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0cbe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b.png)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8篇)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设置图文动画效果。
2、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方法。
重点难点:目标1、2教具准备: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文字展开方式、切换效果、放映时间等放映效果,会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一、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
1、在幻灯片中动态地呈现文本、图形、图片、表格等对象,能突出演示重点,使放映效果更有趣。
2、[动手做]:设置“空投”标题与文字的“打字机”效果。
方法:幻灯片放映——预设动画——空投、打字机(向右擦去、溶解、照相机……)3、[练一练]:在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中设置动画效果。
二、设置动画顺序。
1、[动手做]:设置幻灯片中对象的动画顺序。
方法: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时间和顺序——动画顺序、启动动画。
2、[练一练]:在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中设置对象的动画顺序。
三、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1、切换效果:是幻灯片进入屏幕的方式。
有水平百踢叶窗、溶解、盒状展开等多种效果。
2、[动手做]:设置演示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中幻灯版的切换效果。
方法: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效果3、[试一试]:在演示文稿“自我介绍”中设置切换效果。
四、隐藏幻灯片。
1、作用:利用隐藏幻灯片的操作,可在放映时跳过演示文稿里的部分幻灯片。
2、[动手做]:打开演示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进行隐藏操作。
五、小结。
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学习设置图文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方法,要在实践中加强练习。
学生小结:[我的收获]六、课后练习P58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电子表格的功能及特点。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
(3)掌握数据输入的基本方法。
(4)认识Excel窗口,区分工作表和工件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数据输入。
(2)难点:区分工作表与工作薄。
[教学准备]电子教室程序、络硬件与软件、板书内容的贴纸。
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8c07dbdaef5ef7ba0d3cc2.png)
《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实验小学姓名:宋惠学科:信息技术教材: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年级: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实验小学宋惠一、课题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
二、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用和地位《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册教材全部内容都是演示文稿的操作。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化演示文稿”,本单元教材安排了8个课时,本节课是第四个课时。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制作幻灯片、插入图片、美化幻灯片,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插入动画的操作,使之前的幻灯片更加生动。
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会逐步进行插入音乐、超链接、插入组织结构图等内容的学习,会让幻灯片更加有感染力。
(三)本课知识结构图三、学情分析小学生都有极强的好强心和求知欲,动手能力比较强。
我校从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PPT演示文稿的制作为六年级上册中期学习内容,前面课程同学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幻灯片创建,学会了调整幻灯片的顺序。
这一课时仅仅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动画效果,可能会有不少学生学有余力。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在PowerPoint中使用预设的动画效果。
2.设置进入、强调、退出等自定义动画的基本方法。
3.合理设置动画的方向、速度和出场顺序。
4.能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素养,挖掘学生潜能。
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内容,体验PPT中加入动画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的制作和赏析,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
五年级 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让幻灯片动起来
![五年级 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让幻灯片动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2c992bef844769eae109ed28.png)
6 让幻灯片动起来一、教学目标ﻫ1、知识目标:(1)能为幻灯片中的文本、图片、添加适当的动画效果、ﻫ(2)能结合幻灯片内容调整动画顺序、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ﻫ(2)促进学生创新、团结协作、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3、情感目标:ﻫ(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使学生体会到“将我所学,为我所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添加动画效果、调整动画顺序的方法、教学难点:依照需要选择、调整动画效果与顺序。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纳“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并结合了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运用了各种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作品、图片文字资源包六、教学过程ﻫ(一)激情导入,直揭课题师:首先,老师要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个PPT。
(课件出示猫和老鼠的对话情境图,激起学生让幻灯片动起来的欲望。
)师:这张PPT跟您们前几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生:这个是一个一个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这个PPT更有动感,对不?生:是的。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让幻灯片动起来。
(板书1:让幻灯片动起来) (二)新授1、添加动画效果(1)师:如何样能让他们动起来呢?也就是添加动画效果、(板书2:添加动画)情况一:师:好,请这位同学上来演示。
(个别生回答,并请他上前演示,师给于高度评价、如:这位同学确实太厉害了,同学们给他来点掌声您!)情况二:师:不明白,没有关系。
师:但同学们要看认真了,先选择对象,然后选择动画,再选择飞入。
师:点击右下角的这个按钮,能够选择更多的动画效果。
(生疑惑不知,那就师示范演示。
)师:现在是从下往上飞入的,那我要它从左往右飞入又该如何办呢?师:事实上特别简单,只要选择效果选项,点开来的下拉菜单中就能够选择不同的方向飞入、师:猫差不多会动了,那文字呢?好,您上来演示吧、(生边说边演示)师:对了,事实上跟图片的动法是一样的、师:同学们看明白了不?生:看明白了。
初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用动画突出演讲主题》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用动画突出演讲主题》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2290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d.png)
初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用动画突出演讲主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动画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作用,能够合理运用动画来突出演讲主题。
2. 学会在PowerPoint中添加、修改和控制动画效果。
3. 提高学生制作和展示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动画在PowerPoint中的应用场景和作用。
2. PowerPoint中动画的基本操作:添加动画、修改动画、控制动画。
3. 动画的种类和效果:进入动画、强调动画、退出动画。
4. 动画触发器的作用和设置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PowerPoint中动画的添加、修改和控制方法。
2. 难点: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动画来突出演讲主题,设置动画触发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包括动画的添加和设置示例。
2. 学生准备一台装有PowerPoint软件的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PPT演示文稿,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动画在PowerPoint中的应用场景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动画的重要性。
3. 教学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添加、修改和控制动画效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的操作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添加、修改和控制动画效果,教师巡回指导。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动画PPT演示文稿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动画运用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画在PowerPoint中的作用和运用技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个动画PPT演示文稿的制作,要求突出演讲主题,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PowerPoint中动画的添加、修改和控制方法。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分析优秀动画PPT演示文稿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说讲课
![《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说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522609cda32d7375a5178006.png)
《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说讲课一、教学分析1.课标依据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多媒体作品的要求:通过演示文稿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能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能展示自己的多媒体作品。
本课设计依据《课标》中的这些要求,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让学生感知多媒体作品优点的同时,尝试设计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并能借助多媒体作品设计表达自己要阐述的主题。
2.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第一单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中第六课《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主要内容有设置自定义动画、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等。
前面几节课着重讲述了如何利用文字、图形、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来美化修饰幻灯片,而本课的教学内容,让幻灯片中的这些元素产生由静到动的变化。
虽然本课学习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实用性大。
3.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能制作、播放、浏览幻灯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学会了如何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调查发现:学生对幻灯片的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上机操作中也有着浓厚的操作欲望,学生能综合利用WORD中所学到的知识(修饰文字,插入图片、艺术字)应用到幻灯片的学习中来,不少学生都表现出一种欲再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掌握“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切换”命令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动画效果的设置与比较,能合理地确定合适的动画方案,并充分体会适当的动画展示效果对突出演示文稿主题的特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画效果的设置,增强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成功。
三、教学策略教法:创设情境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谈话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展示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各小组幻灯片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做法措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幻灯片,问题是:1、认真观看,幻灯片与你前几节制作的幻灯片有什么区别?2、观看后,谈谈你的感受。
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教案
![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adbad4b90d6c85ed3ac6a7.png)
观看老师制作的水立方,并简单发表观后感。
1、通过创设情景,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
2、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为了使演示时更生动有趣,更有吸引力可以加入动画效果
二、合作探索探究获取新知
任务一、
1、布置探究学习任务,让全部学生寻找有关动画命令。
评价量规
这节课大家了解了幻灯片的动态效果,也学会制作动态的幻灯片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几种方法的运用,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助精神的培养。
2、让找得快的学生口头介绍动画命令
任务二、学习预设动画的设置
任务三、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
打开PowerPoint,寻找动画命令,在老师的引导和小组同学的帮组下完成任务一,动画命令的寻找。
分组探索,共同解决老师布置的三个问题,小组选派代表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讨论,评议,共同解决任务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完成该项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课教案
科目
信息技术
日期
课名
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
姓名
班级
小学六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识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操作方法。并通过综合实践提高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综合运用动画效果创作作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自己及他人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dbc9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9.png)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方法。
3. 学习调整动画效果的顺序和时间。
4. 创作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PPT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在PowerPoint中添加和调整动画效果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动画效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PPT示例。
2.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PowerPoint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PPT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示范1. 讲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
2. 示范如何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
3. 示范如何调整动画效果的顺序和时间。
3. 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示范,尝试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4. 创意展示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选出最有创意的动画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尝试创作更有创意的动画效果。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人或朋友制作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PPT礼物。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动画效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PowerPoint添加和调整动画效果的技能。
3. 评价学生创作动画PPT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老师来课堂分享他们在PPT动画效果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给幻灯片加上动画效果》
![《给幻灯片加上动画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f4802f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7.png)
海南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给幻灯片加上动画效果》教材分析《给幻灯片加上动画效果》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中的第6课内容。
本节课采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经过前五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使用PowerPoint制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可以说,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接受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前面五课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PowerPoint操作能力,学会了幻灯片作品的基本制作及放映,但此时的作品缺少动画效果,与在书本上看的没什么区别。
PowerPoint中的动画效果以其自身的魅力必将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充分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完成这次精彩的学习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2、初步掌握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幻灯片切换方式及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比较各种不同的动画显示效果,确定合适的动画方案。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制作与优化幻灯片,感受幻灯片动画效果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动画效果的设置,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做学习小主人的自信心。
3、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感受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动画效果的制作及动画播放速度、播放顺序的调整。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教学准备1、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2、无动画效果的学生练习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师讲故事,学生听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听故事吧,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 增设动画添效果》教学设计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 增设动画添效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bfc08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7.png)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演示文稿制作单元的重要•课。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动画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掌握演示文稿中基本的动画类型,学习给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画,并根据需求设置动画效果和调整动画效果的呈现顺序。
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演示文稿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画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包括吸引观众注意、增强表达效果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掌握演示文稿中基本的动画类型,如进入、强调、退出、路径等。
-学会给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词,并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动画类型。
-学会根据需求设置动画效果和调整动画效果的呈现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动画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
-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画类型。
-提供实际情境,让学生动手给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画,并进行合理选择。
-引导学生根据需求进行动画效果的设置和调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鼓励他们探索动画效果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画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
-演示文稿中基本的动画类型。
-给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画,并合理选择动画的类型。
2.教学难点:-根据需求,设置动画效果和调整动画效果呈现的先后顺序。
-理解不同动画类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卜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几个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动画效果的作用和吸引力。
-提问学生:在以前的课程中,你们是否使用过幻灯片制作演示文稿?你们认为幻灯片中的动画有什么作用?2.新课讲解(10分钟)-讲解动画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包括吸引观众注意、增强表达效果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苏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21课《设置动画效果》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21课《设置动画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60494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3.png)
苏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21课《设置动画效果》教案一. 教材分析《设置动画效果》是苏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培养学生制作多媒体幻灯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欲望。
但在设置动画效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培养学生制作多媒体幻灯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2.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动画效果,使幻灯片更具吸引力。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示范教学法:教师讲解并示范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动画效果的PowerPoint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文字等素材,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计算机: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安装了PowerPoint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制作精美的PowerPoint幻灯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幻灯片更具吸引力?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展示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PowerPoint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画效果的魅力。
《增设动画添效果》 说课稿
![《增设动画添效果》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cd033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2.png)
《增设动画添效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增设动画添效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增设动画添效果》是教材版本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具体章节内容。
这一章节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在前几章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为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动画效果的添加方法和技巧。
首先介绍了动画效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然后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实践操作,最后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动画作品。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对幻灯片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动画效果的添加和设置,他们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实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新事物。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为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画效果的方法,如进入、强调、退出等。
(3)能够合理设置动画的效果选项,如动画的方向、速度、延迟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示例作品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为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不同类型动画效果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dd3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e.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动画。
2. 学习如何设置动画效果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3. 学习如何为多个对象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
4. 学习如何对动画效果进行排序和组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方法。
2. 设置动画效果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难点:1. 为多个对象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
2. 对动画效果进行排序和组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个含有多个对象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PowerPoint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含有动画效果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如何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并通过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为某个对象添加动画效果,并设置动画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4. 课堂交流: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讨论如何为多个对象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以及对动画效果进行排序和组合的方法。
5. 拓展练习:教师布置一个课后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某个主题设计一个含有动画效果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提交自己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
2. 运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案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信息技术教案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b8ea2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5.png)
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1.2 技能目标:能够为幻灯片中的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添加动画效果能够自定义动画效果的播放顺序和时间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师准备一份带有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的幻灯片演示文稿学生准备自己的幻灯片演示文稿或者使用教师提供的素材2.2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动画效果在幻灯片中的应用场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如何为幻灯片中的元素添加动画效果学生通过交流和分享,展示自己的动画效果设计并进行评价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如何为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添加动画效果交流法: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的动画效果设计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幻灯片演示文稿和动画效果示例计算机:学生使用幻灯片制作软件添加动画效果白板:教师板书重点知识和提示要点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回答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技能应用:学生能够正确添加和设置动画效果创新设计:学生能够设计出独特而美观的动画效果4.2 评价方法: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动画效果设计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动画效果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份带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演示文稿学生互相观摩和评价,选出最佳动画效果设计5.2 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个性化的动画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运用动画效果,避免过多或过复杂的效果建议学生多参考一些优秀的动画效果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师准备:准备好一份带有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的幻灯片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幻灯片制作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WPS演示等6.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自己的幻灯片演示文稿或者使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学生熟悉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带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示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提问学生对动画效果的理解和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7.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如何为幻灯片中的元素添加动画效果,包括选择动画效果、设置播放顺序和时间等教师在幻灯片制作软件中进行示范操作,演示如何为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添加动画效果7.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的内容,动手为自己的幻灯片演示文稿添加动画效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7.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动画效果设计,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收获教师和学生对展示的动画效果设计进行评价和交流,提出建议和意见第八章:教学注意事项8.1 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信息技术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于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动画效果开始教学,逐渐增加难度8.2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个性化的动画效果8.3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和展示评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第九章:教学反思与改进9.1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展示成果,评估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9.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教学效果评估的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9.3 教学内容拓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动画效果设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高级的动画效果设计,如路径动画、动画序列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参考更多的动画效果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第十章:教学总结10.1 课程回顾: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表达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和感激10.2 课程展望: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解析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在幻灯片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自定义动画效果的播放顺序和时间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动画效果的选定和设置实践操作和展示评价的进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的调整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帮助教学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参考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继续探索和学习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未来学习的信心和期待。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e84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0.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动画效果。
2. 学习如何设置动画效果的播放顺序和时间。
3. 学习如何为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画路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方法。
2. 设置动画效果的播放顺序和时间。
难点:1. 为对象添加动画路径。
2. 调整动画效果的播放速度和触发条件。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演示文稿。
2. 学生每组准备一台计算机,安装有PowerPoint软件。
3. 网络连接,以便查找相关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含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教学演示:教师操作计算机,展示如何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包括插入动画、设置动画顺序和时间、添加动画路径等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并设置播放顺序和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拓展练习: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某个主题制作一个含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画效果的添加方法和技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品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6c2a1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8.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效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效果丰富PPT演示文稿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2. PPT中动画效果的添加和设置3. 动画效果的种类和应用4. 动画效果的组合与删除5. 动画效果的演示与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PPT中动画效果的添加、设置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动画效果的组合与删除,以及动画效果的演示与分享。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动画效果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动画效果案例,让学生体会动画效果在PPT演示文稿中的作用。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具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动画效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简要介绍动画效果的定义、作用和种类。
3. 演示动画效果的添加和设置:教师示范如何在PPT中添加和设置动画效果。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添加和设置动画效果。
5.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动画效果案例,让学生体会动画效果在PPT演示文稿中的作用。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更具创意的动画效果设计。
7. 动画效果的组合与删除:教师讲解如何组合和删除动画效果。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下节课进行展示。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动画效果设计任务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动画效果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对PPT中动画效果添加和设置的熟练程度。
七、教学资源1. PPT软件:用于制作和展示演示文稿。
2.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分析优秀动画效果案例。
信息技术教案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信息技术教案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adac5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e.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序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序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PowerPoint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带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动画效果的概念及作用,并进行操作演示,展示如何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3. 学生实践: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在PowerPoint中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4. 课堂互动: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拓展与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动画效果,提升幻灯片的吸引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添加动画效果的操作方法。
2.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动画效果的设置。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步骤:1. 打开PowerPoint,新建一个幻灯片。
2. 选择需要添加动画效果的对象,如文字、图片等。
3. “动画”选项卡,选择合适的动画效果。
4. 设置动画的开始方式、结束方式、持续时间等参数。
5. 为多个对象设置动画序列,调整它们的播放顺序。
教案 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姚哥庄小学 杜宾
![教案 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姚哥庄小学 杜宾](https://img.taocdn.com/s3/m/4b21d3df84254b35eefd3438.png)
高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朝阳街道姚哥庄小学五年级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执教:杜宾
一、教材分析:设置动画效果这节内容居本单元后部,前面已学习了幻灯片的基本制作、美化修饰方法。
本节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是对前面基本操作内容的升华,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探究欲望强烈,对新课的内容充满好奇,对学习演示文稿内容有浓厚兴趣,有学会的强烈动机。
根据前面的学习内容,学生对幻灯片的制作已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的学习,利用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一定会成功顺利掌握本节课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自定义动画的作用和目的,理解幻灯片切换
含义。
2)技能目标:恰当使用自定义动画,熟练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和排练时间。
3)情感目标:学会整体规划,体会和谐之美。
树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幻灯片中的元素设置自定义动画和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五、教学策略: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首先为学生准备了感兴趣的素材,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演示作品”“自我完善”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及反思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1707a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f.png)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设置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动画效果的添加、调整以及高级动画的设置,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动画效果的基本应用,提升学生的演示文稿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添加方法。
- 学会调整动画效果的顺序、速度等属性。
- 了解高级动画效果的设置,如自定义动画路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方式,掌握动画效果的设置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画效果的添加与调整方法。
2.教学难点:高级动画效果的设置,如自定义动画路径的绘制与应用。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操作能力,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
但对于动画效果的设置和应用,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掌握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吸引学生的注意。
- 提问学生:“这个演示文稿有哪些特别的地方?为什么你觉得它吸引人?”-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给演示文稿增设动画添效果。
”2. 新知探究- 演示讲解: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如何在WPS演示文稿中插入和编辑动画效果。
- 学生观察: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过程,注意动画效果的种类和设置方法。
3. 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制作带有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
-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十四课让幻灯片上的文字和图片动起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十四课让幻灯片上的文字和图片动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d94ffc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7.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十四课让幻灯片上的文字和图片动起来标题:让幻灯片上的文字和图片动起来: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十四课引言: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技术能力。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旨在教导学生如何使幻灯片上的文字和图片动起来,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第一步:了解幻灯片动画的基础知识在开始动手操作之前,学生需要了解幻灯片动画的基础知识。
幻灯片动画包括两种类型:进入动画和退出动画。
进入动画是指文字和图片从幻灯片上的某一方面进入视野,而退出动画是指文字和图片从幻灯片上的某一方面退出。
学生还需要了解为什么使用动画可以增加幻灯片的吸引力,以及动画应该在何时使用以及何时避免使用。
第二步:选择适合的动画效果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适合的动画效果来使幻灯片更有吸引力。
学生应该考虑动画的类型、速度和延迟时间。
他们应该避免使用太多的动画效果,以免幻灯片过于繁杂。
此外,学生还需要明确动画对幻灯片主题和内容的增强作用,以选择最佳的动画效果。
第三步:为文字添加动画效果这一步骤将重点介绍如何为幻灯片上的文字添加动画效果。
学生可以选择淡入、滑入、放大或缩小等效果。
通过使用这些动画效果,学生可以使文字逐步显示、以某种方式进入或从幻灯片上移出。
他们可以根据幻灯片的主题和内容自由选择合适的动画效果。
第四步:为图片添加动画效果除了文字,学生还可以为幻灯片上的图片添加动画效果。
他们可以使用淡入、从右侧滑入或缩放等效果,使图片在幻灯片上动起来。
学生应该注意附加的动画效果应与图片的主题或内容相关联,以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
第五步:使用时机和策略一个成功的幻灯片应该有适当的动画使用时机和策略。
学生应该明确动画的用途,只有在需要强调特定点或增强视觉效果时才使用动画。
他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动画或在过渡动画中过分使用效果。
学生还需要注意幻灯片展示的流畅性和过渡的自然性。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66de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1.png)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增设动画添效果》教案(一)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闽教版(2020)【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添加动画效果,以增强视觉效果和观众的参与度。
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不同类型的动画设置,并学会如何合理运用动画,以达到更好的演示效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在PPT中添加动画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动画效果、设置动画时间和顺序。
学生能理解动画效果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掌握在PPT中添加、编辑和调整动画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和自我尝试,提升问题解决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勇于尝试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在PPT中添加和编辑动画的基本操作。
难点:理解并合理选择和设置动画效果,以增强演示文稿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几个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动画效果的作用和吸引力。
2. 探索学习(2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在PPT中添加动画,包括选择动画效果、设置动画时间和顺序。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初步掌握添加动画的步骤。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个PPT幻灯片,尝试添加和编辑动画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画效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5. 巩固提升(5分钟)设计一个小挑战,如制作一个有连续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添加动画的注意事项和选择合适动画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完成“增设动画添效果”的练习题,根据题目要求制作一个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和小组分享,评估他们对添加动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设计者陈夫静单位(学校)峄城区阴平中心小学
授课年级五年级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20分钟)@
1、设置自
定义动
画。
,
:
幻灯片中的文字、图片等
元素,正等待着你为他们设计
漂亮的动作呢赶快行动吧!
1.选择某张幻灯片,执行
“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
画”命令。
2.在弹出的“自定义动画”
对话框中,选择需要使用效果
的元素。
3.对于被选定的元素,还
可以设置它们的动画效果。
单
击“效果”标签,进行动画效
果的设置。
)
4.设置完毕后,可以通过
“”(“幻灯片放映”视图
方式)按钮来观看我们设置的
动画效果。
课件出示练习操作
1.尝
试设置
“顺序
和时间”
标签中,启动动画的时间
为“前一事件后2秒启动
动画”,然后通过(“幻
学生操作
学生练习
学生汇报
…
》
学生操作
学生汇报
;
\
课件
!
》
课件
本环节
通过让学
生自主实
践、组内交
流、组间学
习、我的演
示与讲解,
多次操作
给幻灯片
添加各种
动画效果,
达到熟练
应用的目
的。
练
一
练
》
2、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
灯片放映”视图方式)放
映该张幻灯片,并观察效
果。
2.尝试将文本元素按“字”
演示出来。
<
幻灯片中的元素在各自
“表演”完毕后,就是幻灯片
之间的“队形变换”了,我们
把它称为“幻灯片的切换”。
给它设计怎样的切换效果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一张幻灯片,执行
“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
换”命令。
2.在弹出的“幻灯片切换”
对话框中,首先进行切换方式
设置。
3.还可以再设置它的换页方式
和声音效果。
4.最后将设置进行应用,通过
(“幻灯片放映”视图方式)
浏览该张幻灯片就可以看到
效果了。
这种效果是不是很像
公路上的翻转广告牌呢。
)
课件出示:
1.尝试
选择其他的
幻灯片切换
方式,比一
比哪种效果更好好在什么地
方
2.通过放映幻灯片,你认为
切换效果使用在哪两张幻灯
片之间
、
:
学生练习
学生汇报
*
[
.
课件
练
一
练
3、设置排练时间。
…
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排
练时间来规定元素与元素间、
幻灯片与幻灯片之间的切换
时间。
1.执行“幻灯片放映”→
“排练计时”命令。
系统将自
动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
并出现“预演”对话框。
2.单击(下一事件)按
钮来放映幻灯片,两次单击之
间的时间被记录下来,作为以
后自动播放这两个事件的时
间间隔。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
“暂停”或“重新排练”
3.在全部放映完毕后,会
弹出对话框确认排练时间,
4.在确定了使用排练时间
后,我们可以通过执行“幻灯
片放映”→“观看放映”命令
来观看效果。
设置排练时间后,我们在
放映作品时,就可以让系统按
照排练的时间,自动播放各种
效果和元素,而不需要一次次
地点击鼠标了。
课件出示:
&
完成规
划表。
将你
的演示文稿
中各个事件播放的时间进
行规划,根据规划进行排
练计时操作。
放映你的演
示文稿,注意观察自动播
放时的动作间隔时间是否
与你设置的一致。
}
学生操作
?
学生练习
学生汇报
与评价
…
练
一
练
~
实践创新(10分钟)
安排
学生以小
组为单
位,给《家
乡》这个
演示文稿
添加各种
动画效
果,并能
体现自动
播放。
为了增加我们的演示文
稿的“魅力”,现在让我们给
它设置一下显示方式和切换
效果吧。
课件展示制作要求:
1.打开上节课保存的《家
乡》演示文稿。
…
2.恰当的设置各个幻灯片
之间的切换方式。
3.根据幻灯片内部素材的
情况,合理设置它们的显示方
式。
4.完善和美化演示文稿,
并将它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
中。
学生制作
师出示评价表格:
评价
-
学
习
内
容
自我评价
(√)
小组评价
(√)
优
秀
良
好
优
秀
良
好
:
优
秀
良
好
幻
灯
片
的
切
换
(
1、学生提
出个人不
明白的问
题。
2、相互讨
论。
3、代表回
答待解决
问题。
这个作品的完
成,培养了学
生团结协作的
精神,更主要
的是让学生学
会整体规划,
体会和谐之
美。
自
定
义
动
画
(
课堂总
结(5分钟)…
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
什么
生填写课
本:我的
收获。
让学生总
结本节课
收获,完成
对知识的
建构。
拓展应用
(2分钟)
制作与
众不同的
背景音乐
如果你正在制作一个关于
春节的演示文稿,希望从第一
张幻灯片开始就让背景音乐
不停地循环播放,该如何操作
呢我这里有个好办法。
1.执行“幻灯片放映”→
“自定义动画”命令。
2.在“自定义动画”对话
框内选择音频文件(多媒体
2)。
3.在“”标签中。
按图例所示进行选择。
(注:
此处幻灯片总数为3张,对于
你的演示文稿可以相应的改
为其他数字)。
4.单击“”按钮,
并选择“循环播放,直到停
止”。
生自主
练习
鼓励学生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