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规划的方案共21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2)第一节现实基础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3)第五节空间布局 (4)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4)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4)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5)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5)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5)第一节航空物流 (6)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6)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7)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7)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8)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8)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8)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9)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9)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0)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0)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0)第六章保障措施 (11)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1)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1)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郑州大都市 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 的对策建议
◎文 / 赵朔
习近 平 总 书 记 指 出, “ 十 三 五 ” 时 期 至 西 南 、西 北 至 东 南 的 高 效 便 捷 的铁 路 大 市 区 和 全 省 范 围 航 空 运 输 体 系 , 有 力 助
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发展、服务水平提高 通 道 , 完 善 国 家 路 网 结 构 , 优 化 全 国 经 推郑州作为航空枢 纽的地 区建设。 和转型 发展 的黄金 时期。建设现代综合交 济发展 布局,确 保 国防战略运 输安 全等,
中心 城 市和 全 面建 成小 康社 会具 有重 要 连 霍高速 郑州段 、郑云高 速 、郑 卢高速 、
意义。
一
势。继续 与 中国邮政深 化战 略合作 关系,
郑 民 高 速 、机 场 高 速 为 放 射 线 , 以 G 1 0 7 、 依 托 跨 境 贸 易 电 子 商 务 服 务 试 点 和 郑 欧
区域协调发展和省委 、 省政府 “ 三区一群” 对 全 省 路 网 进 行 了 全 面 改 造 升 级 , 当前 ,
保 税 加 工、展 销 购 物, 以及 与 口岸 配 套
的 金 融 、 物 流 、 中 介 、 电子 商 务 等 产 业 ,
战 略 部 署 的 重 要 支 撑 , 对 建 设 郑 州 国 家 以 郑 州 为 中 心 , 以 京 港 澳 高 速 郑 州 段 、 迅 速 将 郑 州 口岸 优 势 转 化 为 经 济 发 展 优
和 重 要 内 容 。 郑 州 大 都 市 区 的 发 展 离 不 构 成 了郑 州大 都 市 区 重 要 的 支 撑 轴 带 。
过 程 中始 终把 “ 口岸经 济 ”作 为 内 陆 中
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方案
英联达奇2020年总体鸟瞰
英联达奇2040年总体鸟瞰
No Image
人车分流、两大换乘通道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与航站楼
No 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
T2航站楼
地上一层换乘通道
地下一层换乘通道
Image
城际铁路/地铁站台(地下二层、-14m)
城际铁路/地铁站厅(地下一层、 -长8m途)大巴(地面层、-2m层)
机场大巴、出租车(地上一层、4.2m层)
地下二层/一层(-14m/-8m): 城际铁路和地铁车站 Intercity-Rail and Metro Station
T3航站楼
No Image
T1航站楼
地下一层换乘通道
No城际铁路车站
地铁车站
T2航站楼
Image
地面层(-2m):长途巴士车站 -2m: Long Distance Bus Station
郑州机场综合交通 枢纽建设规划方案
兰德隆方案效果图
综合交通换乘中心
T3航站楼
T2主航站楼
T4航站楼
T1航站楼
S1卫星厅
S2卫星厅
它其
地铁
出租车
公交Biblioteka 交通设施四层立体布置、实现零距离换乘 地上一层
地面层 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
机场巴士 出租车 商业、自助值机、换乘通道
社会车辆停车库 长途客运站 商业、自助值机、换乘通道 地铁站厅 城际铁路站厅
地铁轨道和站台 城际铁路轨道和站台
北 垂直机场引入方案
平行机场引入方案
垂直机场引入方案
平行机场引入方案
客专引入机场方案
地铁
迎宾大道
公路衔接示意图
机场高速 京港澳高速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21•【字号】豫政[2007]80号•【施行日期】2007.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07〕8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航空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航空枢纽日益成为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快航空运输业发展,建设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加强领导,协调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加强对规划区域的土地控制和空间管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既要满足航空枢纽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防止过度超前。
要发挥航空枢纽集散效应,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产业聚集,加大推动航空货运发展的力度,以航空货运带动航空运输业加快发展。
要加快制定完善支持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确保规划得到落实。
要进一步加强对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发展的组织领导,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规划的执行、审批和管理。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航空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方式迅速兴起,航空运输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
郑州市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简介
郑州市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简介(共四十七项)目录桥梁项目(共24项)一、花园口互通式立交二、南三环与机场高速互通式立交三、嵩山南路与南四环立交四、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五、花园路与连霍高速互通立交六、郑汴路与G107新线互通式立交七、石家庄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郑州站站房高架匝道(桥)工程八、中州大道与郑新快速通道互通式立交九、金水东路与G107新线互通立交十、G107辅道与连霍高速互通式立交十一、郑州市南三环东段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十二、科学大道与西南绕城高速立交十三、中原西路与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十四、大学南路与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十五、郑新路与西南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十六、航海东路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十七、迎宾路与连霍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十八、西三环北延与连霍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十九、文化路与连霍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二十、107辅道南延线与西南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二十一、北三环东延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二十二、莲花街与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二十三、陇海路与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二十四、南三环与机场高速立交收费站迁移道路项目(共15项):一、西绕城公路改建工程二、郑州市铁魏公路新建工程三、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四、郑汴物流通道新建工程五、郑州市G107辅道至中信路(南三环东段)新建工程六、郑州市南出口暨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改建工程七、郑少高速至郑州市区航海路连接线八、郑州市万洪公路新建工程(航海东路东延至S223)九、国道107郑州境改线项目孟庄至龙湖连接线(原:新老G107十、东南四环连接线(G107辅道—G107郑州段改建工程)十一、西绕城公路生态绿化带建设十二、郑州至新密快速通道十三、郑州至上街快速通道十四、万三公路郑开大道至G220段改造工程十五、郑州市马头岗战备路新建工程场站项目(共6项):一、客运南站二、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三、客运北站四、客运西站五、公交场站项目六、公交港湾建设中心项目(共2项):一、郑州交通信息服务中心二、郑州交通产业服务中心桥梁项目(共24项)一、花园口互通式立交1、立交概况:本项目位于郑州市北部花园口镇西黄刘村以西、中州大道(原G107)与G107(东绕城公路)、西绕城公路、花园路五路交叉处,北距G107黄河大桥3公里,南距中州大道与连霍高速公路立交4.5公里。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2)第一节现实基础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3)第五节空间布局 (4)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4)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4)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5)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5)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5)第一节航空物流 (6)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6)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7)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7)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8)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8)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8)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9)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9)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0)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0)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0)第六章保障措施 (11)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1)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1)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
第12期·5·《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城”与“圈”一体化发展,交通要先行。
2021年4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旨在以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力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规划》提出,到2035年,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同城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建成“国际性交通门户枢纽”,突出郑州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双核驱动”,推动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
实施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研究打开至银川、南京等地的新通道,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直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的十向联通综合运输通道格局。
建成“轨道上的都市圈”,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坚持规划、制式、建设、投资、运营“五个统筹”,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有序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优化换乘设施,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近郊城镇和新兴增长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
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通先行区”,推动郑州都市圈跨河融合发展。
依托连霍高速和南、北沿黄高速,构建沿黄高速公路“一轴两翼”,协同推动南、北沿黄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着力推动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合并跨河,建成郑济高铁公铁两用桥;推动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与郑州跨河直联。
建成“绿色智能交通示范区”,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枢纽建设,利用郑州市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等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探索“智慧公交+无人驾驶+智能管控”车路协同一体化交通模式,完善智慧物流配送调配体系。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规划》旨在解决制约交通一体化的堵点和痛点,推进都市圈互联互通和同城化,并通过交通网络体系把独立的“舰船”整合成“舰队”,增强抵御经济风浪的能力和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能级。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发展规划
附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1)第一节现实基础 (1)第二节指导思想 (3)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4)第五节空间布局 (5)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6)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6)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7)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8)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8)第一节航空物流 (9)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10)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11)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12)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12)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13)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13)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15)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16)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6)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7)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7)第六章保障措施 (18)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8)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9)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 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 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 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州西站规划方案
郑州西站规划方案随着郑州市的发展壮大,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也日益完善。
作为河南省的中心城市,郑州的交通枢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和游客,郑州市决定对郑州西站进行规划建设,以提高站点的运输能力和便捷度。
一、规划目标郑州西站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将其打造为一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具备高效的运输能力和便利的乘车体验。
站点规划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和交通拥堵情况,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二、站点建设1. 建筑设计为了使郑州西站与郑州市的城市形象相协调,建筑设计应符合现代化和大气的风格。
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充分考虑到人流量和站点容量,尽量减少拥堵情况发生。
建筑结构应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和环境保护。
2. 候车设施郑州西站作为主要的交通枢纽,候车设施应该完备。
规划中应包括候车大厅、候车座椅、信息查询屏幕等。
广场区域应设计疏导设施,确保乘客的出行路径畅通无阻。
此外,为了方便乘客,还可以设置各类商店、餐饮场所和便利店等。
3. 出入口设计为了实现站点功能的高效运行,出入口设计需要合理规划,确保人流和车流的快速进出。
出入口的位置应根据周边交通路网进行布置,方便周边居民和乘客的出行。
三、交通连接1. 地铁线路郑州西站规划方案应考虑地铁线路的接入。
规划中应确保站点与地铁线路的无缝连接,方便乘客从地铁换乘到其他交通工具。
此外,还应提供足够的车站换乘通道,避免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拥堵。
2.公交线路规划方案中需考虑郑州西站与周边的公交线路的衔接与连接。
应建设完善的公交站台和换乘设施,提高公交线路的效率和方便乘客的出行。
3. 机场快线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国际及国内航班。
规划方案中还需考虑郑州西站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快线的交通衔接,确保乘客在机场与市区之间的便捷交通。
四、安全保障在规划方案中,安全保障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建议在郑州西站设置安全检查设备,确保站点的安全和秩序。
此外,还需配备消防设备和应急处理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文本
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院长: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王明昌高级工程师 081001)]城市规划设计证书: [建设部城规编第(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12003012 [号深圳市]深规勘设许字第高级城市规划师何林林项目主管:2007 B20 号:计设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建杰制编时2008年间:7月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王泽坚室主任:规划章:用专图出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工周俊负项目责人:城市规划师、博士葛永军龚志渊城市规划师项目组成人员:城市规划师陈皓城市规划师曹东川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覃原邴启亮给水排水工程师电力通信工程师赵莹燃气供热工程师唐明健环保环卫工程师谭敏敏综合防灾工程师涛张.录目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2 .................................................... 则第一章总文本3 .............................................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3第三章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规模 ...................................3第四章空间资源管制 ...............................................第一章总则 4 ................................... 第五章布局结构和功能区发展策略5 ........................................... 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6 ...............................................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第1条为加强郑州航空港组团的规划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8绿地系统规划 ............................................... 第八章定》、《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法规8景观系统规划 ............................................... 第九章和规范,制定本规划。
郑州机场三期方案落地!要建巨无霸航站楼,还要建自贸港
郑州机场三期方案落地!要建巨无霸航站楼,还要建自贸港展开全文最近,郑州围绕着航空港和机场确立了两件重磅大事,关乎郑州前途命运,却被很多人忽视了。
第一件事是机场三期规划及T3航站楼设计方案的敲定。
第二件事是,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研究建设郑州自贸港。
1我们先来看机场的三期扩建方案。
这次的设计方案相比以前变化很大很大,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要理解新版设计方案,需要先看一下当前机场的现状:2007年,新郑机场第一次改扩建,T1航站楼诞生,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
2015年年底,T2航站楼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48.5万平方米。
随后,机场三期扩建方案逐步提上日程。
三期扩建的旧版方案,是在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北侧,建设和T1航站楼形态相似、大小相近、方位对称的T3航站楼,在T3航站楼的东侧建设两个卫星厅。
布局如下图:这个方案提了好久,最终还是被否决了。
为什么被否决?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卫星厅。
和主航站楼相比,卫星厅是不具备值机办票、海关检查、行李托运、出境手续及安检等功能的,它仅仅是一个候机楼,是主航站楼的延伸。
它通过走廊与主楼相连接,就像主楼的卫星,所以叫卫星厅。
如果三期的扩建方案,确定了是这样的卫星厅的布局,那么基本上郑州机场的规模、档次和潜力就定型了——后期再有运力不足的时候,想扩建主体航站楼也不可能了,没有足够大的地块了。
这样的T3体量太小,仅仅和T1相当。
于是T2的上限,就是整个机场的上限,也是郑州乃至全省运力的天花板。
这样的布局,怎么能够承载郑州的“野心”呢?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拉高这个上限。
这就是最新版规划方案的来由。
在新版方案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增第三跑道和第四跑道,新建更大体量的T3航站楼和GTC,总建筑规模达到了90万平方米。
布局如下图:在这个新方案中,放弃了卫星厅的布局,改为新建一个T3主航站楼和一个新的GTC换乘中心。
而T1的对面,则规划成了T4。
T3采用了指廊式形态,是目前航站楼主流的设计理念。
浅谈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
浅谈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及城市发展摘要:郑州位于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东部与西部、北部与南部铁路、公路、航空、电信、邮政、管道运输等的咽喉。
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使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在辐射和带动区域交通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调和优化运输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对交通枢纽这一门户地区的整体认识出发,对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及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枢纽;换乘;交通功能;组织模式交通枢纽是城市的门户,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交通换乘组织的中心,也是城市活动聚集的重要场所。
当前,我国深水港、航空港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得到大力发展,而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构建,铁路枢纽也已迎来新的建设高潮。
区域交通枢纽和网络格局的改变对城市的区位条件、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城市内部交通结构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机遇。
在环境保护、能源短缺等各种压力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枢纽地区开发建设与城市功能发展的相互关系就不同的空间范围而言,枢纽地区的开发建设可以分为单一的枢纽规划建设、综合的枢纽地区开发和大规模枢纽新城的发展几种情况。
不同的建设规划对城市功能及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郑州西站就是作为一个综合枢纽体建设开发起来的,而郑州东站则是以一个枢纽新城规划设计的。
从城市发展层面上说,枢纽地区是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中心地区还是巩固原有城区的中心地位,对不同城市来说各不相同。
但毋庸置疑,城市与枢纽的关系始终都是当前城市发展最有效的催化剂,不断推动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但在城市一定的发展阶段下,交通枢纽对周边土地功能的发展存在着“割据”作用。
以郑州火车站东、西广场来说,后者是作为一个功能较为单一的枢纽广场来考虑建设的,而前者则更多地结合了周边地区的开发,形成繁华的“城中城”。
郑州市交通规划)
计划投资470亿元郑州交通舒筋通脉5年内,郑州主城区将规划建设33座新立交——其中包括规划建设以下穿隧道为主的简易立交28座和新建成5座高架路;市区两条主要干线将建两条地下长隧道;规划建设快速公共交通线路3条;建设16处行人过街通道;近期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昨日,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局长王鹏受市政府委托,向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作关于《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缓解和预防省会郑州交通拥堵的蓝图绘出。
该规划是2008~2012年的近期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总估算约470亿元。
此次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将道路交通分为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建设和对外交通系统建设。
对外交通系统方面,近期将修建四环路、郑少高速、郑石高速连接线,新建京广南路,放射道路系统和都市区交通主干线等工程。
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
另外,《规划》还对步行交通、停车场建设等作出了规划。
郑州交通内外交困交通规划奋力突围用“内外交困”来说郑州目前的交通可能有点夸张,但相信每个郑州人近年来都感到了交通的危机。
从外部来说,郑州交通面临挑战。
铁道部将在全国建设四大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同时发展六大客运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
铁道部《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建设1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100亿元,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从内部来说,郑州市路网结构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路网密度偏低。
二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市区道路多为双向两车道,主城区缺乏大容量的快速通道。
同时,受铁路交织的影响,市区贯通道路较少,中心城区很多支路和街坊路路面较窄,通行能力不足。
三是北四环(原大河路)尚未修建、西四环北段道路较窄,环路及放射道路尚未形成系统,对外疏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四是市区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不足。
金水路、陇海路等道路通行能力严重饱和,目前的铁路立交涵洞偏窄,通行能力较低。
郑州机场3期规划方案
郑州机场3期规划方案引言随着旅游产业和快递业的快速发展,郑州机场已经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
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郑州机场已经启动了第三期全面改扩建工作,并发布了3期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郑州机场3期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郑州机场3期扩建规划面积约4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
其中,扩建航站楼段位于T3航站楼东侧,建设面积约25.6万平方米,新增泊位18个、候机楼面积3万平方米。
扩建后,郑州机场T3航站楼总面积将达到69.7万平方米,可承载日均旅客吞吐量将提升至5.5万人次。
规划设计1.扩建T3航站楼扩建后的T3航站楼将成为郑州机场未来的主要亮点。
T3航站楼将新增两层候机楼区,共设置27个登机口,其中,7个为直升机起降口。
加上现有的11个登机口,总数将增至38个。
同时,新建的停车楼和引桥将能够满足更多的航班转场需要。
2.新增货运航站楼郑州机场3期规划中将新增货运航站楼,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
新增货运航站楼将直接服务于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未来可承担年吞吐量80万吨的大型货机航班。
3.新增通用航空停机坪规划中还将新增1个通用航空停机坪,面积7万平方米。
停机坪主要面向通用航空产品服务,包括通用机库、机务保障、商务会议等服务,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新增地面交通枢纽为了方便游客和货运物流的到达,规划中将新增地面交通枢纽。
地面交通枢纽将集合郑州地铁、公交、出租车、高铁等各类交通工具,形成集中、便捷、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支持郑州机场在未来快速发展。
应用价值郑州机场3期规划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中部地区交通、物流、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中,新增的航站楼、货运航站楼和通用航空停机坪将为航空公司、货运企业和通用航空服务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舞台,促进经济产业的发展;新增的地面交通枢纽将提升机场地面交通效率,为旅客和货运物流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结论郑州机场3期规划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郑州及周边地区的航空事业和经济发展,让中部地区更好地融入全国的快速发展大环境。
2014—2040年航空港区发展规划简介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2014-2040)》规划方案简介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南至炎黄大道,北至双湖大道,西至京港澳高速,东至广惠街(原线位),规划面积约368平方千米(不含空港核心区)。
遵循区域统筹的原则,将空港核心区,以及广惠街(新线位)以西、炎黄大道以北的拓展预留区作为重点协调区,将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作为规划研究范围。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4—2040年,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中期为2021—2025年,中远期为2026—2030年,远期至2040年。
三、功能定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建成生态智慧航空大都市主体实验区,主要功能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四、发展规模人口规模:至2040年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规模为260万人。
用地规模:至2040年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规模为276.81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60.06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00平方米。
五、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临空指向性和关联性的高端产业,培育临空高端服务功能和知识创新功能,构筑中原经济区一体化框架下具有明显特色和竞争力的空港产业体系。
航空物流业:以国际中转物流、航空快递物流、特色产品物流为重点,完善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交易展示、加工、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
高端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精密仪器制造业,打造区域临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金融、科技研发、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为区域服务的产业创新中心、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
六、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1、空间结构以空港为核心,两翼展开三大功能布局,整体构建“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领三区:以空港为发展极核,围绕机场形成空港核心区。
0830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改绿色建筑
0830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改绿色建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航空港区分院二〇一四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6)第四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9)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20)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管理 (47)第七章生态绿地建设 (56)第八章历史文化保护 (60)第九章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65)第十章绿色建筑 (73)第十一章机场核心区及周边影响区域 (74)附录A 名词解释 (75)附录B 附表 (79)附录C 用词说明 (1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实现“生态智慧航空大都市主体实验区”的主体定位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保证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为“实验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实验区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及各项建设工程建设应遵循本导则的相关要求。
实验区申报的绿色生态城区内应根据本导则规定适当提高规划建设标准。
符合相关规划要求的现状建成项目,可保留现状土地使用功能与建设内容,但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等活动时,应按照本导则执行。
实验区规划建设管理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规定。
第三条规划建设理念实验区规划建设应贯彻“规划引领、交通先行、轨道主导、科学布局”的指导思想,体现“绿色、生态、集约”的理念,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合理布局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条导则修订及动态增补根据使用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郑州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组织本导则的修订及动态增补工作。
郑州轨道交通2050拓扑图
尖岗水库
JIANGANG RESERVOIR
黄岗寺
HUANGGANGSI
市第二人民医院 ZHENGZHOU NO.2 PEOPLE’S HOSPITAL
冯庄
FENGZHUANG
王胡寨
WANGHUZHAI
高寨
GAOZHAI
郑寨
ZHENGZHAI
双秀公园
SHUANGXIUGONGYUAN
城东南路
CHENGDONGNANLU
中周
ZHONGZHOU
东周
DONGZHOU
郑州东
ZHENGZHOUDONG
小南岗
XIAONANGANG
圃田西
PUTIAN WEST
圃田
PUTIAN
康庄
常庄 杏树湾
CHANGZHUANG XINGSHUWAN
二砂
ERSHA
绿城广场 LUCHENG GUANGCHANG
郑州火车站 ZHENGZHOU RAILWAY STATION
DASHIQIAO
紫荆山
民航路
东风南路
博学路
ZIJINGSHAN
MINHANGLU
DONGFENGNANLU
BOXUELU
铁炉
TIELU
西流湖 XILIUHU
秦岭路
QINLINGLU
碧沙岗
BISHAGANG
市民中心
CIVIC CENTER
市民中心南
CIVIC CENTER SOUTH
西三环
XISANHUAN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莲花公园
LIANHUAGONGYUAN
老鸦陈
LAOYACHEN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发展规划
附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1)第一节现实基础 (1)第二节指导思想 (3)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4)第五节空间布局 (5)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6)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6)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7)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8)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8)第一节航空物流 (9)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10)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11)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12)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12)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13)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13)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15)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16)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6)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7)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7)第六章保障措施 (18)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8)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9)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 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 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 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 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文本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地区综合交通规划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范围郑东新区龙湖地区。
第2条规划年限本次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近期为2015年,远期为2020年。
第3条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以区域协调发展为背景、以交通需求为依据、以构建和支撑龙湖地区环形城市布局为原则、以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为目标、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根本、以规划的操作性为前提。
指导思想:落实黑川先生的城市设计理念、以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交通系统为核心目标、紧密结合郑州城市特点和城市交通需求特性。
第4条规划目标与内容目标一:构筑安全、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综合交通体系。
目标二:实现郑东新区龙湖地区土地使用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规划,支撑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创造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平台。
目标三:构建公共交通为主导、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辅助,以人为本、绿色、安全、宜人、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
第二章交通发展战略第5条交通系统发展方向与关键策略(1)交通系统发展方向强辐射交通节点、高畅达系统网络、集约化优质运输、一体化方式协调、信息化需求调控。
(2)交通系统发展策略➢关键交通政策——制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机动化发展引导政策;➢交通运输模式选择策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步行与自行车为补充,多方式协调利用的客运体系;➢骨干运输网络布局策略——形成与龙湖地区发展布局协调的骨干客运系统和骨干道路系统;➢重大交通设施的发展策略——预控枢纽、通道等重大交通设施空间。
第6条整体交通发展战略➢战略一:构建便捷、开放性的对外交通系统——“一体化”交通战略➢战略二:建设与龙湖地区功能布局协调的道路网络系统➢战略三:发挥轨道系统的骨干作用,以公共交通优先引导城市发展——“公交优先”交通战略➢战略四:组织多方式、一体化、高效整合的运输体系➢战略五:从重视车到重视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交通战略第7条宏观交通发展政策建议(1)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大众运输系统,保持公共交通竞争活力,支持与引导城市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