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大全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大全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修一段路,已修的路和剩下的路之比是4:5(1)可以把已修的路看作()份,剩下的路就有()份,这段路共有()份。

(2)已修的路占这段路的(),剩下的路占这段路的()。

30kg的是()kg,200ml 的是()ml。

二、新课学习: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想一想:张师傅和李师傅在同一时间做同一种零件,张师傅做了120个,李师傅做了200个。

经理付给他们每人320元工资,你觉得合理吗?板书课题: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2.自学质疑小明的妈妈在超市购买了一个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课件)出示教材例2图及相关文字。

师:1、谁知道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2、通过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3、通过1:4你知道了什么?(1)从“1:4”可以看出,浓缩液的体积占()份,水的体积占()份,一共有()份。

(2)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3.合作探究浓缩液的体积有多少ml?水的体积有多少ml?怎样求?4、展示交流展示学生做题方法:方法一:①总份数:4+1=5 ②每份是:500÷5=100(ml)③浓缩液有:100×1=100(ml)④水有:100×4=400(ml)方法二:①总份数:4+1=5 ②浓缩液有:500×=100(ml)③水有:500×=400(ml)5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1学情分析: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各部分量之间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比转化成分数、份数,指导学生试算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作调查;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

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二、新课1、配置奶茶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

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

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

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

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

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4)评价(a)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第4~5题,练习六的第4~6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比例的方法正确解答有关应用题.2.沟通整数、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联系,会用不同知识,从不同角度,多种方法解答有关应用题.3.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教具、学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二、回忆用比例解应用题,具体步骤有哪些呢?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最后教师总结如下:(1)判断.概括出题中两种有关联的量,找出题中隐蔽的定量,从而确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2)设未知数x,列方程.如果成正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如果成反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3)解方程.(4)验算.(5)答题.三、分层练习1.基本练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①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时间.②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行的字数与行数.③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的数量和总价.④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魇奔洌/P>(2)实际运用.①晶晶借了一本112页的《安徒生童话》,她4天看了28页.以这样的速度,预计几天可以看完?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②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300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多少本?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③蚯蚓能消化许多垃圾,有人将7.5吨垃圾运到一个蚯蚓养殖厂,78天后,这些垃圾全部被消化了.这个养殖厂一年可以消化约多少吨垃圾呢?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此题有两种答案.2.综合练习.(1)一篇文章原稿每行30个字,共96行,如果改为每行32个字,一页纸35行的版式,那么这篇文章需打印多少行?共需几页纸?提醒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解:设需打印x行.30×96=32xx=9090÷35=2(页)……20(行)答:这篇文章需打印90行,共需3页纸.(2)扬扬骑车从家经过游乐场到少年宫,全程需1.5小时,如果她以同一速度从家骑车直接到少年宫,可以省多少时间?学生独立解答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再在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解:设从家直接到少年宫,要x小时.(2)解:设可以省x小时.(11+7)∶1.5=15∶x (11+7)∶1.5=15∶(1.5-x)18x=1.5×15 或(11+7)∶1.5=(11+7-15)∶x18x=22.5 解答过程略.x=1.251.5-1.25=0.25(小时)答:可以省0.25小时.3.发展练习.六(2)中队少先队员订《少年科学》杂志,全中队共交了792元,各小队订阅情况如下表,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各小队应交的钱数.第一小队 10本()元第二小队 12本()元第三小队 11本()元学生独立用各种方法算,算完后互相交流各自的方法及思路,再在全班交流.可能的方法有:方法一:792÷(10+12+11)=24(元)方法二:792×10/33=240(元)24×10=240(元) 792×12/33=288(元)24×12=288(元) 792×11/33=264(元)24×11=264(元)答(略).答(略).方法三:解:设第一小队应交x元.792∶(10+12+11)=x∶10x=240答(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二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

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

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元。

⑵、毛笔是()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1)卖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通用13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通用13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通用13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篇1教学分析: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能运用比的意*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

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二、变式练习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

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应用以后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利用百分数进行利息的计算,同时让学生学会解决储蓄的有关问题,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学情分析在五年级的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运用方程解决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本节课是利用百分数计算利息,与已有知识联系紧密,难度不大,易于掌握。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概念,并能通过具体例子进行比较。

2.掌握比的表示方法,如用冒号“:”、用横线“―”等。

3.能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长度、重量、容量等。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感受比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珍惜和分享的健康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1.适当引导学生从抽象概念中找到具体的例子并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比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两种水果,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出“比”的概念。

2. 讲解(15分钟) - 给出比的定义:比是进行对比,把两个物体的相同的方面进行对比。

-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如用冒号“:”表示比的方法。

3. 拓展(10分钟) - 让学生自行找到几组物体做比较,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比,并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应用比1. 复习(5分钟)通过前一节课的练习,复习比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活动(20分钟) - 设计一些情境题目,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答,如:小明的绳子比小红的长1:2,如果小红的绳子长6米,那么小明的绳子长多少? - 引导学生找出解题的思路,并让他们互相分享答案及解题过程。

3. 总结(10分钟)通过练习题总结“比”的应用,强化学生对比概念的理解。

四、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对比不同水果的大小,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有的学生通过比的概念,主动找到其他物体进行对比,展示出较好的学习能力。

•老师在讲解比的定义时,采用生动的生活例子,让学生易于理解。

第二课时•学生在活动环节中表现积极,通过实际情境题目的练习,锻炼了解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的应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除法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比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相关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3.计时器、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运动员比赛、商品打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比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同时,通过举例说明比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比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进行计算。

如:已知两个数的比是3:2,求这两个数。

4.巩固(10分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

如:某商品原价120元,打8折后是多少元?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比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和比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2.展示学生成果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5%=1/432人围棋班比围棋班25%航模班二、百分数的应用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4、班内交流方法一:7-5.6=1.4(吨)1.45.6=0.25=25%方法二:75.6=1.25=125%125%-100%=25%三、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0.16=16%四、练一练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1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1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52页~53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学生汇报:(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口答应用题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口答:100÷2=50(平方米)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

(板书:按比例分配)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6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6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应用场景,理解比的概念;2.掌握比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操作;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比较大小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2.通过生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板书工具等教学资源;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入“比”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明身高是小红的两倍”,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含义。

2. 学习内容1.根据教材内容,介绍比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带领学生学习比的运算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3.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比的练习,加深理解。

3.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案例进行比的拓展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比的运算方法的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了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比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确保他们对比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资料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大纲》以上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来分配数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按比分配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比来分配数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启发、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按比分配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分水果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橘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3个小组,使每个小组得到的的水果数量相等?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的年龄之比是2:3:4,求这家三口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引导学生运用比来解决问题,并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按比分配方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2. 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问题。

3. 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根据题中所给的比,学会求解的两种方法,能熟练地求出各部分量。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按比分配的问题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六(1)班和二(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任务,平均每个班的卫生区是多少平方米?口头列式回答,100÷2=50(平方米)师:这种分配方式称之为平均分,同学们认为这样给六年级和二年级分配同样面积的卫生区是否公道?(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不公道的原因,并表达出来)师:既然不公道,经考虑,学校重新按3﹕2给六(1)班和二(1)班分配卫生区,每个班的卫生区分别是多少平方米?师:大家看一下,这种分配方式还是平均分配吗,生:不是师:这叫按比分配,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学习完这节课以后,我们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2、大屏幕显示平均分的缺点和按比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

二、新课教学1、教学教材54页例2。

(1)课件出示教材54页例2: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

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如果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2)阅读与理解。

①题目中要配制什么?(配制500 mL 的稀释液)②是按什么进行配制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的比进行配制)③“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 mL 的稀释液中,浓缩液的体积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3)分析与解答。

①讨论:你能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毫升吗?②交流汇报。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二、复习,创设情境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男生占()份,女生占()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和()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其中()量占()份,()量占()份,()量占两之和的()/ (),()量占两量之和的()/()。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例2: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平民约有6850人伤亡,其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比为25:112,请你求出死亡和受伤各有多少人?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精选10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篇1【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

比的应用又称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

按比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

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

分一分:创设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

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教学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实际意义;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合适的方法;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求比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应用和求比值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求比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求比值。

2.难点: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比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比赛、购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比的应用。

让学生谈谈对比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求比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求比值。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数学知识,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比值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求比值的方法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的概念、求比值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体育比赛、商品打折等,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举例说明求比值的方法,并进行演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求比值,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如购物时比较商品价格等。

5.拓展(10分钟)讲解比的扩大和缩小,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比的变化。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三、教学难点:求实际距离。

四、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0——40㎞。

3、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3)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①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汇报解答情况。

方程解: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例比例式解答。

10/x=1/500000x=10500000(问:根据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50000005000000㎝=50㎞算术解:根据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得出: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101/500000=10500000=5000000(㎝)5000000㎝=50㎞4、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讨论:你想怎样画?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确定比例尺;②求出图上的距离;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汇报,交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范文第【2】篇〗教学内容: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例1、第113页例2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完成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第1题图画在小黑板上,第2题写在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2)图中空白部分占阴影部分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2.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出示上面的复习题后,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同时,请3名学生在黑板上每人做一题.核对第2题时,教师可以说明:这道题是求五年级学生中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占五年级全体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提问:“解答这样的题目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应该以谁作单位‘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百分数的应用题跟分数应用题类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一).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请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有什么不同?”“解答这道题应该以谁作单位‘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120÷160=0.75=75%教师: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相比,题目的条件完全相同,只是问题不同.因为这道题的问题是求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要把结果化成百分数.2.出示练习题:“一班种树40棵,二班种树48棵,二班种树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先让学生想一想,再提问:“这道题怎样列式?”让学生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教师说明: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看清求的是什么,弄清以谁作单位“1”?把数量关系弄清楚了,才能确定怎样列式.3.教学例2.教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农业生产中,要实行科学种田,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然后根据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决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这样既能确保基本苗的数量,又可以避免浪费种子.通常把“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叫做发芽率”(口述后再板书发芽率的概念).求发芽率是百分数在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应用.口述并板书发芽率计算公式:发芽率=×100%教师指着公式中的百分号说明:在这个公式中为什么要乘100%呢?因为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如果公式只写成,不加“×100%”,一般来讲,这只是分数形式,除得的商是小数,而不是百分数.如果在的后面加上“×100%”,相当于乘1,这样就可以使除得的结果化成大小不变的百分数了.所以在计算发芽率的公式中必须加上“×100%”.我们在这以后还要学习像出粉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等,这些也要用百分数表示,所以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必须加上“×100%”.〖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一)热身运动
1、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

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份,剩下的就有()份。

这段路共有()份
已经修的是剩下(),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
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播种60公顷大豆和40公顷玉米。

大豆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
几?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大豆占()份,玉米占()份,它们一共有()份。

大豆占总面积的(),玉米占总面积的()。

出示主题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二、教授新课
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播种大豆和玉米。

播种面积的比是3 ∶2 。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师:题目要分配什么?(100公顷的地)
按照什么分配?(播种面积的比是3 ∶2)
100公顷的地
100公顷
大豆
玉米
(1)总面积平均分成的份数:3+2=5
(2)播种大豆的面积: 100×
53=60(公顷) (3)播种玉米的面积:100×5
2=40(公顷) 检验:(1)60+40=100 答:播种大豆60公顷,玉米40公顷
3+2=5 100÷5 =20(公顷)
(2)60:40=3:2 20 ×3=60(公顷) 20 ×2=40(公顷)
出示教材49页例二
1:4表示什么意思?从中得到那些信息?
① 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
② 浓缩液的体积是水的4
1 ③ 3、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51
④ 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5
4 学生尝试解决集体汇报订正 方法一 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方法二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
411+ 每份是:500÷(1+4)=100(ml ) 浓缩液有:500×
411+ =100(ml ) 浓缩液有:100×1=100(ml )
水 有:100×4=400(ml ) 水有:500×
4
14+ =400(ml ) 答: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100 ml ,400 ml 。

三、巩固练习
1、一种铝铜合金是按铝和铜的重量3:2合制而成的,现在有这种合金10千克。

合金中铝有多少千克?
2、做一做的1、2题
四、小 结
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是多少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
先求总份数, 在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方法一 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方法二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
每份是:500÷(1+4)=100(ml ) 浓缩液有:500×
411+ =100(ml ) 浓缩液有:100×1=100(ml )
水 有:100×4=400(ml ) 水有:500×
414+ =400(ml ) 答: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100 ml ,400 ml 。

课后反思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

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分配。

按比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例。

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分配”存在的价值。

以生活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思考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解按比分配方案的合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其次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能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