻才算真正掌握。
下面就变形缝设置条件和大家简单说一说。
变形缝的设置
①伸缩缝设置部位: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设置要求: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基础不必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②沉降缝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构造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共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
沉降缝处的上部构造和基础必须彻底断开。
③防震缝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B与建筑的层数及构造类型有
关
墙体变形缝的构造伸缩缝应保证建筑构件在水平方向自由沉降变形,防震缝主要是防地震水平波的波及,但三种缝的构造基本等同。
构造要点:将建筑构件全部断开,以保证缝两侧自由变形。
变形缝应力图隐蔽,还应采取措施以防止风雨对室内的侵袭。
简述结构变形缝的种类和设置要求
简述结构变形缝的种类和设置要求结构变形缝是指用于承受结构变形的地方,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变形和收缩。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变形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由于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的结构破坏或损坏。
根据变形缝的类型和设置要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垂直变形缝:垂直变形缝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垂直变形,例如由于结构的自重、荷载、收缩等因素引起的竖向位移。
根据结构的不同,垂直变形缝可以分为墙体变形缝和柱子变形缝。
墙体变形缝一般设置在连续墙体的交界处,以减少由于墙体的伸缩引起的应力集中。
而柱子变形缝则设置在柱子的上部,用于减少由于柱子的伸缩引起的应力。
2. 水平变形缝:水平变形缝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水平变形,例如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化、地震等因素引起的水平位移。
水平变形缝一般设置在结构的横向构件上,如梁和板。
根据其形式,水平变形缝可以分为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带、伸缩带等。
这些变形缝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应力和变形,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斜向变形缝:斜向变形缝主要用于控制结构的斜向变形,例如由于结构的扭转、地震等因素引起的斜向位移。
斜向变形缝一般设置在结构的倾斜构件上,如斜柱和斜墙。
通过设置斜向变形缝,可以减少由于结构的扭转引起的应力集中,从而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要设置结构变形缝,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确定。
一般来说,变形缝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 安全性要求:变形缝的设置应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能够承受结构的变形和荷载,并能够有效减少应力和应变的集中。
2. 经济性要求:变形缝的设置应能够节约材料和减少施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3. 美观性要求:变形缝的设置应能够与结构整体形象协调,保持结构的美观性和统一性。
总结起来,结构变形缝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控制结构的变形和收缩,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不同类型的变形缝有不同的设置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确定。
结构变形缝的种类和设置要求简述
结构变形缝的种类和设置要求简述1. 前言结构变形缝是在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中设置的一种特殊设计,用于容纳和缓解由于温度变化、地震活动、荷载变化等原因引起的结构变形。
结构变形缝的正确设置和使用是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结构变形缝的种类和设置要求。
2. 结构变形缝的种类2.1. 伸缩缝伸缩缝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变形缝,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桥梁等工程中。
它能够承载较大的变形并提供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收缩和膨胀。
伸缩缝通常由柔性材料如橡胶、金属等构成,可以沿着结构沿线或特定位置设置。
2.2. 分离缝分离缝是另一种常见的结构变形缝,主要用于地下隧道、桥梁等工程结构中。
它的作用是分割结构,使得不同部分能够相对独立地移动。
分离缝常由硬质材料如金属、混凝土等构成,可以通过设置特殊的接缝或间隔来实现结构的分离。
2.3. 嵌填缝嵌填缝是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结构变形缝,常用于大型建筑物的地面或边缘部分。
它的作用是允许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内外力作用时发生一定的变形,以避免由于应力积聚而引起的损坏。
嵌填缝通常由柔性材料如沥青、橡胶等填充,并通过特殊的设计确保其与混凝土结构的紧密连接。
3. 结构变形缝的设置要求3.1. 合理位置结构变形缝的设置应考虑到结构的整体变形情况和力学特性。
通常,较长的建筑物或工程结构应设置多个变形缝,以便更好地分割和控制变形。
变形缝应尽可能避免设置在应力集中区域,以减少可能的结构损坏。
3.2. 足够宽度变形缝的宽度应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变形量进行合理确定。
宽度不足可能导致变形缝无法有效容纳结构的变形;而宽度过大则会影响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工程计算或经验公式等方法来确定合适的变形缝宽度。
3.3. 可靠连接变形缝的连接方式应确保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于伸缩缝和嵌填缝,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方式,确保变形缝与结构之间的密封性和耐久性。
变形缝设置规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变形缝设置规范篇一:变形缝设置要求变形缝设置要求变形缝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
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
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 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 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 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 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
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
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
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 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
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
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03 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 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 (与规范规定的12m 不一致)。
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变形缝—变形缝的基础知识(建筑构造)
殊时;
沉降缝的设置原则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 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 形缝。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置沉降缝。 (4)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5)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多时,应将建筑物划分为
几个简单的体型。在各部分之间设置沉降缝; (6)当建筑物部分的基础底部压力值有很大差别时。
已 建
沉降缝
新 建
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时,必须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 等部分全部在垂直方向断开,使各部分形成各自自由沉 降的独立刚度单元。基础必须断开是沉降缝不同于伸缩 缝的主要特征。
地基性质 一般地基
变形缝的类型
变形缝按其作用的不同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是为防止由于建筑物超长而产生的 伸缩变形。 •沉降缝是解决由于建筑物高度不同、重量不同、平面转折 部位等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变形。 •防震缝是解决由于地震时产生的相互撞击变形而设置的。
缝宽度
≤15m
≥100m
6度
7度 >15m
8度
9度
+20mm/5m +20mm/4m +20mm/3m +20mm/2m
变形缝的作用与类型
变形缝的作用
当建筑的长度超过规定、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平面图 形曲折变化比较多或同一建筑物不同部分的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 时,建筑构件内部会因气温变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地震等原 因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较大而又处理不妥当时,会引起建 筑构件产生变形,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甚至破坏,影响正常使用 与安全。为了预防和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设计和施工中预先在 这些变形敏感部位将建筑构件垂直断开,留出一定缝隙,将建筑 物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这 些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隙成为变形缝。
建筑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标准及结构要求什么是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因为温度改变,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原因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改变。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含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1、名词解释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变形缝。
2、需要设缝情况①建筑物长度超出一定程度;②建筑平面复杂,改变较多;③建筑中结构类型改变较大。
3、设置标准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改变较大处于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改变影响较小,通常不须断开。
4、缝间距伸缩缝最大间距应依据不一样材料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P112页表9.1.1分别列出了多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
5、缝结构伸缩缝宽度通常为20-40mm,通常采取30mm。
6、其它要求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取单墙方案,也可采取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取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取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结构:墙体伸缩缝通常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能够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见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通常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结构:楼地板伸缩缝缝内常见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结构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通常采取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确保缝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结构:屋顶伸缩缝关键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结构。
建筑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什么是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1、名词解释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
P112 页表 9.1.1 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构造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 ,通常采用 30mm 。
6、其他要求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 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一、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1.结构原则:根据结构体系和变形特点合理设置变形缝,使建筑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由变形,避免发生结构破坏。
2.功能原则: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设置变形缝,例如大跨度建筑需要设置相对较多的变形缝以抵消由于温度变化、荷载、地震等引起的变形。
3.美观原则:变形缝的位置和形式应与建筑物整体风格和外观相协调,不破坏建筑的美观性。
4.经济原则:合理设置变形缝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降低维护费用。
二、建筑变形缝的构造要求1.变形缝的位置:变形缝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物的腹板或节点处,避免在裙房、房间和楼梯等重要功能区域设置。
2.变形缝的宽度:变形缝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尺寸、变形特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变形缝的宽度在10-30毫米之间。
3.变形缝的形式:变形缝的形式可以分为开口缝和布置缝两种。
开口缝是指在建筑物结构中直接预留的开口,一般采用橡胶异形填料或橡胶水泥砂浆封闭。
布置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切割混凝土或钢材来形成的缝隙,可以采用填缝材料进行封闭。
4.变形缝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变形缝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变形缝的两侧设置护板、护角和钢板等防止缝隙因外力作用而破坏。
5.变形缝的施工要求:变形缝的施工要求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变形缝的整体连续性和密封性,避免产生裂缝和渗水问题。
总之,建筑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和构造要求是为了确保建筑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安全、稳定地进行自由变形,同时满足美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变形特点和功能需求,合理设置和保护变形缝,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变形缝设置原则
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把变形缝分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
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
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
伸缩缝缝宽
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2)、沉降缝:沉降缝是考虑房屋有可能会在某些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
当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差、荷载、结构形式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有较大差异或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复杂或相连建筑物分期建造时,相邻部位就有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开裂、倾斜甚至倒塌。
因此,设置沉降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独立单元,保证每个单元各自沉降,彼此不受制约。
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120mm。
(3)、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
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
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mm。
变形缝设置规范-11页word资料
变形缝设置规范篇一:变形缝设置要求变形缝设置要求变形缝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
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
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
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
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
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
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
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
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挡土墙变形缝设置要求
挡土墙变形缝设置要求
一、位置
挡土墙的变形缝应设置在以下位置:
1.沉降缝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设置,一般设在地质和地形变化较大或
基础类型不同处;
2.伸缩缝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一般在温度变化较大、结构形式变化较
大或施工段长度较大处;
3.地震缝应根据地震烈度、地震动位移、地震动加速度等参数进行设置,一
般设在地震烈度较高、地震动位移较大或地震动加速度较大的地段。
二、间距
挡土墙的变形缝间距应根据地质、地形、结构形式、施工段长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沉降缝间距不宜大于30m,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50m,地震缝间距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确定。
三、缝宽
挡土墙的变形缝宽度应根据最大可能的变形量进行确定,一般应满足沉降缝的缝宽不应小于50~100mm,伸缩缝的缝宽不应小于50~100mm,地震缝的缝宽应满足地震动位移的要求。
四、构造
挡土墙的变形缝构造应满足变形要求,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般采用柔性材料进行填充,如沥青、橡胶等,同时采用钢筋网片或连接件进行加固。
五、填料
挡土墙的变形缝填料应满足耐久性、稳定性、防水性等要求,一般采用软质材料,如沥青麻丝、软木等。
六、连接
挡土墙的变形缝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出现移位、松动等现象。
一般采用焊接、螺丝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七、高度
挡土墙的变形缝高度应与挡土墙高度相适应,并应满足变形要求。
一般情况下,变形缝的高度应与挡土墙高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缝设置要求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
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
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
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
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
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着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
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
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
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