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性判断的16条标准和非金属性判断的10条标准
如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如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宫振生【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小学版》【年(卷),期】2005(000)009【摘要】元素的金属性指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的能力。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的能力,或形成化学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该原子的倾向。
在中学阶段可用以下方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一、元素金属性的判断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强度判断。
金属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强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N a能与冷水剧烈反应,而M g 只能和热水反应,故N a的金属性比M g强。
而M g与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的程度比A l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程度剧烈,故M g的金属性又比A l的强。
2.根据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判断。
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例:N aO H的碱性强于M g(O H)2,所以N a的金属性强于M g。
3.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例:比较M g和K的金属性强弱。
M g和N a属同周期,N a的金属性强于M g。
而N a和K同主族,且K的金属性强于N a。
故K的金属性强于M g的金属性。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
一般来说排在金属活动性顺...【总页数】2页(P)【作者】宫振生【作者单位】方正县林业局第1中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J], 周莉2.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J], 郭启强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J], 王慧芳;4.教材的利用与挖掘——有关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的一点想法 [J], 张华林5.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J], 王慧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原子的半径越小,其核外电子与核的吸引力越强,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根据周期表的趋势,原子半径在同一周期内逐渐减小,而在同一族中,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因此,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从左上方向右下方逐渐减弱。
2.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将一个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从原子中移除所需要的能量。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离能,因为它们的外层电子与核的吸引力较强,因此不容易被移除。
相比之下,金属性元素的电离能较低,因为它们的外层电子与核的吸引力较弱。
因此,电离能较高的元素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3. 电负性:电负性是一个衡量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的指标,也是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电负性较高的元素趋向于吸引电子,因此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根据极限电负性值的尺度,可将元素的非金属性分为四类: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如氟、氯等;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如硫、氧等;非金属性较弱的元素,如锌、铝等;非金属性弱的元素,如钾、钠等。
4. 化合价:化合价指的是一个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合物时所具有的价键数。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多种化合价,且形成的价键较为稳定。
相比之下,金属性元素通常只具有较少的化合价。
因此,一个原子具有多种化合价的能力也是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5. 化合物的性质:非金属性元素在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后,产生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沸点和硬度等性质。
与之相反,金属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往往具有较低的熔点、沸点和硬度。
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以初步判断一个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综上所述,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可以考虑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化合价和化合物的性质等因素。
不同的判断方法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是相对的,不同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非金属性强弱。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由单质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来看,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比如F2Cl2Br2和H2O的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非金属依次减弱)。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
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
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6、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置换反应判断。
非金属强的强制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是元素周期律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元素与化合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是指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1.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而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
当一种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与其所在的主族序数相等时,该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但它既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也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
2. 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或反应的强烈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强。
根据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性越弱。
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弱(金属性渐弱),酸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强(金属性渐强),酸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弱)。
根据置换反应进行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及金属腐蚀难易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弱。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是指该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该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2、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例如:Cu+2Ag+ =Cu2++2Ag,可知铜的金属性强于银。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难易判断: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如,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容易,反应越来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强。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如,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镁为中强碱,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则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5、根据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一般越弱。
例如,氧化性Fe2+>Zn2+,故锌的金属性比铁强。
6、根据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判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等电荷的阳离子时,吸收的热量越多,失电子越难,金属性就越弱。
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间置换反应判断:例如:Cl2+H2S=S↓+2HCl,可知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
2、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如,酸性HClO4> H2SO4>H3PO4>H2SiO3(HClO4是强酸,H3PO4是中强酸,H2SiO3弱酸),可判断出Cl,S,P,S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3、根据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如,氟气与氢气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氯气在光照下与氢气反应,溴单质在500℃与氢气反应,碘单质与氢气反应需要持续不断的加热,四种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故从氟到碘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
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
1、由元素原子的水解性推论:通常情况下,水解性越弱,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2、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推论:氢化物越平衡,非金属性越弱。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去推论:酸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弱。
值得注意
的就是:氟元素没正价态,故没氟的含氧酸,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最强
大的就是高氯酸,而不是非金属性低于氯的氟元素!故规律5只适用于于氟元素之外的非
金属元素。
6、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转让反应推论:强置强。
(若依据转让反应去表明元素的非金属性高低,则非
金属单质应当搞氧化剂,非金属单质搞还原剂的转让反应无法做为比较非金属性高低的依据)
8、按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
族元素由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的属性可以根据多个指标来判断,包括电负性、离子半径、电离能、原子半径等。
在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时,通常使用的指标是电负性和离子半径。
首先是电负性。
电负性是一个元素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的度量。
电负性值越大,意味着元素越容易吸引共用电子对。
通常,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较低,非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较高。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电负性值,可以将元素划分为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一般来说,电负性小于2的元素被认为是金属性,而电负性大于2的元素被认为是非金属性。
这个划分不是绝对的,因为一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一定的模糊性。
例如,锌和铝的电负性值都在2左右,但它们被认为是金属性元素。
其次是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是指一个离子的半径大小。
金属性元素通常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形成阴离子。
阳离子的半径较小,而阴离子的半径较大。
因此,金属性元素的离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元素的离子半径较大。
根据离子半径,可以将元素划分为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元素通常形成小离子,而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形成大离子。
这是由于金属性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性元素容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除了电负性和离子半径,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可以用来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例如电离能和原子半径。
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中去掉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离能,因为它们容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离能,因为它们难以失去电子。
原子半径是指一个原子的半径大小。
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而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大的原子半径。
这是由于金属性元素具有较强的核吸引力,使得电子靠近核,原子半径较小。
非金属性元素具有较弱的核吸引力,使得电子离核较远,原子半径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只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一些常用指标,没有绝对的标准。
对于一些元素,它们的性质可能比较复杂,可能同时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特征。
因此,在判断元素的属性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并考虑到元素的具体特性。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方法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方法
1.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方法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同主族、同周期的递变规律)。
(2)根据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进行判断。
(3)根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判断。
(5)根据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2.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方法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同主族、同周期的递变规律)。
(2)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判断。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
(4)根据组成原电池的电极情况判断。
(5)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方法点击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除借助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来判断,但还要特别注意: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用酸性强弱进行判断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如硫酸的酸性>磷酸可以判断出S的非金属性>P的非金属性,但H2SO3的酸性>HClO、HCl的酸性>H2S均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用碱性强弱进行判断一定是最高价碱的碱性,如Fe(OH)2的碱性强弱就不能判断金属性强弱。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 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说说Fe5、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 如从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得知金属性:Na ﹥Mg ﹥Al。
6、? 根据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情况判断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性较强。
如Zn和Cu 比较时,把Zn和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有气泡,说明锌为负极,故金属性Zn﹥Cu。
但也应注意此方法判断中的特殊情况,如铝和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
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即对应金属性越强。
8、? 根据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放电顺序:Ag+>Hg2+>Cu2+>Pb2+>Sn2+>Fe2+>Zn2+>Al3+>Mg2+>Na+>Ca2+>K+在电解过程中一般先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比后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弱,即位置越靠前的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
如含有Cu2+ 和Fe2+的溶液电解时Cu2+先得电子,所以金属性Fe﹥Cu。
其实这一方法同7本质上是一样的。
AE与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H2S在较高温度时即可分解,而H2O在通电情况下才发生分解,所以非金属性O>S。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21年第06期一、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进一步增强,金属性逐渐弱化。
2.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根据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电子层数)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1.元素金属性高低的比较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转让反应:a转让出来b,则a对应的金属性比b对应的金属性弱。
③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④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高低:碱性越弱,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⑤根据电化学原理:相同金属构成原电池时,并作负极的金属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弱;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吸出来的金属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①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单质的深浅程度:越易单质,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②根据构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或还原性:越平衡或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③根据非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a能置换出b,则a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优于b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
④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⑤根据非金属单质的氧化物或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p和as属于v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pso4的弱。
b.元素周期律就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轨域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依次减弱。
d.hf、hci、hb、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弱化。
解:对a、p和as属于va族元素,且非金属性p比as强,因此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则a错误;对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在至右依次进一步增强,则c错误;对d,hf、hci、hb、hi的热稳定性依次弱化,还原性进一步增强,则d错误。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例题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例题2014-08-06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3 、下列各组符号中互为同位素
的一组是 (
C
)
A.
B.
H2 O、D2 O
石墨、金刚石
1 1 40
C.
D.
H、D和T
40 Ar 、 18 2 0 Ca
同位: 质子数相同,在周期 表中占同一位置
几种重要同位素的用途:
1 H氕,2 H氘(或D表示,如重水 1 1 D2O),31H氚(或T表示)
氢:
其中氘、氚是制造氢弹材料。 23 4U,23 5U,23 8U 铀: 92 92 92 其中U-235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 和核反应堆的材料。 碳: 126C,136C,146C
40
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DE ) (B)H2、D2、T2
42
40K 、39 K (E)19 19
40
19K
、20Ca
40
2. 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 A. 质量数相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 B. 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 C. 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不同 D. 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
23
27 16
11
10 10
11
13
8
8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① ②
1 1 2 1
名称和简称
H
H
1 1 1
0 1
2
氕(H)
氘(D)
3 ③ 1 H
氚(T)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2、核素
质子 和一定数 具有一定数目的_____
中子 的一种原子 目_____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三
表
元素周期表
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
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
按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
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三
反
应
置换反应
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
酸反应
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与氢气反应
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两
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电池
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正极
电解池
在阳极首先放电的阴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弱;在阴极首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弱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 >O >N >C >B ;Cl >S >P >S i 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 >Cl >Br>I ;O >S >Se ;N >P >As 等 。
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如F 2、Cl 2、Br 2、I 2与H 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 >Cl >Br >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 >H 2O >HCl >NH 3>HBr >HI >H 2S >PH 3, 所以非金属性:F >O >Cl >N >Br >I >S >P 。
如酸性: HClO 4>H 2SO 4>H 3PO 4>H 2CO 3>H 4SiO 4, 则非金属性:Cl >S >P >C >Si。
如2F 2+2H 2O =4HF +O 2↑;O 2+4HCl =2H 2O +2Cl 2(地康法制Cl 2);Cl 2+2NaBr =2NaCl+Br 2 ;3Cl 2+2NH 3=N 2+6HCl ;Cl 2+H 2S =S +2HCl 。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 2->I ->Br ->Cl ->F -,则非金属性S <I <Br <Cl <F 。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 2 →CuCl 2;2Cu+S → Cu 2S ,说明非金属性Cl >S 。
8.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如HClO 、HClO 3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9、能量: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放热,放热越多离子越稳定,非金属越强。
二、理解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方法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方法
1.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方法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同主族、同周期的递变规律)。
(2)根据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进行判断。
(3)根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判断。
(5)根据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2.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方法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同主族、同周期的递变规律)。
(2)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判断。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
(4)根据组成原电池的电极情况判断。
(5)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方法点击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除借助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来判断,但还要特别注意: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用酸性强弱进行判断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如硫酸的酸性>磷酸可以判断出S的非金属性>P的非金属性,但H2SO3的酸性>HClO、HCl的酸性>H2S均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用碱性强弱进行判断一定是最高价碱的碱性,如Fe(OH)2的碱性强弱就不能判断金属性强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性判断的16条标准和非金属性判断的10条标准
一、金属性判断标准
1、理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例1:同主族:KOH>NaOH>LiOH⇒K>Na>Li ;
例2:同周期:NaOH>Mg(OH)2>Al(OH)3⇒Na> Mg>Al
2、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边的元素比后边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K>Na>Mg>Al> Fe>Cu>Ag>Pt>Au
3、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下角的元素比右上角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同周期:左>右⇒Na>Mg>Al ;
例2:同主族:下>上⇒K>Na>Li ;
例3:不同行(周期)不同列(主族):左下>右上⇒K>Mg ;
4:实验:
(1)、与氧气反应时:
①.反应条件简单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4Na+O2=2Na2O ,4Fe+3O2+2nH2O=2Fe2O3·nH2O ,2Cu+O2+H2O+CO2=Cu2(OH)2CO3,⇒Na>Fe>Cu ;
例2:4Na+O2=2Na2O ,3Fe+2O2点燃Fe3O4,2Cu+O2加热2CuO ,
⇒Na>Fe>Cu ;
②.反应越激烈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③.产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越复杂的金属性越强。
例1:钾有三种含氧化合物,如:K2O 、K2O2、KO2,钠有两种含氧化合物,如:Na2O 、Na2O2 ,镁只有一种含氧化合物MgO ,所以活泼性K>Na>Mg
(2)、与水反应:
①.反应条件简单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钾、钙、钠与冷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镁、铝与热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铁铅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氢气,(K 、Ca 、Na) > (Mg、Al) > (Fe 、Pb)
②.反应越激烈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2:钾与水反应轻微爆炸,钠与水反应平缓,金属性:K>Na
(3)与酸反应:
反应越激烈、反应速率越大的金属性越强。
(4)与盐反应:
①.发生置换反应时,反应物金属比生成物金属的活泼性强。
例1:Fe+CuSO4=FeSO4+Cu ⇒Fe > Cu
②.产物中有碱和氢气时,反应物金属比生成物碱中含有的金属的活泼性强。
例2:2Na+2H2O+ CuSO4=Na2SO4+Cu(OH)2↓+H2↑;Fe+CuSO4=FeSO4+Cu
⇒Na> Fe > Cu
(5)两种金属露置在空气中,先被腐蚀的金属的活泼性强。
例1:在空气中铁比铜易生锈,所以铁比铜活泼。
(6)发生原电池反应:通常情况下,先腐蚀的金属比后腐蚀的金属活泼,原电池中的负极金属通常比正极金属活泼。
(7)发生电解池反应:通常情况下,在阴极先析出的金属比后析出的金属不活泼。
二、非金属性判断标准
1、理论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①.同周期: HClO4>H2SO4>H3PO4>H4SiO4⇒Cl>S>P>Si ;
②.同主族:H2CO3> H4SiO4⇒C>Si ;HNO3>H3PO4⇒N>P ;
2、位置推断:右上角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左下角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①.同周期:右>左⇒F>O>N>C>B ;Cl>S>P>Si ;
②.同主族:上> 下⇒O>S ;C>Si ;N>P ;F>Cl>Br>I ;
③.右上> 左下⇒F>S>As ;N>Si ;
3、实验推断:
①.与氢气反应的条件越简单,其非金属性越强。
氟气在黑暗处爆炸,氯气在光照下爆炸,溴在加热时反应,碘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所以活泼性
F>Cl>Br>I ;
②.与等量氢气反应时越激烈即放出的能量越多,其非金属性越强。
③.与氢气反应的产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
稳定性:HF>HCl>HBr>HI⇒活泼性:F>Cl>Br>I ;
④.非金属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强。
还原性:HF<HCl<HBr<HI ⇒活泼性:F>Cl>Br>I ;
⑤.与变价金属反应,使生成物中的变价金属呈高价态的非金属性强。
2Fe+3Cl2点燃2FeCl3;Fe+S加热FeS ;⇒Cl2 > S ;
Cu + Cl2点燃CuCl2;2Cu+S加热Cu2S ;⇒Cl2 > S ;
⑥.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反应物单质的非金属性比生成物单质的非金属性强。
Cl2+2HBr=2HCl+Br2;Br2+ H2S = 2HBr + S↓;⇒Cl2 > Br2 >S ;
⑦.与盐发生置换反应时,反应物单质的非金属性比生成物单质的非金属性强。
Cl2+2NaBr=2NaCl+Br2;Br2+ Na2S = 2NaBr + S↓;⇒Cl2 > Br2 > S ;
⑧.惰性电极电解盐溶液时,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越先析出。
;⇒F2 >O2 > Cl2 > Br2 > I2 > S 。
S2- > I- > Br- > Cl- > OH- >F- > SO-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