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准则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
的准则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1.1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施行日期】2020.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已经2020年1月7日教育部第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20年1月16日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思政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设置的课程。
思政课教师是指承担高等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研究职责的专兼职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
第三条主管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师资建设上优先考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
第四条高等学校应当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构建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第二章职责与要求第五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说明: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 *、A、B三类,共34项,其中A *为核心指标(4项),A 为重点指标(7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A*指标4项、A类指标6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任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担的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评估推动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制定《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方案》的政策依据(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为制定《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方案》的依据。
(二)以教育部领导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要求为制定《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方案》的具体指南。
二、制定《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方案》的原则1、政治原则:准确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云南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将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云南省委宣传部的要求与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注重评估指标的适应性。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教育部列为必修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为了推动思政课建设,教育部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思政课建设体系,并不断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体系构建和推进措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
一、体系构建1. 课程设置:教育部明确了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重点课程。
这些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 教材选编:教育部严格审核思政课教材的选编工作,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涵盖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教材编写也注重融入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师资培训:教育部加强了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研讨会和学术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思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4. 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鼓励高校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德育为先、治学为上”的育人理念。
学校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营造尊师重道、诚信守纪的良好校风,让学生在充满激励和感召力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推进措施1. 加强宣传引导:教育部通过各种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思政课建设的理念和成果,引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重视思政课的重要性。
营造尊重师长、关爱学生的校园氛围,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课程。
2. 强化考核评估:教育部建立了完善的思政课考核评估机制,对思政课师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
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学生满意度调查等活动,鼓励和促进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文件简要描述

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文件简要描述
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我国的高等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对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推进各学科思政内容的融入,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其次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
该意见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并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此外,还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例》、《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部门一直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 1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23•【文号】教社科厅函〔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已经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部领导批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11月23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课建设统筹指导,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推动新发展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成立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
第二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决策协调议事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第二章组织第三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管理部门委员和专家委员若干人组成。
根据工作需要下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设组长、副组长若干名。
第四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教育部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教育部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和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副组长担任。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5.28•【文号】教高〔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已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2019年以来有关思政课程建设系列文件

2019年以来,教育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思政课程建设的文件,旨在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深化。
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文件出发,对2019年以来有关思政课程建设的系列文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和要求,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
该文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一)明确思政课程地位和功能。
强调思政课程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高校充分认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政课程摆在优先位置,加强思政课程理论教学。
(二)优化思政课程内容和形式。
提出了关于思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要求,要求高校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注重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建立健全思政课程教学制度。
要求高校加强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出了关于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要求高校加大对思政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
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现场会精神xxx,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了2019年思政课程建设的成绩和经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要求,为2020年的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会议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思政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求高校充分认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加大思政课程建设力度。
(二)着力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龙源期刊网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作者: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21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五部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切实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意见》要求,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经费保障,完善督导评估,促进社会参与,全力确保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教育部網站,2019-10-14)。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19.09.18•【文号】教师函〔2019〕8号•【施行日期】2019.09.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师函〔20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年9月18日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现就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时代要求1.现实紧迫性。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
的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课程思政标准2021

课程思政标准2021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2021年的课程思政标准正式发布。
这一标准将统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实践。
下面将结合具体内容详细介绍课程思政标准2021。
课程思政标准2021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培养目标来看,课程思政标准2021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生心中的建构,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标准2021对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具体而言,课程思政标准2021规定了政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哲学课程、宗教课程等涵盖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标准2021强调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标准规定,学校应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提高课程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效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课程思政标准2021还规定了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学校要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要建立专门的课程思政工作监督机构,对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愈发重要。
教育部于2021年推出了新的《课程思政标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要求。
本文将从标准的内容与意义、实施的重要性、具体措施与效果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新的课程思政标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11•【文号】教高厅函〔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研究,决定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建设目标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面推进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申报条件(一)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思政的相关政策文件

思政的相关政策文件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
为了规范高校思政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思政相关政策文件。
一、思政教育工作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纲要》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法规性文件。
该文件于1999年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联合颁发,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指导。
纲要明确了思政教育的目标、原则和特点,要求高校将思政课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一建设纲要》。
该文件要求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标准》编写和选用思政教材,确保教材内容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
同时,该文件还强调了思政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教材体系与教学改革相配套,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检查评估办法为了加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检查评估办法》。
该文件旨在规范高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促进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发展。
文件要求高校不得以任何方式传播和宣传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思想内容,要注重培养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此外,文件还要求高校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整改和提升。
四、高等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岗位职责和任职办法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岗位职责和任职办法》。
该文件明确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岗位职责,并规定了各类宣传岗位的人选条件和选拔程序。
文件要求高校在宣传思想工作岗位上选拔具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人才,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专业化,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才队伍。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中职思政课程标准2022

中职思政课程标准2022
2022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
通知指出该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开齐开足开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为助力各地各校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现已正式发行。
本书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解读,概要介绍了课程标准研制的时代背景、意义、总体思路、突出亮点、内容结构和逻辑思路,并就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核心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解读。
书中收录了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测试试卷及评分标准,对各地各校开展学业水平评价具有指导、示范作用。
二、展现方式
本书内容科学严谨、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
书前配有课程标准图解,每章章首有思维导图,在相应部分还有二维码链接课程标准原文和部分重要文件文本。
这些设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和要义。
三、建议用途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职教行政人员、教研人员的案头必备书,还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者、班主任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课程思政标杆课建设

课程思政标杆课建设一、前言当前,教育部提出要推动大学生“思政课”课程改革,实施思想政治课程要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号召。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而思政标杆课就是重要的一环。
因此,建设一门有实质教育效果、立足大学生思想和价值引导的思政标杆课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标杆课的概念和特点思政标杆课是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清世界和自己、坚定正确认识、主见思想观点、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认同感,增强道德修养,就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扇不一样的窗口,面向面满足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需求。
三、思政标杆课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提高思政课程质量,促进思政课教学与学习质量提升。
通过思政标杆课的建设,引导学生承担相应的思想政治责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思政课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同时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2.落实思政标杆课对学生政治现实生活和时事问题敏感的引导性。
通过思政标杆课的建设,提高学生的抵抗采用消极思想观念的能力,解决学生的政治现实生活和时事问题。
对于一些与日常生活看似无关的问题,更引入见解,加深对政治问题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通过开展思政标杆课,可以让学生自觉懂得政治观点,激发政治性意识,使他们具备对公共事务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产生正确的政治情感,并具备正确处理政治现实生活和时事问题的能力。
四、思政标杆课建设中的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思政标杆课的建设,需要大规模的教学资源投入和系统的教学培训,例如搭建思政标杆课程体系,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研究型教师、积极引进教育资源、加强课程标杆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思政标杆课程体制体系的建立,确保相关资源的充足。
2.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思政标杆课的教学内容要随之更新,及时补充时事政治和政治生活中的新兴内容,充实教学内容和资源,不断更新教材,注重与时事政治联系,将当前时政热点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有所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的标
准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