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临床)第一篇绪论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或疾病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规律或行为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的内涵: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2、研究心理行为、健康和疾病三者的关系。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
1)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从生物学角度片面看待健康与疾病及其之间的转化。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恩格尔1877提出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综合看待健康和疾病即是说健康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三轴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疾病发生和三种因素的关系;心身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
对任一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都应从三轴系统来考虑。
3)整体(或全息)医学模式(holistic medical model)整体医学模式指出:健康是整体素质将抗,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含行为卫生)和社会素质(含生活方式)三者完整结合好才是健康;疾病是整体素质不好,主要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影响正常人和病人心身健康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心理测验法、评定量表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方法纵向发展和横向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由德国医生和哲学家洛采于1852年首先提出。
并在同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自然哲学时代标志:公元前1100年《周易》的产生。
自然哲学时代代表著作:《周易》、《黄帝内经》、《体液学说》。
医学心理学自考复习要点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中的作用的科学。
二、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三、医学模式的转化: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对于疾病和健康问题来说(特点),无论是致病、治病、预防及康复,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能机械发将它们分开。
四、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影响正常人和病人身心健康的各种心理问题。
五、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中的作用。
3.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
4.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的运用。
六、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心、身统一的观点2.社会对个体的影响的观点3.认知评价的观点4.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5.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6.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七、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按研究时间分类:●横断研究——几组同一时间研究●纵向研究——同一个人或同一组长时间的研究●回顾研究——过去经验●前瞻研究——预见未来2.根据研究手段分类:●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八、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1.人贵论2.形神论3.性习论4.知行论5.情欲论九、南朝的刘勰设计了一个注意分配的实验:同时完成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任务。
十、德国哲学教授洛采于1852年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的著作。
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第一套
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第一套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第一套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心理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心理疾病,还包括人们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心理过程、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因素对身体机能和疾病治疗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理状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体健康。
比如,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而积极乐观的心态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医学心理学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系,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与疾病研究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及心理障碍的成因、症状和治疗。
这包括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以及在躯体疾病基础上并发的心理问题,如癌症患者的心理调适、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等。
2、生理心理与心身疾病探索生理过程与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心理因素如何引发或加重身体疾病,即心身疾病。
例如,情绪紧张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紊乱,从而引发冠心病;长期的心理应激可能削弱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3、医患关系与医疗行为关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信任和合作关系,以及患者的求医行为、治疗依从性等。
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而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疾病的预后。
4、康复心理学研究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身体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伤残患者的心理康复、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等。
5、医学教育与职业心理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以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和应对策略,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三、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获取科学准确的研究结果。
1、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行为、表情、言语等,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变化。
医学心理学重点复习
医学心理学1、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3、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从生物医学的模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
4、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诊断学、心理治疗学、心理卫生、心身疾病等内容。
5、医学心理学在现在医学中的作用是:促进医学模式转变、促进预防疾病战略转变、顺应了临床医疗的工作需要、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1)疾病谱发生了改变(2)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3)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4)心理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5)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7、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关系?(1)系统整体观(2)心神统一观(3)社会影响观(4)主动调节观(5)情绪影响观8、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意义:(1)加强基础理论(2)增强心理定量的科学性(3)体现多学科的融合性9、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种类:(1)观察法(2)调查法(3)心理测验法(4)实验法(5)个案研究和抽样研究(6)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10、意识:是与语言有关的、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
11、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或下意识,是个体自己不能察觉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这个部分的内容是不能被道德和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要求和欲望,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心理创伤等。
12、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货不在意识之中,但有需要时可以重新进入意识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
13、弗洛伊德设人格含有三个基本系统:(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3)超我:遵循“至善原则”14、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发展经过的五个时期:(1)口欲期:0—1.5岁(2)肛欲期:1.5—3岁(3)性蕾期:3—5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器期;大约12岁15、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医学心理学 学习题纲
医学心理学学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简介一、心理学概念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的成立。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概述一、概念1.定义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所起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2.对象正常人和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3.研究任务1)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及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情绪因素的作用3)个性因素的作用4)通过调节心理机能——改善生理机能,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作用5)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二、*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1.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的统一2.治病和治人的统一3.认知评价影响心身健康4.适应和调节影响健康第三节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概念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一、研究领域1、临床心理学2、心理生理学3、变态心理学4、健康心理学5、神经心理学6、护理心理学7、其它领域康复、缺陷药物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临床法2.实验法3.测验法第五节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3.心理防御机制理论.4.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是通过环境的强化习得的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的条件学习、操作性条件学习和社会观察学习。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medical psychology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psychosomatic medicine心身医学: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生,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behavioral medicine行为医学:综合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health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两者相符,一致。
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自我指导训练:将患者的适应不良性想法或想像改变为重复的适应性的自我对话。
2 id本我:建立人格的基础,终生保持幼儿时期的特点,遵守快乐原则。
②ego自我:人格的执行部分,统辖本我与超我,为整个人格的利益和外部世界交往。
③super-ego超我: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发源于自我,是儿童吸收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形成。
3 shaping塑造作用:①Def斯金纳的行为矫正程序,实验者首先观察受试者的全部操作行为,然后通过奖励某些反应不理睬其他反应创造出一种基本上是全新的行为模式。
②强化,行为之后接着一个特殊事件使该行为重现频度增加的过程。
③行为之后紧跟着奖励使该行为重现频度增加为正强化,行为之后将原先厌恶事件撤出时该行为重现频度增加者负强化。
·4 bio-psycho-social model生物-心理-社会模式:①Def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同时考虑生物心理行为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②特征:a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b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c全面了解患者尤其是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提前提d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e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的重要措施f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整理
医学心理学复习1.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了哪些内容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印象、思维心理现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为个性差异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2.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主要观点。
医学心理学认为健康和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在一定原因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原因和条件可以概括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从疾病的最严重状态到健康的最顶峰状态是一个生命的连续过程,它处于经常变化而绝非相对静止状态,并呈现不同层次的适应水平,就意味着正常的健康,如果适应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适应不良,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
3.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内容:潜意识理论;性心理学说;人格学说;释梦学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包括正常行为、变态行为及其心身反应模式。
根据学习的基本规律,可以解释、预测和控制个体行为的获得、维持或消退。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为首要研究对象是具有经验的人;研究经过选择的人,关心的是个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提高应成为心理学的主要涉及的范围。
此理论鼓励和指导人们称为精神健全和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治疗心理疾患和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促成了开发健康人潜能的热潮。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包括自我实现理论人类的需要层次论和来访者中心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如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语言及情感等。
认知心理学虽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着眼于信息加工模型,把人脑与计算机作类比,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产生了人工智能新学科,这是现代科学的突破,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医学心理学提纲
名解:医学心理学: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新兴交叉学科。
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心理应激:根据过程模型,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异常心理: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大脑的结构或功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有的信念。
心理干预: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体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心理咨询: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的过程。
心理治疗: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程序中与患者不断交流并构成密切治疗关系,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消除或缓解其身心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
移情:病人将过去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情绪在与治疗者的关系里重现出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与医学模式转化。
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学科性质:学科交叉性;基础学科的性质;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生物医学模式;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医学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关键事件。
西方: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立。
;1852年,德国洛采首先以«医学心理学»命名其著作。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魏特曼建立世界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并于1907年,首次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并开设临床心理学课程。
1908年,在美国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心理卫生的保健。
二战期间及战后,临床心理学技术得到了大量运用—心理学测量和临床干预和治疗技术1957年,第一个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在美国Oregon大学医学院设立,医学院校开始开设心理学课程。
我国:1936年曾成立心理卫生协会,次年抗战爆发,活动停滞。
自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恢复活动和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起,中国医学心理学发展约为20余年。
而世界心理学发端于1879年,相差100余年。
3.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
【(1)观察法:①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②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③临床观察法(2)实验法: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3)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4)个案研究法:是只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观察、交谈、测量和实验等手段。
4.心理现象的结构,心理的实质。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心理现象——意志过程:意志、行为}——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1 绪论心理学的发展起源,医学模式的改变
2 各种心理现象的内容(知觉、思维、情绪、情感、人格)
3 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健康问题(幼儿、青少年、成年早期)
4 着重掌握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5、心理评估:标准心理化测验的技术指标及概念,各类心理测验的类型,英文缩写及应用
6、应激的概念及心理中介机制
7、异常心理的概念,常见类型(焦虑、抑郁、恐怖、惊恐发作、强迫、人格障碍)及临床症状,诊断依据
8、病人适应不良的几种现象
9、医患关系概念及类型
10、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的异同,常见的各种心理干预方法(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森田)。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心理现象 :包括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健康 :WHO 把健康定义为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的状态,而健康的反面就是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医学界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证实加推理"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因此,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有人称其为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 :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心理测量法:一心里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已达到医学心理学临床和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认知过程 :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高级形式。
思维方式的分类: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思维,即思维以动作为支柱,依赖实际动作解决具体直观的问题。
1~3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活动依赖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模式转化: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的观点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适应和调节的观点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选取机组在某些方面匹配的受试者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定纵向研究:对同一个货同一组对象在指定的时间长度内进行追踪研究回顾研究:是由现在看过去,将现在同过去联系起来前瞻研究:是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其目的是预见观察法:一般指在完全自然或不加控制的条件下,对人的可观察道德行为进行观测和记录调查法:借助于会见货问卷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测试法:利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和评定个体能力的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法:对某现象的一个特例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人格:分为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并随之深化而发展,认识过程受到情感和意志的影响,情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着意志,意志又丰富着情感,表现于个性倾向渗透于心理特点之中,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通过心理过程表达出来,个性积极影响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带着个性色彩动物心理的发展: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实质:脑对客观事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脑的重量:动物越高级,脑重占体重比例越大大脑皮质的发展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脑科学的研究:毁损与生化研究、割裂脑的研究第二章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的一般特性:感受性和特殊性: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可以用阈值度量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1、心身疾病的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P117)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的特征:1.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都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3.都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你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一定的躯体损害。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
2、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关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的认识所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3、心理的实质(P15)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4、感觉(P16)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P16)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P19)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6、心理咨询(P168)又称心理辅导,是通过对话对来访者予心理上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7、心理治疗(P152)也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8、人的心理或心理现象分别分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医学心理学 复习重点
08救援第一章绪论(注意把概念与例子之间的对应)1。
(定义)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⑵研究深信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⑷研究各类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变化规律;⑸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治疗。
3。
(概念)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像医学工作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注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解P5)身心分离观是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观念.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由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
5。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第二章心理学基础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人格倾向性人格(个性) 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第一节认知过程1。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2.感觉的特征(注意与例子的对应):⑴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其间成反比关系;⑵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停留现象,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⑶感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现象最强,听觉和痛觉的适应现象较为少见,痛觉无适应现象;⑷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⑸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如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
3。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如看到红红的苹果、听见动人的歌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1、心身疾病的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P117)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的特征:1.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都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3.都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你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一定的躯体损害。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
2、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关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的认识所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3、心理的实质(P15)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4、感觉(P16)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P16)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P19)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6、心理咨询(P168)又称心理辅导,是通过对话对来访者予心理上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7、心理治疗(P152)也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8、人的心理或心理现象分别分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9、注意:指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具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基本品质:①广度②稳定性和紧张性③分配④转移注意的特点:①指向性: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维持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正确答案:A10、情绪的状态:(P29)①心境(mood):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②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迅猛爆发、猛烈短暂的情绪状态。
③应激(stress):是指个体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1、人格(P35)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居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人格的特征: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统合性④功能性12、强化(P57)(reinforcement):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消退(P57)(extinction):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泛华(P57)(generalization):指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引起条件反射。
13、弗洛伊德(P48-49)潜意识理论:①意识:是人们当前注意到的并能用语言表达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外界的各种刺激等,这部分心理活动与语音密切相关,是位于海平面以上的冰山。
②前意识:是指当前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道德那些心理活动,是介于海平面③潜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有时意识不到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二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如海平面一下深层的冰山部分。
人格结构理论:(P49-50)a.本我(id):即原始的自己,位于人格结构最底层,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服从“快乐原则”。
b.自我(ego):是现实化的本能,位于人格结构的中层,它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逐渐分化、发展出来的,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自我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同时存在与意识级潜意识中。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c.超我(supergo):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个体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的,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明部分,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
超我按照“至善原则”。
14、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学习理论(P56-63)a.巴甫洛夫、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分为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其中非条件反射指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而条件反射是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质上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来实现的,是有机体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
华生: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同时证实了人们的行为来自无意识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并把其研究推论到其他情绪中,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
验证了对恐惧的泛化问题。
b.桑代克、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 1.学习是经由尝试与错误的过程;2.在尝试错误学习过程中,某一反映之所以能与某一刺激发生联结,是因为这个反应(触及门闩)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出笼得食)。
斯金纳 1.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下,你的行为都很可能伴随着某种结果,得到满足感,今后类似情况下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称为强化;如果得到如痛苦或尴尬,今后类似情况下很可能少会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称为惩罚。
2.与条件作用的形成一样,消退的关键也在于强化。
3.行为矫正正是通过积极的强化来改变行为的一种手段.c.班杜拉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论: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映特征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三元交互理论:是指“心理机能是指个人、行为和环境三个决定要素间不断地相互作用”,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个人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或者答“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15、心理测验的(P140-141)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采用同一个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反映了测验分数的可靠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是否将所要测量的内容指标准确地反映出来的程度,它反映了测验16、IQ(P41):智力商数,通过智力测验得出来的结果,是对智力水平的间接推测和评估。
17、智力测验(P142):是评估个人一般能力的方法,它是根据有关智力概念和智力理论按照标准化过程编制而成。
常用智力测验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939)、斯坦福-比奈测验(最早1905)和瑞文测验等18、症状定量表:SCL-90 (P149)症状自评量表SDS(P149):抑郁自评量表SAS(P150):焦虑自评量表人格测验:MMPI(P145):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EPQ(P146):艾森克人格问卷16PF (P147)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罗夏墨迹试验(P148)投射测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测验工具。
投射测验法:指观察个体对一些模糊或者无结构材料所做出的反应,通过被试的想象而将其人格特征和心理冲突从内心深处暴露或者投射出来的一种测验。
19、心理应激的过程模型(P98)20、A型行为模式:指那些敌意的、竞争、关注数目和获取物体,过分夸张的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行为方式,具有这类行为特征的称A型行为模式。
易患冠心病。
了解:B型:与A型行为相反的一种类型,缺乏竞争性,喜欢不紧张的工作,喜欢过松散的生活,无时间紧迫感,有耐心,无主动的敌意。
C型: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特别是对愤怒的压抑,好生闷气,尽量回避各种冲突;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有孤独感或失助感。
易患癌症。
D型:孤僻、独来独往。
21、抑郁症临床表现:持续的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21、焦虑症临床表现: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过分机警,对未来的生活不抱有信心。
22、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1.早年开始2.自知力部分缺损3.环境(社会)适应困难,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4.意识状态、智力均无明显缺陷,难以改变。
接受性原则,支持性原则,真诚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保密性原则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仅做参考)1.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不具备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
2.可能存在脑功能损害,但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学病理变化。
3.人格显著的、持久的偏离了所在社会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
个性上有情绪不稳、自制力差、与人合作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差等特征。
4.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但其意识状态、智力均无明显缺陷。
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可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5.人格障碍者对自身人格缺陷常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屡犯同样的错误,因而在人际交往、职业和感情生活中常常受挫,以致害人害己。
6.人格障碍者一般能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
7.各种治疗手段效果欠佳,医疗措施难以奏效23、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P156-158):倾听技术和影响技术24、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P27)。
区别:1.情绪是由自然需要是否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体验;情感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高级且复杂的体验。
2.情绪是动物与人所共有的;情感是人所独有的。
3.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与短暂性的特点;情感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4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一般较微弱,较少有冲动性,外部表现也不明显。
联系:1.情绪的各种变化一般都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
2.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
25、如何指导应对不良的心理应激:(P115)1.个体应对的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策略正确选择,2.少无效应对行为,3.积极应对挫折,4.有效地处理冲突26、试述病人的心理需要。
(P205)1.被认识和接纳的需要2.接受信息刺激的需要3.安全与早日康复的需要 4.关心、体贴、尊重的需要27、厌恶疗法(P161)是一种通过惩罚手段引起厌恶反应,从而阻止和消除原有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28、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工作对象可称为病人,主要为精神病、神经可称为来访者,在适应和发展方面发生病、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等患者困难的正常人工作者精神病医生、医学心理学家临床咨询心理学家工作任务人格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人际关系、学习、升学、家庭婚姻性变态工作方式强调人格的改造和行为的矫正,费强调教育及教育与发展,费时较少,时较长,数周至数年一次至数次29、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P122):①患者具有环境刺激导致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在时间上与其躯体疾病的发生或加剧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