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顺差成因分析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39c5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6.png)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不少于1000字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1. 固有的国际分工。
长期以来,美国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领先于中国,因此它更能够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提供贸易往来所需的金融服务,而中国则主要注重生产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2.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可以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使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3. 贸易保护主义。
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不公平的贸易实践,以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口,并提高了中国商品的出口价格,从而导致了贸易不平衡。
4. 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受到中国政府的干预,人民币低估对中国的出口产生积极影响,但对美国的进口有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了贸易不平衡。
对策分析:1. 推进结构性改革。
中国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强在技术、创新和金融领域的投资,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出口的多样化和高质量程度。
2. 改变贸易模式。
中国需要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
例如,发展服务行业,加强贸易往来中的技术、知识产权和技能转移。
3. 采取适当的汇率政策。
应该寻找一种合理、透明、与市场实际情况相符的商业汇率机制,以提升中国的出口价格和进口成本,来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
4. 维护多边体制。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中国和美国有义务保持公平的贸易实践。
因此,需要加强跨国贸易的监管,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总之,减少中美贸易不平衡需要进行长期努力,需要全球努力合作,遵循规则。
双方应该保持沟通和合作,以减少贸易不平衡,维护两国和国际贸易的长期稳定。
中美贸易顺差的解决办法
![中美贸易顺差的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50e5f4172ded630b1cb6b2.png)
中美贸易顺差的解决办法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中美贸易占据重要的位置。
长期以来,在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形式上,中美贸易摩擦最为典型和多样化。
中美贸易顺差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也给两国经贸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文章从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力图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减少中美贸易顺差,从而减少中美贸易摩擦,以维持良好的中美国际关系。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差;成因;解决办法一、中美贸易顺差的成因(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分工的差异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相关产业,因而导致了国际分工的差异。
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同时,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依靠我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承接了世界很多国家的组装加工环节,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
在中美贸易中,我国对美国出口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日用家居、玩具、电器等为主,这些总价低附加值小的商品成为我国出口顺差最大的部分。
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逐步将资本退出一些低端产业,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并将许多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环节转移到我国。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不断增多,中美两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愈加凸显。
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其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其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
只有在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下,双方才能达到贸易均衡和互利双赢。
因此,国际分工的影响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美国对中国严格的出口管制美国对于中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于它的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但是美国出于政治上的考量,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行非常严格的管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体上,美国对于其出口管制政策做了一部分调整,但对于中国的管制政策并没有实质的改变,这严重影响了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恶化了中美贸易失衡。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a02ec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7.png)
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贸易不平衡:中美贸易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即美国对中国进口大于对中国出口。
美国认为这种贸易不平衡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导致失业增加,工人收入下降,故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贸易逆差。
二、知识产权保护:美方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不足,包括技术转让、强制要求美国公司分享技术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引发了贸易争端。
三、市场准入:美国指责中国对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准入存在限制,特别是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等领域。
这使得美国企业难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国家安全考虑:美国认为中国通过一些贸易手段侵蚀了自己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方面的优势地位,威胁到了自己的国家安全。
美国采取了限制中国投资、技术和产品进入的措施。
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加强沟通与合作:中美两国应加强高层对话与沟通,增强互信,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双方可以通过谈判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二、扩大市场准入:中国可以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法治化水平,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美国也应对本国企业加强市场准入限制的问题加以反思,开放中国市场。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应加大力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并鼓励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水平。
四、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一个独立、公正、透明的争端解决机制,使双方在贸易争端中能够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解决,避免采取单边主义措施。
五、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协商与改革:中美两国可以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完善国际贸易规则,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
六、深化经济合作:中美两国可以在全球贸易中加强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增长,扩大贸易规模,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扩大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改革以及深化经济合作等措施,以实现双赢的局面,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构性成因分析
![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构性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703a20cfc789eb172dc87e.png)
2 0 年顺差 为14 亿 美元 。 06 42
’
表 l 中美双 方统计 的贸易不平衡数据 ( 十亿 美元)
1 9 1 9 1 9 1 9 1 9 2 o 2 0 2 o 2 o 2 o 2 o 2 o 9 5 96 97 9 8 9 9 0O 0 l 02 03 O4 05 06
中 图 分 类 号 :F 4 2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9 X(0 0 0 一 13 0 O 4 2 2 2 1 )2 O — 5 1
.
一
、
引 言
国的第二大 贸易伙伴 国 ,排在扩大 的欧盟 (5 2 国)之后 。同时 ,
双方之 间的贸易不平衡 的规模也在逐 渐扩大 。中美之问 的较 大 数额的 贸易不平 衡在较长 时间里得 到了世界 的关 注 ,随之而来 的是美 国国内的贸易保护 声音 的渐趋 强烈 ,贸易摩擦不 断 ,在 以经济 为重要 考虑 因素 的今 天 ,很 大程 度上影 响 了中美关 系 。 尤其在2 0 年 次级债危机 全面爆发之 后 ,中美 贸易失衡被认 为 08
不平衡 。
在 中美贸易顺 差 的规模 方面 ,双方 的统计一直存 在较大 的 差 异。美 国方 面 的统计显 示 ,在 中美贸易 中 ,17 年至 18 年 99 92
美 国为顺差 ,18 年 开始出现逆差 ,2 0 年 贸易逆差达 ̄ 2 2 93 06 U3 5
亿 美元 。中国方面 的统计 则表 明 ,在从 17 年 到1 9 年 的l年 99 92 4 里 ,中方 一 直 为 逆 差 , 自1 9 年 转 为 顺 差 ,为6 .亿 美 元 , 93 28
-
统计
数据 来源 :中方统计来 自中国海 关,美国就 超越 日本 成为 了美 国的第 03 三大贸易伙伴 国 ,排在加拿 大和墨西 哥之后 ,而美 国也成 为 中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6e73a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b.png)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一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本文将从中国和美国两国的角度出发,探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方的原因1.贸易顺差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成为全球生产线的工厂,出口了大量廉价产品。
这导致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的不满情绪。
特朗普政府一直批评中国的大量出口为美国带来不公正的竞争,从而推行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一直备受争议。
美国认为,中国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导致许多美国公司在进行业务时遭遇侵权问题。
美国希望中国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3.市场准入限制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一直因市场准入限制而引起了争议。
美国认为,中国能够利用其市场准入限制规则来防止外国竞争。
美国希望中国能够取消这些限制,以便更多的美国公司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
就在全球贸易增长时期,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继续加剧,这激起了美国的不满情绪。
特朗普政府批评中国汇率操纵、市场准入限制和贸易壁垒等问题,寻求平衡贸易逆差的措施。
美国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做法包括强制技术转让、侵犯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以及限制外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进入。
这些问题导致了美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和合作协议的限制,特朗普政府要求中国改变这一现状。
美国企业表示,中国对外国企业市场准入限制限制了市场开放程度,增加了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成本。
中国经济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美国认为,如果中国能够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那么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论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因此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存在许多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是由双方的原因引起的。
只有通过合作和对话,两国才能够互利共赢地解决这些问题,维护两国和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fd4a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6.png)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纠纷不仅影响着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贸易关系上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分歧。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贸易逆差: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直是中美贸易关系的症结之一。
美国认为中国在贸易中实施不公平的贸易政策,通过贸易逆差获取了大量的美国市场份额,伤害了美国的国内产业和就业情况。
2. 知识产权保护: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运营时,常常遭遇到知识产权侵权和技术转让等问题。
这一直是美国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美国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不公平的政策,不利于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3. 技术进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崛起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对外资企业的强制技术转让和不公平补贴等手段,加速了中国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对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造成了威胁。
4. 地缘政治因素: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角力也是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
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安全和地缘政治竞争中,双方在各种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和分歧,贸易战的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日益加剧,最终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两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贸易战使得中美双方的经济增长遭受到了压制。
美国对中国的加征关税使得一大批中国商品面临出口困境,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和出口额大幅下降。
而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也导致了美国一些出口商品的受挫,农业和工业领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 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中美两国是全球生产链、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两国经济体的贸易冲突必然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巨大的冲击。
中美贸易顺差统计区别原因
![中美贸易顺差统计区别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b67261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7.png)
顺差统计区别原因自1980年始,中美关于贸易顺差的统计就开始存在差异,但由于当时中美两国间贸易量较小,这种差异不明显。
自1995年始,量扩大,与之对应两国关于贸易顺差的统计差异日见扩大,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贸易顺差统计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中美双方在统计计价方法上的差异顺差规模统计差异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中美关于贸易额的统计方法差异。
双边贸易统计方法差异的主要表现是中美两国之间进出口计价方式不同。
中国的出口数据是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惯例依据离岸价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fob价(freeonboard,简称fob,包括本国生产成本、货物运输保险和在本国装载上船成本)统计的。
与大多数国家出口计价不同,出口数据是按照船边交货价,也就是fas价(freealongsideship,简称fas,不包括本国生产成本、货物运输保险和在本国装载上船成本)统计的,这与国际惯例有别。
由于未包含商品装上船的成本,故fas价的数值小于fob价。
并且中、美两国都是依据到岸价格,也就是cif价(包括货价成本、在途包装费、保险费和运输费)统计进口。
这样,由于中美进出口计价基础不同,自然而然会造成双方贸易统计差异。
因而就需要把双方的进出口数据转换成统一的离岸价(fob价)计算,这样才能比较中美双边贸易顺差规模的统计差异情况,进而推算出顺差规模计算上的失衡程度。
为此,按照国际通行的转换方法,以fob价为基础,把的以fas计价的出口值加上1%的成本转换成fob值。
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转换做法,把中美两国的以cif价计算的进口值扣除10%来得到fob值。
为什么要用同一种方法计算进出口数据呢。
原因是当贸易数值庞大时,fob价与cif价的差异会造成显著的由计价方式不同带来的差异。
比如,如果以fob价计算,中国、每一年对另一方的商品出口为500亿美元,双边贸易本应刚好平衡。
但现在会认为,本国对中国出口是500亿美元,但从中国进口是550亿美元,原因就是后者以cif价格计算。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c55e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3.png)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摩擦与争端也随之不断增多。
中美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更是频频爆发贸易摩擦。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中美贸易战的原因1. 贸易不平衡中美两国长期以来保持着庞大的贸易逆差。
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19年全年,美对华贸易逆差达到了2950亿美元。
美国一直认为这种贸易不平衡对其国家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一直在寻求改变这种情况。
2. 知识产权保护美方指责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存在大量侵权盗版现象,对外国企业进行强制技术转让,严重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这也是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产业政策美国认为中国通过采取一系列产业政策,例如国有企业的补贴、进口限制、技术转让等手段,扭曲了市场竞争,影响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最终演变成一场全面的贸易战。
1. 全球贸易环境恶化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双方的经济发展,更对全球贸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恶化。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受到了严重影响。
2.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股市、汇市、商品市场都受到了波及,投资者信心遭到了严重冲击,市场风险加大,投资活动受到了限制。
3. 全球产业链调整中美贸易战也使得全球产业链面临重大调整。
部分企业为了规避贸易战的风险,加快了海外布局的节奏,全球产业链重新组织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失业率上升、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
以上种种影响不仅给中美两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 寻求对话解决分歧中美之间存在的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于双方在经济结构、贸易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不同,需要通过对话来解决分歧。
双方应该增加沟通交流,寻求共识,避免贸易战升级。
2. 推动贸易自由化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应该带头推动贸易自由化,缩小贸易逆差,创造公平、开放、透明的贸易环境。
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 影响与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 影响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02f9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4.png)
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分析引言中美贸易失衡是指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现象,即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这一现象已经存在多年,并且逐渐成为两国关系中一个重要的争议话题。
本文将探讨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以及其对双方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1.不同的经济体量:中美两国的经济体量存在明显差异,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市场规模远远超过中国。
因此,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导致出口大幅超过进口的情况。
2.劳动力成本差异: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并且相比于美国,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这使得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
3.跨国公司供应链: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
这些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被视为中国的出口,但实际上是由外国企业所拥有的,这也导致了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
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制造业和出口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中美贸易失衡可能导致中国过度依赖出口,使其经济更加脆弱。
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对中国的就业状况和产业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2.对美国的影响:美国的贸易逆差加剧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并扰乱了美国的制造业。
此外,美国对中国的大量进口商品也可能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竞争压力。
对策分析1.推动结构性改革:中国可以通过加快国内需求的增长,推动从出口驱动型的经济模式转向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这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鼓励消费和投资来实现。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议题之一。
中国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质量和声誉。
3.扩大双边贸易合作:中美两国可以加强双边贸易合作,推动贸易平衡。
通过加强双边贸易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可以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公平和更有利的贸易环境。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影响探讨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影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64c10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3.png)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影响探讨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美两个世界经济大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已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却日益严重,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将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其对双方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1.贸易逆差问题中美贸易逆差一直是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美国则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由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美国对中国的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导致中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约3200亿美元,这几乎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两倍之多。
在美国国内,这一问题引发了大量的贸易保护主义言论和行动,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2.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另一个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
美国认为中国政府未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缺乏对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并通过强制技术转让等手段获取了大量美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
这不仅影响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和竞争力,也影响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合作。
3.市场准入问题除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市场准入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限制和歧视,如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问题。
这使得美国企业感到不公平待遇,并影响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4.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中美两国的不同政治体制和地缘政治利益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重大政治和地缘政治问题上存在分歧,这导致了两国在贸易政策和立场上的对立和矛盾。
1.经济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经济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贸易摩擦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导致了全球的投资和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
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228e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3.png)
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引言中美贸易不平衡是指中国对美国出口远远大于从美国进口的现象。
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经济和政策层面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原因分析1.基础差异中美两国的经济体量和发展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导致贸易不平衡的一个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生产成本。
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之一,依赖于进口商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由于产业结构不同,中国更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产品与美国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形成了贸易不平衡。
2.汇率问题另一个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因素是汇率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一直被认为是被低估的。
低估的汇率使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加,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增加。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逐步进行了汇率改革,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民币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3.贸易政策中美两国的贸易政策也是导致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加征关税和限制技术转让,以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
而中国则实行了一系列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其他激励措施来促进出口。
这些政策导致了中美贸易的失衡,使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进口。
对策分析1.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应加大对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中国的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高的竞争力,从而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2.推动汇率市场化中国应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汇率水平。
这样做不仅能够减少国际社会的汇率批评,也能够加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3.深化贸易合作中美两国应加强贸易合作,推动双边贸易的平衡发展。
双方可以加强进口商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管,提高进口商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评估中美贸易纠纷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评估中美贸易纠纷的成因和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759c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d.png)
评估中美贸易纠纷的成因和解决方法摘要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结构、政治因素和外部环境等。
针对中美贸易纠纷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包括加强贸易投资合作、改善贸易结构、完善国际贸易规则和加大政治外交手段等。
正文一、中美贸易纠纷的成因1. 经济结构中美两国经济结构不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存在。
中国多年来主要出口商品为低附加值的制成品,而美国则出口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中美产业竞争也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政治因素中美两国间的政治纷争也间接导致了贸易纠纷。
例如近年来,两国围绕南海、台湾等问题争执不断,导致贸易关系逐步紧张。
此外,美国一些人士对中国崛起的强劲表现心生恐惧,认为中国是美国经济的威胁,因此推出了所谓“贸易战”。
3. 外部环境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与国际政治纷争也是中美贸易纠纷的重要因素。
例如,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导致国际贸易下滑,全球GDP增速大幅降低,中美两国的贸易也受到了影响。
二、解决方法1. 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中美两国应该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在双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稳固、平等的贸易关系。
2. 改善贸易结构鼓励中国从制造业升级到产业链高端。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也可以实现中美两国产业的互补和共同发展。
3. 完善国际贸易规则针对存在的,中美两国应共同促进世贸组织改革。
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贸易规则,提高贸易争端的解决效率。
4. 加大政治外交手段在政治外交上加强沟通与合作,减少误解、提高互信,进一步消弭贸易上的分歧。
结论中美贸易纠纷的解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中美两国可以更多地关注彼此的优势和合作潜力,共同建设更好的国际贸易体系,实现互利共赢。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6b19be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b.png)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近年来,中美经济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关贸易的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过大,二是中美之间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以下将分别就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
一、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贸易顺差是指国家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差异,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就称为贸易逆差,反之则是贸易顺差。
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指责中国的贸易顺差过大,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利益。
造成贸易顺差过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指责中国人民币被低估,这导致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比美国低,更加竞争优势。
然而,近年来人民币逐渐升值,虽然贸易顺差仍然存在,但缩小了不少。
2. 劳动力成本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是吸引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也比较低,更容易打入国际市场。
3. 我国和美国产品结构互补我国和美国的产品结构互补,中国主要出口机电、电子产品等,并且是以加工贸易的形式进行的,而美国则主要出口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业。
因此,这种互补关系让两国在贸易方面有很大的需求。
二、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所产生的成果所拥有的法律权利,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种形式。
中美贸易摩擦中,一个争议点就是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表现。
造成知识产权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在中国这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科技知识和产权意识相对较低,国内一些企业往往采取抄袭他人技术、剽窃商业机密的方式获取商业利益。
2. 法律制度不健全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对较为滞后,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力度也不够严厉,这助长了企业侵权的行为。
3. 相关机构执法难度大由于中国的海外交易数量巨大,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相当大。
尽管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法律制度建设,但是由于监管机构和司法部门在执法上的问题也导致了一些企业有脱离法律和道德的行为。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2bd1de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1.png)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原因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差异引起的。
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的:一、贸易顺差:中国长期占据着对美贸易顺差,这使得美国的工业化和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
美国认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就业、及全球贸易构成了威胁。
所以,美国开始采取措施来减少对中国的进口,尤其是制造业产品的进口,这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二、知识产权问题: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太完善,有很多侵犯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案例。
美国认为,中国的盗版和模仿行为,导致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收益遭到损失。
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美国开始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进行关税调整和限制。
三、市场准入壁垒:美国认为,中国市场对于外国公司来说不够开放和透明。
中国对外国公司的市场准入壁垒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使得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非常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采取了措施推进中美经济的自由化和开放性。
四、重污染项目:中国许多重污染项目影响到了美国本土的环境,包括空气和水质等领域的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实行了对于中国重污染项目的限制,包括限制中国公司在美国的进口和市场接受度。
这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之一。
五、政治因素:中美之间的政治因素也对两国的贸易关系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美两国在南海争议问题上存在着分歧,这也引发了中美之间在贸易方面对抗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因素,涉及到国内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环保、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与外部环境和国际政治形势有关。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国彼此的理解和信任,需要加强沟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430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b.png)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自2018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步入严重、复杂、且长期的调整期,而且中美贸易不平衡一直是这一问题的重要焦点之一。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中美经贸关系将进入深水区。
因此,本文将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探讨该问题。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1、产品结构不平衡中美两国之间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原材料和一些中间品等方面,而美国的产品出口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如飞机、机电产品、娱乐设备等,而中国的产品出口则主要集中在家具、纺织品、电子元器件等产品上,这种产品结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贸易不平衡。
2、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实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加征关税、禁止技术出口、对中美合资企业进行调查等,这些措施直接阻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3、人民币汇率问题由于人民币被央行人为贬值,所以中国产品出口价格较低,而美国出口给中国的高附加值产品则被加上了高额的关税,这也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方案1、加强产品结构的调整中国应该通过加强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本国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同时,还应鼓励企业加强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维护自身利益中国应该加强自身贸易保护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并对美国加征的关税加以反制,同时也应该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保障贸易往来中的公平竞争。
3、加强多边贸易体系的构建中国应积极推进多边贸易体系的构建,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加强中美之间的贸易合作,促进合作共赢。
4、增加消费品的进口中国应该加大对美国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拓展进口渠道,增加消费品进口。
这样可以逐步调整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达到贸易平衡。
总之,中美贸易不平衡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经贸问题,更是影响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ac6e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5.png)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频升级,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关系不仅关乎两国自身的利益,也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双方的关系也变得日益紧张。
本文将就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展开探讨。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1. 贸易逆差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一直是双方贸易关系的一个敏感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其对美国的出口持续增加,导致了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贸易逆差问题视为对美国经济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减少对华贸易逆差。
而中国方面则认为,贸易逆差是由于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和贸易壁垒导致的,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一直未能化解。
2.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关系的基本原则,然而近年来,美国多次指责中国未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在技术转让和强制技术转移方面存在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诸如要求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展业务、要求外国企业转让技术等方式,侵犯了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妨碍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关税和贸易壁垒问题中美之间的关税和贸易壁垒问题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
特朗普政府多次宣布对中国的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以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和保护美国制造业。
中国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反制,导致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美国还对中国的一些出口产品实施限制和禁运,使得中美贸易关系更加紧张。
4. 地缘政治因素除了经济问题外,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还受到了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日益紧张,视中国为其在全球格局中的竞争对手。
美国通过贸易手段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
1. 对话协商中美双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就贸易摩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通过共识和谈判解决分歧。
从贸易失衡视角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从贸易失衡视角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05b71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a.png)
从贸易失衡视角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贸易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最终演变为全面贸易战。
从贸易失衡的视角来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主要是双方贸易结构的差异和贸易规则的分歧。
解决中美贸易战的思路在于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建立公平贸易规则,消除贸易壁垒,推动自由贸易。
一、中美贸易战的成因1.贸易结构的差异中美两国在贸易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贸易失衡。
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服装、鞋类、玩具等低附加值产品,而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则主要是高附加值的机电设备、化工产品、食品等。
这种贸易结构的差异导致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加剧,引发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不满。
2.贸易规则的分歧中美两国在贸易规则上存在较大分歧。
美国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产能过剩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竞争行为,影响了美国产业的发展,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而中国则认为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侵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这种贸易规则的分歧成为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
1.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为了解决中美贸易战,双方应该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
中国可以加大对美国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增加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对外投资的透明度,降低制度性障碍等,为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美国则可以放宽对中国产品的出口限制,扩大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减少对中国企业的限制和制裁,以促进双边贸易平衡。
2.建立公平贸易规则,消除贸易壁垒为了解决中美贸易战,双方应该建立公平贸易规则,消除贸易壁垒。
双方能够协商达成一系列的贸易协议,明确规定双方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产能过剩等方面的行为标准,有效地消除贸易壁垒,进一步打破各自市场的封闭性,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
3.推动自由贸易,促进多边合作为了解决中美贸易战,双方应该推动自由贸易,促进多边合作。
从贸易失衡视角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从贸易失衡视角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0a30e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9.png)
从贸易失衡视角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全球贸易领域的热点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从贸易失衡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双方经济结构的差异、市场准入的限制和保护主义情绪的升温等多种因素。
解决中美贸易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寻求合作共赢的解决思路。
一、中美贸易战的成因1. 双方经济结构的差异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贸易失衡的现象。
中国主要出口的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而美国主要出口的是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如飞机、机械设备、汽车等。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美贸易失衡,进而引发了贸易摩擦。
2. 市场准入的限制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准入面临着限制,包括中国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外资企业的技术转让要求严格等问题。
这些限制给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也是中美贸易战的成因之一。
3. 保护主义情绪的升温近年来,保护主义情绪在美国不断升温,特别是在美国的政治和商业领域。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了大量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实施了多轮贸易制裁,包括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对中国企业施加出口限制等。
这些措施导致了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进一步恶化,也是中美贸易战的重要成因。
4. 技术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考量在当前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考量。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其国有企业和国家资助的产业政策,获取了大量外国技术并进行了不公平竞争,这使得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做法感到不满,并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准入限制和贸易制裁措施。
1. 加大贸易谈判力度双方应当通过贸易谈判,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谈判中,双方应当坚持平等和互利原则,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要加强沟通,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避免一意孤行和造成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2. 提升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应当通过协商,提升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在保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和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
中美贸易差额的成因分析
![中美贸易差额的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e689f30722192e4436f6c3.png)
中美贸易差额的成因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美国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对美国持有大量顺差。
巨大的差额给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埋下了隐患,也引发了双方在某些商品领域的摩擦和冲突。
尤其是针对美国国内现存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也遭受了严酷的打击。
一个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潜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任何动态必将在世界贸易领域产生非同寻常的示范效应。
因此,极有必要在此分析中美贸易差额存在的原因,以便找到解决中美贸易差额问题更有效的途径。
一、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各国应到国际市场上交换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基于这个思想,中国已经开展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美国也应该致力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交换。
但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的差异,很难使中国成为美国可以长期信赖的“朋友”,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不信任逐步升级为“中国威胁论”。
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采取较为严格的贸易管制,集中体现为核技术、武器、军民两用高级技术产品这三大类商品的出口管制。
虽然,中国在美国的《出口管制条例》中被列入V组已有近30年历史了,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享有V组的待遇,它是V组内唯一接受美国安全审查和“巴统”审查的国家,比如不仅规定了严格的“受控商品”范围,还要求中方对美国列入出口“受控范围”的商品做出各种额外承诺。
“9·11”事件后,美国更加强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尤其体现为对军民两用高端物资的出口。
2021年,美国商务部颁布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体制政策的修改和澄清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方案,又进一步扩大了对华出口管制商品范围,给两国的贸易设置了新的障碍。
其实,除了少数尖端技术外,美国管制的大部分技术和设备并不具备垄断性。
掌握替代性技术的西欧、日本等国十分愿意向中国转让和输出,它们不仅相继取消对华的歧视性政策,还对华提供资本品进口的政府间支持,从而在中国技术引进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贸易顺差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4-063-02摘要自2006年春季以来,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次贷危机逐步蔓延到美国金融界的各个领域,以至于几大金融巨头纷纷倒闭或者重组。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实体经济领域最终也未能幸免,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全球贸易急剧萎缩。
中美两国的贸易额巨大、经济关系紧密,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额最大的国家之一,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
而90年代以来中国对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一直都是美国当局对中国贸易政策进行抨击的支点,在现今金融海啸的背景下更进一步加深了中美两国经济学界、政界对这种巨大贸易顺差的关注。
那么这种顺差究竟是中美两国实际经济现实的正常反应,还是美国某些官员所描述的是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管制的结果。
这正是本文要予以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差汇率一、中美贸易现状及其准确性1.中美贸易额的变化1978底中美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两国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
根据中方统计,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不到10亿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000多亿美元,30年增长了近311倍而近十几年以来这种增加的势头更加迅猛。
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2007年按美方计算,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美中贸易额占美国外贸总额的11.7%,对华进出口额分别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5.2 和出口总额的7。
随着双边贸易的迅速扩大,美国对华投资13益增长,到2008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中国接近2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大多数是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以购买美国债券,现在中国已成为美国主要债权国之一。
在1993年以前,中国开放程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几乎没有,这种差距在一、二、三产业中都是巨大的。
这种状况直接的表现就是从1978年到1993年,美国对中国一直保持着顺差。
但是从1993年中国扭转了这种逆差的局面以来,顺差不断扩大,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在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已经上升到171,257,974,510美元。
不仅是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所持有的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以及每年数以十亿计的美国对中国的投资,这些因素成为了中美两国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
2.中美统计上的差别表美两国对进出口的贸易额的统计数据相差甚远,总的来说中国的数据中出口值较低,而进口值较高。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首先是统计方法的不同。
中国的出口采用fob、而美国的出口采用fas,fob 与fas的差别在于前者包括装船费用,因此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应向上调整l%。
在进口方面中国采用cif统计,cif 包括商品自出口国到进口国的保险费和运输费,或者由第三国获得或者列入服务贸易项目下,cif通常比fob高10%,而美国是在海关记录的基础上统计进口,基本上与fob 统计的结果一样,因此在计算两国贸易差额时中国的进口额应该向下调整10%。
其次,在统计范围上,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
另一个关键的不同点在于,双方对于从香港转口贸易的商品是否计入的不同。
回归之前,香港就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使得其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的货物都是通过香港运往世界各地,而在回归后这种优势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
中美在统计双边贸易数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情况导致公众对中美贸易失衡程度有十分不同的看法。
中美贸易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同的计价基础和运输时滞,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存在经由香港转口的贸易以及确认和正确计算这些贸易流量的实际困难。
3.小结尽管在统计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使得在对中美贸易顺差具体量上存在着分歧,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数据上看,这种顺差都是巨大的,而且递增的趋势。
所以在下面讨论顺差的原因时不将这种统计方法和范围上的差别考虑在内,而从顺差的成因角度去考虑。
二、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从上节所罗列的数据来看,自从1992年以后的中美贸易顺差随着两国贸易额的增长逐步扩大。
排除上节中指出的统计口径不同所导致的顺差数据上的差距不谈,中国从90年代初以来国家全面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首先从制度上打开了禁锢经济活动的枷锁,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从中美贸易来看,尽管在绝大多数的行业中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都占据优势,但是中国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这种优势使得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动力。
但是美国国内一直存在着对中国政府贸汇率和关税政策的抨击的声音,似乎这才是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那么事实如何?下面就将从汇率入手讨论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源,进而考虑产业分工以及美国自身政策对中美顺差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对中美顺差的影响在2005年以前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政策,汇率基本不变。
2005年7月21 日,中央银行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
为了解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这里以汇率r为自变量、顺差额fbot为因变量做一元线性回归。
r选取这四个整年度每一季度最后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fbot是这四年度每一季度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中美贸易顺差额。
这里的fbot是季度数据所以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x11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干扰。
使用adf方法检验季节调整后的数据的平稳性,选取同时包含截距项以及趋势项。
未差分的情况下t统计值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均大于临界值,接受原假设序列不平稳。
再对fbot做一阶差分后再仅进行adf检验在三个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该序列平稳。
同样r 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
用方程fd=a+b*rd+£这里的fd和rd分别是一差分后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如下。
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模型的r值远小于1,f统计量也很小,而t 值也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
结果表明汇率的变化速度与顺差的变化速度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而且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不难看出在这四年中人民币一直呈现单边升值的趋势,但是顺差的金额在剔除季节因素后明显仍旧逐年上升,所以某些人所认为的人民币升值就能解决美国逆差的结论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图1)。
2.国际分工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既然汇率的变化并没有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影响中美贸易的顺差,那么肯定是其他的内在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
首先,这里面有产业转移的因素,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将其部分的制造业转移或者转包给日本导致了日本经济的腾飞;上世纪70 80年代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国家又承接了日本的产业;而现在中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产品正来自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这是一种发展阶段不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当中国越来越发挥加工厂的作用,其实是中国越来越成为组装最后一道工序的环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不平衡会越来越加剧。
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反映了东亚地区对美的产业链效应也就是说中国只是负责来料加工的环节,而之前的产品设计以及之后的物流零售等环节并没有参与,而恰恰是这一环节是需要计入出口金额之中的所以中美的贸易顺差就没有想象中那样庞大了。
3.美国自身的情况美国自身的很多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则,中美应该出口自己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当然现在的国际竞争是全球化的,美国在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很具统治性地位的。
但是恰恰在这些产品的出口上美国设下了重重限制,经常抨击中国政府是重商主义执行者的美国反而自己在贸易商设下重重壁垒。
当然里面有国家安全的考虑,害怕中国的学习能力,但是从经济角度看顺差的存在也是一种自然选择下的必然结果。
另外,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以消费为主导来拉动经济,这样的巨额消费的直接结果就是储蓄不足,而中国恰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两相比较,中美两国巨大的储蓄差距必然通过国际贸易来弥补。
1990-2000年,由于贸易结构发生方向性变化,中国对其他国家贸易顺差变为逆差,因此中美贸易余额变化的43.7%由世界贸易结构所带来。
而2000-2005年间,由于美国储蓄率大幅降低,因此中美贸易余额变化的95.45%由中美储蓄差所带来,美方因素则占总体的78.11%。
三、总结以上我们讨论了影响中美贸易的几点因素,尽管还有其他的因素没有深入讨论,例如关税的问题。
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是由两国自身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产生的真实反映,是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世界各国竞争的结果。
而且对美国自身来说对于这种逆差的关注我想是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每当美国国内的政治发生变化,例如总统大选期间,中国永远是热点话题之一。
共和党人出于保守主义作风和意识形态上的执着、民主党人为了他的那些蓝领支持者,都把抨击中国的政策特别是经贸政策作为选战的一张牌,但是无论这种抨击有多么激烈,当其国内政治平稳下来后又必然回到中美经济交流的正常轨道,这说明从实质上来说美国人也很清楚公平开放自由的中美贸易对两国来说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关注点应该超越这种顺差数字上的纠结,应该去明白我们需要改进什么。
美国的贸易虽然长年逆差,但是他为什么仍然能够保持发达国家中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能够一直把握住技术的前沿。
根据索洛的增长模型,在短期看人均资本的增长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是从长期看只有技术的进步才是增长最终的源泉。
从美国上世纪的发展史来看,在初期是石油汽车工业,后期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带领美国创造了经济奇迹。
环保的新能源产业不仅针对了世界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必然的问题,能够在道德上占据制高点,以便在这一行业中取得标准的制定权。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能再居于人后,这关系到这个世纪我国话语权的问题,那么我们要不仅要进入这个领域而且不能随鸡起舞,要用自己的标准、技术去说话。
中美的贸易顺差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1]张颖.中美贸易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国际贸易.2008(18)(19).[2]唐慧,林玲.从中美贸易顺差看中国本土企业的贸易利得.经济问题探索.2009(4).[3]徐明珠.产业转移视角下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66).[4]胡鞍钢.关于中美贸易和汇率问题分析与建议.国际经济评论.2005(7)(8).[5]亢梅玲.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4).[6]李稻葵,李丹宁.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国际经济评论.2006 (9)(10).[7]李石凯.美国贸易逆差:增长惯性与可持续性.当代财经.2004(10).[8]李雨时.互补性差异——解析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国际贸易.2001(11).[9]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经济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