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临最严重危机的十大河流——污染是长江的头号威胁

合集下载

世界面临最严重危机的十大河流——污染是长江的头号威胁

世界面临最严重危机的十大河流——污染是长江的头号威胁

世界面临最严重危机的十大河流——污染是长江的头号威胁河流让人类感到安宁,因为它确定无疑将去向何方,永远也不会去向别处。

也许曾经一段时间,这是事实,但现在已不然。

即使世界最大的河流再也不能保证畅通无阻到达海域。

目前,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格兰德/布拉沃河(Rio Grande-Rio Bravo),已常常不能到达墨西哥湾,其力量已被水坝、农田灌溉工程和城市供水系统削弱。

印度河(Indus)、尼罗河(Nile)、墨累―达令河(Murray-Darling)、科罗拉多河(Colorado)等,它们曾经都是汹涌澎湃的河流,而现在只能挣扎着迈向海洋。

水的抽取只不过是河流入海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水坝和渠道破坏栖息环境,将河流与其冲积平原切断,并改变动植物所依赖的河水的自然涨落。

外来入侵物种在河岸大量繁殖,驱逐原生鱼群、堵塞水道。

污染物使水质变坏,导致原本养育生命的河流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

另外,气候变化威胁并改变着河流已经遵循了数千年的所有水文规律。

为什么这些事实很重要?因为处于危机中的河流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河流盆地是大自然聚集并向人类提供用水之处。

河流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发电、交通、休憩和旅游服务,以及旱涝调节、养分和沉积物持留功能,以及提供多样性的动植物的生境,这些功能宝贵但却常常被低估。

淡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收入与生计的来源,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尤其如此。

有研究已经估测出河流流域的经济价值数以十亿美元计(Schuyt,2005)。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定的这10大河流中,其中有些已经遭受着最严重的威胁,有些则将要承受最严重的影响。

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阐明世界上大河流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来鼓励对话,引发辩论,敦促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以免为时过晚。

因此,所列出的河流中,有些已经破坏到若不努力采取切实恢复措施,它们可能就会消失;有些相对完好,但若不立刻采取保护措施则将出现大规模退化。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1. 太湖蓝藻事件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上海、江苏等地重要的供水来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太湖水质长期遭受污染。

在2007年,太湖爆发了大规模蓝藻事件,致使数百万人的供水遭到威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行动加强太湖的环境保护。

2. 海河黑臭事件海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北京及周边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大量的废水排放,海河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黑臭”现象。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居民用水,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海河黑臭问题。

3. 三峡大坝水污染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其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于大坝拦截了长江上游的水流,河道断流导致了水体污染问题。

大量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被蓄积在坝湖中,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4. 北京地下水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北京地下水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农药和化肥等物质,都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和治理地下水污染,但问题仍然存在。

5. 黄河重金属污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黄河长期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黄河重金属污染,但是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解决北方地区的供水问题。

然而,由于中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一些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严重污染。

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工业废水直接进入南水北调渠道,对水质造成了巨大破坏。

7. 长江污染事件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大量的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长江的水质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一些城市的供水问题到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长江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

七大水系污染成因和现状

七大水系污染成因和现状

七大水系污染成因和现状水是我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污染问题。

七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流系统之一,包括尼罗河、阿马佐纳斯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喜马拉雅山山脉以及朝鲜半岛的鸭绿江和大宁江。

本文将探讨这七大水系的污染成因和现状。

首先,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整个非洲大陆。

然而,尼罗河废水排放、农药和化肥使用、沿岸居民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等因素都导致了水系的污染。

这种污染对于依赖于尼罗河水源的国家,如埃及和苏丹,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

接下来,阿马佐纳斯河和亚马逊河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水系,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能源生产和人类生活。

然而,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造成的农药和污水排放,这两个水系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污染对于亚马逊雨林的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水系之一,流经多个州,并最终注入墨西哥湾。

该河也面临着多种污染问题,包括农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沿岸地区的水土流失等。

这些因素使得该水系的水质受到严重影响,对沿岸生态系统和供水来源产生了负面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的水系在亚洲地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水系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污染源包括农业和工业活动、城市污水排放以及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垃圾和废料。

这些威胁影响到了水系沿岸地区的生态系统、人们的健康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鸭绿江和大宁江位于朝鲜半岛,是该半岛两个主要的河流系统。

随着朝鲜半岛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这两个水系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以及沿岸地区的垃圾和污染物。

这些因素对于朝鲜半岛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总结而言,七大水系的污染问题是复杂且严峻的。

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化学品和农药的使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破坏。

世界10大河流面临严重危机

世界10大河流面临严重危机

( 市) 区、 土地调查 面积 中, 农用地 9 ,8亿 亩, 85 占
6 .% ; 设 用地 4 8 91 建 .5亿 亩 , 34 ; 占 . % 未利 用 地
类再不采取措施, 那么最短只要 2 0年 , 气候变化就 会达到一个危险的程度。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喜马拉 雅冰川迅速消融, 这会使中国、 印度和尼泊尔数亿 民

块土地 用以种树 、 种菜 、 养殖。之后再扩展到建
筑、 开矿 、 木材加工、 贸、 商 餐饮、 橡胶 、 腰果、 木薯棕 榈油加工等产业。
他们 更加意识 到责任 , 在非 洲 加纳 的 “ 保定 村 ”
据 国土资源部地籍司有关 负责人介绍 , 为保证 土地 变更调查 数据 的准确性 , 针对 数据 审核 、 汇总 中
地实际。
中式牌楼两侧 , 他们写的对联是“ 背靠祖国, 植根非
洲, 追赶世界 ; 文化先行 , 义利兼顾 , 互利 双赢 ” 他 ;
们注意 为 当地百 姓就业 和致 富当地法律, 并用
法规保 护 自己。在构建 海外 “ 定 村 ” , 保 时 一般 是 先
发现 的问题 , 国土资 源部 组 织对 l 省 、 的变更 O个 市
调查结果进行了实地随机抽查 , 并运用遥感监测手
段对 5 4个 5 O万人 口以上城 市进行 了核 查 。从 实地 抽查 和遥感 监测核 查情 况看 ,06年度 土地 变 更 调 20 查 数据 客观 反映 了全 国土地 利 用 变化 情 况 。 合 各 符
亩; 生态退耕 59 1 0 . 万亩; 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
6 . 万亩。这 四项共减少耕地 11. 03 0 10万亩。同期 土地 整理 复垦开发 补充耕 地 5 0 8万亩 。补充耕 地 5.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满分100分。

2.第1题、第2题、第5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题仅限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第4题仅限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1.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面积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但只有253%的水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

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难被直接利用。

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量的万分之一,因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全球人均供水量比1970年减少了1/3,这是因为在这期间地球上又增加了18亿人口。

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

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

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尽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依然奔流不息,但今天的中国却不得不面对被联合国认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的现实。

长江流域生态破坏迫在眉睫的危机

长江流域生态破坏迫在眉睫的危机

长江流域生态破坏迫在眉睫的危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是对于如何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和行动不力的情况。

本文将从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危机的实质,同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以期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现状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域涵盖了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集中区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首先,水污染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一大隐患。

长江沿岸的工业企业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

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江水中,不仅严重污染了水体,还威胁到了长江流域的饮水安全。

其次,生态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长江流域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

然而,由于乱砍滥伐、滥放渔网等不可持续的经营方式,许多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这不仅损失了生物多样性,也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后,水利工程建设也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长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因此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包括大坝、堤防等。

然而,这些工程的建设往往会破坏原生态环境,导致河流的自然过程被干扰,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长江流域生态破坏危机的实质长江流域生态破坏危机的实质是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和养成了的短视行动造成的。

长江流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其中包含了众多的生态要素和关联性,破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对整个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历史上,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导致了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加剧。

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发展经济至上的政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给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长江的环境问题

长江的环境问题

长江的环境问题【长江流域的水污染现状及防治】一、长江水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之势。

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江流域每年的污水排放量为127亿m3,90年代初约为142亿m3,10年期增了15亿m3,总量占全国排污量的40%。

而到了1998年全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为189亿m3,2001年上升至220亿m3;流域内3万多公里河长中,1998年超标河长达19%,2000年上升到26%,2001年为26.3%。

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超标率也呈上升趋势。

流域水污染,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的水污染,由于未得到有效的治理与控制,已成为长江水资源保护的突出问题。

长江水污染主要表现为:--干流近岸水域污染未能得到遏制,威胁城市用水安全。

长江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显示,长江干流岸边污染带已接近600公里;500多个主要城市取水口均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

长江干流沿岸城市污水排放量约占全流域排放总量的50%左右,其中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五大城市排污量又占干流城市排放量的70%以上。

五大城市近岸水域污染带长约400公里,目前已影响到邻近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支流污染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在支流两万多公里评价河长中,超标河长达七千公里。

其中主要污染支流水质状况为:嘉陵江干流部分江段水质达四、五类,引起部分城市饮用水困难;岷(沱)江全江水质较差,劣于三类,成都、宜宾、乐山自贡等城市江段水质更差,饮用水源水质难以得到保证;湘江水污染日趋严重,主要河段枯水期水质超标,重金属污染长期存在;汉江中下游已多次发生“水华”;黄浦江常年污染,水质劣于三类。

--湖泊富营养化仍在发展。

长江流域内的10个重点湖泊中,1999年有6个湖泊水质劣于五类。

国家重点治理的滇池、巢湖、太湖水质至今无明显好转。

2001年监测结果表明仍为五类或超五类。

目前,由于长江水体的含磷量偏高,继汉江出现水华现象后,上游的乌江也出现了水华的迹象。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一、酸雨污染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

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如煤一般含硫0.5%~5%,汽油一般含硫0.25%。

这些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而排放到大气中。

据估计,现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约1.5亿吨。

其中燃煤排放约占70%以上,燃油排放约占20%,还有少部分是由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排放的。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汽接触,就生成硫酸。

硫酸随雨雪降落,就形成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

一般正常大气降水含有碳酸,呈弱酸性,pH值小于7而大于5.6。

但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使雨雪中含有较多的硫酸,使降水的pH值小于5.6,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毁坏森林,使湖泊酸化。

如“千湖之国”的瑞典,已酸化的湖泊达到13000多个;另外加拿大也有10000多个湖泊由于酸雨的危害成为死湖,生物绝迹。

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雕塑。

例如北京的故宫、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雅典的卫城、印度的泰姬陵,都在酸雨的侵蚀下受到危害。

酸雨的危害也是跨国界的,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酸雨纠纷。

酸雨污染已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一个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长江以南的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区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

贵州是酸雨污染的重灾区,全区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省城贵阳出现酸雨的频率几乎为100%。

其他主要大城市的酸雨频率也在90%以上。

降水的pH值常为3点多,有时甚至为2点多。

我国著名的雾都重庆,雾也变成了酸雾,对建筑物和金属设施的危害极大。

四川和贵州的公共汽车站牌,几乎全都是锈迹斑斑,都是酸雨造成的。

另外,酸雨还会使农作物减产。

盘点:世界上十大最脏的“江河湖海”(组图)

盘点:世界上十大最脏的“江河湖海”(组图)

盘点:世界上十大最脏的“江河湖海”(组图)盘点:世界上十大最脏的“江河湖海”(组图)印尼200英里长的芝塔龙(Citarum)河沿岸分布着500多家工厂,这条河很可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河面上盖满垃圾,许多地方都不能看到水,在这里做垃圾生意比捕鱼谋生更有利可图,当然你在水中随时都有感染肮脏疾病的危险。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三国- 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之间- 特别难于谈判进行清理和污染防治。

由于没有有强制性法规,居民在不时有污水排入的同一湖水中洗车,甚至洗澡。

更糟的是与水接触的人很可能在此罹患血吸虫病,住血吸虫病,霍乱,肺炎,腹泻,和几种皮肤病等等。

由于受汽车行业,炼油厂,钢铁厂,农业径流及污染,化工厂和运输径流污染的多重影响,五大湖(美国/加拿大)多年备受诟病。

虽然没有沦落到名单中最差,湖泊中所积累的有毒成分有待于我们认真处理。

虽然比列表中其它江河要小(只有65英里),流经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利阿楚伊拉(Riachuela)河,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厕所,每天吸纳超过325,000吨的污水。

铅,汞,镉,硝酸盐和铜污染了这条河,影响了居住在该地区500多万人民的饮水供应。

奥农多加湖(美国)污染非常严重,被美国环境保护局认定为危险废料的重要观察点。

来自该地区长期工业活动产生的磷,氨,亚硝酸盐,汞,细菌污染物以及无点源污染物的共同作用,使这个湖变成一个有毒水源地。

萨尔诺河被认为是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农业和污水径流不断污染着河流,且没有有效治理污染的解决方法。

萨尔诺河水经常溢出河堤,从而让当地居民一再承受污染影响的风险。

信不信由你,卡拉恰伊湖(俄罗斯)已被放射性(和其它种类)废料完全污染,自1950年开始,玛雅克核废料储存设施的废料就被倾倒入湖中。

目前废物正渗入到当地土壤和岩层中,威胁到其它河流,甚至北极地区。

科学家预测,如果它污染了北极,就会向世界各地扩散。

亚穆纳(Yumana)河可以是历史和神圣仪式举行的场所,但它的污染肮脏也确实为世人所知。

污染严重南京长江河道面临生态崩溃的危机

污染严重南京长江河道面临生态崩溃的危机

污染严重南京长江河道面临生态崩溃的危机南京长江河道面临生态崩溃的危机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污染严重的南京长江河道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长江作为我国最长的河流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运输和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恶劣环境行为,南京长江河道正面临着生态崩溃的危机。

首先,长期的污染排放严重破坏了南京长江河道的生态环境。

许多工业企业未能有效处理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导致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河道中。

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对河水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还对水中的生物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一些重金属和有机物的超标含量已经超出了环境容忍度,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其次,南京长江河道的河岸工程破坏了自然河道的生态平衡。

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和交通需求,大量的堤岸填筑和固化工程对河道周边的湿地和滩涂进行了破坏。

这些湿地和滩涂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起到净化水质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然而,河岸工程不仅限制了河水的流动性,还破坏了湿地的原始状态,使得河道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

另外,过度的渔业开发也对南京长江河道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伤害。

南京地区历史上是一个渔业丰富的地方,渔业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渔业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长江河道的渔业开发变得过度。

滥捕滥捞和使用非环保的捕捞工具已经严重损害了河道中的鱼类资源。

一些重要的鱼类种群已经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危险,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南京长江河道的生态危机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为了保护和修复长江河道的生态系统,政府和公众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污染排放的惩罚力度,同时推动可持续的渔业开发和河岸工程建设。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南京长江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长江水质恶化环境危机加剧

长江水质恶化环境危机加剧

长江水质恶化环境危机加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恶化问题,环境危机也随之加剧。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于保护好长江水质,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水污染源、水质恶化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角度逐一展开讨论。

一、水污染源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发达的工业和农业地区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然而,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排放进入长江,成为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而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会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江河中。

二、水质恶化的影响1. 生态系统破坏: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水质恶化将严重影响江河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鱼类、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一些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2. 健康风险:饮用长江水的居民面临健康风险,因为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导致水中有害物质积累在人体内,引发各种疾病。

此外,由于水质恶化,长江周边土壤也可能受到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3. 经济影响: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水质恶化将对当地经济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旅游业、渔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将受到严重冲击,失去了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解决方案1. 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应加强监管措施,严格排污标准,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同时,建立健全的环保法制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对长江水污染的整治力度。

2. 推广环保科技:引入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改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

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大量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源头上降低环境污染。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居民们主动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长江水质恶化环境危机加剧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需要共同努力,推动长江水质的改善和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长江流域。

世界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

世界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

世界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作者:常斋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1年第5期文常斋河流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历史上,许多文明古城依河而建。

直至如今,地球上许多家庭仍沿河而居。

然而,人类是怎样回报河流的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排放等污染物把江河湖泊泡制成毒液之源。

以下是一组污染最严重的江河湖泊。

印尼芝塔龙河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最大的河流——芝塔龙河源于万隆以南山区,从首都雅加达附近川流而过,向西北注入爪哇海,全长272公里。

它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灌溉河流,也是当地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这条河流过去清澈迷人,两岸小桥相架,颇具流水人家的意境。

但近20多年来,伴随着附近地区的工业发展,大量工业及生活废水和杂物被排入河中,它的美丽不复存在。

如今,芝塔龙河表面铺满厚厚一层垃圾,河道被堵塞,两岸的居民无法再从河中捕鱼,因为已无鱼可捕。

他们转而从这里拾荒。

河中“藏宝”丰富,塑料瓶、破损的椅脚、橡胶手套等垃圾随处可见。

非洲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位于非洲中东部,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它的流域面积更是达到19.3万平方公里,蓄水量高达2048亿立方米,为湖岸的三个东非大国——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淡水鱼类资源。

据说早在二十年前,湖里的水清澈干净得能直接饮用。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素有“非洲明珠”之称的维多利亚湖变得十分浑浊。

每天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流入湖中,致使湖水水体高度富营养化,水葫芦大量繁殖。

维多利亚湖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直接造成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淡水鱼产量的明显下降,影响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更糟的是与水接触的人很可能在此罹患血吸虫病、霍乱、肺炎等疾病。

意大利萨尔诺河萨尔诺河流域跨越庞培(意大利古都,公元79年火山爆发,全城淹没),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市,是欧洲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农业和污水径流不断污染着河流,且没得到有效治理。

世上最“危险”五条河流

世上最“危险”五条河流

世上最“危险”五条河流
世上最“危险”五条河流
第一条河流:基伍湖,这个湖泊在非洲的中部,这里的风景其实是非常美的,但是这个湖泊可是一个定时炸弹,因为这里含有很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度一高就会起火,还有可能爆炸。

第二条河流:印尼的西大鲁河,这个地方是世界上最脏的河流,其实并不是因为自然环境造成的,纯粹是因为当地人民不保护环境。

在这个湖面上飘满了各种垃圾,甚至都已经看不到湖面了,水下还有各种各样的化学制品。

在河流的附近,有两千多家工厂,无一例外,这些工厂都会把工业废水排放到这条河流里面,由于当地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站,所以当地人都会把垃圾扔到河里面。

第三条河流:索马里河流,这个地方大家应该很熟悉,在这里生活着一千多名的海盗,因为这里的人们非常贫困,所以就会武装攻击,打劫过路船只的钱财和食物,这些人就像强盗一样爬上你的船,拿了
东西就跑,有时候还会打伤人,非常危险。

第四条河流:卡拉恰伊河流,这个湖泊位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南部,这是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河流,在1949年到1950年之间,这里投放了大量的放射性废料,因此这一条河流,游客不碰水也有危险,单纯是靠近这条河的村民都会受到伤害,有生命危险。

第五条河流:力拓河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境内的一条河流,这里的河流是酒红色的,因此当地人又叫它“红酒河”。

但是这河流的腐蚀性非常高,扔一块金属放下去都能消失的无影无踪,要是游客用手指短时间碰水也能“融化”了,不过这条河流虽然危险,但是风景还是非常美的,只要不掉下去就行了。

水信息网——2010美国十大危险河流描述

水信息网——2010美国十大危险河流描述

水信息网——2010美国十大危险河流描述前言通过《最危险河流报告》,25年来美国河流协会一直在监控着全美国处于危机之中的河流,并支持基层支持来阻止对河流的进一步威胁,如兴建水坝提案、采矿行动、燃煤火力发电以及未处理污水的大量排放。

同当地伙伴、媒体、选出的官员以及关切的公民进行合作,我们在河流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这成功同时也属于依靠河流生存的居民、鱼类以及野生动物。

以下这些是25年来一些成功的例子:西北地区加利福尼亚州艾尔瓦河:华盛顿(1992,1995)威胁:两座水坝两座已经过时的水坝挡住了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附近的艾尔瓦河将近100年,使大马哈鱼洄游遭到严重破坏。

2我们的支持促成了拆除水坝的解决方案。

拆除工作预计将于2011年开始,并将恢复超过70英里从山脉到海的河段。

其他西北地区的胜利包括将哥伦比亚河的汉福德河段(1998年最危险河流之一)作为国家历史文物而保护起来,以及位于阿拉斯加和英属哥伦比亚的阿尔塞克和塔茨恩式尼河(1990-1993年最危险河流之一),美国河流协会防止在此地进行有可能是毁灭性的铜矿开采行为。

克拉马斯河:(1987-1990;2002-2003)威胁:水坝,灌溉抽水,污染2010年,在经历了数年谈判之后,美国河流协会签署了历史性的协议,内容为拆除克拉马斯河上的四座水坝,这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河流恢复行动。

协议将恢复多达350英里的大马哈鱼栖息地,解决盆地几十年以来的用水争端,并为渔业、部落以及农业社区提供更大程度上的经济安全。

同样是在加州,威胁到桑马特洛克里克河(2007年最危险河流之一)的修路提案被否决,对拓鲁姆河(2005年最危险河流之一)构成威胁的管道提案也被否决。

北部洛基山脉平头河北部分支:蒙大纳州(2009)威胁:开矿、采油及天然气钻探提案英属哥伦比亚的开矿、采油及天然气钻探提案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平头河北部分支及其原生鱼类和野生动物构成了威胁,受影响的还有冰川国家公园内及其周边的旅游业机会。

世界十大河流面临严重危险

世界十大河流面临严重危险

世界十大河流面临严重危险
世界十大河流面临严重危险
格兰德河、长江、湄公河、怒江、墨累—达令河、恒河、印度河、拉普拉塔河、尼罗河、多瑙河
世界自然基金会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称,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的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涸危险。

题为《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列出了受威胁最深的大河:亚洲的湄公河、怒江、长江、恒河和印度河,欧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非洲的尼罗河,大洋洲的墨累—达令河。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这10条“人类的血脉”正遭受人为破坏:河水被抽干,水坝破坏生态系统,污染严重,而生活在流域中的人类和野生动物也面临威胁。

据悉,全球大约4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流域,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

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历史报告和专家的建议起草了这份名单。

被选中的都是已经遭遇多重破坏,在未来10年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的淡水流域。

1.格兰德河主要威胁:抽水过度,盐化,外来物种入侵
2.长江主要威胁:污染,捕捞过度
3.湄公河主要威胁:捕捞过度,149座规划中的大坝,森林采伐,污染
4.怒江主要威胁:16座申请中的大坝
5.墨累—达令河流域主要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盐化,气候变暖
6.恒河主要威胁:抽水过度,14座申请中的大坝,气候变暖
7.印度河主要威胁:气候变暖,抽水过度,污染和6座申请中的大坝
8.拉普拉塔河流域(包括巴拉圭河、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主
要威胁:27座申请中的大坝,河道疏浚,捕捞过度,气候变暖和污染
9.尼罗河主要威胁:气候变暖,抽水,外来入侵物种
10.多瑙河主要威胁:8个申请中的大坝,航运设施,防洪设施,污染和外来入侵物种。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全球十大河流面临最严重干涸危险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全球十大河流面临最严重干涸危险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全球十大河流面临最严重干涸危险佚名
【期刊名称】《节能与环保》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3月20日发布的题为《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报告中称,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包括长江在内的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涸危险。

【总页数】1页(P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7
【相关文献】
1.世界十大河流面临严重危险 [J],
2.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全球21条河流生态退化 [J],
3.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公布全球有毒物污染最严重十大地区 [J], 未然
4.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欧洲碍河建筑物清除及河流连通性恢复的可能性分析报告》[J], 江文(编译);李慧(编译)
5.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中国风电保险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河流流域生态退化:长江居首

全球河流流域生态退化:长江居首

全球河流流域生态退化:长江居首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新近公布的一份国际报告显示,由于水坝建设威胁淡水生态系统,全球有21条河流及其流域生态严重退化,中国长江流域不幸排名第一。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险境中的河流——水坝与淡水生态系统的未来》的报告说,在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上建成、拟建或在建的水坝有46座(主要在其上游金沙江),长江是世界上拥有拟建或在建水坝最多的河流,这严重影响了长江的河流生态。

他们在报告中指出,大坝在提供水和电力的同时,还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现在,世界上60%的大江大河已被水坝、运河和引水工程所阻断。

由于大坝及其附属水利设施的建设,导致了众多淡水栖息地和物种的丧失。

水坝提供的水,大部分被效率很差的灌溉系统浪费了——全球每年浪费的水多达1500万亿升。

报告认为,当前,大坝建设的高潮已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对水和能源的急迫需求,生态系统和特有物种及其栖息地受到的威胁就更大。

目前最热心建坝的是中国和土耳其。

中国在建大坝有88座,拟建大坝为数可观;土耳其在建大坝有60座,拟建大坝有50余座。

据2003年的统计,中国、土耳其、伊朗和日本4个国家所拥有的在建大坝数量占了世界在建大坝总量的67%。

专家们建议大坝建设频繁的国家,应有计划、系统地在全流域范围内进行决策。

批准兴建的大坝要使其对环境影响最小、社会效益最大。

政府、开发商和金融学家们应该遵守和贯彻世界水坝委员会的建议,负责任地保护好所剩不多的淡水栖息地和物种。

发展:谁的发展,为了谁而发展《中国青年报》日前刊登彭兴庭的文章说,虎跳峡水利枢纽规划自去年4月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查以来,就一直遭到民间环保组织的反对。

近日,9家民间环保组织举行了一场题为《中国西南水电开发热的冷思考》的研讨会,发出名为《留住虎跳峡,留住长江第一湾》的呼吁书,要求停止虎跳峡“一库八级”梯级水电站的建设。

清华大学教授汪晖作为活动发起人之一,在会上由此而谈到现代化与发展主义,指出目前中国水电开发必须首先回答“是谁的发展,为了谁而发展”这个问题。

全球十大河流面临干涸危险

全球十大河流面临干涸危险

全球十大河流面临干涸危险严循东 2007年3月22日导读长江:长江正面临史无前例的严重污染情况,这是受到急速及大规模的工业及国内发展所致。

在过去五十年,污水、工业废料及轮船排放物,令长江的污染程度加剧七成,成为中国工业急速发展的最大牺牲品。

现时中国全部工业废料及污水几近一半排入长江里。

在全球最大水利工程的三峡大坝内,水库底部充斥各种垃圾,船只污水,猪及其它动物的排泄物,工厂、医院及矿场的有毒或辐射性废料,造成严重污染。

多瑙河:由德国流经东南欧入黑海的多瑙河,是欧洲最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因为建了太多水坝,使该流域80%的湿地和漫滩遭到破坏,威胁河内生物及植物生态。

其中欧洲占了超过一半鱼的品种,是在多瑙河发现的。

尼罗河:受到全球暖化影响,非洲地区的渔业遭受严重打击,即使是轻微的温度改变,也足以改变江河水位及鱼类产量。

在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尼罗河,数千年以来一直是该区的最大水源,到了2025年,可能会面临缺水危机。

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日发布题为《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说,由于受到污染、兴建水坝及气候变暖等问题影响,世界上的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涸危险,一万种淡水生物中有1/5绝种或濒危。

报告中列举的面临最严重干涸危险的10条大河包括亚洲的湄公河、萨尔温江、长江、恒河和印度河,欧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非洲的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澳大利亚的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

该基金会促请各有关政府订立措施,加强保护河流、湖泊及湿地,因为这是全球数以亿计人的珍贵水源,而全球41%的人口是居于十大濒危河流区域的。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项目负责人杰米·皮托克呼吁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改变观念,对淡水危机予以足够重视,以免在不远的将来付出代价。

他认为,各国政府应把河流和湿地的保护看作是国家安全、国民健康和经济成就的一部分,应重点研究如何避免农业和工业用水的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面临最严重危机的十大河流——污染是长江的头号威胁河流让人类感到安宁,因为它确定无疑将去向何方,永远也不会去向别处。

也许曾经一段时间,这是事实,但现在已不然。

即使世界最大的河流再也不能保证畅通无阻到达海域。

目前,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格兰德/布拉沃河(Rio Grande-Rio Bravo),已常常不能到达墨西哥湾,其力量已被水坝、农田灌溉工程和城市供水系统削弱。

印度河(Indus)、尼罗河(Nile)、墨累―达令河(Murray-Darling)、科罗拉多河(Colorado)等,它们曾经都是汹涌澎湃的河流,而现在只能挣扎着迈向海洋。

水的抽取只不过是河流入海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水坝和渠道破坏栖息环境,将河流与其冲积平原切断,并改变动植物所依赖的河水的自然涨落。

外来入侵物种在河岸大量繁殖,驱逐原生鱼群、堵塞水道。

污染物使水质变坏,导致原本养育生命的河流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

另外,气候变化威胁并改变着河流已经遵循了数千年的所有水文规律。

为什么这些事实很重要?因为处于危机中的河流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河流盆地是大自然聚集并向人类提供用水之处。

河流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发电、交通、休憩和旅游服务,以及旱涝调节、养分和沉积物持留功能,以及提供多样性的动植物的生境,这些功能宝贵但却常常被低估。

淡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收入与生计的来源,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尤其如此。

有研究已经估测出河流流域的经济价值数以十亿美元计(Schuyt,2005)。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定的这10大河流中,其中有些已经遭受着最严重的威胁,有些则将要承受最严重的影响。

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阐明世界上大河流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来鼓励对话,引发辩论,敦促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以免为时过晚。

因此,所列出的河流中,有些已经破坏到若不努力采取切实恢复措施,它们可能就会消失;有些相对完好,但若不立刻采取保护措施则将出现大规模退化。

通过分析8个国际评估报告(如《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湿地和水资源综合报告》)的结果,WWF从影响225条河流的诸多已知因素中,评出了世界河流面临的6个最严重的威胁:水利等基础设施、过度取水、气候变化、外来物种、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

WWF提供这份概述性报告是要特别指出全球面临最严重危险的重要河流,并强调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的重要性。

着眼于分析具有高度重要生态功能和影响大量人口的流域,并考虑世界各大洲的代表性,WWF 所列出的这10大最危险的河流为:萨尔温江(Salween-Nu )、拉普拉塔河(La Plata )、多瑙河(Danube )、格兰德河(Rio Grande-Rio Bravo )、恒河(Ganges )、墨累-达令河、印度河、尼罗河、长江和湄公河-澜沧江(Mekong-Lancang )。

1 引言人类文明诞生于江河岸边。

千百年来,这种关系一直较为融洽。

然而,在过去的50年里,我们已比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都更为迅速和广泛地改变了生态系统(《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 ),2005) 。

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导致了淡水生态系统前所未有的变化和相应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物多样性公约》(CBD),2005年;MA ,2005 )。

今天,41%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承受着水压力的江河流域( CBD ,2005) 。

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川、溪流、湖泊、池塘、地下水、洞穴水、泉水、漫滩和湿地(泥沼与沼泽),它为人类提供饮用水、卫生、农田以及交通、发电和娱乐服务( CBD ,2005;MA ,2001 );具有调节洪涝、干旱、养分与沉积物的重要功能,而这种功能却往往被人们忽视 ( CBD ,2005;MA ,2001 )。

淡水生态系统也是各种动植物的生境,这些动植物是维持收入和生计的食物和纤维的重要来源,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尤其如此( CBD ,2005;MA ,2001 ) 。

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是巨大的。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1万种淡水物种中的20%以上已经灭绝、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 ( CBD ,2005 ,图1) 。

在淡水环境中,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比例是最高的(MA ,2005 )。

现在,渔业捕捞和淡水使用已远远超过目前可以承载的界限,更不用说未来的需求(MA ,2005 )。

自然变化、生境丧失和退化、水抽取、过度开发、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威胁到地球上的淡水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生物资源( MA ,2005年;CBD ,2005 )。

虽然人们越来越关注维持淡水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但对水的需求本身也正在迅速增加 (UNESCO ,2003;CBD ,2005) 。

因此,改进对淡水生态系统的管理日益迫切。

WWF的报告并不能详尽描述淡水生态系统受到的一切威胁,也不能提供充图1 淡水生命行星指数 (WWF 生命行星指数2004显示淡水物种群落下降)分的定量分析以纯粹客观地介绍面临最严重威胁的河流的情况,因为数据资料不足。

该报告概括了威胁主要河流完整性的社会、水文、气候、生物等各种因素。

从发表的文献资料和基金会的专长领域出发,这份报告提供了WWF在2007年对世界河流面临最严重威胁的观点以及在此信息的基础上对10大最危险河流的判断。

WWF在报告中提出3个问题:①淡水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压力和动力是什么?②这些威胁的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什么?③可以提出什么建议或办法以解决这些威胁?为回答第一个问题,报告总结了8个广泛而权威的全球评估报告的结果,确定了出现频率最大的6种威胁,即:水利基础设施(包括水坝)、过度取水、气候变化、外来物种、过度捕捞和污染。

为回答第二个问题,报告找出了最能说明这些威胁的10大流域。

我们把重点放在《世界流域》报告(Watersheds of the World,Revenga et al,1998)所定义的主要流域中的永久性河流。

按以下几点来选择这些流域:(1)如WWF“全球200”生态区分析所确定的,流域应当处于或包含高度生态重要性的区域;基于文献对淡水鱼种丰富度和特有性的描述,流域应是具有濒危珍稀物种和迁徙鸟类的地区。

(2)面临来自大量人口的高度威胁(以及为大量人口所依赖)。

(3)具有各大陆的代表性,可以描绘生态系统所面临威胁的细微部分。

我们使用Alcamo(2003)、Duraiappah(2002)、Daily(1997)提供的线索,依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来考察完好的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给人类提供的服务所受到的威胁。

WWF选定那些正在遭受威胁的河流和那些较为完好但即将面临威胁的河流。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流域遭受多重威胁(例如, 几乎所有河流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过度取水的威胁) ,而且这些威胁往往互相作用,但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专注的10条流域分别是每一种威胁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表1)。

表1 世界面临最严重危机的10大流域及其威胁河流 相应威胁萨尔温江—怒江(Salween - Nu)水利基础设施—水坝多瑙河(Danube)水利基础设施—航行设施拉普拉塔河(La Plat)水利基础设施—水坝和航行设施格兰德河—布拉沃河(Rio Grande - Rio Bravo)过度取水恒河(Ganges)过度取水印度河(Indus)气候变化尼罗河—维多利亚湖(Nile-Lake Victoria)气候变化默累—达令河(Murray-Darling)物种入侵湄公河—澜沧江(Mekong - Lancang)过度捕捞长江污染最后,报告提出一些更好地管理这些流域的解决办法。

WWF针对6种威胁和体现这些威胁的10大流域,提供流域综合管理框架下可操作的建议。

2 世界十大危机河流的主要问题诊断2.1 水利设施建设——萨尔温江—怒江(亚洲)、多瑙河(欧洲)、拉普拉塔河(南美洲)萨尔温江全长2 800km,流域面积271 914 km2,人口密度22人/ km2 (WRI,2003),主要经济活动为渔业和农业。

主要面临来自水坝等水利工程的严重威胁,有16个大坝在建。

多瑙河全长2 780km,流域面积801 463 km2(ICPDR,2004),人口密度102人/ km2 (WRI,2003),主要经济活动为工业和航运。

主要面临来自航运设施的严重威胁。

8个大坝在建,还面临污染和入侵物种的威胁。

拉普拉塔河全长4 030 km,流域面积300万 km2(ICPDR,2004),人口密度33人/ km2 (Bereciartua and Novillo,2002),主要经济活动为农业和渔业。

主要面临来自水利设施和航运设施的严重威胁。

27个大型水坝在建(WWF,2004),同时还面临气候变化、污染、过渡捕捞的威胁。

全球范围内,自由流淌的河流,特别是那些长度超过1 000km的河流已越来越少见。

世界最长的177条河流中只有21条(占12%)顺利地从源头流到大海,萨尔温江是东南亚最后一条自由流动的河流(Goichot,2006 ) 。

自由流动的河流具有水的净化、泥沙搬运和沉积、支持海岸和珊瑚礁以及文化和审美服务的功能,人类从中受益。

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自由流动的河流对全球生态系统及其营养和沉积物形成的贡献。

自由流动的河流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若不充分认识这种现象,人类将失去它(Goichot,2006 )。

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虽然水坝提供的益处如水电常常被誉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这些利益往往不能抵消其对社会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水坝工程常常将它们带来的好处如电力、国民收入和淡水转移到本流域以外的地方,并使全世界大约4 000~8 000万人失去家园(WCD,2000)。

大坝施工往往隔断了许多鱼类(在世界许多地方是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产卵和觅食的地方,而且使季节性水流模式在时间上滞后,使原本被带往下游地区形成三角洲的土地和养分的泥沙停留在水库的边缘。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考虑以发展生态旅游和铁路运输等来替代大坝、航运等水利设施。

落实世界大坝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Dams,WCD)的建议,将有助于在保障当地人们的社区、传统生活、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公平地发展流域经济。

2.2 过度取水——格兰德河(北美)、恒河(亚洲)虽然格兰德河和恒河处在地球东西两面,它们却面临非常类似的问题,即为了增加灌溉和国内消费而过度取水。

格兰德河全长3 033km(美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607 965 km2,人口1 000万 (WRI,2003),主要经济活动为农业。

主要面临取水过度的威胁,另外还有水利设施、盐渍和入侵物种。

恒河全长2 507km(Newby,1998),流域面积1 016 124 km2,人口密度401人/km 2 (WRI,2003),主要经济活动为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