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DOC)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联系与区别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联系与区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网和物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热门的话题。
它们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但在实际应用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探讨传感网与物联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从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传感网的定义与特点传感网是一种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通过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传感网的特点是分布式、自组织和自适应。
传感器节点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自主调整其工作状态,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二、物联网的定义与特点物联网是由多个物理设备、传感器、通信设备等组成的网络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物联网的特点是广泛连接、智能化和自动化。
物联网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三、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联系传感网和物联网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都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传感网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可以说物联网是传感网的延伸和拓展。
传感网通过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数据,而物联网则通过连接不同设备和传感器来实现更广泛的数据采集和信息交换。
四、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1. 范围和规模:传感网通常是一个局部的网络系统,涉及的设备和传感器数量相对较少,而物联网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网络系统,涉及的设备和传感器数量更多。
2. 功能和应用:传感网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例如气象监测、水质监测等。
而物联网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
3. 技术和通信:传感网通常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而物联网则使用更多种类的通信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如以太网、LoRa、NB-IoT等。
4. 数据处理和安全性:传感网通常将数据传输到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和分析,而物联网则可以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
另外,物联网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更高,需要采取更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及特点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及特点传感网和物联网是近年来兴起的两种技术应用,它们在智能化、自动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传感网和物联网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应用范围、技术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
本文将从整体概述、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来探讨传感网和物联网的区别和特点。
整体概述传感网是由大量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通过传感器节点感知环境变化并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传感器节点通常由传感器、处理器、通信模块和能源供应组成。
传感网的目标是实现对环境的监测和数据采集,提供实时的环境信息。
传感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农业、环境监测、交通等领域。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互。
物联网的核心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得设备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数据共享等功能。
物联网的发展起源于计算机、通信和传感技术的进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
技术特点传感网和物联网在技术特点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传感网强调的是感知和采集环境信息的能力。
传感网通常使用传感器节点来感知环境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
传感网的传感器节点通常具有低功耗、自组织网络和自适应能力等特点,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其次,物联网注重的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如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物联网的通信技术非常多样化,包括蜂窝网络、WLAN、蓝牙、ZigBee等。
再次,传感网的数据处理主要在传感器节点内部完成。
传感网节点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本地处理后,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或其他节点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传感网的数据处理具有分布式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最后,物联网的数据处理主要集中在云端。
物联网中的各种设备通过互联网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端,然后在云端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物联网技术基础第3章-传感器与传感网技术可修改全文
3.1 传感器概述
3.1.4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对于阶跃输入信号,传感器的响应称 为阶跃响应或瞬态响应,是指传感器 在瞬变的非周期信号作用下的响应特 性。
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传感器的响应称 为频率响应或稳态响应,是指传感器 在振幅稳定不变的正弦信号作用下的 响应特性。
25
3.1 传感器概述
3.1.4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建立微分方程是对传感器动态特性进行数学描述的基本方 法。可将传感器作为线性定常系统来考虑,因而其动态数 学模型可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来表示。能用一、二阶线 性微分方程来描述的传感器分别称为一、二阶传感器。
26
3.2 常用传感器
3.2 常用传感器
不同类别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 感器、光电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力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 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15
3.1 传感器概述
3.1.3 传感器的分类
表3-3为传感器按被测量进行分类。
物理量 传感器
化学量 传感器 生理量 传感器
表3-3 传感器按被测量进行分类
力学量 热学量
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位置传感 器、尺度传感器、密度传感器、黏度传感器、硬度传 感器、浊度传感器
28
3.2 常用传感器
3.2.1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 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利用热敏元件的参数随温度变化而变 化的特性来达到测量温度的目的。常 见温度传感器如图3-3所示。
图3-3 温度传感器
29
3.2 常用传感器
3.2.1 温度传感器
智能传感技术与物联网应用
智能传感技术与物联网应用一、智能传感技术概述智能传感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技术,它通过物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器等组成的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物理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采集。
智能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健康管理等诸多领域。
智能传感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传感技术的核心,其主要用于物理参数的监测和测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等。
2. 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是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器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到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云端或本地服务器。
3.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之间通信的技术,其中包括蓝牙、Wi-Fi、3G、4G等无线通信技术和RS232、RS485等有线通信技术。
4. 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筛选,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5. 应用技术:应用技术是指将智能传感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的技术,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
二、物联网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指将智能传感技术应用于家庭生活中,实现家电、照明、窗帘、门窗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设备,实现灯光、温度、湿度、安防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空调的开关和温度,实现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并节省能源。
2.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指将智能传感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控制。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卡口监管等。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车辆和行人的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传感器作为重要的物联网技术之一,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传感器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传感器的应用以及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介绍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一、传感器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某些物理量的装置,它能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以便被计算机等设备读取和处理。
传感器技术的核心就是信号转换和信号处理,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则是物理量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根据传感器所能测量的物理量不同,可以将传感器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包括: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测量温度变化的装置,可以在各种场合下使用,既可以安装于设备内部,也可以安装于环境中。
2.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是测量空气中相对湿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气象等领域。
3.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测量压力变化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运输、机械等领域。
4.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是测量气体浓度和组成的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5.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开关、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检测、跟踪和控制等领域。
二、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是物联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环境监测领域:空气质量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等可以用来检测环境中臭氧、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并且能够实现实时监测。
2.农业领域: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可以用来监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参数,控制水肥的供应,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运输领域:车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如速度、加速度、转向等数据,为驾驶员提供安全保障。
4.医疗领域:生理监测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人体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如心率、血压、体温等数据,以便提早发现和预防疾病。
快速入门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快速入门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成为了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
物联网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流的各种物体,而传感器技术则指的是用于感知和测量环境参数的装置。
这两者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领域,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应用物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由各种物理设备、汽车、电子设备等相互连接和交互。
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众多便利功能。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向医生发送健康数据等。
这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和效益。
物联网的发展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收集各种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云端进行处理。
传感器可以感知和测量温度、湿度、光线等各种环境参数。
它们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效应将环境参数转化为电信号。
它们可以采用不同的传感元件,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择取决于应用需求,如需要高精度的测量、特定环境的适应性等。
农业是传感器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农民可以精确控制灌溉和施肥,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农业无人机配备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进行作物监测、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环境监测是另一个重要的传感器应用领域。
通过安装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空气质量、水质污染、噪音等环境因素。
这些数据非常关键,可以帮助政府和环境保护机构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
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正呈现出多个发展趋势。
首先,传感器的尺寸越来越小,功耗也越来越低。
这使得传感器可以被嵌入到更多的设备中,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其次,传感器的通信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如5G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物联网是什么?传感技术为什么是物联网核心技术关键?
物联网是什么?传感技术为什么是物联网核心技术关键?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物联网理解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把所有物品通过角度感应、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其中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工厂自动化和总体效率理所当然地受到巨大的关注,原因不仅是生产率提高(哪怕一点点)能带来正面效益,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它能降低或消除设备停工造成的严重损失。
现在,我们可以不用仰赖分析技术的进步来洞察可用统计数据以预测维护需求,或者简单地依靠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而是可以通过检测与无线传输技术的进步实现真正实时的分析和控制。
精密的工业生产过程越来越依赖于电机和相关机械设备高效可靠、始终如一的运作。
机器设备的不平衡、缺陷、紧固件松动和其它异常现象往往会转化为振动,导致精度下降,并且引发安全问题。
如果置之不理,除了性能和安全问题外,若导致设备停机修理,也必然会带来生产率损失。
即使设备性能发生微小的改变,这通常很难及时预测,也会迅速转化为重大的生产率损失。
众所周知,过程监控和基于状态的预见性维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避免生产率损失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复杂性与其价值不相上下。
现有方法存在局限性,特别是涉及到分析振动数据(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得)和确定误差源时。
典型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安装在机器上的简单压电传感器和手持式数据采集工具等。
这些方法存在多种局限性,特别是与理想的全面检测与分析系统解决方案相比较,后者可以嵌入。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网络技术(九)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传感器网络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网络技术。
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利用分布式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对环境、物体等的监测和控制的一种技术。
传感器网络技术通过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部署在需要监测的区域,通过无线通信等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以实现对环境、物体等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农业生产、健康医疗等。
在环境监测领域,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在智能交通领域,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车辆位置等信息的实时监测,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在农业生产领域,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湿度、气候等农业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在健康医疗领域,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生理参数、医疗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物联网中的未来发展也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网络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智能城市建设中,传感器网络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等的智能监测与管理。
在工业生产中,传感器网络技术将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实现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测与控制。
在智能家居领域,传感器网络技术将为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智能家居的智能化与便利化。
综上所述,传感器网络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未来发展中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传感器网络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智能化体验。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关系与区别解析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关系与区别解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感网和物联网成为了热门话题。
它们都是与互联网相关的概念,但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传感网和物联网的关系与区别。
一、概念解析传感网是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这些传感器节点能够感知和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中心节点或其他节点,最终实现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传感网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农业、交通等领域。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日常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络。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人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物联网应用广泛,涵盖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
二、关系解析传感网是物联网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
物联网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来感知和采集环境中的数据,而传感网则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手段。
传感网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物联网的中心节点或其他节点,为物联网提供了数据基础。
物联网则是传感网的延伸和扩展。
传感网主要关注环境的监测和控制,而物联网则将传感网扩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
物联网将传感器节点与其他物品进行连接,实现了物品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传感网只是物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物联网则是传感网的更高层次的应用和发展。
三、技术特点解析传感网和物联网在技术特点上也有一些区别。
传感网主要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
传感网的节点通常具有较低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主要用于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物联网则使用更多种类的通信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蜂窝网络、Wi-Fi 等。
物联网的节点通常具有较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物联网还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将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负载转移到云端,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管理。
四、应用领域解析传感网和物联网都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重点略有不同。
传感网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交通等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近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相关内容。
使我认识到了的科技的重要性,现在我将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汇报如下。
定义: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包括三要素,即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传感器由电源、感知部件、嵌人式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软件等几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功能;感知对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目标;观察者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是传感信息的接收者和应用者。
其主要特点有(1)自组织:传感器网络系统的节点具有自动组网的功能,节点间能够相互通信协调工作。
(2)多跳路由:节点受通信距离、功率控制或节能的限制,当节点无法与网关直接通信时,需要由其他节点转发完成数据的传输,因此网络数据传输路由是多跳的。
(3)动态网络拓扑:在某些特殊的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移动的,传感器节点可能会因能量消耗完或其他故障而终止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使网络拓扑发生变化。
(4)节点资源有限:节点微型化要求和有限的能量导致了节点硬件资源的有限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区别: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于物联网。
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
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
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
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与发展
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模式,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而作为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传感器技术的作用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与发展。
一、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1. 数据采集传感器是物联网中负责数据采集的重要组件,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平台,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也可以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人体健康状况等信息,为物联网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
2. 实时监控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类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
通过传感器的部署,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预警系统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3. 环境优化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还可以用于环境优化。
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参数,可以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同时,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灯光、智能家居等领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优化。
4. 数据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传感器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为各行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二、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应用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等领域,传感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农业、智能医疗等领域,为各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
2. 低功耗、低成本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传感器数量的增加,对传感器的功耗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热门技术。
它们都能够将传感器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本文将详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300字)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环境数据。
它具有以下特点:1. 分布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分布广泛,可以覆盖较大的区域。
2. 自组织性:传感器节点能够根据网络的需求自行组织成网络,无需外部干预。
3. 节能性:传感器节点通过休眠和节能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命。
4. 自适应性:传感器节点能够根据网络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二、物联网技术的特点(300字)物联网是将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
它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物联网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如家电、车辆、工业设备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2. 实时性:物联网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实现对物体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3. 智能化:物联网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
4. 安全性:物联网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隐私保护,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的应用(500字)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水质等指标,帮助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
2. 智能农业: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田中的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帮助农民合理管理农作物。
3. 智能交通:通过在道路上布置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路况等信息,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优化交通信号控制。
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技术
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物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而“传感器网络”作为实现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技术的本质和应用,以及它们对未来的潜在影响。
一、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本质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是一种由大量互相连接的传感器组成的网络,它能够感知、处理、存储和传输环境中的数据信息。
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种无线、分布式的自组织网络,实现对环境感知的全面覆盖和数据共享,进而提高环境的监测和诊断能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更加细致、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服务。
在传感器网络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备自我组织和无线通讯功能,能够感知环境信息并将信息上传到基站,由基站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最终将结果反馈到用户端。
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自我适应、低功耗、大容量、高可靠、分布式处理等优点,在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农业决策、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物联网技术的本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由各种物品互相连接形成的信息网络,使得事物具有了自我感知、智能化和自适应的能力。
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多维度地收集、传输和处理大量的物品数据,为人类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服务。
在物联网中,各种日用品、机器设备、交通工具、能源系统等都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互联,实现信息反馈和交互控制。
物联网技术集成了传感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具有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化、分布式处理、智能化等特点。
物联网已经成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将引领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应用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中的应用:1.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指标的全面监测,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线强度、空气质量等。
南邮网络工程(物联网与传感网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物联网与传感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所属学院:物联网学院标准学制:四年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613W专业门类:电气信息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较高思想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拥有扎实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在物联网与传感网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学习达到以下基本培养规格要求: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网络工程以及物联网与传感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各类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技术性能以及综合系统的组成、运行、管理等知识,熟悉物联网、传感网以及相关支撑技术,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通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网络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各种通信网络(包括无线、有线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研究、设计、调测、维护运行﹑优化和管理的初步能力;(4)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具备开展研究、设计和开发物联网与传感网应用系统的专业技能;(5)接受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训练,具有综合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物联网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运用能力;(6)熟悉国家和企业有关网络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8)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利用各种传感器、设备、网络和云技术,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实现物理设备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物联网的主要技术。
一、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通过传感器获取各种物理量和环境信息,将实体世界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而实现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传感技术种类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智能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网络技术物联网依赖于强大的网络支持,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在一起,并实现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目前,常用的物联网网络技术有以下几种:1. 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无线传感网基于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支持节点之间的自组织、协作和数据交换。
它主要适用于需要大规模部署的场景,如智慧农业和智能家居等。
2. 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接入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等,用于将终端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平台。
这些技术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3. 4G/5G通信技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4G和5G通信技术为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它们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和广覆盖等优势,能够满足物联网对高效通信和大容量连接的需求。
三、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物联网连接了大量的传感器和设备,产生了海量的数据。
如何高效地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对于物联网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主要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包括:1. 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将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放置在云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
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持。
2. 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数据规模巨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通信技术中的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
通信技术中的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互联网与各种传感器、设备等物品相互连接、相互沟通,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而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是一种由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节点之间通过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换。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两者在构建智能化、高效率的环境和服务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结合了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和通信技术的优势,实现了对物理世界的感知、交互和控制。
通过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然后通过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提前预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物联网和传感器网络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通过布置传感器节点监测交通流量、车辆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及时将数据发送到中心控制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调控和交通拥堵的预警等功能。
在智能家居方面,利用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家庭中的温度、湿度、能源消耗等数据,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远程控制,提高家居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而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结合可以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垃圾管理、能源调控等环境改善和资源优化的目标。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结合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实现智能制造。
通过在设备和生产过程中嵌入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生产效率等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安全问题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物联网中涉及大量的数据传输和设备连接,存在信息泄露和系统安全性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的技术研究和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1章物联网与传感器概述
转换 元件
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 与被测量构成有确定关系、更易 于转换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被测量 敏感元件
转换元件
电量 测量电路
将敏感元 件感受或响应 的被测量转换 成适于传输或 测量的电信号
把转换元 件输出的电信 号变换为便于 处理、显示、 记录、控制和 传输的可用电 信号
电源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1.3.3传感器微型化、多功能、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1.传感器微型化 例如,敏感元件的尺寸为微米级。
2.传感器多功能 例如,将检测Na、K、H的敏感元件集成在2.5×0.5mm芯片
上,用导管送到心脏内,可检测血液中钠、钾、氢离子的浓度。 3.传感器集成化
例如,传感器与集成电路(IC)的集成制造技术。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665-2005对传感器的定义是: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 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传感器的作用:体现在测量上。获取被测量,是应用传感 器的目的。 (2)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体现在敏感元件上。敏感元件能感受 或响应被测量,是传感器技术的核心。 (3)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形式:体现在电信号上。输出信号需要 解决非电量向电信号转换,微弱电信号向可用电信号转换的问题。
2002年,美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提出“网络就 是传感器”。2009年,我国开始倡导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成 为物联网感知的最主要技术。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1.4.4物联网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举例1:军事通信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密集型、随机分布等特点,非常适合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概念的兴起,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物联网通过连接各种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设备和传感器,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交互通信。
而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收集和传输物理世界信息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关系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关系物联网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和交互的方式,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融合的概念。
它通过传感器技术将物体的状态和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
传感器技术负责物理世界信息的捕获和转换,而物联网则负责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应用。
传感器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和关键。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对周围环境和物体状态进行感知和检测的装置,可以将感测到的信息转换成可用的电信号,并将其传输给物联网系统。
传感器的种类多样,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从各个方面获取环境和物体的数据,为物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
二、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中,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和机器的运行状态,收集各种工艺参数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物联网系统。
物联网系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实现实时调度和预测性维护。
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2. 城市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
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空气质量、垃圾桶填充状态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被物联网系统收集和分析,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
例如,根据交通流量数据进行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3. 医疗健康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和健康监测。
物联网技术在无线传感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无线传感网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逐渐融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之一就是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网是指一种能够将设备(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互联,从而实现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数据监测,传输,处理等功能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传感器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联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各个领域的状况。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无线传感网中的应用。
一、基础设施监测在城市建设中,无线传感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城市基础设施监测。
比如在城市道路和桥梁上覆盖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道路和桥梁的状况,例如车流量,碰撞,变形,应力等。
这种应用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警报,以便及时处理和维修问题,从而保证城市的基础设施安全。
二、环境监测无线传感网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通过在环境中安装传感器,可以监测多种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噪声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提高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理解,也可以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环境问题。
三、农业监测农业行业也可以从无线传感网中受益。
通过在农田和农作物上放置传感器,可以在后台得到有关土壤湿度,氧气含量,气温,气压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的了解他们所生产的农产品,从而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节省成本和提高收益。
四、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无线传感网应用的另一个例子。
通过家庭自动化系统,人们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电视来控制和管理家电、照明、安保等设备。
互联设备可以彼此通信,以便统一调度和集中控制。
通过安全且易于操作的界面,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提高家庭大门的安全性、减少人们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降低对人工智能云计算的依赖性。
五、健康保健物联网技术也可以用于健康保健。
通过佩戴传感器,人们可以监测他们的心率、体重、血压等指标,跟踪自己的健康状态。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查看,并与其他健康应用程序结合使用,例如运动跟踪和饮食计划。
这种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从而降低医疗保健成本。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传感网和物联网是当今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两个概念。
虽然它们都与互联网相关,但是它们在概念、应用和技术上存在一些区别与联系。
一、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传感网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可以感知和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将这些数据传输给中心节点。
传感网的核心目标是实时监测和控制环境中的各种参数,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传感网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农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物联网是一种由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网络连接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网络,通过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无缝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交互和数据共享。
物联网应用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传感网和物联网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体系,都依赖于传感器和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但是它们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传感网更注重环境监测和控制,而物联网更注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交互。
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传感网和物联网在技术上也存在一些区别与联系。
传感网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传感网的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通信技术是传感网实现节点之间通信的基础,包括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数据处理技术是对传感网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物联网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传感器技术用于采集各种设备和物体的数据;通信技术用于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与互联网的连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用于存储和处理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
传感网和物联网的联系在于它们都依赖于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环境和设备的监测和控制。
但是物联网相比传感网更加复杂和庞大,涉及到更多的设备和数据,需要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三、应用的区别与联系传感网和物联网在应用上也存在一些区别与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读书笔记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气学1402班**:**学号: S*******日期: 2015.7目录摘要 (2)第一章.课程综述 (3)第二章. 学习笔记 (6)2.1心得与体会 (6)2.2发展与展望 (8)2.3传感网与物联网应用实例 (10)摘要对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进行的研究综述分析。
首先介绍了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起源、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然后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以及传感网与物联网在未来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最后给出了物联网成功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第一章. 课程综述通过学习了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了解到这课程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发展前景。
传感网的定义为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它的功能在于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
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而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此外,这门课程还介绍了传感网和物联网的起源,传感网起源于2000年左右的英特尔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领导着微尘技术的研究工作,而物联网相对于传感网有着更长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更加的完善。
本课程还介绍了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工作原理及相应的组成部分,更多的篇幅介绍了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应用邻域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发展这门技术,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人类。
比如说,对象的智能标签。
通过NFC、二维码、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用于区分对象个体,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种智能卡,条码标签的基本用途就是用来获得对象的识别信息;此外通过智能标签还可以用于获得对象物品所包含的扩展信息,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额余额,二维码中所包含的网址和名称等。
物联网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依据传感器网络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
例如根据光线的强弱调整路灯的亮度,根据车辆的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间隔等。
传感网作为物联网的其中一部分,作用于物联网中。
在物联网技术中,其中核心应用技术为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和嵌入式系统技术三项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
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
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
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
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如图1. 其中物联网涉及到的关键邻域是:(1)RFID,(2)传感网,(3)M2M,(4)两化融合。
图1. 物联网4大关键领域第二章. 学习笔记2.1 心得与体会通过对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的学习,有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物联网的主要作用是缩小物理世界和信息系统之间的距离,它可以通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移动电话等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世界上的所有物体全部连接到信息网络中,使得它们在事件处理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体现了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融合。
服务可以和这些智能物体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获得与这些物体相关的任何信息。
而传感网可以看作是物联网的末端延伸网之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随意分布的、能耗及资源受限的传感节点组成 ,它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 ,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无线网络,协作地实时采集和处理物理世界的大量信息, 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功能。
物联网发展中最重要的理念是融合。
物联网通过设备融合、网络融合、平台融合实现服务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设备融合指研发出一体化的感知终端。
网络融合指用户可使用任意终端( 移动台、 P D A 、P C等 ) 通过任一方式接入网络( WL A N 、G P R S 、3G 网络等 ) , 而且号码唯一、帐单唯一。
平台融合指用户数据集中管理、公用的业务平台、分类的管理平台和应用平台 ,支撑用户跨业务系统的互操作 , 形成统一认证系统, 实现基于统一账号、统一密码的集中认证。
服务融合指在服务层面实现融合,例如在固话和移动网络之间共享收信人的地址、电话号码、用户名称等。
业务融合指物联网同时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
市场融合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引导, 把各类通信和信息产品和服务捆绑起来打包销售。
云计算是物联网智能信息分析的核心要素。
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数以亿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变得可能。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发展、终端数量的增长,可借助云计算处理海量信息,进行辅助决策,提升物联网信息处理能力。
因此,云计算作为一种虚拟化、硬件\软件运营化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物联网提供高效的计算、存储能力,为泛在链接的物联网提供网络引擎。
业务和应用层是物联网的信息处理和应用 ,面向各类应用 ,实现信息的存储、数据的挖掘、应用的决策等 ,涉及海量信息的智能处理、分布式计算、中间件、信息发现等多种技术。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主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
网络层要根据感知延伸层的业务特征,优化网络特性,更好地实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物与人之间的通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个端到端的全局物联网络。
物联网中有很多设备的接入,是一个泛在化的接入、异构的接入。
接入方式多种多样,接入网有移动网络、无线接入网络、固定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
移动通信网具有覆盖广、建设成本低、部署方便、具备移动性等特点,使得移动网络将成为物联网主要的接入方式,通信网络就要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广泛的互联互通。
除此以外,物体是可以移动的,而它们的要求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
因此在局部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还要连接大的网络,这是一个层次性的组网结构。
这要借助有线和无线的技术,实现无缝透明的接入。
虽然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已将很广泛了,但是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物联网使得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全球互联网中, 并且它们可以相互进行通信, 因此物联网除了具有传统网络的安全问题外, 产生了新的安全性和隐私问题。
例如对物体进行感知和交互的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未经授权不能进行身份识别和跟踪等。
物联网容易遭受攻击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感知节点多数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合中, 人类会将基本的日常管理统统交给人工智能去处理, 那么可以设想,如果哪天物联网遭到病毒攻击 ,也许就会出现工厂停产、社会秩序混乱现象,甚至于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 其次在物联网的感知末端和接入网中,绝大部分采用了无线传输技术 ,很容易被偷听; 最后是由于物联网末梢设备的在能源和处理能力有限,不能采用复杂的安全机制。
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物联网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果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得不到保证 ,人们将不会将这项新技术融入他们的环境和生活中。
2.2 发展与展望物联网处于起步阶段,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应用和市场有待于发展。
未来10年中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将会获得长足进步。
物联网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我们认为有下述几个方面:(1)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物联网是基于现有网络的泛在融合网络,它应该既与现有网络兼容,又有自己独特的网络架构。
那么物联网的网络架构究竟应该是怎样的?现有的架构如何演进到物联网?(2) 物联网的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微型传感器、网络通信、多媒体通信及宽带通信等已经相对成熟,但这些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给通信技术带来的新的问题等还未有深入的研究。
与此相关的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识别技术、发现技术、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嵌入式智能技术、软件技术等。
(3) 物联网的数据融合:物联网中有海量的物体信息数据,如何处理海量的多样的数据信息,并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融合是物联网的技术难题之一。
(4) 物联网的异构网络融合:物联网本质上是泛在网络,需要融合现有的各种通信网络,并引入新的通信网络。
要实现泛在的物联网,异构网络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5) 物联网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研究关系到物联网的感知延伸层能否得以实现。
现有的智能终端主要有智能手机、PDA等,如何将现有的智能终端用到物联网中或者开发物联网需要的智能终端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6) 物联网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安全和隐私将会是物联网面临的最大挑战。
需要研究物联网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的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体系结构等。
(7)物联网相关标准研究:物联网还没有全球统一的标准,标准的缺失将大大制约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