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3篇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3篇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第一篇:DNA结构与特性1. DNA的全称是什么?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2. DNA是由哪些基本单元组成的?DNA由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称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3. DNA含有一条还是两条互补的链?DNA是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的,它们以双螺旋形式交织在一起。

4.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糖基和碱基三部分组成的。

5. DNA的碱基配对方式是什么?每个碱基都能与哪些其他碱基配对?DNA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T、C-G,即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互补,鸟嘌呤与胞嘧啶互补。

6. DNA的链方向是什么?DNA的两条链是相对方向相反的,即它们是“头对头”地排列在一起的。

7. DNA的复制方式是什么?该过程用哪种酶?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每条新合成的DNA链都包含一个旧链和一个新链。

该过程用DNA聚合酶完成。

8. DNA序列编码的是什么?DNA序列编码的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基因和非编码区域。

9. DNA在哪些生物体中被发现?DNA存在于所有有细胞核和一些原核生物的细胞中。

10. DNA是如何被发现的?DNA是由克里克和沃森在1953年通过X射线晶体学研究得到的。

这项研究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正式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篇章。

第二篇:基因表达调控1. 什么是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从DNA转录为RNA,再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2. 基因表达是否受到调控?为什么?基因表达是受到调控的。

因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和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来维持生命活动。

3. 给出三种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

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有:转录水平调控、RNA后转录水平调节和转化水平调控。

4. 什么是启动子?在哪里找到它?启动子是一段DNA序列,位于转录开始位点上游,通常是几百个碱基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判断题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之一是前者无染色体结构,后者有染色体结构。

(√)2、基因组是指某一种生物所具有的全部基因的总称.(×)3、真核生物基因的大小通常是外显子的数目和长度决定的。

(×)4、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内含子的长度和序列是高度保守的.(×)5、酵母的基因普遍要比人的基因小,因此,酵母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普遍要比人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要小。

(×)6、在自由的四种核苷酸混合溶液中,任何碱基之间都可以形成氢键而发生配对。

×7、PCR只能扩增双链DNA,不能扩增单链DNA。

(×)8、富含GC的DNA双螺旋比富含AT的DNA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原因是GC碱基对比AT碱基对多一个氢键。

( √)9、用氯化铯梯度超离心纯化质粒DNA时,蛋白质在离心管的最上部,RNA悬浮在中间,而DNA沉在底部。

(×)10、mRNA的剪接总是产生套索结构。

( ×)11、冈崎片段只由DNA组成.(×)12、端粒酶带有自己的DNA模板.(× )13、细胞内的DNA复制既需要DNA聚合酶,也需要RNA聚合酶。

( ×)14、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都形成Holliday中间体结构。

(√)15、与tRNA相连的氨基酸本身在决定何种氨基酸参入到正在延伸的肽链上不起任何作用.(√)16、转座重组既可以导致基因的失活,也可以导致基因的激活。

(√)17、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酶获得的DNA片段末端才能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

×18、在一个基因的编码区内发生的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总是导致移码突变。

×19、PCR和末端终止法测序都需要RNA引物。

( ×)20、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酶获得的DNA片段末端才能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

×21、管家基因在细胞里始终表达,因此没有也不需要对其表达进行调控.(×)22、内含子在剪接反应中被切除,所以一种蛋白质的基因如果在内含子内发生突变,一般不会影响到这种蛋白质的功能.(√ )23、限制性酶只能切开双链DNA。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

研究细胞成分的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

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1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的动态转录复合体的蛋白质因子。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DNA和RNA的结构⼀、DNA结构1、DNA结构特征: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双螺旋形式相互缠绕(反向平⾏)2、主链:3’-5’磷酸⼆酯键(磷酸⼆酯键赋予DNA链固有极性,由核苷酸的不对称性和他们结合的⽅式所决定)互补碱基之间由氢键连接是双螺旋的⼀个基本特征,有助于双螺旋的热动⼒学稳定性和碱基配对的特异性。

(G≡C A=T A、C以氨基形式存;G、T以酮式形式存在)3、变性:双螺旋的两条链依靠较弱的⼒(⾮共价键)结合在⼀起。

当DNA溶液温度⾼于⽣理温度(接近100℃)或者PH较⾼时,互补的两条链就可以分开,该过程称为变性。

当DNA缓慢地恢复到正常的细胞环境,变性的双链会特异恢复到有⽣物活性的双螺旋结构(复性或退⽕)——其过程可逆变性条件:⾼温、极端的pH或者变性剂来破坏氢键4、增⾊效应:当DNA溶液温度升⾼到接近⽔的沸点时,光吸收值在260nm处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称增⾊效应。

(核酸发⽣变性时,超螺旋结构多核苷酸转变成单链多核苷酸,对紫外光的吸收值随之增加的现象。

)减⾊效应是因为双螺旋DNA中的碱基堆积降低了对紫外线的吸收能⼒。

(单链多核苷酸复性成超螺旋结构多核苷酸时,对紫外光的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将DNA的光吸收对温度绘制函数曲线,吸收度增加到最⼤值⼀般时的温度叫做DNA的熔点,⽤Tm表⽰。

Tm值是DNA的特征常数,取决于DNA中的G+C的百分含量和溶液中的离⼦强度,其值越⾼,Tm值越⼤。

⼆RNA结构1、DNA&RNA①RNA上含有核糖,⽽不是2’-脱氧核糖②RNA中尿嘧啶取代胸腺嘧啶(两者区别:U缺乏5’甲基基团)③RNA通常是单链的多聚核苷酸④RNA参与翻译、调控等。

组成结构(如rRNA)、⼀些重要反应中的酶(核酶)。

第七章基因的结构、染⾊体、染⾊质和核⼩体⼀、染⾊体DNA及其结合的蛋⽩质组成1、功能①、染⾊体是DNA的紧密结构,更适合存在于细胞中②、保护DNA免于损伤,完全裸露的DNA分⼦在细胞中相当不稳定③、只有包装成染⾊体的DNA才能在每次细胞分裂时有效地将DNA传递给两个⼦代细胞④、染⾊体将每个DNA分⼦全⾯的组织起来,有助于基因的表达和亲本染⾊体之间的重组,使所有⽣物的不同个体间产⽣多样性2、相关概念⼆倍体:细胞中每个染⾊体有两个拷贝同源染⾊体:同⼀个染⾊体的两个拷贝(分别来⾃⽗本和母本)单倍体:细胞每条染⾊体只有⼀个拷贝,并且参与有性⽣殖(如精⼦、卵细胞)多倍体:细胞每条染⾊体都超过两个拷贝(巨核细胞)重复DNA包括:微卫星DNA(由⾮常短的串联重复序列构成)、基因组范围的重复序列转座基因:指能从基因组的⼀个位置转移到另⼀个位置的序列常染⾊质:指间期核内染⾊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 处于伸展状态, ⽤碱性染料染⾊时着⾊浅的那些染⾊质。

分子生物学总复习期末考试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总复习期末考试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课程重点,以及一份真题。

1、绪论(1)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互作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3)经典历史事迹1928年格里菲斯证明了某种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1944年艾弗里做了肺炎双球杆菌转换实验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桑格尔两次诺贝尔学奖2、染色体与 DNA(1)真核生物染色体具体组成成分为:组蛋白、非组蛋白和DNA。

在真核细胞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完全融合在一起,其蛋白质与相应DNA的质量之比约为2:1。

这些蛋白质在维持染色体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2)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其与DNA组成核小体。

根据其凝胶电泳性质可将其分为H1、H2A、H2B、H3及H4。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

H2A、H2B 介于两者之间。

H1易分离,不保守;组蛋白的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上分布的不对称性;组蛋白的修饰作用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3)C值反常现象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一般情况,真核生物C值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4)DNA的结构•DNA的一级结构即是指四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相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盘绕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和B-DNA;另一类是左手螺旋,即Z-DNA。

DNA三级结构:是双螺旋进一步缠绕,形成核小体,染色质,染色体等超螺旋结构,5、每轮碱基数10•DNA的高级结构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旋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非唯一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类,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拓扑异构酶(通过催化DNA链的断裂和结合,从而影响DNA的拓扑状态。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第一讲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 -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2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 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 1:14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 H3、H4富含精氨酸, H1富含赖氨酸。

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 H5)③ 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二DNA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 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

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3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①不重复序列(它占DNA 总量的 10%~80%。

不重复序列长约750~ 2 000bp ,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②中度重复序列(各种rRNA、 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 DNA(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 10%~60%,由 6~100个碱基组成)三染色体与核小体1 染色质 DNA的 Tm值比自由 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2 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 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 中的反应3 DNA片段均为 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由 H2A、H2B、 H3、 H4各两个分子生成)组成四级压缩:第一级(DNA+组蛋白→核小体)第二级(核小体→螺线管)第三级(螺线体→超螺旋)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4 原核生物基因组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 DNA含量少主要是单拷贝基因整个染色体 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染色体与DNA1.C值:最大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最小C值:编码基因信息的DNA总量。

2.C值矛盾:生物的C值(或基因组的大小)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相关的现象。

3.卫星DNA:高度重复的DNA序列,A、T含量较高,不编码基因,无选择压力,高度特异性4.重叠基因:同一段DNA能携带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信息。

如ΦX174,SV40病毒,G4噬菌体的DNA中。

重叠的方式:1、大基因之内包含小基因2、前后基因产生首尾重叠3、三个基因的三重重叠。

重叠的种类:反向重叠基因、同向重叠基因、异向位重叠基因、同向位重叠基因重叠基因的生物学意义:1) 原核生物进化的经济原则(较小的C值编码较多的基因信息) 2) 遗传信息量的估算增加3)提高蛋白质的疏水性,以增加生物体自然选择的适应性4) 丰富和发展了基因的概念5.Tm值:OD增加值的中点温度Tm = 69.3 + 0.41 × GC%影响Tm值的因素:1.在A, T, C, G 随机分布的情况下,Tm与GC%成正比关系,GC%含量相同的情况下,AT形成变性核心(分布相对集中),变性加快,Tm 值小2、碱基排列对Tm值具有明显影响3、片段长短对Tm值的影响4、变性液如尿素,酰胺,甲醛等对Tm值的影响5、盐浓度的影响6、极端pH条件的影响6.复制子(Replicon):DNA复制从起点开始双向进行直到终点为止,每一个这样的DNA单位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元。

7.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正在进行复制的双链DNA分子所形成的Y形区域。

8.冈崎片段:刚开始合成的片段都是小片段,以后在连接成长片段,短片段称冈崎片段。

9.前导链: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条模板链是3′—5′,以此为模板而进行的新生DNA链的合成沿5′—3′方向连续进行,这条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

10.后随链: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条模板链的方向为5′—3′,以此为模板的DNA合成也是沿5′一3′方向进行,但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而且是分段、不连续合成的,这条链称为后随链(laggingstrand)。

(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二、一、亲爱的读者:二、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三、四、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五、三、名词解释四、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RNA组学: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snmRNAs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

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 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的现象。

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率)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广义是指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 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狭义指能产生一个特定蛋白质的DNA序列。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极性突变, 极性效应:在同一个操纵子中,一个结构基因发生突变后,它除了影响该基因本身产物的表达外,还(在转录或翻译水平)影响其后结构基因的表达,并且具有极性梯度的特征。

操纵子:转录的功能单位。

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序列。

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DNA 合成:需要4种dNTP、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Primer引物(提供3’-OH)Template 模板(Watson - Crick base-pairing)ATP的水解提供能量DNA 合成方向:从引物3’-OH延伸,5 ’到3’方向合成产物DNA的极性与模板单链相反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催化端粒酶反转录酶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延长染色体突出的3’端端粒酶是蛋白质和RNA的复合物参与DNA复制的酶: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Ⅰ解除超螺旋,拓扑异构酶Ⅱ增加超螺旋解链酶:解除DNA双螺旋单链DNA结合蛋白:DNA复制过程中,在DNA分叉处与单链DNA 结合的蛋白质。

防止已解链的双链还原、退火,使复制得以进行。

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用来引导DNA聚合酶起始DNA链的合成DNA聚合酶DNA连接酶基因表达:指基因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和功能性RNA等基因产物的过程。

功能性RNA:rRNA、tRNA、snRNA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以dsDNA中的一条单链作为转录的模板依赖DNA的RNA聚合酶催化以NTPs为底物,按A=U,C G 配对的原则,合成RNA分子,不需要引物,从头合成RNA链合成方向5’→ 3’,与非模板单链DNA的极性方向相同(模板单链DNA的极性方向为3’ → 5’。

模板链,反义链,waston链编码连,有义链,crick链不对称转录:某一基因只以一条单链DNA 为模板进行转录转录单位:从启动子(promoter)到终止子(terminator)的一段DNA 原核生物中多为多顺反子,真核生物中多为单顺反子。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友情提示:1、一般出判断题2、一般出填空3、-------- 一般出名词解释4、******** 一般出简答题5、阴影部分也是重点(一)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它的化学结构。

二级结构:指借助主链(不包括侧链)的氢键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的构象。

三级结构:指1条肽链(包括主链和侧链)完整折叠而形成的构象。

四级结构:指含有多条肽链的寡聚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构象。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是在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之间的两个层次。

超二级结构:指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在侧链基团次级键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而形成的规则的聚集结构。

结构域:指在1条肽链内折叠成的局部结构紧密的区域。

组成四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蛋白质的亚基,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为寡聚蛋白质1 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作用力,主要包括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华引力、离子键和二硫键。

2 二级结构主要包括下面几种基本类型(一) α—螺旋(二)β折叠(三)转角(四) β突起(五)卷曲(六)无序结构3 β折叠有两种类型,1种是平行式,1种是反平行式。

反平行折叠在能量上更稳定。

4 转角主要分两类:β转角和γ转角。

转角结构通常负责各种二级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作用。

5 常见的3种超二级结构单元为:αα ββ,βαβ。

6 结构域不仅仅是折叠单位和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还是一个遗传单位7结构域可以分为4种类型:反平行α,平行α/β,反平行β,不规则的小结构1、多肽链的折叠过程天然蛋白质是多肽链合成后经折叠而形成的热力学上稳定的构象。

多肽链的折叠是一自发过程..人们现已提出了一些多肽链的折叠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二类。

一种模型认为多肽链的折叠是逐步进行的,先形成一种稳定的二级结构作为核心,然后二级结构的氨基酸侧链进一步发生交互作用,扩大成天然三维结构;另一种模型提出,多肽链可能由于其疏水侧链的疏水交互作用而突然自发折叠,形成一种含二级结构的紧密状态,最后调整成天然结构。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8/16)1、靶标鸟枪法:用稀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先将待测基因组降解为长度几十万个碱基对的片段;再分别进行测序;或者根据染色体上已知基因或遗传标签的位置来确定部分DNA片段的排列顺序;逐步确定各片段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P4472、蛋白质免疫印迹: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

该法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

P2393、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反密码环中部、可与mRNA中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

P1234、感受态细胞:用理化方法人工诱导细胞;使之处于易于吸收和容纳外源DNA分子的状态。

P1755、冈崎片段:是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产生的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的短的DNA片段;能被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DNA 链。

P4716、基因敲除:针对一个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DNA水平上设计实验;彻底破坏该基因的功能或消除其表达机制;从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P4727、基因芯片:将大量DNA或cDNA探针固定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待测核酸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样品核酸进行分析。

P2288、基因组DNA文库:是某一生物体全部或部分基因的集合。

将某个生物的基因组DNA或c DNA片段与适当载体在体外重组后;转化宿主细胞;所得的菌落或噬菌体的集合即为该生物的基因文库。

P4739、克隆:把外源DNA插入具有复制能力的载体DNA中;使之得以永久保存和复制;这种过程称为克隆。

P19010、连锁图:是指基因或DNA标志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与遗传距离。

P43511、免疫共沉淀技术: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下来。

P22112、启动子: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始mRNA 合成的序列。

P7413、RFLP:是指基因型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限制性酶切位点上碱基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点突变所引起的。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郭红双一至八、内容梗概:【细菌的基因转移四种机制】1.接合(conjugation):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的DNA转移。

2.转化(transformation)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3.转导(transduction):是通过噬菌体将基因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4.细胞融合(cell fusion):由细胞质膜融合导致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感受态细胞】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CaCl2)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状态。

【转座子(transposon)】1.概念: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可以转移到细胞基因组的任何位置。

2.转座作用:一个转座子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称为转座或移位,或异常重组。

3.转座特点:①能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又称跳跃基因);②不以独立形式存在;③转座子编码自身的转座酶;④转座的频率很低;⑤转座作用可引起基因表达内容的改变甚至失活。

【插入序列(IS) 】最简单的转座子只含有与转座有关的酶基因,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包括抗药性基因),常被称为插入序列。

IS序列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蛋白。

【DNA的三级结构】1.一级:DNA分子中各核苷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2.二级:DNA双螺旋结构;3.三级:DNA的超螺旋结构。

【染色体的三级结构】核小体——染色质——染色体九、RNA转录后的拼接与加工【核内不均一RNA(hnRNA)】1.概念:是mRNA转录的初始产物,平均分子长度为8-10Kb(2Kb-14Kb)左右,比mRNA的平均长度(1.8-2Kb)要大4-5倍。

hnRNA分子经裂解和拼接,只有少部分序列转变为成熟的mRNA,其余在加工过程中被降解。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①基因: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及控制性状的功能单位。

它包括编码蛋白质和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

②基因组:含有一个生物体生存、发育、活动和繁殖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即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③C值:真核生物单倍体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DNA含量称为该生物的C 值。

用皮克表示(1pg=10-12g, 属于质量单位)④C值矛盾(C值悖理):C值矛盾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即DNA含量与进化复杂性不呈线性关系,表现为:●C值不随着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

●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很大。

●真核生物DNA的量远大于编码蛋白等物质所需的量。

⑤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启动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含有RNApol特异结合和转录起始所需的保守位点,但启动子本身不被转录。

原核启动子分两类:RNApol能直接识别并结合的核心启动子;启动子上游部位,即UP元件,是在RNApol作用时需要的辅因子及其结合的位点。

原核启动子结构有4个保守特征:即转录起始点、-10区、-35区以及-10区和-35区之间的间隔序列-10区(-10box),是DNA解旋酶的重要部位,突变导致解链速率降低。

-35区(Sextama box),是σ因子识别的重要部位,突变降低了RNA聚合酶的结合速率。

⑥复制叉:在复制起点,已解链形成的单链模板与未解链的双链DNA之间形成的“Y字形”连接区域,称为复制叉。

它是和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

⑦复制眼: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都是环状双链分子,复制从Oric(复制起点)开始以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进行,DNA在复制叉处两条链解开,各自合成其互补链,中间产物形成θ形结构,在电镜下可看到形如眼的结构,即复制眼。

⑧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产生的每个子代双链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新合成的互补链,这就是半保留复制。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检疫1111班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1分/题,共50题);2、多项选择(分/题,共10题);3、名词解释(2分/题,共5题);4、问答题(共15分,4题);5、论述题(共10分,1题)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一、基因的概念(一)基因概念的发展1、孟德尔:一个因子决定一种性状。

2、摩尔根:性状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3、顺反子:功能单位,决定一条多肽链的表达4、操纵子:基因表达调控单元(原核)•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可表达)•控制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二)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1、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包含或部分包含另一基因2、断裂基因:内部含间隔区,即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互相间隔组成的嵌合体3、跳跃基因:转座元件,可移动遗传元件4、假基因:拟基因,没有功能,序列与功能基因相似。

(三)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是编码多肽链或RNA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插入序列:内含子(intron)、侧翼序列:含有调控序列(四)基因组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二、病毒基因组1、病毒基因组核酸的类型(7种)双链DNA(dsDNA)病毒;单链DNA(ssDNA)病毒;双链RNA(ds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逆转录RNA病毒;逆转录DNA病毒2、病毒基因组的特点•一种核酸,DNA/RNA ,线性或环形•大小相差很大;•一般为单拷贝;•一条或几条核酸链;•连续或间隔;•编码序列大于90%;•相关基因往往丛集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有重叠基因。

三、原核生物基因组1、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1)一般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2)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3)结构基因大多组成操纵子;(4)编码序列不重叠(5)没有内含子(6)编码序列(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大,基因密度非常高(非编码—调控序列)(7)结构基因多为单拷贝,rRNA基因为多拷贝;(8)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isogene)(9)转座现象: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等(10)具有多种功能识别区域(往往具有特殊的序列,并且含有反向重复序列。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型:名词解释(英文)、选择、判断、简答、设计性问答(最后一节)第六章DNA和RNA结构1、DNA构建模块(DNA building blocks):碱基(Base)、核苷酸(Nucleoside)。

核苷酸是DNA基本的构建模块。

2、DNA的全称:脱氧核糖核酸3、DNA的4种碱基:嘌呤(Purines):Adenine (A)、Guanine (G)嘧啶(Pyrimidine):Cytosine (C)、Thymine (T)碱基具有形成异构体的能力是DNA合成时出错的普遍来源。

DNA的结构特点:一条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旋转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以磷酸二酯键为基础构成规则的不断重复的糖磷酸骨架组成的多核苷酸链。

双螺旋的两条链具有互补的序列,方向相反。

决定DNA双链稳定性的因素:①氢键贡献于双螺旋的热动力学稳定性;②双螺旋堆积时碱基间的相互作用(π-π共轭)对双螺旋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6、DNA双螺旋有大沟和小沟(Minor and Major grooves),这是由碱基对的空间几何结构所决定的。

大沟(Major groove)富含丰富的化学信息。

7、双螺旋的多重构象:A型(RNA双螺旋与其类似,右手螺旋)B型(最接近生理状态,右手螺旋)Z型(左手螺旋)8、变性(Denaturation):当DNA溶液温度高于生理温度(接近100℃)或者pH较高时,互补的两条链就会分开,这一过程称为变性。

杂交(Hybridization):两条不同来源的单链DNA或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杂交分子的过程。

复性(Annealing/renature):当变性的DNA热溶液缓慢降温,DNA的互补链又可重新聚合,形成规则双螺旋,称为复性。

熔点(Tm (melting point)):吸收值增加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9、DNA超螺旋结构的解除是靠拓扑异构酶实现的。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对于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

一、DNA 的结构与功能1、 DNA 的化学组成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包括碱基(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鸟嘌呤 G、胞嘧啶 C)、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2、 DNA 的二级结构熟悉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如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构成骨架;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等。

3、 DNA 的高级结构理解超螺旋、核小体等概念。

知道真核生物 DNA 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进而折叠压缩形成染色质的过程。

4、 DNA 的功能明确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二、基因与基因组1、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的经典概念和现代概念。

经典概念认为基因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现代概念认为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 RNA 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基因组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和特点。

比如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结构简单,通常为环状 DNA;真核生物基因组较大,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的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3、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包括基因不连续性(内含子和外显子)、大量重复序列、存在多基因家族和假基因等。

三、DNA 复制1、复制的基本特征清楚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和双向复制的概念。

2、复制的酶学掌握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如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引物酶、DNA 聚合酶、连接酶等的作用。

3、复制的过程熟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了解两者的异同点。

四、转录1、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第一讲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2 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1:14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

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二 DNA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

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3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①不重复序列(它占DNA总量的10%~80%。

不重复序列长约750~2 000bp,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②中度重复序列(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10%~60%,由6~100个碱基组成)三染色体与核小体1 染色质DNA的Tm值比自由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2 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 中的反应3 DNA片段均为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组成四级压缩:第一级(DNA+组蛋白→核小体)第二级(核小体→螺线管)第三级(螺线体→超螺旋)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4 原核生物基因组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主要是单拷贝基因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

研究细胞成分的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

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 序列,或是指一段DNA 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 的DNA 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7)基因组: 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 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 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 为多顺反子.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 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12)启动子:是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 序列.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 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 聚合酶活性的动态转录复合体的蛋白质因子。

有通用转录因子、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辅助转录因子等。

15)绝缘子:一种顺式作用元件。

长约数百个核苷酸对,通常位于启动子正调控元件或负调控元件之间的一种调控序列。

16)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17)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进而发生生物18)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19)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20)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又称毒阮)。

朊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21)SD序列:原核生物基因含有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binding site,RBS),转录产生的富含嘌呤的序列可以与核糖体16S rRNA3 '-端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配对,帮助翻译的正确起始。

22)C值矛盾:生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所含DNA总量称为c值。

每种生物各有其特定的C值,不同物种的c值之间有很大差别。

C值矛盾是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为:(1)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如肺鱼的C值为112.2,而人的是3.2,与牛相近。

(2)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甚大,如豌豆为14,而蚕豆为2。

(3)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如人的染色体组DNA含量在理论上包含300万个基因,但实际有用途的基因只有4万左右23)管家基因:又称持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24)摆动假说:即当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配对时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法则,但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

25)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

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

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

26)阻遏蛋白:负调控系统中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蛋白,它本身或与辅阻遏物(corepressor)—起结合于操纵基因,阻遏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转录。

27)光活化修复:DNA光解酶可切开嘧啶二聚体的环丁烷恢复其DNA的原初结构。

光解酶含有可吸收蓝光为反应提供所需能量的色素分子。

28)S OS 修复:指细胞在受到潜在致死性压力(如UV辐射、胸腺嘧啶饥饿、丝裂霉素C作用、DNA复制必需基因失活等因素)之后,出现有利于细胞生存、以突变为代价的代谢预警反应。

诱导DNA 聚合酶活性,涉及近20个sos基因的表达,整个反应受到阻遏蛋白-LexA和激活蛋白-RecA 的调节。

29)D NA损伤由辐射或药物等引起的DNA结构的改变。

包括DNA结构的扭曲和点突变。

DNA结构的扭曲会造成对复制、转录的干扰;而点突变则会扰乱正常的碱基配对,通过DNA序列的改变而对后代产生损伤效应。

小的DNA损伤通常可通过DNA修复纠正,而程度广泛的损伤可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

30)氧化损伤在所有需氧细胞中由于超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及最重要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ROS)的存在,会在正常条件下发生氧化损伤,这些自由基可在许多位点上攻击DNA,产生一系列特性变化了的氧化产物。

31)烷基化烷化剂是可将烷基(如甲基)加入到核酸上各种位点的亲电化学试剂,但其加入的位点有别于正常甲基化酶的甲基化位点,常见的烷基化试剂有MMS和ENU。

32)加合物紫外线照射可使DNA链上相邻嘧啶形成嘧啶二聚体,结果不能与其相对应的链进行碱基配对,导致DNA局部变性,产生破坏复制和转录的大块损伤。

33)D NA的自发损伤由DNA内在的化学活性以及细胞中存在的正常活性化分子所致的损伤称为自发性损伤。

34)转氨作用:胞嘧啶会自发地水解脱氨变成尿嘧啶而造成点突变形成损伤。

35)脱嘌呤作用:在弱酸性条件下,核酸,尤其是DNA分子上的嘌呤碱基被脱除的过程。

36)脱嘧啶作用:核酸分子上的嘧啶碱基也可能发生脱除,但频率很低。

37)D NA 修复:对受损伤的DNA进行纠正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38)光活化修复:DNA光解酶课切开嘧啶二聚体的环丁烷恢复其DNA的原初结构。

光解酶含有可吸收蓝光为反映提供所需能量的色素分子。

39)烷基转移酶在细胞中发现有一种0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能直接将甲基从DNA链鸟嘌呤06位上的甲基移到蛋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上而修复损伤的DNA。

这个酶的修复能力并不很强,但在低剂量烷化剂作用下能诱导出此酶的修复活性。

40)切割修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修复机制,有两种形式,即核苷酸切除修复(NER )和碱基切除修复(BER )。

(一)细胞内有多种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可识别DNA的损伤部位,在其附近将DNA单链切开,再由外切酶将损伤链切除,由聚合酶以完整链为模板进行修复合成,最后有连接酶封口。

(二)碱基脱氨形成的尿嘧啶、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可被专一的N-糖苷酶切除,然后用AP (缺嘌呤或缺嘧啶)核酸内切酶打开磷酸二酯键,进行切除修复。

(三)切除修复不需光照,也称暗修复。

41)错配修复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

这种修复方式的过程是:识别出下正确地链,切除掉不正确链的部分,然后通过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合成正确配对的双链DNA。

42)细菌的应急反应的信号S0S反应指细胞在受到潜在致死性压力(如UV辐射、胸腺嘧啶饥饿、丝裂霉素C作用、DNA复制必需基因失活等因素)之后,出现有利于细胞生存、以突变为代价的代谢预警反应。

43)机制:细胞内原少量表达的RecA-p (激活蛋白与ssDNA结合宀激活RecA-p的蛋白酶活性T LexA-p (阻遏蛋白)降解T SOS open^ RecA-p高效表达渡过难关以后,RecA-p不表现蛋白酶活性,很快消失,LexA在细胞内积累并与SOS盒(SOS基因上游一段操纵基因)结合,关闭SOS反应46)断裂基因:对可表达为蛋白质的基因,如其初始转录产物与成熟白质mRNA相比,其间含不能编码为蛋的间隔序列,则这个基因称断裂基因。

47)内含子:断裂基因中,转录但通过将两端的序列(外显子)剪接在一起而被去除的转录产物所对应的DNA片段。

48)外显子:断裂基因中,在成熟mRNA产物中存在的任何片段。

49)重叠基因:具有独立性,但使用部分共同序列的基因。

50)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51)奢侈基因:特定类型细胞中为其执行特定功能而表达的基因。

基因重组: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片段仍然具有复制和表达的功能。

52)同源重组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同源重组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

53)位点特异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和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参与催化。

54)转座转座的机制依赖DNA的交错剪切和复制,但不依赖于同源序列。

转座涉及转座酶,解离酶和DNA 聚合酶,共分为复制型、非复制及保守型三种类型。

转座的过程中会形成共合体。

两个转座因子之间的重组会引起缺失和倒位。

55)原核基因转录过程转录开始不需要引物,链的延长方向也是5'宀3 '。

每次被转录的DNA只是一个小区段,而且是其中的一条链。

将用作RNA合成的模板的链叫做反义链;另一条不做模板的链叫有义链。

对于整个DNA双链,每条链上有的区段用作有义链,有的区段用作反义链。

56)转录的启动: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全酶结合于启动子而被启动的。

57)转录起始:转录的起始就是生成由RNA聚合酶,模板和转录5'端首位核苷酸组成的起始复合物。

原核生物RNA5'端是嘌呤核苷酸(A、G),而且保留三磷酸核苷的结构,所以其起始复合物是:pppG-DNA-RNA 聚合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