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青田职业技术学校郑慧锦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解读文本,理清思路的能力。

2. 理解文中狼嚎的含义,培养学生平等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解读文本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万物皆平等的观念

【教学方法】比较法对话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学习课文《像山那样思考》,这是一篇哲理散文。提问:我们应该怎么去赏析一篇哲理散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追忆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这件事阐述了什么道理?

三、理清思路

1.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

(1))齐读第一段,要求找出写狼嚎的词语,并思考:这一声狼嗥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我对狼持什么情感态度?

(2)比较:一声深沉的、骄傲的(惊悚的、凄厉的)嚎叫,从一个山崖荡漾(传)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停留)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马上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明确: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

一般来说,狼的嚎叫,我们常会用“惊恐”““惊悚”“毛骨悚然”等词语来形容。在我们传统的认识中,狼是贪婪、狡诈、凶残等的代名词。但我们从课文这一句的修饰语里看到的却是作者对狼的赞美!这一声狼嚎是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而不是简单的“传声”;是“回响”在山谷中,而不是简单的“停留”;是“渐渐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这些词语充分展现了这声狼嚎的力度、广度和长度,并以“骄傲”“不驯服”“对抗性”等词语写出了狼作为草原霸主的气势。课文开头一声狼嗥,惊心动魄,像是警钟长鸣,容易感染

读者,并促人深思,体现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2.对于这一声狼嚎,有哪些大自然的成员做出了反应?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有什么不同? (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运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列举了狼的一声嗥叫声可能带来的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突出了灭狼的危害之多、之严重,为下文写要像山那样思考作铺垫衬托。句式整齐,读起来富有气势,有力度。

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呢?课文有没有马上写?这

里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设置悬念)

3.“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1)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憎恨狼,视狼为敌人,见狼必杀。

(2)后来看到一只老狼垂死时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初见到狼时老狼与六只小狼一起“喜气洋洋”嬉戏的场景与老狼垂死时难受的、垂死的绿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开始认识到人类打狼的行为是多么卑劣和残忍,意识到狼也是一个生命,狼也有生存的权利,不应该被杀害,于是开始同情怜悯狼。

(3)终于,狼被杀光了。作者原本以为的“猎人的天堂”出现了吗?自然界失去狼出现了什么结果?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七段,根据内容完成生物链。

(狼灭——鹿多——树光——山秃——鹿死。)

连用四个“看见”,运用排比,写出狼接二连三被消灭后出现的严重后果。(4)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狼灭——鹿(牛)多——草原被损——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了换句话说,狼灭亡=人类灭亡!

(5)事实补充:触目惊心的数据

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将凯巴伯森林作为全国狩猎保护地。为了使鹿更多些,便雇请了许多猎人去消灭狼。于是,枪声大作。1907年,共毒杀了1800只狼和23000只郊狼。到20年代,怀俄明州只剩下不到5只狼。从1915

年到1928年,为保护公共场地,政府拨款万美元,共猎杀了63145只动物,这其中包括,706只狼,1828只狼的幼崽。

1930年发生了首次沙尘暴,以后,沙暴次数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

1933年4月,有179次沙暴袭击。1934年5月,从怀俄明州而来的风沙以每小时超过100英里的速度,携带着亿吨沙尘卷向东部城市,当晚,芝加哥落沙达到1200万磅,平均每人4磅;第二天,连300英里外航行在大西洋上的航船也有沙尘飘落。

小结:狼消失后,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作者又进一步得到验证:要保护环境,开始怀念狼。

过渡: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如第九小节中所叙述的那样,不至于“使河水把人类的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6)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被誉为“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被誉为“绿色圣经”。本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7)下面我们就把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上面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教师引导: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其目的是什么?——“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这本身有错吗?(没错。但是“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提问:如何理解?启示到底是什么?)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荒野”。即人类文明未曾涉足的地方,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彼此之问是平等与和谐的,存在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它体现了大自然最本真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