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如何解读微生物报告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https://img.taocdn.com/s3/m/ba3599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4.png)
个人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说明
实验服与护目镜
进入实验室需穿着实验服,佩戴合适的护目镜, 防止试剂飞溅或粉尘刺激。
手套与口罩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 接触有害试剂或吸入有害气体。
实验操作规范
规范实验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或飞溅物,减少 交叉污染的风险。
实验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讲解
废弃物分类处理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 整版x
目录
• 微生物学基础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 常见病原微生物介绍 • 微生物检验技术与方法 • 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01 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01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微生物营养
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四类。
02 03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合成细胞物质、增加 细胞数量的过程称为生长。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亡期四个时期。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和 分析,了解其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微生物的鉴定和分型提供准确
依据。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特异性基因探针固定在芯 片上,通过与待测微生物DNA杂
交来鉴定其种类和型别。
宏基因组学技术
通过对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 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了解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为环 境微生物检测和生态学研究提供
尿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尿常规检查
【高质量】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报告单PPT文档
![【高质量】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报告单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f21aaf0b7360b4c2f3f64c6.png)
★ 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提示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 类及氨曲南耐药,建议使用含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或碳氰酶烯 类治疗。
★ AmpC:是β-内酰胺酶的一种。提示第一、二、三代头孢 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以及头孢霉素类均无效,不被酶抑制 剂所抑制;同时三代头孢菌素是其弱的诱导剂,不正确的使 用三代头孢菌素能筛选出突变的耐药株。建议使用碳氰酶烯 类治疗。
G-杆菌氨基糖甙类我们选择庆大霉素,而2010至2011年我们选择阿米卡星等。
此优种选情 如况何同正时确适解应读培可微疑生养为物真报阳菌告感单性染的报培养告。 、培养阴性报告及涂片报告。
现在咱们实验室无条件开展厌氧菌培养。 11.痰涂片如何判断痰标本合格与否?
2、培养阳性报告主要类型? 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 KPC:在肺炎克雷伯菌种产生的碳氰酶烯酶,目前该类酶已 在肠杆菌科的多个菌属中有报道。产KPC型碳氰酶烯酶可导 致对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类及碳氰酶烯类等抗 生素的耐药。
4.为何同为培养阳性但试验药物不同?
因为不同的药物对不种属细菌的抗菌活性 不同,实验室根据不同的细菌,依据CLSI标准、 国内和西北地区及我院院内感染的资料分析、我 院具备的抗生素种类、感染的不同部位等多种因 素来选择药物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如同样是头孢 类抗生素,G+球菌会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而 G-杆菌更多会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同样为 G-杆菌在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肠杆菌科会选 择环丙沙星,而非发酵菌更多会选择左氧氟沙星; G-杆菌氨基糖甙类我们选择庆大霉素,而2010 至2011年我们选择阿米卡星等。
培养阳性报告主要分有药敏结果和 无药敏结果的报告。有药敏结果的报告 时认为该菌为明确致病菌、不排除为致 病菌、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数量达到 致病菌判读标准、有明确药敏判读标准。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0a797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0.png)
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的比较
传统方法侧重于表型特征的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而现代方法则更深入地揭示微生物的分子机制和免疫 机制。
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实际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的、实验条件、样本来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 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04
医学微生物学的应用领域
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
利用微生物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 细胞,实现外源基因的导入、表 达和调控,生产重组蛋白和多肽
类药物。
细胞工程
利用微生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单 克隆抗体、疫苗、干扰素等生物制 品。
发酵工程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生产抗生 素、氨基酸、有机酸等发酵产品。
其他领域的应用
环境微生物学
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 布、功能及其对环境的影 响,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 供依据。
期待医学微生物学教育能够培 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领域持 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 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线 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 旋体等八大类。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微生物的特点 体形微小,表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然界的清道夫;
03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改造自然的生力军; 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 提供营养物质; 参与物质循环;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解读ppt课件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ab7ef358f5f61fb7366673.png)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解读
李代昆
内容简介
合格标本 涂片报告 鉴定报告 药敏报告
合格标本的采集
▪ 1.采集时间 抗生素使用前 ▪ 2.标本质量 (1)痰标本: 漱口→咳痰(必须要有粘稠的痰液存在) (2)伤口分泌物: 消毒→清洗→弃掉表层→采样
一、涂片报告
▪ 1.原则: (1)标本中大量白细胞(脓细胞) (2.1)细菌被白细胞吞噬 (2.2)大量细菌伴随白细胞
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 鲍曼不动杆菌: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试验常规报告头孢他啶、
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 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药敏试验常规报告头孢他啶、
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和复方新诺明。
三、药敏报告
(三)葡萄球菌属 1、常见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
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3、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菌丝酵母菌:敏感 4、热带假丝酵母菌:伊曲康唑 中介 5、克柔假丝酵母菌:氟康唑 耐药
谢 谢!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血葡萄球菌。 2 、常见抗生素
青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庆大霉素;诺 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 诺明。
三、药敏报告
(四)链球菌属 1、常见细菌
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 色链球菌。 2、 常见抗生素
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左氧 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 3、天然耐药 氨基糖苷类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药敏报告
李代昆
内容简介
合格标本 涂片报告 鉴定报告 药敏报告
合格标本的采集
▪ 1.采集时间 抗生素使用前 ▪ 2.标本质量 (1)痰标本: 漱口→咳痰(必须要有粘稠的痰液存在) (2)伤口分泌物: 消毒→清洗→弃掉表层→采样
一、涂片报告
▪ 1.原则: (1)标本中大量白细胞(脓细胞) (2.1)细菌被白细胞吞噬 (2.2)大量细菌伴随白细胞
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 鲍曼不动杆菌: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试验常规报告头孢他啶、
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 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药敏试验常规报告头孢他啶、
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和复方新诺明。
三、药敏报告
(三)葡萄球菌属 1、常见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
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3、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菌丝酵母菌:敏感 4、热带假丝酵母菌:伊曲康唑 中介 5、克柔假丝酵母菌:氟康唑 耐药
谢 谢!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血葡萄球菌。 2 、常见抗生素
青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庆大霉素;诺 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 诺明。
三、药敏报告
(四)链球菌属 1、常见细菌
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 色链球菌。 2、 常见抗生素
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左氧 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 3、天然耐药 氨基糖苷类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药敏报告
微生物药敏报告的解读ppt课件
![微生物药敏报告的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8355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8.png)
8
C组:为备选药物,作为替代 或补充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 感染 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控制传染病的 流行,获得耐药性监测资料。
9
▪ U组:为备选药物,仅用于尿 路感染的治疗。
10
药敏试验相关概念解释
▪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 亚胺培能+ 氨基糖苷类; ▪ 脲基青霉素(羧苄、哌拉、替卡、美唑西
林)+氨基糖苷类; ▪ 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
34
关于不动杆菌属
▪ 不动杆菌属感染特点 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科重要条件致病
菌,可引起严重的感染,该菌的耐药率 很高,对多数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因此 对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药敏试验是重 要的参考指标。 ▪ 根据药敏试验监测结果,目前对不动杆 菌敏感性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头孢 哌 酮/舒巴坦和喹诺酮类
▪ 另外,甲氧西林耐药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四 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 生素的耐药。 所以现在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把 MRSA/MRSE列为“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13
MRSA/MRSE感染如何选择抗生素进 行治疗?
▪ 目前对MRSA、MRSE和肠球菌属的严重 感染
▪ 万古霉素是治疗的首要选择
是 FDA唯一批准应用于治疗MRSA/MRSE
感染的抗生素
14
▪ ESBLS: 中文意思是超广谱 β—内酰胺酶,属质粒介导,它 是当前抗生素出现的新的耐药趋 势之一。
15
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 如果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则对第三 代头孢菌素(它们是头孢噻肟、头孢他 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及 对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耐药
C组:为备选药物,作为替代 或补充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 感染 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控制传染病的 流行,获得耐药性监测资料。
9
▪ U组:为备选药物,仅用于尿 路感染的治疗。
10
药敏试验相关概念解释
▪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 亚胺培能+ 氨基糖苷类; ▪ 脲基青霉素(羧苄、哌拉、替卡、美唑西
林)+氨基糖苷类; ▪ 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
34
关于不动杆菌属
▪ 不动杆菌属感染特点 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科重要条件致病
菌,可引起严重的感染,该菌的耐药率 很高,对多数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因此 对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药敏试验是重 要的参考指标。 ▪ 根据药敏试验监测结果,目前对不动杆 菌敏感性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头孢 哌 酮/舒巴坦和喹诺酮类
▪ 另外,甲氧西林耐药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四 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 生素的耐药。 所以现在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把 MRSA/MRSE列为“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13
MRSA/MRSE感染如何选择抗生素进 行治疗?
▪ 目前对MRSA、MRSE和肠球菌属的严重 感染
▪ 万古霉素是治疗的首要选择
是 FDA唯一批准应用于治疗MRSA/MRSE
感染的抗生素
14
▪ ESBLS: 中文意思是超广谱 β—内酰胺酶,属质粒介导,它 是当前抗生素出现的新的耐药趋 势之一。
15
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 如果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则对第三 代头孢菌素(它们是头孢噻肟、头孢他 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及 对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耐药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0460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e.png)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和能量系统 ,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 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2024年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
![2024年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dd3a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1.png)
光学成像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发展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成像技术,提高形态学检测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医学检验中应用探讨
人工智能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检测和分析。
大数据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整合多来源、多维度的数据,挖掘潜在信息,为精准医疗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的结构
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核质等部分,其中细胞壁是 微生物特有的结构,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
微生物的超微结构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 超微结构,如细菌的鞭毛、菌毛、荚 膜等,这些结构与微生物的致病性和 免疫原性密切相关。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旺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等。
微生物在医学检验中的意义
微生物是医学检验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 生化特性以及遗传特征等进行分 类,常见的分类系统有伯杰氏系 统细菌学手册、原核生物分类学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策略制定
医院感染监测
定期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 发现潜在感染源。
消毒与灭菌
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医疗器械、环境等进行消毒与灭菌,切断 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 生。
2024年医学检验微生 物ppt课件
contents
发展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成像技术,提高形态学检测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医学检验中应用探讨
人工智能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检测和分析。
大数据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整合多来源、多维度的数据,挖掘潜在信息,为精准医疗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的结构
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核质等部分,其中细胞壁是 微生物特有的结构,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
微生物的超微结构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的 超微结构,如细菌的鞭毛、菌毛、荚 膜等,这些结构与微生物的致病性和 免疫原性密切相关。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旺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等。
微生物在医学检验中的意义
微生物是医学检验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 生化特性以及遗传特征等进行分 类,常见的分类系统有伯杰氏系 统细菌学手册、原核生物分类学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策略制定
医院感染监测
定期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 发现潜在感染源。
消毒与灭菌
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医疗器械、环境等进行消毒与灭菌,切断 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 生。
2024年医学检验微生 物ppt课件
contents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微生物培养结果ppt课件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微生物培养结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7f432eaef8941ea66e0555.png)
微生物检验医师
临床医生的抱怨
• 有感染症状,细菌却培养不出来 • 培养的细菌不是目标病原菌 • 所报告的抗菌药物太少,或者本医院已淘汰 • 一些新上市的新药没有药敏结果 • 药敏结果不甚明白或根本看不懂 •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但临床无效或效果不好 • 微生物室不能提供相关指导
2021/3/26
• 阳性率太低 • 培养时间太长 • 不是真正的病原菌 • 药敏试验结果不准
• 抗感染药物滥用
• 导致严重毒副反应 • 诱导细菌耐药产生、导致抗菌药物失效 • 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负担
2021/3/26
19
即使做了微生物检查,是否必须按照检查结果用 药?如何协调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 这些问题困惑着众多的医务人员。
• 其他 患者生理病理状态,个体(不良反应)与群体安全(减少耐药),卫生经济学 ,文化背景
2021/3/26
3
• 所涉及的学科领域:
•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临床微生物学 • 抗菌药物药效学及药代学
2021/3/26
4
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 我国于2004年8月由国家卫生部等单位发布了《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明确规定“诊断为细菌感 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 原种类及细菌耐药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 微生物培养结果
3/26/2021
重症医学部
1
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
• 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处方比例达31.5% • 在含有抗生素类药物的处方中,无细菌性感染 治疗及预防指证的患者占四分之一(24.2%) • 当患者向医生要求处方抗生素时,80.5%的医 师满足了患者的要求 • 根据药敏试验而选择的只占14%。
《医学微生态课件》
![《医学微生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96dd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c.png)
微生态与健康生活
1
有氧运动
2
了解微生物与运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运
动对微生物群落的积极效应。
3
均衡饮食
通过均衡饮食维持良好的微生物群落。
压力管理
探索长期压力对微生物群落及健康的潜 在影响。
微生态的未来展望
个性化健康管理
探索微生态在个性化健康管 理中的前景及未来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兴治疗策略
了解微生态领域中的创新治 疗策略及其潜在效应。
饮食调整
了解通过饮食调整来促进正常 微生物群落的方法。
药物干预
研究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以及药物在微生态调控中的应 用。
微生态与个性化医疗
1 精准化治疗
探索个体微生物组对药物反 应性的影响,实现个性化的 微生态治疗。
2 医疗前沿
了解微生态在医疗领域的最 新研究和治疗方法。
3 道德考虑
讨论涉及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道德问题,以及对微生态研究的伦理 要求。
医学微生态课件
欢迎来到《医学微生态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微生物在人 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微生态调控促进健康。让我们一起开始 探索这个饱含奇妙的领域吧!
微生物和人体健康
1 微生物多样性
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复杂多样 性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2 免疫调节
探索微生物如何帮助调节免 疫系统以维持健康。
3 代谢调控
了解微生物在人体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微生态平衡与疾病
肠道微生态紊乱
研究肠道微生物不平衡与多种常 见疾病的关联。
皮肤微生态与皮肤病
探索皮肤微生态与多种皮肤疾病 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微生物群落与心理健康
《微生物课程报告》课件
![《微生物课程报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2065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1.png)
05
微生物的应用与危害
微生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发酵
利用微生物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如酒精、醋、面包等。
生物转化
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有价值 的产品,如生物燃料、生物塑料
等。
生物修复
利用微生物处理工业废水、废气 等污染物,实现环境的净化与修
复。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原核微生物
总结词
原核微生物是一类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其遗传物质呈环状 裸露状态。
详细描述
原核微生物具有细胞壁,但与真核生物的细胞壁不同,其细 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此外,原核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 质中的结构也较为简单。常见的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 菌、蓝细菌等。
真核微生物
总结词
荧光染色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微生物,在特定波长光下发出荧光,便于观察 和计数。
免疫染色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对微生物进行标记和定位。
培养技术
纯培养
通过分离和培养单一微生物获得纯种,用于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 化特性。
培养基
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用于培养、分离和鉴定微 生物。
厌氧培养
在无氧环境下培养厌氧微生物,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生长条件。
03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01
02
03
自养型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能够利用无机 物合成自身所需的营养物 质,如光能自养型和化能 自养型微生物。
异养型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需要从有机物 中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包括腐生型和寄生型微生 物。
兼性营养型微生物
微生物课件完整版(医学)
![微生物课件完整版(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278c52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8.png)
微生物课件完整版(医学)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从定义和分类开始,深入 探讨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代谢、生态、遗传、进化、致病性、 免疫学,以及常见的微生物病原体分类、致病机理、抗微生物药物、检测和 鉴定、应用,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和食品中的重要性,最后介绍微生物与人类 之间的相互关系。
宿主免疫反应
2
侵入机制。
解释宿主如何通过先天和后天免疫系
统来应对微生物感染。
3
免疫学的应用
介绍疫苗、免疫治疗和抗体检测等免 疫学在微生物感染中的应用。
常见的微生物病原体分类和致病机理
细菌 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范围广泛的细菌病原体
病毒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常见病毒感染疾病
真菌 真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真菌感染常见疾病
抗微生物药物
抗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解释不同类别抗生素的作用机 制和临床应用。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和作 用机制
介绍不同类别抗病毒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使用范围。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和作 用机制
描述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适用疾病。
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传统微生物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介绍培养、染色和生化试 验等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 法。
2 病毒的寄生生活方式
讲解病毒如何寄生于宿主细 胞并进行代谢。
3 真菌的营养与生态
描述真菌的营养获取途径和环境适应能力。
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微生物的遗传特征
• 高度变异的基因组 • 水平基因转移
微生物的进化机制
• 自然选择 • 突变和重组
微生物的致病性和免疫学
1
微生物的致病因素
介绍细菌和病毒的毒素、附着因子和
3 基因工程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从定义和分类开始,深入 探讨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代谢、生态、遗传、进化、致病性、 免疫学,以及常见的微生物病原体分类、致病机理、抗微生物药物、检测和 鉴定、应用,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和食品中的重要性,最后介绍微生物与人类 之间的相互关系。
宿主免疫反应
2
侵入机制。
解释宿主如何通过先天和后天免疫系
统来应对微生物感染。
3
免疫学的应用
介绍疫苗、免疫治疗和抗体检测等免 疫学在微生物感染中的应用。
常见的微生物病原体分类和致病机理
细菌 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范围广泛的细菌病原体
病毒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常见病毒感染疾病
真菌 真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真菌感染常见疾病
抗微生物药物
抗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解释不同类别抗生素的作用机 制和临床应用。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和作 用机制
介绍不同类别抗病毒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使用范围。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和作 用机制
描述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适用疾病。
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传统微生物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介绍培养、染色和生化试 验等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 法。
2 病毒的寄生生活方式
讲解病毒如何寄生于宿主细 胞并进行代谢。
3 真菌的营养与生态
描述真菌的营养获取途径和环境适应能力。
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微生物的遗传特征
• 高度变异的基因组 • 水平基因转移
微生物的进化机制
• 自然选择 • 突变和重组
微生物的致病性和免疫学
1
微生物的致病因素
介绍细菌和病毒的毒素、附着因子和
3 基因工程
(完整)浅说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ppt
![(完整)浅说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1175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c.png)
三、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 什么临床治疗无效?
• 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并不等同;耐药=治疗 无效,敏感≠治疗有效
• 1、没有找出真凶(多部位多次送检) • 2、细菌本身因素,很快耐药导致结果不吻合 • 3、体外和体内的区别 • 4、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四、药敏报告感染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 敏感因医院无次要,询问其他医生后改用其他第三
浅说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SIFIC 团队
如何解读药敏报告单及选择抗菌药物
• 药敏报告单对于临床有很多指导意义 • 但临床医生对药敏报告却是一大堆抱怨
概念
1、药敏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2、NCCLS/CLSI 3、多重耐药(MDRO)
泛耐药、全耐药、S、R、I、 剂量依耐性敏感SDD
一、报了一堆医院没有使用的药物,而 医院使用的药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
• 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中的其 一耐药都算耐碳氢酶烯类。是指获得性耐 药,非天然耐药。比如鲍曼不动杆菌和铜 绿假单胞菌对于厄他培南就属于天然耐药。
八、目前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监测的是 CR-PA(碳青霉稀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这张报告单不规范: ①没有美罗培南药敏; ②没有折点或MIC 无法直接判定敏感、中介或耐药,无法从这份报告上 判断是否是MDR
• 确认不同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是否同种同源,需要做 同源性分析,药敏实验应该是不能直接判定的
• 总结:正确解读药敏报告,报告得规范
• 这是一份规范的临床 微生物学实验室报告, 报告了抑菌圈直径
九、这两张药敏报告单,耐药谱基本一 致,患者住同一病室,能否怀疑是同种 同源?
3、天然耐药不需要药敏试验 4、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九、这两张药敏报告单,耐药谱基本一致,患者住同一病室,能否怀疑是同种同源? 浅说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痰培养临床意义低,很可能被污染,应多次深部取痰如:肺泡灌洗和纤支镜取痰 3、天然耐药不需要药敏试验 痰培养临床意义低,很可能被污染,应多次深部取痰如:肺泡灌洗和纤支镜取痰 每一代头孢里只要有一个药耐药,就代表这一代头孢耐药。 但临床医生对药敏报告却是一大堆抱怨 一、报了一堆医院没有使用的药物,而医院使用的药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 浅说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痰培养临床意义低,很可能被污染,应多次深部取痰如:肺泡灌洗和纤支镜取痰 临床意义高的有:血、脑脊液、关节腔积液、胸腹水、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物 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中的其一耐药都算耐碳氢酶烯类。 4、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是指获得性耐药,非天然耐药。 临床意义高的有:血、脑脊液、关节腔积液、胸腹水、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物 而不是一代头孢耐药,二代、三代也一定耐药
临床如何看待微生物报告ppt
![临床如何看待微生物报告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4704dd240c844769eaee34.png)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化
舒普深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亚胺培能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头孢吡肟 头孢噻肟
23.4 15.3 15.4 11.3 7.6 6.7
8.0
0.7 0.8 2.3 1.1 0 0.6
0.8
33.5 28.8 18.7 15.2 4.3 2.9
临床如何看待微生物报告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卓 超 chaosheep@ 18928868397
WHY?! 我认真做了 的呀!
实验室与临床的不和谐
不和谐的几个纠结点
痰
◦ 虽然临床意义有限,但仍然是临床送检率 最高的标本
CHINET2010 : 46.9% (血11.6%) MOHNARIN 2012: 45.5% (血7.2% )
CLSI药敏标准制定中的局限性
CLSI(NCCLs)的药敏标准:
以不同药物进入体内后血液中最高浓度(Cmx)与该药物体 外最低抑菌浓度(MIC)间的关系所制定。 一般情况下 Cmx高于待检菌MIC4-8倍:敏感(S) Cmx/MIC=1-2倍: 中介度(I); Cmx/MIC<1: 耐药(R)。
JCM,2008,46:4029
Zhuo C, CID, 2013,Mar
正确理解细菌的药敏报告意义
•体外药敏试验的局限性 ◦ CLSI药敏标准制定中的局限性 ◦ 体外药敏试验不能反应病原菌和药物在体内的 动态变化 ◦ 体外药敏判断标准未考虑药代学因素药物本身 的特性(PK/PD)
不能完全反映体内的抗 菌效果
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关键在临床!
血培养获得的病原菌对临床诊断价值最大
血培养阳性率高的重要因 素: --用药前
医院微生物报告解读(PPT 58页)
![医院微生物报告解读(PPT 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fd04bf8762caaedd33d4aa.png)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血培养的数量
• 双套-----两部位采血,左右两侧手臂 • 1、增加捕捉细菌的机会, • 2、可排除污染 • 双瓶------需氧瓶和厌氧瓶
1、分离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2、可提高阳性率
血培养组合的累积敏感性
Weinstein et al. 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lts: How Many Blood Cultures Are Needed J Clin Microbiol. 2007; 45:3546-3548
•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
肠球菌天然耐药表
* 警告:对于肠球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除高水平耐药筛选外)、 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可体外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不应报告为敏 感。 注:鹑鸡肠球菌/铅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肠杆菌科
需要关注: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CRE)
欧盟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
药敏试验方法
• 琼脂稀释法 • 肉汤稀释法 • 纸片琼脂扩散法(K-B纸片法) • E-test • 自动化仪器(梅里埃、BD厂家等)
药敏试验方法
• 报告中提供MIC(ug/ml)值: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 分析仪,有固定的药敏组合;E-test法;其它。
• 报告中提供mm值:K-B纸片法
微生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流程
(1)接收标本,对标本进行预处理; (2)将标本接种于不同培养基在不同条件的培养箱 进行培养; (3)观察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a若无细菌生长,则判定为阴性结果; b若有细菌生长,要根据形态及镜下特点对细菌进行 初步的判定,并进行上机鉴定药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折点≤ 2 µg/ml
最关键因素。 5. 对体外药敏结果的正确理解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最佳
的抗生素。
2
临床医生的感染病病原谱以及 治疗经验的建立与临床微生物 学家的大量常规病原学检验工 作息息相关。
3
一项关于CAP病原学的调查
4
Capelastegui A, et al. BMC Infect Dis. 2012,12:134.
A
A
I
A
I
I
I
I
获得 AST 后 A A A I
ASSOC. MORT (%)
10.5 13.3 25.8 33.3
RELATIVE RISK
1.0 1.27 2.46 3.18
• A = Appropriate Therapy(正确治疗) • I = Inappropriate Therapy(不正确治疗)
• 尽量用新鲜组织作涂片 组织暴露于固定液, 可影响细菌观察, 如G+和G-特点不明显, 难区分
腹部感染中提高厌养菌的培养阳性率
• 于床边接种厌氧血琼脂平板(必须经预还原)和普 通血琼脂平板各一个,立即送实验室分别作厌氧 和需氧培养。
• 同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患者血液,排尽空气,注 入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立即送检,分别进行需 氧和厌氧培养。
• 尽快作涂片检查
对体外药敏结果的正 确理解有助于临床医 生选择最佳的抗生素。
27
药敏试验折点的建立
1. MIC的分布 2.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3. 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 4.体外耐药标志, 包括表型和基因型 5. 给药剂量、剂型、临床适应症,目标菌株
微生物学折点/ECV(≤ 4 µg/ml)
如何解读微生 物报告
观点
1. 临床医生的感染病病原谱以及治疗经验的建立与临床 微生物学家的大量常规病原学检验工作息息相关。
2. 微生物病原学诊断和药敏对感染的目标治疗至关重要。 3.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病原学诊断的阳性率越来越高,
微生物室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快速和准确的服务。 4. 检验前标本采集和运输是决定病原学证据能否建立的
17
痰涂片革兰染色,报告?
革兰染色显微镜检
• SEC>10/LP,非下呼吸道标本或标本被口腔污染 ,不做药敏
• SEC<10/LP,PMN>25/LP,好的下呼吸道标本 • 大量PMN,提示感染 • PMN吞噬细菌,提示感染 • 涂片中发现特殊形态或特殊排列的病原体,需提
示临床
20
血培养采集时间
Percent of Isolates
野生菌株
30
25
20
15
10
5
0
<=0.5
1
2
4
MIC, mcg/ml
获得性耐药或
PK/PD折点 (MIC-达标概率曲线)
能达到PK/PD目标的 病人百分比
S
I
R
1 24
Sakka et al. 2007.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51:3304.
抗酸染色
弱抗酸染色---奴卡菌
血培养阳性
A:多西环素 B:万古霉素 C:亚胺培南 D:利福平 E:庆大霉素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病原 学诊断的阳性率越来越高, 微生物室能为临床提供更加 快速和准确的服务。
14
各种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选择
• 各种快速和特异性的涂片 • FISH • 培养方法的改进(TB液体培养,血培养,特殊筛选
Clin Infec Dis 24:584-602, 1997
PUMCH:ICU痰涂片染色镜检
A:氟康唑 B:万古霉素 C:亚胺培南 D:米诺环素 E:舒巴坦
孙XX ,肺组织活检
A:氟康唑 B:伏立康唑 C:伊曲康唑 D:卡泊分净 E:两性霉素B
肺泡盥洗液
A:亚胺培南+万古霉素 B: TMPCo C: 莫西沙星 D: 头孢哌酮-舒巴坦
药敏领域
SENTRY MYSTIC。。。。
Mohnarin CHINET SMART CARES。。。。。
各地区、各医院的药敏 监测网络。。。。
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 的药敏数据, 为经验用药提供导向
5
微生物病原学诊断和 药敏对感染的目标治 疗至关重要。
6
血培养结果回报对治疗的影响
经验用药
血培养阳性 后
16
呼吸道标本采集
• 晨起第一次痰标本对于成人中抗酸菌、真菌和其 他病原菌的检出是最佳的。
• 做痰培养的标本必须是下呼吸道的分泌物,采标 本时一定要指导病人深咳。在样本采取前,病人 需要进行口腔清洗或者漱口,也需要将假牙摘下 来。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诊断肺炎比支气管洗液更好 。这两种标本采集之后需要马上进行处理。当无 污染的痰标本不容易获取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闭锁性脓肿:如淋巴脓肿、肺脓肿、肝脓肿、腹 腔脓肿、盆腔脓肿等,对封闭的脓肿常采用穿刺 或引流的的方法采样,应在用药前采集,应注意 脓液的气味、性状、颜色注意厌氧菌存在的可能。 不能及时送检应使用运输培养基。
采集伤口或脓液标本应注意的问题
• 针吸或组织培养比棉签拭子更可靠 – 污染率低 – 菌量足,易培养 (涂片阳性率高) – 病原体生存时间长 – 某些细菌生长不被抑制
培养基, 各种培养气体环境的改进。。。) • 感染标志物(PCT,G,GM,TB-spot。。。) • 各种病原菌相关蛋白的监测(难辨毒素AB,
PBP2a蛋白。。。) • 血清学诊断 • 分子诊断(细菌、真菌、分支杆菌、病毒。。。)
15
检验前标本采集 和运输是决定病原 学证据能否建立的 最关键因素。
采血套数及血量 1套(20ml)
2套(40ml)
3套(60ml)
检出率
65%
80%
96%
分泌物和脓液的标本采集
• 对开放性病灶的采集:如手术后切口、导管治疗 感染、瘘管内脓液、生殖道分泌物等均属于开放 性病灶。应先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表面污染菌, 去除旧的分泌物,用灭菌拭子采集病灶深部的分 泌物,也可取感染部位下的组织送检。
寒战
采血培养
菌量 体温
Time (min)
0
30
60
寒战高热前1h左右菌量最多,建议在寒战高热时采血培养
血培养采集时间
• 推荐同时采集2~3 套血培养 • 只有在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血管内感染(
如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持续性菌血症时,才有必 要间隔多次采集血培养。
Page 22
血培养采集数量
Cockrill2004年报告:163位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