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学院“独立”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思考

的二级学 院。它具有既不同于 普通本科高校又不同于一 般民办 5 %~ 6 %左右徘徊,政 府的财政拨款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民 0 0
高 校 的特 殊 形 态 。 首先 ,从 教 学 组 织 上 看 , 独 立 学 院 的 教 学 由 办高校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但其 社会认同度并
同 比增 加 ,报 考 人 数 和 录 取 人 数 之 间 的 缺 口越 来 越 大 ( 1。 图 )
有更多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无法满足,这就 为独立学院的产 多所。 相对于普通高校和其它 民办高校而言, 各项统计数字显示 , 生提供了生源条件。 接 受,且较受欢迎 。原 因也正如前文所述,它既缓解 了普通大
选择 。
暂时不会对独立学 院产生较多的影响,而普通高校将是 影响独 独 立学 院从诞生到现在还不 到十年的时间,全国已有 3 0 0 其 发展 速度相对较快 ( 2。这说明独立学 院确 实已被大众所 图 )
高 考报 考 人数 与 录 取 人数 对 比
近些年来,参加高考 的人数 逐年上升,而录取 人数也几乎 立 学 院 发展 的一 个 重 要 因素 。
维普资讯
孽 中国电力 教育
20 年 9 0 8 月下 总第 1 1 2 期
关于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思考
刘 琴
摘要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实现 了 公办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 的有机结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它又存在与
生俱来 的矛盾,不 利 于独 立 学院的持 续健 康 发展 。 为此 , 国家必 须加 强对 独立 学院的监督 ,尤为 重要 的是 ,必 须 为其 创造一 个 良好 的竞
『■ _
『 ■■
掷生
●I 1 — ■ £ ■I l 。 L

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

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

独立学 院办学定位是指 “ 院根据 自身条件 、职 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实现高起点快速发展。 学 ”但是这
明确把握 自身角 色 ,并确 定服务面向 、发展 目标 及任 力 开设 新的学科专业 的前提下 ,就移植母体 高校的学 科 专业设 置 ,不顾生源 的特点 和市场 的需 求 ,盲 目照
视 的 问题 。
( 一)办学定位有欠明确 ,缺乏战略规划 独立学 院是 2 0世纪 9 0年代末 出现的一种新 的办 学模式 ,仅有几年 的办学历史 ,而且 独立学院是依 附 母体 院校相对独 立办学 ,由于其 自身办 学 的特 殊性 , 目前适合其发展 的各种体 制 、制度 、法律的建设都还 处于起步 阶段 ,因此独立学 院在办学 定位上没有 明确 的方 向性 ,缺乏 中长期 发展 的战略规划 。许多独立学 院 的办学理念 、发展 目标 、人 才培养规格 、办学 特色 等定位不 明 ,任其 办学 盲 目随意地 自由发展 。有些 独
研 究方向:高等教 育管理。

1 8・ 1
维普资讯
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
独立学院借助 国内名校的 品牌 、资源优势和民办机制 ,
动辄便 以 ‘ 东方之剑桥 ’ ‘ 、 华夏之 哈佛 ’ ‘ 、 中国之
斯坦福 ’或 M T自称 ,显 然是 十分荒唐和滑稽的。 1 I ”1 5 由 于高 校近几年来 的连 续扩招 ,师资 和教育设施 资源普
些 中长期 战略发展规划 。独立学院办学定位 不明 ,缺 乏长远规划 ,不利于独立学院健康发展 。
的若 干意见》 ,将 “ 国有 民办二级学 院”正名为 “ 独立
学 院 ”并进 行 了规 范 。之后 独立 学院 的发展较 稳定 , “ 截至 20 0 6年 5月 2 61 3,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 院有

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
管理工作。
[ 关键词 ] 独立学院 办学定位
教 学管理 教学型或职业 技术 型办学层 次上 , 着力培养面 向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 第一线需要的大众 型人才 ; 同时 , 依据因材施教 、 分类培养 的原 则 , 推动 多样 化教育 , 建立 与之相 匹配 的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 , 还应积极 为在某 方面有 特殊才 能的学生创造 条件 , 让他们的特长潜质充分显现 , 为其今 后更 大的发展 奠定基础 。

2管理理念定位 。 . 独立学院的投资主体有别于公办院校 , 要提高办
学效 益 , 既要结 合教育教学需 要的实际 , 按教育规律办学 , 又要引入企 业 的绩效管理机制 , 实行成本核算 , 精简机构高效运行 。 活 的办学机 灵 制, 合理 的管理体制是保证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基石 。 3 社会服务定位 。独立学 院具有办学 机动 、 . 转换灵活的优势 , 因而 在适应我 国产业布局调整对人才需求 的变化方 面 ,应根据经济结构及 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 紧跟科学技术进 步发展 的趋势服务社会 。 4办学特色定位。独立学院办学历程较短 , . 短期 内很难形成鲜明的 办学特色 ,这就更需 要办学方在办学初始 时就坚 定地树 立特 色发展意 识, 并把这一理念贯穿和渗透到 目标定位与整个办学 活动之中。 中求发 展 , 创特色 ; 要注 意 利用 民办机 制的优势 , 教育教学 管理 、 在 人才培养模式 、 学科专业建 设 方面开拓创新 , 力争形成 特色 , 创出品牌 , 赢得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 明确培养 目标 , 加强独立学 院的教学管理 1 科学地 制订培养计划 , .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计划是组织 和管理教学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培养计划 的制 订和修 订工作应是贯穿教学工 作的一条主线。从建立之初沿用校本部 的培养计 划、 到执行过程 中的小 修小改 、 直至形成能反映学院办学定位 的培养计划 , 是每所独立学 院所应经历的一个过程。 充分利用 和借鉴 应 母体学校 的品牌优势和优势教 育资源 ,根 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 对各专业人才 的素质要求 , 合理地调整各 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 内容 , 从源 头上抓好课堂教 学内容 , 化学生实践能力 、 业能力 、 展能力 强 创 拓 等个性化 的培养 。 实践性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能力和实际操作 技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应用型 ” 人才 的培养 目 标决 定了独立学院 的培养方案 , 即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应掌握扎实 的基础 知识 , 更重要的是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 般普通本科 院校和重点院校 , 一 对实习实践环节 安排通常集中在第七和第八 学期 ,实 习的时 间安排 比较靠后 。笔者认 为, 独立学 院在整个课程 体系的设置安 排中 , 可大胆改 革和创新 , 进一 步突出实习实践环 节在技 能培养方面的作用 ,加大和突 出实 习实践等 各环节在 培养 计划 中的比重 ,通过丰富实 习实践环节教学 的内容 、 方 式、 途径等达 到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 目 。 标 建议利用多种途径积极建 立和 扩大实习基地 , 将第 七 、 第八 学期 的毕业 ( 产 ) 生 实习提前 至第 五 、 第六 学期 , 原第 五、 第六学期 的理论课教学 应尽 可能的以精减 、 分流为主 , 也 可以顺延或在实 习阶段进行部分理论课教 学等灵活方式进行 。有条件 的可将实 习实践环节的时间调整为半年或一年。 通过这 种调整 , 突出实 习实践环节的教学 ,学生有充分 的时 间真 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运作和 管理 , 可以边学 习边 实习 , 通过实 习发现 自身专业 知识的缺陷 , 意识 有 的弥补 , 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学 习 , 保证 实习环节的有 效性。 2 构建严密的教学质 量保 障体系 . 构建严密的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 宏观上教学管理要规范有 序 , 微观 上教学质量要监控 到位 。 要实现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 主要依赖于完善 的教学管理制度。 独立 学 院在沿用校本部长期 以来形成 的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在实践

独立学院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拓 展 以 及 办学 条 件 的 改善 进 行 探 讨 , 会对 独 立 学 院 的健 康 发 展 起 到一 定 的促 进作 用 。 将
关 键 词 : 立 学 院 ; 学 定位 ; 学改 革 ; 生就 业 ; 学条 件 独 办 教 招 办
中图 分 类 号 :G 6 0 4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O —7 9 ( 0 0 0 一O 8 —0 O8 1 22 1 )4 O 8 5
实践 证 明 , 立 学 院对 于 深 化 高 等教 育 改 革 、 独 实
现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起 到 了 重 要 的 作 用 。为 独 立
学 院更 进一步 的健康 发 展 , 独立 学 院进 行探 索 对
则显得 尤为必 要 。
截至 2 0 0 7年 全 国共有 独 立 学 院 3 8所 , 校 生 1 在 1 6 8万人 , 8. 占全 国 民办高 等 教 育在 校 生 lme a d x n i n f m p o me t h nn l , t i e n ,f i e r l nt n e pa so o e l y n c a e s he mpr v me t f e c i o e n o t a h ng
On Pr b e s a d S l to s o n i n e n e le e o l m n o u i n fRu n ng I d pe d ntCo l g s
WANG Zh oj a -i
( n Unv f c . & Te h ,Xi n 7 0 5 ,Chn ) Xi i.o h a Ar c. 105 a ia
la n ng,i e e d n o l g sha e t e ro n c a a t r n r n n o e n he s ho ln xp n i e ri nd p n e t c le e v h i w h r c e s i u ni g m d la d t c o i g e e d — t r o r e . T h a e xp o e o e a pe t u h a hio o y o d a i n, t a hi e o m nd u es u c s e p p r e l r s s m s c s s c s p l s ph fe uc to e c ng r f r a

关于对独立学院学生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独立学院学生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独立学院学生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基本特点的分析和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分析,剖析了其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给出了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2-00-01一、独立学院的基本特点“新制独立学院是公立高校与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为生产相互同意的教育服务而把自有资源结合在一起,根据各自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并约定按各自投入生产资源的比例分享实际产出的一种合约。

”这些情况说明了独立学院的举办者和东家是包括母体高校在内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

主体之一就是公立高等学校,做为公立高校,其举办独立学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助社会力量将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大化、普及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和生产力。

另外的一个或者多个主体,无论其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个人,他们投资高等教育的立足点,就是将高等教育看成了一种可以盈利的资源,投资是为了收益,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的主要目标和高校的主要目标就存在背离,这就是独立学院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独立学院内在的基本矛盾,贯穿于独立学院发展的始终。

这一矛盾决定了独立学院一方面有大力招生的冲动,另一方面又可能教学质量上不去。

一方面会高效利用资金和资源,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对资金和资源的过度珍惜而因为软硬件的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一)学习基础较差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思维比较活跃,观念比较超前,对于知识,也有着比较强烈的渴求。

但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相对宽松,招生分数线普遍比普本低几十分甚至更多。

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状况。

(二)个性比较突出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属于90后,通常个性十足,思想上比较独立,普遍关注个人利益,容易走极端,荣誉感和虚荣心都很强,非常渴望被认可。

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战略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战略思考

【 关键词 】 独立学院 办学定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发展战略
可持 续发展
【 中图分类号 】 G4 【 67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48 20 )4— 07— 3 03 81(06 0 07 0 【 作者简介 】 周 白华 , 南京理 工大学紫金 学院副院长 、 副教授 、 硕士。江 苏 南京 204 1 6 0
上 的 不 稳 定 性 对 独 立 学 院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保 证 和
当 ; 部 管 理 和 运 行 不 畅 , 耗 频 发 , 响 对 学 院 内 内 影 建设 和 发展 中重 大事项 的及 时研 究 和决策 。 2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上 的 问 题 。 当 前 , 大 多 数 绝 独 立 学 院 师 资 队伍 的 主 体 依 赖 于 申办 学 校 派 出 的
今 后 的持续 健康 发展 将是 严重 的威 胁 。
3 .政 策 法 规 层 面 上 的 问 题 。 除 了 “ 号 文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职 教师 和 聘 用 申办 高 校 及 当地 高 校 的退 休 教
学 院 管 理 的 若 干 意 见 》( 下 简 称 “ 以 8号 文 件 ”) 的
规 定 , 立 学 院 “ 律 采 用 民 办 机 制 ”, 内 部 的 独 一 其 基本 管理 体制 是 董事 会 领 导 下 的 院 长 负责 制 , 合 作 者 ( 资 方 ) 参 与 学 院 的 管 理 、 督 和 领 导 ”。 投 “ 监 当前 不 少 独 立 学 院 中 , 事 会 领 导 下 的 院 长 负 责 董 制 普 遍 执 行 不 好 , 事 长 与 董 事 会 、 事 会 与 学 院 董 董

“独”立“特”新,“规”范创“行”——谈独立学院的发展策略

“独”立“特”新,“规”范创“行”——谈独立学院的发展策略

管理教育MA N A GEMENT“独”立“特”新,“规”范创“行”——谈独立学院的发展策略□李春贵(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65)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在新形势下采用新机制运作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由于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只有从这些特点出发,创新、规范才能使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规范;创新所谓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相比,具有许多区别于公办学校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这类学院的试办。

不但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高等教育办学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

教育部8号文件也明确提出,独立学院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

所以,要使独立学院健康成长,必须创新,规范。

1.“独”字当头,以“特”取胜按照《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独立学院应具有“七个独立”,即,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归纳起来,独立学院具有三大鲜明的特征:一是实行新的办学机制,即一律采用民办机制。

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

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

这些特点中,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学院作为高校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取得法人资格并按有关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进行法人登记。

按照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的有关规定,独立学院法人对内可以在学校章程下自主管理,包括设置内部组织机构、相关专业、课程,聘任各类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相应证书等;对外可独立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签定各类合同、发布招生广告、并可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自主招生等。

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科 学研 究 和 人 才培 养 等 工 作 ,通 过 内涵 建 设 ,
切 实提 升 实 力 和 水 平 。 一 方 面 , 结 合 自身 的 办 学特 色 , 坚 持 有 所 为 、 有 所 不 为 、 有 所 先 为 、 有 所 后 为 ,切 实 找 准 办 学 定 位 , 着 力 打 造 品 牌 学科 。 另 一 方 面 ,在 具 体 的 办 学 过 程 中 , 重 视 队 伍 建 设 和 科 研 工 作 ,把 内涵 建 设 作 为 学 院 可 持 续发展 的根 本 。

独立 学 院学科 建设 的重要 性
学 科 是 大 学 教 学 和 学 术 研 究 的 基 本 组 织 单 元 与 学 术 单 元 ,是 衡 量 大 学 整 体 水 平 的 主 要 标
志 , 是 各 大 学 提 升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关 键 。 原 教 育 部 部 长 周 济 曾 经 指 出 :“ 衡 量 一 个 学 校 水 平 的 主

二 、独立 学 院学科 建设 的 困局
自 成 立 以 来 , 多 数 独 立 学 院 均 依 附 母 体 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校 开 展 学 科 和 专 业 建 设 , 简 单 地 将 母 体 学 校 社 会 需 求 旺 盛 的 “热 门 ” 学 科 和 专 业 移 植 过 来 , 聘 请 一 些 退 休 教 师 或 学 术 骨 干 来 开 展 教 学 和 管 理 工 作 。 随 着 当 前 独 立 学 院 改 革 的 深 入 , 母 体
核 心竞 争 力。 自1 9 9 9年 浙 江 大 学 与 杭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联 合
创 办浙 江 大 学 城 市 学 院 开 始 , 经 过 l 0余 年 的 发 展 , 目前 全 国 独 立 学 院 的 数 量 已 达 3 l 9 所 , 成

关于独立学院性质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性质的思考

立学院试办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发展非常重视, 提出了“ 积极支持 , 规
范管 理 , 改革 创 新” 的方针 。
独 立学 院 的举办 为我 国高等教 育 的发展 做 出 了巨 大的 贡献 。截止 到 2 0 05年 , 省市 区 各 经 教育 部确认 的独立 学 院有 26所 , 9 在校 生 达 6 人 。1 8万 [ ]
2 关 于 独立 学 院性 质 的争 论 .
尽 管独立 学 院 的发展 非常 迅速 , 但关 于 独立 学 院性 质 的问题 , 究 者们所 持 观点 却不 尽 研
相同 , 大体可 分 为 四类 。 () 1公办 : 有研究 者认 为独 立学 院是 公办 高 等学 校将 其 品牌资 源通 过市 场机 制 与社会 资 金 实现 有机结 合 而形 成 的一种 新 型高等 学校 。由 于其 申请 者 为普 通 本 科 高等 学 校 , 只 是 它 公 办高 等学校 在 内部运 行 机制 改革 方面 的一 种探 索模 式 而 已。z f l
展 的深入 研究 。
对 于独 立学 院究竟 是姓 “ 还 是姓 “ ” 争论 , 在 传统 社 会 组织 二 元 结 构 的模 式 下 公” 私 的 是 进行的, 在我 国社 会 迅速 现代 化 的今 天 , 独立 学 院 这种 具 有 机制 和 模式 创 新 特 点 的社 会 组 织, 在传 统 的社会 组织 模式下 已不 可能 找到 一个 准确 的组织 定位 , 在传 统 的理论 框架 下 的争
拨 款之外 的 民间 资本 , 因而作 为发展 教育 的一 种方 式 , 立学 院本 质上 属“ 独 民办公 助” [ 。] . () 4 民办 : 独立 学 院是 由普 通 高等学 校和社 会力 量合 作举 办 , 用 民办机 制 , 采 其投 入 主要 是 合作方 承担 或者 以民办机 制共 同筹 措 , 费也 是按 照 国家 有 关 民办 高 等 学 校 招生 收费 政 收 策 制定 , 以独立学 院属于 民办高 等学 校 。] 所 [ 5 3独 立 学 院应 该 姓什么 . 对 于研究 的对 象而 言 , 们 只有 把握 了它 的性 质 , 能深 刻 揭 示 其 本 质 特 征 和 发 展 规 我 才 律, 科学 而准 确地 预测 其未来 发展前 景 。有关 独 立发

关于独立学院新生心理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新生心理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新生心理问题的一些思考独立学院是指由私营或股份制公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一般以自身的优势、特色和定位来吸引入学的学生。

虽然独立学院的创办旨在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但在一些方面它们与普通高校还存在差距,其中一点就是独立学院新生心理问题。

一、家庭背景的影响独立学院一般以低成本、高就业率、企业合作和应用性强等特点吸引优秀的学生,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自较好的家庭背景,在由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下生长,较易于应对独立学院的挑战,还有一些学生则出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而进入独立学院,他们或因各种原因无法考取较好的普通高校,或是在考虑到就业等因素后选择了独立学院,这些学生来自的经济家庭状况也相对较差,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生长经历可能不太稳定,缺乏恰当的生活经验。

因此,这样的学生在面对独立学院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规划时,容易出现动摇、迷茫和失落的情感。

他们需要学校的支持和关心,家庭的鼓励和理解,以及同学的友爱和帮助。

二、学术压力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是“简洁明了、具有明显针对性”的,这方面的教学特色主要来自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却也会使学生丧失了接收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的机会。

对于来自社区学院或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独立学院的学术压力更大,因为他们的学术基础可能不如普通高中生,这就需要学生在天天的学习中保持努力和耐心,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增加自己的学习效率,减轻学术压力。

三、生活质量与规划独立学院的生活环境和其他大学的生活环境相比存在着某些不同,例如住宿条件、校园设施、社会活动等方面,因此生活在独立学院中的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有限的条件下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适应策略,充分去发掘自己的创造力,与他人沟通,建立内部互动。

学生被告知,要进入独立学院后即可迅速就业,但是对于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还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学生需要为自己设定即将毕业和未来就业的明确计划。

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创新发展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创新发展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创新发展的思考发表时间:2019-01-16T09:24:17.49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期作者:丁春光[导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丁春光内蒙古呼和浩特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独立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转型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措施,希望能引起广大独立学院的共鸣和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独立学院;创新转型一、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发展中的制约因素首先,当前,规范独立学院办学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欠缺,法律效力不够,致使独立学院的存在缺乏法理依据。

这种制度缺失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独立办学主体地位不能有效落实。

其次,从政策层面看,教育部提出的6条发展路径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独立学院发展的难题。

根据教育部26号令,继续举办独立学院须达到规范要求,资产过户、土地和房产指标达标是前提条件,由于独立学院的复杂性,仅靠独立学院自身努力是难以达到上述条件和要求的。

再次,个别省份存在“非公即民”的思维定式,导致独立学院发展受阻。

最后,办学特色不够突出。

独立学院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基本按母体学校惯性“自由发展”,发展定位不清晰,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优势。

受制于政策因素,独立学院不能平等参与一些有利于提升自身水平的竞争性项目,办学支撑力仍然不足。

二、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一)、专业开设立足内蒙古区情,体现本土化2008年之前鸿德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08年成为了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院校,首次列入学院招生计划的有英语、旅游管理、学前教育、工程管理、新闻学、艺术设计6个本科专业,共14个专业培养方向,但这些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对内蒙古本地的优势产业和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独立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若干思考

独立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若干思考
的实现需要。 此文分析 了取得 的巨大成绩及存在 问题 , 提出 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 鼓励 多方投资 ; 结合 市场发展需要 , 扩大 办学 自主权 ; 加强管理规划建设 , 探索新 的高校运行模 式和 管理机 制;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 ; 以市场为导 向, 以特色 和 质量谋 发展等对策。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 努力提高全 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全
社会的知识化程度 ,是实施科教兴 国战 略的重要 基础 , 也
世纪社会 主义事业的全局 , 要切实把教育 摆在优先发展 的 战略地位 。” 同时要求 “ 稳步发展 高等教育 ” “ ,加快高等教
是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而 ,我们 的基本 国情 然 “ 之一 , 是在 经济 比较落后 的条件 下办大教育”J 国高等 [ s 。我
在党的十 四大报告 中就已经提 出, 鼓励 多渠道 、 要“ 多形式 社会 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 , 改变 国家包办教育 的做法 。 党 ” 的十五大提 出要全 面认识 公有制经济 的含义 ( 包括混合所
性, 对于推动高等教 育大众化 的进程 , 发挥 了积极 的作用 。 尽 管前进 中不 可避 免会遇 到一些 问题 , 但总 的内需 求 , 减轻就业压 力 , 促进 邓小 平 同志曾经说 过 : 整个教育 事业必 须 同国 民经 “ 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 积极 的作用 ; 另一方面又为公立学校 充分挖 掘内部教 育资源 , 大办学规 模 , 扩 提高办 学效益提
供了一个很好的出路。 ( ) 二 独立学院是“ 国办大教育 ” 穷 的现实选 择
加 强普通 高等学校 以新 的机 制和模 式试办 独立学 院管理 的若干意见》 其 产生背景可概括 为以下三个方 面。 。p ( )独立学 院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和社 会发展 的结 一

关于独立学院优势与困境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优势与困境的思考
得 独立 学 院 在一 种 非 公非 民 、 公 亦 民 的灰 色 地带 中运 行 。 亦
2 独立 学院 发展 的 困境
困境 一 : 产权不 清晰 , 管理 不规范 。独 立学院作为新成 立的学校 , 既没 有规范的公司化 的产权结构 , 也没有形 成公 益性 法人财产 , 产权 结构不清晰 、 不稳定 。1 4 1 而另一方 面 , 一 些母 体院校为避风险 和方便取 得收益 ,便把 校办企业或控 股企业 作为出资法人 ,所 以虽 名义上实行 董事会领导下 的 院长 负责制 , 但独立 学院仍 由母体学校 运营管理 , 仅是母体
1独 立学 院“ 集公 办 、 民营精 华 于一 身” 的虚假 优 势
独立学院既不 同于公立 院校 , 不同于 民办 院校 , 也 但是 它却 能既享受到公办高校 的优质教育资源 , 又能受益于灵活 的民营机制与较多的社会 资金投入 。然 而,脚踏两 只船” “ 终 究不是长远之计 ,独 立学 院的这种优势实则是一种 困境 , 使
组织结构优化 、 学科专业 设置更接近市场需 求等优势 。这些
也是独立学院在面对批评与质疑时对外宣称 的作为一种新的 办学模式所具有 的绝 对优势 , 但是需要清 楚的是 , 这些优势 不是独立学院独有的 , 是所有 民办高校所共 同拥有的。口 而 然而 , 在国家优惠政策倾 斜下 的独立学 院的高起点 , 使它从
大 学 的 简单 延 伸 ,并 不 是 母 体 大 学 教 育 资 源 和社 会 资 金 资
优势一 :依托母体高校 声誉吸引生源 。独立学 院采用 “ 先上车 , 后买票 ”1 的策略 , 1 2 4 9 先成为本科院校 的一个可 以招
收 本 科 专 业 的 学 院 ,然 后 在 政 策 调 整 的庇 护 下 乘 机 跑 步 进

独立学院怎样扬长避短_独立_发展的思考

独立学院怎样扬长避短_独立_发展的思考

调查研究高校论坛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41者,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和工作困难,满足教师物质上和精神是上的需求。

此外,还应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心理调试和沟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能力,使其能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合理进行时间分配,有效地平衡其婚姻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第三,释放教师的紧张情绪,增强其工作成就感。

应多开展群众性的文娱活动,为教师的紧张情绪提供有效的释放空间,及时化解各种消极情绪,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第四,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满足教师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

3.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合理的社会期望应逐步引导社会给高职教师的职业角色以合理的定位,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

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

这样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有利于婚姻质量的提升。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的婚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学校管理者关注并帮助教师提升婚姻质量,可增强其家庭配偶的社会支持力度,对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激发其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杨辉,宋丽萍,高靖芹,等.护士长工作疲溃感和婚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1(21):17[2]赵勇.妇女文化精神生活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07,28(4):34[3]谢倩,刘建芬.军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6[4]王晓蕾,任蔚虹.护士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6,21(5):76[5]濮宁镇.离退休知识分子生死观调查分析与心理卫生保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15(12) :59[6]娄振山,许真,伏广清.飞行员夫妻性格相容性与多项心理应激变量的相关性[J].航空军医,2004,32(4) :149[7]殷燕敏,潘艳艳,胡实盼.西部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以昆明、兰州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2) :372[8]赵美玉.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婚姻质量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56-61[9]张河川,陆海音,郭思智.高校女教师婚姻质量与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 :53-36[10]王金道SCL-90和SRHMS对教师心理健康评定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 12 (3):308-8[11]Freuden burger H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12]Maslach C, Jackson S, Leiter M.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scale [M].3rd ed. Palo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6:1[13]段冬梅.幼儿母亲的育儿压力与婚姻质量的关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12-13[14]陆彩萍,夏海鸥,刘秋鸣等.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785-787[15]谢文.护士长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4:43-45独立学院怎样扬长避短“独立”发展的思考于洋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下探索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重大举措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成果,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
立 学 院提 高 办 学 效 益 和 水 平 的 保 证 。
[ 关键 词 ] 独 立 学 院 ; 教师 ; 学生; 定 位 [ 中图分类号]G 6 4 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2 3 2 3 ( 2 0 1 3 ) 0 4 — 0 0 5 9 — 0 2
二、 独 立 学 院 的 办学 定 位
本 二 本 以及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的 培 养 目标 定 位 错 开 , 因 为 不
1 . 办 学性 质 定 位 独立 学 院 属 于 社 会 力 量 办 学 , 是按市场 机制运作的 , 但 是 高 等教 育都 具 有 公 益 性 , 不 管 是 政 府 办 的学 校 还 是 社 会 力量 办 的 院校 都具 有 社 会 公 益 性 , 或 者 说 具 有 外 部 性 。 因 为学 校 培 养 的 是 人 才 , 把 学 生 培养 成 遵 纪 守 法 , 掌 握 生 活 技 能, 能 够 与 人 和 谐 相 处 的社 会 有 用 的人 才 , 对整个社会和 国 家是 件 好 事 情 , 可 以减 少 社 会 负 担 , 有 利 于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 。因 此 独 立 学 院 的 办 学 仍 然 要 明 确 其 公 益 性 的办 学 性 质, 要 把 办 学 的社 会 公 益 性 放 在 首 位 , 而 盈利性 放在后 面 。 政 府 也 不 能 把 独 立 学 院 看 作 是 一 般 的企 业 , 要从土地使用 , 贷 款 和 税 收 各 方 面 支 持 独 立 学 院 的办 学 。应 该 把 它 和其 他 类 型 的 院 校 一 视 同 仁 。独 立 学 院 在 我 国 是 新 鲜 事 物 , 更 需 要 政 府 和 社 会 的关 心 , 独立学院由于是社会力量办学 , 在 盈 利和公益方面经常有 冲突 , 更 需要政 府对独 立学 院进行 引 导和监督 。 2 . 办 学方 向定 位 独立学院也是培养 人才 的地方 , 这 些 人 才 不 仅 是 指 掌 握专业知识和拥有生活技能 , 还 包 括 在 思 想 品德 , 思 想 意 识 方 面 是 合 格 的[ 4 ] 。独 立 学 院 学 费 比一 本 和 二 本 要 高 , 学 生 和 家 长 希 望 昂 贵 的学 费 能 得 到 回报 , 所 以 学 生 和 家 长 更 看

关于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独立学院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

独立学院是指由企业、社会机构或独立机构独立设置并管理的学院,其办学和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特色。

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则是其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它关乎学院的办学方向和特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前景。

本文将针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进行思考,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分析1. 专业设置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院面向市场的取向和办学定位,同时也符合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2. 缺乏多样化和前沿性专业相较于传统综合大学,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相对缺乏多样化和前沿性。

一些新兴的跨学科专业、创新性专业往往较少涉及,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环境科学等,这限制了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3. 专业设置缺乏可持续性规划一些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规划,单纯迎合市场需求或者盲目跟风,缺乏对专业结构和布局的科学谋划。

这使得一些学院的专业设置过于单一和零散,难以形成特色和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1. 市场导向不够当前,一些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过于依赖市场需求,缺乏对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深入思考。

这导致学院的专业设置缺乏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

2. 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常常难以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同步,缺乏对未来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规划。

这使得学院的专业设置较难对接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3. 学科结构过于传统由于一些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的经验积累尚不足,其专业设置往往较为传统,缺乏对新学科和新工科的推动,其学科结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

三、建议和对策1. 建立科学的专业设置机制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应建立科学的机制,加强对专业结构和布局的规划,确保专业设置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关于独立学院之“独立”问题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之“独立”问题的思考
母 体 高 校和 社 会 投 资者 , 个 是 教 育 领 域 , 一

校 扩 招 开 始 之 后 , 种 新 型办 学 模 式 由 江 母 体 高 校 的 依 附 性 , 而 成 为 独 立 的 办 学 身 含 有 母 体 高 校 的 有 形 或 无 形 资 产 , 有 这 转 又
由 “ 个 独 立 ” 其 中 除 了 教 学 组 织 和 管 理 是 元 势 必 会 带 来 很 多 产 权 不 明 的 问 题 。 于 六 ,
独 立 学 院 是 在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的
家机构以外 的社会组 织或者个 人合作 , 利 进 行 的 管 理 等 疑 虑 重 重 。 样 的 认 识 环 境 这
条 件 下 , 普 通 高 校 二 级 学 院 逐 渐 演 变 而 用 非 国家 财 政 性 经 费 举 办 的 实施 本 科 学 历 影 响 了 独 立 学 院 脱 离 母 体 高 校 之 后 的 生 存 由
国新 制 二 级 学院 的首 创 者 。 9 9 全 国高 事 业 。 样 , 立 学 院在 理论 上要 求 脱 离对 …19 年 这 独
苏 、 江 等 地 区 向 其 它省 份 快 速 发 展 。 0 3 实 体 , 质 是 由 “ 办 ” 为 “ 办 ” 具 有 浙 2 0 实 名 转 民 , 年 , 育 部 发 布 了《 于 规 范 并 加 强普 通 高 教 关
校 以新 的机 制 和模 式 试 办独 立 学 院 管 理 的 相 对 独 立 外 , 他 的 都 应 该 是 完 全 独 立 。 其 1 2 独 立学 院 的基 本特 征 .
高 校 的基 本 特 征 , 出体 现 在 “ 、 、 ” 突 民 独 优
个是 社 会 领域 , 值取 向存 在 差 异 , 其 价 这

独立学院实现独立的意义和根本性障碍探析

独立学院实现独立的意义和根本性障碍探析

不 能真 正发 挥其激 活 竞 争 的作 用 。而 高 校 之 间没 有 足 够 强
度 的 竞 争 , 育 市 场 的 活 力 就 无 法 释 放 , 国 高 等 教 育 水 平 教 中 的 长 足 进 步 ( 赶 超 世 界 先 进 水 平 ) 不 免 是 镜 花 水 月 , 望 指 就 可

争机会 。因为只有 允许 社会 力量 办学 , 能大 幅增 加 中 国教 才 育资源 的存 量 , 而且 由于 民办 教育 主体不 存在 公 办组 织特 有 的“ 所有者 缺 位” 的致命 缺 陷 , 其资源 的使 用效 率 会 更高 。但
如 果 民 办 教 育 实 体 不 能 获 得 公 平 竞 争 的 地 位 , 无 法 把 竞 争 则
提下, 必须 承认这 也算 是一 个增加 中国高等 教育 资 源存 量 的
办 法 , 为 众 多 独 立 学 院 的 出 现 , 缺 乏 活 力 的 高 等 教 育 市 因 在
其 理 由之一 , 是 中 国 的 教 育 , 括 高 等 教 育 , 平 相 当 落 就 包 水 后 , 法持 续为 经济增 长 提 供 合 格 和 足够 的人 力 资 源 支持 。 无 中国高 等教 育落后 的一 个最 重要 原因 , 教育 资源 的投 入 不 是
争 , 求 学 无 门 的 莘 莘 学 子 提 供 了 更 多 的 选 择 , 促 进 教 育 为 其
公 平 的积极 意义不 容否认 。
( ) 立 学 院 必 须 真 正 独 立 的 意 义 二 独 然 而 , 加 教 育 资 源 存 量 就 能 提 高 教 育 水 准 还 有 一 个 条 增 件 约 束 , 是 , 立 学 院 必 须 有 真 正 独 立 的 地 位 , 则 它 们 就 就 独 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独立学院“独立”的几点思考
摘要: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独立的校园和办学设施,能实施相对独立的管理和组织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公立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时出现。

按照教育部在2008年确定的时间表,2012年独立学院应该脱离母体独立成长。

在此之前,它们虽名为“独立”,但实际上没有剪断连接母体的脐带。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种“优越的出身”会让许多独立学院难以舍弃。

而且长期以来独立学院在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的中间游走,一直遭遇身份的尴尬。

关键词:独立学院;独立;思考
1999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市联合创办浙江城市学院,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的产生。

十几年来,依靠母体院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力量,独立学院维持着不错的办学情况,虽然每年的学费要比公办院校高出一倍还要多,但生源还是不错,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凭借母体院校的品牌、管理和教学等先天优势,独立学院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

第一,独立学院满足了分数不够高的考生获读本科的需求;第二,可以直接受益于母体院校的师资和教学设施;第三,同母校有特殊的关系,可以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架起通往母体院校的桥梁。

但是,近几年独立学院数量膨胀过快,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很多独立学院更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很多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不仅师资完全依赖母体院校,甚至招生时还说可以拿母体院校的文凭,更有甚者直接把自己的专科院校挂名为独立学院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独立学院的发展。

一、“独立”是大势所趋
(一)独立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的投资者需要付给母体院校巨额的管理费,这已经成了制约独立学校发展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独立学院在与公办院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事实也表明,很多母体院校在自身优质发展的同时很难保证兼顾其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发展,这也是促使独立学院必须“独立”的重要原因。

同时独立学院长期依附母体院校发展,需要向母体院校交纳管理费,这样一来也容易挫伤投资者的办学积极性。

我国的民办院校不同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民办高等院校大多数是捐资助学,而我国的独立学院的投资者的初衷是盈利,之所以把资金投到教育领域是因为看到教育领域有丰厚的利润。

那么作为独立学院的投资者,希望通过独立学院的模式举办本科层次高校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经济回报问题。

独立学院由于长期向母体院校交纳巨额管理费,这样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很难实现,其办学热情将会大大降低,办学质量将很难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规范独立院校的办学行为,只能将独立学院转设为真正的独立的民办大学,借此来提高办学者的积极性,加大改善独立院校办学条件的力度,从而促进该类院校良好的发展。

(二)独立意味着解放
独立,对于独立学院而言,不仅意味着摆脱母体学校的约束,更意味着财务负担的减轻。

独立后独立学院不用再向母体院校缴纳巨额管理费,省下来的钱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可以降低学生的学费或是用来资助贫困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改变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得起独立学院的历史;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待遇,来有力地缓解目前独立学院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各方面条件均已具备,没有必要再继续挂靠其母体大学。

而且,在与母体院校合作时,很多独立学院的人、财、物都是独立的,在合办学院的时候,母体院校不具体管理人、财、物,只拿“冠名费”,所以很多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的关系是“借用品牌资源”。

母体院校的支撑作用在独立学院办学的初期的确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单飞”是必然选择。

当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不再有积极作用时,就会变成独立学院的一种束缚,阻碍其发展。

二、“独立”容易分家难
目前,独立学院的投资者打着举办高校的招牌,不仅可以利用母体院校的师资队伍与管理模式等无形资产,有时还可以利用母体院校的土地、建筑、设备等有形资产。

而举办独立学院的母体院校每年可以从独立学院的学费中吸纳一大部分资金作为回报,可以说他们之间是双赢的关系。

这样独立学院的投资者和母体院校都不太愿意接受“独立”的现实。

其实,独立学院不应该成为母体院校和投资者谋利的工具,也不能简单的成为大学扩充的分支。

虽然独立学院的成长的确离不开其母体院校的帮助与扶持,但应该是开始时扶着走,然后是引着走,最后的目标应该是让其独自走。

届时独立学院“单飞”时资产如何划分,就不单单是投资者和母体院校两者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国有资产的大问题。

特别是有很多公办味道很浓的独立学院,其教学和管理几乎是完全依赖于母体院校来完成,就连最开始的校园建设也主要是依赖政府的“交钥匙”工程,对于这样的独立学院,资产应该如何重新分配就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

“独立”之后,是变成民营,还是回归“母体”成为其旗下的一个“校区”,这些问题都很棘手。

而且在“独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谨防国有资产流失,就算是最后有一天独立学院最后不办了,也绝不能简单拆分了事,而是要使其从一种公益事业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公益事业形式。

三、独立后的风险
(一)师资结构不均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退休教师。

现在独立学院具有副教授和教授职称的教师,多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

而且现在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中高层领导也都是退休老教授。

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高、职位高,有很丰富的教学、办学和管理经验,但同时年龄也高,那么在三五年之后,这部分老教师因年龄和身体原因,陆续离开独立学院时,独立学院该由谁来挑大梁。

二是兼职教
师。

兼职教师是独立学院的教学主力,主要是公办高校在职教师或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这部分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兼职毕竟不是主职,兼职教师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抽时间来做兼职,并且很多兼职教师做兼职的目的就是创收,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这样教学质量很难提升。

兼职教师到独立院校给学生上课,一般是给同样的学生一次上课就是4学时,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吸收所讲知识,课后学生也根本找不到老师,教学环节不完整。

三是招聘的专职教师。

其实这类教师才应该是独立学院师资的教学主体。

目前这类教师主要是面向社会招聘的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但是在社会上招聘的年轻专职教师,其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都明显不足,还不足以成为独立院校的教学主力军。

目前独立学院专职教师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优秀的教师不进来,而成长起来的教师又难以留住。

因为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首先会把自己目标放在了公办高校,然后才会考虑来独立学院。

而且即使独立学院花大力气一步步培养起来的一些优秀青年教师,一有机会就会去寻找更好的平台。

可以说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现状还不足以吸引大量高水平、高学位、高层次的人才到校任教,导致独立学院只能招聘部分刚走出校园的助教,教学效果差,缺乏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教师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要想办好独立学院,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独立前的独立院校的师资绝大多数来自母体院校,那么独立后,如何更有效地吸引优质师资,将成为独立院校的首要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是“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而中青年骨干教师非常紧缺,这样的师资结构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

(二)缺乏办学特色
缺乏办学特色是独立学院的另一个隐患。

由于独立学院在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方面深受母体院校的影响,导致二者的专业雷同率高达96%,独立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母体院校的复制品,专业设置严重趋同,这也使得很多独立学院在独立之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校名,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划到哪类院校当中去,因为其所开设的专业既涉农又涉工还涉及经济类和管理类,缺乏个性和特色。

同时独立学院的管理层基本上都是来自公办院校的退休人员、兼职人员或是来自企业,这样他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学习和了解的甚少,这样在管理中会不自觉的犯各种政策性的错误。

特别是来自公办院校的管理人员,会完全按照公办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方法来管理独立学院,这样使民办高等教育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使民办高校缺乏办学特色。

(三)独立后招生难
目前公众选择独立学院,实质是选择其背后的公立高等教育资源,独立院校是借用母体院校的品牌资源才招来大量生源,特别是在独立学院刚开始的几年,独立学院的毕业证书与母体院校的一样,那意味着家长多花点学费就能让孩子以较低的分数入学,毕业后拿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

可如今要“单飞”了,昔日的优势不在了,而且家长还会担心独立后的师资问题,独立后利用母体院校的师资优势会不会还在。

并且独立后的独立学院的招生批次将会提前,分数线也会相应有所提高,会和公办的普通本科抢夺生源,这必将使独立学院的生源在短期内会受
到冲击。

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总量的持续下降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在将来也必然会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源。

经过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吸纳了近1/5的本科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现在的独立院校面临着重要的抉择。

顺应时代潮流的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的民办高校后,同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到时转设后的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必定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保证和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必须将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需要政府、学校与教师三方携手共谋良策,使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师资队伍得以很好地建设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