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_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品)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温故知新】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目标导航】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1.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什么是物质?1.什么是运动?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3.什么是静止?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什么是规律?2.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什么是规律的普遍性?3.为什么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谈不上哲学上所说的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它们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其次,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各有其属性与特征,而哲学上所说的物质那么舍弃了这些具体属性与特征,它只成认物质的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可能是看得见的、暂时的、可以消灭的。
2、想一想:否认运动会导致什么错误?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什么错误?只成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成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狡辩论。
3、议一议:人在规律面前应该怎么办?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并在此根底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误区点拨:1、理解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①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62张PPT)
思考:黑猩猩玩石头和原始人磨石头有何不同?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 形成了手脚分工。
劳动的作用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 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 形成了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劳动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 因素和生产方式。(见课本专家点评)
98
01
20
20
08
年
“有材料估计,近三十年来,人类创造 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多年来的 总和。到2003年,人类知识已比1995年 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5年增 加3到4倍;而2050年时人们所动用的科 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 %,即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 。”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 独立性
坚持 唯物主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坚持 可知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质 可知性 物质 唯一特性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注意1:物质和具体物质的关系是一 图中有哪些具体物质? 具体物质=物质? 般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注意2: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情景分析:
思考:刻舟求剑的故事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 点。
运动能不能离开物质呢?
无人工厂
无人工厂
鱼米之乡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
《徐水人民公社颂》,轰动了中国,震惊了
世界! 文章说“茂盛无比的小麦亩产12万斤, 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万斤,一棵硕大 无比的白菜重达500斤。” 有人编了句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 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
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PPT课件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 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任何事物 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 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制约
(注意: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因而两者不能是相互 制约的)
[答案]:(1)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说 明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
(2)克拉底鲁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地理解了 运动的绝对性,因而否定了相对静止,他的观点会导 致不可知论。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
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反对两个错误倾向: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
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 (唯意志论);只强调不尊违重农客时观,谷规不律可和胜客食观也条…件…,否认 人的主观能动性,斧斤是以机时械入唯山物林主,材义木(不宿可命胜论用)也。。
4.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5.规律没有好坏之分。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8
6.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 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 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15张PPT)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和把 握规律
注:规律可以被发现、认识和利用,但不能 被改造。
3、按客观规律办事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具有客 观实在性 (唯一特性)
2.自然界的物质性:(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呢?)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
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它们都是统一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不是:
(现象的)(偶然的)(外加的)(易变的)
2、规律的特征:
(1)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一、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 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第三、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 是不可违抗的。
(2)规律具有普遍性
思考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
慧能大师“心动” 1:离开物质谈运动
刻舟求剑
2:离开运动谈物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3、静止的含义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 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
具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客观存在性,是具
区 别
地位
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 具有的最抽象最概括的
体存在的事物或现 象部分具有的特点,
特点,是绝对的、不变 是多变的、易逝的
的、永恒的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 联系 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
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
注意.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 什么?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 个别 和 一般 、 具体 和 抽象 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 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 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 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 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 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物质 资料 生产 方式
劳动者 生 产 力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物质要素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物质关系
客观的 不能随 意选择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徐水人民 公社颂》,轰动了整个中国,文章竟宣称“茂盛 无比”的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 亩产达120万斤,一棵硕大无比的白菜重达500斤, 棉花的产量也“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当时的报纸上还说,农村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 传画:玉米长到月亮上,惊扰了寂寞的嫦娥小姐; 水稻亩产万斤的卫星腾空而起,连太阳也黯然失 色;棉花堆成的高山耸入云端,山顶的娃娃笑哈 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有人还编了顺口溜:“一 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 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 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 洲。”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选修学习要求】【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知识点梳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
这些要素的,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4、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及其,也具有。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的产物,它是在中伴随着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5、物质是,并能的客观实在。
【考点过关】○物质概念○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战演练单项选择题1、(知识点2)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主旨就是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和。
这一思想反映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追求优美的山林景色和自然意趣就构成其园林美的核心,顺应自然、模拟自然、表现自然就成为其园林审美的主导精神。
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无论是利用自然还是改造自然都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人对自然来说是渺小的C、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返朴归真D、人类不应该改变自然界2、(知识点2)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首要问题是()A、承认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利用自然、改造自然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D、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3、(知识点2)(05江苏)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知识点2)(06江苏)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生活与哲学》第4课_探究世界的本质1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太阳约在50 亿年前形成
大概已有46亿年了 现在地球处于中年 约还有50亿年寿命!
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
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①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自我运 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劳 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就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主要是: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它们的形成、存在、发展并非由人所左右,它们都是客 观的物质要素,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它具有物质性。
【联系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 客观的)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劳 动
的物质性。 (世界观原理)
是在…中伴随…一起产生的。
(小结)
【原理表述】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产生、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是 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⑤整个世 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 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注意】反对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 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 说法都是错误的
例3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
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
A.①② B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联系的客观性等知识,意在考
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事物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
A.①②
B.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荒漠化现象是人类不遵循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
性导致的不良后果,要解决好荒漠化问题,解决人类活动
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仍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过,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发挥。
➢课时知识建构
➢时政热点链接 人造“天宫”
【背景材料 我国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 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航天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 员朱毅麟介绍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关键环节。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重约8.5吨,既是一个交会对接的目 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航天员将以此为平 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在太空飞行的两年时间 里,“天宫一号”将逐步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形成载人天地往返运
在“天宫一号”试验的基础上,在2015年前后,我国还将发 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理论链接】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 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天宫一号与神舟 八号的成功对接说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 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广大航天科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件 (共18张PPT)
构成 基本 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结论:人类社会的存在 和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 客观的物质体系。
全面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生产力的实体要素 劳动者、 生产力是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 客观的 物质力量 都是物质的
物质资 料的生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 生产关 产方式 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 是客观的 系是客 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 → 观的经 配关系等,它们都是物质关 济关系 系,具有物质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还有以 下几种相同的说法: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观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统一于物质
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
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A、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
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补充: 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 在规律前面出现“改变、凌驾、无视、无能为力、 任规律摆布”都是错误的
任何运动都有 运动是物质的 自己的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 侧重强调运动 运动,物质是 或载体。离开 动,会导致唯 离不开物质 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的运动是 心主义 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
我们既不能脱离物质谈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 谈物质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 含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 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 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 区 义 象的变化和过程 别 本不变 性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质 绝对的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 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联系 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 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 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命题点 6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对点金题❻】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 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 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 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 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 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整个世界是物质世界。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 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 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2009年江苏卷,26)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 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考点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和静止的区别 (1)含义不同。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既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 质没有发生变化;又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 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 运动。 (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守 株 待 兔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而
非偶然的联系。
红 日 东 升 斗 转 星 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稳定联系,而不是多
变易逝的。
四、运动是有规律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①固有的②本质的③必然的 ④稳定的联系。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名言: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 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恩格思
拓展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 运动变化中,那为什么我们生活周 围的事物却看似是静止的呢? 3、(相对)静止 ①辩证唯物主义称之为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概念:根本性质相对稳定;位置或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
思维领域事物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
田间地头的智慧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 不是主观强加的联系。
揠 苗 助 长
拓展思考:主人公的主观愿望好不好?为什么结果却事与 愿违?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
中的本质联系,而非现象的
联系。
拓展思考: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
温馨提示: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 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 分、大与小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拓展思考: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 关地球的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 实际的?
结论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 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 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 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中的一部分。
结论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生活与哲学》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并利用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 为人类谋福利。
04 世界的联系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自然界内部的联系
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形 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
人类社会内部的联系
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也存在着广泛 的联系,这些联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02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要点一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 的规律。
要点二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 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 生。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坚持唯物主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方 法论指导。同时,反对唯心主义可以避免我们陷入虚幻和空想的境地,更好地把 握现实和未来。
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探究世界本质时,应坚持用联系、 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和片面 的观点。
坚持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和本质规律 ,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同时,反对形而上学 可以避免我们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真相。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 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 在认识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 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 在探究世界本质时,应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的理 论指导实践。
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探索世界与寻求真谛【导语】我们在政治必修四的课本中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哲学生活,这也是政治众多课本中比较难知道的一部分。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探索世界与寻求真谛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知道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它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知趣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当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毛病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别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知道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掌控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产生作用的条件和情势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第五课:掌控思维的奥妙※1、知道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控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控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谛。
6第六课:求索真谛的历程※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知道真谛的客观性及真谛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谛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谛的最基本属性,真谛眼前人人同等。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体
人脑——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 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 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离开运动谈物中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宇宙
飞船、火箭等,说明(
)
A. 人能够创造自然
B. 人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 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自然性
D. 人类已经全面掌握自然规律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第二单元
辩证唯物论
第四课 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五课 意识
认识论
第六课 实践、认识、真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物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 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 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 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 了界限)
的 客观实在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 有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我们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事万物和 现象的共同特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客观存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实在
物质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的具体形态
某种具体的东西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高二政治教案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高中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学案(人教版)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探究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 物质的含义 (2) 运动的含义(3) 静止的含义(4) 规律的含义◇理解(1) 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性 (2)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3)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用(1)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的理解(3)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2)能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重点、难点】:1、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物质运动是绝对的三、【合作初探】:第一学时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第一框题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课堂探究1(p28):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探究提示: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
地球在约47亿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的思维:一开始就是社会(物质)的产物
诗词古韵中的哲理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 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 岁成焉。
——《易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抽象、共性 具体、个性
基于物质概念,思考并回答:
• 你可以创造物质吗?
• 物质是永恒的吗?
“物质”是从客观存在的 万事万物中抽象出的共同 属性。它不生不灭,永恒 存在。
一、世界的物质性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表现: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源于何方?本质是什么?
➢ 上帝创世说 ➢ 盘古开天辟地
客观唯心主义
宇宙大爆炸理论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
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可知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客观性 理解: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3)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如:水)
——苏东坡《赤壁赋》
牛刀小试
• 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 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联 系
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诗词古韵中的哲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宏观物体 原子、离子 生命有机体
生产方式 人脑
你全 能诗 从最 哲精 学妙 角之 度笔 分在 析何 一处 下? 吗 ?
诗词古韵中的哲理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含 宇宙间一切事物、 区 义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别
性 无条件的、永恒的 质 绝对的
静止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 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 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 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100
分 80
数 60
40
20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 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 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1 2 3 4 5 6 7 (天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 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的 运动都是 有规律的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哲学上的“运动”概念: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 根本属性 和 存在方式 。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 承担者 。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①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②离开物质谈运动: 唯心主义
人类社会的 运动也都是 有规律的
人的认识 运动也是 有规律的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3.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 固有的规律。
小结:
三个概念
二对关系
承担者
动中有静
物质 运动 静止
根本属性
静中有动存在方式来自为什么我们能作出准确的“预期”、“预警”、 “预测”?
第二运框动认是识有运动规把律握的规律
3.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什么是规律
问题1:
牛顿是发现 还是发明了 万有引力?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月 盈 月 亏
燕 雀 南 飞
黄叶飘零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社会
高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低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保
持 百
(3)方法论要求: ①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造
福人类。
思考:
1、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否被看做是改变或创造规律? 2、你能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实例吗?
• 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 为利(如:三峡大坝)
• 2014年9月22日,我国成功研制埃 博拉病毒检测试剂盒 。
问题3: 下一个苹果是不是还会落到我的头上?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守株待兔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注意3: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
第二框运动认识是运有动规把律握的规律
3.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
E.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师徒对话
• 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承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 克拉底鲁: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片面地发展了赫拉克特利的辩证法, 完全否定事物的任何稳定性,一切都变动不居,瞬 息即逝,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能肯定或否定,从而陷 入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新陈代谢
3、价值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注意1:
规律不是人(或上帝)主观臆造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问题2:
为什么我们看到苹果落地而没有 看到万有引力?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3、商品价格的涨落
2、水往低处流 4、万有引力
注意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