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6.2-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5de586529647d262852d5.png)
精选ppt
50
1、高温稳定性
定义:高温条件下承受重复荷载没有很大变形( 60℃夏季温度不产生车辙、拥包和波浪)。 评价方法: (1)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车辙试验
精选ppt
51
(1)马歇尔稳定度——三项指标
101.6×63.5mm圆柱体试件 稳定度(MS)——规定温度和加荷速率时破坏 荷载(kN); 流值(FL)——破坏时,试件的垂直变形( 0.1mm);
溶胶型结构
针入度↑ 延度↑ 软化点↓
粘性↓ 塑性↑ 耐热性↓
精选ppt
18
三、石油沥青分类、标准与选用
1、分类 道路、建筑、普通石油沥青
2、标号 —— 按针入度划分,并保证其他性能
标号↑
针入度↑ 延度↑ 软化点↓
精选ppt
粘性↓ 塑性↑ 耐热性↓
19
3、选用依据: 工程性质、施工方法、环境温度
4、应用: 道路石油沥青 — 拌制混凝土、用于路面 和地坪,或防水防潮工程 建筑石油沥青 — 建筑防水、防腐 普通石油沥青 — 性能较差,少用
(2)中粒式
——(Dm为16 mm 或19 mm)
(3)细粒式
——(Dm为9.5mm或13.2mm)
(4)砂粒式沥青混合料——(Dm≤4.75mm)
也称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精选ppt
25
按矿料级配和路面压实度分类 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小于10%; 连续半开级配——空隙率大于10%;(沥青碎石) 开级配——空隙率>15%;(开式) 间断级配
精选ppt
28
决定沥青混合料C与ψ值的摩尔圆包络线
圆柱形试件 三轴剪切试验得到
摩尔-库伦包络线——应力圆的公切线 即为抗剪强度曲线
第八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第八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94caba25c52cc58ad6beb8.png)
• 1.1 普通原纸胎基油毡和油纸
• 采用低软化点沥青浸渍原纸所制成的无涂盖层的 纸胎防水卷材叫油纸,当再用高软化点沥青涂盖 油纸的两面,并撒布隔离材料后,则称为油毡。 按原纸1m2的质量克数,油毡分为200、350和500 三种标号,油纸分为200. 和350两种标号。 45
• 1.2 新型有胎沥青防水卷材
.
26
6.2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应用
• 煤沥青是炼焦或生产煤气的副产品。 烟煤干馏时所挥发的物质冷凝为煤焦油, 煤焦油经分馏加工,提取出各种油质后的 产品即为煤沥青。
.
27
6.2.1 分类
• 煤沥青可分为硬煤沥青与软煤沥青两 种。
• 硬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蒸馏出轻油、 中油、重油及蒽油之后的残留物,常温下 一般呈硬的固体;软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 蒸馏出水分、轻油及部分中油后得到的产 品。
低温时又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 C.凝胶结构——具有温度稳定性较好,但低温变
形能力较差。
.
8
.
9
• 6.1.2沥青的主要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 1.沥青的主要性质及测试方法
• (1)粘滞性
•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 对流动的一种特性。也可以说,它反映了沥青软 硬、稀稠的程度。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 标。
• 由于沥青中含有水分,施工前要进行 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应加快搅拌, 促使水分蒸发,并降低加热温度,而且锅 内沥青不能装得过多。
.
21
6.1.3 沥青的技术质量标准
• 沥青的主要技术标准以针入度、延伸 度、软化点等指标表示,见表6.1
.
22
表6.1 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
.
23
6.1.4 石油沥青的简易鉴别
• 采用低软化点沥青浸渍原纸所制成的无涂盖层的 纸胎防水卷材叫油纸,当再用高软化点沥青涂盖 油纸的两面,并撒布隔离材料后,则称为油毡。 按原纸1m2的质量克数,油毡分为200、350和500 三种标号,油纸分为200. 和350两种标号。 45
• 1.2 新型有胎沥青防水卷材
.
26
6.2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应用
• 煤沥青是炼焦或生产煤气的副产品。 烟煤干馏时所挥发的物质冷凝为煤焦油, 煤焦油经分馏加工,提取出各种油质后的 产品即为煤沥青。
.
27
6.2.1 分类
• 煤沥青可分为硬煤沥青与软煤沥青两 种。
• 硬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蒸馏出轻油、 中油、重油及蒽油之后的残留物,常温下 一般呈硬的固体;软煤沥青是从煤焦油中 蒸馏出水分、轻油及部分中油后得到的产 品。
低温时又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 C.凝胶结构——具有温度稳定性较好,但低温变
形能力较差。
.
8
.
9
• 6.1.2沥青的主要性质及其测试方法
• 1.沥青的主要性质及测试方法
• (1)粘滞性
•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 对流动的一种特性。也可以说,它反映了沥青软 硬、稀稠的程度。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 标。
• 由于沥青中含有水分,施工前要进行 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应加快搅拌, 促使水分蒸发,并降低加热温度,而且锅 内沥青不能装得过多。
.
21
6.1.3 沥青的技术质量标准
• 沥青的主要技术标准以针入度、延伸 度、软化点等指标表示,见表6.1
.
22
表6.1 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
.
23
6.1.4 石油沥青的简易鉴别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3c72dd0975f46527d3e1de.png)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土木性
概念 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 而改变的程度。 评价指标 软化点,它是沥青材料由固态转变为粘流 态时的温度。 测定方法 环球法 影响因素
• 地沥青质含量高,软化点高,温度敏感性减小; • 沥青中蜡含量高,增大其温度敏感性; • 加入矿物粉末填料(滑石粉、石灰石粉等)可减小其温度 敏感性。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土木工程材料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 粘性(粘滞性)
概念: 粘性反映石油沥青材料抵抗外力或自重作用下 变形的能力。
评价指标:相对粘度和针入度。相对粘度越大或针入度 越小,粘性越大。 测定方法:标准粘度计和针入度仪法。 影响因素:
组成: 地沥青质含量较高,油分含量较小但有时量树脂,则 粘性大; 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粘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之则 随之增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土木工程材料
分类
地沥青 天然沥青: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间经受 地球物理因素作用形成的产物。 石油沥青:石油经各种炼油制工艺加工 而得的石油产品。
沥 青
焦油沥 青
煤沥青:煤经干馏所得的煤焦油, 经再加工后得到的产品。 页岩沥青:页岩炼油油工业 的副产品。
上一内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土木工程材料
• 观察与讨论: • 建筑石油沥青的选用 • 请比较下列A、B两种建筑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测定 值。若于南方夏季炎热地区屋面选用何种沥青较合适,请讨论。 • 讨论:宜用B石油沥青,一般屋面用沥青应比当地屋面可能达到 的最高温度高出20~25℃,亦即比当地最高温度高出50℃左右。 南方炎热地区气温相当高,A沥青软化点较低,难以满足要求, 夏季易流淌。可选B,但B沥青延伸度较小,在严寒地区不宜使用,
建筑材料ppt课件 第七章沥青混合料
![建筑材料ppt课件 第七章沥青混合料](https://img.taocdn.com/s3/m/70400ed502d276a200292ec2.png)
种类型。 (1)悬浮—密实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 (3)骨架—密实结构
(一)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1.高温稳定性 2.低温抗裂性 3.耐久性 4.抗滑性 5.施工和易性 (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符合我国现行部标《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并应有良好的施 工性能。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与刚度是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的。在夏季高 温季节,路面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抵抗 诸如车辙、推移、波浪、拥包、泛油等病害的性能,称为沥青混 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对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评价,我国现行规范采用的方法是 马歇尔试验法和车辙试验法。
第七章 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概述 一、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二、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气候分区 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与使用环境,如气温和湿度关系密切。
因此,在选择沥青胶结料等级,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 验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时,应考虑沥青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 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条件。 (一)气候分区指标;(二)气候分区的确定
(1)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
(3)沥青混合料的耐疲劳性
水稳性是指沥青混合料抵抗由于水侵蚀而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 松散、坑槽等破坏的能力。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来检验沥青混 合料的水稳定性。浸水马歇尔试验通过测定浸水48h马歇尔试件 的稳定度与未浸水的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之比值即残留稳定度 (%),以此作为评价水稳性好坏的指标。残留稳定度越大,混 合料的水稳性越高。冻融劈裂试验测定的是沥青混合料试件在受 到水、冻融循环作用前后的劈裂破坏强度之比值即残留强度比, 其值越大,沥青混和料在水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的水稳性越高。
(一)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1.高温稳定性 2.低温抗裂性 3.耐久性 4.抗滑性 5.施工和易性 (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符合我国现行部标《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并应有良好的施 工性能。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与刚度是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的。在夏季高 温季节,路面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抵抗 诸如车辙、推移、波浪、拥包、泛油等病害的性能,称为沥青混 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对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评价,我国现行规范采用的方法是 马歇尔试验法和车辙试验法。
第七章 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概述 一、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二、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气候分区 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与使用环境,如气温和湿度关系密切。
因此,在选择沥青胶结料等级,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 验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时,应考虑沥青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 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条件。 (一)气候分区指标;(二)气候分区的确定
(1)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
(3)沥青混合料的耐疲劳性
水稳性是指沥青混合料抵抗由于水侵蚀而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 松散、坑槽等破坏的能力。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来检验沥青混 合料的水稳定性。浸水马歇尔试验通过测定浸水48h马歇尔试件 的稳定度与未浸水的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之比值即残留稳定度 (%),以此作为评价水稳性好坏的指标。残留稳定度越大,混 合料的水稳性越高。冻融劈裂试验测定的是沥青混合料试件在受 到水、冻融循环作用前后的劈裂破坏强度之比值即残留强度比, 其值越大,沥青混和料在水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的水稳性越高。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概述(土木工程材料)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概述(土木工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5f01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3.png)
蒋经理
王经理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 SMA)。 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 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具有高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矿粉、 较大沥青用量、低含量中间粒径颗粒的组成特点。高含量的粗骨料在混合料中颗 粒面与面直接接触、相互嵌锁构成的骨架直接承受了荷载作用,这种骨架对温度 敏感性小。含量较高的矿粉与沥青形成粘聚力很高的胶凝状物――玛蹄脂,使得 混合料的整体力学性质提高。这两方面的作用使混合料具有足够的竖向与侧向约 束,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不产生或只产生微小的永久性变形。
蒋经理
王经理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通常按其矿质混合料的组成分为三种结构类型。 (1)悬浮-密实结构:连续型密级配 (2)骨架-空隙结构:连续型开级配 (3)骨架-密实结构:间断型密级配
蒋经理
王经理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
沥青混合料结构组成示意图 a) 悬浮-密实结构;b) 骨架-空隙结构;c) 密实-骨架结构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3、按照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类型进行划分 1)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该类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特点是级配采用连续密 级配,空隙率比较低。①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Dense Asphalt Coarse-Graded Mixes, AC),可适用于任何面层结构;②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sphalttreated Permeable Base, ATB)与前者的区别是公称最大粒径较大,通常>26.5mm, 主要适用于基层;③当公称最大粒径≥37.5mm时,也称为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Large-Stone Asphalt Mixes,LSAM)。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培训课程PPT课件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培训课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1d62ee0b4c2e3f572763de.png)
沥青混 合料
改良土 或改善 土
10
粘结层材料
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面板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防水粘结层材料
11
二、沥青材料
沥青的分类: ① 地沥青 ➢ 天然沥青:湖沥青、岩石沥青、海底沥青 ➢ 石油沥青:用石油经开采、精炼加工而得到的 ② 焦油沥青 ➢ 煤沥青 ➢ 木沥青
天然沥青:湖沥青
特立尼达湖沥青(Triniada Lake Asphalt)是世界上最为著 名的天然沥青之一,它产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岛国-风景秀丽的特 立尼达和多巴哥境内的沥青湖。该沥青湖又叫彼奇湖,面积44万 平方米,深约82米,湖中沥青储量达12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 天然沥青产地。
石油沥青
二、 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能
2.沥青的化学组分
石油沥青
二、 石油沥青的基本性能
2.沥青的化学组分
性状 组分 饱和分 芳香分
胶质
外观特征
无色液体 黄色至红色液体 棕色粘稠液体
平均分子量
625 730 970
沥青质 深棕色至黑色固体 3400
主要化学结构
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含S衍生物 多环结构、含S、O、N衍生物 缩合环结构、含S、O、N衍生
5、钢材和木材 ➢ 桥梁、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等 6、新型材料 ➢ 复合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 ➢ 改性材料:高聚合物材料(常见)
橡胶类 SBR、CR、 EPDM
热塑性橡胶类 SBS
热塑性树脂类 PE、EVA
沥青路面各层位常用材料
上面层(表面层)
4~5cm
道
面层
中面层
5~6cm
路
下面层
物
石油沥青的生产与组成
沥青混合料-土木工程材料【ppt课件】
![沥青混合料-土木工程材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df69162f60ddccda38a0c6.png)
13:06:00
7.4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三、细集料 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
、人工砂或石屑。 细集产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并
有适当的级配范围。对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列表 如表7.6、表7.7、表7.8。
13:06:00
7.4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c和内摩擦角φ两个参数
13:06:00
7.2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二、沥青混合料黏聚力和内摩阻角的影响因素 (1)沥青黏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C是随沥青黏度的提高而增加的,
同时内摩擦角亦稍有提高。 (2)沥青与矿料化学性质的影响(图7.3,图7.4) (3)矿料比面的影响 (4)沥青用量(图7.5) (5)矿质集料的级配类型、粒度、表面性质的影响 (6)沥青与初生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 (7)表面活性物质及其作用
第7章 沥青混合料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杨建明教授
13:06:00
第7章 沥青混合料
最常用沥青路面包括:沥青表面处冶、沥青贯 入式、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
此外还有沥青玛碲脂碎石路面、透水性沥青路 面、塑料格栅沥青路面、半刚性沥青路面。
13:06:00
第7章 沥青混合料
1、定义 沥青混合料是由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经人工合理选
四、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
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 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 出,其质量应符合表7.9的技术要求。 粉煤灰作为矿粉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矿粉总量的50% ,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 数应小于4%,其余质量要求与矿粉相同。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矿粉。 拌和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 量不得超过矿粉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矿粉的塑性指 数不得大于4%。
7.4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三、细集料 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
、人工砂或石屑。 细集产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并
有适当的级配范围。对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列表 如表7.6、表7.7、表7.8。
13:06:00
7.4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c和内摩擦角φ两个参数
13:06:00
7.2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二、沥青混合料黏聚力和内摩阻角的影响因素 (1)沥青黏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C是随沥青黏度的提高而增加的,
同时内摩擦角亦稍有提高。 (2)沥青与矿料化学性质的影响(图7.3,图7.4) (3)矿料比面的影响 (4)沥青用量(图7.5) (5)矿质集料的级配类型、粒度、表面性质的影响 (6)沥青与初生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 (7)表面活性物质及其作用
第7章 沥青混合料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杨建明教授
13:06:00
第7章 沥青混合料
最常用沥青路面包括:沥青表面处冶、沥青贯 入式、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
此外还有沥青玛碲脂碎石路面、透水性沥青路 面、塑料格栅沥青路面、半刚性沥青路面。
13:06:00
第7章 沥青混合料
1、定义 沥青混合料是由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经人工合理选
四、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
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 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 出,其质量应符合表7.9的技术要求。 粉煤灰作为矿粉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矿粉总量的50% ,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 数应小于4%,其余质量要求与矿粉相同。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矿粉。 拌和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 量不得超过矿粉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矿粉的塑性指 数不得大于4%。
第6章-2-沥青混合料.ppt
![第6章-2-沥青混合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368caf0029bd64783e2cf7.png)
(2)按矿料级配组成和空隙率大小分类 ①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的 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 小,剩余空隙率小于1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 合料按其剩余空隙率又可分为 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3%~6%;剩余 空隙率在3%~6%称为I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 料(重载交通道路4%~6%;行人道路2%~ 5%); I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 4%~10%。
②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 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大,剩余空隙 率大于18%。
③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剩余空隙率介于密级配和开级配之间的(即剩 余空隙率6%~12%)混合料称为半开级配 沥青混合料。
(3) 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类 ①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 级配原则,从大到小各级粒径都有,按比例相互 搭配组成的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混合料。 ②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 中缺少一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沥青混合料称为间 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骨架空隙结构
结构特征:较细骨料少,较粗骨料彼此相互接触连接。 性能特点:稳定性较好,粘聚力较差。
骨架密实结构
结构特征:粗骨料相互接触,其堆积空隙完全被较细颗粒填充 密实。 性能特点:较高的粘聚力和稳定性,较高的内摩擦角
间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是前面两种结构形式的有机组合。 它既有一定数量的粗集料形成骨架结构,又有足够的细集料填 充到粗集料之间的空隙中去,因此,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 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都比较好。
结构沥青的形成
6.2.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与测试方法 对于道路沥青混合料,为保证耐久、行车安全和舒 适,需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 1.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夏季高 温(通常为60℃)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 作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我国现行国标(GB 50092-96)规定,采用马歇尔 稳定度试验(包括稳定度、流值、马歇尔模数) 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对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用沥青混合料,还 应通过车辙试验检验其抗车辙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粒式:公称集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
工 砂粒式(沥青石屑或沥青砂):公称集料最大粒径小于
4.75mm
程
1、集料的最大粒径(maximum size of aggregate):指集料100%
都要求通过的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以mm计。
系
2、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nominal maximum size of aggregate):
14
石轧制,破碎. 砾石的破碎面应符合表6.4的要求。
表6.1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规格
公26.5
19.0 13.2
9.5
4.75 2.36
0.6
S1 40-75 0-15 —
0-5
土
S2 40-60 0-15 —
0-5
S3 30-60 — 0-15
—
0-5
木
S4 25-50 —
— 0-15 — 0-5
S5 20-40 90-100 —
级配 密度 亲水系数
6.2.3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1.道路石油沥青
土 (1)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应满足表6-7的要求
(2)沥青标号选用要求:
木 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可根据交通量、气候条件、施工
方法、沥青面层类型、材料来源等情况选用。
工 寒冷地区宜选用稠度较小,延度较大的沥青,以免冬
季裂缝;
程 较热地区选用稠度较大,软化点高的沥青,以免夏季
泛油、发软。
系 一般路面的上层宜用较稠的沥青,下层和联结层宜用
较稀的沥青。
改性沥青应经过试验论证取得经验后使用。
13
.
6.2.3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2.粗集料
(1)选用要求:粗集料是经加工(轧碎、筛分)而成的粒径
土 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由砾石经碎石机破碎加工
而成的具有一个以上破碎面的石料)、筛选砾石、矿渣等集
木
2.粗集料
工
(1)选择要求 (2)技术标准 (3)检测项目
压碎值 磨耗率 级配
密度
针入度 三
延度
大
指
软化点 标
老化试验
(1)选择要求
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
程 3.细集料 (2)技术标准 级配
系
4.矿粉
12
(3)检测项目 (1)选择要求 (2)技术标准 (3)检测项目
.
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 含泥量 / 砂当量
指集料能全部通过或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不超过10%)的
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集料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以mm计。
10
.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土 木 工 程 系
11
.
6.2.3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1)沥青标号选用要求
土 1.道路石油沥青 (2)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标准
(3)道路石油沥青的检测项目
控制条件下拌和而成的沥青混合料,简称AC,采用圆孔筛
木 时用LH表示。
(4)沥青碎石混合料(Asphalt macadan mixture)
工
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或不加填料)
程 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沥青混合料,简称AM,采用圆孔筛时用
LS表示。
系
5
.
6.2 沥青混合料
6.2.2 分类
土
(1)按结合料分类:石油沥青混合料、煤沥青混合料 (2)按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分类:
木 料。但高速、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
粗集料应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
工 碱性和耐磨性。粗集料的颗粒应成立方形,表面粗糙,且富
有棱角。
程 (2)质量要求
1)级配:粗集料的级配应满足表6.1的规定。
系 2)综合性质: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应符合表6.2、表6.3
的要求。
3)破碎砾石:应采用粒径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1%的砾
第6章 沥青混合料
1
.
第6章 沥青混合料
土
6.1 概述
木 6.2 热拌沥青混合料 ▲
6.2.1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理论 ▲
工
6.2.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程
6.2.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
6.2.4 热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
系 6.3 其他沥青混合料
2
(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
沥青混合料
程 (2)类型
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
系 通常定义:
沥青混合料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总称
4
.
6.2 沥青混合料
(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sphalt concrete mixture)
土
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与沥青在严格
.
第6章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土
6.2 沥青混合料
木 概述
工
程
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
道路路面
系
柔性路面: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
3
.
6.2 沥青混合料
6.2.1 基本概念
土 (1)沥青混合料
(英:Bituminous mixtures 美:Asphalt mixtures )
木
(适当比例拌和)
工
矿质混合料 + 粘结材料
6.2 沥青混合料
100
土 木
三种类型矿料级配曲线
密级配 半开级配
开级配
工
间断级配
50
程
系
0
0.075
0.3
1.18
4.75
19
8
.
土 木 工 程 系
9
.
6.2 沥青混合料
(5)按公称最大粒径分类
土 特粗式:公称集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31.5mm。
粗粒式:公称集料最大粒径为26.5mm
木 中粒式:公称集料最大粒径为16mm或19mm
嵌挤组成,细集料和填料较少,通常设计空隙率为18%。
程 如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OGFC;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ATPB。
系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介于密级配和开级配之间,由适当
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
拌制而成,剩余空隙率为6%~12%。即沥青碎石混合料AM,
7 采用圆孔筛时用LS表示。.
青混合料,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6
.
6.2 沥青混合料
6.2.2 分类
(4)按沥青混合料密实度(空隙率)分类:
土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按密实原则设计,常采用连续型密
级配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率小于10%(通常≤6%)。
木 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
工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主要以粗集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
木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用粘稠沥青作结合料,在热态下拌和及摊铺施工。
工 常温沥青混合料
采用乳化沥青或液体石油沥青在常温状态下拌和、铺筑
程 的混合料。
(3)按矿质集料级配类型分类:
系
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中缺少1个或几个档次而形成的级配间断的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