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七章课件
毛概课件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3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 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实行改革开放的背景 ——改革决策的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未作出改革开 放的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目的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 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 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 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 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 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 十七大报告)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 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前页
后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有两面性:既有 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 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 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 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 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应模式化。对于苏联 模式: 第一,只有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 第二,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才能维 护社会主义制度。
毛概PPT-第七章
•毛概第七章••重点和难点1.关于改革(1)为什么要改革?(2)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3)如何改革?2.关于对外开放(1)为什么要对外开放?(2)现阶段对外开放的特征是什么?(3)如何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的原因:☐就国内来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严重制约了生产力发展。
☐就国际来看,新技术革命☐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不适应2.邓小平为什么把改革称为(第二次)革命?P117第一,就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革命打破并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同样起着打破和消除生产力发展桎梏的作用,所以改革也是革命。
第二,就改革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还会涉及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会引起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等深刻变革。
第三,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改革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一定会出现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阻力。
第四,就改革决定中国的命运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不搞会亡党亡国,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第一次革命与第二次革命的区别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关于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第一,关于改革的对象●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改革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第二,关于改革的目的●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第三,关于改革的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
第四,关于改革的方法●不仅要有秩序、有领导地进行,而且要在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各方面的改革要配套进行等(2)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基本制度:指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所决定、并表现该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度。
毛概改革开放PPT课件
1.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 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0
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 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 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 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1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 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 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 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 述。
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 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 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 提出来。
23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 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 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 一般的概括。
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 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 的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 遭受了严重挫折。
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 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 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 文中的提法比较好。”
25
邓小平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 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 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 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毛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精品PPT课件
• 我们不妨以玩具业为例来看,一个芭比娃娃的前期产品设 计、市场调研等均在美国完成,中国工厂只不过进行“来料 加工”或“来样加工”,而后期的仓储、物流、批发、零售
也 是由外商来做。换言之,就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的 是一块钱,我们称之为“硬一元”,而做这种采购、仓储、
订 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的产业链叫做“软九元”。国际
– 开放是改革成功的基本条件。 – 改革也是为了更好地开放和吸收借鉴西
方的先进经验成果。
(2)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
的关系
? 思考: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 对外开放是否矛盾?为 什么?
延展阅读: 郎咸平——《产业链阴谋》
• 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 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 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 正是这六大环节创造出了九美金的价值,而 他们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 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一环。不过在现在 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 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 的;少数中国企业意识到了,继而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 和中国企业家还没有觉醒!
从思想学术角度来看,从马克思开始的马 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 脉相承的体系,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 点:
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 全球化进程由资本主义开创并由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所主导。 融入全球体系是任何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联系中 才能得到发展。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 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 451页。
•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 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 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 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 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 态……不断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不断奔走于全球各 地……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 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 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过去 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 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 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 替了。”
毛概精品课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当前不利 于社会稳 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
一是就业压力增大 二是大量贫困人口存在 三是贫富差距拉大 四是社会安全网薄弱
五是社会焦虑现象显现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开放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社会主义社 会中,基本的矛盾 仍然是生产关系与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之间的矛盾”。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 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 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 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在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中,逐 步使中资金融机构在市场的竞 争中特别是在与外资金融机构 的竞争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我国的金融安全。
(一)合资发展著新篇:青岛啤 酒“引进来”与“走出去”
(二)海尔:走出国门闯天下
坚持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的立足点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 自主,这是中国人民的根 本利益所决定的,也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自 力更生,这是由中国的 具体国情决定的。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
“引进来”
“引进来” “走出去”
案例: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思考讨论
• 1.美国人感叹:“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 团糟”。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 2.结合本案例,谈一谈中国该如何进一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毛概新教材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演示精品PPT课件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 据、理论内涵作了全面阐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与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科学发展观与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一道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
4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 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 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八个方面)
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 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6
3.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 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和发展的
进入新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 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各国相互依存 逐步加深,大国关系深刻变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 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5
2.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 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十七大概括为“十个结合”。这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 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毛概课件_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关系 第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 根本立足点。 第二,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 的手段。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与实行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对外开放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对外开放是不是意味全盘西化?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
二、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
生产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
交通、信息国际化
1、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经 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任何国家 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把自己孤 立于世界之外只能是死路一条。对外开 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第一,吸收和借鉴前人创造的文明成 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第二,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 的现代文明成果,是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 需要。 第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 果,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创造的文 明成果。
一种是把体制的 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 变革,使改革变 成 “改向”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 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富有社会 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发 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 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
到目前为止,大金龙 产品已经外销到四十多个 国家,它仍然是迄今为止 将产品外销到欧洲地区的 惟一一家客车企业。
金龙客车在世界客 车博览欧洲展览会 (BAAV)
在肯尼亚内罗毕的一家手机专卖店,售货小姐展示中国的 海尔手机。小至搪瓷盆、鞋油和服装,大至电视、卡车, 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融入非洲人的生活。
毛概第七章
(2)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 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发展和建设需要稳定。 “中国要发展起来,要实现四化,政治 局面不稳定,没有纪律,没有秩序,什 么事情都搞不成功。” (1987.7)。
第二,改革需要稳定。 邓小平: “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 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 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要创造良 好的环境,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系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案例与讨论:“小岗村”的辉煌、困 境与出路——改革需要全面、持续推进 2.理论归纳: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案例与讨论:小岗村的辉煌、困境 与出路——改革需要全面、持续推进
第五,中国的稳定就是对全世界全人类 的负责。 邓小平:“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 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 大,世界和平就越靠得住。”
2.理论分析:坚持改革、发展、 稳定的统一
改革是动力,是解决社会矛盾正确而有 效的途径。 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又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稳定是前提,中国必须稳定。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 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 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 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 是改革。
毛概课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011年)
海尔还先后与荷兰飞利浦、德国迈兹、日本东芝等12家国 际大公司组成技术联盟,共同进行某一技术领域的开发。 由于建立了这种优势互补关系,海尔遍布各地的18个实验 室,源源不断地得到了技术和生产支持,始终保持与世界 先进水平接轨,在100 Hz 、大屏幕、网络化、高清晰等 超前技术产品上遥遥领先。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全媒体全数 字彩电、第一台网络e体化“美高美”彩电、第一套(8件) 蓝牙网络家用电器。
海尔“走出去”的足迹 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战略的海尔,已经在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足迹,仅在海外建成的制造 基地就有30处。 设在南卡州的冰箱厂,是中国在美国投资最大、占地面 积最大的一家企业,在美国冰箱企业中排名第六。为此 ,南卡州将海尔冰箱厂所在的路命名为Haier Blud(海 尔路),成为美国惟一一条以中国企业品牌命名的马路 。2002年3月4日,海尔斥资1 450万美元买下位于纽约 曼哈顿黄金地段的格林尼治银行大楼,更名为“海尔大 厦”,作为海尔在北美的总部。此后,海尔宣布与微软 公司共同推进“维纳斯计划”,开始打入美国的信息产 业领域。
而革命只有一种局势对旧的事物或思想进行彻底 的变更! 3,从内容上看改革,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 改革和文化改革,革命是对此些的彻底变更, 4,从性质上看,改革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 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而革 命也包括这些! 5,从背景上看: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 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6,从方式、力量上看: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 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 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7,从根本目上看: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
案例: 海尔:走出国门闯天下 海尔为什么要“走出去”? 海尔的带头人张瑞敏说:“不是你想不想走出去 ,而是整个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已经没有 国内、国际市场的区分,都是国际市场,对手也 不再只是国内同行业,而是国际同行业。如果你 不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去,哪里有你的地位?哪 里有你的品牌?企业没边界,如果你不接受,你 就不可能进入网络经济时代。”
毛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PPT
改革成果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同期 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不足3%;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有第10位上 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有1.7%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 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29位跃居第1位。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 上升到7500美元,已经有低收入国家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 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充 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 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978年7月,《华盛顿邮报》记者杰伊 马修斯获准参观中国桂 林的一家工厂。在这篇题为《尽管宣布要对工厂进行改革,工 作仍然松松垮垮》的报道中,马修斯写道:“同中国的大多数 工厂情况一样,桂林丝袜厂的工人看起来并不是干劲十足 的。„„生产线上工人过多使工人长时间闲聊着。当我走进一 个车间的时候,有3名女工同正在旁边桌上的另外3名女工聊天。 我一进去,她们就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交叉着双手 坐在那里,好奇地向我张望。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1名女 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 最后马修斯断言:“这种松松垮垮的工作态度,仍然是妨碍这 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主要障碍。”
• 第三,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 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相联系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 问题。
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革命是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 的最高表现,是被统治阶级 推翻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
毛概课课件 第七章改革开放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结论
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改革; 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 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 的社会主义方向。
为什么改革? ——改革的依据 怎样进行改革? ——改革的定位 改革什么? ——改革的内容 如何处理和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恩 格斯科学阐明了 人类社会基本矛 盾运动的一般规 律,但他们没有 分析社会主义社 会的矛盾问题。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 求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而是判断改革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把 握两点: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 不能不问姓‘资’还是姓‘社’, 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 义方向。 二是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 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资’姓 ‘社’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 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的关系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毛概第七章ppt课件
1、全面改革的历史
进程
我国改革始于20世纪 70年代末。首先是农 村改革。废除人民公 社制度、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发展 乡镇企业等。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 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 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 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动力,既要推进社会生产 力的解放和发展,又要为 经济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 基础。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 境,一切无从谈起。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 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 应,主要看它是否适 应当时生产力的要求, 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依 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 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 会基本矛盾、主要 矛盾和根本任务统 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主 要矛盾的途径是改 革。改革是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的必由 之路。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性质
第一,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 变体制。
第二,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 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 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 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 主义方向。
毛泽东在建国前指出:中国 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是我们的 立脚点。中国不能是闭关主义者, 也不能闭关。建国后又说:我们 坚决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的 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但也 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 学技术和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毛概课件第七章
第一,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是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 相适应的标准。(生产力标准)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 生产力的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革命 模式,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
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以生产力问题为纽带)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国内国际背景
(1)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 带来的体制僵化,迷信盛行,左倾 激进思想泛滥等诸多不利因素。
(2)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和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国面临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 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 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
结果:文化大革 命:“一个阶级 推翻另一个阶级”
角度:邓小平从 我国的现实生产 力状况出发
判断:落后的生产力 与人民国家需要之间 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结果:体制改 革:废除僵化 的旧体制,发 展社会生产力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3)没有在确定社会基本矛
盾的基础上找出与之密切相关的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 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 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 文中的提法比较好。”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又相适应又相矛 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
毛概第七章课件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
世界,是对世界经济 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 经济、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结果。
(1)18世纪中叶,第 一次产业革命开启了 世界市场
20世纪中后期,新 科技革命推动下, 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经济全球化趋势更 为明显,生产领域 的国际分工和协作 不断深化和加强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 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 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1) 改革开放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
(2) 改革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 理论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之间的矛盾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 矛盾。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农村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 有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出 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外国语学院08级英语(10)班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一)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国最鲜 明的特点 (二)对外开放的探索过程 (1)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 (2)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 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其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 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2.多层次:根据各地区实际特点,实行不 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
深圳
上海
3.宽领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经济合作会谈
中国加入WTO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改革发展中应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 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 的姿态走向世界,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 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毛概第7章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按照中国入世承诺, 日起, 按照中国入世承诺,从2007年1月1日起,外资银 年 月 日起 行将获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也就是说, 行将获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也就是说, 还剩下不到6个月的时间 孱弱的国内银行业, 个月的时间, 还剩下不到 个月的时间,孱弱的国内银行业, 将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将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 行真刀真枪的竞争。 行真刀真枪的竞争。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 动的必然需要。 动的必然需要。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出路和希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出路和希 望。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消除制约 经济社会 发展的体 制性问题
第一, 第一,重塑改革文化 ; 第二,抵制公共权力市场化的行为; 第二,抵制公共权力市场化的行为; 第三, 第三,制定和实施改革推进规划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除弊创新、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除弊创新、自我完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除弊创新 善和发展的过程; 善和发展的过程;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促进经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任
务,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 中维护国家安全。
古典经济学家的思索
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Theory of Absolute Cost
• 各国取最优,各国均得利。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20世纪
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长期
策,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
坚持的基本国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发
展如何推进,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
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不足3%;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 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7%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总额 在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1位。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 收入(GNI)由190美元上升至7500美元(2014年),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
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教学目的: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
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学习本章内容,可以更加深 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提高对全面深化改 革和扩大开放的认识。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3.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4.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5.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6.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理论思索:要发展就必须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
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
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 体制机制改革之中,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来推进,努力 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
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
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需要。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本制度,是指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所决定、并表现该 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度。 具体制度(或体制),则是由基本制度所决定和派生 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的体系。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
终成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
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 前所未有。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也非常复杂,各种思想文 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 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越发重 要。
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 别由57.5%、67.7%下降到不足35%和37% ;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
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与此同时,各项事业也都在不断进步。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 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二、社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
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这是在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 国际背景。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同
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 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 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
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
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 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节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 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描 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