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从意思看,3 种语言有相似处:表示性别的修饰语离中必词最近, 表示年龄的离中心词远一点。表示小部门的更远,表示大部门的 最远(参见本章第二节)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展练习。教师写出一个向子,让学生 口头不断地添加定语,直到不能继续为止。 14.连……也/都…… • 整体教学,用一般句子对情况进行描述 那几个字很大,年轻人看得清楚,老人也看得情况。 • 老师用“连……也/都……表达。 • 再提供一些情况,如箱子很轻,小朋友提得动。让学生进行造 句练习。 • 练习中可以给出上半句,让学生完成下半句,如:这次考试很 难,…… 15.把字句 • 把字句,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 学生说话。 • 板书把字句例句,讲解把字句的使用 情况。 • 总结把字句的结构格式。 主+把+宾语+动作结果。 • 练习:收拾房间时做什么? 如何做一道中国菜。
9.状态补语
• 用明星的图片引出例句:乔丹打篮球。
• 板书:他篮球打得很好。
• 其他图片:一群人吃饭,引导学生说出:菜做得很好吃,他们 吃得很开心。 • 帮助学生归纳状态补语句式:V+得+很+Adjust • V+O+V+得+很+Adjust •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描述特点、爱好,介绍自己的长处和短 处。 • 总结否定形式:V+得+不+Adjust 10.时量补语 • 情境导入 • 总结格式 • 带入练习 (1)可以给出两张图片,图片一中一个人在工作,旁边有个时钟, 显示时间为上午 9 点,另一张图片同样一个人还在工作,显示时 间为下午 4 点。教师可以一边演示边教学。例如: 教师:马丽早上九点在做什么? 学生:她九点在工作。 教师:玛丽下午四点在做什么? 学生:她在工作。 教师:马丽工作了几小时? 学生:玛丽工作了七小时。 教师:对,玛前工作了七小时。大家一齐说,玛丽工作了七小时。 (板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对象/班级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三、教材:名称、第几册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八、教学时间/课时支配/时间安排:100分钟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1) 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2) 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3) 重点词语讲练:(4) 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4、小结与布置作业:十、板书设计:十一、课后记/思索/评估:胜利与教训;值得留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晰;哪些问题学生驾驭起来较困难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2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学生: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学问目标:驾驭汉语声调的基本学问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爱好教学重难点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时间:上午8:00—8:45教学过程1) 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 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a, ei, ing, ba, ma, hei, bing )2、讲授新课 (15分钟)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对外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2.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语法表达意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句子结构。

2. 中文语法中的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

教学难点:1. 中文语法中的语序和语法功能。

2. 中文动词的词汇辨析和用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文语法教材、课件、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即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2. 引发学生对语法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语法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部分。

二、学习基础语法知识(15分钟)1. 讲解中文语法中的基本概念,例如词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介绍中文句子结构,例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

三、讲解词法规则(20分钟)1. 以动词为例,讲解动词的词义、时态和语气等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动词的正确用法,例如动词的时态变化、动词短语和动词搭配的使用方法。

四、讲解句法规则(20分钟)1. 以中文语序为例,讲解中文句子的基本语序和其他常见语序的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中文语序的特点和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

五、练习活动(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使用正确的语法表达简单的句子。

2.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中文语法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语法比赛或语法知识竞赛,提高对中文语法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2. 建议学生多阅读中文语法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语法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对语法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教学时可以使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和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教案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教案资料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主语+谓语+宾语我研究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XXX你去吗?|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XXX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XXX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XXX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XXX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XXX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支属干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XXX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XXX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1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研究。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XXX他兴奋地说:“本日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XXX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XXX他很认真地研究。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XXX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XXX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处所词语+来/去XXX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方式: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XXX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去2XXX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方式:“来/去”在句末XXX他走进教室来。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处所词语?+?来?/?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语法知识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

2. 语法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的构成。

3. 语法实例: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类型的辨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语法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类型的辨别。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法结构。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子引导学生进入语法学习的话题。

2. 讲解:讲解语法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语法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题评估: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语法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语法知识,如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等。

2. 实践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汉语角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语法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反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应性。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德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德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道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道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个语法点新版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个语法点新版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处所词语+来/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组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组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上去、下来/ 下去、进来/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回去、过来/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歌谷创作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歌谷创作

欧阳歌谷(2021.02.01)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基本语法项目(40项)λ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λ定语、状语、补语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区别:A还是B ?// A或者B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领属关系)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 他是汉语老师。

(说明性质)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 看电影的人很多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汉语语法概述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汉语句子的构成和分类2. 第二章: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和辨析量词、数词、介词的用法和搭配3. 第三章:句子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句子的成分分析和句子成分的省略4. 第四章:时态和体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用法进行时、完成时、完成进行时的用法5. 第五章:情态动词和助词情态动词的用法和辨析助词的用法和搭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法规则和示例。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和讨论。

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实际语境中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语法练习的情况。

3. 语法运用能力: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材。

2. 辅助材料:PPT课件、语法练习册、语法案例分析等。

3. 多媒体资源:视频、音频、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活动1. 语法点讲解:通过PPT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示语法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语法练习: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语法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总结1. 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则,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语的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

2.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和搭配。

3. 被动语态、比较级、最高级等特殊语法现象。

4. 汉语的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等句型结构。

5. 汉语的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特征。

三、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的规则。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任务型教学:设计实际的交流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4. 对比教学:通过比较学生母语和汉语的语法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流畅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语法运用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语法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计划1. 教学时间:共计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课时1-4:介绍汉语的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

课时5-8: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和搭配。

课时9-12:讲解被动语态、比较级、最高级等特殊语法现象。

课时13-16:讲解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等句型结构。

课时17-20:讲解汉语的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特征。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现代汉语八百词》等。

2.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语法练习题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汉语语法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文章、练习题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法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之欧阳法创编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三、教学策略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

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法概述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1、词汇定义和分类;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1、主语和谓语;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1、期中和期末考试;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2、课件:PPT、Word文档;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第四周:句子结构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1. 分组讨论和展示;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1. 组件期中考试;2. 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笔记。

1. 进一步学习和讲解语调和停顿的相关知识;第二十六周 ~ 第三十周:句子成分2. 学生自主阅读汉语语法相关著作。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中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语法40项1.助词“着”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让每位同学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开始教学。

归纳并板书“V+着”,指出其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东西,如“教室的门关着”“老师戴着眼镜”,等等。

以对话的方式练习存现句:地图在哪里挂着?地图在墙上挂着。

老师在哪里站着?老师在教室前面站着。

让学生归纳格式:“A+在+地方+V+着”。

操练,用“着”描述学生的外貌和穿着,让别的同学猜测描述的人是谁。

2.句末“了”句末“了”主要有三种用法:1.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2.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3.肯定某个事实。

先讲解1,“太……了”中的“了”表示感叹语气,用于评价。

芒果太贵了。

玛丽太漂亮了。

天气太好了。

再讲2,关着门,让学生描述。

门再打开,引导学生说“门开了”板书“句末V/Adj+了”表示发生了变化,再给出几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最后讲3,展示例句我们是朋友10年了,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3.量词汉语的数词和普通名词之间有量词。

“个”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是比较通用的个体量词。

一个面包一个学生一个杯子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解释:扁扁平平的是“张”,长长细细的是“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练习,教师帮助纠正和积累,每次积累的数量不宜过多,5个一组,1-2组比较合适。

可以通过量词填空和量词搭配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活跃气氛。

4.介词结构中的方位词给出偏误衣服放在床书本在桌子汉语表示方位,必须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讲清楚“处所”和“普通名词”的区别:在学校上课在商店买东西字典放在教室在床上躺着书放在桌子上衣服挂在衣柜里帮学生建立“在……上”“在……之中”的框架,然后给出房间布置图或地图进行练习。

5.离合词的个别教学把离合词放在格式中进行教学。

玛丽和谁见面?玛丽和同学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一面。

“玛丽见面同学”是错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语法项目(40项)●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定语、状语、补语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区别:A还是B ?// A或者B4.定语:1.的+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领属关系)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 他是汉语老师。

(说明性质)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 看电影的人很多5.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形容词/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 新年快到了。

/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

(“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

(还要继续)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的持续)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

(状态的持续)13.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1.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2.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14.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他在看书(呢)。

/ 他正看书呢。

/ 他看书呢。

/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

15.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16.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A请/ 让/ 叫B + 动词我请他来。

/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17.简单趋向补语: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来、去”在最后)。

明天他回北京来。

//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

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

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18.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1.宾语是处所词语,“来、去”也在最后。

他走回家去了。

// 他站起身来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

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

4.表示要求:你拿出书来!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19.结果补语: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20.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 得/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1.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 这个字我总是写不对2.可能: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禁止:你病了,不能出去。

/ 我知道这件事,但是不能说出来。

比较<没办法:外边在下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

21.程度补语:动词+得/ 不+ 形容词(说明“怎么样”)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

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

(重复动词)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22.时量补语:动词+ 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 我等了他十分钟。

4.副词或能愿动词放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

23.动量补语:动词+ 动量词“次、遍、下---”:1.动词+ 动量词+ 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 人称代词宾语+ 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24.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A(不)比B + 形容词:我比他高。

/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还+ 形容词/ 心理类动词(喜欢、觉得……):形容词:我很高,他比我更/ 还高。

心理类: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 还喜欢锻炼。

3.A比B + 形容词+ 数量// 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 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4.A比B早/ 晚// 多/ 少+ 动词+ 数量: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A比B + 动词+ 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25.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我跟他(不)一样高。

26.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 形容词”表示比较:他有我这么高。

/ 我没有他(那么)高。

/ 他有你(这么)高吗?27.“把”字句:1.形式:主语+ 把+ 宾语+ 动词+ 其他成分2.语义: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

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门关了。

/ 我把作业做完了。

/ 你把箱子拿上来。

/ 你把这本书给他。

不能说:今天,我把这书看得完。

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5.能愿动词/ 否定词/ 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我要(没)(已经)把这本书给他。

6.动词后有结果补语“在、到、给、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我把汽车停在学校门口。

/ 我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口。

/ 我把笔还给老师。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 王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

28.被动句:1.“被”字句:主语+ 被/ 让/ 叫+ 宾语+ 动词+ 其他成分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我的词典被人借走了。

(有时用“人”,表示不易或无法说明的施事者)2.意义上的被动句(无标志):信写好了。

// 练习做完了。

29.“是---的”:1.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他是昨天来的。

/ 他是从北京来的。

/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观点:你打人是不对的// 我认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30.动词重叠:1.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已经完成,单/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3.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

4.表示“正在”的意思,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 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1.单音节:AA // 双音节:ABAB2.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她穿得干干净净的(*很干干净净)。

3.单/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 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他的脸红红的/ 他们都高高兴兴的。

32.概数:“多”:数词后是“0”:---多+量词:三十多斤数词是“1~9”:---量词+多:三斤多33.“就”和“才”的区别:1.“就”表示早、快:学校八点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2.“才”表示晚、慢:学校八点上课,他八点半才来。

34.“又”和“再”的区别: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

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

(还要来)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 明天他又要来。

35.“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动词+一点儿(宾语):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36.越---越---: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越来越---:1.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2.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心理、认知类动词)38.一---就---(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9.定语的顺序:名词/ 代词+ 指示代词+ 数量词组+ 修饰性形容词/ 名词+ 中心语爸爸这两个好朋友…。

公司那三个重要的部门…。

你这四本汉语词典…。

她那五件漂亮的丝绸衣服…。

40.状语的顺序:时间+ 处所+ 范围+ 程度+ 情态/ 方式+ 介词词组+ 动/ 形我们昨天在家里都很高兴地给他打了电话。

我们前天在学校只十分简单地跟他谈了谈。

他们都对我很热情。

* 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只要---就--- 只有---才--- 如果---就---一---就--- 不是---而是--- 连---都(也)--- 既然---就--- 即使---也--- 无论(不管)---都(也)---备课1.对教学对象与材料的分析(1)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语言技能、已学知识(2)分析教材体例:生词、课文、语言点、注释、练习的组合及其编排顺序* 生词:义项、词性、复现率* 语言点:个例、多处出现* 词语例释:单个词语、词语辨析(同义词、反义词;意义、用法)* 注释部分:句型、文化、科技、经济……* 练习内容:形式、重点、题量(3)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 既是课文中安排的,又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是—不是—是不是* 学生易受母语干扰的:我是很忙* 学生不易辨别,或容易混淆的:马上——立刻* 某一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感谢、道歉* 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讲人情、拉关系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1)用什么方式引出课文内容、新语言点?(2)各环节如何过渡?(3)词汇、语法、篇章各部分如何衔接?(4)新语言点的学习用演绎法,还是用归纳法、类比法?(5)怎样设计情景进行训练?(6)如何检查学生是否明白、会用?教案的构成要素1.教学目标与要求“目标”是笼统的,比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