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正常值约1.5mOsm/L(25mmHg或3.3kPa)。
主要由血浆蛋白构成,其中白蛋白含量多、分子量相对较小,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kgH2O,相当于7个大气压708.9kPa(5330mmHg)。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
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不超过1.5mOsm/kgH2O,约相当于3.3kPa(25mmHg),称为胶体渗透压。
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远小于球蛋白,其分子数量远多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
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
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由于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物质中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
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学习一些关于自己身体上面的一些健康知识,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是怎么样的。
血浆胶体渗透压也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身体情况的一种检测方式,血浆胶体对于血液的帮助是很重要的,胶体可以去除血液中的病菌,有效的抵挡病毒。
有时候在做体检的时候,血浆胶体渗透压也是需要检测的,因为这个对于一些疾病的检测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多学习一点,这样就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正常值约1.5mosm/l(25mmhg或3.3kpa)。
主要由血浆蛋白形成,其中白蛋白含量多、分子量相对较小,就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互换,保持血容量具备关键的促进作用。
学识血浆渗透压约为mosm/kgh2o,相等于7个大气压.9kpa(mmhg)。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源自熔化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就是电解质,称作晶体渗透压。
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成正比,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成正比。
血浆中虽所含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小,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大,不少于1.5mosm/kgh2o,约相等于3.3kpa(25mmhg),称作胶体渗透压.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低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离大于球蛋白,其分子数量离多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源自白蛋白。
若白蛋白显著增加,即使球蛋白减少而维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
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由于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物质中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
上面就是向大家了解了关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资料,期望大家看看回去之后都可以忘记,因为这样的科学知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或多或少可以存有一些用处的。
血浆渗透压
正常的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钠盐、血糖、BUN总共占90%左右 血浆渗透压的升高: 失水、溶质增多
分构成 由晶体物质(如无机离子、葡萄糖、尿素等)形 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胶体物质(主要由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 称为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较大,但由于晶体物质可以
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壁, 因此血浆和组织液的 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
血浆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较小,但由于血浆蛋白分子
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
渗透压是一切溶液都具有的一种特性,它是
由溶质分子运动所造成的 渗透压大小完全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 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颗粒 的大小无关。 各种物质,其颗粒大小、性质虽各不相同, 但每个颗粒产生的渗透效应是相同的。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280—320mOSm/(kg*H2O)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
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
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
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是血浆有效渗透压=钠+钾毫摩尔/升×2+血糖以及尿素氮的数值。
血中的渗透压主要是根据钾的浓度、钠的浓度,以及葡萄糖和尿素氮浓度来计算,数值大约相当于两倍的钾离子浓度值,加上两倍的钠离子浓度值,加上尿素氮的浓度,以及加上葡萄糖的浓度,大约正常的血液渗透压维持在290~320毫摩尔/升。
小于280毫摩尔/升为低渗,大于310毫摩尔/升为高渗。
血浆渗透压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组成的,血浆渗透压大小与血浆内晶体物质和胶体物质浓度有关,因此测量以上物质的浓度,就能确定血浆的渗透压。
血液渗透压应维持在290~320毫摩尔/升,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
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关键词】血浆随着人们对机体内环境的不断探究,更深入地发现在人体这一巨大系统中,每一个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都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渗透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现就近年来对渗透压方面特别是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的概念1.1 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指的是溶液中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类溶质微粒通过半透膜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是由溶液中溶质颗粒总数决定的,与溶液中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1]。
1.2 血浆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的概念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280~320mmol/L),相当于770kPa。
血浆晶体渗透压(plasma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由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如Na+、Cl-、葡萄糖、尿素等,Na+和Cl-占80%;血浆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由血浆中蛋白质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
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小(约为66 000Da),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因此成为决定血浆COP的主要因素。
白蛋白是所有可溶性蛋白中唯一一种不能穿透毛细血管壁的蛋白。
血浆COP的75%~80%靠白蛋白维持[2]。
约为1.3mmol/L,相当于3.3kPa或25mmHg[1]。
2 血浆COP的生理作用细胞膜是体内的一种半透膜,它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隔开,K+、Na+等离子物质不易自由通过。
因此,水在细胞内外的流通,就要受到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的影响。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用晶体物质溶液来纠正某些疾病所引起的水盐失调。
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血浆随着人们对机体内环境的不断探究,更深入地发现在人体这一巨大系统中,每一个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都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渗透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现就近年来对渗透压方面特别是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的概念1.1 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指的是溶液中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类溶质微粒通过半透膜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是由溶液中溶质颗粒总数决定的,与溶液中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1]。
1.2 血浆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的概念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280~320mmol/L),相当于770kPa。
血浆晶体渗透压(plasma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由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如Na+、Cl-、葡萄糖、尿素等,Na+和Cl-占80%;血浆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由血浆中蛋白质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
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小(约为66 000Da),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因此成为决定血浆COP的主要因素。
白蛋白是所有可溶性蛋白中唯一一种不能穿透毛细血管壁的蛋白。
血浆COP的75%~80%靠白蛋白维持[2]。
约为1.3mmol/L,相当于3.3kPa或25mmHg[1]。
2 血浆COP的生理作用细胞膜是体内的一种半透膜,它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隔开,K+、Na+等离子物质不易自由通过。
因此,水在细胞内外的流通,就要受到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的影响。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用晶体物质溶液来纠正某些疾病所引起的水盐失调。
毛细血管壁也是体内的一种半透膜,但它与细胞膜不同。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综述)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摘要:渗透压力作为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之一,对医学上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
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学术研究,众多文献介绍了相关论证和成果,很多科研机构也投入了很多努力进行科研开发。
而且,渗透压力也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如血浆渗透压、尿液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等,都对我们的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综述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等进行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的相关综述。
关键词: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 —前言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力具有依数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质点数目,与溶质本性无关。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也和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将先介绍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再介绍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如血浆渗透压力,最后介绍一些和渗透压力测定相关的技术,借此大致展示一下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下面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等进行阐述。
1.1 等渗溶液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总渗透压力为标准测定的,规定渗透浓度在0.28mol/L〜0.32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例如,临床常用c(NaCI)为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c(C6H i2O6)为0.28moI/L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这两种溶液对于血浆渗透压力而言都是等渗溶液。
【1】而且,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依然是等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等渗溶液,因为使用等渗溶液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使细胞形态稳定,不会因失水过度死亡或吸水过多而胀裂。
多数病例,尤其是肠道问题,如拉稀呕吐等,要输等渗溶液。
1.2 低渗溶液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低于0.28mol/L 的溶液为低渗溶液。
渗透压(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渗透压(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渗透压(osmoticpressure)是溶液的一种基本特性。
当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时,则水分子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渗透现象。
产生这种渗透作用的力称渗透压:渗透压就是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力量。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的大小无关。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由血浆中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由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等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胶体渗透压。
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
人体内的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都和血浆渗透压相等。
临床上所用的等渗、低和高渗溶液都是与血浆渗透压比较而言的。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而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则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三渗透压的作用在体内,有两种生物半透膜,即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
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同,因而表现出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不同的生理作用。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自由通透,对某些无机离子等不易通透。
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细胞内、外水分相对平衡,血细胞也得以保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如果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多,使红细胞膨胀,直至破裂,导致溶血。
反之,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则红细胞内水分渗出引起皱缩变形,也可破裂溶血。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较大,水分子和晶体物质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毛细血管壁两侧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
但毛细血管壁不允许大分子的蛋白质通透,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取决于血浆胶体渗透压。
生理学习题——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习题——第三章血液生理学习题——第三章血液一、单选题1.血液的pH值约为A.7.15~7.25B.7.25~7.35C.7.35~7.45D.7.45~7.55E.7.55~7.65【答案】C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A.溶血B.凝集C.凝固D.血沉加快E.出血时延长【答案】D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形成的A.无机盐B.葡萄糖C.白蛋白D.纤维蛋白E.血细胞【答案】C4.参与生理止血的血细胞是A.红细胞B.单核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血小板【答案】E5.50kg体重的健康人,其血量约为A.4LB.5LC.6LD.7LE.8L【答案】A6.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雌激素B.肾素C.甲状腺素D.生长素E.促红细胞生成素【答案】E7.肝素抗凝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A.抑制Ⅹ因子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D.去除Ca2+E.抑制血小板的作用【答案】B8.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时,引起水肿的原因是由于A.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下降D.淋巴回流量增加E.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答案】B9.A型标准血清与B型血液混合时,可引起的反应是A.红细胞叠连B.红细胞聚集C.血液凝固D.红细胞凝集E.红细胞沉淀【答案】D10.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B.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E.血浆中抗体的类型【答案】B11.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血型是A.A型B.B型C.AB型D.O型E.Rh型【答案】A12.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A.抗凝血酶Ⅲ和肝素B.血小板3因子和ⅤC.纤维蛋白稳定因子D.Ca2+E.磷脂【答案】A13.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答案】E14.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A.红细胞数目增加B.红细胞脆性增加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加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加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答案】D15.下列血液检查正常参考值中,哪一项不正确A.男性红细胞比容为40%~50%B.凝血时间为5~10minC.白细胞数目为4.0×109/ml~10.0×109/mlD.女性血沉第1小时不超过10mmE.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7%~8%【答案】C16.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A.铁和维生素B12B.维生素B12和叶酸C.蛋白质和钙D.蛋白质和铁E.铁、蛋白质和维生素B6【答案】D1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D.血浆不使受血者血浆发生凝固E.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答案】B18.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缺少A.亚铁离子B.蛋白质C.维生素B12和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E.维生素D3【答案】C19.血液凝固后,血块收缩析出的液体是A.细胞内液B.血浆C.血清D.细胞外液E.体液【答案】C20.血液凝固的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是A.ⅣB.ⅧC.ⅢD.ⅫE.Ⅱ、Ⅶ、Ⅸ、Ⅹ【答案】A21.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相对值的是A.血液比重B.血液粘滞性C.血细胞比容D.血液渗透压E.血红蛋白含量【答案】C2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红细胞数量B.白细胞数量C.血浆蛋白含量D.无机盐含量E.非蛋白氮含量【答案】D23.血清与血浆的重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A.钙离子B.球蛋白C.白蛋白D.凝集素E.纤维蛋白原【答案】E24.血管损伤后,首先与其接触活化的因子是A.ⅤB.ⅨC.ⅩD.ⅪE.Ⅻ【答案】E二、问答题1.比较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不同。
血渗透压计算公式
血渗透压计算公式血浆渗透压的计算公式为2(Na⁺+K⁺)mmol/L+葡萄糖mmol/L+尿素氮mmol/L。
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其80%来自Na⁺和CI⁻。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调节机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认为,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及其周围区。
它对血浆渗透压改变(只要改变1%~2%)特别敏感。
血浆渗透压升高(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引起神经垂体ADH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了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尿量减少,保留了水分,恢复体液的渗透压。
相反,当体液渗透压降低时,减少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ADH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排尿量增多,从而排出多余的水分。
血浆渗透压=2([na+]+[k+])+血糖/18+bun/2.8(mmol/l) 式中na+、k+单位为mmol/l,血糖及bun单位为mg/dl。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为280~300mmol/l,如超过350mmol/l则可诊为高渗。
由于bun能自由通过细胞膜,不能构成细胞外液的有效渗透压,故多数作者主张在计算时略去bun,而计算血浆有效渗透压,计算公式如下:血浆有效渗透压=2([na+]+[k+])+血糖/18(mmol/l),honk患者血浆有效渗透压高于320mmol/l。
血浆渗透压注意事项血浆渗透压大小是由血浆中溶解的溶质的数目多少决定的,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大小没有关系。
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为280-310mmol/L。
血浆胶体渗透压虽然只有1.5mmol/L,但其组成成分不能自由透过血管壁,所以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而晶体渗透压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血浆渗透压主要以晶体渗透压构成,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浆中钠、钾、葡萄糖和尿素氮的浓度,利用简易公式计算:2(Na+K)+葡萄糖+尿素氮。
胶体渗透压名词解释
胶体渗透压名词解释
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是一个生理学和心血管医学名词,它指的是在含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的溶液(胶体溶液)与纯溶剂之间存在的渗透压差异。
这种压力是由胶体粒子在溶液中对溶剂分子的吸引力产生的。
在血液中,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产生。
由于这些大分子不能自由地通过毛细血管壁,它们在血管内形成一个相对高的渗透压。
这种压力有助于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防止过多的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
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由小分子如钠、钾、葡萄糖等离子产生)共同作用,共同调节体液的分布和平衡。
如果胶体渗透压降低,可能会导致水肿或低血容量性休克,而胶体渗透压过高则可能导致脱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是由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所决定。
与颗粒的大小和化学性质无关。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3 kPa 。
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由溶解于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如无机离子、尿素、葡萄糖等)所形成的渗透压叫晶体渗透压。
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晶体物质大多严格控制,不易通过。
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
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人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裂。
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红细胞发生皱缩.又由于晶体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晶体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晶体渗透压对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影响不大。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由血浆蛋白这类高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叫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来自毛细血管血液,液体渗出毛细血管主要是一种滤过过程,决定滤过方向和流量的因素是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在一般体循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压较高为3。
99 kPa(约为30 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3.33 kPa(25 mmHg),组织液流体静压约为1。
33 kPa(10 mmHg),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1。
99k Pa(15 mmHg),按上式计算,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约为1。
溶液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血浆渗透压大约为300mmol/L.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1,晶体渗透压是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组成部分,占80%。
主要来自钠和氯离子。
2,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组成,由于血浆中的蛋白质较少,所以形成渗透压小。
其中白蛋白占胶体渗透压的75%-80%血液渗透压对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护正常的血浆容量起重要的作用。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血浆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主要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血浆胶体渗透压(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在医疗工作中,不仅大量补液时要注意溶液的渗透压,就是小剂量注射时,也要考虑注射液的渗透压。
但临床上也有用高渗溶液的,如渗透压比血浆高10倍的2.78mol·L-1葡萄糖溶液。
因对急需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患者,如用等渗溶液,注射液体积太大,所需注射时间太长,反而不易收效。
需要注意,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注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易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
当高渗溶液缓缓注入体内时,可被大量体液稀释成等渗溶液。
对于剂量较小浓度较稀的溶液,大多是将剂量较小的药物溶于水中,并添加氯化钠、葡萄糖等调制成等溶液,亦可直接将药物溶于生理盐水或0.278mol·L-1葡萄糖溶液中使用,以免引起红细胞破裂。
渗透压是调节细胞内外体液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高低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若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值,有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血浆渗透压偏低可能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所以平时饮食应注意多摄取营养,不可偏食厌食。
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的电解质血浆渗透压(1)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机制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是血浆中两种重要的物理性质,它们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机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机制1.浓度差引起的渗透压血浆中的晶体溶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其浓度对血浆渗透压有较大影响。
渗透压与浓度成正比,即溶质的浓度越高,渗透压也越大。
当细胞内外溶液浓度不便会引起渗透压的差异,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渗透作用。
2.渗透系数影响渗透系数是指不同溶质在膜上渗透能力的大小。
渗透系数越大的溶质,在相同浓度条件下,产生的渗透压较大。
渗透系数也对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3.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半透膜对不同溶质的渗透作用有选择性,即某些溶质渗透能力较大,而另一些溶质的渗透能力较小。
这种选择性通透性使得不同溶质的渗透压也不相同,从而影响了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机制1.可透物质对渗透压的影响在血浆中,胶体溶质(如蛋白质)对渗透压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
胶体溶质的渗透压与浓度成正比,当胶体溶质的浓度增大时,胶体渗透压也随之增大。
可透物质对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2.分子量对渗透压的影响在血浆中,不同分子量的溶质对血浆胶体渗透压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量较大的溶质在单位浓度下产生的渗透压较大。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也与溶质的分子量密切相关。
3.渗透系数影响渗透系数不仅对晶体渗透压有影响,对胶体渗透压也有一定的影响。
渗透系数越大的溶质在单位浓度时所产生的渗透压也越大。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溶质浓度差、渗透系数、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可透物质的浓度、溶质的分子量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衛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从而保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对于这些渗透压的形成机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人们更深入理解人体内的生理活动,为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与水肿
1: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以及与水肿之间得关系渗透压指得就是高浓度溶液所具有得吸引与保留水分子得能力,其大小与溶液中所含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得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血浆胶体渗透压就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得一种力量。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就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得一种力量、血浆得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得晶体物质,特别就是电解质,另一部分来自于蛋白质。
由晶体物质所形成得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它得80%来自Na+与Cl-,由蛋白质所形成得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不了多久,蔬菜就会变蔫儿,腌菜得器皿里得水分就会增多。
医生要求有水肿得肾病患者严格控制食盐得摄入,其实上也就就是为了避免血浆与组织液内得盐分过高,吸引细胞内得水分更多地移动到组织液中,从而加重水肿。
血浆中有各种蛋白质,上面说过,这些都属于胶体溶质。
这些胶体溶质一般很难通过毛细血管,当然也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就是来调节毛细血管内,与组织液之间水分得正常分布,像海绵一样吸引组织液中得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正常得血浆容量。
当血浆蛋白减少,尤其就是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血浆胶体吸引水份得力量也随之降低,毛细血管内外水分子移动得原有动态平衡被打破,水分子向组织液移动增多,从而引起水肿。
这也就就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有大量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得同时,常常会有高度水肿得主要原因。
血浆渗透压与引起人体组织水肿有何关系?答:人体内环境得3种成分即组织液、血浆与淋巴及其相互关系可表示如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成分得交换就是透过毛细血管进行得,组织液与血浆中水分往哪个方向渗透呢?这要从血浆渗透压与组织液渗透压之间得大小来分析。
渗透压得大小就是由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所决定,与颗粒得大小与化学性质无关。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如下图所示),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得力量。
人得血浆渗透压约为773kPa。
由于细胞膜与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得生理作用。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晶体渗透压:维持身体平衡的小秘密》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神奇的大工厂,里面有好多复杂又有趣的工作在进行着。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晶体渗透压这个神秘的小角色。
你知道吗?当我们运动后大汗淋漓,或者生病发烧时,身体里的晶体渗透压就开始发挥作用啦!比如说,我们出了很多汗,身体里的水分减少了,但是盐等晶体物质的浓度却相对变高了。
这时候晶体渗透压就会升高,告诉我们的身体:“快补水啦!”就像有一次我在大热天里跑步,跑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回家后觉得口渴得要命,一口气喝了好几杯水。
这就是因为晶体渗透压在提醒我,身体缺水啦,得赶紧补充。
晶体渗透压还能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呢。
如果它不正常了,细胞可能会出问题,我们就会生病。
所以说,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咱们可得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让晶体渗透压保持正常,这样我们才能健健康康的!《什么是晶体渗透压?快来一探究竟!》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晶体渗透压。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里有无数条小小的“管道”和“房间”,里面充满了各种液体。
晶体渗透压就是管着这些液体平衡的小卫士。
比如说,咱们吃的盐,在身体里变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它们就是形成晶体渗透压的重要成分。
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生病住院,医生给他输液的时候就得特别注意晶体渗透压的平衡。
要是输的液体不合适,就可能影响他身体里的正常运转。
再比如,我们喝太多水,晶体渗透压变低,肾脏就得加班工作,把多余的水排出去。
所以啊,晶体渗透压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晶体渗透压:身体里的“平衡大师”》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下身体里的“平衡大师”——晶体渗透压。
你可以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大游泳池,里面的水和各种物质都得保持恰到好处的比例。
晶体渗透压就像是游泳池的管理员,时刻盯着不让这个比例失衡。
比如说,我们吃的水果里有钾离子,这些钾离子也是影响晶体渗透压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 促使组织液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 具有重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
人的血浆 渗透压约为773 kPa 。
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
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 )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由溶解于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 (如无机离子、尿素、葡萄糖
等)所形成的渗透压叫晶体渗透压。
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
机离子如Na +、Ca 2+等晶体物质大多严格控制, 不易通过。
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
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
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 形成的渗透压高, 因此血浆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人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 破裂。
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
细胞中水分渗出。
从而红细胞发生皱缩。
又由于晶体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 因此血浆与 组织液之间的晶体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晶体渗透压对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影响不大。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由血浆蛋白这类高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叫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
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来自毛细血管血液,液体渗出毛细血管主要是一种 滤过过程,决定滤过方向和流量的因素是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
压)。
在一般体循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压较高为
3.99 kPa(约为30 mmHg),血浆胶体渗透 压约为3.33 kPa(25 mmHg),组织液流体静压约为 1.33 kPa(10 mmHg),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约为1.99k Pa(15 mmHg)按上式计算,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约为 kPa(10
mmHg)在这个压力的推动下。
血浆中的一部分液体滤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到毛
细血管静脉端,血压降到大约
1.596 kPa(12 mmHg),其他3个压力变化不大,故毛细血管 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约为— 1.066kPa( — 8 mmHg)促使组织液部分地回渗到毛细血管内,从 而使组织液和血浆维持相对稳定。
人体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
要作用。
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导致血浆中的水向组织液渗透,组织液增加, 肿,常见的
有下列 4种情况: ① 长期饥饿,导致血浆中蛋白质来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渗透压的大小是由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所决定。
与颗粒的大小和化学性质无关。
1.33 引起组织水
②肾小球肾炎时,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滤过而从尿液排出,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③淋巴循环受阻,使组织液中的部分低分子量的蛋白质不能回收到血浆中,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④当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