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一课一练 学生训练手册-17
高中地理 2.2练习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2练习湘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损失惨重,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3题。
1.以大洋为主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北冰洋板块2.下列地域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 )A.红海B.东非大裂谷C.大西洋D.地中海3.新西兰地震成因是(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解析:从图中看出,六大板块中,以大洋为主的为太平洋板块;红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面积会不断扩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面积会缩小;新西兰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答案: 1.A 2.D 3.B根据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4~5题。
4.该地地形成因是(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山D.背斜成谷5.下列有关叙述不可信的是( )A.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作用B.该地区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C.A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D.B处建有大规模煤矿解析:第4题,依据图例,读图可知,该地层剖面岩石年龄中间老,两侧新;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的丘陵山地,因此判断为背斜成山。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是变质岩,而煤矿生成和存在于沉积岩中,变质岩中不可能存在煤矿。
答案: 4.C 5.D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截至4月9日,已造成25人遇难,13人被困井下。
结合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
6.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7.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C.岩块相对位移D.岩石受力过大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影响。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全全册问题式导学案+同步练习
地理必修一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标要求】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1.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
2.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阅读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征资料,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
【问题导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2年12月4日报道:“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的红色土壤样本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土壤样本在探测器的化学仪器中经过摇晃和烘烤后,溢出了含有微量有机化合物的气泡。
但是美国航天局科学家说,他们并不十分肯定这一发现意味着什么。
想一想: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吗?为什么?【问题提出】快速阅读教材P6~11 ,思考并完成:1.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哪几个问题?初步画出本堂课知识结构图。
2.什么叫天体?分哪几类?常见的天体有哪些?下列哪些属于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宇宙中的气体和尘埃、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待发射的宇宙飞船天空中漂浮的云、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高速运行的火车3.什么叫天体系统?画出天体系统层次?下列哪些属于天体系统?地球和太阳、北斗七星、地球和月亮、仙后星座诸恒星、地球和火星4.什么是宇宙?总星系就是宇宙吗?5.读图1-3太阳系示意,思考: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哪些?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哪些共同点?6.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问题探究】1.归纳天体的判断方法?2.如何判断天体系统?3.如何确定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4.如何判断某星球是否存在生命?【问题小结】【问题练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结合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题。
1.①、②、③、④名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火星、水星、海王星、冥王星 B.水星、海王星、火星、冥王星C.火星、海王星、水星、冥王星 D.水星、火星、海王星、冥王星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高中地理 3.2练习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3.2练习湘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1.(2010·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
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
该材料反映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从题干材料的描述可知,各个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也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答案: B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大面积伐林有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等问题。
臭氧层空洞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
答案: D下图为土壤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根系在土壤肥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加速岩石的风化B.为土壤富集更多的水分C.分解有机质D.富集养分元素4.从进入土壤的植物有机残体数量看(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亚寒带针叶林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 D.③>①>②解析:植物根系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元素。
在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中,纬度越低,温度越高,分解越快,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数量越多。
答案: 3.D 4.D下图为坡度——坡面侵蚀强度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20°~40°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40°的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90°的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答案: C6.在40°~90°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增加而减小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而使坡面流量减小答案: D7.造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植被破坏B.改良红壤C.山坡陡峭D.人多地少答案: A8.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铁、锰、镁、钙的含量,要显著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解析:成土母质并非土壤,而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高中地理 课时作业17 湘教版必修1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7 1.山区村落的规模小而分散,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起伏大,坡度陡②气候条件恶劣③地块小且分散④传统风俗文化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山区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地块小且分散,所以山区村落的规模小而分散。
【答案】 C2.下列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山区聚落多分布于山前,河流对聚落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聚落一般呈带状分布于河流两岸。
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漫滩平原上。
平原是最适宜聚落发展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如亚马孙平原。
【答案】 A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以通乡、通村为重点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
8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8万余千米,使全省公路密度达到105千米/百平方千米。
据此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居民点建设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可能是( )①土壤贫瘠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地形平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土壤贫瘠不是优势条件,交通便利不是自然条件。
由图可知,该地有河流通过,水源充足;位于河谷地带,地形平坦。
【答案】 D4.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地势较和缓 B.热量条件好C.水源较充足 D.植被条件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河谷地带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公路修建。
【答案】 A“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瓢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
【创新方案】2021年高中地理 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右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
读图回答1~3题。
1.以下属于图中阴影部份的是( )A.煤炭B.水能C.铁矿D.焦炭2.以下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A.水资源B.煤炭资源C.土地资源D.丛林资源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以下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C.水资源D.铁矿资源解析:第1题,四个选项中只有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第2题,煤炭资源具有必然的地质成矿规律,但没有地带性规律。
第3题,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4.以下图为“1987年与2020年世界能源供给组成图”。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世界能源供给量增大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C.增加最多的是化石能源D.新能源增加量最小解析:由图中分析,2020年比1987年各类能源供给量增大,其中原油、煤及煤产品、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增加最多;水能、生物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加量小;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小。
答案:B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加主导因素转变示用意”,完成5~6题。
5.图中阻碍d曲线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B.劳动力C.资本D.技术解析:在工业文明时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增加阻碍较大的因素为技术因素。
答案:D6.到工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进展的阻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B.质量C.类型D.区位解析:区位即位置,是在工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进展的最要紧的阻碍。
答案:D下表是“2020年部份国家和地域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读表回答7~8题。
7,降到2020年的36%,其要紧缘故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8.从可持续进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方法是( ) A.减少低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活着界上的出口份额解析:此题组考查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一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6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6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基础过关】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答案 1.A 2.D解析本组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其旋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而地球上的人观测到日月星辰呈现自东向西的相对运动方向,地球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时,其自转周期与以太阳为参照点不同,其分别为23时56分4秒和24小时。
3.我国发射到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线速度也不同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C.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答案 C4.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
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A、B B.B、D C.D、E D.A、E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沿物体运动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时,北京应为(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答案 B解析北京为东八区,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且注意4月只有30天。
【能力提升】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答案 C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相反;从题图中看出A、B、D三图错误。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答案 A解析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
高中地理必修1【湘教版】每课一练: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练习新版全册汇总
4.A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快,因此沿海低地被淹没,喜 马拉雅山雪线升高;同时蒸发加强,中纬度温带草原地区有可能退化成荒漠,高纬度气流
TB 搜:小初高题库
【湘教版】高中地理
上升加强,降水可能增加。] 5.D [限制和压缩重工业规模、减慢工业发展步伐的发展模式不符合现实。] 6.B 7.C [第 6 题,温暖时期,树木生长旺盛,年轮稀疏;寒冷时期,树木生长缓
C.③④
D.②③④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 6~7 题。
TB 搜:小初高题库
【湘教版】高中地理
6.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7.在 M 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 2100 年全球平均增温 4 ℃~5 ℃,这 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 8~9 题。 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10.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对应学生用书第28页)如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气候,气候特征是。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属于冬雨夏干气候的地区是,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联系起来:①( ) ②( ) ③( )答案:(1)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2)B C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大陆干燥少雨(4)C B A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影响气候的形成因素1、2、4、5、8、14世界气候分布10、13、15气候特点8、11、12、14气候类型的判读3、6、7、9、13、14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8~29页)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1~2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解析:1.B 2.B 第1题,根据海拔高而气温低这一规律作出判断。
第2题,7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部分地区受山地影响,气温有变化。
(2010年江阴模拟)我国海拔在180~600米的某地,分布在梯田的各级台地间的成排竹子,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固水能力,并提高农业生产力。
据此并读图,回答第3题:3.此地区气候可能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C 竹子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2011年天水检测)读“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4~6题:4.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5.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6.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解析:4.D 5.B 6.C 第4题,甲图所示气压带南移,30°~40°盛行西南风,温和多雨。
高中地理 1.3.1 地球的自转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1.3.1 地球的自转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89°S B.80°E,40°NC.10°E,1°S D.180°,71°N解析:地球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自转一周的运行长度为4万千米即8万里。
越靠近赤道的地点,其自转的运行距离越接近8万里,因此选择纬度最低的(1°S,10°E)地点。
答案:C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该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答案:A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解析: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
据数值大小可确定在中纬度。
答案:A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解析:a处线速度介于870 千米/小时和900 千米/小时之间,b处线速度介于840 千米/小时和870 千米/小时之间,a处线速度大于b处,且a、b位于同一纬度,因此a处的地势高于b处。
答案:A5.在一艘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人们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B.一个太阳日C.比一个太阳日短D.比一个太阳日长解析:由上海到旧金山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相当于加快地球自转速度,因此见到的昼夜更替时间短于一个太阳日。
答案:C6.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高中地理 2.3.2练习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2练习湘教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2010·济南高一检测)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0年1月12日海地(北纬18.5度、西经72.5度)时间16时53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给当地带来沉重灾难。
数十万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伤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与下列四幅图示相近的是( )2.海地地震发生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B.南亚季风区盛行西北风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D.亚欧大陆上蒙古高压强盛解析:第1题,海地地震发生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风带应南移,A错误;B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应左偏为西北风;D应为二分日前后的分布状况。
第2题,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夏威夷高压夏季势力强盛。
答案: 1.C 2.D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低压强盛B.上海盛行西北风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D.印度半岛高温多雨5.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解析:第3题,根据②所在的纬度,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
第4题,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应该是北半球冬季,该季节亚洲高压强盛,上海盛行西北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皆偏南,印度半岛在东北季风控制下低温少雨。
第5题,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
答案: 3.A 4.B 5.C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
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A.甲、丙B.乙、丁C.丙D.丁答案: D7.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反映晴朗天气的是( )A.丙、丁B.甲、乙C.甲、丙D.乙、丁答案: A8.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 )A.甲线B.乙线C.丙线D.丁线答案: C读下面的我国某地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