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合集下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

在这个总要求下,我们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和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同时,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强创新驱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内容。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权利。

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融合发展。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多样性。

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美好生活。

要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创新社会管理格局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创新社会管理格局
义, 正是 对立 的统一 。 多元 与 和谐并 不 冲 突 , 社会 越
然而 , 国家在发展进程 中, 却呈现 出与社会脱
离并 凌驾 于 社会 之 上 的趋 势 国家所 具有 的强势地
位, 常使公权越位 。 古今中外 , 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
执 行者 , 天 具有 所 谓 “ 张理 性 ” “ 先 扩 和 管事 偏好 ” 的
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 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
作用 , 强社 会 自治 Fra bibliotek能 ” 增 。
理论上 , 社会组织建设和公民参与问题与我国 政治建设密切相关 , 而实 际上却处于“ 中之弱 ” 弱 的
位 置 ;公 民社 会 建设 已经 成 为 当前 学 术 界热 点 , 在 党 政 领导 层还 是 一个 相 对 陌生 的 领域 , 两 方 面 的 这 反 差 既有趣 又 值得 深 思 。
沈爱民: 在和谐社会建设 中创新社会管理格局
求。
利是 公共 权 力 的来 源 。 如 马克思 所说 , 正 由于“ 治 政 国家 没有 家 庭 的天 然 基 础 和 市 民社 会 的人 为 基础
( ) 一 多元优 于单一—— 社 会管理应 该是 多元的 人 天 生有 联 系 的本 能 。用 亚里 士 多德 的话 , 就
的。 阐述 其重要 性 需要 长篇 大 论 , 这里 只 指 出一 点 ,
种力量 , 能在整体格局 中适得其所 ; 社会 管理体制
的 构成 ,能 够 准 确 反 映不 同利 益 表达 中 的共 同追
2 1 年 第7 ( 第2 2 l 01 期 总 7 期 3
党 的十七大报告 明确提出 , “ 要 坚持国家一 切权力
务 和社 会 事 务 、 理 经 济 和 文 化 事 业 ” 要 “ 挥 社 管 , 发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列谈之八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列谈之八

2 第 6
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要探索新的社区发展和 管理模式 ,健全社区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政府与非政府
组织 、企业在社区建设 中的伙伴关系,把一部分政府可 以不直接承办和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职能、服务职能 交 由社 区承担。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程度 ,发挥城 乡基
层 自治组织协调利益 、化解矛盾 、排忧解难 的作用 ,使 社会弱势群体在社区中得到帮助和支持 ,建立起社区居 民之间互相信任 、互相关怀的关 系,增强社区的认同感 和凝集力 ,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
加快推 进政府管理改革 。各级政府 要注重履行 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职能。政府要集 中人财物力去做 必 须 由政府承 办的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 ,如义务教 育 、公共卫 生 、弱势群体保护 、公共 安全 和社会风险
管理 等。要 创新政府公共服务 的提供 方式 ,在保证公
共 目标的前提下 ,以效率和效 益为最优标准 ,通过采
取直接生产 、购 买服务 、民间采购和市场监管等 多种 不 同方式提供 。鼓励和吸引 民间资本或其他社会力量 举办公共 服务。同时 ,要推动社会管理 的科学化 ,实 行政务公 开 ,广泛听取相关利益群体 的意见 ,加强社
度的改革 ,取得 了显 著成效。但是 ,我 国社会 管理体
制和管理方式还 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和社会 全 面进步 的要求 ,一些 深层次 、根本性 的问题 创 新 ,要 有利于调 动市场 和社会组 织 的参 与力量 ;
有利 于实现公 共资源 、公共信息 整合共 享 ;有利于增 加政府管 理的透明度 ;有利 于形 成统一指挥 、运转高
效 的应急机制 ,形成政府 、市场 、社会三者间 的 良性
互动 。
纷机制 ,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 ,综合运用政策 、法律 、 经济 、行政等 手段 和教育 、协商 、调解等方法 ,依 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辨析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辨析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辨析题
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社会管理方面,需要重点辨析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

基层社会管理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管理和服务。

2.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社会治理方式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注重社会体制机制的完善和规范,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民主化水平。

同时,在应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等方面也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

3.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

社会信用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对信用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提高社会信用评估和公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推动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促进公民诚信意识的提升。

4. 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社会管理也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推动数字化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等,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综上所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需要在基层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方式、社会信用建设和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用智慧构建和谐社会

用智慧构建和谐社会

用智慧构建和谐社会引言在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定、文明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智慧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力量。

本文将探讨智慧如何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并分析智慧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和挑战。

智慧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智慧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智慧可以帮助社会高效运转。

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和系统,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智慧可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在城市管理、治安维稳、环境保护等方面,智慧技术可以提供更精确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智慧还可以推动社会创新。

通过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可以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智慧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要用智慧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要推动数字化转型。

建设智慧社会的基础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的推广。

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其次,要加强智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加大投入,推动智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此外,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智慧构建和谐社会的挑战智慧构建和谐社会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智慧技术的发展速度快,社会适应的速度相对较慢。

在智慧社会建设中,需要克服技术发展和社会适应之间的鸿沟,确保技术的应用和社会需求的匹配。

其次,智慧社会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涉及到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如何在保障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应用智慧技术,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结论智慧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智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可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动社会创新和发展。

然而,实现智慧构建和谐社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技术发展和社会适应之间的鸿沟,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党的十*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社会更加和谐”。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胡锦涛同志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

构建和谐社会要做许多方面的努力,当前尤其需要认真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并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因此,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社会管理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

可以预计,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的不断完善,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要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支持和保证各种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能。

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保证基层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城乡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基层的社会工作。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作者:赵顺权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0期摘要:农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应该在基层、在农村。

农村社会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系统规范的农村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农村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农村社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的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管理;建设Abstract: The rural soc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strengthen social management should focus 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rural areas. Rural social management refers to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the of system specification rural society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 the rural society organizations, social affairs and foster reasonable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to adjust the interests of the rural social relations and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 in rural areas, maintenance of social justice in rural areas and social order,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al and natural.Keywords: new rural; social management;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农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应该在基层、在农村。

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指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总体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包括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现全民参政、全面依法治国。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需要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并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要推动文化繁荣与文明进步并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传播和宣传。

这也要求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要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就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

同时,也要加强社会风气的良好培育,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和谐共生才能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对幸福感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必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通过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格局相对平衡,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社会形态。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稳定。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相辅相成的,而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

其次,和谐社会有助于提升人民幸福感。

和谐社会使人民能够在平等、公正、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享受到社会公共资源的均等分配,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再次,和谐社会有助于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能够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和谐社会能够培养人民的文明素质,使社会的道德风尚更加积极向上,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同时考虑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作用,下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1.政府的作用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社会治理,完善法制和法律体系,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

各类社会组织应当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3.个人的作用个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个人应树立公民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与策略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与策略。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治观念的普及,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

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 会 学 研 究
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张 明 学
( 中共郑 州 市委 党校 党 建 教研 部 ,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2 )
摘 要: 构建和谐 社会 的一项 重要任务 就是加 强社会 管理 。构建 和谐社会 应 实行 “ 党委 领导 、
政府 负责 、 社会 协调 、 公 众参 与” 的四位 一体 的社会 管理 体制 , 当前 要协调 好 所辖 区域 内的社 会 管
会组 织有 4 3 . 9 万个 , 未登 记 的社 会组 织也 有 上百万
个 。但是 , 在 非公 有制经 济组 织里 存在着 忽 视员工 的合 法权 益和人 文关 怀 的 问题 ; 在 社会组 织 中也 出
现 了一些 违法 乱纪 的现象 。因此 , 在我 国新 的社会

中国正在进行着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 会转型
作者简介 : 张 明学( 1 9 7 3 ~
) , 男, 河南卢氏人 , 硕士 , 中共郑 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 师。
张 明学: 创新社 会管理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学研究
人 口特别 是农 民工 在城 市就 业 、 收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住房、 子 女教
位 。所 谓越 位就是 政府 不该管 的却非 要管 , 例如 行
当前 我 国正 面临 着体 制 和结 构 的双 重 转 型 以 及工 业化 、 市场 化 、 城市 化 、 信 息化 和全 球化 在我 国 的同 时推 进 , 这 使 得我 国经济 体 制转 型 加 快 , 社会 结构 深 刻 变动 、 利 益格 局快 速 调 整 , 思想 观念 深刻 变化 。2 0 0 5 年2 月1 5 号, 中共 中央党 校举办 了省部 级 主要 领 导 干部 提 高 构建 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会 能 力 专题 研讨班 , 会议论 证 了 和谐社 会 应具 备 的六个 特 征: 民主 法 治 、 公平正义 、 诚信友爱 、 充满活力 、 安 定有序 、 人 与 自然和 谐 相处 。其 中 , 安定 有 序就 是 社 会组 织健 全 、 社 会管 理完 善 、 社 会 秩序 良好 、 人 民 群 众安 居乐 业 、 社会保 持 安定 团结 。牢牢 把握 最大 限度 地 激发 社会 活力 、 最 大 限 度地 增 加 和谐 因素 、 最 大 限度 地 减 少 不 和谐 因 素 的 总要 求 , 以解 决 影 响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突 出 问题 为 突破 口 , 是 提 高 社会 管理科 学 化水平 、 不断促 进我 国社 会 和谐 稳 定 的迫

构建和谐社会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正视“矛盾凸显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社会矛盾。

其表现形式也具有时代特征。

一是新型社会矛盾主体日趋多元化。

二是新型社会矛盾表现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错综复杂及分化组合,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呈现了新的特点:群体性增强,如集体访、越级访、择机上访等;对抗性增强,当事人情绪越来越激烈,对抗的程度加剧;突发性增强,很多矛盾纠纷从发生到激化只有短短的时间,一触即发。

且新型社会矛盾内容错综复杂,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并且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相互交错。

这些矛盾已成为新时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正视目前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矛盾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无时不有;且各个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具体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态又是不同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

只有正视矛盾、准确把握矛盾、积极化解矛盾,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信任前提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又突出反映在干群关系的和谐上。

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深层问题是干群关系问题。

只有解决好了这一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有扎实牢固的基础,才具有相应的完整性,才能营造一种真正的和谐氛围,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全面发展,使我们能更好地放手解决和处理其他社会矛盾。

就当前而言,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新闻媒体报道较多的,是因干群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纠纷。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由于干群关系缺乏和谐,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对身边的领导和干部失去了依靠感和信任感。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管理创新

c n co s e sa d wo k o te c e d fma a e n ,a d g v r me s a l lv l h u d r f r h i o s iu n s n r u f intmo e o n g me t n பைடு நூலகம் o e i n nt ta l e es s o l eo m t er
式、 管理体 制及政府 职能等方 面还有许 多的 不适应 。为此 , 政府官 员要努 力强化创新 意识 , 探寻政府管理 的新
路子、 办法; 新 各级政府要加快行政 审批 制度 改革 , 推进行政 管理 方式科 学化 ; 要加快 电子政府 建设 , 实行政务
公开 ; 实做到政企 分开、 切 政社分开 、 事分开 , 政 以提 高政府行政 效率。
me ti o u l r p r d i e i so s e t n l d n h h o y,i e lg n sn tf lyp e a e n a s re fa p csi c u i g te t e r d o o y,me h d ,s se o o e me t t o s y t m fg v m n ma a e nta d g v r me t lf n to s Th r f r n g me n o e n n a u ci n . e eo e, g v r me t f ca s e d o u tv t t i i o a in oe n n o i l n e t c lia e her nn v t i o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3期
20 0 6年 6月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f h nU i f c. T c . S c l cec dt n .o a n.o i& eh ( oi i eE io ) Wu S aS n i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创新社会分配和管理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创新社会分配和管理机制

现公平 , 提高 大多数 劳动者 的收人 水平 , 转 收入差 距扩 大 的趋 势 。二 是要 “ 步 提 高居 民收人 在 国民 扭 逐
收入分 配 中的 比重 , ] 。这就是 要在 国 民收 入 中切 出 更 大 的一块 “ 糕” 在 广 大居 民 中分 配 , ,3 [ 蛋 , 以解 决
发展 的最 直接根 源 。在现 阶段 , 论是 阶层 矛盾 还是其 他人 民 内部 矛盾 , 无 利益 是矛盾 的焦 点 。根本缓 解
社会矛盾 , 促进社 会 和谐 , 点要通 过改革 完善 国民收入 分配 机制 , 一步健 全利益 协调机 制 , 重 进 实现社会
各 阶层共 享改革 发展成 果 。 ( 利益协 调 的基 本原 则 , “ 一) 是 初次分 配和再 分 配都要 处 理好 效率 和公 平 的关 系, 分 配 更加 注重 再
公 平 ’ 1。 ’] [
合 理 的收人分 配制度 是社 会公平 的重要体 现 。在市 场经 济条 件下 , 会财 富 的初 次分 配 是 市 场主 社
导 的按照竞 争原则进 行 的分配 , 出市 场效率 、 突 保证 市场 公平 ; 分配 是政 府 主导 的 , 靠 税 收杠 杆 、 再 依 财 政机制 、 福利手 段等 各种社 会政策 , 按照公 平原则 进行 的分配 。党 的十七 大 提 出 了“ 次分 配 和再 分 配 初 都要处 理好效率 和公平 的关 系 , 分配更 加注重公 平 ”1 的原则 , 再 [ 这是 对过 去强 调 的“ 次 分 配解 决 效 初
收 稿 日期 : 0 O 7 5 2 1 一0 —0
作 者 简 介 : 金 才 , , 家 庄 陆 军 指 挥学 院军 队 政 工 系军 队建 设 教 研室 副教 授 。研究 方 向 : 李 男 石 中国 特 色社 会 主 义 理 论 。 周 春 丽 , , 京 联 合 大 学 助教 。研 究 方 向 : 育 管 理 。 女 北 教 姜海 波 , , 国 人 民解 放军 6 0 7部 队营 长 。研 究方 向 : 队指 挥 。 男 中 53 军 21

关于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途径的研究

关于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途径的研究
重 大社 会 管理 措 施缺 乏讨 论和 公 示 ,使 得 决策 难 于形 成 预 想 的
成效 。其 次 。社 会 管理 机 制缺 乏 动 态性 ,政府 与 公众 、政 府 与
社会 、政 府 与媒 体 缺 乏动 态 的沟 通 渠道 和 方式 ,在社作 是一 项 系统 性 、长期 性 和
和社 会 发 展 的需 要 ,实现 在 繁 荣经 济 、提 高 生 活 、长 治 久安 的
基础 上 ,巩 固社会 主义 全面 小康 社会 的建 设成 就。
理 的重 要 价值 ,探 寻 出和 谐 社会 构 建 背景 下 社会 管 理 创 新 的途 径 ,使 社 会 管理 工 作 更加 系统 化 、规 范化 、科 学化 ,符 合 时代
状 况 下 。这 种 缺 乏 动 态 性 的 社会 管 理 容 易 造 成 社 会 矛盾 的 激 化 。最 后 ,社会 管 理缺 乏 应急 机 制 ,当前 社会 矛 盾 的爆 发 具有 突 然 性和 隐 蔽性 ,没 有事 先跟 踪 、 事 中处 事后 弥 补 的应 对 机 制 将 很难 对 社 会 问题 进 行合 理化 解 ,并且 会 形成 社 会 管理 问题 的
的途 径 ,使 社会 管 理 工作 更 加 符 合新 需 要 。在 繁荣 经 济 、提 高
设 、 教育 资 源 、公 共 交通 等 方面 ,政府 对 资源 的调配 还 存 在着
各 种 问题 ,在 局部 领域 和环 节亟需 改进 。
第 二 ,社 会管 理格 局的 创新不 足 。 首 先 ,当前 社会 管 理 的 主体 存在 着过 于单 一 的 问题 ,社会 管 理 的职 能 更 多地 落 在政 府 ,难 于 发 挥 出社会 团体 和人 民群众 的 积 极 性和 热 情 ,产 生社 会 管理 和 公 共服 务 主体 类 型 和数 量 的

2024年打造和谐社会

2024年打造和谐社会

强化国际组织的作 用,提高全球治理 水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政策措施的正确方向。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发挥党的思想引领作用,促进社会共识和团结。 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 完善司法体系,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素养 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建立公正的社会制 度和机制,维护社 会稳定和和谐
空气质量改善: 减少污染排放, 推广清洁能源
水资源保护: 合理利用水资 源,防止水污

土壤保护:保 持土壤健康, 防止土地退化
生态多样性保 护:保护野生 动植物,维护
生态平衡
文化传承:保 护和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推 动文化创新发

教育普及:提 高全民文化素 质,培养和谐 社会建设所需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 文化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创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深化改革,优化社会治理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公正、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 权利,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实现社会的整体 和谐与稳定。

以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和谐社会构建——青海省社会管理问题对策研究之一

以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和谐社会构建——青海省社会管理问题对策研究之一
第 3 4卷
第 2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学版 ) 哲
J u n lo n h iNo ma ie st ( hls p y a dS ca ce c s o r a fQig a r lUnv riy P i o h n o ilS in e ) o
Vo . 4 No 2 13 , .
( ) 会 管 理 忽视 民 生 焦 点 问题 二 社
( 社会 管理缺乏 理念 思维创 新 一) 社 会管理 创新 是一 项系统 工程 , 包括 管理理 念 、
管 理制 度 、 理 手 段 、 理 方 法 等 方 面 的 创 新 与 进 管 管 步 。其 中 , 当 其 冲 的就 是 社 会 管 理 理 念 的 创 新 。 首
空前 水平 。但 与此 同时 , 省 的社 会 结 构 也在 发 生 我 着深 刻变 化 。人员 流动性增 强 , 外来人 口剧 增 , 体 群 性事 件 时有发 生 , 阶层 性矛 盾开 始显现 , 社会 管理 的 薄弱 环节 不 断 暴 露 , 会 管 理 的 复 杂 性 不 断增 强 。 社 然而 , 受制 于计 划经济 体制 下 的思维模 式 , 会管 理 社 依然 过度依 赖行 政 管理 , 依然 把 社 会 管理 等 同于 政
府管理, 社会 管理 俨 然 成 为政 府 的“ 角戏 ” 独 。在 社 会 管理 中理 应扮 演重要 角色 的社会 组织 与社会 公 众 被 长期 排斥 在社会 管 理 体 系 之外 , 其结 果 就 是 社会 管理体 制机 制生硬 僵化 , 方式 方法 刻板 单一 , 社会 管
收 稿 日期 :0 11—8 2 1-01
定 是难 以发挥 功效 的管 理 , 偏离 主 旨的管理 , 是 是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达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

下面将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期待。

社会的和谐需要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享有公正的法治环境、机会平等、收入公平、权益有保障等,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消除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体现了社会正义的价值。

二、促进人民幸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之二是促进人民幸福。

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为人民谋幸福。

和谐社会是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美好社会。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社会风气清朗,社会关系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身心健康。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更需要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之三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谐社会注重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管理,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稳定。

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来说,社会稳定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社会稳定也需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社会各阶层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创新国家管理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国家管理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自 动组织的结果, 另一方面还与一定社会环境相互依赖。 国家政权是这种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国家必须限制垄
断结盟 才能充分发挥看不 见 的手 的功 能 , 如果 国家听 任垄 断联合 , 就会打破互 利合作谈 判 的对 等性 , 排斥 双赢 , 自由
合作。这里间接合作通常是通过市场中介实现。在资本主 义制度下 , 强者与弱 者之 间的合作 为基 本形式 。合 作成果 的分配在一个广泛的 区间 内都可 能满 足双赢条 件 , 但分割
点不一定刚好落在共 同利 益最大 化的特 定点位 上 , 这就可
能造成双赢前提下的分配不公。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合作, 作为强者一方, 自然会以恃强凌弱的姿态强行取得最大利

的公平机制的 自我消解 。这 似乎不 完全 是政 治问题 , 而是 经济逻辑的必然结局 。 斯密认识 到 : 自利的个人 、 自由的行 为权 , 足这些条 满 件, 必然导致“ 受着一 只看 不见的手 的指 导 。 去尽力 达到一 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 到的 目的” 的效果 , 即社会 福利的整体 改善 。显然这只看不见 的手就是合作最终达 成双赢的规律 在宏观经济上的表现。因为 自 利的个人 、 自由的行为权 , 满 足这些条件下的合作 必须 以双赢 为追求 的 目 , 标 否则有一 方得不到好处都 不可 能形 成合 作。这看 似简单 的道 理 。 构 成 了亚 当・ 的看不见的手的合理解释。 斯密 双赢有三种情形 : 强者与强者的双赢 、 者与弱者 的双 强 赢 、 者与弱者 的双赢。合作有两种形式 : 接合作和 间接 弱 直
益 。但要实现强者利 益 的最大化 , 配给 弱者的 利益也有 分 个合理值 , 低于或 高于合理 值 , 强者 利益都 不能最 大化。 尽管如此 , 这种合作对弱者也应当是有利 的, 即在一般情 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和威胁,甚至于逼我从海南媒体辞职。”
三、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路径
(一)打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论语》
潘基文把腐败定性为和恐怖主义与全球气候变 暖同等级别的全球性威胁。 “腐败会减少机会,造成普遍的不平等, 腐败会损害人权和良政,抑制经济的增长,腐 败会扭曲市场,而且会加剧环境的问题,但是 腐败并不是什么巨大的非人力量,而是产生于 人为的决定,幸运的是人们有办法反击腐败。”
找到一条适应中国的反腐方式
运动式反腐 伪命题“高薪养廉” 香港廉政公署 美国式反腐
(二)利益协调机制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 所养、住有所居”
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中的调节作用,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更加照顾困难群体。
探索协调劳资关系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主要内容
一、社会管理的含义 二、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路径 四、案例:社会管理创新举措
一、社会管理的含义
调节机制 保障机制 控制机制
政府 公共部门
法律法规 社会政策
回应机制 整合机制 培育机制
社会问题 社会诉求 社会矛盾 社会风险 社会公正 社会稳定
理性 健康 和谐 宽容 文明
事前听取民意 事中参与 事后监督
四、案例:社会管理创新举措
一、亭湖区毓龙街道推进管理网格化
“以前办个什么事情动不动就要去街道, 有时候还要跑好几趟,现在有了网格员 很方便,不管大小事情在家门口就都解 决了。”
二、实施“楼长制”
济南市长清区探索“楼长负责制、单元 化管理”的新模式
深圳市光明新区全面推行“楼长制”
三、积极开展社区文体活动
吴淞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积极打造 “没有围墙的小剧院”
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个因失业、下岗、患病、残疾、孤寡等而形 成的城市生活困难群体。
城市化进程中的旧城改造涉及众多主体的利益格局调整、原有居 民的安置补偿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
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社会 问题。
随着大量农村精英的流失,大多数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遇到了前 所未有的困难。
中国社会建设水平滞后,社会建设支出比重偏低。
利益格局调整、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分化凸显
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 现为职业的分化,造成体力劳动者与非体力劳 动者、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日益分殊。
社会分层结构开始出现固化的趋势,贫困阶层 和富裕阶层的社会地位出现了代际传递迹象。
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地区差别持 续拉大,激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引发的社会心理失衡现象突出
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合法带来的心理失衡。 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带来的心理失衡。 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导致部分人员利益受损带来
的心理失衡。 员工权益保护和大规模失业等社会问题带来的心
理失衡。
社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不适
由于网络空间特有的身体缺场、匿名性、符号性、 随意性等特点,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 新型信息技术犯罪进一步扩大了这种不安全感。
信息化社会下网络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网络监督无 处不在,网络民间舆论顷刻间便可能催生公民集体 行动,这对网络空间及现实社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 挑战。
“从曝光海南万宁市第二小学校长带女学生 去开房的第二天,我就料想到当地的官员会 寻找种种借口逼我离开海南的媒体,今天终 于得到验证了,在校长开房门事件中,我是 以一位中国人的良知和记者的职业道德去采 写该稿,但我也想到会被当地官员施加各种
人们对上层精英群体所拥有的财富和声望的合 法性或正当性产生了质疑。
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与滞后的社会管理导致社会失序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征用为城市建 设用地,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原因造成农民工很 难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参与城市公共生活。
快速城市化造就了数量越来越多的由陌生人组成的城市社区带来 的社会问题。
高度流动性社会引发的社会风险扩大
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在内的社会资 源的大规模流动已经蕴藏了巨大的风险, 而且会强化其他原因产生的各种社会风 险。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都因社会流动性 的增加而被放大。
信息化社会对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形成了挑战
(三)诉求表达机制
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政治体制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法律体系 构建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社会平台 增强新闻媒体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作用
(四)矛盾调处机制
做好本职工作,预防社会矛盾激化 升级
做好信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突出 问题
做好综治工作,完善社会矛盾调处 机制
(五)公共参与机制
经济主体多元化,社会管理的原则遇到挑战,对不同经济 主体的管理难度明显加大。
社会组织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 战。
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巨大,困难 群体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中国的消费结构不合理,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支出过 大,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我国 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严重制约了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 指数的提升。
社会管理,说到 底是对人的管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服务,要以人 民群众利益为重, 着力解决好人民 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
社会管理的范畴
第一类负责社会公平 主要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包括 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劳动社 保等部门
第二类负责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 主要是行政和司法,包括公安、司法、安全、 社团管理、安全生产等部门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
肖乃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八大: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 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 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又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