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洋节的反思课件PPT
中国航海日航海主题爱国主义教育ppt

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
“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
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
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
3
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中国航海日标志
标志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将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 来表现当今朝气蓬勃、扬帆奋进的中国航海事 业;整个标志形成一个图形,圆形比较规范、 易于制作,既有圆圆满满的寓意,又象征着中 国人民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标志颜色主 要为蓝色,体现海洋与蓝色国土的概念。
的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
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
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
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
海日”。
4
2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 年,国家决定把7月11日定为“航海 日”,全国不少地方都举行了大型纪 念活动。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 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
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6
遍访亚非各国。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
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
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
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
3
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
唐代李皋发明 了利用车轮代 替橹、桨划行 的车船、桨划 行的车船。
15世纪,中国 的帆船已成为 世界上最大最 牢固、适航性 最优越的船舶。
中国是世界上 最早制造出独 木舟的国家之 一,并利用独 木舟和桨渡海。
汉代的造船 技术更为进 步,船上除 桨外,还有 锚、舵。
不该过洋节

不该过1.春节已经成为了国际性节日。
现在在全世界各地,一到了春节就会有以中国为主的嘉年华会,甚至有部分国家已经把春节定为了公休日。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而中国人一味地接受洋节,不去支持自己的固有节日的话,这样的春节文化岂不是早就消失了吗?2.上面已经说过了新节不是洋节了,那么什么是洋节。
首先向对方和在场的所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有三大节,西方也有三大节。
都是哪三大节?中国的三大节是春节,端午,中秋。
西方的三大节是圣诞,复活,感恩。
(估计能说全说对的人不超过半数,那么就说明了我上面的第二点。
现在过洋节的情况,让国人的知识体系变得不伦不类。
因此,强调本土节日,才是正道。
像现在这样盲目的过洋节,一点意义都没有,而且冲淡了本土节日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忘本。
)(然后,继续说下去。
)所谓洋节,绝不是那种纪念日。
洋节,正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样,要是有传统,有意义,属某一文化体系的传统性节日。
所以说,这样看来,我们常过的节日里,可以称得上是洋节的像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圣诞节。
中国并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我国的基督教徒人数也非常有限,所以像万圣,圣诞节这样的节日,对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并没有现实意义。
而且,我相信许多人在过万圣节的时候,并不知道圣诞节到底要干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干。
情人节,是哪一天?2.14?中国的七夕就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这一天,古代男女以互赠扇子表达爱慕之情。
母亲节,父亲节是哪一天?5月和6月?重阳节就是中国的父母亲节。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这一天,应该是去看祖父母的。
好,就算父母亲不是老人,不能过这样的节日。
诸位都非常清楚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吗?父母过生日是过阴历还是阳历?愚人节本身就与中国人“人言为信”的基本理念相左,这不是忘本,是什么?3.经济问题。
现在的老外,来中国旅游都开始渐渐知道要避开“五一”“十一”长假,而往往喜欢春节时来中国。
《Let's-celebrate!》PartⅤ-PPT【品质课件PPT】

第二步:核心词汇想周全 1.____lo_v_e_t_o__d_o_s_th___ 喜欢做某事 2.______s_u_ch__a_s_____ 例如 3._______a_s_f_o_r_____ 关于;至于 4._n_o_t _o_不但……而且…… 5.____sh_a_r_e_.._.w__it_h_.._.__ 与……分享…… 6.___i_n_o_t_h_e_r_w_o_r_d_s__ 换句话说 7._____i_n_a_d_d_it_i_o_n___ 此外;另外
4
3.表示缺点的常用句型 ①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②It does us much harm. ③It is harmful to us.
4.表示总结或结论的常用句型 ①In short,it can be said that... ②It may be briefly summed up as follows. ③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④As far as I am concerned/As for me... ⑤In my point of view,I like/prefer A much more than B.
5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过“洋节日”;对于中国人过“洋节日”的做法,有人 赞同,有人反对;你的观点是什么?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6
第一步:布局谋篇很关键 ►审题 1.确定体裁:本文为___议__论__文_____; 2.确定中心人称:本文主要为__第__一__人__称____和第三人称; 3.确定主题时态:_____一__般__现__在__时_______。 ►构思 第一部分:介绍目前中国人过洋节的现象。 第二部分:____产__生__这__种__现__象__的__原__因_____。 第三部分:对过洋节日和外国人过中国节日的看法。
高级中学高一主题班会--抵制洋节、传承中华节日(34张张PPT)

关于“年” 的传说:
•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 每到除夕之夜出来伤害人畜。有一 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的老人,她告诉乡亲们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半 夜时候,屋内一直点着烛火,屋外放爆竹,这样“年”就不敢进村了。村 民们按照这种做法,怪兽果然被吓跑了。
• 后来人们知道了“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 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 亲串友道喜问好(拜年)。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崇尚西方国家节日风气日盛,对祖国的传统节日印象淡漠, 甚至到了不知的地步。而在国际上,韩国更是意图将“端午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据为已 有,大肆宣传是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
这些年很多年轻人对西方圣诞文化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曲解了过节的意义,将“平安夜”变成 了“狂欢夜”,导致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发生。比如:大街小巷人满为患,
清明节 the Tombsweeping Day
起源:古代帝王将相 “墓祭”之礼
时间:冬至后第108天 4月4日左右
清明之后,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 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祭祖扫墓 表达思念
端午节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起源: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 屈原
“飞雪”、 “彩带”被喷射得到处都是,从广场到步行街,从花园到人行道,从公路隔离带 到商场墙壁、玻璃橱窗等,所有可以喷涂的地方无一幸免,街道上更是垃圾遍地,一片狼 藉,甚至有一些人像发了疯一样。这些都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影响我们 青少年的形象,也影响衡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起源:秋收祭天祭祖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 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 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 ,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拒绝洋节,弘扬传统文化PPT

洋节商业化背后的文化浅薄化问题
商业化的过度包装
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家在庆祝洋节时 往往过于强调商业化的元素,而忽略 了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这 种过度包装的现象可能会导致人们对 节日文化的浅薄化认识。
文化同质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西方节日在中国 市场的流行也加速了文化的同质化现 象。这种文化的同质化可能会使人们 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
03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儒家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 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 观,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
道家思想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强调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追 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融合了本土宗教和 印度佛教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 禅宗、净土等流派,对中国的哲 学、艺术、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 远影响。
拒绝洋节,弘扬传统文化
汇报人:XXX 202X-XX-XX
• 引言 • 洋节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 拒绝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
策略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节日文化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 人热衷于庆祝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日益受到 冷落。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文化自信
我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有助 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节日文化的传入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一定 威胁,拒绝洋节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拒绝过洋节

当韩国在联合国里成功将原本属于我们的端午节成功申遗,并成为他们的 文化遗产的时候,大家除了愤愤不平的声讨外,有没有想过应该如何以实际行 动来维护我们已为数不多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呢? 在此,校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自觉抵制西方节日,严禁圣诞节期 间互赠礼物;班级文化不布置与庆祝西方节日相关内容的物品;积极弘扬、继 承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 积极庆祝中国传统节日, 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华儿女更应拥有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祖国美好明天的建设!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抵制洋节,抵制洋文化从我做起!让我们做中国人,过中国节!
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非要热衷于外国人的节日呢?现在太多的人不仅知 道圣诞节、愚人节、也知道复活节,可却偏偏不清楚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是怎么一回事;看过《巴黎圣母院》却不知道《雷雨》 ;甚 至知道美国有几个州,却不知道中国有几个省区……这些不能不让我们作为一 个中国人感到悲哀! 中国的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我们的文化呢?我们正在丧失我 们的传统, 丧失我们应有的文化主体性; 我们正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迷失自我…… 要知道,一个民族的经济自然重要,但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是民族屹立世 界之林的文化根基、力量之源!
包水饺,吃“团圆饭”, 爷爷奶奶给压岁钱
除夕的时候, 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干什么呢?
“年”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 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 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 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 避“年”兽的伤害。。。
弘扬传统文化 拒绝过洋节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过洋节的反思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下,随 着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转为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主动向世界敞开大门,各国文化 进入中国,产生了对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冲击,在 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 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 这样做法其实本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圣诞的 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 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二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互相交融,就像民族大融合一样,已经不可能存在 纯粹属于某个民族的文化了,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一样, 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各种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现在人们过节的想 法和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现在主要是图个乐,至于过什么节倒不是那么重要 了 再来人们喜欢新鲜和崇洋的心理也起了推动作用,过惯了传统节日也腻了, 洋节正好符合一些人的想法 最后,现在重经济,利益的社会价值观,使得文化 被轻视了不少,现在很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文化的理解简直肤浅到极点, 就更不能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了,也就从心理忽视了传统节日了
3 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 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 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 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 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 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 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 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过洋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不久前,一些抵制过洋节的行为再次引发关注,温州的校长们收到了一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的教育局通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抵制圣诞,西北某高校封校抵制圣诞……该不该过洋节,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
过洋节是否为文化媚俗,如何在传统文化节日中重拾文化基因,找回文化自信,每每在节日来临之际,这样的讨论就会不绝于耳——过洋节带给我们的思考(深聚焦)本报记者郑海鸥《人民日报》(2015年01月08日17 版)愚人节搞怪、万圣节制作南瓜灯、圣诞节装点圣诞树,过洋节已经走进越来越多国人的生活,或为谈资,或付诸行动。
过洋节背后的行为动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理性看待洋节?中国传统节日发展到现在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洋节的盛行,给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了怎样的思考?含蓄的中国人需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洋节为何受欢迎?小张,24岁,刚从大学毕业工作一年。
回想起去年万圣节的场景,小张难掩兴奋,“与新同事们平时交流不多,这次一起制作南瓜灯、参加变装舞会,大大沟通了感情。
”“参加工作后,压力骤增。
上班很累,下班后同事各回各家,没有太多放松与交流的机会,节日刚好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多一些理由去聚会、放松、交流感情,何乐而不为?”小张说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这些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参与其中。
向大妈是位50后,孩子已经工作成家,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
说起过节的初衷,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互相几乎没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肉麻的话,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夫妻间的感情逐渐‘淡了’,跟孩子的共同语言也少了。
西方节日强调的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正好给我们这样的传统中国家庭带来了一个情感出口。
”向大妈说,“在圣诞节,我们会给孩子礼物,来个亲子互动;情人节我们老夫老妻也会出去购物吃饭,其乐融融;父亲节、母亲节我们会向父母表达感情,孩子也会给我们礼物,向我们表示感恩、表达爱意,家庭气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二则“抵制‘洋节’”现象素材多角度运用、戊戌精神(共40张PPT)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陈先红,率先意识到传统节日不被
重视的大环境中隐喻的文化危机。历史悠久、寓意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既 是国人对阖家团聚的渴望、美好生活的企盼,更饱含着对祖先和历史的敬畏
之情。国人经由春节等传统节日所开展的一场场寻根之旅,不仅意味着认祖
、团圆和纪念,也展现了寻找家族之梦、民族之梦的家国情怀。正是基于对 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陈教授曾整理过大量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呼吁社
角度二
批判质疑精神
“洋节”该不该禁?网友各抒己见
考场速用
人们往往将“科学”一词简单地理解为“科学知识”。事实上,“科学”包括科学的 态度、方法、思想和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 而“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在此次针对校园“洋节禁令”的一系列讨论中 ,“理性看待派”所持的“不跟风、不抵制”这一观点,正是批判质疑精神的一种体现。
角度四
回溯“洋节热”反思史,“文化自信”之议早已有之
“中国本位文化论者吴贯因由此感慨道:“回忆童年,一言
‘圣诞’二字,人人皆知在旧历八月二十七日,今也外国本位文
化,步步进逼,土圣人竟为洋圣人所打倒。”吴贯因认为,土、 洋“圣诞”的消长,是“外国本位文化”压倒“中国本位文化” 的一个缩影。 林徽因在文章《“崇洋”与“迷旧”》里则提出了自己的看 法:“诞辰被称作圣诞的,中国原来也有一个,可是现在要是只 说圣诞而不名的话,那就决不会轮到那中国的,而一定指的是耶 稣的诞辰,不管你信不信他的教义;而说着过阳历新年的,他不 用说还在等着过新年——那是正宗的新年,所以到不一定要用那 ‘阳历’的辞冠。”
角度四
回溯“洋节热”反思史,“文化自信”之议早已有之
而现代国人的“洋节反思史”,则可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 1993 年, 《人民日报》在刊文《海外华人的圣诞困惑》里,率先提出了“为什么 ……佛陀、孔子、老子、张道陵等人的生日就不是‘圣诞’”的质疑之声
中国人应该过洋节

中国人应该过洋节如果问中国人应不应该过传统节日,百人中定会有99个点头哈腰地答:要过,咱们老祖宗的节日岂能忘记。
那么洋节日就有区别了吗,就要另眼看待了吗?先不必找出一大窜理由,你能说回答的时候没有个人情绪在里面吗?可能某些人看到传统节日没有多少人注重反而在洋节日闹得欢天喜地的,心中那一丝所谓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就让自己变得愤愤不平。
我们得承认过于感性而不调用自己的理性就有可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甚至颠倒是非。
过洋节日不影响爱国。
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复活节…..我们承认的确在过而却过得很开心。
可我们心中没有忘记“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我们每天都牢记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遵守法律法规。
我们热爱这片土地,我们热爱我们五千多年的文化,我们遵守礼仪和道德。
同时传统节日我们也会过,虽然不是很热衷。
清明扫墓,春节回家,端午吃粽…过洋节丰富我们的生活。
如果没有母亲节,我们都找不到理由来回报养育我们的伟大的母亲。
要知道我们中国人很内敛的,不像洋人用亲吻和拥抱来表达爱意。
我们可以在那天送上祝福和礼物,可以帮母亲洗脚或按摩。
愚人节,我们可以适当地开些玩笑。
比如,1957年愚人节BBC新闻中说,瑞士的Spaghetti Trees(面条树)大丰收,农民都在树上收割面条。
大量观众上当受骗,打电话来咨询面条树的种植方法。
BBC对此的回复是:把一根面条插在番茄酱里,然后就等着吧。
真是有爱。
1962年愚人节,当时瑞典还只有一个电视频道,而且是黑白的。
电视台的技术人员当天在新闻中说,彩色电视已经研发成功,用户只需拿一双尼龙袜盖在电视屏幕上就行。
还真有人信了。
朋友同学之间可以在节日里共同度过,增进彼此友谊,而情侣在洋节日里更是收获匪浅。
过洋节日可以开阔眼界。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从中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底蕴。
过洋节日可以接触西方乃至世界的风俗习惯,接受西方的文明礼仪,了解他们的制度。
当然他们的习俗也有不好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拒绝过洋节主题班会--31920班

➢ 4.清明节——公历4月5日 ➢ 又称行清节、祭祖节,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
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习俗甚多,全 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习 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既是一 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 的欢乐节日。 ➢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又称端阳节,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 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因此人们会互相问候端午 安康,而不像其他节日那样问候节日快乐。划龙舟与吃粽子是端午节的 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生生不息。
难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章 中华传统节日知多少?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法 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华夏大地悠 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 习俗 : 吃团圆饭,全家看春节联欢晚会,祭祀, 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 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 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 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希望新年能多 财多福、平安、健康、顺利!。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法 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华夏大地悠 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 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围绕除旧布新、 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 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 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 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 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传统节日VS洋节知识课件

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 传统节日七夕节,活动主要参与者 是少女,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 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 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 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节日。
— —
:
容防美同强 种之 农
。疫好许调 别一端历
健的多它 如称。 午五
身传传是 今,端 节月
的统统一 ,如午 ,初
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将 至,不少中年人和青年人 开始琢磨平安夜将如何度 过·······
中国极富特色的 春节习俗,正在 影响和感染着各 国的政要和百姓, 欧美许多城市近 年来纷纷将中国 农历春节纳入公 共假日,甚至在 春节期间发行邮 票,春节是中国 文化迈向世界的 一个坚实脚印, 也是全球华人心 中最牢固的情结。
近几年来,“洋节 日’’受到越来越 来多青年人的青睐 情人节、愚人节圣 诞节······一年比一 年隆重,越来越 “深入人心”。午 夜狂欢的人群、鳞 次栉比的圣诞树、 不绝于耳的 “Merry Christmas”出现在 12月24日的中国街 头······ “洋节日”代表着 西方文化,它撞击 并“肢解”着中国
也 称 ” 端 五 ” , 此 外 , 还 有 多
它 是 中 华 民 族 古 老 的 传 统 节 日
五 , 是 中 国 民 间 的 传 统 节 日
前中文 越是形联端
已国组 南两遗合午
进已织 继、种产 国祭
4
入 初 评 阶 段 。
启 动 ” 端 午 节 ” 申 报 世 界 非 遗 程 序 。 目
宣 布 为 ” 人 类 传 说 及 无 形 遗 产 著 作 “ 后 ,
的传统文化。民 族文明正遭受 着和平演变的 危机。
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2月14日的情人节已成了中国恋人们的盛 大节日。如今,情人节在中国成了“奢侈”的代名词。韩国媒体文 章写道:情人节,中国人过的奢侈。
拒绝洋节主题班会

八国联军侵华历史实录:
1860年12月24日(平安 夜),八国联军准备进攻北京 之夜,被八国联军确定为“平 安夜”。
1860年12月25日(圣诞 节),英法等八国联军攻进北 京城,用火烧毁了号称世界 “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一 天正是西方的“圣诞节”。
1860年12月26日,这一天 英法等八国联军为进攻北京城 获得胜利而狂欢,因此被八国 联军称之为“狂欢夜”。
做为中国人,很少有人懂得每 年12月24日、25日、26日被西方人 称之为“平安夜”、“圣诞节”、 “狂欢夜”的具体含义,这三天西 方人过的洋节,恰恰是中国人耻辱、 失败的三天!中国人也跟着八国联 军获胜过“平安夜”、“圣诞节”、 “狂欢节”,简直是愚蠢、丢人到 家了!作为中国人,请不要忘记这 三天的国耻!要爱国、爱我中华民 族!
“洋节”,顾名思义 ,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 日
“洋节”主要有:2月14日情人节、4月1日愚人节、10月31 日万圣节、12月25日圣诞节等。“洋节”还在一些商家的热捧 中成,了促销热卖的噱头,很多人并不 了解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 诞节”,是西方国家信奉的基督教 的创始人耶稣的出生日。
在清朝末年的1900年5月28日— —1901年的9月7日,以英国、美国、 法国、德国、俄国、奥匈帝国、日 本等八个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 大肆侵略我国,对我国进行了烧杀 抢夺,其中除日本以外的七个国家 信奉的都是基督教。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
日本军,8000人;德国军, 7000人;沙俄军,4800人;英国 军,3000人;美国军,2100人; 法国军,800人;奥匈帝国军,58 人;意大利军,53人。
而与之仅仅相隔一天的12月26 日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