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课程设计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
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谐振腔自再现模式特性分析XXX uestc1.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LD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1)编程计算图示谐振腔的稳定性与光焦度1/F的关系。
可取R1=¥, R2=¥,l1=250mm, l2=200mm。
(2)计算输出镜M2和透镜上的模式半径与光焦度1/F的关系。
(3)取使谐振腔稳定的F值,计算腔内模式半径与z的关系。
(4)取不同的l1值和R1值,计算谐振腔的稳定性,输出镜M2和透镜上的模式半径与光焦度1/F的关系。
(5)进行光线追迹,计算从M1出发,光线参数为(r0, q0)的光线在腔内往返传播的2.实验原理分析1)光焦度与谐振腔稳定性的关系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性可以用光线往返一周后的【A B C D 】矩阵来描述,根据谐振腔稳定性条件可以判断,当 <1时为稳定腔,当>1时为非稳腔,当=1时为临界腔。
再用matlab 方法作图就可以画出光焦度D 与谐振腔稳定性的关系 2)光焦度与透镜和输出镜作图原理设腔内五个部分的【A B C D 】矩阵分别为 Tr1 Tl1 TF Tl2 Tr2,透镜和输出镜上的传播矩阵分别为T1=Tl1*Tr1*Tl1*TF*Tl2*Tr2*Tl2*TF 和T2=Tl2*TF*Tl1*Tr1*Tl1*TF*Tl2*Tr2;利用matlab 编程得到传播矩阵T1 T2,根据公式 ,用matlab 方法作图就可以画出光焦度D 与透镜和输出镜上光斑半径的关系。
3)z 与光斑半径作图原理算输出镜M2和透镜上的模式半径与光焦度D只要求得光腰半径w0的大小,就可以求出任意处z 的光斑半径大小,而光腰半径w0的大小可以用上述公式逆用求得,根据某一参考面【A B C D 】矩阵,可以求出该处光z,根据公式 作图就可以得到z 和光斑半径的关系。
w()z w =w()z w =4)光线追迹原理设从R1上射出的光线位置参数为【r ;θ】,则传播到透镜上的位置参数为【r F;θF】则二者存在关系式:【r F;θF】=TF*Tl1*【r ;θ】,在左腔镜中,X=0:l1;Y= r F+X θF 根据X,Y的关系就可以做出光线在左腔镜中的传播轨迹,经过透镜和被R2反射的光线也可以利用相同方法求出,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得到从某一范围发出的光线在谐振腔内的轨迹图。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激光原理的基本概念、产生机制、传播特性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激光的基本特性,如单色性、相干性和方向性。
2.解释激光产生的物理原理,包括激发态、稳态和放大过程。
3.分析激光的传播规律,如波动方程、干涉和衍射现象。
4.探讨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医疗、加工等。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将能够:1.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光相关问题,如波动方程的求解。
2.进行简单的激光实验,如激光器的搭建和特性测量。
3.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激光问题,如激光通信的原理和系统设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将能够:1.认识到激光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培养对激光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精神。
3.理解激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安全性问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激光的基本概念:激光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特点。
2.激光的产生原理:激发态、稳态和放大过程,激光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3.激光的传播特性:波动方程、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4.激光的调制与检测:调制方式、检测原理及设备。
5.激光应用领域:通信、医疗、加工、科研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课时:激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3-4课时:激光的产生原理和激光器类型。
第5-6课时:激光的传播特性及其数学描述。
第7-8课时:激光的调制与检测技术。
第9-10课时: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激光基本原理和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2.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激光技术的热点问题和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培养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激光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激光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激光器搭建和特性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激光原理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激光原理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背景激光技术是一种高科技领域,在光学、电子和物理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对于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学生来说,学习激光原理技术及应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门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激光原理和技术,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问题中。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激光原理,掌握激光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激光技术进行实验和研究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激光在工业、医学、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激光器的构造和原理本章主要介绍激光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包括:•激光器组成结构;•激光器的产生过程;•激光器中的元器件和控制系统;•激光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第二章激光器的性能和参数本章主要介绍激光器的一些基本性能和参数。
包括:•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波长和频率;•激光器的相干性和椭偏率;•激光器的束流性、脉冲宽度、重复频率和功率密度;•激光器的渐变折射率和损耗。
第三章激光在医学、工业和通讯领域的应用本章主要介绍激光在医学、工业和通讯领域的应用。
包括:•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如激光手术、激光切割和激光治疗等;•激光在工业中的应用,如激光加工、激光打标和激光切割等;•激光在通讯领域中的应用,如激光通讯和激光雷达等。
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深入研究所分配的主题,并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课程设计报告;2.学生需要使用实验室中的激光器进行实验,并且完成实验报告;3.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案。
参考文献1.《激光技术与应用》(第四版)著者:陈世清、徐兆礼;2.《激光物理与技术》著者:刘永杰;3.《激光科学与技术》著者:黄山明、杨卫亚。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副本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副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激光原理的基本知识,包括激光的产生、特性、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激光的产生原理和基本特性。
2.理解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医疗、工业等。
3.分析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能:1.运用基本的物理知识解决激光相关问题。
2.进行简单的激光实验,如激光器的搭建和调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能:1.认识到激光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2.培养对激光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激光的产生原理:介绍激光的产生过程,包括物质的激发、能级跃迁等。
2.激光的基本特性:讲述激光的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等基本特性。
3.激光的应用:介绍激光在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4.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当前激光技术的发展状况,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激光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激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讨论,提高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激光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激光技术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激光实验,增强其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激光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激光原理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展示激光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提供激光器、光谱仪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了解其对激光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激光原理专题教案:引领学生探究激光科学的奥秘
激光原理专题教案:引领学生探究激光科学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激光的基本原理。
2.理解激光与常见的光的区别。
3.了解激光的应用领域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二、课程设计
1.激光基本原理
(1)什么是激光?
(2)激光的特点
(3)激光工作原理
2.激光与常见光的区别
(1)光线的传播方式
(2)光的色散
(3)光的相干性
3.激光的应用
(1)激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激光在通讯领域的应用
(3)激光在加工领域的应用
4.激光科技创新
(1)探究激光科技怎样带来发展变化
(2)了解当前激光科技所涉及的最前沿话题
三、教学时长
2-3课时
四、教学方法
1.布置作业,让家长与孩子进行科技创新的探究交流。
2.编写激光科普小册子,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激光应用。
3.课堂游戏,让学生更理解激光与常见光的区别。
五、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激光科普小册子与家长进行探究交流。
2.学生掌握激光基本原理以及激光与常见光的区别。
3.学生了解激光的科技创新以及最前沿话题。
六、教学评价
1.设计学生思维导图,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开展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激光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
3.组织激光科技创新展览,评估学生的探究能力。
七、预期效果与实现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开展,学生可以掌握激光的基本原理,理解激光与常见光的区别,在科技创新领域内打开视野。
本教案采用了让家长参与科普探究等方法,可以推动学生的亲子关系教育,促进家庭教育的整体提升。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激光原理的基本知识,包括激光的产生、传播、应用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激光的产生原理和特性。
2.解释激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3.了解激光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4.掌握基本的激光实验操作技能。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激光相关问题。
2.熟练操作激光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1.认识激光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对激光技术的兴趣。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激光的产生原理:介绍激光的激发、振荡和放大过程。
2.激光的传播特性:讲解激光在空气、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3.激光的应用:介绍激光在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
4.激光实验:进行激光器组装、调试和实验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激光的产生原理2.第3-4课时:激光的传播特性3.第5-6课时:激光的应用4.第7-8课时:激光实验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激光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激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激光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激光技术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进行激光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激光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激光原理动画演示、实验操作视频等4.实验设备:激光器、光具、测量仪器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matlab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matlab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激光原理,使学生掌握激光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特性以及应用。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激光的发展历史,掌握激光的产生、传输和发射机制,了解激光的应用领域。
在技能目标方面,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激光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敬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激光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特性以及应用。
首先,介绍激光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激光的起源和发展。
其次,讲解激光的产生原理,包括激光的激发、放大和发射过程。
然后,分析激光的特性,如单色性、相干性、方向性等。
最后,介绍激光在各领域的应用,如通信、医疗、工业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激光原理的相关知识。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Matlab仿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激光原理》等。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激光技术》、《激光原理与应用》等书籍。
多媒体资料方面,收集与激光原理相关的视频、动画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实验设备方面,确保实验室具备激光器、光束分析仪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用MATLAB实现平行平面腔模的迭代法一、设计目的为了加深对激光原理中Fox-Li平行平面腔的迭代解法的理解,学习matlab 的使用,锻炼运用数值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2.1 Fox-Li平行平面腔的迭代解法谐振腔是激光器必备条件之一,它使激光反复通过增益物质,从而实现光的自激振荡。
在激光的发展史上最早提出的是平行平面腔,又称为F—P腔,它由两块平行平面反射镜组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谐振腔就是用它来做成的。
对于开放式光腔,镜面上稳态场分布的形成可以看成是光在两个界面间往返传播的结果。
因此,两个界面上的场必然是互相关联的:一个镜面上的场可以视为由另一个镜面上的场所产生,于是求解镜面上稳态场的分布问题就归结为求解一个积分方程。
考虑在开腔中往返传播的一列波。
设初始时刻在镜I上有某一个场分布1u,则当波在腔中经第一次渡越而到达镜II时,将在镜II上形成一个新的场分布2u,场2u经第二次渡越后又将在镜I上形成一个新的场分布3u。
每次渡越时,波都将因为衍射损失一部分能量,并引起能量分布变化,如此重复下去……由于衍射主要是发生在镜的边缘附近,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镜边缘附近的场将衰落得更快,经多次衍射后所形成的场分布,其边缘振幅往往都很小(与中心处比较),具有这种特征的场分布受衍射的影响也将比较小。
可以预期:在经过足够多次渡越之后,能形成这样一种稳态场:分布不再受衍射的影响,在腔内往返一次后能够“再现”出发时的场分布,即实现了模的“自再现”,具体过程图1所示:2.2 matlab算法实现2.2.1 迭代解法的过程本文采用Fox—Li数值迭代法得到了了镜面上自再现模在x方向的分布并推广到整个镜面,最终动态显示每次渡越镜面上光场分布。
虽然是复数积分,但其和实数积分实现方法相同,即取一定步长,用矩形面积的和代替函数的定积分。
2.2.2程序实现源程序:主程序global steps L k alamda=input('²¨³¤lamda=');L=input('Ç»³¤L=');a=input('¾µ³¤a=');N=input('¶ÉÔ½´ÎÊýN=');k=2*pi/lamda;steps=500; %步长(加和次数)x=linspace(-a,a,steps);u_=ones(1,steps);for m=1:N %循环迭代for mm=1:stepsu0(mm)=QU(x(mm),u_);end;u_=u0/max(abs(u0));endamplitude=abs(u0)/abs(u0(steps/2)); %振幅归一化处理subplot(2,1,1)plot(x,amplitude)xlabel('x');ylabel('相对振幅');angle_u0=angle(u0)/pi*180;angle_u0=angle_u0-angle_u0(steps/2);subplot(2,1,2)plot(x,angle_u0)xlabel('x');ylabel('相对相位');调用程序function y=QU(x,u)global steps L k ax_=linspace(-a,a,steps);%产生x个step值模拟激光在平面腔中的度越过程b=2*a/(steps-1);y=sqrt(1i/L*exp(-1i*k*L))*sum(exp(-1i*k/2/L*(-x_+x).^2).*u)*b; %条状腔的模式迭代方程。
幼儿园科学教育——激光原理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激光原理教案幼儿园科学教育——激光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学习激光的一些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理解激光的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激光实验。
二、教学过程1. 激光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老师先讲解激光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激光是一种光源,它具有单色性、相干性、高亮度和定向性等特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具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特点。
2. 激光的工作原理(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激光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理解:激光是由一束高能粒子不断地跳动而产生的电磁波,这个电磁波被放置在两个工作介质之间的光波反射镜上,就会不断地反射,产生激光。
3. 激光实验(30分钟)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激光的实验,如反射激光、折射激光等。
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激光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4. 总结和提问(10分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次巩固学生的概念。
三、教学评价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使用以下评价方法:1. 问答评价法。
通过问题的提问和答案的回答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2. 实验评价法。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激光实验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3. 观察评价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专注、是否有条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激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但是,本课程的难度较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新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方法、教具的使用以及对学生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一、项目背景激光科技在现代化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光在通讯、医疗、制造业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因此,对于理解和掌握激光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标该课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激光的基本原理、种类与特点,以及激光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与优势。
三、设计要点1. 激光的基本原理1.1 激光的定义激光的定义是什么?激光与普通光的区别吗?如何产生激光?1.2 激光的工作原理介绍激光器的组成、如何形成激光,以及激光的特点和参数等。
2. 激光的种类与特点2.1 激光器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激光器工作介质(如气体、液体、半导体、固体等)及其工作方式(激光脉冲还是连续输出等),分类介绍激光器种类。
2.2 激光器的特点通过介绍不同种类的激光器各自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激光器的应用场景。
3. 激光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与优势3.1 激光的应用领域激光在不同工业及医疗领域的应用。
3.2 激光的优势介绍激光在加工精度、速度、柔性、环保和节能方面的优势。
四、课程安排第一周•激光的定义•激光器的组成•激光如何产生第二周•激光的工作原理•激光的参数•激光的特点第三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的种类和特点介绍第四周•激光应用领域介绍•激光的优势和不足分析第五周•课程总结•学生讨论与交流五、课程评估•参与度(20%)•课堂表现(30%)•期末论文(50%)六、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了解激光的基本原理、种类与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与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激光的平台,并有助于学生对激光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激光的基本原理,掌握激光产生的物理机制;2. 掌握激光的特性和应用领域,了解激光在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3. 掌握激光器的分类和基本构成,了解不同类型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激光原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激光实验设备进行基本实验操作;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与激光相关的课题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激光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尊重他人观点的良好品质;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激光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选修课程,以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激光技术感兴趣,但可能对激光原理的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激光原理,加强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在掌握激光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激光基本原理:激光的产生、放大和发射过程,涉及受激辐射、能级跃迁等物理概念。
- 教材章节:第二章“激光的基本原理”2. 激光特性与应用:激光的相干性、平行性、单色性等特点及其在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激光的特性与应用”3. 激光器类型与工作原理: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常见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教材章节:第四章“激光器的类型与工作原理”4. 激光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包括激光器的使用、光路调整、激光测量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激光实验技术”5. 激光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介绍激光技术在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综述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综述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激光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了解激光的定义、产生原理和特性;(2)掌握激光在光学、电子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应用;(3)了解激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激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初步的激光设备操作能力;(3)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激光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激光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投身激光产业的热情;(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激光的基本概念:激光的定义、产生原理和特性;2.激光的产生和放大: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激光放大技术;3.激光的传播和应用:激光在光学、电子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4.激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我国激光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激光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激光技术在实际领域的应用;3.实验法:安排激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光的神奇;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节课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激光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激光技术的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激光技术的应用实例;4.实验设备:准备激光器、光具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相信本节课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激光原理,激发他们对激光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激光原理第八版教学设计
激光原理第八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激光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激光的工作原理2.掌握激光的特点和基本参数3.了解激光的应用领域和现状二、教学内容1.激光的基本原理–光的放大和受激辐射效应–激光与常规光的比较2.激光的特点和基本参数–单色性和相干性–波长、功率、脉冲宽度等基本参数3.激光的应用领域和现状–工业应用–医疗应用–科学研究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解析。
2.实验法:通过展示激光器的实验装置,向学生展示激光的实际工作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激光的特点和参数。
3.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激光的应用领域和现状进行讨论和分析,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激光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建议分为4节课,每节课45分钟,总时长为3学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应用领域和现状;难点是激光的基本参数和应用案例的分析。
六、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听课质量等。
2.课堂测试:通过闭卷测试考察学生对激光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参数的掌握情况。
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进行实验,并提交相关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激光实际工作过程的理解情况。
七、教学资源1.教材:《激光原理》,第八版,王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实验器材:激光器、激光功率计、激光束展不器等。
3.PPT:激光原理第八版教学PPT。
八、教学备注本课程建议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先对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讲授和分析,然后展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实践,通过实验和练习来提高对激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激光原理教案
激光原理教案教案标题:激光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激光的产生、放大和调谐的过程。
3. 了解激光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1. 激光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激光的产生和放大原理。
3. 激光的调谐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激光的产生和放大原理的深入理解。
2. 激光的调谐过程和应用领域的探索。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激光器和相关实验器材。
3. 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激光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激光的兴趣。
2. 提问:你知道激光是什么吗?你知道激光有哪些特点吗?二、激光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激光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分析激光与常规光的区别,讨论激光的单色性、相干性和定向性等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激光的产生和放大原理。
三、激光的产生和放大原理(25分钟)1.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激光的产生和放大过程。
2. 介绍激光的三要素:激活物、能源和光腔。
3. 解释激光的受激辐射和光放大的原理。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激光的产生和放大原理。
四、激光的调谐和应用(20分钟)1. 介绍激光的调谐方法和调谐器件。
2. 展示激光在通信、医学、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3. 引导学生思考激光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小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激光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激光实验,进一步深入理解激光的产生和放大原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调查激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激光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激光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了激光的产生、放大和调谐的过程。
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学生对激光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认知。
激光原理教案第一章
相干体积:如果在空间体积Vc 内各点的光波 场都具有明显的相干性,则Vc 称为相干体积。
Vc Ac Lc Ac c c
激光原理与技术
普通光源发光,是大量独立振子(例如发光原 子)的自发辐射。每个振子发出的光波是由持续 一段时间 t 或在空间占有长度c t 的波列所组 成.如图所示。
单原子发光的光波列和频谱
激光原理与技术
激光器是一种把光强和相干性两者统一起 来的强相干光源。相干光强决定于具有相 干性的光子的数目或同态光子的数目。 光子简并度:处于同一光子态的光子数。
含义:同态光子数、同一模式内的光子数、 处于相干体积内的光子数、处于同一相格内 的光子数
激光原理与技术
§1-2 光的受激辐射基本概念
h 2.m 2 , m0 0 c h h 2 3.P mcn0 n0 n0 k c 2
激光原理与技术
4. 光子具有两种可能的独立偏振状态,对 应于光波 场的两个独立偏振方向。 5. 光子具有自旋,并且自旋量子数为整数。 因此大量光子的集合,服从玻色—爱因斯 坦统计规律。处于同一状态的光子数目是 没有限制的,这是光子与其它服从费米统 计分布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重要 区别。
受激辐射概念是 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1917 年)。在 普朗克 于1900年用辐射量子化假设成 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分布规律,以及 波尔 在 1913年提出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量子化假设的 基础上,爱因斯坦从光量子概念出发,重新推 导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并在推导中提出 了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 40年后,受激辐射概念在激光技术中得到了应 用。
B21 = B12
A21
8 h C
3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副本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副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激光原理的基本概念、产生机制、传播特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激光的基本特性,包括单色性、相干性和方向性。
2.解释激光产生的物理原理,包括受激辐射、增益介质和泵浦方式。
3.分析激光的传播规律,包括衍射、干涉和偏振现象。
4.理解激光在光纤通信、医疗、加工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5.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激光设备的操作和性能测试。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依据激光原理的教学大纲,涵盖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激光导论:介绍激光的发现历史、基本概念和主要特性。
2.激光产生原理:讲述受激辐射、激光器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3.激光传播特性:分析激光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
4.激光应用技术:介绍激光在通信、医疗、加工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5.实验与实践:进行激光设备操作、性能测试等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对激光原理的理解和兴趣,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激光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2.讨论法:学生就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课堂讨论。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激光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激光设备的使用和基本性能测试。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激光原理与应用》等教科书。
2.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科研论文和科普书籍供学生深入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激光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激光器、光具座、光谱仪等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参与讨论的情况,占总评的20%。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占总评的30%。
3.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激光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
, , ', ' = 2 − ( , , ', ') =
− ( , , ', ')
(4)
2.Fox-Li 数值迭代法 积分方程(3)和(4)的解通过数学证明是存在的,但是实际求
解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用近似方法求数值解。 Fox-Li数值迭代法就是运用标量近似来分析模场特性。其运用的就是 迭代的思想,其迭代公式为式(3)。
此方法的基本物理解释是将初始场分布视为由无数多个本征函数 以一定比例叠加的结果,不同的本征函数对应不同的模式,在腔内往 返渡越过程中,不同模的衍射损耗不同,经过足够多次往返渡越后, 衍射损耗大的模受到的衰减程度比衍射损耗小的模大得多,当损耗大 的模的贡献与损耗小的模的贡献相比可以忽略时,剩下的便是小损耗 模的稳定场分布。
+
=
−
,'
''
, ' ( ') '
,' =
−
−
( − ')2 2
(8)
,'=
−
−
( − ')2 2
根据上述的公式在初始场分布设定的情况下就可以应用迭代的方法 计算出分布情况。
3.条形腔
条形腔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即一个方向有限长,而另一个方向上
无限延伸的腔形,与矩形腔类似。由于只在长度有限的那个方向上发
近似,我们只能根据不同几何形状的腔型来进行合理近似。于是,将
公式(1)作用于开腔的两个镜面上的场分布,可以镜面 S1 上场
1( ', ')与镜面 S2 上场 2( , )联系起来,经过 q 次传播后,根据上
述的假设有公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基于Matlab激光谐振腔模式模拟作者: 光电0905 唐世豪一、原理分析1.基本原理在分析激光器工作原理的过程中,谐振腔中的模式分布占据着重要的意义。
经典的研究激光谐振腔内激光模式分布及传播规律的方法是,运用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
其关系式如式(1):u(x,y)=ik4π∬u(x′,y′)e−ikρρ(1+cosθ)Sds′(1)式中,ρ为(x’,y’)与(x,y)连线的长度,θ为S面上点(x’,y’)处的法线和上述连线之间的夹角,ds’为S面上的面积元,k为波矢的模。
一般而言,腔长比镜面的线度大很多,(1+cosθ)/ρ近似取为2/L。
同时,假定腔面的线度a远大于波长,被积函数中的e−ikρ不能简单的近似,我们只能根据不同几何形状的腔型来进行合理近似。
于是,将公式(1)作用于开腔的两个镜面上的场分布,可以镜面S1上场u1(x′,y′)与镜面S2上场u2(x,y)联系起来,经过q次传播后,根据上述的假设有公式(2):u q+1(x,y)=iλL ∬u q(x′,y′)e−ikρS1ds′(2)对于对称开腔,当光波在腔内传播足够多次后(即在稳定情况下),镜面S1上光场传播到S2,出了表示振幅衰减和相位移动常数因子 γ 外,u q+1可以再现 u q ,形成这样一种稳态场:分布不再受衍射的影响,在腔内往返一次后能够“再现”出发时的场分布,即实现了模的“自再现”。
简化后有公式(3)和(4):u mn(x,y)=γmn∬K(x,y,x′,y′)S1u mn(x′,y′)ds′(3)K(x,y,x′,y′)=ik2πL e−ikρ(x,y,x′,y′)=iλLe−ikρ(x,y,x′,y′)(4)2.Fox-Li数值迭代法积分方程(3)和(4)的解通过数学证明是存在的,但是实际求解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用近似方法求数值解。
Fox-Li数值迭代法就是运用标量近似来分析模场特性。
其运用的就是迭代的思想,其迭代公式为式(3)。
此方法的基本物理解释是将初始场分布视为由无数多个本征函数以一定比例叠加的结果,不同的本征函数对应不同的模式,在腔内往返渡越过程中,不同模的衍射损耗不同,经过足够多次往返渡越后,衍射损耗大的模受到的衰减程度比衍射损耗小的模大得多,当损耗大的模的贡献与损耗小的模的贡献相比可以忽略时,剩下的便是小损耗模的稳定场分布。
二、实现方案1.计算流程跟据原理进行迭代计算的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运用Matlab 设计实现Fox-Li 数值迭代法程序的编写。
2.矩形腔以矩形腔为例,说明Fox-Li 数值迭代法计算时的具体形式。
设矩形平面腔边长为2a*2b ,腔长为L ,它们之间满足L ≫a,b ≫λ.在上述条件下,有如式(5)的近似:ρ(x,y,x ′,y ′)=L √1+(x −x ′L )2+(y −y ′L)2≈L [1+ 12(x −x ′L )2+12(y −y ′L)2](5) 于是在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中的e −ikρ可以近似写作:e −ikρ=e −ikL[1+(x−x ′L )2+(y−y ′L )2] (6)所以式(3)可以作为: u (x,y )=γi λL e−ikL ∫∫u(x ′,y′)+b −b e −ik[(x−x ′)22L +(y−y ′)22L ]dx′dy′+a −a (7) 对于上式(7)进行变量分离,设u(x,y)=u(x)u(y),有:u (x )=γx ∫K x (x,x ′)+a −a u (x ′)dx ′u (y )=γy ∫K y (y,y ′)+b −b u(y′)dy′K x (x,x ′)=√i λLe −ikL e −ik (x−x′)22L (8) K y (y,y ′)=√i λL e −ikL e −ik (y−y′)22L根据上述的公式在初始场分布设定的情况下就可以应用迭代的方法计算出分布情况。
3.条形腔条形腔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即一个方向有限长,而另一个方向上无限延伸的腔形,与矩形腔类似。
由于只在长度有限的那个方向上发生衍射现象,迭代公式(5)为一维的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u (x )=γ √i λL e −ikL ∫e −ik (x−x′)22L +a −a u(x′)dx′ (9)将条形腔的左镜面S1上沿着(-a,a)之间划分N-1等分,则有N 个点,每个区间为2a/(N-1)。
右边镜面S2上每一点的求解都需将左边镜面上的点进行逐点相加,如此循环迭代下去,最终会达到稳态分布。
否图1 计算流程图4.圆形腔圆形腔的迭代思想与矩形腔相同,只是划分与矩形腔不同。
圆形腔是按照径向和角向划分,在极坐标(r,θ)下完成数值迭代,但在最后显示的时候,需要将极坐标还原成笛卡尔坐标系。
5.倾斜腔严格的平行平面腔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情况下出现一定的不平行性是不可避免的,这里主要考察倾斜条形腔对自再现模的影响,如图2所示:图2 倾斜平行平面腔的示意图两个镜面相对其理想位置(即两镜面与其公共轴线严格垂直的位置) 沿相反方向偏离同样大小的微小角度β, 在镜的边缘处与理想位置的偏离线度δ。
在δ甚小的情况下,且只考虑腔的旁轴光线,镜面上两点的距离M1′M2′与理想情况下相应两点的距离M1M2之差为:I′=M′1M′2−M1M2=β(x+x′)=δa(x+x′)(10)于是有ρ=δa(x+x′)+M1M2,于是衍射积分方程变为:u(x)=γ√iλL e−ikL∫e−ik(x−x′)22L e−ikδa(x+x′)+a−au(x′)dx′(11)类似于条形腔,可以计算出倾斜条形腔的自再现模。
三、结果分析1.矩形腔模式分布在对于模式分布的分析中菲涅耳数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定义为Fres=a^2/L/λ。
菲涅耳数是表征了衍射损耗的大小的量,菲涅尔数越大,衍射损耗越小。
当谐振腔的菲涅尔数较大时,低阶模式和高阶模式的衍射损耗非常接近,高阶模在有限的迭代次数下不能有效地消除;而谐振腔的菲涅耳数比较小时,高阶模具有更高的颜色损耗,从而更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阶模振荡。
图3是fres为6.45(a分别是1mm,b是0.5mm,L是100mm,λ是1550nm)时的模式稳态分布。
振幅分布达到了稳定状态,呈现出近似高斯分布;而稳定后的相位分布,曲线上的起伏较小,中间区域接近平面波分布。
将具有这种特征的横模称为腔的最低阶对称模或基模,方形镜腔和圆形镜腔的基模通常以符号TEM00表示。
图3、4、5是矩形腔分别是fres为6.45、2.98、0.155(a分别是1mm、0.68mm、0.15mm,b是0.5mm,L是100mm,λ是1550nm)时的模式稳态分布。
对比这几幅图,可以看出镜面中心的振幅在菲涅耳数较大时可能不是最大的;较小时,中心振幅最大。
并且振幅从中心向外是振荡下降的,菲涅耳数越大振动的越厉害;菲涅耳数越小幅度曲线越平滑,更近似高斯分布,相位接近球面波分布。
由于平行平面腔的基模振幅分布是高斯分布,相位分布近似于球面波分布。
所以可以认为,在菲涅尔数较小的情况下,高阶模的损耗远大于基模的。
图3 fres=6.45的模式稳态分布图4 fres=2.98的模式稳态分布图5 fres=0.155的模式稳态分布图6 微小倾斜的模式分布2.微小倾斜对模式分布的影响实际中的谐振腔很难做到绝对的平行,运用程序模拟倾斜的条形腔如图6所示(偏移的距离b为100λ)。
在b=100λ的情形下,模场分布可以达到稳定,但是可以看出由于微小的偏移,振幅最大值有了偏移,而且已经不再对称。
相位的分布也产生了严重的畸变。
随着偏移量b的增大,振幅到达稳定需要的迭代次数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可能完全无法达到稳定的分布状态。
所以对于激光器谐振腔而言,这种偏移是十分有害的,应当避免发生。
3.菲涅耳数对圆形腔模式分布的影响菲涅耳数对于圆形腔的的分析类似于矩形腔。
图7、8是圆形腔半径a分别为0.5mm、1mm时候的模场分布图。
图中可以看出模场是以圆心为中心的中心对称。
圆心的振幅较大,向外延伸时,振幅下降,菲涅耳数越小,下降的越平滑。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菲涅耳数更小0.5mm的圆形腔在试验中更快的达到稳定。
同时可以看出在0.5mm是中心场很小,是一个暗斑。
而1mm的圆形腔中心是一个亮斑。
可以通过改变几何参数来改变模场分布,以实现不同模式激光的输出。
图7 a=0.5mm是圆形腔模场分布图8 a=1mm是圆形腔模场分布4.其他参数的影响在模场分布计算中还有很多因素对最终结果有较大影响,比如划分点的个数、初始场分布等等。
对于划分点数,虽然是越多越精确,最终误差积累的越少,但是点数太多会严重影响运算速度,特别是圆形腔。
因此要选取适当的点数,兼顾精度与效率。
对于初始模场分布而言,对于能够最终稳定的结构而言,初始的模场分布的不同会使,模场演变的过程不同,也可能加长模场到达稳定的时间,但是不会影响模场最终稳定后的分布结果。
四、设计体会本次课程设计是对于激光原理的一种考查,同时对于编程方法的考查。
具体而言就是对于本次的Matlab的考查。
首先是对于激光原理部分谐振腔的原理、计算公式、典型近似都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
更好的是,程序生成的图像对于几种腔型的模场分布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非常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其次是对于Matlab软件有了初次的接触。
第一次使用这个软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但是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断感受到Matlab的强大。
在编写过程中核心算法,也就是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积分方式,可以很快确定下来,而整个GUI界面与代码的联合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
但是整个完成后很有成就感。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更多的是程序编写上的问题,需要从最开始的语法等来熟悉整个编程软件。
然后在编写程序时,在最终的结果图像的显示,三维图像的显示,积分循环的实现等问题都拖后了进度。
翻阅了一些文献后,有在同学帮助下,才得以解决。
最后,有个建议。
对于这个课程设计,我觉得老师可以抽一些上机时间对于Matlab进行一些介绍,我想这个让我们编写程序时,上手更快。
也可以更节省精力。
参考文献:[1] 杨克成,激光原理与技术(原理部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 周炳琨. 激光原理(第六版) [M]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3] 姜丽丽,张翔. 用Fox_Li 数值迭代法求解F-P型激光谐振腔的本征模式[J ]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7,22(8):124—128.[4] 张志涌,精通MATLAB R2011a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5] 穆尔,MATLAB实用教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