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在流体中运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1节 在流体中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1节 在流体中运动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3d7dbdd4d8d15abe234e79.png)
两纸中间的空气流速_变__大_,使该处气压变小。 内外两侧压强差使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得出结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气压越小。
新知探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 地方压强大
新知探究
飞机的升力的由来
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飞机机翼做成上凸下平,航行时使机翼上方气流速度 _大__于__下方气流速度,机翼上方的气压_小__于__下方的气 压,由此产生的上下压力差就是飞机获得的__升___力。 机翼上下空气流速差越大,产生的压强差也越大。
飞机:利用“机翼获得的升力 ”升空
想一想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 一把伞.一阵大风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这是为 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呢?
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喷雾器再怎么用力也喷不出雾来
随堂练习
3、热电厂的烟囱,建得高的原因是( C ) A.可以避免大气污染 B.高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可以保持炉内通风 C.高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可以保持炉内通风 D.高处气体流速大,压强大,可以保持炉内通风
课堂小结
鸟儿是怎样翱 在 翔的 流 体 中 运 动
草原犬鼠的空调系统
随堂练习 1、赛车尾部气流偏导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让汽车在 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更大,提高汽车的抓地性 能,能表示偏导器横截面形状的是( B )
A
B
C
D
2、想象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C ) A.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1.在流体中运动 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1.在流体中运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4f4223ce2f0066f433224d.png)
提出问题
流体产生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液体和气体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压 强越大。 猜想2:液体和气体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压 强越小。 猜想3:液体和气体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压 强不变。
实验设计
实验: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看见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
原因:吹气时,纸条内侧空气流动快,压强变 小,纸条外侧的大气压相对较大,两纸条被压 到了一起。
1.在流体中运动
最早问世的滑翔机, 设计者奥托·李林达
Hale Waihona Puke 鸟儿是怎样翱翔的飞机为什么能像鸟儿那样能腾空而起, 在空中飞行呢?
奥秘——飞机的机翼
飞机的机翼
机翼的形状是:
上凸下平的
飞机升力的产生: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 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 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因而速度较大,对机翼的 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 较小,对机翼的压强较大.
3.唐代著各诗人杜甫的《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 三重茅。”说的是大风掀走了 茅屋的屋顶,你能解释为什么 风大时能把屋顶掀走吗?
杜甫
鸟儿是怎样翱翔的
伯努利的发现
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 体,在流速大的地方 压强小,流速小的地 方压强大。
2.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
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
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
方气体__流___速__大____,压强___小______,离站台 远的地方气体__流__速__小____,压强 ___大_____, 强大的气流会___将__人___推__向__列___车____。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08b2a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0.png)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流体流动的特点。
3.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工具进行物理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需要严谨和客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讨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流体运动的规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4.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明白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流体运动的现象,如瀑布、河流、风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流体运动的美妙和复杂性。
2.设计实验场景,如水流冲击物体、风吹气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运动的力量和效果。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教师提出了许多与流体运动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说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613e5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4.png)
(1)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掌握流体中物体所受到的阻力和升力的计算方法;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理解复杂抽象概念时仍需依赖具体实例。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和动手操作类的内容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兴趣相对较低。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仍在培养中,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4.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索物理现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则以实际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掌握流体中运动的物体的受力分析,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分析流体中物体受力情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ae1c8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c.png)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概念、流体的流动以及流体中物体的运动。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流体的概念:介绍流体的定义、特性以及流体的分类。
2. 流体的流动:讲解流体流动的原因、流速与流量的关系以及流体流动的规律。
3. 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分析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如层流和湍流,并探讨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因和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的概念,掌握流体的特性及分类。
2. 让学生了解流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能够分析流体流动现象。
3. 让学生掌握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能够解释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理和流体流动的规律。
2. 教学重点:流体的概念、流体的流动以及流体中物体的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流体流动演示仪、层流和湍流模型。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流体流动的实例,如瀑布、河流等,让学生感受流体的流动和物体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流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讲解流体流动的原因、规律以及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
3. 演示实验:使用流体流动演示仪,展示流体流动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流体的流动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交流。
5.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实例,讲解层流和湍流的形成原因及运动特点。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流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3. 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及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
(2)解释流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
(3)举例说明层流和湍流的形成原因及运动特点。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1cc8eb5727a5e9846a6120.png)
结论:
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伯努利原理 p55
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 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解释:
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知:流 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 压强越大.当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 时,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快,压强 变小,两张纸外侧的压强大于内测 的压强,所以纸向中间靠拢.
zxxkw
7.行驶的汽车里烟会向外钻,飞行的飞机不可 打开舱门,为什么?
8、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 的经历:步行在雨中,我 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 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 来.这是为什么呢?你能 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 释这个现象呢?
三、疑难暂存
请同学们将在自学寻疑过程中有疑问、感觉比较吃 力、出现错误或未掌握的任务记录下来进行暂存。
第十章第一节 在流体中运动
第一课型 预学课
学习目标
• 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2、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 3、通过观察,认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体验气体压强差产生的力。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教学难点】
• 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巩固:学队之间互相提问重难点知识。要求:激情。
探究一:流体
1、 什么是流体? 液体和气体有很强的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的特点 流体不仅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施加压强, 在流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
下图是鸟儿翅膀的截面图:
探究:流动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第1节 在流体中运动(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第1节 在流体中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dfb9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5.png)
伯努利的发现
活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将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
纸条向上飘起 2.用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 向下吹气。
两张纸条相互靠近
归纳总结
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于流动的 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小____,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大___。
鸟向前飞翔,空气沿着鸟翼流过,由于鸟翼 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鸟 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快,它对 鸟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 而速度慢,它对鸟翼的压强较大;这样在鸟翼的 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个压强差就形成了鸟 翼向上的升力。
飞机和鸟类有相似的外形,飞机的成功 研制是仿生的一个典型例子
思考: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 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形状上下 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 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所以速度 快,比下方气流大.气流在机翼 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 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随堂练习
1. 物理学中把具有__流__动_性____的液体和气体统 称为流体.流体的压强与__流__速___有关,_流_速____ 越大的位置压强反而越小。
实验探究 鸟翼的升力
鸟类的翅膀形状各异,飞行方式也各不 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鸟翼横截面 的边线是弯曲的。
用硬纸做一个鸟翼模型,在其中间插一 根吸管,穿过吸管将模型套在一根竖直的铁丝 上,使它可以自由地上下移动。用吹风机对着 模型吹风,观察气流对鸟翼模型有什么作用。
水平的气流,能使鸟翼获得向上的升力。 思考: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1.在流体中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10.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课件共15张PPT含视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10.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课件共15张PPT含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3ed8d4eef90f76c661371a2f.png)
课堂达标
翼形状与抓地性的关系 2、香蕉球是怎么形成的
气流偏导器, 俗称“压风 片”
探究性作业
1、汽车尾翼形状与抓地性的关系 2、香蕉球是怎么形成的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第一节 在流体中运动
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温馨提示:
在你动手实验之前请思考: 1、采用你选定的器材,你准备 用什么方式改变流体的速度?你 准备改变哪部分流体的流速? 2、如果压强发生变化会通过什 么现象反映出来?
汇 报 要 点
1、实验器材和步骤,(着重说 明,你的实验中,你如何使流 体流速发生变化?你是使哪部 分的流体流速发生了变化?) 2、实验现象(着重说明,你 的实验中,什么现象反映了压 强的变化?压强如何变化?) 3、你们得到的结论
结论: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伯努利原理
几十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奥秘——飞机的机翼
飞机升力的产生:
动画分析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 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 通过的路程长,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气流大.最后得 出结论: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 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站台上的安全线
1912年秋天,远洋航 轮“奥林匹克”号与 较小的铁甲巡洋舰同 向航行,但是当二船 平行的时候,突然小 船竟然扭头几乎笔直 地向大船冲来,结果 小船把“奥林匹克” 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
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 三重茅”,请你分析诗中包含的物理道 理。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a2056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7.png)
此外,我还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如分组讨论流体运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共识。最后,我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游泳时要拍打水面?”、“流体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流体运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流体的概念,认识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让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流体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流体运动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主要研究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流体运动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对其本质的理解却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首先,我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导入,如雨滴落地、游泳等,让学生感受到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接着,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运动的规律。例如,让学生在吹气球的过程中,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了流体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如在探究流体运动规律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验操作、问题解决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课件1新版教科版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课件1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8fea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2.png)
知2-练
课堂小结
在流体中运动
液体 气体
流体
流体压强 的规律
飞机的升力
感悟新知
知1-练
方法技巧: 分析伯努利现象的三步骤: (1)确定流速大和流速小的位置; (2)确定压强大和压强小的位置; (3)确定压力差的方向,并得出结论。可简记为“一流速
二压强三现象”。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飞机的升力
1. 机翼的形状 上凸下平,如图2 所示。
知2-讲
感悟新知
2. 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紧扣题中“吹”这一关键词解题。
知1-练
特别提示: 在“外力型”伯努利现象中,
“用力吹”是使流体流速变快 的最常见的类型。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往B 管中用力吹气,使B 管与A 管相接处空气 流速增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B 管与A 管相 接处压强减小,杯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沿A 管上升。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第1节 在流体中运动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飞机的升力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1-讲
1. 流体 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
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个规律 叫伯努利原理。
感悟新知
3. 流体流速快的原因 (1)外力型:如用力吹使空气流速快。 (2)带动型:如运行中的火车周围空气流速快。 (3)机翼型:通过路程大的位置流速快。 (4)河道型:通过河道窄处流速快。
知1-讲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c0b39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1.png)
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 10.1 在流体中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包括浮力和流体阻力的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效果;3. 流体阻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4. 流体阻力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效果;5. 物体在浮力和流体阻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和流体阻力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和产生原因;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和流体阻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物体在浮力和流体阻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和流体阻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2. 物体在浮力和流体阻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流体阻力计、实物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产生原因,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浮力计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并记录数据。
5. 知识讲解:讲解流体阻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产生原因,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6. 例题讲解:运用流体阻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大小。
7.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流体阻力计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并记录数据。
8. 物体运动状态分析:结合浮力和流体阻力知识,分析物体在浮力和流体阻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和流体阻力的计算公式、产生原因、作用效果以及物体在浮力和流体阻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并解释计算过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c65dc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a.png)
1.引导学生提出与流体运动相关的问题,如流体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的?流体运动有哪些规律?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如如何计算流体动力和流体阻力?流体运动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意义?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4.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2.作业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如观察生活中的流体现象、计算流体动力和流体阻力等。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让其他同学从中学习和借鉴。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主要探究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流体运动是学生首次接触的物理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好奇。通过对流体运动的探究,旨在让学生了解流体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到答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组织小组竞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流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讨论和实验中的发现和成果,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实验,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探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_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_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a92e4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b.pn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 在流体中运动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1. 流体的概念及流体的特性;2. 流体阻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的概念及特性,知道流体阻力的影响因素;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阻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2. 教学重点:流体阻力的影响因素,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小船、气球、水等);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气球在水中会浮起来?为什么小船能够在水面上行驶?2. 知识讲解:介绍流体的概念及特性,解释流体阻力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讲解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阐述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以及浮力计算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流体及其特性2. 流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浮力及其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
(2)解释流体阻力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3)分析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
(4)计算浮力的大小。
2. 答案:(1)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具有流动性、不可压缩性和粘性等特性。
(2)流体阻力是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流体对物体表面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速度、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等因素有关。
(3)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流体阻力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优秀教学案例10.1.在流体中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优秀教学案例10.1.在流体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7a6d28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6.png)
此外,本案例还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将流体力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如船舶设计、风力发电等,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增强对物理学实用性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流体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讲解伯努利定理,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升力、隧道效应等。
2.流体中物体的阻力:介绍流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影响因素,如物体形状、流速等。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小流体阻力,如流线型设计、泳衣等。
4.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中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中相互学习、交流。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5.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本案例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教师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反思与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运用实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提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反思与评价
1.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促进自我提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141d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7.png)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流体现象,如游泳、划船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设计实验,如吹纸实验、水流动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流动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流体运动的兴趣。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划船等,引导学生关注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飞机能够飞行?”等,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通过对流体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如“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如何减小阻力?”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4.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说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aa9fa0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5.png)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的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这一节内容处于流体力学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探究流体中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环节。主要知识点包括: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中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流体中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然后,我会通过提问或点评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的困惑,确保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对流体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对流体流动现象的认识。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概念,但对于流体中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浮力的产生原因可能还不太清楚。此外,学生可能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理解上的障碍。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船的浮力、飞机的升力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其次,设计一系列实验和动手操作活动,如制作简易的浮力装置、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教科版(人教版)《在流体中运动》知识点和经典例题总结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教科版(人教版)《在流体中运动》知识点和经典例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3922cdc5da50e2534d7f47.png)
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一、知识点梳理1.流体: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与统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
2.流体的压强:前面学过的液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它们是流体静止时的压强,流体流动时也有压强,此时的压强叫流体的压强。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知识点2 飞机的升力1.飞机的机翼与空气流动速度飞机的机翼一般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运行的路程,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
2.升力的产生从机翼上方流过的空气通过的路程长,速度,从机翼下方通过的空气通过的路程短、速度;于是空气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对下表面的压强,机翼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的方向,这个压力差就叫“举力”,又叫飞机的“升力”,。
二、典型例题考点1.流体压强与流速画出右边纸张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纸片靠近,说明内、外侧气体对纸的压力关系为F内<F外,因为纸的内、外两面受力面积相等,所以纸的内侧气体压强p内外侧气体压强p外(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而纸外侧的气体压强p外,由此推测吹气使得纸内侧气体压强(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练习1.下列实例中,不能利用气体或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在火车进、出站台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B.“过堂风”会把居室中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C.用气筒给篮球打气,将气筒活塞往下压时感觉吃力D.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例2.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B.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C.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D.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练习 2.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八下- 10.1在流体中运动(共30张PPT)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八下- 10.1在流体中运动(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e63b204431b90d6d85c72b.png)
1、P57T2“自我评价”第2题。你能解释这现象 的原因吗?
用力向水平管中吹气,在 竖直管上方气体流速快,压 强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 压入竖直管而喷出。
P57
T3、如图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 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 因,他们猜想: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口堆成土包状,是为了建一处 视野开阔的瞭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 洞口都堆上土包呢?那样不就有了两个了望台了吗?你对此有何看法?
聪明的动物世界——灰雁巧胜大自然
生活在欧洲体积最大的灰雁,正在空中飞行。
遇到恶劣天气,空气流动很快,且不稳 定,它需要降低高度摆脱这种不利状况。请 同学们帮它想办法,怎样才能迅速降低高度?
? !
身体已完全翻转过来,呈倒 立飞行姿势
酷车欣赏
酷车欣赏
尾翼上平下 凸,增大对地 面的附着力, 控制汽车上浮, 提高汽车的稳 定性。
器材:一个乒乓球、漏斗
规则:漏斗口朝上,放入乒乓球,
从下方使劲吹气,把乒乓球吹起来。
比一比
鸟翼、机翼 的升力
模拟演示:机翼升力的产生原因
伯努利原理的应用:
机翼的升力
由于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在空 气中运动时,通过机翼的上下表面 的空气流速不同而存在压强差,产 生了向上的升力。
机翼上凸下平, 上方空气流速快, 压强小,上下有 压强差,产生压 力差,即升力。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10.1 在流体中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190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俄国沙皇派往西伯利亚的 一位大臣,将要乘火车经过鄂洛多克的小站。站长沃尔 伦率领全站职工,排列在铁道两旁,恭候大臣的到来。 列车在汽笛声中风驰电掣般地冲进了由38名铁路员工 组成的“人巷”。突然,所有的欢迎者都像是被人从背 后猛推了一下,纷纷不由自主地向前仆倒下去……结果, 造成了4人终身残疾,34人全都成了车轮下的冤魂! 惨案发生后,地方法院开始调查案事件真相。然而, 机车状况良好,司机和员工都没有违章操作。反复调查 毫无结果,法官只好在判决书上写下了《圣经》上的一 句话:“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羔羊,迟早要回到上帝的跟 前!” 科学家齐秋奥尔科夫斯基知道这一“判决”结果后, 哀叹道:“可惜法官不懂伯努利原理……”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在流体中运动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在流体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86469099910ef12d2bf9e729.png)
理论分析: v2 P2
F2
速度:V2>V1 现象:向上飘起
F1>F2
F1 v1 P1
公式:P=F/S
P1 >P2
结论: 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个规律称为伯努利原理。
理论分析:
项目二:探究飞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下列哪种形状更适合做飞机的机翼?
A
B
C
项目一: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给的器材对猜想进行实验探究
硬币
乒乓球、吸管
纸条
乒乓起、小烧杯
小船、注射器
带细管的水枪
温馨提醒:
1.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并填写任务卡;
2.实验结束后,请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成果。
任务卡
1 选择的器材是: 2 改变流速的方法是 : 3 观察到的现象是: 4 你得出的结论:
引
引
道
过道
道
压强相等
空气不流通
改进后的地下通道
课堂小结
知识与技能
1.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小
2.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上 下表面的压强差
过程与方法
1.会利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运用转换法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获得了成功、自信和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课后思考
思考:“弧线球”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P2
P1
P1>P2
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 产生压力差,获得升力
上表面流速大于下表面流速
学以致用一
请分析:汽车设计成流线型的作用是什么? 有什么弊端?
学以致用一
(小组讨论)设计解决方案: 如何改进汽车的流线型,增大汽车抓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玻璃管,可以看到A、 B两处竖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同,这说明A、 B两处的压强不相同。
从水龙头 来的水
A
B
到水槽
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请你分析A、B两处哪处的压
强小?其物理依据是什么?
B处的压强小,因为B处水的流速大,压强研究“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swf
草原犬鼠的空调系统
产生方向朝下的压力差。
应用:
是可有可无的吗?
应用:
是可有可无的吗?
应用:
气流偏导器,俗称“压风片” 它的作用是什么?
气 流
像“装反了的机翼”
偏
导 器
上方压强大于下方
有
何 妙
给车身较大压力
用
增加了稳 定性
? 加大了与地面摩 擦
增大了
动力
1、在地铁或火车站台上等候车辆时,要求乘客要离开站台一米以上,其主 要原因是( ) A.车辆过来C时风太大 B.车辆过来时,带来好多飞尘 C.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带动空气流速加快,使人易“吸”向车辆造成危 险
实验二、水平对着放在筷子上的两乒 乓球中间吹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吹
乒乓球向中间靠拢
气
实验三、对着两张自然下垂平行 那着的纸中间吹气,看见了什么 现象?
纸向中间靠拢
实验三
一次海难
1912年秋天,泰坦尼克 号的姐妹船—远洋航轮“奥 林匹克”号与较小的铁甲巡 洋舰同向航行,在怀特岛东 北海域,与皇家海军的“霍 克”号巡洋 舰相遇。两艘船 很快靠拢到一起高速并行。
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_____伯努利原理
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 离同向航行!
想一想:为什么龙卷风吹过的地方房顶被 掀翻?
想一想:为什么火车站台上都有一条安 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 以内的区域.
鸟儿是怎样飞翔的?
奥秘在鸟儿翅膀的 --------特殊的结构
几十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机翼的升力.swf
学与用:
你会打乒乓球吗?
打乒乓球拉“弧圈球”时,为什么
乒乓球的线路是弧线呢?
合作探究:
原因是:
上旋球顶部的空气环流与迎面的空气 阻力方向相反,底部空气环流则和
空气阻力方向相同,造成球的上沿 气流速度小压强大,下沿气流速度 大压强小。球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会
2、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A ) A.从路旁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影响
3、大刮大风时,会小使我们的伞向上飞,这是小因为风从伞上大方经过时空气流速
_
,压强
,伞下方空气流速_
,压强
。
大 4、飞机的机翼是上小凸下平,当飞大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 _,压强 小,下方空气流速_ 而压强_ ,这一压强差,就使飞机获得了向上的 升力.
下图是鸟儿翅膀的截面图:鸟来自是怎样飞翔的?[解析]鸟向前飞翔,空气沿着鸟翼流过,由
于鸟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 时间内,鸟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 而速度快,它对鸟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 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慢,它对鸟翼的 压强较大;这样在鸟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 强差,这个压强差就形成了鸟翼向上的升力。
风
鼠洞 通风系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小,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_____伯努利原理 2.明白了“弧圈”球,和“香蕉”球的
原理。
走进家庭实验室: 自己动手做一个飞机的模型,看一看怎样制作, 才能使模型获得升力大,飞得远,飞得高。
物理在线: 查找风洞的有关知识。
忽然“霍克”号向左拐 过去,好像奥林匹克号是一 块巨大的磁铁一样,7350吨 的霍克号和45000吨级的奥 林匹克号撞到一起,结果小 船把“奥林匹克”的船舷撞 了一个大洞。两船都严重受 伤。
A处位置 B处位置 流 压流 压 速 强速 强 实验1 大 小 小 大 实验2 小 大 大 小
实验3 大 小 小 大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 统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 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为流体 压强。
科学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 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
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
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不变
实验要求: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 象,小组成员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