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3).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三) 学习描写景物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一、新课导入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二、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三、通过实例,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1.幻灯片展示《春》中描写春雨的段落,引导分析。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幻灯片展示《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讨论.“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这段文字中,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3.用幻灯片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课《学习描写景物》教师导学案课型:写作课主备人:张艳玲参与人:张艳春课时: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有序地观察景物。
2、抓住景物的特征,调动各种感官,借助多种手法,多角度描写景物。
(重、难点)3、养成细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写作指导课一、口语表达(一)表达内容:“校园一角”片段描述。
(二)表达指导1、什么是景物描写。
回顾《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三峡》等课文明确: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景物描写又叫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通常是指对季节时令的变化或大地山川、日月星空、风云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2、探讨景物描写的方法以《春》第4自然段为例,探讨景物描写的方法。
探讨得出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抓住景物的特征。
?景物的特征可以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着笔,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发现美。
其次,景物描写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仰视、俯视、近观、远望等。
也可以动静结合、运用多种修辞等手法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加形象。
再次,写景要注意顺序和认真观察,全面了解景物的特征。
最后,写景要融入感情,做到情景交融。
写作中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
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色,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三)口头表达运用写景方法,口头描述“校园一景”片段。
口语表达时要求语言流畅、声音洪亮。
学生评议时可以从选材、观察的顺序、角度和景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进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写作之前学生明确相关的知识,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得心应手。
)二、写作内容及指导本次习作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材分析:《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是一次作文训练,主要学习内容是进行景物描写,初步学会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手法并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目标:1. 理解景物描写的目的,领会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并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细致地描写景物。
2. 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写景的经典文章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描写景物;通过展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提高写作的兴趣,也学习到写作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写作的意识和能力。
3.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1.领会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2.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教学突破利用有关景物描写的好文章,品读并借鉴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写作。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分析有关景物描写的文章的描写方法,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景物描写;学会借景抒情,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下载相关文字材料,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编辑拓展阅读训练题目。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景物的文章。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象,美不胜收。
在你的记忆中,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二、写作借鉴(多媒体显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品味别人的好文章,借鉴他人的创作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更好地写作。
下面两段文字分别出自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位作家是如何描写的。
【文段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文段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提示:
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2.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感受其美。
学生观察图片,寻找美景,体会情感
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感受画面的景物之美,引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描绘美的兴趣与欲望。
讲授新课
一、诵读推敲学写景
师:同学们赏读下列语段,推敲推敲,学习其写景方法。
1.定点观察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
3.调动各种感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学生朗读句子,互相交流,讨论方法,教师总结
学生朗读句子,互相交流,讨论方法,教师总结
学生朗读句子,互相交流,讨论方法,教师总结
学生朗读句子,互相交流,讨论方法,教师总结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景物描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让我觉得导入新课的方式还是有效的。但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意识到有些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掌握并不牢固,这可能是他们在写作中难以运用自如的原因。
-例如:分析《荷塘月色》中作者如何通过对荷叶、荷花、月光等景物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景物描绘。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描写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景物描写;
-难点解析:教师需通过实例分析、讨论、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描写方法的运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个性化写作。
-难点解析: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美丽的景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景物描写的奥秘。
(2)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景物描写的细节,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难点解析:教师应强调细节描写在景物描绘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捕捉细节,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绘,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语言:作家们在描绘景物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应用。
3.教学内容:讲解文章结构,分析优秀作品中描写景物的文章结构。
教学语言: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要有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修辞,还需要有合理的文章结构。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安排描写景物的文章结构。
3.学生在文章结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佳作欣赏和写作实践,帮助他们掌握文章的组织架构,使作文更加连贯、精彩。
4.学生在合作交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课堂讨论和互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3.佳作欣赏法:选取经典描写景物的文章,引导学生从词汇、句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学习优秀作者的写作技巧。
4.实践写作法: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2.通过学习描写景物,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从而丰富内心世界,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语言: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不要忘记多阅读优秀作品,汲取他人的写作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此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阐述,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述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境界;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所选诗文都以写景为主,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
阅读这类作品,可以感受自然山水之美,体悟作者的情怀,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此单元可以根据课文的共同特点,抓住写景抒情这条主线,结合“语文主题学习”设计理念来组织教学。
通过学习多个文本,引导学生充分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感受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在诵读层面上,他们能基本做到正确和顺畅,但在节奏把握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语感欠佳。
对于文言文翻译,他们能初步把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但对于“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标准还不能完全把握。
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还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可感的图片、音乐,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单元学习目标1.从古人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
3.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设计说明此单元写作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
《学习描写景物》优秀教案

课题学习描写景物【科目】语文【教学内容】学习描写景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多种修辞、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例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文的分析,进行写法指导,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例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呀?生:三峡、短文二篇、与朱元思书……课件展示(三峡一景、自然一景、月夜一景、富春江一景)师:想一想,为什么编者把这些课文编写在一个单元里呢?(或者:这些课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都是和景物有关的(都是描写景物的)师: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写作内容,学习描写景物。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课文,唤起学生的回忆。
】(二)知识讲解所谓的景物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呈现两段文字,让学生猜一猜哪一个才是景物描写?【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什么是景物描写,必须要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三)写法指导展示例文师:找一找这篇文章在描写景物时用到了哪些手法?生:修辞(比喻、拟人)时间顺序(春、夏、秋、东)细致观察,把握特点感官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描写景物时可以运用哪些方法?1.细致观察,把握特点。
2.理清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3.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看)、动静结合、感官:(视觉、听觉、嗅觉)、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4.修辞润色。
【设计意图:通过例文的分析,帮助学生归纳写法,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写作实践做准备。
】过渡: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处的景物,也归纳了一些写作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最熟悉的校园一景。
【名师编撰】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3

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景物。
2.通过课堂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适时的融入景物描写,但是学生们只会对景物作简单的状态介绍,这只能算得上简单的景物叙述,他们不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也不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更不会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起来,让文章的语言美丽多姿。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景物。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我听我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风景,因角度不同而给人不同感受。
如何写好美景?今天我们就学习写景的方法——多角度描写景物。
(板书)二、我思我答(一)观察篇怎样描景状物,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细致观察景物,才能写好景物,那么你知道怎么观察吗?1.定点观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2.移步换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动用多种感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二)描写篇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即便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为了避免其单调,就应该结合各种手法,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写。
4.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结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我品我析1.定点观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变换各种观察角度。
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把镜头摇远,一会把镜头拉近呈大特写,一会仰视、一会俯视,一会平视,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比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生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先是仰视,再是俯视,接着再平视,写景秩序井然,文章多了一丝灵动,少了呆板之感。
学习描写景物讲评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感知、思考和表达,准确描写各种景物。
(2)学生能够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示范、引导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通过分析、对比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描写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提高学生的描写技巧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
(2)如何培养学生对景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各种景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感知兴趣。
2. 示范描写,引导学生。
教师通过示范描写一些具体的景物,如山水、花草、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和表达。
3. 练习操练,巩固技能。
让学生进行分组或个人练习,通过观察、感知和思考,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各种景物,提高描写技巧和表达能力。
4. 分析评价,提高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描写作品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式,提高描写水平。
5. 总结反思,提升能力。
让学生总结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描写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景物资源。
2. 教学实物,如花草、建筑模型等,用于让学生实地观察和感知。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观察、感知和描写练习。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记录,记录学生在观察、感知和描写过程中的表现。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描写作品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式。
3. 学习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描写能力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情境创设、示范引导、练习操练、分析评价和总结反思等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对景物的观察、感知和描写能力。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3

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景物。
2.通过课堂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适时的融入景物描写,但是学生们只会对景物作简单的状态介绍,这只能算得上简单的景物叙述,他们不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也不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更不会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起来,让文章的语言美丽多姿。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景物。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我听我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风景,因角度不同而给人不同感受。
如何写好美景?今天我们就学习写景的方法——多角度描写景物。
(板书)二、我思我答(一)观察篇怎样描景状物,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细致观察景物,才能写好景物,那么你知道怎么观察吗?1.定点观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2.移步换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动用多种感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二)描写篇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即便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为了避免其单调,就应该结合各种手法,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写。
4.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结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我品我析1.定点观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变换各种观察角度。
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把镜头摇远,一会把镜头拉近呈大特写,一会仰视、一会俯视,一会平视,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比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生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先是仰视,再是俯视,接着再平视,写景秩序井然,文章多了一丝灵动,少了呆板之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三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一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作文基础较差,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作文平铺直叙。
七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写景的经典美文,本单元的写作活动为“走进四季,我心中的美景”,据此我决定从景物描写入手布置一次作文:家乡的秋天。
我知道,初学写景作文,学生会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是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
农村学生少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但却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
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达。
”本课题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感观,让他们耳听、手动、心想。
结合季节环境,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模仿、创新,学以至用。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一定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和激情。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写景的方法,能运用多种感观和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2、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特征和多种修辞方法写景。
课前准备:观察校园秋景和家乡秋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体会古人对不同景物的描绘,学习和积累古诗写景的名句)1、多媒体出示下列几句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提问:以上几句古诗各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导入:在作家眼里,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从多方面观察景物,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难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4.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中,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赏读推敲学写景。
(1)妙用修辞,增添景物魅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增添景物感染力。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生动细致描绘景物的前提。
(2)学会观察,抓住景物特征通过形状、色彩、声音等,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写出景物的个性神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调动多种感官,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的画面。
(3)讲究顺序,写出景物层次常用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早一晚,春一夏一秋一冬)、空间顺序(远一近,上一下,中间一四周)、观赏顺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远观,近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案)研究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2.能力目标:研究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你看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时,你一定很想把见到的美景记录下来,和别人一起分享,因此学会自然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二、方法指导(一)景物描写的含义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描述景物的技法1.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
如《春》中对雨的描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作者奇妙地运用比方,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2)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境一般悄悄地包围着我。
”这里从色采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采,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茂盛。
(3)为了使景物描述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了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
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正面、侧面结合描述景物。
如《三峡》中多处运用直接描述(正面描述)和间接描述(侧面描述)来描述景物。
如用“两岸连山”的正面描述,“略无阙处”的侧面描述来写山的连绵不绝。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2分钟
1.导入
由描写景物类写作出现的问题,导入新课。
6分钟
2.以绘画为例分析视觉感官写景的手法
活动一:
1.以画山为例,说明写景作文的误区:只抓共性,忘了个性。
2.以画山为例,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可以使特点更鲜明。
3.以写山高的特点为例,使用修辞手法能让描写对象鲜明生动,表现内容层次更丰富。
活动二:
举例说明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也能够丰富描写内容。
10分钟
3.调动五官感受多角度描写景物
活动一:
举例说明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感知对象,进行描写。
活动二:
运用联想想象的手法,丰富景物特征的内容,让其更具个性化。
6分钟
4.听觉和触觉感官视角描写景物
活动一:
举例说明如何从听觉和嗅觉角度观察描பைடு நூலகம்景物。
任务二:课后作业
按课上练习方式,选临近景物再练习一次片段写作。
活动二:
综合多种感官感受来表现景物的特征,表现景物个性化的特点。
4分钟
5.课上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布置
任务一:课堂作业。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景物,山水花鸟树草等等均可,根据前面所讲解的内容,视觉感官必选,其他感官角度再选择一到两种,描写的手法至少选择两个,完成下面表格。填写完成后将内容进行整合,写成一个片段。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突出景物特征。
教学重点:
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突出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
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突出景物特征。
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b.情感表达的融入:在描写景物时,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举例:《长城》一文中,作者通过对长城的描写,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对历史的敬畏。
2.教学难点
a.观察角度的选择: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往往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入手,如何选择合适的观察点是学生的一大难点。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氛围较好,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仍然是一个挑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我决定在课后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们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景物描写,以便巩固所学。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不同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让学生学会从空间、时间等多维度进行观察。
b.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灵活运用到景物描写中。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进行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c.情感与景物的结合:学生通常在描写景物时,容易忽略情感的融入,使得作品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
c.课堂实践: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写作练习。
d.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观察身边的景物,完成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
3.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语文素养: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案:描写景物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型描绘不同的景物。
2.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形容词、形容词短语和比较级来描写景物的特征。
3.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和感官的角度描绘景物。
教学重点:1.形容词、形容词短语和比较级的正确运用。
2.描述景物时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
3.使用多个角度和感官的角度来描绘景物。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形容词、形容词短语、比较级的示例及练习题。
3.描写景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对学生进行简短的复习:提醒他们形容词的作用和使用。
2.展示几张描绘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旁边的环境和特点来描绘这些景物。
二、学习形容词的使用(10分钟)1.小组分工讨论一个景物,让学生单独写下他们对这个景物的形容词,如大、小、漂亮等。
2.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所写下的形容词,并指出其中一些特点,如大小、颜色等。
3. 展示一些形容词,让学生猜测它们对应的景物,如“spacious”对应什么景物,然后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三、学习形容词短语的使用(15分钟)1. 展示一些形容词短语,如“breathtaking view”、“crazy crowded”等,并解释其意思。
2.让学生写下他们自己对景物的形容词短语。
3.分组让学生分享他们写下的形容词短语,并选择其中最吸引他们的一个形容词短语加以讨论。
四、学习比较级的使用(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并解释比较级的定义和用法。
2. 展示一些带有比较级的句子,如“The view from the top ofthe mountain is more beautiful than from the bottom.”等,并让学生将其改写成原级和最高级形式。
3.让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出可以使用比较级的景物,并给予他们时间写下相应的句子。
五、多角度描绘景物(15分钟)1.使用图片示范如何从多个角度和感官的角度描绘一个景物,如山。
学习描写景物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2.能力目标:学习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教学难点:通过教材中景物描写的范例,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实现景物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抒发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你看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时,你一定很想把见到的美景记录下来,和别人一起分享,因此学会自然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二、方法指导(一)景物描写的含义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描写景物的技法1.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
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2)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3)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
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正面、侧面结合描写景物。
如《三峡》中多处运用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来描写景物。
学习描写景物精品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2.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难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2.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七年级时我们跟随朱自清体会过春的生机勃勃,跟随老舍欣赏过济南的冬天的独特魅力,跟随宗璞驻足过紫藤萝瀑布前,领悟生命哲思。
本单元我们又借着郦道元的文章游览了雄奇壮丽的三峡;立足陶弘景的发现总结了山川之美的共性;透过崔颢的诗歌登上了历尽沧桑的黄鹤楼;隔着时空长河陪伴孤独的王维领略了奇异的边塞景象……四季更替,各有特色,世间美景,美不胜收。
有没有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想要把它们描写出来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如何描写景物。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创作欲望。
二、技法指导技法回顾1.提出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三峡》《答谢中书书》《春》《紫藤萝瀑布》四篇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提炼作者进行景物描写时采用的方法,自主总结景物描写技巧。
2.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①描写景物要抓住其外在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
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②描写景物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感受之间可以互通,运用通感手法。
如《春》中对各种花朵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探讨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有情”的眼睛看景物,激起学生热爱
自然、热爱生活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对景物进行生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学会对景物进行生动的描写。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课型:写作课
教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一、导入(电脑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优美图片。
)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轻盈的春柳,火热的夏花,还有羞涩的秋
叶,纯洁的冬雪,它们时时刻刻都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牵动着我们的情思 , 那么我们怎样用文字将这些美景很好地展现在文章中呢?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探讨一下如何让我们笔下的景物更动人。
二、什么是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如:日月山川、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
社会环境描写如:节日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居室陈设等
在作文中往往要进行景物描写,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
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春》。
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
三、赏析语段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学生活动:朗读语段,分析总结。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
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
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
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
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分析内容:
1、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
(抓特征)
2、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有动有静)
3、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色。
(多角度)
4、层次分明、写静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写动景由高到低。
先写整体,再写局部。
(有层次、有顺序)
5、从语言特点上,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生动、
形象、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运用“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就”等结构句式。
(用修辞和句式)
总结归纳:景物描写的要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选好观察角度
3、安排描写顺序
4、运用多种技巧(形色态味、感官、修辞、动静)
5、务必融情于景
四、观察景物的方法有几种?
(1)定点观察法:定点写景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叫定
点写景法。
(2)移步换景法: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
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五、写景技巧
技巧 1:描景物,显特征(通过描写景物,以此突出景物特点)
技巧 2:用感官,多角度用感官感受景物并捕捉景物独特的地方。
如颜色,数量,形状,声音,姿态,气味等,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让
景物具有立体感。
技巧 3:比喻、拟人
技巧 4 动静结合法:
六、言之有序:抓准景物的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写。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从东到西、从近到远、时间顺序:从春到冬、从早到晚
逻辑顺序:从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
七、言之有情:景物描写中要融入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就告诉我们,写景的终极目的是表达感情。
情景结合则是景物描写关键所在。
第二课时写作实践
从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 字。
文题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季》,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
环境描写
有角度情景交融
有特征
有景物
有技巧
有顺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