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2017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也许有一天中考会成为历史,而广东省考试上的历史试题也会成为我们以后复习的真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2017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解析:答案选B。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见题2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题2图)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D.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解析:答案选A。
3.“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蔡伦改进造纸术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华佗发明麻沸散解析:答案选A。
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年年进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答案选B。
5.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
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A.马可波罗来华B.荷兰人抵达台湾C.郑和下西洋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解析:答案选C。
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
2017年十堰中考考试说明之历史_中考说明
2017年十堰中考考试说明之历史_中考说明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业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考试须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指导思想1.有利于初中学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初高中教学的衔接;2.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学科思想、学科价值观的初步形成;3. 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意识;4. 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 有利于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三、命题依据1.教育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及配套学生使用的教学地图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华东版)》。
4.《十堰市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四、命题原则1.体现基础性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力求有效地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难度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在依据课程标准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
2.体现科学性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试题表述规范,问题指向明确,语言科学严谨,图形清晰准确,专业术语准确,答案无歧义。
3.体现过程性力求反映教学过程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4.体现发展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倡导学以致用,强调能力立意,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川宜宾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四川宜宾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四川宜宾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导读:四川宜宾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已经公布,考查初中生所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重要的主干知识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掌握程度以及初步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必要的人文素养。
具体内容请看如下信息,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考试范围和内容考查七、八和九年级所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具体见《考试范围》,两部分大致各占50%)重要的主干知识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掌握程度;考查初中生初步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必要的人文素养;适当增加综合性、思辨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潜力的考查;适度渗透学科素养的考查。
体现了解、理解、运用能力水平层次,大致比例为3︰5︰2。
(一)七年级上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中华文化的勃兴》(二)2.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二)七年级下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光耀千古的诗坛《辉煌的隋唐文化》(二)——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2.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二)3.《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二)(三)八年级上1.近代化的探索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5.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四)八年级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大典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五)九年级上1.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2.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世界三大宗教3.《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4.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科学的革命(六)九年级下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3.第二次世界大战4.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5.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6.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新建 2017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2017年德阳市历史中考复习考点解读(永兴中学历史教研组)八年级上册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考点1、了解鸦片战争前世界格局的变化国内:处在封建统治(清王朝已经由盛转衰)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危机四伏。
→落后国际: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强大并需要国外市场考点2、举出鸦片输入对中国的严重危害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使清政府的政治更加腐败;使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考点3、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1839年,广东虎门,民族英雄(注意图片)考点4、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目的):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考点5、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考点6、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考点7、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图片,时间1860年)俄国——割地最多,150多万平方千米,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60多万(地图)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考点8、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邓世昌---黄海海战牺牲、致远号管带、民族英雄考点9、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017年广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考试说明
2017年广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考试说明导读:广西省2017年历史科目说明已经公布,主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考察学生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具体内容请看如下信息。
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该考试具有两考合一的功能,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要求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还可以作为衡量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历史学科考试结合北部湾四市同城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以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比较、概括史实的能力。
三、命题基本原则(一)导向性原则。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依据。
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
要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历史常识、历史文化素养的考查(如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要注重对学生应用历史基本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科主体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体现试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三)科学性原则。
试题内容要准确无误,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比例合理,难易程度得当;要反映出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和解析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
这次事件是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
这反映了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 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 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
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科学引领未。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班,含解释)
机密★启用前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用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青铜朝代D .铁器时代【答案】B【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知识应用能力。
从图的“石斧”“骨耜”可以看出是磨制的工具,因此可以推断是处于新石器时代。
故答案选B 。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题1—1图 石斧 题1—2图骨耜(复原图)A.禅让制 B、世袭制C.宗法制 D分封制【答案】D【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从关键词“不履行”“义务”“封地”、“爵禄”等词可以判断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政治制度,周王将部民和土地分封给功臣、亲属及先代后裔,这部分人称为诸侯。
诸侯要承担保卫周王室、定期朝贡周天子、管理封地等义务。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题3表【答案】D【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017广东中考历史大纲+文档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考试依据《广东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 2002]26号)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际而制订。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201201、1401)2.半坡居民(1301、1601)、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701)(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1202、1502、1702)2.商鞅变法。
(1402)(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1203、1403、1605),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303、1503)3.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426、1703)(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1304)(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704)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204、1504)3.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404、1604)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604)(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代的都市生活。
(1526、1605、1705)(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606、1706)2.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1505)3.戚继光抗倭(1306)、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1405、1608)。
4.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01205)等史实,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5.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1506、1707)(八)科学技术1.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017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样题(历史)
2017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样题(文综历史)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1.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组成。
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140分,非选择题135分,共计275分。
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第二部分由历史、地理两个科目的选考题组成,题型为非选择题,共计25分。
必考内容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必修模块。
思想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2.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历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制定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例1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2017历史说明
2017年德阳中考考试说明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前世界格局的变化;举出鸦片输入对中国的严重危害;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甲午中日战争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知道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戊戌变法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概况;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辛亥革命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新文化运动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的主要活动;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救亡运动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国共合作抗日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内涵;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抗日战争的胜利了解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历程;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部分世界近代史(一)欧美国家的巨变1.英国的新生理解英国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概括英国革命的曲折反复过程及结局;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2017年潍坊历史中考_考试说明
第一编考试说明Ⅱ.考试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及乡土历史课程学习的要求,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生社会生活,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易、中、难题目比例约为5:3:2一、考试目标与要求1.记忆、识记基础知识。
准确识记基本的经典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获取、解读有效信息。
阅读历史资料、历史问题,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读历史信息。
3.迁移、运用历史知识根据试题要求,调动、运用学科知识,结合获取的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4.描述、评价人物事件。
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准确描述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潍坊乡土历史内容。
中国古代史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
2.知道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知道孔子。
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4、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5.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6.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7.、了解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
8、知道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9、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0、列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11、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2、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3、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16、简述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史实。
17、了解明清时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2017年历史中考考试说明
21 严复及其《天演 《 天 演 论 》 的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 论》 作者(识记) 主要思想 12 井冈山根据地 地 图 上 找 出 中 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 国 第 一 个 农 村 师的故事,了解中共创建农 革 命 根 据 地 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识记) 第 14 课 的 重 要 历史事件按时 间顺序进行排 列(识记)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 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 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 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的历史作用。
三、命题依据
1.2001版《课程标准》,适当体现2011版《课标》 精神。使用2001年版《课标》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与旧教材配套;二是2011版《课标》与教材 衔接起来有一定难度 2.《2017年中考说明》
3.内容范围: 八年级上册(20课、22课不考); 八年级下册(19、20、21课不考)、 九年级上册(1—3单元、16、23课不考) 九年级下册(11、12、18、19课不考)。
2
2
8
3
八 上
4
16 百团大战
给出战绩判断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 战役(识记) 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的精神。
2015年中考客观题分析(中国现代史)3
题 所 单 课 号 属 元 4 八 下 八 下 4 考点 考查角度 课标能力要求
13 汪辜会谈
“ 九 二 ” 共 识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 后 迈 出 的 历 史 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统一是 性一步(识记)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6
八 下
3
2016年中考客观题分析(中国现代史)4
题 号 4 所 属 八 下 单 元 1 课 3 考点 考查角度 课标能力要求
《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一、突出能力立意,注重综合考查。
合理调配能级层次,对学生初中阶段应具备的语文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表达应用能力是考查的重点。
内容包括“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其中“阅读”部分包括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积累与运用”涉及到“名著积累”和“综合性学习”的考查。
命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考查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和方法探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突出文化立意,彰显语文魅力。
语文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要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所以,中考语文命题注重人文内涵,体现积极价值导向的传统,同时着力凸显传统文化。
命题中应多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深化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继承中有拓展。
三、突出生活立意,融合时代气息。
命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
选材上应注重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涉及的应是当代中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和人生体验。
数学彰显学科本质体现素质教育一、命题原则体现“四性”考查内容依据课标体现基础性;试题选材贴近学生体现公平性;试题背景源于生活体现现实性;试题设计合理准确体现科学性。
二、试卷结构保持稳定1.试卷分数、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闭卷笔试。
计算器不能带入考场。
2.试卷知识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约60分;图形与几何约46分;统计与概率约14分。
3.试卷试题难易程度分布。
较易试题约60分;中等难度试题约36分;较难试题约24分。
4.试卷题型、分值分布。
选择题10个,30分;填空题6个,18分;解答题9个,72分。
全卷25道题。
三、试卷难度保持平稳今年中考数学试卷的预期难度与去年持平。
2017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2017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与原则
㈠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体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参照《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的精神,按照《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说明(历史)》的具体要求,结合福州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㈡命题原则
1.认真研究和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和《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说明(历史)》的精神,结合福州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进行命题,体现课改理念,促进课程改革。
2.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考试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研究,体现发展性。
3.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试题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4.试题要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目标明确、难易适当、题意明白、语言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试卷中避免出现纯识记的大分值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重视单元复习与专题复习,注重知识间 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不是孤立的,而 是存在着内在联系或某种共性的。教师在 教学中要善于将相关的知识归纳、总结, 建立起知识间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认识 历史知识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准 确把握历史知识,将简单识记,上升到理 解的层面。
关于分值
非选择题总分26分
关于题型示例
2016年中考取得的成 绩及存在的问题
❖ 全市总人数(2016年)10644 ❖ 平均分37分 ❖ 及格率75.4% ❖ 最高分50最低分 0 ❖ 分数段0分(329人占 3.1%) ❖ 1-29(2620人占24. 6% ) ❖ 30-39(1654人占 15.5%) ❖ 40—44(1905人占17.9%) ❖ 45—49(3983人占37.4%) ❖ 50 (482人占4.5%)
材料分析题存在的问题
一是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混淆;
二是历史概念不清,比பைடு நூலகம்“俄罗斯是社会主 义大国”、“是欧盟成员国”等。
三是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世界发展 趋势是多极化,学生对多极化的问题理解不 够。 四是审题不细致,回答不准确。
读史有感题存在的问题有 (1)知识不准确、混淆。
(2)二是不按顺序答题;
个别字词的调整
1.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与知道 3.理解与认识 3.历史作用与世界影响
二、考试说明解读
题型(两大题型)没变
分值没变24--26 考试时间 试题难易度 网上阅卷
命题原则----以《2017年考试说明》
为依据
对考生的要求
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思维能力
(5)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中考试题,以现实“热点”问题为题材,在考查 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判断力 和历史感悟力,从而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将社会热点和焦点问 题引入课堂,即活跃了气氛,又加强了历史与现 实的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历史和 现实问题的理解。
好,对周年事件关注不够。
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
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抓住、抓准教 学重点、难点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历史 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历史线索构成历史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 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手段化 难为易、化繁为简,交待清楚这些基本知 识,使学生明确掌握《考试说明》要求的 基础知识。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课堂教 学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快思 想观念的转变,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 个环节,给学生以自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会” 学习、乐于学习。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教师的要求
把握考试方向 历史复习的方法、手段
考试内容的要求
❖ 知识与能力三个层次 ❖ 识记:了解、说出、知道、简述 ❖ 理解:概述、说明、理解、明确、认识 ❖ 运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
关于增加的几个问题处理
1.关于“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的 正义性,学习志愿军将士的爱国主义和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 说明解读
学院初中部王慧娟 2017年4月6日
一、2017年 考试说明的变化
(一)考试内容变化
❖ 中国史部分
1.将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史实,认识抗美援朝
的正义性,改为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正义性,学习志愿军将士的爱国主义 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删掉了“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 用”。
(3)三答非所问;
(4)开放性试题答是不规范、语言表 述缺乏条理。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基础知识不牢固,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关 于第一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科索沃战争与战 役的区别,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 家、俄罗斯是欧盟成员国等。
❖ (2)一些学生对部分历史知识缺乏必要的理解 和认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 题,比如关于袁隆平和籼型杂水稻的知识、关 于日本明治维新的问题等。
选择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缺乏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缺乏知识整合能力; (四)审题不细,问题不明; (五)学生缺乏对周年问题的敏感度,对周年的历 史事件关注不够; (六)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不足。
信息窗口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画蛇添足,没有考时间,却把错误的时间答 上,造成失分。 (2)书写不规范;乱用书名号,会议名称、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加书名号 (3)概念理解不到位 “科索沃战争”答成“科 索沃战役”; (4)语言表述缺乏条理性,答题过于直白,“要 对立、要斗争”等。
2.关于“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
3.关于“珍妮机的发明及珍妮机发明的 意义”
4.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 本原因”
5. “以计算机网络、生物工程技术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为例,了解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环境、资源、 社会问题等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 面临的挑战”
关于题型
❖ 选择题 ❖ 非选择题
世界史部分变化
❖ 1.增加了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 ❖ 2将知道珍妮机及其发明者改为“知道
珍妮机的发明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
❖ 3.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改为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世界史部分变化
❖ 4.删掉了“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 安全的威胁”
❖ 5.将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改为“以 计算机网络、生物工程技术等第三次科技革 命中的成果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环境、资源、社会问题等为例,了解现代 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
❖ (3)部分学生对材料题型不太理解,不会从材 料中寻找有用信息,回答问题。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答题不规范、不严谨、不按要求答题。 比如乱用书名号,在会议前加书名号、在体 系前加书名号等,两极格局写成“二极”格 局等,问“中美关系的展望”,有的学生答 成“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等。
❖ (5)不在规定区域内答题,丢题落题; ❖ (6)错别字比较严重。 ❖ (7)学生对重要历史年代的记忆和掌握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