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信技术发展史

合集下载

浅谈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 0 1 3年 3月 第 5期 总 第 2 7 9期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n e r Mo ng o l i a S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 Ec o n o my
Ma r c h 2 0l 3 No . 5 To t a l No . 2 79
1 通 信 技 术 的 发 展 阶 段
通 信 技 术 是 信 息 技 术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从 广 义 说 , 各 种 信 息 的 传 递 均 可 称 之 为 通 信 。但 由 于 现 代 信 息 的 内容极 为广 泛 , 凶 而 人 们 并 不 把 所 有 信 息 传 递纳 入通 信 的范 围 。通 常 只把语 音 、 文字 、 数据 、 图 像 等 信 息 的 传 递 和 传 播 称 为 通 信 。面 向公 众 的 单 向 通信 , 如纸 、 广播 、 电视 不 包 括 在 内 。 但 这 种 单 向 传 播 方式 , 由于通信 技术 的发 展 , 也 在 发 生 变 化 。纵 观 通 信 的 发 展 分 为 以 下 3个 阶 段 : 第 一 阶 段 是 语 言 和 文 字 通 信 阶 段 。 在 这 一 阶段 , 通信 方式 简单 , 内 容 单 第 二 阶段是 电通 信 阶段 。 1 8 3 7年 , 莫 尔 斯 发 明 电报 机 , 并 设 计 莫 尔 斯 电报 码 。1 8 7 6年 , 贝 尔 发 明 电 话 机 。这 样 , 利 用 电 磁 波 不 仅 可 以传 输 文 字 , 还 可 以传输 语 音 , 由此 大 大 加 快 了 通 信 的 发 展 进 程 。 1 8 9 5年 , 马可 尼发 明无 线 电设 备 , 从 而 开 创 了 无 线 电 通 信 发 展 的 道 路 。 第 三 阶 段 是 电 子 信 息 通 信 阶 段 。从 总 体 上 看 , 通 信 技 术 实 际 上 就 是 通 信 系 统 和 通 信 网 的技 术 。 通 信 系 统 是 指 点 对 点 通 信 所 需 的 全 部设施 , 而 通 信 网 是 由 许 多 通 信 系 统 组 成 的 多 点 之 间 能 相 互 通 信 的 全 部 设 施 。 现 代 的 主 要 通 信 技 术 有 数字通 信技 术 , 程控交换技术 , 信 息传 输 技 术 , 通 信 网络技 术 , 数 据 通 信 与 数据 网 , I S DN 与 A T M 技术 , 宽带 I P技 术 , 接 入 网与接入 技术 。

浅谈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浅谈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社会 的发展 。直 到十九世纪 ,出现 了跨越式 的变化 。 码 ,并在 电报机 上传递 了第 一条 电报 ,大大缩 小了通
传输速度为每秒9 6 1 .Kbt .— 4 4 i,最早的文字 简讯 也从
2 之后 ,进入2 5 G .G:W AP 、GPRS 时代。其 实到
我们 知 道 , 1 4 年 ,美 国人莫 尔 斯发 明了莫 尔斯 电 此 开 始 。 84 信时空 的差距 。1 7 年 贝尔发 明了电话 ,首次 使相距 现在 ,我 们依 然处 于2 5 86 . G和3 G的过 度之 中 。最早应 数百米 的两个人 可以直接清 晰地进行 对话 。电话和 电 用在手机上 网的规格是WAP ( rls Ap l ain Wiees pi to c 报的发 明 ,是人 类通信史上 一大进步 。伴随着 十九世 P o o o :无线应 用协议 ),不过最初GS r tc l M的数据传 纪工业技 术革命 ,整个人类社 会全面 发展 ,这 也使得 输速 度不 快 ,所 以w AP 应用最 终宣 告失败 ,也 因 的 人们对 于信息传递 的要求有 所提高 。在此背景 下 ,信 此有 了更新一代的无线 通信技术 :GPRS ( n r l Ge e a 息通信技 术发展迅猛 。随 着时 间的流 逝 ,电报逐 渐被 P c e do S r ie a k t Ra i evc :通用封包无线服务 )。G R P S 淘汰 ,电话机的功 能不断完备 ,增 强 ,出现 了无限通 是在现行 的GS M系统 下进 行资料封包传输 ,理想速率 信等 。现 代通信技 术的进步 ,主要表现 在数字程 控交 可达每秒 l5 i,实际约为每秒5 Kbt 1 Kbt 6 i。由于新 增硬 换技术 、光纤通信 、卫星通信 、智能终 端等方 面 ,而 件的支 出门槛不高 ,只需在 GSM基地台旁架设数据节 覆盖全球 的个人通信则是通信技 术的发展 方向。 点设备 ,因此 GPRS 为现行手机 上 网的主 要方式 。 成 GP 开启 了高速行动上 网的新纪元 ,我们也称GP RS RS

浅谈通信的前世今生

浅谈通信的前世今生

浅谈通信的前世今生从通信技术发展开始,人类的历史文明就迈上了另一个全新的台阶。

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更是贯穿人类生活的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被通信所连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关系网,为各区域的交流做出了宏大的贡献。

那么,通信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通信的前世今生。

一、初始通信(一)、为何要通信——我们要信息从古代的邮驿到今天的手机,从手写的书信到计算机网络即时通信软件,从古代的烽火台到今天的卫星通信,从飞鸽传书到今天的物联网,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每一个脚印都可视为着通信技术发展的烙印。

可以说,通信技术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下面就先来看看我们生活中的通信技术吧。

生活中的通信以我们生活中普通的一天为例,看看我们平时都用到哪些通信?早上6:00,“嘟嘟嘟”地哨声把我们从美梦中叫醒。

值班员的哨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这就是一种通信,哨声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你得起床了!平时我们逛商场,要做电梯上楼,按一下电梯的上行键,我们走进电梯。

我们按电梯的按键也是一个通信的过程,按键被按下这个动作向电梯的处理系统发送有人要坐电梯上楼的信息。

上午,班长对小王说“小王,今天你8点至10点在传真室值班。

”小王说“班长,今天我身体不太舒服,能不能调整一下。

”班长说“好的,今天你先休息一下。

”说几句话就有通信了吗?呵呵,这个可是有。

此处的通信就是不借助任何工具的班长和小王的对话过程。

我们通过对话来实现通信,一方的嘴唇充当信源(通信的源头)的时候,另外一方的耳朵扮演的是信宿(通信的归宿)的角色。

在我们通信的过程中,通信的编码格式是中文的普通话,信道是空气,所以尽管这里的通信距离比较短,但还是有通信的,而且还是无线通信!2.几个基本通信概念结合上面的例子,这里补充几个通信的基本概念。

在通信中,如下几个概念是经常要用到的。

(1)信源:顾名思义,信源就是信息的源头。

在上面的例子中,哨声把我们叫醒的时候,闹钟是信源,我们按电梯上行键的时候,我们的手指是信源,班长和小王说话的时候,班长就是信源。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囊论科拳Ⅵ裂捌一一镕i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叶剑(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通信工程05级5班四川南充637002)【摘要】分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并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展望中图分类号l TN91文献标识码l 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09--01一、光纤曩信技术的发晨曩现状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光纤从提出理论到技术实现和今天的高速光纤通信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

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研制的最好的光纤损耗在400分贝以上,1966年英国标准电信研究所高锟及H o ckham从理论上预言光纤损耗可降至20分贝/千米以下,日本于1969年研制出第一根通信用光纤损耗为100分贝/千米,1970年康宁公司(C or ni ng)采用“粉末法”先后获得了损耗低于20分贝/千米和4分贝/千米的低损耗石英光纤,1974年贝尔实验室(Se l l)采用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法制出性能优于康宁公司的光纤产品。

到1979年。

掺锗石英光纤在1.55千米处的损耗已经降到0.2分贝/千米,这一数值已经十分接近由Rayl ei gh散射所决定的石英光纤理论损耗极限。

目前国内光纤光缆的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

特种光纤如FT nI用光纤仍需进口,但总量不大。

国内生产光纤光缆价格与国际市场没有差别.成本无法再降,已经是零利润,在国际市场没有太强竞争力,出口量很小.二十年来的光技术的两个主要发展,W D M和PON,这两个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多业务传输发展平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更有效承载以太网业务、数据业务。

另一方面是向业务方面发展。

A So N的现状是目前的系统只是在设备中,或是在网络中实现了一些功能。

但是一些核心作用还没有达到.二、光拜置信技术的趋势及晨量目前在光通信领域有几个发展热点即超高速传输系统、超大容量W D M系统、光传送联网技术、新一代的光纤、I Pov er O p t i ca l以及光接入网技术.’(一)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目前l O 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主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但是,l O G bp s系统对于光缆极化模色散比较敏感,而已经铺设的光缆并不一定都能满足开通和使用l O G bp s系统的要求,需要实际测试,验证合格后才能安装开通。

通信发展史.(PPT51页)

通信发展史.(PPT51页)

烽火传军情
三国时期的关羽仿照周烽火台旧制,沿江列布烽火台,一旦发现东吴军队,即点燃烽火,示警云长。 关羽得报,即可迅速回兵。
东吴吕蒙采取白衣渡江的方式迷惑蜀军。看守烽火台的蜀兵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蜀兵还经常接受动 物商人的贿赂。因此,虽然有大批白衣人过江,也丝毫没有引起蜀兵的警觉。东吴恰到好处的运用了瞒天 过海之计,使关羽不能从烽火台及时得到荆州的军事信息,以至于被铺被杀。
其他早期信息传播
• 信鸽传书 • 击鼓传书 • 黄儿传书 • 风筝通信 • 竹筒传书
邮驿通信
周朝时期,诸侯都自成一个国家。他们为政治、 军事上的需要,都在大道上经常设有驿马和邮 车,往返传送官府公文。 右边这幅图是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 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 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鸿雁传书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 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 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 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 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 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 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 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 "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 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民信局的出现
• 大约在唐朝的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主要为民间商 人服务的“驿驴”。
•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由宁波帮商人首创的 “民信局”。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 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到了清同治、咸丰、 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 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 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福建话发音“信”为 “批”,故侨批局也就是侨信局,专门为南洋侨民服 务)。较大的民信局在商业中心上海设总店,各地设 分店和代办店,各民信局之间还联营协作,构成了民 间通信网。

浅谈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浅谈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随着先进技术的采用,我国的通信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已经取代了固定通信技术成为行业的首选,它的功能也不再仅仅是语音通话,一方面无线通信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个性化也逐渐成为无线通信的主要特征。

我们可以预见,今后无线通信技术将会在更大的范畴和更大的幅度上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添光添彩。

一、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阶段无线通信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价值,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流、商贸合作、国际本文由收集整理谈判、业务洽谈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首先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个时期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短波频率刚刚出现,电子管技术还刚刚起步,一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波动频率是150兆赫兹的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才逐渐产生并形成雏形。

第二时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

这一时期半导体技术逐渐被人们发掘并掌握,波动频段已经发展到450兆赫兹,而且人们还很好地解决了公共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的继续问题,为移动电话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时期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这个阶段取得的进展一方面包括蜂窝系统概念的引进,另一方面波动频率达到了800兆赫兹。

第四时期指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个时期第二代通信技术迅速崛起并获得了突飞猛进,并且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各种通信系统和多样的通信业务。

最后一个时期也是最近一个时期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直到现在这个阶段。

这个时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业务需求量的增加,以移动电话和移动电脑、移动多媒体为标志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横空出世,有效地解决了快节奏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工作所需和生活所求。

二、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一直是我们生活的好伙伴,而且对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浅谈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浅谈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浅谈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1000字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它的应用范围已经延伸到了所有领域。

从古代的狼烟、烽火到现代的无线电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

本文将从史实出发,介绍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通信的历史发展通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先后出现了狼烟、鸟信、火种、写字等方式,但都受到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电信号进行通信,于是电报这种通信方式应运而生,但是它需要改进,因为电报的发送和接收还需要经过一位训练有素的操作员,使得通信远远不能普及。

然后,无线电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无线电通信成为主流的通信方式之一。

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交流。

二、通信的现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等设备的普及,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而这些智能设备也成为人们有效通信的工具。

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互联网、宽带等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谷歌、脸书、Twitter等各种应用程序也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轻松地与他人进行通信。

三、通信的未来发展未来,通信技术仍然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将借助先进的技术进行更多的交流。

下面是一些有趣和令人期待的通信技术和趋势。

1.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态的非可克隆性和波函数的崩塌特性建立安全通信,它将使数据的传输变得非常安全。

2. 5G技术:无线电通信的第五代技术将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带宽和更低的时延。

这将使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物联网智能设备得到更为广泛的應用。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等。

4. 虚拟现实:众多的通信应用中,虚拟现实是一项令人期待的新技术,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其他人交流,真实感会非常强烈。

总之,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将会不断地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通信发展史.ppt

通信发展史.ppt
• 直到1900年,我国的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了, 并且正式在南京开始使用了,随后在1905年,在俄 国的帮助下,我国终于在烟台至牛庄的位置,开始架 设了无线电台,到此中国原先的古老通信机构彻底被 先进的通信逐步代替了。可惜的是,后来由于战争的 爆发,使得我国的通讯发展一度无限期的停了下来。
新中国通信起源
邮驿通信的负面影响
《新唐书·杨贵妃传》里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杨贵妃 爱吃荔枝,但荔枝易变味,那时候没有空运,只能靠驿 传,相当于现在的陆运快递。《大唐六典》记载:在唐 玄宗时期,全国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 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唐代各道陆驿分为六 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 人,二等驿配驿夫15 人,三等 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 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 人, 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有些学者据 有关各种资料统计,在唐代,全国的驿夫数总数合计当 在25000 人以上。这和1949 年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 邮政人员总数几乎相当。
1G时代
• 到了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 终于研制成功,当时十分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并且 将其建成了蜂窝状的移动通信网,这么一来大大提高 了通讯系统的容量,而且在两年前1973年,摩托罗 拉公司打造出了首部移动通讯设备,也就是大哥大, 至此通讯技术开始进入了1G时代!
1G时代
通信旗
•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 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 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 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 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 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 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 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 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浅谈移动通信网络

浅谈移动通信网络

浅谈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本文将从网络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义和分类移动通信网络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实现移动设备间的通信的技术系统。

它可以分为第一代(1G)、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和第五代(5G)等几个不同的阶段。

在1G时代,移动通信网络仅能进行模拟语音的传输,通信质量不稳定。

2G时代,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得移动通信具备了更高的信号质量和更丰富的业务功能。

3G时代,网络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使得视频通话和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

4G时代,网络的速度和容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视频、游戏等大流量数据的传输成为常态。

而5G时代,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将能够支持更多智能设备连接和物联网的发展。

二、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虽然很短暂,但进展迅速。

从1G到5G,网络技术和应用功能都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在1G时代,人们只能通过模拟信号实现通信,通信距离和质量都受到限制。

到了2G时代,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得信号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文字短信、彩信等功能也开始出现。

3G时代,网络速度大幅提升,使得移动互联网和视频通话成为可能。

4G时代,网络的速度和容量进一步提高,支持了大量的流媒体应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4G网络。

而如今的5G时代,网络速度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可以支持更多的智能设备连接,还能为智能城市、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移动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首先,5G将成为主流。

5G网络将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5G网络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光纤的发展进程

光纤的发展进程

信息科学前沿讲座——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一、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1966年英籍华人高馄发表了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提出能够用石英制作光导纤维,其损耗可以控制在20 dB/km的范围内,可实现大容量的光纤通信。

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的标准电信实验室(STL)、美国的康宁(Corning)玻璃公司,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等几个少数机构的领导相信该理论的可实施性。

1970年,康宁公司研制出损失低达20dB/km,长约30 m的石英光纤(据说花费了3000千万美元)。

1976年,贝尔实验室建立了一条从华盛顿到亚特兰大实验线路,传输速率仅45Mb/s,只能传输数百路电话,此时若使用同一级别的同轴电缆,可传输1800路电话。

当时尚无适用于光纤通信的激光器,只能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做光纤通信的光源,这便是导致光纤传输速率低于同轴电缆的原因。

1984年左右,适用于光纤通信的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使得光纤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44 Mb/s,可同时传输1920路电话。

到了1992年,一根光纤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2.5Gb/s,相当3万余路电话。

1996年,各种波长的激光器相继研制成功,这使得光纤通信可实现多波长多通道的数据传输,即所谓“波分复用(CWDM)”技术,也就是在1根光纤内,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于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倍增。

在2000年的时候,利用WDM技术,一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已经能够达到640 Gb/s。

在提出光纤通信理论之后的几十年里,高锟的理论成为了现实,光纤通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010年,高馄因在光纤通信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

有人对高馄1976年发明了光纤,而2010年才获得诺贝尔奖有很大的疑问。

事实上,从以上光纤发展史可以看出,尽管光纤的容量很大,没有高速度的激光器和微电子仍不能发挥光纤超大容量的作用。

现在,电子器件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Gb/s量级,而各种波长的高速激光器的出现使光纤的传输速率已经达到了Tb/s量级(C1 Tb/s=1000 Gb/s),人们认识到了——光纤的发明引发了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二、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G)
•数据传输率要超过UMTS,即从2Mb/s提高到 100Mb/s;
• 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尚不能达到的高速数据
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并能形成综合 广带通信网(IBCN)
• 能提供150Mb/s的高质量的影像服务
3
未来手机的趋势
• 可视电话手机 • 具有GPS功能的手机 • 电视手机 • 指纹识别手机 • PDA/手机一体机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特点: • 频带利用率高、容量大 • 话音质量高 • 具有开放接口 • 安全性高 • 能实现数据漫游
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 通信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 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 百 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 CDMA2000, CDMA, TD-SCDMA, WiMAX

浅谈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浅谈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关键 词1 4 ( ; ; 通信 技 术 ; 安全缺 陷; 发展 策略
前, 住全球 4 5 亿 于 机用 户 的基 础 上 , 移 动 通信 在 一 步 步 的 还便 宜 很 多 。
发展 f 使人 人之 达到了基本上的互联, 而接 下来的就是致力
J 人 联嘲I ' n J 的相 互 联通 。在 这 过 程 中 , 3 G 移动 通 信 技术 的
僻 。另外, 4 G 移动通信 可以进行真 正的无线漫游 , 从 而使各个多 性增 加 , 从 而 获 得 空 间 复用 技
系统 , 1 r 顾 的 飞跃 。但 与 此 同 时 , 由于 3 G 通信 技 术 在 视 频 、 影 信 道 的划 分 , 原 有 的 宽频 数 据 流在 被 串并和 分 流 的过 程 中 被划 分

以及 数 据传 输量 和 速 度 等 方 面 的缺 陷 , 也 为 了进 一 步 更 为 多 个 窄 带平 坦 的信 道 , 通 过 分 流来 获得 频 带 的高 利 用 率 , 十分
蜂 窝 式 络 , 其中, 全数字式 I P 技术 的采 用 更促 使 4 G 超 越 了 原 碍接入 , 并把相关 的业务 、 传输个控制等程序分开来。而在核心
仃的边缘 能化刚络体系, 向全智能化的网络体系发展 。值得一 网 中 , I P 与 多 种无 线 接 入方 式 间是 可 以兼容 的, 因此, 在进 行 核 心
2 4 G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的 支撑 技 术 系 统 4 G 之所 以能在 移 动通 信 技 术 中崭 露 头角 , 其 先进 的技 术支 撑
延川使得智能机在 于机用户 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 更使手机运用 是 关键 。首 先 是 O F D M ( 正交 频 分 复用 ) 。O F D M 在4 G 中主 要运 用 于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交流沟通的需求,从最原始的语言、手势、烟火等,到现代先进的通信技术,通信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1. 早期通信方式
最早的通信方式是人类使用语言、手势等直接交流。

后来,人类发明了烽火、军鼓、哨子等原始通信工具,用于远距离传递信息。

2. 书信通信时代
随着文字的发明,书信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

在中国,早期的书信通信发端于秦汉时期,汉代更建立了全国性的驿传制度。

欧洲则是在15世纪发明了邮政系统。

3. 电报时代
1837年,电报机的发明标志着电信时代的到来。

电报迅速在全世界传播,成为当时最快捷的通信方式。

4. 电话时代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人类进入了语音通信时代。

电话网络不断扩张,成为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的重要通信工具。

5. 无线电通信时代
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出现,使远距离无线通信成为可能。

无线电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应运而生。

6. 互联网时代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通信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新型通信方式层出不穷,促进了信息的高效传递。

7. 移动通信时代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设备日益普及。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形式的通信。

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未来,通信技术必将更加智能化、多元化,为人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沟通体验。

探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探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 的主要支柱之一 , 具有带宽极 宽、 容量大 、 抗干 扰能力强 、 中继距 离长等优点 , 无 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同时, 它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 的重要标志和未来 信息社会 中各 种信息的 主要传送工具。 从 16 9 6年有人首次提 出光纤可用于通 信的“ 神话” 预言 , 目 光 到 前 纤通信 的应用已遍及长途干线 、 海底通信 、 网、 局域 有线 电视等领域。其
移动网络演进的主要进程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 由于其移动话 音用户的普及率高 , 通过发 展用户实 现增长 的模 式 已成 为历 史。因此 , 他们期望通过 3 G搭建更大的业务平 台, 从而实现利润的新来 源。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G) 也称 I 20 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 。 3 , MT0 0,
全局和长远 的眼光 出发 , 采取一体 化的思路 规划和建设 网络. 发挥光纤 通信和无线通信不 同技术的个性 , 综合布局, 解决不 同区域 、 同用户群 不 对带宽及业务 的不 同需求。 参考文献 : 1 曹达仲. ] 移动通信原理 、 系统及技术[ ] 北京 : M . 清华 大学出版
社 .04 20 .
二、 移动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 补性 日趋鲜 明。这主要表 现在不同 的
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 同的适用区域 , 不 不同的技术特点 , 同 不
[ ] 自华. 2唐 光纤通信的新篇章 [ ] 中国数据 通信 ,0 4 J. 20.
的接人速率 。比如 3 G和 WL N、 WB等 , A U 都可实现互补效应 。 从公众从公众移动通信 网络发展 来看 ,G已经成为 全球包括 中 国 3
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 , 提高 了系统 的可靠性 , 节省了维护成

通信工程施工的历史

通信工程施工的历史

通信工程施工的历史1.古代通信工程施工在古代,人类使用各种方式进行通信,像是音乐、烟火、旗语等。

而对于通信工程施工,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古代的长城。

长城作为一项极端复杂的工程,其建设和使用也包含了通信的需求。

长城上设置的烽火台是古代通信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烽火台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传递紧急消息。

当敌军入侵或者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士兵会在烽火台上点燃火把,发送烟雾信号。

这种古代的通信方式虽然简单,但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近代通信工程施工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发展,通信技术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在19世纪末期,电报成为了主要的通信方式。

电报线路的建设成为了当时通信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

一战和二战期间,电话和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军方为了战争的需要,大量修建了电话线路和无线电信号塔。

这些工程在经历了激烈的战争考验后,证明了通信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现代通信工程施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代通信工程施工变得更为复杂和专业化。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通信传输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且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满足了人们对高速通信的需求。

在现代通信工程施工中,施工过程更加注重精确和快速。

工程师们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比如激光测距仪、全站仪、地理信息系统等,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此外,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通信工程施工也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5G技术将会带来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传输延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4.未来通信工程施工未来的通信工程施工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施工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同时,随着人类对于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通信网络也将会不断扩展和升级。

未来的通信工程施工将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和高效的通信网络。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施工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存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施工也在不断进步和演变。

浅谈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

浅谈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

24 宽 带 线 性 调 频 .
发射的射频脉冲信号在 一个周期 内,其载频 的频率 作线 性变化 , 称 为 线 性 调 频 。 因 为 其 频 率 在 较 宽 的领 带 内变 化 ,信 号 的频 带 也 被 展宽了。这种 扩频调 制方式 主要用在雷达 中, 但在通信中也有应用 。
正实用 的扩频通信系统是在 5 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 。麻省理工学 院
【 摘 要】 本文回顾 了扩频技 术发展历 史, 介绍 了扩频技术的理论基础 以及 实现频谱扩展 的方法, 以及各 实现 方法的技术特点 , 望了扩频 展 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关键词】 扩频技 术; 发展 历史; 术特 点; 技 理论基础
1 扩 频 通 信 历 史
扩 频 技 术 的最 初 构 想 是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形成 的 。 战后 得 出 了 “ 好 的抗 干 扰 措 施 就 是 好 的 工 程 设 计 和 扩 展 工作 频 率 ” 最 的结 论 。 真
成 功 的 扩 频 通 信 系 统 。自从 扩 频 通 信 的 概 念 在 5 O年代 开 始 成 熟 以后 . 此 后 的二 十 多 年 扩 频 通 信 技 术 得 到 很 大 的发 展 ,但 都 只是 局 部 的 发 展 。 直 到 8 代 初 ,扩 频 技术 仍 然 主 要 应 用 在 军 事 通 信 和 保 密 通 信 O年
扩频通信本 身就是一种 多址 通信方式 , 为扩频多址 。 称 实际上是
码分多址 (D C MA) 一 种 , 不 同 的扩 频 码 组 成 不 同 的 网 。虽 然 扩 频 的 用 系 统 占用 了很 宽 的频 带 ,但 由 于各 网可 在 同一 时 刻 共 用 同 一频 段 , 其 频谱利用率甚 至比单路单载波 系统还要高 。 D C MA是未来全球个人 通

通信普及知识

通信普及知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纵横制交换系统使用电磁力建立和保持接续。“纵横”是指它的选择器 采用交叉的“横棒”和“纵棒”选择接点。
从人工交换机到自动交换系统的革命性变革最早是由步进制交换系统完 成的。步进制交换机是由电动机的转动带动选择器(又叫接线器)垂直 和旋转的双重运动来实现主被叫用户间的接续的。
步进制交换
人工交换机
1878年出现了第一部人工磁石电话交换机,后来又出现了人工共电交换机,都是依靠人 工(话务员)完成主被叫用户间的接续的。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 英特尔公司 宣称,他们 首创了一种 “开启集成 电路新纪元” 的半导体芯 片,根据该 公第一块微 处理器芯片 已属大规模 集成电路范 畴。
个人计算机
1981年无 疑是个分界线。 这一年,IBM 公司推出了它 的个人电脑, 人类社会从此 跨进个人电脑 新纪元。
多 多媒体技 媒 术是电脑能够 体 交互式处理文 计 字、声音、图 算 像、动画、视 频等多种媒体 机 信息。
国外古代通信技术
马拉松 灯塔 旗语 信猴 击鼓传声
近代通信技术
近代通信技术——摩尔斯电码
1844年,摩尔斯试拍有线电报成功——打下了近代电讯事业的 基础。
故事:
为了使电报样机迅速得到试验鉴定,莫尔斯经过多次研究考察,拟定 了在华盛顿与马利兰州的巴尔的摩两城市间架设第一条40千米长的高空试 验性电报线路计划。几经波折,计划于1843年得到美国国会的拨款支持。 1845年5月24日,在美国国会大厦举行的世界上第一次收发电报公开试验 获得了成功。几年后,电报很快得到推广。 1854年,美国最高法院正式确定莫尔斯的发明专利权。1858年,欧洲 各国联合发给莫尔斯40万法郎奖金。这位画家成为电报发明家的故事传遍 了世界! 晚年,享有盛誉的莫尔斯将发明电报获得的巨大财富从事慈善事业。 1872年4月2日莫尔斯逝世后,纽约市人民特地在中央公园为他建造了一座 雕像,永远纪念他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浅谈人类通信之手机发展史(一)2024

浅谈人类通信之手机发展史(一)2024

浅谈人类通信之手机发展史(一)引言概述:人类通信方式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烟火信号和鸽子传书,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通信方式也得以革新。

在这其中,手机可以说是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通信工具之一。

本文将对手机发展史进行浅谈,通过探讨手机在通信领域的逐渐兴起、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类通信方式的演变过程。

正文:一、手机的起源与初期发展1. 手机的起源:诞生于20世纪- 20世纪初的有线电话技术与移动通信的联系-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的诞生2. 初期手机的特点与限制- 体积笨重、通信距离有限- 富人的奢侈品和特定职业的工具- 通信费用昂贵,仅限于特定区域二、手机技术的革新与突破1. 从模拟到数字:数字移动通信的崛起- GSM技术的引入及其优势- 数字信号带来的通话质量和传输速度的提升2. 小型化与功能增强:手机的迅速发展- 小型化的关键技术突破- 功能的多样化和智能化改进-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入三、手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1. 提供便利的通信方式- 随时随地的联系和沟通- 短信、彩信等功能的应用2.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手机依赖症- 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四、手机的市场与产业发展1. 手机的普及与市场规模的扩大- 多厂商竞争带来产品多样性- 智能手机的大众化普及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形成- 手机制造商、运营商和软件开发者的合作 - 移动应用市场与APP经济的兴起五、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 技术革新:5G、折叠屏等趋势- 5G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 折叠屏技术及其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2. 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 AI助手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 手机作为物联网的核心节点总结:手机作为人类通信方式的重要变革之一,在起源初期的笨重与限制到现代的小型化、功能增强,手机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

手机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便利的通信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通信技术发展史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这么课程学期过半后,了解并掌握了一些与通信相关的知识,加以课程之余自己通过查阅书籍和使用网络工具,将通信史这一知识方面整理成以下文字,用以自我提高以及与大家共同进步。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悠久。

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

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

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消息的远距离传送,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

不过,由于那时人类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只有等待了……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

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

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

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电磁波的发现也促使图像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实现了电子扫描方式的电视发送和传输,制造出第一台符合实用要求的电视摄像机。

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超短波转播站,电视迅速普及开来。

图像传真也是一项重要的通信。

1980年后,传真技术向综合处理终端设备过渡,除承担通信任务外,它还具备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综合性处理终端。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等等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

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成为现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
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

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

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

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入速率。

比如3G和WLAN、UWB等,都可实现互补效应。

3G可解决广域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WLAN可解决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而UWB可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

因此,我们应该综合推进各种无线接入的发展,推进组网的一体化进程,通过建网的接入手段多元化,实现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覆盖,达到市场细分和业务的多元化,解决移动通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使人类进入了虚拟时代、数字时代。

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

虚拟性激发了人们创造能力的巨大发展。

通信技术的进步还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

比如:过去人们要上邮局寄信,现在在家发个E-mail就行了;过去老师给学生面对面讲课,现在借助光纤通信技术,远程教育成为可能,这使得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还有家庭办公、远程医疗、网络购物等原来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现在借助于高性能的通信网和计算机都已经实现。

当然现代通信技术对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也造成了一些冲击。

我们相信,未来电信业的技术变化将超过以往。

有5种充满活力的技术正为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变迁做出贡献,推动通信时代的来临。

它们是:光传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和移动电话、宽频数字技术、因特网技术。

这5种技术中的每一种都将进一步提高通信的速度和质量,创造巨大的商机,降低通信费用,便利顾客;每一种都将为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做出巨大的贡献;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都将消灭某些旧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工作岗位……总之,这些技术进步将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许多现在根本无法预见的戏剧性后果。

随着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支付能力普遍提高了,拥有了随时随地进行通信联络的便利,从而创造出了大量宝贵的资源——闲暇时间,到那时,我们就会步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休闲时代。

学习《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之后,我更加期待那个时代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