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世界自然遗产IUCN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1卷第3期277 284页云南地质CN53-1041/P ISSN1004-1885

WHC-12//INF.8B2

世界遗产提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技术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澄江化石地—编号:138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依据世界自然遗产标准,将该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操作指南》主要依据:

第77条该提名地满足自然遗产标准

第78条该提名遗产地满足完整性条件以及保护和管理的要求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2012年6月24日 7月6日

提名世界自然遗产IUCN评估报告

实地考察人员:Patrick.J.McKeever教授和Mohd Shafeea Leman教授

考察日期:2011年9月23 25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批准本报告时间:2012年4月。

1文献(略)

2自然价值总结

澄江化石地(CFS)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东部小型丘陵地带。该片区呈长方形,其西侧边界距澄江县城东5km,南侧距抚仙湖东北端湖岸线仅4km。化石地西侧与路溪勺村毗邻,北侧与小滥田村接壤,东侧与干海子村、龙潭村和东溪哨村接壤,南侧与新村接壤。啰哩山村是包括在澄江化石地内的唯一村寨,位于该区东南部。澄江化石地总面积512hm2,环绕周边的缓冲区面积为220hm2,缓冲区不属于提名遗产地范围。

澄江化石地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新造林地,树种包括一些本土物种和引进的树种。缓冲区大部分是农业用地,其中包括了澄江化石地东南方向的民族村寨啰哩山村,该村位于起伏较平缓的农业用地之中。

构造上,澄江化石地属于昆明台褶带的东部,其发育历经了多个构造时期,包括加里东运动和海西运动(5.43亿年 2.50亿年前);中生代抬升(2.50亿年 65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大约5000万年前)以及小江断裂时期(300万 400万年前)。该遗产提名地整体构成基础是一个不对称向斜,轴向北偏东30ʎ。向斜东支较为陡峭,西支出露连续地层演替序列,代表下寒武统下部以及位于之下部分前寒武纪地层。提名地地层从老至新为:

(ⅰ)渔户村组【晚震旦世一早寒武世】。澄江化石提名遗产地范围内最古老地层序列,自上而下由四个地层岩性段组成:大海段+中谊村段,深灰色和蓝灰色磷块岩以及含磷白云岩;小歪头段,灰黄色微层状白云岩和棕色硅质岩,以及灰色白云岩夹黑色硅质岩片段和黑色硅质岩;白岩哨段,灰色、棕灰色泥质白云岩;旧城段,灰绿色中层—厚层状白云岩、泥岩。

(ⅱ)筇竹寺组【早寒武世】自上而下分为玉案山段和石岩头段。玉案山段厚200m,主要为黄灰色和绿灰色页岩,以及较薄的泥岩层,夹薄—中厚层状粉晶白云岩和钙质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在上部以2 4m间隔重复出现。下部由薄层黄灰色粉砂质泥岩组成,其中包含扁球形方解石—白云石大型结核以及磷质粉晶白云岩,本段中上部产出澄江动物群。石岩头段厚度大约为80m,主要由深灰色夹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和浅灰色条带状云母白云质粉砂岩,夹灰黑色薄—极薄层状砂质泥岩组成。

(ⅲ)沧浪铺组【早寒武世】厚度大约为150m,上部已被剥蚀。该组主要由薄—厚层状紫红色和灰色云母白云质粉砂岩以及薄层状灰绿色砂质泥岩组成。

澄江化石地为生物多样性提供直接实证,呈现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最完整记录,包含大量独特、保存完好的生物群,展示出广泛且类型多样生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硬体和软体组织,细节精

872云南地质31卷

緻入微。该提名地化石为有关动物躯体部位构架和进化进程中发生新特征的基因产生等基础问题提供了证据。记录了一个早期复杂海洋生态系统建立的过程。其中,食物链已由复杂的捕食者网络构成。

澄江动物群的化石保存于筇竹寺组玉案山段中上部黄色(风化后为灰色)泥岩和页岩中。含澄江动物群最底部岩层放射性年龄测定为5.3亿年,动物群延续约200 300万年。

玉案山段上部可分为4个岩性段,自上而下:

(ⅰ)黄色粉砂质砂岩(113m)。动物群化石较少,仅保存了一些三叶虫,如始莱得利基虫(Eoredli-chia)、云南头虫(Yunnanocephalus)以及一些高肌虫类(Bradoriids)如昆明虫(Kunmingella),腕足类中的小舌形贝属(Lingulella)和鳞舌形贝属(Lingulepis)动物化石。

(ⅱ)黄绿色页岩,夹薄-中厚层状(10 20m)粉砂岩和砂岩(40 50m)。是产出保存软体组织化石的主要层位,中下部尤其丰富。此层含有极其多样的节肢动物化石,诸如纳罗虫(Naraoia),林乔利虫(Leanchoilia),等刺虫(Isoxys),昆明虫(Kunmingella),始莱得利基虫(Eoredichia),云南头虫(Yun-nanocephalus),以及节肢动物(Lobopodians)、水母状动物(Eldoniids)、蠕形动物和海绵动物化石等。

(ⅲ)黑色粉砂岩和页岩。主要产出三叶虫,如遵义盘虫(Tsunyidiscus)和武定虫(Wutingaspis),以及属于似小阿貝德生物带化石(the Parabadiella Biozone)、高肌虫类峨眉虫(Emeiella)。该动物群位于梅树村动物群和澄江动物群之间而缺乏软体澄江动物群化石。

(ⅳ)黑色粉砂岩。本化石层包含了中国最古老的三叶虫,如似小阿貝德虫(Paradadiella),以及金臂虫类汉中虫(Hanchungella)、梁山虫(Liangshanella)以及南郑虫(Nanchengella)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要求缔约国澄清提名地范围内的动物化石群,而不是更广范围分布的动物群。缔约国随后提交的补充材料表明:该提名地共有152种己有记载的物种。换言之,与原始提名文件的记载少了44种。这些物种也是在该地区发现的,但是发现地点位于提名地范围之外。而这些地点目前虽然没有提议作为遗产地范围列入,但确实对提名遗产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产出这些化石的地层(玉案山段)在提名遗产地的边界范围也有存在。但在这些区域还没有进行标本采集。

3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化石记录中发现软体组织生物化石极其罕见,更不用说是在这一地球生命进化发育的关键点上发现了如此富集的软体组织生物化石。在非类人生物古生物学类《世界遗产名录》中,仅有少数几个包含不同地质记录的区域内保存的动物化石遗产地与澄江提名地有较强的可比性,其中包括德国的曼塞尔坑(the Messel Pit)化石遗迹地、跨越意大利和瑞士国境的圣乔治山(Monte San Giorgio)遗产地,以及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化石区,该区域是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地的部分地区(最初于1980年作为化石产出地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提名报告表明澄江化石地代表了比布尔吉斯页岩化石遗迹地时期(中寒武世: 5.10 5.05亿年前)早一千万年的一段时期。两个区域都提供了时段相对较短、但高度多样化的寒武纪生物速变片段。澄江化石地和布尔吉斯页岩化石遗迹地代表着不同的海洋古地理区位—澄江化石地代表从下滨面到毗邻近海的环境,而布尔吉斯页岩化石遗迹地则代表了海岸断崖面向海洋的环境。澄江化石地的动物化石从细腻灰色泥岩中获得,而布尔吉斯页岩遗迹地的动物化石则采自细腻深灰色到黑色的页岩中。两组动物群都代表了软泥平底生物群落,其中的化石呈扁平状,有一定的浮痕,软体组织保存独特完好。

布尔吉斯页岩化石遗迹地和澄江动物群化石地都产出相似、数量丰富的化石门类。但是,澄江动物群化石地化石记录中所代表的物种,与布尔吉斯页岩化石遗迹地的那些物种,实际上各具特色,互不相同,因为仅有6个物种与布尔吉斯页岩化石地的物种巧合。两个化石地产出的动物群在门的层次上表现出相似性,但是澄江化石地则记录了这些类群发育的早期阶段。

两个化石地都代表了一系列类群的高度多样性,但是澄江动物群化石地则将原始脊椎动物出现在时间上推前到了寒武纪早期。该提名地发现的两个物种:铅色云南虫(Yunnanozoon lividum)和宏大俞元虫(Yayuanozoon magnificissimi)可能是己知的最古老的半索动物(与脊索动物密切相关的一个门类)。

此外,还有其他产出软体组织化石但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早寒武世化石地,其中包括格陵兰北部的西里斯帕西特(the Sirius Passet)和瑞典的奥斯坦化石地(the Orsten Fossil Site),以及澳大利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