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 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
(2) 在距离地面300 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3) 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4) 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严谨释然视野惊心动魄B.轮廓模拟晃悠五脏六俯C.瞬间稠密黑障区应付自如D.炽热概率折磨千钧重负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
(2)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3)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的资源优势。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融合独一无二扣人心弦B.幻想融合得天独厚触目惊心C.憧憬混合得天独厚扣人心弦D.幻想混合独一无二触目惊心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③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④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木中挺拔的一棵;,,,。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
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6.阅读课文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回答问题。
(1) 这部分中运用具体的时间和数字有何表达效果?(2) 结合选文,说说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有哪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 太空一日》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22课太空一日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脉.(mài)红晕.(yùn)轮廓五脏六腑B.嘱.咐(zhǔ) 概.率(kài) 遨游耐人寻味C.俯瞰.(kàn) 炽.热(zhì) 模拟惊心动魄D.烧灼.(zhuó) 稠.密(chóu) 舷窗千均重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
B.在创作手法上,李清照做到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因而其词境界鲜明,耐人寻味....。
C.据报道,现今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实在惊心动魄....。
D.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D.本届江西省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
②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
③“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④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
⑤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
A.⑤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②⑤③ D.⑤②①③④5.将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谁又能否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有关呢?A.谁都要承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有关。
B.大家都要承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不无关系。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B. 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C.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D. 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撅断牡蛎一杯黄土一代天骄B. 窸窣秘诀自以为是重导覆辙C. 谀词睿智化为乌有歇斯底里D. 陨落扶掖与日具增从容不迫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走进黄山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
②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③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 ①聆听②众口一词③并驾齐驱B. ①谛听②莫衷一是③相提并论C. ①聆听②莫衷一是③并驾齐驱D. ①谛听②众口一词③相提并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翻开诗卷,我们处处看得雨景、雨声,品得雨味、雨境。
B.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
C. 中科院初步分析,造成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原因,可能是来自欧亚大陆迁徙至东亚地区的野鸟携带的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
D. 教育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严格做好晨检、测量体温工作,防止不出现问题。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通过她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她内心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B. 如果朝鲜遭受攻击,根据中朝1961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国是否会给予其军事上的援助,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未作直接回应。
C. 复旦大学一研究生被室友投毒致死,某教授在实验室门口贴了十个大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年级语文下册《22 太空一日 同步练习(1)》 含答案
22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一、填空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奖。
二、加点字注音炽.热()负荷.()赫兹..()五脏六腑.()聂.海胜()拍摄.()轮廓.()俯瞰.()舷.窗()遨.游()褐.色()稠.密()砰.( ) 拽.( )步骤.()生命无虞.()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1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2、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解决了吗?3、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3、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1、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2、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3、你认为“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会是什么?4、看了杨利伟的太空所见介绍,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4、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5、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3“飞船停住了。
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四、归纳主题本文通过,表现了的精神。
五、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六、拓展延伸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准备为祖国航天事业做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杨利伟时会说些什么?参考答案一、1、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二、加点字注音炽.热(chì)负荷.(hè)赫兹..(hè zī)五脏六腑.(fǔ)聂.海胜(niè)拍摄.(shè)轮廓.(kuò)俯瞰.(kàn )舷.窗(xián )遨.游(áo )褐.色(hè)稠.密(chóu )砰.( pēng ) 拽.( zhuài )步骤.(zhòu )生命无虞.(yú)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太空一日》同步训练
22 太空一日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融融泄泄(xiè) 蹇(jiǎn) 劣叫嚣(xiāo) 引吭(kàng)B.忍俊不禁(jīng) 犀(xī)利翌(yì)日凝眸(móu)C.络绎(yì)不绝剽(piāo)悍绮(yǐ)丽丰腴(yú)D 枯瘠(jí)隽(jùn)逸窥伺(sì)伫(zhù)立2、下列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争妍斗艳左顾右盼小心翼翼从容不迫B.水泄不通高瞻远瞩无可言喻束手无策C.蹑手蹑脚豁然开朗无济于事清晰可辩D.络绎不绝精疲力竭寡不敌众翩翩起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月,黄亭市镇胡家千亩桃林,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C.论证这道题,实在是对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挑逗,阿尔伯特跃跃欲试了。
D.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狼图腾》,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
B.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D.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5、.对下面的广告词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运用反衬手法,说明瑞士钟表公司的维修人员是不太勤快,但瑞士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十分可靠。
B.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运用引用、对偶、夸张的手法说明产品数量多、性能好。
C.美国柯达公司广告:“你只需按一下快门,余下的一切由我来做。
”——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产品的使用方便。
D.湖南“天仙”电扇厂广告:“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运用双关的手法说明产品销量大、质量好。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及答案
22. 太空一日姓名班级一、积累和运用1.不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子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炽热(zhì) 负荷(hè) 舷窗(xián)B. 轮廓(kuò) 俯瞰(hàn) 红晕(yùn)C. 确凿(záo) 稠密(chóu) 遨游(áo)D. 拉拽(zhuài) 无虞(yú) 屏息(bǐ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绸密烧灼五脏六腑B. 轰鸣共震千钧重负C. 释然保障耐人寻味D. 紧绷磨擦惊心动魄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 自然科学领域如此奥妙,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 中国杂技团的演员们为观众献上了多个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C. 莫言作品的开头总是耐人寻味,它们往往是整作品的神韵所在,或将人深深吸引,或令人陷入沉思。
D. 在马化腾看来,数字化创新需要下沉,进入到各行各业的五脏六腑,帮助各行各业打通七经八脉,让整个链条数据流通起来。
解析:A.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二、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最近,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的博鳌亚洲论坛,另一个则是挥舞着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美国。
在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滚滚潮流中,②谁在顺应时代、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期待,谁在逆潮流而动、做国际贸易规则的破坏者?不言自明!③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多关注这些国际消息。
(1) 第①句画线处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第②句画线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三、拓展阅读“雕刻”火药30年航天工匠“一把刀”几十斤重的密封堵盖一打开,刺鼻的气味立马涌出来,这是火炸药的味道,火炸药异常敏感,一丁点儿磕碰,甚至衣服擦出静电,都可能瞬间引爆,几千摄氏度高温中蘑菇云腾起,人就“灰飞烟灭”了。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解析版)
22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chì)释.然(shì)负荷.(hè)B.轮廓.(kuò)俯瞰.(kàn)叮嘱.(zhǔ)C.确凿.(zhuó)倒悬.(xuán)模拟.(nǐ)D.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答案】C【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凿——záo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B.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C.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D.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的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的“调头”。
【答案】B【解析】B项,“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是个陈述句。
问号应改为句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
C.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D.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答案】D【解析】D项“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至极。
不合语境。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
人教部编版语文初一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2课太空一日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脉.(mài) 红晕.(yùn) 轮廓五脏六腑B.嘱.咐(zhǔ) 概.率(kài) 遨游耐人寻味C.俯瞰.(kàn) 炽.热(zhì) 模拟惊心动魄D.烧灼.(zhuó) 稠.密(chóu) 舷窗千均重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
B.在创作手法上,李清照做到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因而其词境界鲜明,耐人寻味....。
C.据报道,现今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实在惊心动魄....。
D.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D.本届江西省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
②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
③“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④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
⑤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
A.⑤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②⑤③D.⑤②①③④5.将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谁又能否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有关呢?A.谁都要承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有关。
B.大家都要承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不无关系。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41分)1. (2分) (2017八上·泰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多么发人深省啊!《都市精灵》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B . 寒假里,我准备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认真读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C . 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D .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我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2. (2分) (2017九下·大石桥期中) 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的某种感叹。
从看日出的过程里,我们感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到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
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
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
A . 文中“感觉”“活泼”都是动词,“看日出”是述宾短语。
B . “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
”这个句子中“投射”做状语。
C . “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
”一句是并列复句。
D .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唤起”改为“呼唤”。
3. (2分) (2017九下·临泽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①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②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③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 太空一日》2021年同步练习卷(1)(附答案详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2021年同步练习卷(1)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山脉.(mài)红晕.(yùn)轮廓五脏六腑B. 嘱.咐(zhǔ)概.率(kài)遨游耐人寻味C. 俯瞰.(kàn)炽.热(zhì)模拟惊心动魄D. 烧灼.(zhuó)稠.密(chóu)舷窗千均重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
B. 在创作手法上,李清照做到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因而其词境界鲜明,耐人..寻味..。
C. 据报道,现今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实在惊心动魄....。
D. 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 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D. 本届江西省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
②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
③“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④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
⑤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
A. ⑤①②④③B. ④②①③⑤C. ④①②⑤③D. ⑤②①③④5.将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谁又能否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有关呢?A. 谁都要承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有关。
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6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热( ) 轮kuò( ) 俯瞰.( ) 稠.密( )遨.游( ) 严jǐn() 烧zhuó( ) hú形( )2.词语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振动)。
(2)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绘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3) (由于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4)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但是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
3.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紧绷.(bēng)概率五脏六腑.(fǔ)黑嶂B.负荷(hè) 摩擦忧心忡.忡(zhǒng) 确凿C.红晕.(yùn) 瞬间屏.息凝神(bǐng) 释然D.燕.山(yàn) 舷窗惊心动魄.(pò) 叮瞩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江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人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要素。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七年级下册语文23.太空一日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3七上•武汉期中)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
(拟人)B.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
(比喻)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比喻)D.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设问)【答案】B【知识点】太空一日;比喻;拟人;设问【解析】【分析】考查修辞方法。
B该项只是两种纹路的比较,不是比喻。
A、C、D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答案】D【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析】【分析】ABC.正确。
D项省略号和“等”去掉一个。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
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3.下列关于课文《太空一日》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侧重于议论,指出登月是人类跨出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是人类的一次巨大飞跃。
B.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C.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D.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这一伟大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答案】A【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析】【分析】A.有误,本项中侧重于议论主要指最后阿姆斯特朗的评论,是片面的。
《太空一日》同步测试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太空一日》同步测试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1.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
这时舷( xián )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 bǐng )息凝( níng )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解析】注意“舷窗”的“舷”不要读作“xuán”。
“屏”是多音字,有“bǐng、bīng、píng”三个读音。
读“bǐng”时有屏气、屏息之意。
2.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1)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__如释重负__(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心理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如同一次重生。
(2)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__耐人寻味__(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3)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__本末倒置__”(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的错觉。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解析】A项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单引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杭州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解析】A项搭配不当,“消防隐患”不能“控制”,只能“消除”;B项用词不当,应将“一倍”改为“一半”;C项语序不当,应将“春天的杭州”改为“杭州的春天”。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2 太空一日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 )热的火焰。
(2)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 )时有着很广袤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3)估计在我之前遨.( )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4)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 ),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严谨释然视野惊心动魄B.轮廓模拟晃悠五脏六俯C.瞬间稠密黑障区应付自如D.炙热概率熬煎千钧重负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科学的发展创建了一个新颖美妙的世界,使人类对将来充溢______。
(2)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__着艾叶的芳香,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3)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______的资源优势。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样好评。
A.憧憬融合独一无二扣人心弦B.幻想融合得天独厚骇人动目C.憧憬混合得天独厚扣人心弦D.幻想混合独一无二骇人动目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主要担当“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放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放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③文昌卫星放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放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④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放射的市场空白,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放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袤的空间。
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木中挺立的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 太空一日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22 太空一日教材知识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呈.现() chì热()轮廓.()俯kàn()áo游()严jǐn()稠.密() mó擦()无虞.()拽.一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无虞:屏息凝神:本末倒置:如释重负:3.辨字组词。
壁()稠()璧()调()摩()谨()魔()勤()4.文学常识填空。
杨利伟是我国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圆了中华民族的。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荣誉称号。
他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全面和详尽的描述在他《》的书中。
5.主题思想填空。
本文描写的是杨利伟在“”上执行任务时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表现了杨利伟、、的伟大精神。
课内综合实践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概.率(gài)烧灼.(zhuó)轨.道(gǔn)B.内壁.(bì)舷.窗(xuán)故障.(zhàng)C.逃逸.(yì)屏.幕(píng)瞬.间(shùn)D.模.拟(mó)嘱.咐(zhǔ)捕.捉(pǔ)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轰鸣燃烧目睹共震神秘B.猜侧低频烧蚀诱发寂静C.改善轨道拍摄辩别凝神D.悬浮确凿棉絮裂缝炼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鳞次栉比....的建筑是城市永远的风景线。
B.随着神舟五号的发射,让杨利伟这位航天英雄家喻户晓....。
C.媒体的推波助澜....,让事件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D.织金财神庙的门窗做工虽简朴却别有用心....。
4.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22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一、填空
1、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年月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奖。
二、加点字注音
炽.热()负荷.()
赫兹
..()五脏六腑.()聂.海胜()拍摄.()
轮廓.()俯瞰.()
舷.窗()遨.游()
褐.色()稠.密()
砰.( ) 拽.( )
步骤.()生命无虞.()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4、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
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
5、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
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3“飞船停住了。
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
四、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表现了
的精神。
五、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六、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准备为祖国航天事业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杨利伟时会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二、加点字注音
炽.热(chì)负荷.(hè)赫兹
..(hè zī)五脏六腑.(fǔ)聂.海胜(niè)拍摄.(shè)轮廓.(kuò)俯瞰.(kàn )舷.窗(xián )遨.游(áo )褐.色(hè)稠.密(chóu ) 砰.( pēng ) 拽.( zhuài )
步骤.(zhòu )生命无虞.(yú)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
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
2、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解决了吗?
并非正常现象。
“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
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神舟六号”
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
”
3、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3、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
1、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1、地球只是一段弧
2、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3、中国上空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
个地区的上空飞过,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4、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
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5、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2、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长城
因为“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
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
3、你认为“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会是什么?
4看了杨利伟的太空所见介绍,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
4、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
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
•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
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
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
5、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
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
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3“飞船停住了。
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表明飞船安全着落,“神舟五号”出征成功归来,表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
临危不惧,沉着镇定
四、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杨利伟叙述自己在太空一日所见所感的过程,表现了我国宇航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勇于牺牲的精神。
五、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如: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
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
我在里边感觉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
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
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页带出来,减速伞让飞船减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太空的神秘,激发读者对太空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精神。
六、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