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测量步骤加记录表
全站仪碎部测量流程(共9张PPT)
![全站仪碎部测量流程(共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fc5b3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1.png)
③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 ④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 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4)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 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 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陕临西时铁 测路站工点程的职测业量技是术根学据院前述的碎部点测量中的前视测量方法进行,只是在测量之前要输入临时测站点的测站名而已,方法不变。
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 5。 最表后1 全对站采仪集测的图数的据最应大进测行距检长查度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 全(站4)仪全测站图仪方测法图与,技可术按要图求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
其(所1)得全到站的仪坐测标图数的据仪同器样安被置保及存测在站文检件核中,。应符合下列要求: ③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
7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5)临时测站点的测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有些碎部点用已有的控制点无法测到,这时需临 时增加一个测站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导线点。临时测站点的测量是根据前述的碎部点测量中的 前视测量方法进行,只是在测量之前要输入临时测站点的测站名而已,方法不变。其所得到的坐标 数据同样被保存在文件中。为提高临时测站点的测量精度,可以通过重复观测取平均值或者对向观 测等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碎步测量步骤加记录表
![碎步测量步骤加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dd5a855be1e650e52ea99e8.png)
任务:碎步测量测绘地形图一、准备工作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1-2人。
二、步骤1、安仪器: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3、检查方向:瞄准另一个控制点C,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与已知数据∠BAC比较。
4、立尺5、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l、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6、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7、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
8 、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三、计算竖直角: a =90o-L+x = 90o-L (顺时针注记)水平距离: D=K*l*cos2a高差: h=D*tan a +i-v ;碎部点高程 : H碎 = HA+ h四、等高线的绘制方法:(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五、注意事项1.在测站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2.定向(盘左后视另一控制点B,水平盘读数置零、图板定向,定量角器)4.观测(瞄准、读尺间隔 l(上、下丝读数之差),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水平盘读数b)5.记录计算(表格记录计算)计算公式: D=K*l*cos2a ; h=D*tan a +i-v ; H碎= H站+h6.刺点,注记高程(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注记1点高程)7.描绘(对照实地按图式描绘地物、地貌——等高线)碎步测量记录表测站仪器高班组日期观测者记录者。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5242036fb84ae45c3b358c53.png)
§7-4 碎部测量的方法
一、碎部点的选择
二、经纬仪测绘法
三、增补测站点
四、注意事项
五、地形点的分布与最大视距
一、碎部点的选择
一、碎部点的选择
1、选择有效的地貌特征点
2、跑尺方法:
等高线法
地性线法
分片法
地貌点跑尺方法图---地性线法
二、经纬仪测绘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规测绘方法
Powered by SupeSite 7.0 © 2001-2009 Comsenz Inc.
粤ICP备09180254号
6、展碎部点:
在图纸上,按β、D,定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河岸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小的弯曲、岸边不甚明显地段适当取舍。
单线表示的小沟只测中心位置;
渠道两岸有堤可参照公路的测法,田间临时小渠不必测绘。
湖泊边界如不明显,可视具体情况确定湖岸或水涯线
水系的测绘
分区跑尺法
兼顾式跑尺法
一、碎部点的选择
(一) 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二) 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地性线上方向变化和坡度变化的位置
(二) 地貌特征点的跑尺
2、居民地测绘
测图比例尺不同,综合取舍不一样;
外围轮廓准确测绘,内部主要街道及 较大的空地应区分出来;
散列式居民地、独立房屋应分别测绘;
一般只测绘房屋的三个角或相邻的两角顶并量取房屋宽度。
3、道路测绘
①铁路:标尺应立于中心线上,直线立尺稀,曲线立尺密;附属物按实际位置测定。
路堤测绘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38b283373968011ca300918c.png)
碎部(地形)测量手簿 碎部(地形)
测站点: 后视点: 仪器高: 测站点: A 后视点: B 仪器高: i=1.42m 指标差: 竖直角计算公式: 指标差: x=-1.0′ 竖直角计算公式: α = 90 − L +
o
测站高程H 测站高程 A= 207.40m
x
视距kl 点号 (m) 1 2 50.6 70.0
2、高差公式: 、高差公式:
hAB = D tan α + i − v
经纬仪法测图的作业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 度盘置零。 3、绘图板安放与定向 4、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5、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竖 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 盘读数L 水平角β 盘读数L、水平角β。 6、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 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 平距离D和高程H 平距离D和高程H。 7、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所测量碎部点的位置。 展碎部点:在图纸上, 定出所测量碎部点的位置。
观测前,必须是经纬仪的竖直读盘铅直; 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或发现仪器有变动后,应当检查或者 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或发现仪器有变动后,应当检查或者 重新定向,定向误差不得超过±4′; 重新定向,定向误差不得超过±4′; 立尺员应一边立尺,一边观察立尺点周围的地物和地貌,并 实时地绘制草图; 绘图员应在现场完成绘图的任务,并确认图形关系无误; 在一个测站完成碎部观测任务后,在迁站; 视距的最大长度,以测图比例尺而定。
苏州一光610系列全站仪碎步测量操作流程(精)
![苏州一光610系列全站仪碎步测量操作流程(精)](https://img.taocdn.com/s3/m/8672e0056bd97f192279e99f.png)
苏州一光610系列全站仪碎步测量操作简要流程一,室内工作1,检查仪器的各项性能,带好备用电池及相关配套设备.2,将测区所涉及到的点(已知点,后视点的信息(坐标,以文件的形式存于仪器《内存》菜单中.二,操作流程1,在测区内寻找合适的地面点作为测站点,在其上架设仪器,整平,对中,按(POWER键开机。
2,按(F3《内存》键,进入一起内存菜单。
3,按数字键(1选择《1. 文件》子菜单。
4,按数字键(1选择《1. 文件选取》子菜单.在文件选取子菜单中有两项内容: A:《文件选取》,当我们将光标移至此选项时,按(F1《列表》键,在一起给出的10个文件中选中存有我们所需数据的文件,按(ENT确定之。
在碎步测量时应尽量选择一个无数据的空文件以便单独存储我们采集到的碎步点坐标。
B:《查找坐标》,该项内容是此类仪器所特有的,它是指如果我们有些点不再刚才所选的文件中,并且这些点是以座标(测站点或后视点文件的形式存于某一文件中我们可以通过此操作调出此文件,这样在调用点时就有两个文件可以选择.当我们对A,B两项进行操作后也就选定了我们所存点的文件,之后按(ENT键进行确认。
5,按(ESC键直至退回开机界面.6,按(F1《测量》键。
7,进入坐标测量有菜单有三种方式:A:按(Func键翻页至P2页。
按(F1《程序》键。
B:按(Func键翻页至P1页。
按(F4《坐标》键C:按(Func键翻页至P3页。
按(F3《记录》键。
在着三种方式中前两种虽然进入程序不同,但下一步内容是一样的。
8,按数字键(1选择《1,坐标测量》菜单。
9,按数字键(3选择《3。
EDM》。
对当前的测距条件进行相关设置。
由于该仪器内置温度计与气压计,因而无须对温度和气压进行手动改正。
设置完毕后按(ESC 键退回《坐标测量》界面。
10,按数字键(1,选择《1。
测站定向》菜单。
11,按数字键(1,选择《1。
测站坐标》菜单。
此时,我们有两种方法输入测站点坐标:文件调用法和直接输入法。
全站仪放样及碎步测量
![全站仪放样及碎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23c9cca40029bd64783e2c24.png)
(一)全站仪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是全站仪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以GTS-602型全站仪的点放样为例,说明采用全站仪施工放样的方法和步骤。
一施工放样的准备工作1. 数据准备 采用全站仪进行点放样,依据的是控制点和放样点坐标,因此在进行点放样之前,首先要取得用于放样的控制点坐标和点位以及放样点坐标。
若控制点坐标和放样点坐标已有,可以先将控制点和放样点坐标存储于全站仪的数据文件内。
按照5.4节方法(请参考后面第三到第四页),创建作业文件,并进入到图 5-13 屏幕,选择“EDIT ”菜单,6-25 菜单,然后用“光标”键,选择“POINT ”选项后回车,即显示图6-26 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输入控制点和放样点坐标、高程。
输入新的点后,屏幕显示递增的点号,用于下一个点的输入。
如此将所有放样点和放样中可能应用的控制点坐标录入到全站仪内,供野外放样时调用。
当然在“EDIT ”中还可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和查看。
2. 仪器、工具准备 施工放样前除了要准备好放样数据外,还要给仪器充好电,准备好对讲机、放样对中杆、木桩、小钉、锤头、钢尺、油漆、毛笔等放样工具。
二 野外放样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按“5.4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打开作业文件名,并进行测站点和后视点信息设置和后视归零。
然后在图 5-13 屏幕中选择“PROG ”菜单中的“SET OUT ”选项,即可依据放样点的坐标对点进行放样。
测站点和后视点信息及后视归零也可在“SET OUT ”选项中完成,跟“RECORD ”中设置方法完全相同。
如图 6-27 所示。
1. 点的放样 从图 6-27 上部屏幕菜单中选择“POINTS ”, 6-27 下CANCL ”)键,进入图 6-28屏幕,在此输入放样点号和目标高,如图 6-29 所示。
此时根据屏幕“Turn ”后提示需要转动的角度,转动照准部,使“Turn ”后的角度值变为“0.0000”,键(“MEAS ”)进行测量。
碎步测量记录表格(1~6)
![碎步测量记录表格(1~6)](https://img.taocdn.com/s3/m/9ec70c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b.png)
0
07 20 06
7.3
0.000
100.076
E7
10
0
18 10 24
8.1
0.012
100.088
E8
1.443
1.378
0.065
1.412
0
45 14 00
6.5
0.000
100.076
E9
1.443
1.350
0.093
1.398
0
55 21 12
0.261
1.442
0
74 16 06
26.1
-0.034
99.751
碎步点号
上丝读数
m
下丝读数
m
尺间隔L
m
中丝读数
:视线高v
竖直角α
水平角β
° ′ 〞
水平距离
D=KLcos2α
高差m
h=Dtanα+i-v
高程m
H=测站高程+h
点号
备注
B11
1.610
1.282
0.328
1.447
0
77 00 06
15.3
-0.087
99.836
C16
1.581
1.397
0.184
1.488
0
113 02 48
18.4
-0.068
99.855
C17
1.583
1.380
0.203
1.482
0
119 10 48
20.3
-0.062
99.861
C18
1.580
1.335
0.245
RTK测量记录表
![RTK测量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3a899d18bd63186bcebbc87.png)
项目名称 测量时间: 年 月 坐标系统: 基准站 仪器型号: 流动站 仪器型号: 测点 点名 固 定 差 改 正 固定差改正数: 点号 点名 点 校 核 日 天气: 组长: 高程系统: 仪器编号: 数据链方式: 仪器编号: 数据链方式: 已知点X坐标 实测点X坐标 已知点Y坐标 实测点Y坐标 已知点H坐标 湿度: 测量员: 中央子午线: 参数计算: 实测点H坐标 计量单位:m 记录员:
备注
X已知/X实测
△X
Y已知/Y实测
△Y
H已知/H实测
△H
计算:平均△X= 点号 点名
;平均△Y= X(观测) Y(观测)
H(观测)
;平均△H= X平均数 Y平均数
H平均数
备注
碎 步 测 量
IRTK碎步测量记录表
项目名称 测量时间: 点号 年 月 天气: 日 湿度: 点名 X(观测) Y(观测) 组长: H(观测) X平均数 测量员: H平均数 计量单位:m
碎步测量具体步骤
![碎步测量具体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e70e884d4d8d15abe234e73.png)
碎步测量具体步骤[ 标签:碎步,步骤 ] 需要准备什么仪器?碎步测量时须注意的各项细节!乧回答:1 人气:48 提问时间:2010-06-23 10:40 答案碎部测量是指基于控制下直接进行散点测量。
如地形测测绘,在导线点测量叫控制测量,而将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进行各地形点采集则叫碎部测量。
地形图碎步测量要点1.首先应熟悉仪器。
2.在平原地区,野地地形较简单,但主要沟坎不可放过,因地势较平坦,高程点可以稀一些,但有明显起伏的地方, 高处应延坡走向有一排点,坡下有一排点,这样画出的等高线才不会变形,画上沟坎后,等高线钻进沟坎,这样等高线才不会相交。
平原地区的房屋应在一排房的两边控制,不可以用短边两点和长边距离画房,那样误差太大。
有必要时该上房则上房,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地方无法看到,可用仪器把周围打出来,里面的用钢尺量,不要以为钢尺量的不准,实践证明,量出来的和测的一样准,而且可以提高效率。
测图时一定要注意电杆的类别和走向以及是否有地下接口。
有的电杆上边是输电线,下边是配电线或通讯线,应画主要的。
成行的电杆不必每一个都测,可以隔一根测一根或隔几根测一根,因为这些电杆是等间距的,在做内业时可用等分插点画出,精度也很高,但有转向的电杆一定要测。
道路要测一边,量出路宽,这样画出来才好看。
地下光缆不可放过,但有些光缆,例如国防光缆须经某些部门批准方可在图上标出。
3.在测山区时,主要是地形,但并不是点越多越好,做到山上有点,山下有点,确保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有足够的点,这样画出的等高线才想且不变形。
在山区特别是在半山腰建的房子, 要把周围的大坎画出,这样在图上才可看出房屋是一层层的,有立体感。
在山区测图最好在山顶或半山腰设站,这样可以减少搬站,效率高。
4.测量员要对各种地形地物有一个总体概念,知道什么地物由几个点画出,一般点壮物一个点,线壮物两个点,圆形建筑物三个点,矩形建筑物四个点……这也是对测图软件的熟悉程度。
全站仪碎步测量
![全站仪碎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aad9a1d79563c1ec5da7128.png)
全站仪碎步测量一.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2、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的过程;3、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4、要求5-6人一组,分工为观测、立镜和绘草图,轮换操作。
二.仪器与工具全站仪1台、棱镜2个、脚架1个、棱镜杆2根、图纸、Cass软件、计算机。
三.方法和步骤1)测量步骤进行碎步测量的前提是将实习七中布设的控制点坐标计算出来,给出控制点坐标。
○1将全站仪安置于某一控制点(设为A)上,棱镜放到与其邻近的控制点,作为定向点。
对全站仪和棱镜进行对中、整平(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2打开仪器,新建项目,建站。
在全站仪中输入测站坐标(可采用调用的方式)。
○3定向。
选择可通视的另一控制点(设为B)为定向点,调用定向点的坐标,然后用望远镜照准定向点(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进行检核和定向。
○4检查测量(务必要进行)。
照准定向点的棱镜,进行检查测量,与已知坐标相比较,误差在一倍中误差之内。
在第一个测站之后,也可以在已测的几个碎部点上安置反光镜进行检查测量。
○5进入碎部测量界面。
将棱镜杆放在所测的点上,用全站仪测量碎步点的坐标,草图人员跟着扶尺人员绘制工作草图,在工作草图上记录地形要素名称,碎步点的连接关系。
○6导出数据。
○7内业成图。
2)地物地貌特征点的选取碎部点应选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地物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池塘转弯点及独立物的中心点;对地貌应选在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及方向变化处。
碎部点的间距最大不超过图上3cm,最大视距对1:500,主要地物为50m,次要地物为70m。
3)绘制草图注意事项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并做到随测点,随展绘,随检查。
图8-1 地物测绘草图4)导出数据数据进入CASS都要通过“数据”菜单。
一般是读取全站仪数据。
还能通过测图精灵和手工输入原始数据来输入。
9 碎部测量
![9 碎部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af0c210b76c66137ef061906.png)
9.3 地物测绘
一、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能按比例缩绘表示的:按几何形状描绘其边界
不能按比例缩绘:用地物符号表示在其中心位置
能半依比例缩绘:长度按比例尺缩绘,宽度以相 应符号表示。
二、地物符号(表示类别、大小、形状及位置)
比例符号:房屋、江河、森林、果园
非比例符号:控制点、独立树、烟囱等
A
一、碎部点的平面坐标计算
3、距离交会法 1)两个测站距离交会
已知点A,B,测得与J
J
Laj Lbj
的距离lAJ, lBJ 2)一方向一距离的交会
已知点P,A。测得AJ
A
B
距离和PJ 的方向。
二、碎部点高程的计算
经纬仪及平板仪测图:(传统测图)
三角高程测量
全站仪测图:
1 H H 0 k s sin 2 i v 2
7.4 地貌与等高线
地貌: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按其起伏的变化程度分为以下四种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3°在以下,为平坦地;
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在3°~ 10 °, 为丘陵地;
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为3 °~25 °,为山地;
绝大多数倾斜角超过的25 ° ,为高山地。
按其起伏的变化分为:
9.1 碎部测图方法
碎部测图方法:
传统测图: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
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像片—内业制作
数字测图:地面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图
和地图数字化。
回顾第一章:
传统测图与数字测图
一、测图方法比较
传统测图:根据碎部点的坐标手工绘制成图
周期长,精度低,适于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0b042a51a45177232f60a262.png)
碎部测量一.概念碎步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碎部点:碎部测量中,地物的测绘实际上是地物平面形状的测绘,地物平面形状可用其轮廓点(交点和拐点)或中心点来表示,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的特征点(碎部点)。
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特征点碎部测量实质: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平面位置和高程。
碎部测量工作两个过程:一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利用地图符号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和地貌。
碎部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传统测图、地面数字测图及航空摄影测量等。
2.传统测图传统测图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以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具有测图周期长、精度低等缺点,主要适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
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传统测图工作程序:①在收集资料和现场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拟定技术计划;②进行测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③进行测图前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测图工作顺利进行;④在测站点密度不够时要对测站点进行加密;⑤逐点完成碎部测图工作;⑥进行图边测图和野外接图;⑦组织检查和验收;⑧野外原图整饰及清绘等工作二.测图方法(一)传统测图1.准备工作:资料准备:包括收集测图规范、地形图图式、控制点成果以及任务书和技术计划书等。
仪器与工具准备:种类繁多,小物件较多,认真准备,以免遗漏,对测图仪器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与校正,使其能满足测图要求。
图板准备: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和展绘控制点。
经纬仪测图所用图纸:一面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0.07~0.1mm,并经过热定型处理。
具有伸缩性小、无色透明、不怕潮湿等优点,便于使用和保管。
测图前,要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在图纸上精确绘制直角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10×10cm方格网。
坐标格网绘制可采用绘图仪、专用格网尺等工具进行。
坐标格网绘制好后,必须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方格网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3mm;各小方格的顶点应在同一条对角线上,小方格的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1mm;图廓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2mm。
碎部测量中仪器和软件操作步骤
![碎部测量中仪器和软件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6875b6b011ca300a6c390bd.png)
碎部测量中仪器和软件的操作步骤一、“拓普康”仪器外业采集数据作业程序1、建立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按“MENU”菜单键→按F1键(数据采集)→输入碎部测量数据的文件名(例如SBD07)→ ENT回车;ESC退出;2、在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中输入控制点坐标按“MENU”菜单键→按F3键(存储管理)→P2(翻页) →按F1键(输入坐标)→调用文件(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如SBD07)→ ENT回车→输入控制点点号及坐标(NEZ 对应XYZ)→依次输完后,ESC退出。
3、设置测站“数据采集”→F1(测站点输入)→F4(测站)→调用→选择碎部测量数据文件名→ENT 回车→选择测站点对应的控制点点号(调用该控制点坐标)→ENT回车→输入仪器高→记录4、设置后视点进行定向和定向检查“数据采集”→F2(后视点输入)→F4(后视)→选择后视点→输入镜高→照准后视点→ F3(测量)→选择F1~F3(坐标、测角或测距:与坐标、反算方位角或距离比较,检查测站点和定向点及其坐标输入有无问题)没有问题进行下面工作。
5、碎部点测量、记录数据,存于SBD文件中“数据采集”→ F3(前视/侧视)→输入点号(第一个碎部点点号输入后,后续的碎部点号在该点号的基础上依次自动累加)、(标示码忽略)、仪器高→ F3(测量)(测量后续碎部点时,可以按“同前”进行测量。
6、全站仪的其他操作1)在“输入”模式下,利用“Ang”键可切换到字母输入模式;2)在“MENU”——F3(存储管理)下,可以对文件和数据进行管理。
二、全站仪与计算机间的数据通讯通讯软件:南方320系列全站仪数据传输软件1、操作程序1)将数据线两端分别连接计算机和全站仪的数据接口;注意数据线插孔的使用。
2)计算机上:启动数据传输软件,如下图1、2,设置好传输参数(与全站仪一致,其中只需改动第二项PORT(计算机的连接端口)和第三项BAUD(通讯的波特率));图1 图23)计算机上:如下图3,点击“Download”后,出现对话框,回车确认即可;4)全站仪上:“MENU”→数据传输,选择传输“坐标文件”→ ENT回车。
详细论述生活区碎步采集流程
![详细论述生活区碎步采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fdcd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6.png)
详细论述生活区碎步采集流程概述:生活区碎步采集是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记录用户在生活区域内的步行路径和位置信息的数据采集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用户的活动模式、出行行为、兴趣点分布等,对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商业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论述生活区碎步采集的流程。
1. 设备准备需要准备一台具备定位功能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或手持GPS设备。
确保设备的定位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并具备良好的信号接收能力。
2. 采集工具选择选择适合的生活区碎步采集工具。
市面上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工具,如OpenPaths、GeoLife等。
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3. 采集设置在开始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设置。
首先,设置采集的时间段,确定采集的起止时间。
其次,设置采集的时间间隔,即每隔多少秒记录一次位置信息。
最后,设置采集的精确度,即位置信息的精确程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 采集开始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生活区碎步采集了。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将其放置在身体上合适的位置,如口袋、背包等。
同时,应尽量保持正常的步行姿势和速度,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5. 采集结束采集结束后,根据设备和工具的不同,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到本地设备或上传到服务器。
保存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存储方式,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6.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生活区碎步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坐标转换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聚类分析、轨迹分析等,以揭示用户的活动规律和行为特征。
7. 结果应用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根据用户的活动模式和出行行为来优化交通网络和设施布局。
在交通管理中,可以根据用户的步行路径和位置信息,制定更科学的交通管控策略。
在商业分析中,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点分布和活动模式,进行精准的商业定位和推广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碎步测量测绘地形图
一、准备工作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1-2人。
二、步骤
1、安仪器: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3、检查方向:瞄准另一个控制点C,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与已知数据∠BAC比较。
4、立尺
5、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l、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6、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7、展碎部点:
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
8 、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
三、计算
竖直角: a =90o-L+x = 90o-L (顺时针注记)
水平距离: D=K*l*cos2a
高差: h=D*tan a +i-v ;
碎部点高程 : H碎 = HA+ h
四、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五、注意事项
1.在测站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
2.定向(盘左后视另一控制点B,水平盘
读数置零、图板定向,定量角器)
4.观测(瞄准、读尺间隔 l(上、下丝
读数之差),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水平盘读数b)
5.记录计算(表格记录计算)
计算公式: D=K*l*cos2a ; h=D*tan a +i-v ; H碎= H站+h
6.刺点,注记高程(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注记1点高程)
7.描绘(对照实地按图式描绘地物、地貌——等高线)
碎步测量记录表
测站仪器高班组日期观测者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