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研究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研究探讨

摘要:框架结构因具有稳定性好、防震功能优良和安全性好等众多优点,而被

广泛的运用到土建工程建设中。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虽已有规范的

详细规定,但仍有若干问题没有明确具体作法,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本文针对

梁柱节点施工,详细分析了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

这些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

引言

框架结构作为最常见的建造结构,被广泛应用到土建工程项目中。本文对土

建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策略进行探索研究,希望能对项目相关设计人员和施工

建设人员有所帮助。

1 框架结构常见问题概述

1.1 梁、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问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通常是指主筋的保护层厚度,有些施工人员按字面将其误解

为构件最外侧钢筋到模板(即箍筋外侧),甚至是拉筋外侧到模板的距离。钢筋

保护层的作用一是确保混凝土握裹钢筋,使两者共同工作;二是考虑耐久性即钢

筋的保护,防止因混凝土开裂后钢筋被氧化锈蚀,且满足耐火极限的需要。但保

护层太厚会导致构件有效截面削弱过多,而太薄则降低上述两个作用。当建筑物

的防火等级要求较高时,可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适当增大钢筋保护层厚度,但应

与设计方共同协商,确定是减小有效截面值,还是保持该两值不变而增大构件截

面尺寸。对一类环境的C25混凝土梁,其主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箍筋均应包

含在其内,实际箍筋外侧保护层厚度为17mm。当构件截面尺寸较大时,如结构

转换层梁、梁式筏形基础、条形基础、箱形基础的梁、板等,可通过减小的方法

来增大保护层厚度,因此时该两值的缩减量的比例较小,对构件截面尺寸及承载

力影响很小。施工人员可在保证安全或设计认可的原则下根据具体工程、构件及

部位灵活运用。当箍筋在10以上或有其外拉筋时,主筋保护层取25mm就未免

偏小,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将原构件增大10―20mm,同时增大保护层厚度,使有效截面保持不变。

1.2 核心区箍筋施工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构造复杂,特别是处于结构中间部位

的柱子,梁柱钢筋纵横交错,梁的纵向受力钢筋要放在柱纵向钢筋内部,呈井子

形交叉,这样柱子的箍筋绑扎就很不方便。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采

取先安装梁板模板,再绑扎安装梁钢筋,待梁钢筋安装结束,然后整体沉梁,那

么节点区箍筋就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区出现不放、少放或者即使放也是杂乱

的挤在一起,这样就会给节点区质量留下安全隐患。由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工程

质量的影响,有些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就采取用两个开口箍筋对向拼合的方法,然

而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根据规范的规定,为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

心区起到约束作用,箍筋要封闭、末端要有弯钩。还有的做法就是在沉梁之前就

把柱箍筋绑扎好,然后和梁一起下落,由于箍筋与柱纵筋摩擦且下落不平衡,使

得箍筋不能下落出现施工人员强力往下打的现象,不但把箍筋打得变形,而且也

不能使得箍筋到位。这样做的结果是箍筋没有得到封闭绑扎且杂乱变形,间距更

不会满足规范要求。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节点核心区箍筋施工的问题。

1.3 混凝土开裂问题

我们经常在板面或者墙面上看到~些校状的裂缝,这些裂缝表现的特点是中

间宽(宽度范围lmm-5ram),两端窄,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多发性的出现在钢

筋混凝土的_卜部。因沉降而引起的裂缝往往会延伸到内部的钢筋处,长期暴露

钢筋,会导致钢筋的过快锈蚀。减弱支撑力。引起这种裂缝的原因很多,通常为

混凝土用水量大,或者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掺合剂和泵送剂,混凝土凝固时间过长

等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钢筋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开裂,这种裂

缝虽然没有沉降性裂缝深,但是它的长度不固定,从几十厘米到几米。这种裂缝

看起来像是干燥的土地开裂,具有不规则性,不连贯性。这种裂缝的成因主要是

施工方面的问题,例如混凝土表面的游离水蒸发过度;混凝土的早期层面抗裂工

作不到位。

2 框架结构施工优化策略

2.1 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

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分布密集,箍筋绑扎困难,便存在

节点不放箍筋或少放箍筋的现象,给工程留下隐患,这种现象在先立模后绑轧钢

筋在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中特别容易出现。出现后有时也采取补救措施,通常是

采用从对面两侧加开口箍筋的做法,且开口箍筋数量不足也不易绑扎到位,且不

符合必须封闭箍筋的要求。施工人员意识到先立模后整体沉梁的施工方法不易绑

扎节点区的箍筋,便采用先支梁底模后绑扎梁钢筋在支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的方法,这样做虽然可以保证节点核心区箍筋的布放,但存在弊端:一是先立梁底模再绑

扎钢筋时,施工操作人员安全度差,钢筋摆放不易,操作不便:二是先立梁底模,各个梁模是单独的,没有联系(拉结),造成模板结构本身的安全性较差,产生

安全隐患。

2.2 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防控策略

控制建筑施工时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严格把关,控制水和灰的比例小于0.6,使用保水性好、稳定性强的硅盐酸,配制较粗的骨料和沙料。尤其,在遇

到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坍落度,也可以使用高效缓凝

减水剂减少用水量。使用质量过关的添加剂。因为混凝土是混合性材料,它的抗

裂性受到了材质本身、温度、湿度等不同因素的限制。然而自然性的温度和湿度

是不可调控的,所以必须使用合格的材料(添加剂、泵送剂等),减少沉陷。对

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也有严格要求,时间不足或者超过要求,也会造成分层离析,降低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根据数据统计而知,混凝土的凝结时

间越长,沉降裂缝越容易产生,所以需要控制凝结时间。在建筑前分析建筑环境,因地施工,对于位于热带或者风力较大地区的工程。应该考虑对混凝土覆盖或者

缓凝。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模板和基层浇水浸透,这是为了避免模板基层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浇注混凝土之后,随时观察凝固程度,在初凝前抹平。并且用专用塑料覆盖膜或者潮湿的草袋覆盖。也可以进行第二次的压实抹平工艺,喷洒专用的混凝土养护剂。如果施工环境气温较高,风力较大,则有必要增加挡

风设施,防止于燥。并且在完成浇注后,要定时进行喷水,保持混凝土衙的湿润度。

2.3 箍筋施工策略

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可用细钢筋);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

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再将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穿梁钢筋并绑扎,为防止附加纵同短筋位置与柱纵筋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附加

纵向短筋应偏离箍筋角部约5cm。采用该法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间距与数量,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