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基础知识
考古学基本知识
考古学基本知识【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实物史料包括传世文物和考古发掘工作中获得的遗迹、遗物。
考古工作者据以研究古代政治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北宋开始已有研究古代金石器物的“金石学”;二十世纪初,开始有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研究,使考古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考古学文化】用以表示考古遗迹中(特别是原始社会遗迹中)属于同一时期的有地方性特征的共同体。
同一文化的遗存,有着同样形式的工具、用具和相同的制作技术等。
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大多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点命名,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
也有以该文化中的某一具体特征性的遗物来命名的,如“细石器文化”、“印纹陶文化”等等。
后一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近年来这种命名方法已逐渐为人们所淘汰。
【文化层】指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
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
考古工作很重要且具科学意义的一项内容,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地区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从各层中取样测定的孢粉资料,可以了解当时各个阶段的植被和自然环境。
【遗迹】指古代的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井、窑址、壕沟、栅栏、围墙、界壕等等。
由于地域、时代及民族的不同,遗迹面貌也各不一样。
就新石器时代居址而言,各地居室的形式与营建方式各不相同,山区有洞穴居址,沿海有贝丘遗址,沼泽有干栏式建筑,平原地带、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盛行粘土木构建筑的居室或半地穴居址等。
文物与考古学基础知识多媒体教程精品PPT课件
四是考古材料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 特点,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继承历史文化 遗产,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 务。
第一节 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我国考古文物管理、科研机构 四、考古学的功用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二)文物知识 (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二)文物知识
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 实物,可称为遗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 说的“文物”,翻译成英文是 “Cultural Relics”。
二是证史,即用考古材料来证
实史实。
以前封建史学家研究历史主要依 据文献材料,近代西方史学讲求实证, 即用实物资料来验证文献记载,否则 便没有说服力。正是吸收西方史学研 究的实证思想,20世纪初史学大师王 国维提出了著名的史学“二重证据 法”,即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 互相验证,左右逢源,这样才有说服 力。用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 “二重证据法”,充分认识到考古材 料在证史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治史 方法远高于封建史学家,因此“二重 证据法”成为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方 法论。
三是纠史或辨史,即用考古材料纠正历史文 献记载的错误。
文献材料是史家写作而成,其中难免夹杂着作 者的主观好恶,特别是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字句上可 能出现讹误现象,因此文献材料可能有错误。而考 古材料就成于当时人之手,是“历劫而不变”,因 此比文献材料具有更强的可信性。当文献材料与考 古材料发生矛盾时,应以考古材料为准。如司马迁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先公上甲、报乙、报丙、 报丁的顺序是上甲——报丁——报乙——报丙,王 国维先生通过研究甲骨文,纠正了《史记》的错误。
考古学研究的上限,始于人类的产生, 其下限,我国考古界一般定在明代结束。
(韩启亮)12历史函本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函授试题
提交时间:2月11日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函授考试 11、12历史函本《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 试 卷一. 名词解释(选作5个,每词5分,共25分):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
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3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
陶器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
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
此外,还发掘出了各种骨制、牙制的工具和装饰品。
他们从事着以种植粟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饲养猪、狗、牛、鸡等家畜,同时渔猎经济也是其重要的生产部门。
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一、史前时代史前时代是指人类还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约从200万年前开始,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有中国的元谋人文化、北京猿人文化等。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约100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形成了最早的人类聚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有中国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青铜器时代约开始于距今4000年前,人类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出现了初期国家,属于青铜器时代的文化有中国的夏、商、西周文化等。
铁器时代约开始于距今3000年前,人类掌握了冶炼铁器的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得生产工具更加精细,属于铁器时代的文化有中国的春秋战国文化等。
二、古代史古代史是指古代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出现文字记载以后。
古代史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一般来说,古代史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史、希腊罗马古代史、印度古代史、古代美洲文明史等。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特点是故宫于辽、金、元、明、清五朝五储景色不断,文化悠久,影响深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2、希腊罗马古代史希腊罗马古代史是指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其发展对世界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以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著称,古罗马则以征服扩张和法律制度著称。
希腊罗马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对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的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3、印度古代史印度古代史包括印度河流域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后形成的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以及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等历史时期。
古代印度在宗教、艺术、科学等方面有很大成就,对亚洲和世界的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二年级历史学考古学基础
大学二年级历史学考古学基础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文明和历史的学科,它通过对文物、遗址、遗迹等的发掘和研究,还原并解释古代社会的面貌和生活方式。
作为历史学的重要分支,考古学在大学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学二年级的历史学考古学基础课程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其对历史文化的敏感性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和意义(300字)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可以总结为:通过对古代遗存的科学研究,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及其文化遗产。
考古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古代人类活动的研究,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填补历史文献的不足,对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以及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400字)历史学是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而考古学则是历史学的重要补充和辅助。
历史学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来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而考古学则通过实物遗存的研究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两者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历史资料,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考古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00字)1. 堪舆学原理:通过对地形地貌、水系、地质与气候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考古地点,并推断当时的人类活动范围和空间布局。
2. 方法论原理:考古学采用系统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现场调查、挖掘和出土文物的鉴定分类等环节,并结合地图、报告和标本进行记录和分析。
3. 数量化原理:考古学应用统计学和计量学方法,对考古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得出更精确的结论。
四、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600字)1. 考古学在旧石器时代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挖掘和分析,揭示人类最早的生活方式、工具制作和社会组织形态,为研究人类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2. 考古学在古代文明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古代文明遗址和墓葬的发掘,揭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人们了解古代文明的兴盛和衰败。
考古学导论入门知识
考古学导论入门知识一、什么是考古学当我们谈到考古学,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挖掘古墓、寻找宝藏或者探索古老的文明遗迹。
然而,考古学远远不止于此。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研究过去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来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这些物质遗存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古老的建筑、工具、陶器、饰品,甚至是古人留下的垃圾堆积。
考古学家们就像侦探一样,通过仔细研究这些遗存,试图拼凑出过去人类生活的拼图,揭示那些已经消逝在时间长河中的故事。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遗址遗址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这可以是一个古代的城市废墟、一个村落的遗迹,或者是一个特殊用途的场所,如祭祀场所、矿场等。
通过对遗址的布局、建筑结构和遗迹分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
2、文物文物包括了各种人工制造的物品,如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银器、书画等等。
它们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反映当时技术水平、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物证。
3、生态遗存除了人工制品,考古学家还会关注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生态遗存,比如动植物的遗骸、土壤的成分等。
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环境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这是考古工作的第一步,考古学家会到可能存在遗址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地形、寻找地表的遗物等方式来确定潜在的研究区域。
2、考古发掘一旦确定了发掘地点,就会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挖掘工作。
这可不是随便乱挖,而是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遗址和文物,并获取准确的信息。
3、文物整理与分析挖掘出来的文物需要进行仔细的清理、分类、编号和记录。
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形态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年代测定等,来获取关于文物的更多信息。
4、多学科综合研究现代考古学往往会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比如历史学、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考古发现。
四、考古学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人类的历史考古学让我们能够突破文字记载的限制,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了解那些没有文字记录的时期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考古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考古地层学(一)定义考古地层学就是关于区分遗址各个堆积单位并确定其先后次序得科学获取考古资料得方法论。
(二)原理1、遗址得各个堆积单位就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形成得。
被叠压得堆积单位一定早于叠压它得堆积单位。
2、遗迹堆积与地层堆积就是相联系得。
3、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力得破坏,现在得堆积单位交界面往往不就是下层堆积得原有表面。
4、同一时期得堆积处于不同水平深度,而同一水平深度得堆积在时间上可以相差很远。
5、遗迹与遗迹内堆积不可混为一谈。
6、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应出晚期遗物。
7、晚期堆积单位会打破早期堆积单位。
被打破得堆积单位一定早于打破它得堆积单位。
8、某堆积单位所包含得年代最晚得一件遗物就是该堆积单位可能得最早年代。
9、某堆积单位得年代可以该堆积单位所压与被压得上下两堆积单位得年代分别作为它得上限与下限。
(三)对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得指导1、依据土质、土色与包含物划分文化层;2、平剖面结合,将文化遗存置于立体空间内分析研究;3、必须遵循由晚及早得原则逐层予以揭露。
探方法:探方法就是探方发掘法得简称。
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得正方格(探方),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
这种发掘方法就叫探方发掘法。
(名词)(探访包括哪几部分,探访编号)考古类型学(定义)(名词)考古类型学就是通过对遗存形态得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得科学整理考古资料得方法论。
(原理)(简答)1、考古类型学所研究得遗存必须属于同一类别。
2、考古类型学研究应从层位关系入手,最终要经过层位关系得检验。
3、对发现于不同遗址或同一遗址不同位置得遗存,可以进行横联排比,以确定它们得共时关系。
(类型式概念?)考古学(名词)考古学就是通过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获取考古资料(遗迹与遗物),并通过对考古资料得整理研究,复原再现古代人类历史得一门学科。
二、考古调查得要求(小题)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与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得文字记录。
考古学基础知识
考古学基础知识一、狭义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亦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物件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髂等等。
搜寻物件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
1、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
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
其中考古调查是在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地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并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
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
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部分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如调查中常配以试掘,正式发掘也要边发掘边调查。
2、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野外工作、室内整理、编写发表报告。
1) 准备:地面踏查是我国现阶段田野调查的主要形式。
地面踏查分为全面普查、专题调查、预备调查、区域系统调查。
钻探是利用探铲取得一定地点的文化堆积资料,它比发掘省工、破坏性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
A、水边——古代生活靠水,所以遗址多在山区水边,所以说长江黄河是母亲河,古文明都有水源,如二里头等都是与河流密不可分;丘陵——古代为了逃避水难B、在地面上有无古代遗物(如陶片),根据常识判断是哪个时期的文物,判断哪个时代的人在此生活C、根据崖的土质判断此前是否有人在此生活过,调查记录(在郑州等地曾做过大规模调查,非常辛苦) 2) 田野发掘打报告给国家文物局,经过审批才能进行挖掘,购买物资、挖掘时间长短不等,从几个月到几年。
中国考古六大段的基础知识
考古的基本知识要点考古类型学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
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
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
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
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3、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
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
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型石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
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
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
考古基础知识
考古基础知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考古基础知识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与历史科学有关系。
历史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献资料,而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
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是古代人有意识地经过加工制造的实物,这种实物包括两大类:一是遗迹;二是遗物。
所谓遗迹,主要是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聚居村落及其相关的建筑遗迹和埋葬死者的。
所谓遗物,主要指古代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劳动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
此外,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或者是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农作物、家畜、渔猎、和采集所得的动、植物遗存也属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一个单位。
如一个灰坑、一座墓葬、一个地层,都是一个单位。
层位关系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叠压或打破关系。
确定层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诸单位形成的先后顺序。
任何遗迹堆积都是在某一时期的地层表面上形成的,因此确定遗迹堆积形成的年代,主要看它的基底或开口处位于那个层面。
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
主要分为地层堆积和遗迹堆积。
地层堆积是指不破坏原来地表而形成的大面积成层分布的堆积。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生土层: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
熟土层:人类居住或长期活动在地表形成的大面积新的土层。
间歇层:在熟土层之间出现的不含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
1、遗址的各个堆积单位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
被叠压的堆积单位一定早于叠压它的堆积单位。
2、遗迹堆积与地层堆积是相联系的。
遗迹的堆积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低于地表的,如坑、沟、井、墓葬等。
另一种是高于地表的,如城墙、河堤等。
3、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力的破坏,现在的堆积单位交界面往往不是下层堆积的原有表面。
4、同一时期的堆积处于不同水平深度,而同一水平深度的堆积在时间上可以相差很远。
考古学课程学习考古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课程
考古学课程学习考古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课程考古学课程:学习考古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课程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明以及古代文化遗存的学科。
通过考古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了解人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课程,包括学习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作为学习考古学的学生,首先需要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
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学生将学习考古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考古学的概念是指通过对人类古代文化遗存的发掘、研究和分析,来了解和探究人类历史的学科。
学生将了解考古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意义。
在学习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之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
考古学的理论是指用来解释考古学现象和文化遗存的理论框架。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考古学理论,例如文化历史学、过程考古学和认知考古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考古学现象,并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
除了理论知识,考古学课程还包括实践技能的学习。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考古学的实地考古工作,并学习如何使用考古工具和设备。
实践技能的学习将包括考古发掘的技巧、文物保护和记录的方法等。
学生将在考古学实践中亲身体验考古学家的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古学的实践技能。
除了实地考古工作,考古学课程还包括实验室工作和文献研究。
学生将学习如何对考古文物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
他们将学会使用不同的实验室技术,例如碳十四测年和文物鉴定。
通过实验室工作和文献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解释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相关的学术论文写作。
除了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考古学课程还将涵盖相关的学科领域和研究领域。
学生将学习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例如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
他们还将了解到不同的考古学研究领域,例如古代城市考古、古代遗址保护和文化遗产管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应用考古学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考古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考古怎么入门知识点总结
考古怎么入门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历史学、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文物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揭示人类古代社会的面貌及其演变过程,还可以为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文化信息。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遗址、遗迹、古代文物等。
二、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考古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从18世纪开始,不少学者对古代文明进行了考古发掘和研究。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考古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当前,全球各地都有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在进行,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正在被发现和保护。
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1. 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挖掘古代遗址,获取并记录遗址中的文物、遗存、遗迹等资料。
发掘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规划,确立发掘目标和方案。
在发掘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每一步工作的过程和发现的情况,这些记录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依据。
2. 文物鉴定与研究通过对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进行鉴定和研究,可以了解文物的特征和历史背景,从而为古代社会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传统的文物鉴定主要依赖于考古学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文物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3. 专题研究专题研究是指对某一特定文化、时期或遗址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
它是根据考古发掘结果进行更深入的文化研究,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四、入门考古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入门考古学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知识、观察力、分析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入门考古学的基本能力进行详细介绍。
1.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入门考古学需要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比如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
也需要了解一些与考古学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历史学、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等。
考古学课程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挖掘和分析古代物质文化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
它涉及到对古代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研究,是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
考古学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介绍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考古学的历史发展、考古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文物鉴定和分类、年代测定等方面的内容。
古代文化遗存:介绍各种古代文化遗存,如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金器、建筑遗址、墓葬等,以及它们的制作工艺、使用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古代社会和历史: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研究,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文明演进的规律。
文化遗产保护: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包括文物保护、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考古学课程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技能,提高对古代文化遗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考古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考古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考古必备精神知识点总结
考古必备精神知识点总结一、宗教1. 宗教的定义和作用宗教是人类对神秘力量和存在之事的一种信仰和崇拜。
宗教在古代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对未知力量的一种探索和追求,更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来源。
因此,在考古研究中,要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仪式、神庙和祭祀遗迹等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2. 宗教符号和象征古代宗教的符号和象征是了解古代宗教信仰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像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界的象征,以及动物、植物等生物的象征都是古代宗教的重要符号,它们可以反映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宇宙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 宗教建筑和祭祀遗迹古代的宗教建筑和祭祀遗迹是对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见证,它们包括宗教神庙、圣殿、祭坛、祭祀用具、祭祀仪式等内容,这些遗迹不仅可以揭示古代宗教的形式和内容,更可以反映出古代社会的统治者和神权的地位以及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4. 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古代的宗教文化不仅在本土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和影响。
比如,古罗马帝国的雄狮、希腊的宙斯、埃及的法老等宗教文化在不同地域和时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反映了古代的宗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和互动。
二、艺术1. 古代艺术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古代的艺术包括建筑、绘画、雕塑、工艺品等内容,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价值体系和社会文化的内涵。
在考古研究中,要了解古代艺术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可以帮助考古学家理解古代社会的平面、空间艺术以及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神祇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2. 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古代的艺术作品主题多样,涉及到宗教、历史、政治、生活、自然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审美理念以及社会和文化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在考古研究中,要了解古代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可以帮助考古学家还原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和精神内涵。
3. 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古代的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是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线索,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雕塑、古罗马的壁画等都具有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这些风格和技术特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创作的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考古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全
《考古学基础知识》考察复习资料绪言人类的祖先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是相当多的文明,却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等到若干年以后,才被重新发现、被唤醒。
而让这些文明重见天日的,就是考古学。
所以人们习惯称考古学是在寻找失落的文明。
距今5000年左右,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社会,即四大文明古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连绵不绝、今仍尚存的文明是中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文明无疑应该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上最大的一个体系单位”。
中国考古学的泰斗苏秉琦先生也说,中国是“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程”。
在一般人的眼里,似乎考古学就是挖掘和发现的代名词,其实,考古学是一门严肃的学问,是人类对自己童年历史的追寻。
有人说,考古学是一门从地底挖天书的学问,考古学不仅要将残留的古代遗存拼凑成天书,还要能够阅读和理解这天书的意思。
挖掘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古代人类留下的遗存,从调查、发掘、出土,到整理、分析、研究,到形成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第一讲导论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20世纪20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通过调查、发掘、分析和研究与过去人类行为和生活有关的物质遗存,来达到认识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目的的一门科学。
二、考古学的性质和与历史学的关系考古学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因为历史学的性质属于人文科学,考古学的性质也属于人文科学。
但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不同在于,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
而历史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文献资料,由于考古学自身的特征,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主从关系。
历史学主要依赖于古代的文字记录,但这样的记录不但通常是不完整的、不精确的,甚至是不真实的,它会包含着记录者的主观偏见和取舍。
而考古学主要依靠古代的遗存,这些遗存是物质的,古代人并没有有意地决定哪些应当或者怎么留给当代的考古学家去发掘,因此,考古学家可以坦然地面对过去遗留下来的一切由物质遗存所体现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考古学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平衡和补充。
考古现场管理基础知识
考古现场管理基础知识1.考古质量指标作为考古学家,理解和掌握考古质量指标是确保遗址保护和文物挖掘质量的基础。
以下是几个关键指标:(1) 文物完整性保存率•定义:完整保存的文物数量与发掘总文物数量的比值•计算方法:完整保存文物数量 / 发掘总文物数量 × 100%•目标值:通常要求高于85%案例:资深考古学家李明在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初期文物完整性保存率仅为70%。
通过以下方法,他成功提高了保存率:1.改进发掘技术,采用微挖法和分层清理法2.引入先进的保护材料,如特殊的固化剂和包装材料3.加强现场保护措施,如搭建临时保护棚4.优化文物提取和运输流程,减少二次损坏通过这些努力,李明在三个月内将该遗址的文物完整性保存率提高到92%,获得了研究所的表彰。
为了帮助整个研究所提高文物完整性保存率,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考古人员的发掘和保护技能2.投资购买先进的发掘和保护设备,如3D扫描仪和环境监测系统3.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分析影响因素并持续改进保护方法4.与保护科学专家合作,开发针对不同类型文物的专属保护方案这些措施使得研究所的整体文物完整性保存率提高了15%,极大地提升了考古工作的质量。
(2) 遗址记录完整度•定义:完整记录的遗址信息与应记录总信息的比值•计算方法:完整记录信息数量 / 应记录总信息数量 × 100%•重要性:直接关系到遗址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案例: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王海分享了他提高遗址记录完整度的方法:1.制定详细的记录清单,确保所有关键信息都被涵盖2.使用数字化记录设备,如平板电脑和专业软件,提高记录效率和准确性3.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减少遗漏和错误4.定期进行记录质量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通过这些方法,王海所在的考古队将遗址记录完整度从85%提高到98%,显著提升了研究数据的可靠性。
为了在全研究所推广最佳记录实践,实施了以下策略:1.开发统一的数字化记录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同步和共享2.建立记录标准化流程,确保不同考古队之间的记录一致性3.组织定期的记录技能竞赛,提高团队的整体记录能力4.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记录技术,如图像识别和自动分类系统这些措施使得整个研究所的平均遗址记录完整度提高了10%,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基础知识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与历史科学有关系。
历史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献资料,而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
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是古代人有意识地经过加工制造的实物,这种实物包括两大类:一是遗迹;二是遗物。
所谓遗迹,主要是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聚居村落及其相关的建筑遗迹和埋葬死者的。
所谓遗物,主要指古代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劳动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
此外,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或者是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农作物、家畜、渔猎、和采集所得的动、植物遗存也属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一个单位。
如一个灰坑、一座墓葬、一个地层,都是一个单位。
层位关系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叠压或打破关系。
确定层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诸单位形成的先后顺序。
任何遗迹堆积都是在某一时期的地层表面上形成的,因此确定遗迹堆积形成的年代,主要看它的基底或开口处位于那个层面。
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
主要分为地层堆积和遗迹堆积。
地层堆积是指不破坏原来地表而形成的大面积成层分布的堆积。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生土层: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
熟土层:人类居住或长期活动在地表形成的大面积新的土层。
间歇层:在熟土层之间出现的不含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
1、遗址的各个堆积单位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
被叠压的堆积单位一定早于叠压它的堆积单位。
2、遗迹堆积与地层堆积是相联系的。
遗迹的堆积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低于地表的,如坑、沟、井、墓葬等。
另一种是高于地表的,如城墙、河堤等。
3、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力的破坏,现在的堆积单位交界面往往不是下层堆积的原有表面。
4、同一时期的堆积处于不同水平深度,而同一水平深度的堆积在时间上可以相差很远。
5、遗迹和遗迹内堆积不可混为一谈。
6、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应出晚期遗物。
7、晚期堆积单位会打破早期堆积单位。
被打破的堆积单位一定早于打破它的堆积单位。
8、某堆积单位所包含的年代最晚的一件遗物是该堆积单位可能的最早年代。
9、某堆积单位的年代可以该堆积单位所压和被压得上下两堆积单位的年代分别作为它的上限和下限。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
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对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指导。
1、依据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划分文化层;
2、平剖面结合,将文化遗存置于立体空间内分析研究;
3、必须遵循由晚及早的原则逐层予以揭露。
探方法:探方法是探方发掘法的简称。
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
这种发掘方法就叫探方发掘法。
收集原则,按单位收集,遗物要按单位来编号,如H1:2:M8:9。
代号:
M墓葬
G沟
H灰坑
Y窑址
Q墙
T探方
J 水井…….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相对年代指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绝对年代指具体的年代。
挖掘工具里,目前只有洛阳附近的五家探铲厂手工制造。
刷子、铲子、纸张、铁锨、水等等太多太多了。
挖土的、清理的、搬运的、短期保护文物的等。
洛阳铲、手铲、考古铲、普探铲、泥(套)探铲、灰桩铲、炮眼铲、刷铲以及各种型号探铲、各种专业考古工具组合式考古探针、墓中探取物用的专业工具---T形探针等。
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
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
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於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
墓室壁画的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图案装饰,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