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中的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护理学中的神经系统疾病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由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表现包括神经功能损害、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护理学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疾病的护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评估首先,在护理学中,早期识别和评估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患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疾病相关的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在早期识别疾病的同时,还需重点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包括感觉、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早期的识别和评估,可以及时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二、疾病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护理人员在疾病的护理过程中,需熟悉各种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给药途径,以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药物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三、疾病的功能维护和促进神经系统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患者功能的维护和促进。
在功能维护方面,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理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或维持其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
在功能促进方面,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四、疾病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神经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在并发症预防方面,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床位护理、营养护理、健康宣教等手段,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并发症处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护理皮肤溃疡、预防褥疮发生等。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内科护理学-第九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内科护理学-第九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浅昏迷与深昏迷的区别是O。
A.有无自主运动B.有无大小便失禁C.对声光的反应D.是否能被(江南博哥)唤醒E.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及防御反射是否存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普迷是指意识丧失,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任何刺激均不能唤醒。
如对用力压眼眶等引起的强烈疼痛刺激呈现痛苦表情或退缩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吞咽、咳嗽等反射仍然存在,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者,称为浅昏迷;对一切刺激全无反应,瞳孔扩大,生理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全身肌肉松弛,血压下降者,则为深昏迷。
[单选题]2.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压增高最急需下列哪项措施?()A.静脉注射甘露醇B.头颅MRIC.脑血管造影D.腰穿E.头颅CT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目前降颅压的首选药为20%甘露醇。
[单选题]3.重症肌无力患者,无力危象是因为()。
A.糖皮质激素使用过量B.抗胆碱药物用量不足C.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及时D.抗胆碱药物使用过量E.糖皮质激素使用不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咽喉肌型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胆碱酯酶抑制剂突然减量或停药是很容易诱发肌无力危象。
特别是有严重感染等疾病、精神创伤、月经来潮和分娩后,更不能减药和停药,必要时应适当增加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剂量。
[单选题]4.脑血栓形成病人发病时间常在()。
A.血压剧烈上升时B.情绪激动时C.感染风寒时D.睡眠或安静时E.剧烈运动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脑血栓病人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由于血压过低、血流减慢、血黏度增加等因素促使血栓形成而发病[单选题]5.女性,65岁,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收住入院,体检时发现刺激右侧下肢足背至踝部无疼痛反应,平衡觉及两点辨别觉存在,该病人发生的是()。
Λ,浅感觉障碍B.深感觉障碍C.运动觉障碍D.复合觉障碍E.定位觉障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一般感觉由浅感觉(痛、温度及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和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及两点辨别觉)所组成[单选题]6.某高血压病人频繁呕吐伴有突然头痛,意识不清,脉搏、呼吸减慢,左右瞳孔明显不等大,你考虑()。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的护理1.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三主征”、生命体征改变、意识障碍、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2.护理问题:疼痛、潜在并发症、有体液不足的危险3.护理措施:床头抬高15°~30°的斜坡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胸腹腔内压力增高;脑室外引流应妥善固定引流管,控制引流速度和量,保持引流通畅二、头皮损伤病人的护理1.头皮裂伤:多为钝器或锐器打击所致。
出血较多不易自行停止,严重时发生失血性休克。
现场急救可加压包扎止血,在伤后24小时内清创缝合。
2.头皮血肿:多为钝器打击所致。
皮下血肿比较局限,无波动,有时因周围组织肿胀较中心硬,易误诊为凹陷性骨折。
应加压包扎,早期冷敷,24-48小时后热敷,待其自行吸收;血肿较大时可在无菌操作下,行血肿穿刺抽出积血,再加压包扎。
3.头皮撕脱伤:最严重的头皮损伤,多为妇女长发被卷入转动的机器所致,使头皮自帽状腱膜下或连同骨膜一并撕脱,有时合并颈椎损伤。
可分为不完全性撕脱和完全性撕脱两种。
常因剧烈疼痛和大量出血而发生休克。
三、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一)脑震荡1.临床表现: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变缓、呼吸浅慢、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
意识恢复后对受伤时,甚至受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不能回忆,而对往事记忆清楚,此称为逆行性健忘。
清醒后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二)脑挫裂伤1.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局灶症状与体征、头痛与呕吐、颅内压增高与脑疝、(三)颅内血肿1.按症状出现时间:急性血肿(3日内出现症状);亚急性血肿(伤后3日-3周出现症状);慢性血肿(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2.按血肿所在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3.临床表现: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原发性损伤严重,伤后昏迷持续并进行性加重;原发性脑损伤轻,伤后无原发性昏迷,至血肿形成后出现继发性昏迷(四)脑损伤1.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营养失调、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颅内压增高、脑疝2.护理措施:争分夺秒的抢救,禁用吗啡止痛;意识清醒者取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及分泌物误吸;营养支持,降低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脑水肿;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术后护理3.健康教育:存在失语、肢体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训练;外伤性癫痫,应按时服药,遵医嘱逐渐减量至停药四、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1.临床表现: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三偏症”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剧烈头痛、头晕、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A1_A2型题)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A1_A2型题)1.患者男,7个月。
发热、咳嗽5天,呕吐2天,抽搐1天。
嗜睡,前囟饱满,双肺少许细湿啰音,克氏征(-)、布氏征(-)。
血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4;脑脊液混浊,白细胞1000×106/L,中性粒细胞为多,蛋白质2g/L,糖2.3mmol/L,氯化物105m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性瘫痪B.中毒性脑病C.结核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膜炎E.化脓性脑膜炎答案:E2.癫痫病人可进行的日常活动项目是A.游泳B.太极拳C.开汽车D.单独外出E.登高答案:B3.脑脊液漏患者禁忌耳鼻冲洗的目的是避免A.脑疝B.头痛C.颅内压下降D.颅内继发感染E.昏迷答案:D4.癫痫持续状态是指A.连续的失神发作B.连续大发作,意识持续丧失C.单侧肢体频繁抽搐D.单侧肢体连续发生触电感E.长期用药但经常发作答案:B5.患儿,6个月。
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经正规治疗后,脑脊液正常,但头围进行性增大,该患儿可能合并了A.脑积水B.脑出血C.脑室管膜炎D.中毒性脑病E.慢性脑膜炎答案:A6.引起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A.高血压B.脑动脉硬化C.颈动脉硬化D.脑动脉瘤E.脑血管畸形答案:A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是A.动脉硬化B.结节性动脉炎C.先天性血管畸形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E.心房颤动持久发作答案:A8.患儿男,9岁。
智力低下,既往有“癫痫”病史。
发作时出现强烈的点头、屈体样动作,持续此姿势5~8秒,常摔伤头部,伴颜面青紫、瞳孔散大。
该患儿的发作类型是A.发作性睡病B.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C.复杂部分性发作D.强直性发作E.肌阵挛发作答案:D9.脑脊液检查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疾病是A.脑性瘫痪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膜炎E.格林-巴利综合征答案:E10.患者,男,30岁。
工作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6小时,伴喷射状呕吐,四肢体活动自如,脑膜刺激呈阳性。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护理诊断 • 常见护理措施 • 康复训练 • 注意事项
01
护理诊断
感知紊乱
总结词
感知紊乱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觉和感知能力出现异常,如感觉缺失、感觉 过度或感觉异常。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对疼痛、温度、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方面的感知出 现障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感知情况,评估其感知能力,并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定期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康复训练
感知训练
总结词
通过刺激患者的感知系统,提高其感知能力。
详细描述
利用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等不同方式,对患 者进行感知刺激,如使用不同质地的物品进行触觉训练 ,播放音乐或朗读进行听觉训练,使用彩色物品或图案 进行视觉训练,提供不同味道的食物进行味觉训练,以 及提供不同气味的物品进行嗅觉训练。
沟通障碍
总结词
沟通障碍是指患者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语言、文字、手势等方面的表达能力受 限。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语言不清、失语、构音障碍等症状,影响其与他 人的沟通。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沟通需求,提供有效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 字板等,以促进患者表达意愿和需求。
心理困扰
总结词
心理困扰是指患者因神经系统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恐 惧等心理问题。
语言康复训练
总结词
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与卧床: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应鼓励下床做轻微活动,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除者取头高脚低或伴卧位,头偏向一侧。
2、饮食与营养:给与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轻度吞咽困难者吃半流食,进食速度要满以防呛咳,。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鼻饲。
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毛波、呼吸、血压、肢体活动表化以及有无抽搐等,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4、安全护理:意识障碍、偏瘫、癫痫发作者加用床档,防止坠床。
对于视力障碍,瘫痪、认知障碍等防治跌伤、走失,不要远离病房或单独外出。
5、排泄护理:◆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勤换尿垫。
◇尿量异常的护理(1)记录24h出入液量和尿比重,监测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变化,监测体重变化。
(2)根据尿量异常的情况监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无脱水、休克、水肿、心力衰竭、高血钾或低血钾、高血钠或低血钠表现等。
(3)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
◇尿失禁的护理(1)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
(2)及时清洁会阴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必要时涂皮肤保护膜。
(3)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男性患者可采用尿套,女性患者可采用尿垫、集尿器或留置尿管。
◇尿潴留的护理。
(1)诱导排尿,如维持有利排尿的姿势、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按摩或叩击耻骨上区等,保护隐私。
(2)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定期更换。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的护理(1)指导患者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适当增加饮水量。
(2)指导患者环形按摩腹部,鼓励适当运动。
(3)指导患者每天训练定时排便。
(4)遵医嘱给予缓泻药或灌肠。
◇腹泻的护理(1)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等。
(2)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评估肛周皮肤有无破溃、湿疹等,必要时涂皮肤保护剂。
神经内科护理要点
神经内科护理要点神经内科护理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它包括了对患者进行评估、监测、干预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神经内科护理的要点:1. 评估和监测- 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系统的功能、感觉、运动能力等方面。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殊指标,如瞳孔反应、意识状态等。
2. 基础护理- 在患者需要床位休息时,提供适当的体位,保持患者的舒适。
- 勤换患者的体位,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 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 注重患者的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和吞咽困难。
3. 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需求因疾病而异,因此要根据医生的指示提供适宜的饮食。
-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提供流质或软食,以及将食物切成小块等方法,以确保安全进食。
- 监测患者的摄入量和排泄量,注意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嘱咐,准确给患者服用药物,并记录药物的剂量和时间。
- 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5. 病情观察与干预- 注意患者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和变化,如意识状态、运动障碍等。
- 对于神经系统紧急情况的患者,及时进行急救并报告医生。
- 针对患者的特殊需求,如疼痛控制、抑郁情绪的护理等,给予有效干预。
6. 患者和家属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疾病、治疗和护理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 教育患者和家属有关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自我管理。
以上是神经内科护理的一些要点,通过实施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内科护理学-第九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内科护理学-第九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下列关于浅昏迷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压、脉搏、呼吸多无变化B.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存在C.(江南博哥)压迫眶上神经有痛苦表情D.大声呼唤可睁眼,但不能回答E.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浅昏迷表现为意识丧失,对强烈刺激(如眼眶上压迫)病人可出现痛苦的表情和躲避反应。
没有语言应答,并且不能执行简单的命令。
可有无意识的自发动作。
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和角膜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无明显变化。
[单选题]2.短暂性脑出血(TIA)发作常在多长时间内恢复正常?()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2天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TIA临床特征:①发病突然;②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③持续时间短暂,一般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④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⑤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单选题]3.脑出血以内囊出血最常见,下列哪项是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A.三偏症B.同侧偏瘫C.同侧偏盲D.对侧偏瘫E.交叉性偏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其表现也不同:①以内囊出血最为多见,常有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三偏症),典型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病灶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肢可引出病理反射,也可出现感觉减退,有时半球出血时可伴有失语;②脑桥出血表现为交叉性瘫痪、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③小脑出血可表现为颅神经质麻痹、眼球震颤、两眼向病变侧同向凝视。
[单选题]4.下列哪项不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点?()A.症状通常为四肢对称性肌无力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明显C.瘫痪时伴发热D.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E.可有脑神经损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格林-巴利综合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肌无力。
下肢无力,以近端为主,行走困难,四肢远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瘫痪。
温医大内科护理学新版讲义09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1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1)脑出血以内囊处出血最常见。
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
(2)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2 .缺血性胞血管疾病的病因(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动脉硬化(2)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风湿症等是较常见的病因。
(3)脑栓塞:如风心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二)临床表现1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度、酒后或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发病。
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出血常损害内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称为“三偏症”)。
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
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尖样。
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1)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山于血压过低、血流减慢、血黏度增加等因素促使血栓形成而发病。
起病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及一过性失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
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早晨起床时才发现半身肢体瘫痪。
如由于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引起病灶对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视觉障碍。
如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表现为眼震、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交义瘫或四肢瘫。
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4 )短暂脑缺血发作多为突然起病,持续时间短,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瘫或单瘫、单眼失明、眩量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5 )脑栓塞多发生在静止期或活动后,起病急骤,多无前驱症状为特点。
神经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神经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一、概述
神经科护理学是指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
神经
系统疾病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等。
本文将重点整理神经科护
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中风护理
1. 早期干预:对中风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2.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脂、高盐
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3. 日常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进行物理治疗、语言
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三、癫痫护理
1. 安全护理:制定安全措施,包括保持患者周围环境整洁、避
免激发癫痫发作的因素等。
2. 护理观察:观察癫痫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症状表现,记
录相关信息,便于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3. 药物护理:按医生嘱咐给予患者抗癫痫药物,定期监测药物
副作用。
四、帕金森病护理
1. 促进活动能力: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训练、平衡训练等,促进
活动能力,延缓病情进展。
2. 日常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穿衣、洗澡等。
3.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
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五、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多发性硬化症、脑震荡等。
以上是神经科护理学的重点整理,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提高
其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护理中的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技巧
护理中的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技巧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庭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了解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护理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技巧,以期帮助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一、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肌肉的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
护理帕金森病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患者安全: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平衡障碍,因此要确保患者在行动中的安全。
可以使用助行器或安装扶手来提供额外支持。
2. 促进患者的日常活动:帕金森病患者因肌肉僵硬而行动不便,护士应该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例如伸展运动和关节活动,以保持肌肉柔软。
3. 提供心理支持: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和抑郁,护士需要通过耐心倾听和积极沟通来提供心理支持。
二、中风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在护理中风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协助康复训练:中风患者往往会出现部分瘫痪,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例如翻身、行走和手指灵活度恢复的训练。
2.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中风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尿失禁等并发症,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援助社交和沟通:中风后患者常伴有语言障碍,护士可以使用图片、手势等辅助工具来帮助患者进行社交和沟通。
三、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在护理多发性硬化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提供适当的康复和支持服务:多发性硬化患者常伴有肢体无力、平衡障碍等症状,护士应提供相关康复和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功能。
2. 缓解症状:多发性硬化患者常伴有疼痛、抑郁和疲劳等症状,护士应通过合理管理病症,例如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来缓解症状。
3. 定期观察病情:多发性硬化病情波动较大,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注意专注力、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教案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教案介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教案旨在提供适当的护理指导,以帮助患者管理和应对他们的疾病。
以下是一份针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教案。
目标- 提供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了解;- 提供护理方法和策略,以支持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帮助患者和家人理解疾病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教案第一部分:基本知识1. 什么是神经系统疾病?- 解释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提供患者可以参考的资源,以便他们深入了解自己的疾病。
2.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列出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一般症状;- 强调每个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第二部分:护理方法和策略1. 身体护理- 教授正确的姿势维持和活动方法,以避免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提供保持良好体重、健康饮食和锻炼惯的指导。
2. 疼痛管理- 介绍各种疼痛管理技巧,如使用热敷或冷敷、按摩、深呼吸等;- 建议患者与医生合作制定个人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3.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与支持团体和草根组织互动,以分享经验和获得支持;- 推荐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源,以帮助患者处理与疾病相关的情绪和心理困扰。
第三部分:疾病管理和预防措施1. 服药管理- 强调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提供正确用药方法的指导;- 提醒患者定期复诊和检查药物剂量的调整。
2. 度假和旅行- 提供旅行前的准备建议,以确保患者在旅途中能够获得适当的护理和药物;- 强调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旅行前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3. 预防措施- 提供预防疾病复发的建议,如保持良好卫生、避免感染和控制危险因素;- 鼓励患者接种疫苗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结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教案旨在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管理他们的疾病。
通过教育患者和家人,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
神经科常见护理常规
神经科常见护理常规
神经科护理是对患者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主要包
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意识观察: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会有意识障碍,包括昏迷、嗜睡等症状。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意识水平、反应能
力等进行观察。
2.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神经性疼痛等症状,需要进行相应的疼痛管理,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理疗等方法。
3.营养支持: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应激反应、进食
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包括饮食调整、膳食营养
补充等方法。
4.护理宣教: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和家属,医护人员需要
进行相应的护理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5.危险因素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危险行为,需要进行相应的危险因素评估,包括抑郁症、自杀等风险的评估。
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总之,神经科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
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耐心细心的服务精神,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
中风(脑卒中)护理
监测血压和脑循环指标;提供早期恢复和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如肺炎和血栓。
癫痫护理
保护病人安全;观察癫痫发作特征;协助进行癫痫药物管理。
多发性硬化症护理
提供支持和教育;管理病人症状,如障碍、疲劳和抑郁;协助进行药物治疗。
护理中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1 病人跌倒和摔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包括头痛、头晕、 意识障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具体症状 因疾病类型而异。
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
1 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定期评估病情变化;遵循医嘱并监控药物治疗效果。
2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护理措施
提供神经系统恢复所需的营养支持;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评估病人跌倒风险;提供安全设施和协助;提供跌倒预防教育。
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 病病人护理
本次演示将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包括定义和分类、常见症状和表现、 护理原则以及常见疾病的护理。让我们一起探索神经系统护理的精彩世界。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和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 经系统功能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肌萎缩性 侧索硬化症等。
常见症状和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护理要点
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护理要点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做好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者。
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常对噪音、剧烈光线等刺激非常敏感,因此,保持病房的环境安静舒适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控制噪音,避免过多的人员进出,也要注意调节照明,避免强光刺激患者。
此外,床铺的舒适度也需要被关注,可以给予适当的靠垫和软枕头,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二、定期观察病情变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可能比较剧烈,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部表情、肢体运动等方面的改变。
同时,还要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紧急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面临呼吸困难的问题,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如半坐位,以增加气道通畅度。
此外,可以通过气管抽吸等方法清理患者的呼吸道,以减少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四、合理饮食调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饮食的调理对于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软食、半流质食物,或者通过管饲来提供营养。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摄入方式和时间,避免引起进食困难和吞咽困难。
五、开展康复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这包括进行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程度。
同时,还要注意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其康复的积极性。
六、合理用药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合理用药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认真按照医嘱给患者服用药物,并及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课件
孤独和抑郁:由于疾病带来的社交隔离和情绪低落
心理护理方法
倾听:耐心倾听病人的感受和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
鼓励: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教育:向病人普及疾病知识,帮助其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法
陪伴:陪伴病人度过难关,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
引导:引导病人进行心理调适,如冥想、放松训练等
病因:包括遗传、感染、代谢、免疫、肿瘤等
症状: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
常见症状与体征
头痛、头晕、眩晕、恶心、呕吐
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Leabharlann 肢体无力、麻木、刺痛、感觉异常
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癫痫发作、抽搐、昏迷、瘫痪
病因与病理生理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CONTENTS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03.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04.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基础护理
05.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康复护理
06.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01
02
定义与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指影响大脑、脊髓、神经等神经系统的疾病
分类: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言语治疗:如语言训练、吞咽训练等,帮助恢复语言和吞咽功能
康复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心理支持,如心理咨询、家庭支持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按解剖结构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按其功能又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指神经系统与骨骼肌由于血管疾病、感染、变性、肿瘤、遗传、中毒、免疫障碍、先天发育异常、营养障碍和代谢障碍等所致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和反射障碍,如病变累及大脑时,常出现意识障碍与精神症状。
2.除第Ⅰ、Ⅱ对脑神经进入大脑外,其他10对脑神经均与脑干相互联系。
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主要支配头面部。
其中第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Ⅰ、Ⅱ、Ⅷ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Ⅴ、Ⅶ、Ⅸ、Ⅹ对为混合神经。
3.舌咽、迷走神经彼此相邻,有共同的起始核,常时间受损,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称延髓麻痹或真性球麻痹,临床习惯之一球麻痹。
4.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组成。
脑又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
5.大脑半球各脑叶的功能为:额叶与躯体活动、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颞叶与听觉、语言和记忆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有关;枕叶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岛叶与内脏感觉有关;边缘系统与情绪、行为和内脏活动有关。
6.内囊:完全损害。
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称为“三偏综合征”。
7.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质及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也参与复杂行为的调节。
8.下丘脑对体重、体温、代谢、饮食、内分泌生殖、睡眠和觉醒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同时与人的行为和情绪有关。
9.小脑:其功能为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平衡,控制姿势步态和协调随意运动。
小脑病变可引起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构音障碍,见于肿瘤、脑血管病、遗传变性疾病等。
10.脑干是生命中枢,脑干网状结构能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
11.脑干病变的特点:交叉性瘫痪、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定位体征(如两侧瞳孔极度缩小,两眼球同侧偏斜提示脑桥病变;循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提示延髓损伤。
)12.脊髓的主要功能:传导功能、反射功能。
13.在普通光线下瞳孔的直径为3~4mm,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大于5mm为瞳孔散大。
14.瞳孔的大小:瞳孔散大见于动眼神经麻痹、颞叶沟回疝、视神经病变或阿托品类药物中毒;瞳孔缩小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如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压迫脑干或镇静安眠药中毒等。
15.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
16.脑脊液压力测定:一般采用腰椎穿刺测量法,正常为80~180mmH2o。
17.高颅压性头痛:头痛常为持续性的整个头部胀痛,阵法性加剧,伴有喷射状呕吐及视力障碍。
18.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常见的局部因素:眼源性头痛、耳源性头痛、鼻源性头痛。
19.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出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病人又继续入睡。
2)昏睡:是较嗜睡重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昏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唤醒,需大声呼唤或较强烈的刺激才能使其觉醒,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3)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4)中昏迷:对外界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少。
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体征发生变化。
5)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明显变化,如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等。
20.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意识模糊、谵妄。
2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检查项目: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22.言语障碍:可分为失语障碍和构音障碍。
23.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
24.肌力:是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25.肌力的分级:26.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闪电样反复发作的剧痛,又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7.扳机点: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突发的剧痛,似触电、刀割、火烫样疼痛,以面颊部、上下颌或舌疼痛最明显;口角、鼻翼、颊部和舌等处最敏感,轻触、轻叩即可诱发,故有“触发点”或扳机点之称。
28.三叉神经疼痛的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
29.面神经炎: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麻痹。
30.面神经炎表情肌瘫痪:一侧面部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闭合不能或闭合不完全;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露齿时更明显);吹口哨、鼓腮不能及食物残留病侧齿龈等。
31.面神经炎治疗原则: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②减轻面神经水肿;③缓解神经受压;④促使功能恢复。
32.面神经炎急性期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
3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广泛炎症性节段性脱髓鞘和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
34.吉兰-巴雷的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
直肠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多无影响。
35.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明显增高(为神经根的广泛炎症反应),通常在病后第3周最明显。
36.呼吸麻痹是GBS的主要危险,对有呼吸困难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人工辅助呼吸。
37.GBS的病因治疗: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38.脑血管疾病(CVD):是指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的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
39.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以上,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40.脑部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41.因脑组织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所以对缺血缺氧损害十分敏感。
42.脑血管疾病病因: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43.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不可干预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种族、遗传等,男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
2)可干预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体力活动少、高盐饮食、超重、感染等。
高血压是各类型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吸烟、酗酒均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44.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指发病前的预防。
对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达到使脑血管疾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
发病前的预防、防治心脏病、防止血脂异常、防治糖尿病、戒烟戒酒、其他。
45.二级预防(了解):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病人,通过寻找卒中事件发生的原因,对所有可预防的干预因素进行治疗,以达到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
预防病因、抗血小板凝聚、治疗TIA、防止卒中后认知障碍。
4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由颅内动脉病变致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表现为供血区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
47.TIA发病机制(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微栓塞、脑血管狭窄或痉挛。
48.TIA临床特点:①50~70岁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脏病等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③突发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持续时间短暂,多在1小时内恢复,最多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④可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表现相似。
49.不同动脉系统TIA表现:50.TIA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51.TIA治疗要点:TIA是卒中的高危因素,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
①病因治疗是预防TIA复发的关键。
②药物预防:抗血小板凝聚、抗凝(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钙拮抗剂(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循环)、中药。
③手术和介入治疗。
52.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53.血流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坏死,引起偏瘫、失语等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54.脑动脉粥样硬化为脑血栓形成最常见和基本的病因。
55.睡眠状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失水等致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血流缓慢的因素,均可促进血栓形成。
56.治疗时间窗是指脑梗死后最有效的治疗时间,包括再灌注时间窗,一般认为是发病后3~4小时以内,最多不超过6小时。
57.脑梗死临床特点:①多见于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②安静或休息状态发病,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或TIA发作;③起病缓慢,症状多在发病后10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④以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等局灶定位症状为主;⑤部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58.头颅CT是最常用的检查,呈低密度影。
59.DSA是脑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
60.卒中单元是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指导和提高疗效的组织系统,由多科医生参与,包括神经科医生和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心理医生、营养师和社会工作者。
61.急性期治疗:①早起溶栓:在发病后6小时以内进行溶栓使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
应用溶栓药物期间应严密监护病人。
②调整血压:急性期应维持病人血压于较平时稍高水平,以保证脑部灌注,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③防止脑水肿:严重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是急性重症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④控制血糖。
⑤抗血小板凝聚⑥抗凝治疗⑦脑保护治疗⑧高压氧舱治疗62.溶栓和抗凝治疗:应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表现。
63.甘露醇:选择较粗大的静脉给药,以保证药物能快速静滴(250ml 在15~30分钟内滴完),注意观察用药后病人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复查尿常规、血生化和肾功能,观察有无药物结晶阻塞肾小管所致少尿、血尿、蛋白尿及血尿素氮升高等急性肾衰竭的表现;观察有无脱水速度过快所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低颅亚综合征进行鉴别。
64.语言障碍:分析题65.脑栓塞(选择):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空气等)随血液进入颅内动脉系统,导致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约占脑梗死的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