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经验总结教案
心电图教学设计教案1

● 02
第2章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脏的电生理学
01 心脏的起搏与传导系统
控制心脏跳动的关键
02 心房、心室肌细胞的电活动
不同部位电信号的生成
03
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
P波的形态分析
代表心房的兴奋 持续时间正常在0.11秒以内
01
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分
类
04
根据波形形态和间距进行判断
常见的有房颤、室性早搏等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心房扩大的心电 图表现
心房扩大时,常出现P波增宽、P波双峰的 情况。此外,房颤合并心房扩大时,心电 图特点更加复杂,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心室肥大的心电图 表现
R波振幅增高 心室重构与心室肥
大的关系
S波加深
心电图解读 病理生理学角度
心电图解析
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
01 弥漫性ST段抬高
心电图特征
02 T波倒置
临床观察
03
先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特征
房室缺损的心电图
表现
描述A 描述B
01
描述C
动脉导管未闭的心 电图表现
解释X 解析Y 说明Z
心电图信号的获取 与保存
心电图信号的增益 设置
心电图的保存方式
调节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信号 选择合适的方式保存心电图数据
心电图信号的滤波 设置
设置适当的滤波以排除干扰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心电图教案一

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 出现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
波)
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 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则出 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 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心肌梗死定位诊断依据
前间壁梗死
V₁~V₃导联
前壁梗死
V₃~V₅导联
广泛前壁梗死
V₁~V₆、Ⅰ、aVL导联
后壁梗死
• 逆钟向转位:心电图表现为V3或V4导联的R/S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上。单纯出现这种心电图改变时,要结 合其他资料作出判断。因为,正常人就可以出现心电图上的逆钟向转位。在病理状态下,左心室肥大时可出现 逆钟向转位。
• 右心室肥大: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V1导联R/S>1,V5导联R波幅度增高,R/S接近1,或S波增深。引起右心室 肥大的原因有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各波形间期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
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 开始除极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秒。
QRS间期
从QRS波群的起点至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的全过程。正 常范围为0.06~0.10秒。
S-T段
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 过程。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 移。
律失常。
药物引起心电图改变类型举例说明
01
02
03
04
传导阻滞
如服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后, 心电图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或室内传导阻滞的图形。
心率失常
药物可能导致心率过快或过慢, 如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可能出
现心动过缓。
心电图教案

心电图教案(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教案2015 -2016 年第 1 学期所在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教研室课程名称诊断学授课对象 2013临本1、4班授课教师杨伟职称副主任医师教材名称诊断学201 5 年 9 月 8日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教案首页编号: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一了解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二掌握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电图常见的各波段包括P波、P-R段、QRS波群、ST段和T波、 Q-T间期.三了解导联系统:包括肢体导联系统和胸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有Ⅰ、Ⅱ、Ⅲ、AVR、AVF、AVL,胸导联系统包括V1-V6导联.总结1. 心肌细胞除极2. 心肌细胞复极3. 影响心电图图形因素思考题:1. 心电波是如何产生的?2. 心电图QRS波是如何命名的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教学内容:一学会心电图的测量:包括心率的测量、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各波段时间的测量和平均心电轴的测量.二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总结1. 时间测量2. 电压测量(振幅)3.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思考题:心电图各波、各段的意义及正常值?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教学内容:掌握心房和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总结1. 从P波的时限及振幅分析心房肥大2. 从各导联ORS波的时限及振幅分析心室肥大思考题: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第四节心肌缺血和ST-T改变教学内容:一图形:缺血型心电图改变:若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表现为T波向量增加,表现为缺血相关导联高大的T波;如心外膜下心肌缺血,表现为缺血相关导联倒置的T波.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心内膜下心肌损伤表现为损伤相关导联ST段压低;心外膜下心肌损伤,表现为相关导联ST段抬高.二临床意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可仅仅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典型心绞痛发作时,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持续和较恒定的缺血型ST改变和/或T波低平、负正双向和倒置,多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上出现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 波,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也可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和透壁性心肌梗塞.变异性心绞痛多引起ST段抬高并高耸T波和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三鉴别诊断:除冠心病外,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等均可出现ST-T改变.电解质紊乱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也可引起非特异性ST-T改变.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总结1.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2.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3.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思考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有哪些第五节心肌梗死教学内容:一基本图形:“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和“坏死型”改变二心肌梗塞的图形及其演变:早期(超急性期):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也可出现QRS振幅增高并轻度增宽,但未有异常Q波;急性期:在高耸T波开始降低后即可出现异常Q波(包括QS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坏死型的Q波,损伤型的S-T段抬高和缺血型的T波倒置在此期间可同时并存.近期(亚急性期)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陈旧期(愈合期)S-T 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留下坏死的Q波.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1. 基本图形及机制2. 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3.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思考题:心肌梗塞完整的心电图诊断包含哪些内容?第六节心律失常教学内容:一概述二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是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在AVR倒置),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三期前收缩:房性、结性、室性四异位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一般在16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QRS形态一般正常(伴有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时可呈宽QRS 波)五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F波多数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多为250-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故心室率规则.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室扑是无正常QRS-T波,代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室颤表现为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齐的低小波,频率在200-500次/分左右.六传导异常:包括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与分支阻滞等.总结1.心律失常的分类2. 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3.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颤动的心电图特征4. 第一度、第二度、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思考题:1. 何谓窦性心律?2. 简述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
2024版健康评估教学教案心电图检查教案

05
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Chapter
学生掌握情况考核方法
理论考试
通过闭卷或开卷形式,测试学生 对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分析 方法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能
力。
实践操作考核
要求学生在模拟人或真实患者身上 进行心电图操作,评估其操作规范 性、心电图图形质量及诊断准确性。
病例分析
提供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 讨论,评估其综合运用心电图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电图基本原理和术语
详细讲解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波形组成、间期与段的意义等基 本概念。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常见异常 心电图的表现和识别要点。
01 02 03 04
正常心电图特征
系统介绍了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 征、正常值范围及生理变异。
心电图检查操作规范
心电图结果异常
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 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必要时请专业医师会诊。
04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Chapter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正常心电图 分析
心电图各段正常值范 围及变异情况讲解
心率、心律、P波、 QRS波群、ST段、T 波等各波形要素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
结合临床,分析正常心电图的生理意义 案例二:异常心电图分析
详细讲解P波、QRS波群、 T波和U波等正常心电图波 形的特征及其生理意义。
常见异常心电图
阐述窦性心律失常、期前 收缩、心房颤动、传导阻 滞等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表 现和诊断要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掌握心电图基本原 理和正常心电图波 形特征。
02
熟悉常见异常心电 图的诊断标准和鉴 别诊断。
心电图技术教案

一)心电学的基本知识(20min)
1了解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2掌握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电图常见的各波段包括P波、P-R段、QRS波群、ST段和T波、Q-T间期.
3了解导联系统:包括肢体导联系统和胸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有Ⅰ、Ⅱ、Ⅲ、AVR、AVF、AVL,胸导联系统包括V1-V6导联.
3鉴别诊断:
除冠心病外,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等均可出现ST-T改变.电解质紊乱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也可引起非特异性ST-T改变.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
五)心肌梗塞(15min)
1基本图形:“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和“坏死型”改变
2心肌梗塞的图形及其演变:
早期(超急性期):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也可出现QRS振幅增高并轻度增宽,但未有异常Q波;
包括房性逸博心律、交界性逸博心律、室性逸博心律和反复心律.
七)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10min):
在电解质紊乱情况下,如高血钾、低血钾、高血钙和低血钙都会对ST-T段有明显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等也可影响QT间期和ST段的变化.
八)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10min)
九)方法和时间
3期前收缩:房性、结性、室性
4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一般在16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QRS形态一般正常(伴有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时可呈宽QRS波)
5扑动与颤动:
心房扑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F波多数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多为250-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故心室率规则.
心电图教案三

心电图教案三第一篇:心电图教案三科目:诊断学教学对象:教学时数:3学时(120 分钟)教学内容:心电图实训一.实践目的和要求:1.熟悉心电图检查的操作。
2.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图像、正常值。
3.熟悉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二.实践地点: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三.实践内容的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
2.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光笔一支。
3.心电图机两台。
4.心电图记录纸10卷。
5.心电图图谱每位学生一册。
6.分规每位学生一只。
7.报告单多份。
四.实践方法和时间分配:(一)心电图检查的操作:1.理论讲解。
5分钟2.操作演示。
10分钟3.注意事项及要求。
5分钟4.实践操作。
30分钟(三)正常心电图分析:1.心电图的测量、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1)理论讲解。
30分钟(2)图谱测量、分析。
30(四)异常心电图分析:1.心房、心室肥大:(1)理论讲解。
(2)图谱分析。
2.心肌缺血、心肌梗死:(1)理论讲解。
(2)图谱分析。
3.常见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失常:① 理论讲解。
② 图谱分析。
(2)期前收缩(过早搏动):① 理论讲解。
② 图谱分析。
(3)异位性心动过速:① 理论讲解。
分钟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分钟 10分钟分钟分钟分钟101010 ② 图谱分析。
10分钟(4)扑动、颤动:① 理论讲解。
10分钟② 图谱分析。
10分钟(5)传导阻滞:① 房室传导阻滞:a.理论讲解。
10分钟b.图谱分析。
10分钟② 束支传导阻滞:a.理论讲解。
10分钟b.图谱分析。
10分钟(五)小结: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20分钟第二篇:心电图学三基考试题心电图学三基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1、房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条件应包括①,②③,④。
2、心电图对和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价值。
3、洋地黄使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变化,表现为、、。
4、前侧壁心肌梗死于、、导联出现梗死图形。
5、正常心率时 Q-T 间期的范围于之间,正常 Q-TC 不超过。
心电图学习计划和总结

心电图学习计划和总结
1. 学习目标
-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学习心电图的解读技巧
- 掌握心电图的常见疾病表现
- 提高心电图分析能力
2. 学习计划
- 第一周:学习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图像特征
- 第二周:学习心电图的常见疾病表现和诊断标准
- 第三周:深入学习心电图的解读技巧和分析方法
- 第四周:综合练习和实践操作
3. 学习方法
- 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
- 参加心电图解读课程或学习班
- 利用心电图分析软件进行实践操作
- 参与临床实习和诊断讨论
4. 学习总结
- 通过学习,我对心电图的原理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识别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和信号
- 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心电图的解读技巧和分析方法,能够对心电图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诊断
- 我通过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提高了心电图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心电图上的异常表现和疾病病变
- 总的来说,这次学习让我对心电图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电图经典教案

心电图导联体系
标准导联
包括双极肢体导联(I、II、III)和加 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
胸导联
包括V1-V6导联,反映心脏横面电活 动情况。
导联轴与心脏解剖关系
不同导联轴反映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 动情况,有助于定位心脏病变部位。
导联选择与心电图波形关系
不同导联选择可影响心电图波形的形 态和振幅,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导联进行分析。
心电图经典教案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及鉴别 • 复杂异常心电图分析技巧 • 药物影响与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影响解读 •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目录
CONTENTS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不 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颤动波, 其频率约为200~500次/分。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 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P-R间期延长;二度房室传导 阻滞分为I型和II型,I型表现为P-R间 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 下传心室,II型表现为心房冲动传导 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三度房 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房和心室各自独 立活动,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
起病数小时内,可无异常或出 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为超急性期改变。
急性期心电图表现
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 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 成单向曲线,数小时至2日内 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 低。
亚急性期心电图表现
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左右 ,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变 为平坦或倒置。
心电图教案

心电图检查 ( 第一轮 )一、目的要求:( 一) 通过示教了解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 二) 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象,了解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及心电图各波段,:波形测量方法。
( 三) 写出正常心电图的正式报告。
二、器材:心电机一台,分规,正常心电图及心电图报告单每人一套。
三、实习安排:( 一) 轮流看心电图机操作方法。
( 约30 分钟)( 二) 测量正常心电图,边分析边记录写出完整报告后,交教师批改。
( 约2 个时)四、实习内容:( 一) 心电图的描记方法:l .被检查方面的准备:(1)在进行描记心电图前,让被检查者静卧数分钟。
使全身肌肉松弛,在冬天应在比较温暖的环境内进行,这样可以减少因肌肉震颤而引起的干扰。
(2)对初次检查心电图者,在操作前要作些解释工作,说明这种检查是毫不痛苦的,也没有什么危险性,以减少和消除心理上的紧张。
(3)被检查者一般采取卧位,宜用木床。
如在铁床上做,应注意绝缘,使身体不与其他任何金属导电体接触,可在床上垫上橡皮或塑料布,亦不能与墙壁和地面接触,以免受到干扰。
(4)四肢及胸前安放电极的部位,要将皮肤擦洗干净,并涂上导电液体,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及导电性能。
2 .心电机的操作步骤:(1) 接好地线,以防交流电干扰并保障病人安全。
(2) 接好导联线,左手黄线,右手红线,左足绿线,右足黑线,胸前白线。
(3) 接通交流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导联变换器转至“零”点,预热1 -2 分钟打开输入开关。
(4) 定好标准:即加1 毫伏特电压可使记录笔上移10 毫米为准。
如不够10 毫米或大于10 毫米,可用灵敏度调节( 增益) 调节之。
(5) 关上输入开关:将导联变换器转至T 处然后开输入开关,此时可见记录笔随心动而摆动,根据需要开记录开关,即记录了第1 导联心电图,以后依同法按次记录II,Ⅲ,avR 、avL ,aVF Vl --6 等导联。
(6) 记录完毕后,关上电源开关,在记录纸上注明姓名,测定时间,导联等。
心电图解读教学设计

若心电图出现宽而深的Q波,可能提示心肌坏死。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特点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 等。
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损,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 传导阻滞。
心电轴偏移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心电轴左偏或右偏,反映心脏在胸腔中的 位置变化。
室性心动过速
02
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频率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03
QRS波群与T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极不匀齐的波动。
传导阻滞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
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或相邻RR间 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室内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与风险评估
窦性心律失常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 心律不齐等,需根据心电图特点进行鉴别
。
房性心律失常
如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等,其心 电图特点为P波形态异常。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 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
风险评估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以 及患者症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05
心电图解读技巧与实例分析
典型心电图案例解读
正常心电图
介绍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以及各 波形的正常范围和意义。
窦性心动过速
解析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如心率加快、P波形态正常等, 并讨论其可能的原因和临床意义。
窦性心动过缓
阐述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征,如心率减慢、P波形态正常等,并 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和临床意义。
实习生心电图基础知识教案五

左心室肥厚 伴劳损:患者 有高血压病史 十多年,RV5 =5.6mV,SV1 =1.7mV,多 数R波为主导 联ST段呈下斜 型压低(压力 负荷过重)
0.05~0.4mV, T波倒置,S波 为主导联ST段 抬高,T波正 向,P波M型 符合二尖瓣P 波,PtfV1=0.10mm.s。
6
舒张期负荷 过重型左心 室肥大:该 患者为主动 脉瓣关闭不 全,有显著 的舒张期返 流,致左心 室明显扩大、 舒张期负荷 过重。表现 为显著左室 高电压,
14
大量心包积液心电 图:男,58岁。因 纵隔肿瘤转移致大 量心包积液。心电 图示:窦性心率, 频率102次/分,P-R 间期、QRS时限、 Q-T间期均在正常范 围内。各肢侧导联 QRS电压<0.5mV, 胸导联QRS电压相 对较低,增量小, ST-T正常。
15
胸腔积液心电图: (左胸腔大量积液 心电图)。男,56 岁。因胆囊炎伴左 胸大量积液住院。 心电图示:窦性心 率,频率101次/分, P-R、QRS、Q-T时 限正常。左侧导联 (I、aVL、V5、V6) 低电压及V2~V6导 联显著低电压,STT正常。
RV6>RV5, 室壁激动时 间0.06s,ST 段凹面上抬 T波正向。
7
右房右室大:男5 岁(房缺)。心 电图特征:心率96 次/分,P-R间期
124ms,QRS109 ms,V1导联室壁级 动时间0.04s,QTc466ms,电轴右 偏107°,V1导P波 尖窄,电压达0.4 mV(先心性P 波),V1呈qRS型
三、其它常见心电图
23
短P-R征。即P-R间期< 0.12s(成人),QRS时 限正常,QRS起始处无δ。 以前单纯短P-R间期被认 为全是经James束传导引 起,诊断为L-G-L综合征。 近年来经电生理研究证 实所谓的L-G-L综合征并 无预激现象,属房室结 内双径路中快径路的极 端表现、 James束传导 或短小房室结等多种因 素所致。之所以引起折 返性心动过速,与同时 合并有旁路或结内双径 路造成的折返有关, James束并未参与折返。
心电图的解读与分析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心脏电 活动的记录,反 映心脏功能状态
心电图的组成: P波、QRS波、T 波、U波等
心电图的正常值 范围:每个波段 的电压、时间、 形态等
心电图的异常表 现:如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等
心电图的解读方法
熟悉心电图的 基本结构和组
成
掌握心电图的 测量方法和标
准
学会识别和判 断心电图的异
教师引导:教师 在一旁引导和监 督,提供必要的 帮助和指导
成果展示:每个 小组展示自己的 讨论成果,教师 进行点评和总结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 如PPT、视频、 动画等,生动形 象地展示心电图 的原理和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多媒体技术, 模拟心电图的形 成过程,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心电图的知 识。
讨论时间:每组讨论时间 为20分钟
讨论要求:每个学生都需 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
的见解和问题
总结评价
教学目标: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讨 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心电图的原理、解读方 法、分析技巧等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独立解读和分 析心电图,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考试评价:注 重理论知识, 评价学生的心 电图分析能力
评价标准:明 确、具体、可 操作,便于教 师和学生参考
反馈方式:及 时、有效,有 助于学生改进
和提高
学生反馈与改进建议
收集学生对教 学效果的反馈, 包括对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等方 面的意见和建
议
根据学生反馈, 对教学设计进 行改进,以提
心电图技能教案

心电图技能教案第一篇:心电图技能教案心电图技能.1、各波形的意义(1)P波:最早出现,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异常多说明心房的问题(2)PR间期:不等于PR段,而等于P 波+PR段。
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3)QRS波群:幅度最大,心室除极全过程(4)ST-T:心室复极全过程(缓慢和快速),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
(5)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
主要看QT c间期,因心率慢QT间期必长,QT c间期[QT/(根号RR)])心电活动的传导: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延迟)-----希氏束---左右束支---蒲氏纤维--心室3、心电图诊断的二个注意点(心律,传导,房室肥大,心肌改变):(1)顺序一般为心律一定写第一位,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颤,而电轴左右偏写第二位等等(2)ECG诊断内容分为三类:①A类: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诊断: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脉供血不足、各电解质紊乱等,结合临床②B类:单看心电图不须病史就能直接诊断的,各类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颤、预激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③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变,如心脏顺钟向转位,如电轴左偏。
QRS波群命名:第一个向上的的波称为R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R波之前第一个向下波为Q波 J点为QRS波群的终末与ST 段起始之交接点(可由于心动过速等原因引起偏移)顺钟向转位:V5,V6上出现V3,V4的波形(右室肥厚)逆钟向转位:V1,V2上出现V3,V4的波形(左室肥厚)4、看图的方法(其实须牢背的最主要其实就几个):1.P波时间应<0.12s,若延长和或成双峰,要注意有无左房肥大,在aVR上向下2.II导振幅应<0.25mV,若增高,注意有无右房肥大或肺动脉高压;3.PR间期应0.12-0.20s,若>0.20,注意是否各类房室传导阻滞,若<0.12,看看有无预激综合征4.QRS波应<0.12s:若宽大畸形,看看是干扰还是室早还是房早伴室内差传若>0.12s常用以判断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束支阻滞,RV5<2.5mV, RV5+SV1<4.0mV(M), RV5+SV1<3.5mV(W)5.还有QTc间期,正常是<0.43s的,若明显延长,>0.5s,要看是否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6.心率计算HR=60/PP(RR),明显心律不齐时可取平均值心律失常的分类: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缓慢性-----快速性二、危重心电图A:[急性心梗]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胸闷/胸痛/心悸/上腹痛/甚至左肩背痛均应查ECG以鉴别急性心梗。
心电图教案

心电图教案一、前言心电图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心电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电图的学习。
二、心电图的基本知识1. 心电图的定义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心脏电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2. 心电图的分类心电图可以分为静态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
静态心电图是在安静状态下进行的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出心脏的基本情况。
动态心电图是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进行的心电图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3.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心电图的记录方法主要有三种:标准导联法、非标准导联法和特殊导联法。
标准导联法是最常用的记录方法,包括Ⅰ、Ⅱ、Ⅲ、aVR、aVL、aVF六个导联。
非标准导联法是指除标准导联法以外的其他导联方法,如V1-V6导联等。
特殊导联法是指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导联方法,如右胸导联、左胸导联等。
4. 心电图的诊断心电图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率:正常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
2.心律:正常心律为窦性心律,即由窦房结控制的心律。
3.心电轴:心电轴是指心脏电活动的总体方向,正常心电轴在-30°至+90°之间。
4.心室肥厚:心室肥厚是指心室壁增厚,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疾病。
5.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肌供血不足,常见于冠心病等疾病。
三、心电图的学习方法1. 学习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心电图的第一步是了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心电图的定义、分类、记录方法和诊断等方面。
2. 学习心电图的解读方法学习心电图的第二步是学习心电图的解读方法,包括心率、心律、心电轴、心室肥厚和心肌缺血等方面。
3. 实践操作学习心电图的第三步是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观察和分析心电图,掌握心电图的解读方法。
4. 多练习学习心电图需要多练习,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分析心电图,提高自己的解读水平。
心电图教案

心电图教案心电图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在本篇教案中,我们将介绍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包括产生原理、形成方式和仪器使用方法。
2、掌握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包括波形分析、时域分析等。
3、了解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如心脏病诊断、危急症监护等。
教学过程:1、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它是由心脏产生的一种微弱的生物电变化而来的。
心电图机的原理是通过放置在皮肤上的电极来探测心脏的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图形。
心电图的图形通常包括P波、QRS波和T波等。
2、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包括波形分析、时域分析等。
波形分析主要是分析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包括波形的形态、幅度和时限等。
时域分析主要是分析心电图的时间变化,包括PR间期、QT间期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从而诊断各种心脏疾病。
3、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心脏病诊断、危急症监护等。
在心脏病诊断方面,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在危急症监护方面,心电图可以用来监测心脏的功能,如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等。
教学总结:本篇教案介绍了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心电图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顾与评价:本篇教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心电图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对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心电图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二)除极化(阶段)当心肌某一点受到刺激开始激动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加,而对K+的通透性显著减低,因此大量的Na+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使细胞内的电位迅速上升,可达到+20~+40mv,这种由激动所产生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这种极化状态的消除,称为“除极化”。
(三)复极(阶段)整个心肌细胞除极后,通过一系列的离子转运细胞代谢和耗能的泵作用,使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又恢复至原来极化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复极化”。
(四)电偶由两个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组成的一个总体,称为电偶。
正电荷叫电偶的电源,负电荷叫电偶的电穴。
心脏作为一对电偶存在于人体这一容积导体中,就有电偶电场形成,而零电位面就将心电场分为正负两电位区,若将探查电极放在正电位区,心电图上便描记出向上的波形,若放在负电位区,即得到向下的波形,若放在零电位面上,即为正负大致相等的波形或等电位线。
探查电极愈靠近心电偶,则波形振幅愈大,反之就愈小。
(如瘦者电压高,胖者电压低)。
二、心电向量概念向量:凡是一个物理量,除大小以外还有其特定方向者,称为向量。
向量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故又称作矢量。
电偶是一种向量,电偶的方向由电穴指向电源,其大小由电偶正负两极电荷多少而定。
通常用箭头代表电偶的方向,用箭杆长度表示其电位的强度。
由于心脏是由许多心肌细胞构成,排列纵横交错,方向不一,每个心肌细胞的向量就很不一致,有的方向相反而抵销,有的方向相同而加强,有的方向形成一定角度。
心肌在除极时各小电偶向量的方向不尽相同,把在某一瞬间中的这许多向量,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依次地综合起来,这个最后综合成的向量就叫“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连接各瞬间综合向量的顶点,所成曲线构成一环体,称为“空间心电向量环”。
按作心电向量图和Frank导联体系安放电极,形成X、Y、Z三个相互垂直的座标系,构成横面、侧面和额面。
心电向量环投影在这三个面上,就得到横面、侧面和额面,心电向量环投影在这三个面上,就得到横面、侧面和额面的心电向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经验总结教案(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教材写得不详又不好,但临床上较常见。
文献示:病窦实际就是窦房结缺血、损伤、坏死致起搏细胞(P细胞)减少,心率减慢,严重的因供血不足出现晕厥等症状。
个人意见:只要窦缓<50次特别是有症状的均须考虑病窦的可能。
阿托品试验阳性(后面讲)有助诊断。
病因大多因冠心病-右冠供血不足,或心肌炎心肌病损伤窦房结。
因此病窦常发于冠心病病人。
(二)窦性停搏“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作为国内内科学最权威著作(《内科学第7版》),如此含糊的“显著”令莘莘学子很愤怒!显著?就是几秒!?其他文献均未查及。
已咨询我院心电图科。
答:“P-P>2S,心率快时P-P>1、7s时算窦停。
”(科内标准,不代表全国)上图极佳,因为R-R间期最长也就2S左右,此患者未必有晕厥;但假若这个人窦停后交界区亦无逸搏心律(窦房结、房室结双结病变可致无交界逸搏),只能由心室代偿,出现室性心率,但若心室都无冲动,那便是一条9S的直线,必死无疑。
(三)三度及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1、二度II型:PP一直恒定,但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就这么简单。
2、三度(下图):要用双规量,P波一直规律出现,QRS波也一直规律出现,二者无任何关系,即心房不能下传到心室。
注:有时P波刚好落在QRS上而不能看清楚。
三度和二II治疗方面无争辩,安装永久起搏器才能救命。
当已有阿-斯综合征时也可先装临时起搏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装永久。
(四)长R-R间期不管任何心律失常,只要ECG、心电监护、Holter之一看到有长R-R间期(R-R>2S)均有临床意义,窦停而无逸搏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是房颤伴长RR间期。
这里只讲它。
R R间期的计算为:一小格0、04S,则一大格(5小格)0、2S,那么RR间期=0、2SX大格数。
长RR者若无安装心脏起搏器保护切记不要用可达龙、洋地黄等减慢心率的药物!有文献认为长RR是指白天>1、5S,晚上>2S。
明显长RR,一般我们的处理是:(1)查Holter明确最长RR到底有多长,发生在晚上还是白天。
(2)明显的长RR(一般指3S)若发生在白天易发生晕厥。
(3)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见为瓣膜病、冠心病,或其他几乎所有心脏病);(4)发生时间不长的房颤转窦尚有一定机会,同步电复律可能不够安全,少用;一般予安装临时起搏器后用可达龙静滴试图转窦(注:要治疗原发病,若致房颤的原发病不解除,就算转窦了也易复发)。
(5)转窦成功并维持自然好,若转窦失败则要说服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
明显长RR(>3S)或不够3S但有泵血不足、晕厥等症状时,均要考虑安抚永久起搏器,否则后患无穷,严重的可能心脏停搏死亡。
[电解质紊乱] 主要是低钾和高钾。
基本上严重高钾血症都是出现在肾衰患者。
若想单靠ECG来发现高钾血症,恐怕不现实。
但有朝一日看到一个肾衰的出现T 波高尖对称,基底变窄,甚至QRS增宽;则要高度谨慎高血钾(下图)。
通过ECG来发现低血钾也不现实,除非该医生临床水平很低而心电图水平较高。
因为明显低血钾多是先有进食明显减少等病因,有腹胀乏力等表现,若看症状都不考虑低血钾的医生,如何期望他通过ECG发现低血钾?但懂一下还是好的,在T波后再出现一个与T波同向的u波,或QTc间期延长,应注意有无低血钾。
不过实际上很多低血钾ECG并无此表现,而ECG如此表现的却不低钾。
二、不会出人命但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一)ST-T改变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心电图最常见、最有意义又最复杂的一个问题。
什么叫ST段抬高/压低,以什么为标准,抬高/压低多少就算?我想心内科医生都未必有多少个能完全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须先确的几个问题:(1)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
(2)ST段的起点叫J点。
(3)怎么确定等电位线(基线),极少书籍(包括《诊断学》)提到:有多种说法,一般以T-P段(T波起点-P波起点)作为等电位线,如果T-P段不易确定,可前后两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作为等电位线。
以J点(ST段起点)作等电位线的垂线,交点在等电位线上的后面3小格的点,以该点作等电位线的垂线,与ST段相交,则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抬高/压低的距离。
在任一导联只要下移0、05mV(半细小格)就是“ST段压低”;V4-V6>0、1mV(或)V1-V2上抬>0、3mV(或)V3>0、5mV则为“ST段抬高”。
肢导我从未见有文献提过标准,但我认为仅指那些肉眼看ST须很明显抬高的。
但实际工作中,要是这样精做细画,则花儿都谢了,一般都是用肉眼看一下它有没抬高/压低。
T 波低平:对于主波向上的导联,只要T波振幅<同导R波1/10就叫T波低平。
主波向上的导联T波倒了就叫T波倒置,主波向下的T波正常的就是倒置的。
S T-T改变各情形相当复杂,简单点说,多考虑临床意义如下:1、冠脉供血不足或心肌缺血(后者更严重):若有胸闷胸痛等史,或有冠心病病史,ST-T改变多诊断冠脉供血不足(下图)。
对于心绞痛发作胸痛,治标方法为: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甚至可Q5’X3,或持续微泵,效果欠佳而BP又不低则加消心痛5-10mg舌下,还不行心率又不慢:倍他乐克25mg舌下,可再加万爽力20mg。
可用于抗心绞痛的速效药常用的有:硝酸甘油、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心痛定(短效硝苯地平)、倍他乐克(美托洛尔),若上述用了多个都无效则要考虑有无急冠征了。
PS:以上药均可用于速效降压,速效降压的还有克甫定(卡托普利),若上述含服后极高的血压不降,则要静脉降压了。
2、超急性心梗。
(下图):中老年人有症状,T波明显高耸应考虑到其可能性,年轻人也常见T波较高的,不可能是心梗。
3、继发改变:心室肥大、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亦继发ST-T 改变,此时未必是冠脉供血不足。
4、急性心包炎:未产生心包积液前一般表现为面向心外膜面的导联(?)ST 段呈凹面向上抬高,而面对心室腔(?)的aVR导联ST段压低。
其中aVL、V1导ST抬高不明显。
因患者常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其实这种有时看了挺吓人的,很怕是广泛的超急性心梗。
5、早期复极综合征(下图):有两个以上导联ST段凹面上抬0、05mV以上,有明确J波(QRS与ST段连接处一向上的小波折)。
其它特征有:多呈逆钟向转位,相关导联R波降支根部粗钝,T波相对高大。
早期复极综合征本身无临床意义,唯一的意义是要与急性心包炎及急性心梗鉴别。
6、洋地黄影响:ST-T呈鱼钩样改变。
这个主要是要跟急性冠脉供血不足甚至心梗鉴别,当然啦,没把握时最最查查心肌坏死标志物。
7、其他:如电解质紊乱、脑血管意外(可表现为极明显的T 波深宽倒置,ST明显下移,酷似非ST段抬高型心梗)。
(二)早搏1、房早房早临床意义不大,特别是偶发的(<6次/分)不需理会。
只有二联律有点意义,考虑有无抗心律失常药产生致心律失常作用。
还有意义的就是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其本身无意义,但有时与室早(较有临床意义)难鉴别,鉴别点:(1)房早常是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波与其前后二个相邻的RR间期相加<2倍正常RR间期),室早常为完全性(早搏波与其前后二个相邻的RR 间期相加刚好等于2倍正常RR间期)。
(2)房早伴差传产生的宽大畸形QRS常常不够室早大型且常传束支阻滞图片(rsR或M 型)。
(3)同步的某些其他导联QRS不宽大。
2、室早是人就懂看的一种心律失常。
频发时患者常有心悸症状。
(1)普通的室早偶发的无须治疗;频发的可考虑口服可达龙0、2Tid后逐渐减频;有心悸症状的更须可达龙。
频发而无明显诱因(如洋地黄中毒、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应查24小时心电图,明显有无短阵室速(严重心律失常)。
(2)R on T现象室早波落在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之上。
临床并非少见。
其危险在于易诱发室速甚至室扑室颤,应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抗心律失常甚至考虑植入式ICD。
(3)多源性室早室早的联结间期不固定,并且在同一个导联内早搏形态不一致。
临床意义: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因素对心脏有损害时,如: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
如治疗不及时或病情恶化可发展成双向型室速或扭转型室速,进而发展成室颤,但也有长期持续罹患者。
(三)窦速、窦缓、窦不齐 >100次/分,<60次/分,主要是注意刚好60或100次不算窦速/窦缓。
窦不齐没什么临床意义,多发在年轻人,若差异不明显,可算是大致正常ECG。
明显窦缓(<50)均应考虑有无病窦,阿托品试验(阿托品1、5mg iv后计20min内心率,可接ECG机或心电监护,若一直未达90次/分,则为阳性,说明窦房结经阿托品作用仍无激动,窦房结有损害,支持病窦,但阴阳性无完全排除和确诊的意义,注意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禁用)阳性更需考虑。
阿托品试验阴性又无症状的窦缓,多考虑迷走神经功能亢进,非器质病变,可口服654-2,5mg Q8h升心律。
(四)房扑房扑临床较少见是因为:它很少持续存在,要不变成房颤,要不转为窦性。
除了《初级篇》那种典型房扑,其他的其实不是很容易诊断。
常要跟室上速和房颤鉴别。
所谓规律的F波常常不是很好看。
临床鉴别不出问题不是很大,因心室率较快,患者常有心悸不适,可予可达龙微泵控制心室率,还可能转窦。
(五)房室肥大1、左室肥大 RV5>=2、5mv,或RV5+SV1,男的>4、0mv、女的>3、5mv(数值必须牢背)就能诊断“左室高电压”。
必须有高血压病、心肌病等病史或胸片或彩超明显有左室大的才能诊断“左室肥大”。
不过临床感觉左室高电压特异性还是挺好的,基本都是有左室大的。
当左室大伴ST-T改变时,一般不另行诊断心肌缺血、供血不足等,而是诊断左室肥大伴劳损。
2、右室肥大因电轴右偏少见,一右偏便要排除有无右室大,其是右室大的重要条件;若RV1+SV5>1、05mv(特异性高但欠敏感)可诊断“右室高电压”,若在CPOD或可致右室大的疾病的病史时,即可诊断右室肥大。
3、左房肥大(1)P波时间>0、12S且P波呈双峰,双峰间距>一小格,即考虑;若有二窄等可致左房大病史,即可诊断“左房肥大”,否则一般诊断“房内传导阻滞”(临床意义不大)。
(2)若PV1呈正负双向,负向波的时间X振幅的绝对值>=0、04即诊断PV1终末电势异常。
若有可致左房大的病史,即可诊断“左房肥大”4、右房肥大呼吸内科天天见,很有价值。
COPD继发肺心病时基本都会有P波高尖的表现。
任何肢导P波只要>=0、25mv即为“肺型P波”(下图),胸导要求更低,但实际工作都是看肢导。
有COPD、慢支等病史即可诊断“右房肥大”,系诊断肺心病的一个重要参考。
曾有实习医生问我,按理COPD并肺心病不是先右室大再右房大吗?为什么ECG常常见右房大而不见右室大?此问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