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1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二:问答题1.细胞生物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显微水平的细胞学研究、实验细胞学阶段、亚显微结构和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阶段。
第二章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一:名词解释1.细胞: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2.细胞内膜:在真核细胞中,除质膜外,细胞内还有丰富的膜结构,它们形成了细胞内各种膜性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膜泡等,称为细胞内膜。
3.原核细胞:是指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没有典型的核结构的原始细胞形态。
4.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内膜与质膜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具有很多共性,把质膜和细胞内膜总称为生物膜。
5.生物膜系统:是指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膜性结构或细胞器,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及核膜等。
6.单位膜(unit membrane):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均呈“两暗夹一明”的形态结构,又称为单位膜。
7.真核细胞: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被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体系。
8.细胞表面:以质膜为主体,包括质膜和质膜外表面的细胞被或糖被以及质膜内侧的胞质溶胶,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多功能复合体系。
9.真核细胞的超微结构:生物膜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细胞骨架系统、细胞质溶胶。
10.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
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一:名词解释1.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膜将细胞中的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维持细胞特有的内环境。
2.细胞外被(cell coat):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也称糖萼。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名词解释: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解答题:细胞对生命活动的意义,细胞的共同属性易考点:首次命名植物细胞的人,发现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事件,提出DNA 双螺旋模型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分辨率,电子显微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培养,细胞系,细胞株,细胞融合,干细胞解答题: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原理易考点: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及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光镜的分辨极限,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轮廓以及观察的范围,透射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三维立体形貌。
第四章细胞膜名词解释:生物膜,细胞膜解答题: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特性,耦联运输易考点:功能复杂的膜中所占蛋白质的比例大,三种膜蛋白的存在形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选择题形式),糖萼的本质第六章内膜系统名词解释:内膜系统,细胞质解答题: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的功能易考点:内质网的标志酶,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形成面,成熟面),溶酶体的标志酶第七章线粒体名词解释: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分子伴侣,导肽解答题:描述线粒体的结构易考点:光镜下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各部位的标志酶,呼吸链的复合体中每个复合体有哪些物质,线粒体疾病的特点,化学渗透学说主要知道氧化放能第八章细胞骨架名词解释: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结合蛋白解答题:微管的体外装配,影响微管装配的因素,微管的功能(简单描述),微丝的组装过程,影响微丝组装的因素,微丝的功能,中间纤维结合蛋白的功能,中间纤维的组装的控制以及影响因素,中间纤维的功能第九章细胞核名词解释:核型,核纤层,细胞骨架,核基质,解答题: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点,核仁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易考点:核基质的功能,人体哪几号染色体上有核仁组织区。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在医学领域中的基本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
它涉及细胞的分子、细胞器、细胞膜、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细胞死亡、细胞分化、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等多个方面,旨在揭示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代谢、生长、分化、适应环境等功能。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各自承担着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信息的DNA,负责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
二、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通过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终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酶联受体途径、离子通道受体途径等。
细胞信号传导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代谢等。
三、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诞生到下一次分裂的整个过程,分为G1期、S期、G2期和M期。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进而引发肿瘤等疾病。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其中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四、细胞死亡与疾病细胞死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终止,分为凋亡和坏死两种类型。
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对生物体具有积极意义,如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等。
坏死是一种非程序性死亡,通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如感染、缺血等。
细胞死亡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五、细胞分化与疾病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从一种形态和功能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和功能的过程。
细胞分化异常会导致组织器官发育异常,进而引发先天性疾病。
细胞分化调控异常还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
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复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到达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那么(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
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那么。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引言概述: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生物学过程及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细胞的组成、功能、分裂、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并综合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细胞的组成1.化学组成:细胞主要由有机物质(蛋白质、核酸等)和无机物质(水、离子等)组成。
2.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的功能。
3.细胞器:包括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各自担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二、细胞的功能1.能量转化: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等能量供应细胞生活活动。
2.遗传信息传递:细胞通过DNA遗传物质的复制与传递,确保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3.蛋白质合成:细胞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各类蛋白质,担任生化反应催化剂和结构材料。
4.信号感知与传导:细胞通过感受外部和内部信号,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相应的生物学反应。
5.细胞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实现细胞的增殖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三、细胞分裂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通过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有序分离完成。
2.无丝分裂:指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直接分离到两个子细胞。
四、细胞信号传导1.细胞外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2.信号转导通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分子和内部信号分子等组成的信号传导链路,实现细胞内信号的传输。
3.激活的效应器:信号转导通路最终会导致某些效应器蛋白的活化,如转录因子的激活,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五、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的类型: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死亡)和非程序性细胞死亡(如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
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包括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等。
3.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生长因子的缺乏、DNA损伤等。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完整版)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By 小羊,小生(修整)友情提示:知识点很多,重点加粗,书中得表格均有,有些重点需掌握绘图(请查阅书本)。
主要考点:名词解释,细胞得结构与功能。
建议系统总结一下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得标志酶与各自得功能。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就是从细胞得显微,亚显微与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得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得学科。
2.对细胞概念理解得五个角度:①细胞就是构成有机体得基本单位;②细胞就是代谢与功能得基本单位;③细胞就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得基础;④细胞就是遗传得基本单位;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得生命。
⑥细胞具有全能性。
3.生物界划分得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比较:p13表2-15.真核细胞特点得理解:①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得膜相结构体系-生物膜系统②以核酸,蛋白质为主要成分得遗传信息表达体系-遗传信息表达系统③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得细胞骨架体系-细胞骨架系统④细胞质溶胶6.生物大分子:细胞内主要得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多糖。
7.核酸(nucleic acid)得基本单位:核苷酸。
8.核苷酸:核苷酸由戊糖,碱基与磷酸三部分组成。
9.DNA分子得双螺旋结构模型(p18图2-8):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得多核苷酸链组成,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得核苷酸方向就是5’→3’,另一条就是3’→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简而言之:DNA分子就是由两条反向平行得核苷酸链组成。
10.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得一套完整得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1112.核酶(ribozyme):核酶就是具有酶活性得RNA分子。
13.蛋白质(protein)得基本单位:氨基酸。
14.肽键:肽键就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得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得氨基经脱水缩合而成得化学键。
15.肽(peptide):氨基酸通过肽键而连接成得化合物称为肽。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一、第二章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
病毒具备了复制与遗传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但不具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不完全的生命体;病毒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病毒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结构、原料、能量与酶系统进行增殖,是彻底的寄生物。
因此病毒不是细胞,只是具有部分生命特征的感染物。
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细胞生存与繁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细胞膜、DNA与RNA、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和酶。
这些结构及其功能活动空间不得小于100nm。
因此,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又要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的细胞,似乎是不可能存在。
3.请你在阅读了本章以后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提出新的补充。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i.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
ii.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在原核细胞内转录与翻译可同时进行。
4.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你是否能提出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细胞的生存必须具备细胞膜、核糖体、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物质和结构:i.细胞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为DNA、RNA、蛋白质的复制、转录翻译提供了结合位点,使代谢反映高效而有序的进行;又为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提供了选择性物质运输的通道,其中伴随能量的传递。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是运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等生命活动规律和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科学,时现代医学新的前沿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P-12、干细胞:干细胞即起源细胞,是存在于人或动物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组织器官中的一类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P-2623、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自然界中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真核细胞进化程度高,其结构比原核细胞更为复杂,细胞内为细胞核和细胞质两大部分。
在真核细胞之中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
P-294、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仅由细胞膜包被,细胞内原生质也少分化,没有核膜,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
在细胞膜之外有一坚韧的细胞壁。
自然界中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成为原核生物p-285、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大分子物质是由有机小分子聚合而成,主要包括核酸、蛋白质(生命大分子)和多糖。
其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在细胞内执行各自他特定的功能6、蛋白质组学: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7、单位膜:在横切面上表现为内外两层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中间夹一层电子密度低的明线,暗层约2nm 明层约3.5nm,膜全层厚约为7.5nm,这种“两暗夹一明”的结构被称为单位膜p-418、初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是指由高尔基体以出芽形成的内含多种水解酶,但不含作用底物,酶无活性的小体p-99保持溶酶体的最适环境pH为5.09、次级溶酶体:是指由初级溶酶体与含底物的小泡融合而成的,含有活动性的水解酶和消化代谢产物的溶酶体,又称之为活动性溶酶体。
P -9910、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亚单位,属两性电解质。
每一个氨基酸由一个碱性的氨基(—NH2)和一酸性的羧基(—COOH),以及结构不同的侧链(---R)。
1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一条或几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免费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免费1.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英国的罗伯特·胡克通过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胞,他在1665年发表了《显微观察法》一书,揭示了植物组织的细胞结构。
随后,安杰罗·方丹和马修·舒莱登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动物的细胞,发现了现在所称的“细胞”。
1831年,罗伯特·布朗发现了核,1824年,弗里德里希·舍莱登则发现了一种叫做“细胞质”的物质。
这些重大的发现和探索,奠定了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为后来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内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组成的。
细胞质是细胞内含有其他细胞内质结构的物质,细胞核则是指细胞内含有DNA和RNA的结构,它负责控制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起着分离细胞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参与到许多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此外,细胞内还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细胞器,比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协作来维持细胞的正常运作。
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重要基础。
3. 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方法细胞生物学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实验方法,比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分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这些方法使得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微小结构和细胞器,同时也可以对细胞内的生命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中,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生物细胞结构和形态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放大细胞内的微小结构,从而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对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便利条件。
电子显微镜则可以放大细胞的微小结构至更小的程度,它可以观察到微小细胞器和生物体内的微观结构,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和信息。
4. 细胞生物学的意义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小的功能单位,它承担着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职责。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细胞是如何实现生长、分裂、分化,并具有各种形态和功能的。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1)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2)具有典型的细胞膜3)一个环状双螺旋DNA是遗传信息量的载体4)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蛋白质5)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6)体积仅有细菌的十分之一,能寄生在细胞内繁殖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细胞虽然是地球上主要的生命形式,但并非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病毒是比细胞更小的生命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体外独立生活,它们必须在细胞内才能繁殖与遗传。
从其生活史可知它与细胞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病毒的生活史可分为5个过程:①吸附②侵入③复制④装配⑤释放。
3.真核细胞代表:单细胞生物、原生生物原核细胞代表:细菌、蓝藻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分辨率光源透镜真空成像原理裸眼:0.2mm光镜:0.2μm 可见光玻璃透镜否利用样本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电镜:0.2nm 电子束电磁透镜是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形和透射成明暗反差2. 荧光镜:光源是高压汞灯冷冻蚀刻技术:用于观察核孔复合体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用于观察细胞膜结构第四章细胞质膜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1、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生长细胞完成多种生理功能所必须的;2、膜的不对称性,包括膜脂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2.何谓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答:内在膜蛋白多数为跨膜蛋白,也有些插入脂双层中,它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通过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与其相互作用;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插入到膜双层之间,有少数与糖脂共价结合。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之为 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显微镜分辨率的大小取决于光源波长A,物镜镜口角α (标本在光轴的一点对物镜镜口的张角)和介质折射率N。负染技术:负染就是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醋酸双氧铀)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进行染色;吸去染料,样品干燥后,样品凹陷处铺了一薄层重金属盐,而凸的出地方则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图),分辨力可达1.5nm 左右。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亦称冰冻断裂(freeze-fracture):标本置于-100C 的干冰或-196C 的液氮中,进行冰冻。然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 后,冰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断面结构,称为蚀刻(etching)。蚀刻后,向断面以45 度角喷涂一层蒸汽铂,再以90 度角喷涂一层碳,加强反差和强度。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化样品,把碳和 的膜剥下来,此膜即为复膜(replica)。复膜显示出了标本蚀刻面的形态,在电镜下得 的影像即代表标本中细胞断裂面处的结构(图) 密度梯度离心是将要分离的细胞组分小心地铺放在含有密度逐渐增加的、形成密度梯度的、高溶解性的、惰性物质(如蔗糖)溶液的表面进行离心,不同组分以不同的沉降速率沉降。
2、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与核仁,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病毒
支原体:又译为霉形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具有典型的细胞膜,一个环状的双螺旋DNA作为遗传信息量不大的`载体,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约700 多种蛋白。支原体是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
医学细胞生物学要点

1.电镜与光镜的主要区别?什么叫显微镜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照明源,将微小的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光学仪器;而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样品的透射或反射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仪器。
显微镜分辨率:分辨率或称分辨力是指在人眼明视距离处,能够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距离的能力。
2.电镜主要分哪二类?透视和扫描3.流式细胞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该技术普遍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定量,细胞周期分析,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活细胞分类纯化等领域。
4.配制培育基时调节pH值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有的培育物对生长环境PH值要求高,有的则要求低,不同培育物的最适生长pH不同5.细胞传代培育的目的是什么?传代培育是组织培育常规保种方式之一。
也是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
当细胞在培育瓶中长满后就需要将其稀释分种成多瓶,细胞才能继续生长。
这一进程就叫传代。
传代培育可取得大量细胞供实验所需。
6.蛋白质电泳的种类及特点?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利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
特点:分辨力高和固相免疫测定特异性高,敏感等7.核酸杂交技术的分类?按照杂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DNA与DNA;RNA与DNA另外:Western blot,按照杂交对象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固相杂交,液相杂交,原位杂交。
8.聚合酶链式反映PCR的实施步骤是什么?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25℃-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 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
4.还有就是体外快速DNA复制9.细胞膜的大体特征是什么?细胞膜把细胞包裹起来,使细胞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固性,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

一、名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分化等。
细胞分化:其本质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功能蛋白质的过程。
质膜(plasma membrane):又称细胞膜,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内膜:形成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biomembrane):质膜和内膜的总称。
细胞外被:也叫糖萼,由质膜表面寡糖链形成。
膜骨架:质膜下起支撑作用的网络结构。
细胞表面:由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
脂德陋(lipid rafts model):即在生物膜上胆固醇等富集而形成有序脂相,如同脂筏一样载着各种蛋白。
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
被动运输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输。
水孔蛋白(aquporins ; AQPs):或称水分子通道,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
不具有"水泵"功能,通过减小水分跨膜运动的阻力而使细胞间的水分迁移速度加快。
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
通道蛋白:跨膜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又称离子通道。
配体门通道:受体与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引起通道构象改变,"门"打开,又称离子通道型受体。
协同运输: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
动物细胞中常常利用膜两侧Na+浓度梯度来驱动。
植物细胞和细菌常利用H+浓度梯度来驱动。
分为:同向协同和反向协同。
膜泡运输: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endocytosis)和胞吐作用(exocytosis)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胞吐作用:包含内容物的囊泡移至细胞表面,与质膜融,将物质排出细胞之外底物水平的磷酸化:由相关酶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直接转移到ADP分子生成ATP的过程。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纲要
本文档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旨在为研究和研究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储
存遗传信息。
-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分子合成等。
2. 细胞分裂
-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关键过程。
-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的分裂方式。
3. 细胞器的功能
- 内质网:合成、贮存和运输蛋白质。
- 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 高尔基体:合成和分泌物质。
- 溶酶体:消化和清除细胞内垃圾。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4. 细胞信号传导
- 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
- 细胞间通过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通信。
- 信号可以是化学物质、细胞因子等。
- 信号传导的方式有激活受体、信号转导和应答。
5. 细胞分化
- 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 细胞分化产生不同功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
- 分化过程受到基因调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本文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器的功能、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分化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为学习和研究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的胞浆,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2.细胞膜细胞膜由脂质双层组成,其中插入了各种蛋白质和糖类分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常见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它们在细胞功能和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内质网内质网是一个包裹着膜的通道系统,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转运。
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类型。
5.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内质网的延伸,起到修饰、分拣和包装蛋白质的作用。
它将修饰好的蛋白质包装成囊泡,然后运送到不同的位置。
6.溶酶体溶酶体是一种包膜的细胞器,负责分解细胞内的废弃物和降解有害物质。
它包含有各种水解酶,可以将废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质。
7.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产生能量的地方,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中的氧化反应产生ATP。
线粒体有自己的膜结构和DNA,具有双层膜结构。
8.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给植物赋予绿色。
9.细胞骨架细胞骨架由纤维蛋白构成,包括微观丝状物质(如微丝和微管)和中间丝等。
细胞骨架提供细胞形态维持、运动和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定位等功能。
10.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过程,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是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
11.细胞生命周期细胞生命周期包括细胞分裂和非分裂期,包括G1期(细胞生长期)、S期(DNA复制期)、G2期(前期)、M期(细胞分裂期)和G0期(细胞非分裂期)等。
12.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中的很多事件都需要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控。
包括激活受体、次级信号传导分子和细胞内信号转导。
13.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规范的细胞死亡过程,与发育、组织修复和免疫等过程密切相关。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细胞的组成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体物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和胞浆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起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核则包含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2.细胞的分类根据有无细胞核,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其DNA直接存在于细胞质中。
真核细胞则有细胞核。
3.细胞器的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常见的细胞器包括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高尔基体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
线粒体则是细胞内能量的中心,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
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中心。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工厂。
4.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的繁殖方式,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常见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纺锤体形成等过程。
无丝分裂则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DNA复制和细胞切分。
5.基因基因是细胞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由DNA编码,控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突变和突变积累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6.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能量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合成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组分的过程。
能量代谢则是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方式获得和利用能量的过程。
7.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信号传导网络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
信号传导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行,也可以通过细胞内的信号途径进行。
8.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机体调节细胞数量的重要方式。
细胞凋亡可以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发生,是保持细胞内稳态的重要机制。
9.干细胞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特殊细胞。
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也是组织再生和治疗疾病的重要资源。
10.细胞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工程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造和利用细胞的特性。
细胞生物工程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以上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指应用生物学原理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分支。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许多细胞器;细胞器是各种功能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复制和细胞核分裂的过程,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等;无丝分裂是指细菌和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
三、细胞的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其中,蛋白质合成、脂类代谢、核酸代谢和糖类代谢是细胞代谢中的重要过程。
四、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间通过化学物质、电信号或细胞接触传递信息的过程。
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等方式。
信号传导的主要方式有自分泌、兴奋传导、突触传递等。
五、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细胞增殖是细胞数量的增加。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平衡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稳态以及抗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六、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分裂到下一个分裂的过程。
包括G1期(细胞生长)、S期(DNA复制)、G2期(准备分裂)和M期(有丝分裂)。
七、干细胞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对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以及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重要学科。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分裂、细胞代谢、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干细胞等知识点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
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
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
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物输出到细胞质, 而后快速通过核孔复合物回到细胞核。
核输出信号:作为核内物质输出细胞核的信号,帮助核内的某些分子迅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受体为exportin。
6.核质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通过核定位信号运送到细胞核,如各种组蛋白、DNA合成酶类、RNA转录和加工的酶类、各种起调控作用的蛋白因子等。
是一种丰富的核蛋白, 在核小体的装配中起作用。
核定位信号:核质蛋白的C端有一段信号序列,可引导蛋白质入核。
(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
受体为importin。
)7.Ran蛋白,一类G蛋白,调节货物复合体的解体或形成。
8.核纤层蛋白综合征:由LM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laminA/C异常引起的一组人类遗传病。
如早老症9.染色质: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
染色体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高度折叠、盘曲而凝缩成的条状或棒状结构。
10.组蛋白(H1, H2A, H2B, H3, H4): 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碱性蛋白,带正电荷,对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起关键作用。
其与DNA结合可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
非组蛋白: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蛋白,带负电荷,促进复制和转录。
11.基因组::一个生物贮存在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称为该生物的基因组。
12.自主复制序列:是DNA复制的起点,酵母基因组含200-400个ARS,大多数具有一个11bp富含AT的一致序列(ARS consensus sequence, ACS);着丝粒序列:由大量串联的重复序列组成,如卫星DNA,其功能是参与形成着丝粒,使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能够准确地分离;端粒序列: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由长5-10bp的重复单位串联而成,人的重复序列为GGGTTA。
13.核小体组蛋白:H2B、H2A、H3和H4,帮助DNA卷曲形成核小体的稳定结构。
没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
H1组蛋白:在构成核小体时H1起连接作用, 它赋予染色质以极性。
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骨架(chromsomal scaffold)有种属差别,及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微带是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单位,大约106个微带沿纵轴构建成子染色体。
14.动粒:由着丝粒结合蛋白在有丝分裂期间特别装配起来的、附着于主缢痕外侧的圆盘状的结构。
控制微管的装配和染色体的移动。
15.着丝粒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着丝点指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与纺锤体微管连接的部位。
16.核仁组织区:是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含有rRNA基因(5S RNA的基因除外)的一段染色体区域,与核仁的形成有关,故称为核仁组织区。
具有核仁组织区的染色体数目依不同细胞种类而异,人有5对染色体即13、14、15、21、22号染色体上有核仁组织区。
17.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圆形或圆柱形的染色体片段, 通过次缢痕与染色体主要部分相连。
它是识别染色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有端随体和中间随体两类。
18.端粒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
有极性。
由高度重复的富含鸟苷酸的短序列组成,高度保守。
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
19.核型: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20.带型:用特殊的染色方法, 使染色体产生明显的色带(暗带)和未染色的明带相间的带型, 形成不同的染色体个性, 以此作为鉴别单个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一种手段。
21.核仁是细胞核内由特定染色体上的核仁组织区缔合形成的结构,是细胞内合成rRNA,装配核糖体亚基的部位。
22. 核基质或称核骨架:为真核细胞间期核内的网络结构,指除核被膜、染色质、核纤层及核仁以外的核内网架体系。
主要成分:中间纤维(一)绪论细胞(cell)是生物体形态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整体、亚显微结构以及分子三个不同的层次上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统一起来研究,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人类的生存和生长发育需要许多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病原微生物(pathogen): 微生物能导致人类或动植物的疾病发生.条件致病菌: 一些细菌在机体健康时不致病,而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 感染(infection): 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细菌侵袭力:病原菌突破机体屏障进入机体并定居、繁殖并扩散毒力:细菌产生的毒素损害了机体的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和病理性的改变(二)细胞膜及其表面结构、核糖体、线粒体(mitochondrion) 细胞膜的特性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膜脂分子的运动影响脂双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饱和度•胆固醇的含量•蛋白质的影响•温度的影响(2)膜蛋白的流动性2、细胞膜的不对称性(1)脂质双层的不对称性:磷脂、胆固醇、糖脂的分布不同(2)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分布:外周蛋白、内在蛋白、糖蛋白细胞表面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包括细胞外被、细胞膜、细胞质溶胶。
细胞外被功能:决定血型、细胞识别和黏附、抑制增殖、保护液态镶嵌模型核糖体:细胞内一种由蛋白质与rRNA组成的复合物颗粒—核糖核蛋白颗粒,能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大亚基,小亚基•原核的核糖体:70S(30S,50S)•真核的核糖体:80S(40S,60S)*蛋白质的合成:原核生物核糖体中有四种与RNA分子结合的位点,其中一个是与mRNA结合的位点,另三个是与tRNA结合的位点。
A位点(A site) , P位点(P site), E 位点(exit site ,E site)具体步骤:1、氨基酸的活化和转运(活化的氨基酰tRNA)2、肽链合成的启动(启动复合体)3、肽链的延伸(进位、转肽、脱落、移位)4、链合成的终止(终止因子)。
多聚核糖体的意义核酶:某些rRNA具有酶的功能,能够自我剪接。
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含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是线粒体在组成上与细胞其他膜结构的明显差别。
线粒体内、外膜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内膜上的脂类与蛋白质的比值低(0.3:1),外膜中的比值较高(接近1:1)。
细胞呼吸:在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也称为生物氧化或细胞氧化。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ATP 的合成(结合变构机制)线粒体半自主性1、线粒体有独自的遗传系统和独自的蛋白质翻译系统,mtDNA 主要编码线粒体的tRNA 、rRNA 及一些线粒体蛋白质2、线粒体中大多数酶和蛋白质仍由核编码3、 与细胞核的遗传系统构成一个整体。
(三)、细胞骨架、细胞核(3个英文选择)细胞骨架定义: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络体系,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膜骨架、细胞质骨架、核纤层、核骨架、细胞外基质,构成细胞内外的一体化网络结构。
狭义:指细胞质骨架,位于细胞质中,由微丝、微管、中间纤维构成纤维型的网络结构。
弥散性、整体性、变动性共同特点:由蛋白质亚基构成的线性多聚体、动态,可组装和去组装、高度保守 微管 (中心粒、鞭毛、纤毛、纺锤体)由13根原纤维呈纵向平行排列而成微管蛋白(tubulin):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结合GTP ,可水解为GDP )微管相关蛋白是一类可与微管结合并与微管蛋白共同组成微管系统的蛋白,主要功能是调节微管的特异性并将微管连接到特异性的细胞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