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核酸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 DNA二级结构的其他类型
Watson Crick DNA双螺旋结构(B-DNA) 当DNA钠盐纤维相对湿度和盐的种类改变时,
DNA的构象发生改变。
不同DNA纤维的空间结构
类型 A B C
结晶状态 Na盐,相对湿度75%时结晶 Na盐,相对湿度92%时结晶 锂盐,相对湿度66%时结晶
Z-DNA
( 15% ( 5% )( 80% )
98 %核中(染色体中)
真核
线粒体( mDNA )
核外
叶绿体( ctDNA )
DNA
拟核
原核
核外:质粒(质体)
病毒: DNA 病毒
3.1 核酸的组成成分
核酸是由几十个甚至几千万个核苷酸聚合 而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核蛋白
核酸→核苷酸
磷酸 核苷
碱基 戊糖
dR
5 -M e th y l-d C
O
HN
NH
5 O
HO CH 2 O H H 1'
H
H
OH OH
假尿嘧啶核苷 (p s e u d o u rid in e )
(ψ)
修饰核苷的简写符号
少数修饰核苷用单字符号如D、ψ、I;但大多数 修饰核苷是将碱基取代基、取代位置和取代数目写在 核苷单字符号的左边,用小写英文字母代表取代基。
条链以右手螺旋与另一条链缠绕的次数。
T——DNA分子中的螺旋数(twisting number)
W——超螺旋数或缠绕数(writhing number)
4 21
13
1
23 8
16
L=23,T=25,W=–2
负超螺旋
23 1
例1
DNA 超螺旋的形成
20 L=25,T=25, 5 W=0
1
5
10
15
20
u信使 RNA (mRNA ):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模板作用; u核糖体 RNA ( rRNA ):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糖体,核 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u转移 RNA ( tRNA ):在蛋白质合成时起着携带活化氨 基酸的作用。
hnRNA(核内不均一RNA); snRNA(小核RNA); scRNA(细胞质小RNA);asRAN(反义RNA)
3.6.1 tRNA
( 1 ) 氨基酸臂 ( 2)二氢尿嘧啶环(DHU 环) ( 3 )反密码环 ( 4 )T ψ C 环 ( 5 )额外环
DHU环
A C
Ala
C
氨基酸臂
TψC环 可变环
I GC
反密码环
反密码子
3.6.1 tRNA
tRNA 的三级结构
核蛋白体 小亚基 rRNA 蛋白质 大亚基 rRNA
影响旋转受到限制,使DNA分子比较刚硬,呈比 较伸展的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稳定因素
1. 氢键 2.碱基堆集力(base-stacking forces) 3.磷酸基上负电荷被胞内组蛋白或正离子 中和 4.碱基处于疏水环境中
DNA 双螺旋结构的意义
该模型揭示了脱氧核糖核酸作为遗传物质的稳 定性特征,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 是脱氧核糖核酸复制、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 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基础。该模型的提 出是20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奠定了生 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 基石。
(2)DNA碱基组成的定量分析
20世纪40年代chargaff规则
① DNA碱基组成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器官特异性。
② A=T;G=C;A+G=T+C
(3)DNA的滴定曲线
3.3.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DNA 双螺旋结构的形成
0.38nm
12
螺距 碱基倾角
大沟
2.8nm 20°
很窄很深
3.4nm 1°
很宽较深
4.5nm 7°
平坦
小沟
很宽、浅 窄、深
较窄很深
Z-DNA的生物功能:
与基因表达、基因调控有关。
二重对称结构(回文结构也称反向重复)
镜像重复与三螺旋DNA
3.4 DNA的高级结构
噬菌体T2DNA长约50μm E-coli DNA 长约1mm 人生殖细胞DNA长约1m
25
松弛环形
10 15
1
5
10
15
20 23
右手旋转拧松两匝后的线形DNA
超螺旋的拓 扑学公式:
L=T+W 或
=+
23
1
20
L=23,T=23, 5 W=0
解链环形
15 10
4 21
13
1
23 8
16
L=23,T=25,W=–2
负超螺旋
例2 不切开DNA分子的拓扑学参数的变化。
假定某环状分子的长度为5500个碱基对,在BDNA的松弛状态下,则
蛋白质
3.6.2 rRNA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哺乳动物细胞)
沉降常数 近似分子量 沉降常数
近似分子量
70S
2.7×106
80S
4.6×106
30S
0.9×106
NH 2
N
HOH 2 C
1
O
N
O
1'
H
H
H
H
OH
H
胞嘧啶脱氧核苷 (deoxycytidne)
核苷
核糖核苷(核苷):A、G、C、U 脱氧核糖核苷(脱氧核苷):dA、dG、dC、dT
修饰核苷或稀有核苷
修饰核苷包括三种情况:
(1)由修饰碱基和糖组成的核苷 (2)由非修饰碱基和2-O-甲基核糖组成的核苷 (3)由碱基与糖连接方式特殊的核苷
3. 螺旋直径2nm,相邻碱基平面垂直距离0.34nm,两 核苷酸夹角为36℃,每一圈10个核苷酸,螺距为 3.4nm。
DNA 双螺旋模型主要特征
4.DNA分子表面形成大沟和小沟。 5.大多数天然DNA属双链DNA(dsDNA),某些病毒
为单链DNA(ssDNA)。 6.双链DNA分子主链上的化学键受碱基配对等因素
1979年美国A·Rich等人发现了左旋DNA(左手 DNA双螺旋结构)
d(CpGpCpGpCpGp) 晶体X-光衍射分析
三种 DNA 双螺旋构象比较
外型 螺旋方向 螺旋直径
碱基直升
每圈碱基数
A 粗短 右手 2.3nm
0.26nm
11
B 适中 右手 2.0nm
0.34nm
10
Z 细长 左手 1.8nm
3.5.3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①基因组较大,复制有多个起始点。 ②不存在操纵子结构。 ③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3.6 RNA的结构和功能
RNA的概述 3´,5´-磷酸二酯键
RNA与DNA的差异
DNA
RNA
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不含稀有碱基 含稀有碱基
OH
5´
3´ OH
OH
RNA 的类别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核酸文稿演示
作业
类别
nucleic acid
ribonucleic acid, R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分布
DNA ( deoxyribonucleic acid):大部分在核中 RNA ( ribonucleic acid ):核,质均有分布 三种 RNA :tRNA , mRNA, rRNA
pKa2=4.5
O
ON
H O P O C H2 O
O-
HH
H
H
OH OH
C M P-
pKa3=6.4
O -
ON
O P O C H2 O
O-
HH
H
H
OH OH
C M P--
3.2 核酸的一级结构
1.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3 ′, 5 ′—磷酸二酯键
RNA
5′-磷酸端(常用5′-P表示);3′-羟基端(常用3′-OH表示) 方向性:注明它的方向是5′→3′或是3′→5′。
5´
3´
5
3´
´
磷酸 核糖 碱基
3´
5´
5´
3
´
DNA 双螺旋模型主要特征
1.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沿同一中心轴右旋 相互盘绕而形成。
2. 磷酸和脱氧核糖单位作为不变的骨架组成位于外 侧,糖环平面与中轴平行,作为可变成分的碱基 位于内侧,碱基平面与中轴垂直链间碱基按A—T ,G—C配对(碱基配对原则,Chargaff定律), 形成碱基堆积力。
核苷酸的重要衍生物
①ATP类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AMP ADP ATP
②核苷酸是许多酶的辅因子的结构成分 NAD、NADP、CoA、FAD
③环状核苷酸
细胞内 :
腺苷酸环化酶
ATP (AC)
cAMP + PPi
磷酸二酯酶
5´-AMP
④核苷多磷酸类
(2)核苷酸性质 ①核苷酸紫外吸收性质
②核④苷酸碱 两基 性的 解解 离离性质
蛋白质
3.1.1 碱基(base):又称含氮碱
(1)嘧啶碱(pyrimidine, Py)
(2)嘌呤碱(purine, Pu)
其它嘌呤(核酸的代谢产物): 黄嘌呤、次黄嘌呤、尿酸等
3.1.2 戊糖(pentose)
(1)结构
HOH 2C O H
H OH
OH H
H OH
β-D-核糖
HOH 2C O H
3.5 DNA和基因组
3.5.2 病毒和细菌基因组的特点
(1)共同点 ①基因组较小,只有一个环状或线形的DNA分子。 ②基因组的大部分序列是用来编码的,基因之间的间隔 序列很短。 ③功能相关的基因常常串联在一起,由共同的调控元件 调控,并转录成同一mRNA分子,指导多种蛋白质的合 成。
3.5 DNA和基因组
(4
核苷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N H2 + HN
N H2 + HN
O
ON
H O P O C H2 O
OH
HH
H
H
OH OH
+ CMP
O
ON
pKa1=0.80 H O P O C H2 O
O-
HH
H
H
OH OH
±
N H2
CMP
N
pIC M P=
pKa1+pKa2 2
=
0.8+4.5 2
= 2.65
N H2 N
多聚核苷酸的表示方式 T
U
OH OH OH OH
5′
3′ 5′
3′
DNA
RNA
5′pdApdCpdGpdTOH 3′
5′pACGTGCGT 3′ ( pACGTGCGT)
5′pApCpGpUOH ′
5′pACGUAUGU 3′
d
pACGUAUGU
3.3 DNA的二级结构
3.3.1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根据 (1)x-光衍射分析
T=5500/10=550 L=T+W L=T=550 当分子转入70%酒精溶液时, 分子由B –DNA转为
A –DNA L=550 T=5500/11=500 W=L-T=+50
3.4.2 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
DNA (2nm)
核小体链( 11nm,每个核小体200bp)
纤丝( 30nm,每圈6个核小体)
突环( 150nm,每个突环大约75000bp)
玫瑰花结( 300nm ,6个突环) 螺旋圈( 700nm,每圈30个玫瑰花) 染色体( 1400nm, 每个染色体单体含10 个螺旋圈)
3.5 DNA和基因组
3.5.1 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
基因(Gene):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 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结构基因,调节基因,间隔序列) 基因组(Genome):一般的定义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 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 为一个基因组。
动态中DNA超螺旋结构
3.4.1 环状DNA的超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
3.4.1 环状DNA的超螺旋结构
螺
旋
和
超
螺
旋
电
话
螺旋
线
超螺旋
23 1
超螺旋状态的定量描述
20 L=25,T=25, 5 W=0
松弛环形
公式1: L=T+W
10 15
L——连环数(linking number),DNA双螺旋中一
H OH
OH H
H H
β-D-2-脱氧核糖
HOH 2C O OH
H
H
H OH
H OCH 3
β-D-2-O-甲基核糖
3.1.3 核苷
HOH 2C
O
base
H
H
H
H
OH
OH
核苷:含N苷,β-苷
核苷中戊糖与碱基的连接方式:
NH 2
N
N
9
N
N
HOH 2 C
O
1'
H
H
H
H
OH
OH
腺嘌呤核苷 (adenosine)
(1)
O
H
HN
H
H ONH
R
5 ,6 -d ih y d ro u rid in e (D o r h U )
H CH 3 N
N
N
NN
dR
N 6 -M e th y l-d A
(2)
Ade HO CH 2 O
HH
H
H
OH OCH 3
2 '- O - 甲 基 腺 苷 ( Am)
NH 2
N
CH 3
ON
例: 2’-O-甲基腺苷 Am
3.1.4 核苷酸
(1)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2’,3’,5’一核糖核苷酸
(Biblioteka Baidu´-AMP)
(3´-AMP)
(5´-AMP)
3’,5’一脱氧核糖核苷酸
Deoxyadenosine 3’- monphosphate (3’- dAMP)
Deoxyadenosine 5’- monphosphate (5’- dAMP)
取代基
取代位置 核苷
m22 N
取代基的数目
取代基用下列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
甲基m 甲硫基ms 异戊烯基i
乙酰基ac 羟基o或h
羧基c
氨基n 硫基s
例:
S HN
O
N
R
O
HN
O
N
R
s4 U
CH 2 OH
o m 5U或 h m 5U
注意:
含修饰核糖的核苷即2’-O-甲基核苷的表示方法, 在核苷符号的右下方注上一个小写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