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合集下载

商代甲骨文

商代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王朝晚期刻于龟甲兽骨上
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是迄今为止所发 现的中国最古老文字系统。
二、甲骨文产生的原因
1.文字原因
:文字的雏形已经具备 2.社会原因 :巫文化盛行。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灵,先鬼而后礼。 3.物质原因
三、甲骨文的制作过程
⒈ 选龟———杀龟———整龟——— 凿龟 ⒉灼龟 ⒊占龟 ⒋刻凿卜辞 ⒌掩埋甲骨
四、发现过程和研究成果
河南安阳小屯村村民偶拾→理发师李成做止血药 →山东潍坊古董商范维卿试购→天津王襄、孟定 生浅鉴→王懿荣收藏 王懿荣→近一千五百块, 王襄→1000多片甲骨和甲骨拓片 孟定生→四百余块 王懿荣抗击八国联军,为国捐躯后,刘鹗收藏, 并出版《铁云藏龟》,孙诒让著录《契文举例》, 从此甲骨文得以扬名于世,甲骨学产生并成为一 门显学。
王国维在
补充:周原甲骨文
①1951年以后陕西、山西、河北、北京、 山东陆续出土西周甲骨。北京昌平西周燕 国贵族墓地、房山琉璃河燕都遗址都有甲 骨出现。 ②1977年至1979年在周人的发祥地—陕 西扶风、岐山的周原遗址出土甲骨一万七 千多片,有字甲骨三百余片。

五、甲骨文文字内容和体例
1识读顺序
七、甲骨文的书法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它是中国文字从 散乱零碎到严整有序的过程的终结,标志着文字的 成熟期的来临。 2甲骨文确立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大的走向和总的 格局,书法的艺术要素、书法美的标准、书法的 艺术形式已得到初步确定。 3甲骨文开我国篆刻艺术之先河,其先写后刻的 工作流程,单刀双刀的表现手法,刚猛率真的线 条和灵动洒脱的布白意识,都给后世艺术家留下 了广阔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补充
甲骨文书法的特殊性

商朝的甲骨文

商朝的甲骨文

第7课 灿烂辉煌的先秦文化(一)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1、商朝的甲骨文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经》 2、屈原和《离骚》 3、青铜艺术 4、钟鼓之乐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 灿烂辉煌的先秦文化(一)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1、商朝的甲骨文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经》 2、屈原和《离骚》 3、青铜艺术 4、钟鼓之乐
医 学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甲骨文中记载的疾病有数十种 医学分为内科、外科、营养保健科和兽医 四科 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化(一) 硕 鼠(节选)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1、商朝的甲骨文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伐 檀 (节选)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 1、《诗经》
文这 字种 学 文 在继 的 字多 中 甲骨 贡 铸 国文 献 各 文之 而 种 字后 言 青 史出 , 铜 上现 以 器 ,的 史 上而 夏 汉字 籀 得 商书 为 名 周体 最 , 三就 。 也 代是 史 称 ,金 籀 为钟 就 文。 是 鼎 其由 周 文 对于
第7课 灿烂辉煌的先秦文化(一) 果 科目 时间 成 夏朝 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天 春秋(公 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文 1、商朝的甲骨文 元前613年)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夏朝 农历又称“夏历”源于夏朝 历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商朝 历法逐渐完备,历法称为“殷历”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战国 制定出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最大的成就 法

甲骨文的五个时期

甲骨文的五个时期

甲骨四堂和甲骨文的五个时期一、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甲骨四堂: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及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他们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堂”字)。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唐晓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雪堂罗振玉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蕴,号雪堂。

浙江上虞人。

罗振玉自幼研读古籍,对文物古董造诣很深。

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刘铁云家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认识了甲骨文字,1906年,他任学部参事官,不仅广为收集古物,也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

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罗振玉将甲骨文的出土地考订为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确定小屯村即为商代晚期都城。

这是他对甲骨学和殷商考古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

罗振玉对甲骨文字的考释和篇章的通读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14年写出了6万余字的《殷虚文字考释》。

仅其个人破译的甲骨文字就有561个。

他以一人之力共征集甲骨30000余片,先后编印出《殷虚书契》等多种著录书,为甲骨文的搜集、拓印、流传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观堂王国维王国维(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静安,号观堂,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1917年,王国维登上了甲骨学研究的高峰。

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王国维最早进行甲骨断片缀合工作。

他发现了甲骨文中先公先王的世次与史记不合,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

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

郭沫若曾评价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

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

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商朝晚期的甲骨文卜辞中。

它是中国文字史上的第一种文字,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是对甲骨文的系统整理和研究,通过对照表的形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甲骨文的含义和用法。

甲骨文大全对照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甲骨文的基本概述。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起源于商朝晚期。

它是中国文字史上的第一种文字,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

甲骨文的形态多样,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形式。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甲骨文的基本结构。

甲骨文的基本结构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四种类型。

象形字是通过图画来表示事物的字,指事字是通过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字,会意字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字的组合来表示事物的字,形声字是通过一个部首和一个声旁来表示事物的字。

这些基本结构构成了甲骨文的基本形态和用法。

三、甲骨文的常用字表。

甲骨文的常用字表是对甲骨文中常用的字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于学习和研究。

常用字表中包括了甲骨文中常见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等,通过对这些常用字的整理和分类,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甲骨文的使用规律和特点。

四、甲骨文的对照表。

甲骨文的对照表是对甲骨文中常见字的形态和含义进行整理和对照,以便于学习和研究。

通过对照表的形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甲骨文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甲骨文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甲骨文的研究意义。

甲骨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等方面,对于中国古代史和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甲骨文的保护和传承。

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甲骨文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促进甲骨文的传承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对夏含夷《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一文的补充与修订(修订稿)摘要:应用甲骨卜辞断代研究方法,重构中国商末的年历表;分析宾组卜辞的月食记录,以及巴方战争、土方战争和方战争的记录,以甲骨文中月字形象作为判别依据,复原商王武丁在位的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关键词:甲骨文;断代;年代学;商朝;武丁夏含夷在《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一文中,根据宾组卜辞中巴方战争、土方战争和方战争的记录,对商王武丁在位的末期进行了年代学的重构。

夏文根据有关的卜辞记录,从中推导出一个假定的五年的年代表。

再把这个假定的年代表与历书上与之相符的第一天的干支进行比对后,认定与之相符的时间段是从1196 到1192 B.C.。

令人遗憾的是在夏文推导出的年代表中我们看不到与相关的卜辞记录所对应的日期。

也就是说,在夏文中年代表的日期与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没有一一对应。

那么,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能不能和我们所拟的年代相对应呢?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

我们发现,在宾组卜辞中“月”字的形象有两种,即“”和“”。

“月”字的这两种形象实际上就是对当时天空中的月亮的上、下弦月形状的摹写。

如果,根据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和所属历月的“月”字的形象进行排比,然后,将排比结果中的满月(望)和无月(朔)日作为朔望月中的一个临界点代入历书中,我们就能够排出当时的历谱的。

即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可以我们所拟的年代相对应。

《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11485:癸亥卜,争贞:旬亡。

一月[](此为笔者据甲骨刻辞所加,意在说明月字的形象。

下同。

)。

三癸未卜,争贞:旬亡。

二月[]。

三癸卯卜,〔争贞〕:旬亡。

二月[]。

〔癸〕卯〔卜〕,〔争〕贞:〔旬〕亡〔〕。

五月[]。

〔癸〕未卜,〔争贞〕:旬〔亡〕。

三癸未卜,争贞:旬亡。

三日乙酉夕月[]有食。

闻。

八月[]。

三乙酉月食历日推排表这是严一萍于1951年用殷墟第三次发掘所得的五块残片拼合成的一版龟腹甲,上面有六条宾组卜旬辞,其中有八月乙酉日发生月食的记录。

甲骨文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的发展历程
一、甲骨文发展历程
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甲骨文大致可分为五期:
1.雄伟期:自商王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

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2.谨饬期:商王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

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3.颓靡期:自商王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

此期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4.劲峭期:自商王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

此期间,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5.严整期:自商王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

此期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二、其他常考常识
1.我国最早将甲骨文作为一门专门学问进行研究的学者是罗振玉和王国维。

2.我国最早的文字雏形并不是甲骨文,而是半坡彩陶上刻画的符号,但先前的文字雏形体系并不完整,而甲骨文体系完整,是我国已知最早成文字体系的形式。

3.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称“甲骨文”。

4.甲骨文内容主要是记载占卜事项。

5.甲骨文最早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6.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7.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1899年,发现者是王懿荣。

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24.(35a)…自长又庚告 方征… 臿旱戊申亦有来自西告牛家…(《合集》6063 反)
25.(33)丁巳卜,卫贞: 方其
。十一月[ ]。(《合集》39877,即《英藏》571,《金璋》531;宾 1)
26.(34)己未卜,宾贞: 方亦正。十一月。(《续存》2.286;宾 1)
27.(35b)…贞:旬亡祸。…允有来自西臿告曰… 夹方相四邑。十三月[ ]。(《合集》6063 正)
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对夏含夷《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一文的补充与修订
(修订稿)
摘要:应用甲骨卜辞断代研究方法,重构中国商末的年历表;分析宾组卜辞的月食记录,以及巴方战争、 土方战争和 方战争的记录,以甲骨文中月字形象作为判别依据,复原商王武丁在位的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关键词:甲骨文;断代;年代学;商朝;武丁
夏含夷在《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一文中,根据宾组卜辞中巴方战争、土方战争和 方 战争的记录,对商王武丁在位的末期进行了年代学的重构。夏文根据有关的卜辞记录,从中推导出一个假定的五年 的年代表。再把这个假定的年代表与历书上与之相符的第一天的干支进行比对后,认定与之相符的时间段是从1196 到1192 B.C.。
癸酉朔
历日
5. 7. 5.27. 6.16.
干支
癸亥癸未癸卯
历日
干支
注:本表中朔日依据张培喻编著《合朔满月表(前 1500 年至 2052 年)》。
五月 8.14. 壬寅朔 8.15. 癸卯
六月 9.13. 壬申朔 9.24. 癸未
七月 1O.13. 壬寅朔
八月 11.11. 辛未朔 11.23. 癸未 11.25. 乙酉
28.(32)己巳卜, 贞: 方不允 戉。十月[ ]。(《合集》6371,即《前编》7.8.1;宾 1)

甲骨文对照表

甲骨文对照表

甲骨文对照表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

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

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

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

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

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

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

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

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甲骨罩事刻辭,指刻在巍甲獸骨上的關於一切军事活勤的文辭,包括封戟争淮浦、侦察、造攻、防禦、凯旋等吉凶祸福的占卜记缘。

“国之大事,在祀舆戎”甲骨文的主體之一便是“戎”事的占卜檔案,这一檔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戟争舆方国、军制舆军禮、军事组織舆军事人物等情況,因此,研究这一军事檔案资料具有重要意羲。

开展此研究,有以下三方面意羲:第一、盡收錄武丁时期的军事刻辭,形成资料库,可以为其他相關研究服務。

第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整理出商代戟争、军事人物、军事组織、军制军禮等材料,並進行研究,以期得到更符合关隙的结論。

第三、罩事刻辭保留了商代語言面貌,可以为商代語言研究及漢藉史研究提供最为原始的材料。

输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論。

交代選题缘由,封甲骨分類断代的認識,本文的研究封象,钩稽史害所记武丁事迹,凡例。

第二章:武丁时期的主要战争。

封論戟争自然涉及方国,隙萝家先生整理出“武丁峙代的多方”30個,“武丁时代的晋南诸国”9個;王宇信先生整理出武丁前蕖舆商有戟争關保的方国12個,武丁晚藁7個,共17個;范毓周先生整理出舆商有过战争關系的方国65個;我们整理出方国和地匾78個。

重點封商舆“方方”和“舌方”之间的戟争造行了较焉详细的封输,並封戟争畴间、规模、方国地望等问题造行了输述。

第三章:武丁时期的主要军事人物。

整理出武丁时期除“王”外的军事人物33位。

这些人物包括:王室成具、同姓贵族、異姓贵族、盟国首领。

重點封输了雀、自般、、止藏、望乘、帚好五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封其事迹進行了分類整理,可以为研究五位军事人物提供重要的材料。

第四章:武丁时期的主要军事组織。

主要讨输了“师”“族”“旅”三種军事组織。

研究表明,“肺”的性質是常设军,商王的常设军可稱“王师”,王自稻“我师”,商王同姓贵族也有一定规模的常投军,如“雀师”“(?)师”“(?)师,等。

“师”是商代军事组織的泛稻,甲骨文中尚无确切證掳表明“师”是商代军陈的一级编制。

04.2观复猫晒文物:武丁时期甲骨文

04.2观复猫晒文物:武丁时期甲骨文

4.2观复猫晒文物:武丁时期甲骨文
【第4.2集】龟壳、骨头上也能写字?
武丁时期甲骨文
你好!我是观复猫麻条条,以后的每周五是由我来给你讲文物故事。

前面凯叔讲了商王武丁时期是商代的盛世,最强大的时候。

商朝的人崇尚鬼神,遇事好占卜,什么是占卜呢?
占卜是用乌龟的背壳或牛的肩胛骨,先在上面钻一个小坑,不能钻透啊,然后用火对着小坑一烧,就会听到“bu”的一声,被烧灼的地方开裂了,占卜的人根据龟甲或牛骨上裂纹的走向,判断要做的事情是吉利呢,还是凶险的,这就是占卜。

商代的人为什么事事都要占卜呢?因为迷信,他们希望做任何事情都能得到神灵的指示。

甲骨文就是刻划在甲骨上的文字,是占卜的人把要占的事情和结果都记录在上面,使我们今天能够了解那一段悠远的历史。

在甲骨文中就记载了商王武丁在一次祭祀中,一次杀死了500人。

这500人都是俘虏和奴隶,他们是作为祭品献给鬼神的。

是不是太残忍了?已发现的甲骨文大约有4500字,但能够辨识的只有1500字,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这些字和我们今天用的字一脉相承,比如“子”就是一个小人的样子。

你想不想好好研究一下,长大了把大人都不认识的字全认出来呢?
好了,今天的文物故事就讲到这儿,咱们下周再见。

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

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

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甲骨罩事刻辭,指刻在巍甲獸骨上的關於一切军事活勤的文辭,包括封戟争淮浦、侦察、造攻、防禦、凯旋等吉凶祸福的占卜记缘。

“国之大事,在祀舆戎”甲骨文的主體之一便是“戎”事的占卜檔案,这一檔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戟争舆方国、军制舆军禮、军事组織舆军事人物等情況,因此,研究这一军事檔案资料具有重要意羲。

开展此研究,有以下三方面意羲:第一、盡收錄武丁时期的军事刻辭,形成资料库,可以为其他相關研究服務。

第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整理出商代戟争、军事人物、军事组織、军制军禮等材料,並進行研究,以期得到更符合关隙的结論。

第三、罩事刻辭保留了商代語言面貌,可以为商代語言研究及漢藉史研究提供最为原始的材料。

输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論。

交代選题缘由,封甲骨分類断代的認識,本文的研究封象,钩稽史害所记武丁事迹,凡例。

第二章:武丁时期的主要战争。

封論戟争自然涉及方国,隙萝家先生整理出“武丁峙代的多方”30個,“武丁时代的晋南诸国”9個;王宇信先生整理出武丁前蕖舆商有戟争關保的方国12個,武丁晚藁7個,共17個;范毓周先生整理出舆商有过战争關系的方国65個;我们整理出方国和地匾78個。

重點封商舆“方方”和“舌方”之间的戟争造行了较焉详细的封输,並封戟争畴间、规模、方国地望等问题造行了输述。

第三章:武丁时期的主要军事人物。

整理出武丁时期除“王”外的军事人物33位。

这些人物包括:王室成具、同姓贵族、異姓贵族、盟国首领。

重點封输了雀、自般、、止藏、望乘、帚好五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封其事迹進行了分類整理,可以为研究五位军事人物提供重要的材料。

第四章:武丁时期的主要军事组織。

主要讨输了“师”“族”“旅”三種军事组織。

研究表明,“肺”的性質是常设军,商王的常设军可稱“王师”,王自稻“我师”,商王同姓贵族也有一定规模的常投军,如“雀师”“(?)师”“(?)师,等。

“师”是商代军事组織的泛稻,甲骨文中尚无确切證掳表明“师”是商代军陈的一级编制。

甲骨文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于约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晚期。

它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此又被称为“甲骨文”。

以下是甲骨文字的演变过程:1.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甲骨文字首次出现,共有4000多个单字。

这些单字主要用于记录商朝的历史、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

2.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甲骨文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甲骨文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此外,西周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字形式,如金文。

3.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文字统一政策,将小篆作为官方文字。

甲骨文字逐渐被小篆取代,成为历史的记忆。

4.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时期,小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汉字的标准书写形式。

甲骨文字则逐渐被人们遗忘,成为历史的遗迹。

5.唐朝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时期,楷书成为官方文字。

甲骨文字已经完全被淘汰,成为历史的遗迹。

6.宋朝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朝时期,草书成为流行的书写形式。

甲骨文字已经完全被人们遗忘,成为历史的遗迹。

7.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朝时期,楷书成为官方文字。

甲骨文字已经完全被淘汰,成为历史的遗迹。

8.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清朝时期,甲骨文字已经完全被人们遗忘,成为历史的遗迹。

总的来说,甲骨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从商朝晚期的出现到被小篆、楷书等文字取代,最终成为历史的遗迹。

虽然甲骨文字已经不再被使用,但它对中国文字文化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存完整的商朝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保存完整的商朝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部)
这是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正面第一条 记载商王武丁宾祭仲丁;第二条记狩猎时子□堕车;第三条记子□死;第四条是子寅用羌人十, 举行宜祭。背面记载天象情况,这片刻辞保存完整,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价值甚
高。
背面记载天象情况这片刻辞保存完整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价值甚高
保存完整的商朝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商朝《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河南安阳出土,高32.2cm,宽19.8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正面拓片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背面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背面拓片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局部)

甲骨文显示:商朝武丁时期已有周国!司马迁又一记载被推翻?

甲骨文显示:商朝武丁时期已有周国!司马迁又一记载被推翻?

甲骨文显示:商朝武丁时期已有周国!司马迁又一记载被推翻?按照中国政治传统,元朝之前的历朝国号往往与龙兴之地有关,秦汉唐宋莫不如此,史书上一笔一画将来龙去脉记载得很清楚,但由于夏商周三朝过于久远,历史记载残缺不全,于是夏商周国号由来也就成了一个谜团,本文重点聊一聊周朝国号来历。

《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迁都岐山时,“豳(bīn)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说明古公亶父迁都之前部落名称应该是“豳”族,而不是周族。

唐朝张守节注释《周本纪》时说:“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

”也就是说,古公亶父迁都岐山,居住在岐山山脚下的周原,于是就将部族更名为“周”。

然而,对于史书记载的周朝国号起源,不少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古公亶父姬姓部族早有“周”之名称,迁都岐山之后,才有“周原”这一地名。

其中原因之一是,甲骨文中“原”字本义是源头,周原是周人源头之意,姬姓部族几经迁徙,最终大致迁徙到了帝喾分封周后稷之处,因而将之命名为周原。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深入,学者在甲骨文中找到了证据,终于揭开了周朝国号来源之谜,由此也找到了田氏代齐不改国号的原因。

01:甲骨文中早已存在周国早在武丁时期,甲骨文上就已经记载了周国,当时商周关系极为紧张,商朝对周国杀气腾腾。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显示,武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中华第一女帅妇好就是武丁妻妾之一。

甲骨文卜辞记载:“贞:令多子族眔犬侯剪周(剪灭周方国),由王事。

丁未卜,侯.......弗敦周(敦伐周方国),八月。

甲午卜,宾贞:令周乞牛多(子)。

”可见,在雄才大略的武丁领导下,商朝最终打服了周国。

商周关系暂且不谈,重点在于周国历史悠久,至少在公元前1192年之前就已经存在。

而且,周国敢与商朝争锋,说明周国的国力较强,而不经过漫长的发展期,又很难与商朝争锋,因此周国的历史应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久远。

“周”字的甲骨文写法(见下图),犹如四方的田地里长着植物,四个小点或是庄稼或是劳动的奴隶。

商代 周祭谱

商代 周祭谱

商代的周祭谱是一种周期性祭祀先人的制度,其中排列出了祀谱,而这个祀谱是在若干甲骨中提炼出来的信息整合。

常玉芝先生的观点是,“上甲三报二示”这六位先公为周祭谱第一旬,第二旬至第十旬分别祭祀商汤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小甲、大戊、雍己、中丁、外壬、戔甲、祖乙、祖辛、羌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己、祖庚、祖甲、康丁等二十五位先王,补上不在周祭谱的最后四位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就祖成了一张完整的商代世系表。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商代周祭谱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历史文献。

五丁时期的甲骨文字的风格

五丁时期的甲骨文字的风格

五丁时期的甲骨文字的风格
时期:
甲骨文因时序与地域的不同,在书法风格上也有变化差异。

从公元前1300年左右第二十代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到帝辛被灭亡(经
历了九朝十二王)约三百年的历史中,甲骨文的风格演变可划分为五
个时期:
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为第一期。

书风雄伟峻拔,以大字居多。

泪庚、祖甲为第二期。

工整秀美,镌刻规范。

康辛、康为第三期。

奇侧草率,体态散佚。

武乙、文丁为第四期。

或严谨秀丽,或疏朗组放。

帝乙、帝辛为第五期。

严整细匀,方圆兼施。

并向金文过渡。

风格特点:
甲骨文的形体构造,既有象形的特点,又具对称均衡的形式之美。

这些都表现了和谐统一的形式美。

甲骨文在象形的基础上出现了会意、指事和形声等字,其字符偏旁的组合,相互呼应,关系紧密,完整而自然。

刻画的大小方向,错落有致,笔画走向多样统一,结构章法严密不苟,疏密变化信而不拘,形成了它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特点。

甲骨文的分期

甲骨文的分期

甲⾻⽂的分期作者简介:王进锋,历史学博⼠,主要从事出⼟⽂献与先秦史研究。

曾先后在美国达慕思⼤学(Dartmouth College)和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访问研究。

在《考古》、《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民俗研究》、《史学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50多篇。

现为华东师范⼤学历史系副教授。

殷墟甲⾻⽂是商王武丁⾄帝⾟时期的遗物。

这个阶段有两百多年,期间政治、经济、社会均有变迁。

如果把所有的殷墟甲⾻⽂都笼统地看待或者⽤⼀个时期的⼘辞去说明另⼀个时期的历史,必然给历史研究带来讹误。

因⽽,很有必要对甲⾻⽂进⾏分期断代,以便明确知晓特定甲⾻所处的时期,从⽽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另外,随着对殷墟的科学发掘,出⼟甲⾻所在的层位资料,相随出⼟的器物都得以保留,也为科学地分期断代创造了可能。

系统提出甲⾻⽂分期断代⽅法的是董作宾。

1929年殷墟第三次发掘,出⼟四块⼤龟甲。

董作宾在考释这些龟甲上⾯的⼘辞时注意到,其间有六个贞⼈,他们活动于前后相连的九个⽉⾥,因⽽这些贞⼈必然是同时期的。

董作宾据之提出了依照贞⼈来为甲⾻断代的标准。

1935年,他在《甲⾻⽂断代研究例》中进⼀步提出了甲⾻⽂分期断代的⼗项标准:1.世系;2.称谓;3.贞⼈;4.坑位;5.⽅国;6.⼈物;7.⽂法;8.事类;9.字形;10.书体。

他根据这⼗项标准,把商的盘庚⾄帝⾟时期,划分为五期,分别为:董作宾依照⼗项标准进⾏甲⾻分期的具体步骤⼤致为:刻辞甲⾻《合集》8(正)拓⽚、摹⽚、⽚形⾸先,甲⾻⽂中有很多贞⼈出现于同版甲⾻中,这些贞⼈所处的时代应是相同的。

根据这样的关系,董作宾将⼀些贞⼈系联为⼀个集团。

再根据这些⼘辞中的称谓和商王的世系,确定这个贞⼈集团的时代,这样就找出了第⼀期、第三期⼘辞。

其次,没有同版关系系联的贞⼈,可根据他们所在⼘辞中的商王称谓,确定他们的时代。

商王朝世系甲骨文发展阶段

商王朝世系甲骨文发展阶段

商王朝世系甲骨文发展阶段商王朝世系说明:加“()”者,并未即位为王,但与先王享有同等祭祀地位,故一并列出;“【】”内为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载的商王名字。

创立时期1.太乙(汤)【履】2.(太丁)尚未即位便去世伊尹辅政时期3.外丙【胜】4.仲壬【庸】发展时期5.太甲【至】伊尹放太甲6.沃丁【绚】7.太庚【辨】8.小甲【高】9.雍己【伷(zhòu)】10.太戊【密】“九世之乱”时期11.仲丁【庄】12.外壬【发】13.河亶甲【整】14.祖乙【滕】15.祖辛【旦】16.沃(开)甲【踰(yú)】17.祖丁【新】18.南庚【更】19.阳甲【和】新发展时期20.盘庚【旬】盘庚迁殷21.小辛【颂】22.小乙【敛】23.武丁【昭】小乙之子,盘庚之侄,一代英王,为商王朝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为太子时,被其父小乙下放到农村,可谓“青年下乡第一人”。

武丁在农村劳动的收获有三:(1)体会到稼穑之艰难,民间之疾苦;(2)拜访了贤士甘盘,向其请教治国之道;(3)知道了“高手在民间”,产生了即位后要振兴商王朝,只有将甘盘和傅说(yuè)二人请入朝为辅佐大臣的想法。

武丁之妻妇好(妣辛)为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军,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心的小屯村西北,发现了妇好墓,墓中随葬各类武器 120 余件。

24.(孝己(祖己))25.祖庚【曜】26.祖甲【载】27.廪辛【先】28.康丁【嚣】29.武乙【瞿】统治59 年,商王朝发展到极盛时期衰亡时期30.文丁【托】31.帝乙【羡】32.帝辛【受】(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甲骨文发展阶段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中将甲骨文的书写风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盘庚-武丁(前 1300-前 1192)特征:字体可大可小,小字清秀,大字雄伟。

第二阶段:孝己(祖己)-祖甲(前 1191-?)特征:字体小,结构工整严谨。

第三阶段:廪辛-康丁(?-前 1148)特征:字体小,风格软弱,结构潦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含夷在《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一文中,根据宾组卜辞中巴方战争、土方战争和 方 战争的记录,对商王武丁在位的末期进行了年代学的重构。夏文根据有关的卜辞记录,从中推导出一个假定的五年 的年代表。再把这个假定的年代表与历书上与之相符的第一天的干支进行比对后,认定与之相符的时间段是从1196 到1192 B.C.。
癸未…。
7
11.25.1181.BC.
三日乙酉…。八月。
注:表中黑体空心字为排比的历日与月字形象不符。
大月初一 大月初二 大月十二 大月十三 大月十五
乙酉月食朔及历日表
十一月 十二月 一 月
二月
三月四月
前1181. 2.19. 3.20. 4.18. 5.17. 6.16.
7.16.
真 朔 乙巳朔 乙亥朔 甲辰朔 癸酉朔 癸卯朔
可能有人会问:二月[ ]癸未日在朔望月的初十、十一日,为什么“月”字象下弦呢?笔者猜想,这是因为 卜旬辞,特别是验辞基本上是事后追记的。而事后追记时的“月”字的形象只是追记时所看到的月亮形象,与事发 当天的月亮的形象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甲骨刻辞中“月”字形象与实际天象的不合。二月[ ]癸未日的“月” 字象下弦,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这就表明,殷商时期还只是处在历法的初创阶段,当时的人们对月亮的认识还不 充分,没有完全掌握月球的运动规律。
令人遗憾的是在夏文推导出的年代表中我们看不到与相关的卜辞记录所对应的日期。也就是说,在夏文中年代 表的日期与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没有一一对应。
那么,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能不能和我们所拟的年代相对应呢?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我们发现,在宾组卜辞中“月”字的形象有两种,即“ ”和“ ”。“月”字 的这两种形象实际上就是对当时天空中的月亮的上、下弦月形状的摹写。如果,根据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和所属历 月的“月”字的形象进行排比,然后,将排比结果中的满月(望)和无月(朔)日作为朔望月中的一个临界点代入 历书中,我们就能够排出当时的历谱的。即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可以我们所拟的年代相对应。
《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11485:
癸亥卜,争贞:旬亡 。一月[ ](此为笔者据甲骨刻辞所加,意在说明月字的形象。下同。)。三 癸未卜,争贞:旬亡 。二月[ ]。三 癸卯卜,〔争贞〕:旬亡 。二月[ ]。 〔癸〕卯〔卜〕,〔争〕贞:〔旬〕亡〔 〕。五月[ ]。 〔癸〕未卜,〔争贞〕:旬〔亡〕 。三 癸未卜,争贞:旬亡 。三日乙酉夕月[ ]有食。闻。八月[ ]。三
编号 1
公历年月日 5. 7.1181.BC.
刻辞出处 《合集》11485
甲骨刻辞中的 日干支与历月 癸亥…。一月。
相当朔望月 小月二十
甲骨刻辞中 的月字形象
3
6.16.1181.BC.
癸卯…。二月。
4
8.15.1181.BC.
(癸)卯…。五月。
5
9.24.1181.BC.
(癸)未…。
6
11.23.1181.BC.
方战争
方入侵
10.(19)…争贞: 方其兴 于… 昏。允其 。三月[ ]。(《合集》39854,即《金璋》673;宾 1)
11.(18)辛丑卜,争贞: 方 其兴 于土…其 昏。允其 。四月[ ]。(《合集》6354 正,即《续编》
3.10.1;宾 1)
16.(27b)壬子卜, 贞: 方出,王隹我有乍祸。五月[ ]。(《合集》6087,即《续编》3.10.2;宾 1)
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对夏含夷《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一文的补充与修订
(修订稿)
摘要:应用甲骨卜辞断代研究方法,重构中国商末的年历表;分析宾组卜辞的月食记录,以及巴方战争、 土方战争和 方战争的记录,以甲骨文中月字形象作为判别依据,复原商王武丁在位的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关键词:甲骨文;断代;年代学;商朝;武丁
八月乙酉日发生月食的记录。在有月食记录的七版甲骨刻辞中, 这是唯一有不同月份卜旬辞的的一版。 可以将其 中所记的干支和月名,连同未刻的干支和月名补齐复原如上表(括号内日干支和历月名是拟补的)。
我们知道,在武丁时期的宾组甲骨刻辞中,有八条刻辞记录了五次有干支纪日的月食。而在这八条同为记录月 食的甲骨刻辞中的月字形象却并不相同。这似乎表明,在殷商时期人们已经观察到:望是朔望月中的一个临界点。 它标志朔望月中上半月[ ]时段的结束和下半月[ ]时段的开始。因为,朔望月的八日前后,月亮的形象是上弦 月,在太阳东边 90°的天空中;黄昏时分,太阳在西方刚刚落下地平线之时,月亮正在南中天。也就是昏中。朔望 月的二十二~二十四日,月亮的形象是下弦月,在太阳西边 90°的天空中;黎明时分,太阳在东方即将露出地平线 之时,月亮亦在南中天。亦即旦中。由上弦月的昏中和下弦月的旦中,从而产生望在夜半,朔在日中的联想是很自 然的,虽然那时人们还没有望和朔的概念。因此,在月食刻辞中月[ ]字象上弦之形,似乎表明月食所发生的时 间仍然处于朔望月中上半月[ ]时段之内,是在上半夜,月[ ]字象下弦之形,有可能说明月食所发生的时间已 经进入朔望月的下半月[ ]时段,是在下半夜。
现在一般认为,“乙酉夕月[ ]有食”发生的时间在公元前 1181 年 11 月 25 日。将上表带入张培瑜《合朔满 月表(前 1500 年--公元 2050 年)》(以下简称《张表》),就可以得到与卜辞记录中的日干支一一对应的历谱和年代 表了。《合集》11485 的甲骨文历谱和年代表如下:
乙酉月食历谱
28.(32)己巳卜, 贞: 方不允 戉。十月[ ]。(《合集》6371,即《前编》7.8.1;宾 1)
攻打 方
29.(41)壬子卜,宾贞: 三步伐 方,受有又。十二月[ ]。(《合集》6292;宾 1-2) 30.(40a)贞:我受 方又。 31.(40b)乙酉。十一月[ ]。(《合集》8502;宾 1-2) 32.(36)癸丑卜, 贞:举及 方。四月[ ]。(《合集》39874,即《英藏》566,即《金璋》364;宾 1-2) 33.(42a)己亥卜,宾贞:翌庚子步戈人,不橐。十三月[ ]。 34.(42b)辛丑卜,宾贞: 翌令以戈人伐 方, 。十三月[ ]。(《合集》39868,即《金璋》522;宾 1 -2) 35.(37)癸酉卜,宾贞:王伐 方,受有又。六月(《怀特》B0952;宾 1-2)
〔癸卯〕
〔七月〕
〔癸丑〕
〔七月〕
〔癸亥〕
〔七月〕
〔癸酉〕
〔八月〕
癸未
八月
乙酉
八月
注:表中黑体空心字为排比的历日与月字形象不符。
〔二十日〕 初一日
〔十一日〕 〔廿一日〕 〔初一日〕 〔十一日〕 〔廿一日〕
初二日 〔十二日〕 〔廿二日〕 〔初二日〕
十二日 〔廿二日〕 〔初三日〕 〔十三日〕 〔廿三日〕 〔初三日〕
24.(35a)…自长又庚告 方征… 臿旱戊申亦有来自西告牛家…(《合集》6063 反)
25.(33)丁巳卜,卫贞: 方其
。十一月[ ]。(《合集》39877,即《英藏》571,《金璋》531;宾 1)
26.(34)己未卜,宾贞: 方亦正。十一月。(《续存》2.286;宾 1)
27.(35b)…贞:旬亡祸。…允有来自西臿告曰… 夹方相四邑。十三月[ ]。(《合集》6063 正)
3.(16a)辛亥卜, 贞:王 昜白 比。 (16b)贞:王 侯告比正人。六月[ ]。(《合集》6460 正,即《丙编》625;宾 1) 4.(15)辛巳卜,争:今春王比望乘伐下危,受有又。十一月[ ]。(《合集》6487;宾 1) 5.(14a)癸未卜, 贞:旬亡祸。三月[ ]。
(14b)丙戌卜,争贞:今春王比望乘伐下危,受有又。(《合集》6496,即《铁云》249.2;宾 1) 6.(13)辛丑卜,宾贞:令多 比望乘伐下危,受有又。三月[ ]。(《合集》6525 正;宾 1)
十三日 十五日
〔廿一日〕 初一日
〔十一日〕 〔廿一日〕 〔初二日〕 〔十二日〕 〔廿二日〕
初二日 〔十二日〕 〔廿二日〕 〔初三日〕
十三日 〔廿三日〕 〔初三日〕 〔十三日〕 〔廿三日〕 〔初四日〕
十四日 十六日
这是严一萍于 1951 年用殷墟第三次发掘所得的五块残片拼合成的一版龟腹甲,上面有六条宾组卜旬辞,其中有
九月 12.11. 辛丑朔
下面我们就开始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复原商王武丁末期的甲骨文历谱。
在夏文中总共收集了有关巴方战争、土方战争和 方战争的宾组卜辞记录计有如下 40 条 (括号内为夏文条 号):
巴方战争
1.(11a)辛卯卜,宾贞:沚 启巴,王 之比。五月[ ]。(《合集》6461 正,即《丙编》276;宾 1) (11b)庚寅卜,宾贞:今春王其步伐人。(《合集》6461 正,即《丙编》276;宾 1) 2.(17)丙辰卜,争贞:沚 启王比,帝若受我又。八月[ ]。(《合集》7440 正,即《丙编》409;宾 1)
乙酉月食历日推排表
甲骨日干支 癸亥
〔癸酉〕
甲骨历月 一月
〔一月〕
相当朔望月
二十日
二十日
〔三十日〕
〔初一日〕
月字形象
〔癸巳〕
〔二月〕
癸卯
二月
〔癸丑〕
〔三月〕
〔癸亥〕
〔三月〕
〔癸酉〕
〔三或四月〕
〔癸未〕
〔四月〕
〔癸巳〕
〔四月〕
癸卯
五月
〔癸酉〕
〔六月〕
癸未
〔六月〕
〔癸巳〕
〔六月〕
商伐土方
12.(26)辛巳卜,争贞:今春王共人乎妇好伐土方,受有又。五月[ ]。(《合集》6412;宾 1) 13.(29a)辛巳卜,宾贞:今春王比囗乘…危受有又。十一月[ ]。 14.(29b)…宾贞:今春共正土方。(《合集》6413,即《续编》3.8.9:宾 1) 15.(24)丁酉卜, 贞:今春王共人五千正土方,受有又。三月[ ]。(《合集》6409,即《后编》1.32.6; 宾 1) 16.(27b)壬子卜, 贞: 方出,王隹我有乍祸。五月[ ]。(《合集》6087,即《续编》3.10.2;宾 1) 17.(27a)乙卯卜,争贞:沚 爯册,王比伐土方,受有又。 18.(28)戊午卜,宾贞:王比沚 伐土方,受又。五〔月〕(《合集》39885;宾 1) 19.(23)甲寅卜…贞:戉囗令正土方。一月[ ]。(《合集》6452,即《续编》3.9.5; 宾 1) 20.(25)癸巳卜贞:告土方于上甲。四月[ ]。(《合集》6385,即《卜辞》68;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