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1)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即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征:植物病部表现出的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征。
6.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7.非生物因素:是指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包括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等。
8.生物因素(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
9.非传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10.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染性病害。
11.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12.多型现象: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
13.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4.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
15.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16.专性寄生物: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最强,只有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后,寄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育。
(如植物病毒,植原体,部分真菌如霜霉菌、锈菌,大部分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一般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17.非专性寄生物: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2
二、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植物生病后其外表所表现出的病态。
病状:植物发病后本身表现出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原物在植物的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特征。
比较症状、病状和病征,其三者有何不同?
13
14
(一)、病状的类型
1、变色 指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
18
斑点
19
20
穿孔
21
溃疡
22
疮痂
柑橘疮痂病(Sphaceloma fawcettii)
23
猝倒
黄瓜立枯病
24
3、腐烂
腐烂是细胞或组织在坏死的同时,伴随着 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分解。按照腐败组织的质地 分为干腐、湿腐(或软腐)两种。
组织腐烂时,水份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 成干腐;
如细胞消解的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失水则 形成湿腐。
40
灰霉
41
青霉
42
白霉
43
2、粉状物 粉状物是某些真菌的孢子密集的聚
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根据颜色的不 同又可分为白粉、锈粉、黑粉等。
44
白粉
45
锈粉
46
黑粉
47
3、颗粒状物
指病部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颗粒状物。如 水稻纹枯病的褐色菌核,十字花科作物菌核病 的鼠粪状菌核。还有半埋于病部组织表皮下的 小黑点,如葡萄黑病、柑橘炭疽病病部的小黑 点。
小果。
(5)皱缩、卷叶:病组织生长不均匀引起皱缩、卷 叶等
31
肿瘤
32
丛枝
33
徒长
34
矮缩
玉米黑条矮缩病
35
矮化
36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一、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侵入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组织的损伤和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
植物病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识别:1.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包括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性病害等。
2.根据病害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种子传播等。
3.根据病害的病征:包括叶斑病、霉病、腐烂病等。
二、植物虫害基础知识植物虫害是指由害虫(如昆虫、螨类、蠕虫等)对植物进行捕食、寄生或破坏,导致植物受损或死亡的现象。
植物虫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识别:1.根据虫害的侵害部位:包括叶害、茎害、根害等。
2.根据虫害的虫态:包括幼虫、成虫、若虫等。
3.根据虫害的危害程度:包括轻度虫害、中度虫害、重度虫害等。
三、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使用天敌、寄生性真菌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生物控制。
2.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喷洒、粉剂喷雾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杀虫杀菌。
3.农艺防治: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如适时施肥、合理浇水等,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
4.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鸟网、保护罩等,遮挡虫害入侵。
5.综合防治:综合运用以上几种防治方法,制定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植物病害的图片样本、虫害的图片样本、常用的农药防治手册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植物检验检疫法:指用于确保植物及其产品无害入境或出境的法律法规。
2.农药管理条例:指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3.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指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真菌的生活史图解
(六)真菌的分类及主要类群
1.真菌的分类
真菌界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包括五亚门、十八个纲和六十八目。 真菌门各亚门主要特征
亚门
鞭毛菌 接合菌 子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
营养体
原生质团或无隔菌丝体无隔 菌丝体 单细胞或有隔菌丝体 有隔菌丝体单细胞或有隔菌 丝体 有隔菌丝体 单细胞或有隔菌丝体
四、光照不适宜:
不同的园林植物的光照时间长短和强度 大小的反应不同,应根据植物的习性加 以养护。 当植物正在旺盛生长时,光强度的突然 改变和养分供应不足能引起落叶;植株 种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等会引 致叶部、茎干部病害的发生。
五、通风不良:园圃易造成高温、高湿、 闷热的环境,诱发根系腐烂。 六、土壤酸碱度不适宜: 七、有毒物质的影响:
坏死型
猝倒
立枯
坏死型
角斑病
穿孔病 圆斑病
增生型
丛枝
黄化
花叶
矮化
(二)病症的类型
1.霉状物 2.粉状物 3.粒状物 4.脓状物
5.菌核
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菌核
第二节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特征
一、营养失调: 1、缺氮: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分枝少, 失绿,变色,花小,组织坏死 2、缺磷:植株矮化,叶片变成深绿色,灰 暗无光泽,具有紫色素,最后枯萎脱落 3、缺钾:植物叶片长出现棕色斑点,不正 常皱缩,叶缘卷曲,最后焦枯
(1)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
A、腐霉属:孢囊梗丝状、游动孢子囊为线
形、瓣状、球形或椭圆形,游动孢子在泡囊中 形成并释放,有性生殖在藏卵器中形成一个卵 孢子。大多生活在土壤中或水中,营腐生生活, 引起苗木猝倒病或根腐果腐等症状。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2.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
细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 起莠蔫症状。
常见的细菌病害
青枯病、软腐病、角斑病、溃疡病、辣椒疮痂病、桃穿孔病、水稻白 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姜瘟病等
白叶枯病(水稻)
细菌性角斑病(豆角) 细菌性缘枯病(黄瓜)
细菌性腐烂病(香蕉)
黑腐病(甘蓝) 青枯病(瓜类、西红柿、豆类)
水流传播
人为传播
昆虫等 介体传播
一、植物病原真菌
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 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真菌与细菌的异同
真菌:有完整细胞结构,有真正的细胞核。 细菌:有完整细胞结构,只有核区(胶体状),核酸 游离在核区。
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
白菜软腐病
番茄脐腐病
4、病状的类型--萎蔫
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
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 组织完好。
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黄瓜枯萎病
5、病状的类型--畸形
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 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
(1)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 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 (2)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巨型细胞),但细胞数量 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
病症。
黄瓜霜霉病
豇豆白粉病
豇豆锈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三、 症状的变化
1.典型症状
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 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2.综合症 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 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二、植物病害的种类
? 病原(因):植物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叫病原。
? 根据植物发展的病原本质上看,可分为: ? 1、非侵染性病害:不会传染,环境条件
改善可恢复原状。 ? A、原因:不利的环境因素,如大气、土
壤中的不良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 的反应。
B、导致病害
思考题
? 五、以下病害属于病状或病征的哪一类? ? 1、瓜类花叶病;2、蕃茄黑斑病; ? 3、大白菜软腐病;4、蕃茄青枯病; ? 5、白菜根肿病;6、黄瓜霜霉病; ? 7、月季白粉病;8、辣椒炭疽病; ? 9、莴苣菌核病;10、水稻白叶枯病; ? 11、香石竹疫病;12、稻瘟病。
答案
? 一、生物或非生物的影响。
例子一
例子二
? 植物由于施尿素过多 而萎蔫。是,非侵染 而致。
? 榕树叶片被 吃成孔洞。 不是,虫害, 无病理程序。
? 柑桔凤蝶为 害状。
例子三
例子四
? 菰草受黑粉菌侵染后, 形成肉质肥嫩膨大的 茭白(瓜)。不是, 人们的需要。
例子五
? 韭菜在弱光下栽培成 为幼嫩的韭黄。不是, 人们需要。
例子六
胶状物(坏死); 11、絮状物; 12、坏死。
病理程序的判定
? 凡是病害都有病理程序,如真菌、细菌、 病毒病等;如机械损伤、虫伤、植物的 自然衰老、雕谢等都没有病理程序,故 不称为病害。
? 此外,人们栽培作物是为了满足需要, 有些植物表现异常,但其经济价值更高, 此些“病态”也不看着是植物病害。
? 辣椒叶 形成白 粉;辣 椒白粉 病,是, 真菌而 致。
5、脓胶状物
? 病部产生脓胶状粘液, 干燥后形成胶粘或胶 膜。脓胶状物是细菌 和植物汁液的混合物, 它是细菌病害特有的 病征。如马铃薯环腐 病、番茄青枯病、水 稻白叶枯病等。
第二章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第二节基础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40)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是()。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2.植物病害中,()性病害占绝大多数。
A.真菌 B.细菌 C.病毒D.线虫3.有的植物生长特别快,发生徒长属于()病状。
A.斑点B.畸形C.萎焉D. 腐烂4.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
A.病状B.病征 C.症状D.病原物5.细菌性病害典型的病征表现是()。
A.霉状物B.颗粒状物 C.粉状物D.脓状物6.叶片呈现浓绿或浅绿相间的称为()。
A.褪绿B.花叶 C.黄化 D.红叶7.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是()。
A.青霉菌B.赤霉菌 C.盘菌类D.霜霉菌8.下列属于病征的是()。
A.变色B.斑点 C.畸形 D.脓状物·9.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杂色鲜艳花瓣B.感染黑粉菌茭白茎基组织肥大C 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侵入出现根瘤D.蔬菜根部由于线虫侵染出现根结10.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A.病原B.病原物 C.侵染性病害D.非侵染性病害11.下列植物病害没有病征的是()。
A 水稻白叶枯病B.油菜病毒病 C.玉米瘤黑粉病D.小麦锈病12.水稻纹枯病的病征是()。
A.霉状物 B.颗粒状物 C.粉状物 D.脓状物13.植物病部局部细胞或组织坏死,但不解体,形成各式各样坏死斑称斑点,下列不属于斑点的是()。
A.溃疡B.疮痂 C.褐斑D.褪绿14.植物病害的典型萎萎焉病状是植物根部或基部()受病原物侵害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 薄壁组织D. 分泌组织15.全为非浸染性病原的是()。
A.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土壤、营养B.气候因子、有害化学物质、土壤、营养等C.刺吸性害虫、螨类、有害化学物质 D .温度、湿度、真菌、病毒16.镜检病原时,切去小块病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有大量病原物自病组织溢出成烟雾状喷菌现象,即可证实为()A.真菌病害B.细菌病害C.病毒病害D. 线虫病害17.下列病害中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A 水稻白叶枯病B.油菜霜霉病 C.玉米瘤黑粉病D.甘薯紫纹羽病18.下列不属于畸形病状类型的是()A肿瘤 B.徒长 C.红叶 D. 卷叶19.下列植物病原中不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试卷)一.填空题1.细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
2.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种表现。
3.真菌一般具有生长发育的()和繁衍后代的()。
4.菌丝的变态类型,常见的有()、()、()。
5.按照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没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可把植物的抗性分为()和()两类。
6.病原物的传播可分为()和()两类情况。
7.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
二.单项选择题()1.寄主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发病的标志是_____。
A.建立寄生关系B.病原物向寄主体内侵入C.病原物与寄主接触D.寄主出现症状()2.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______。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杂色花瓣。
B.感染黑粉菌的茭白茎基组织肥大。
C.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的侵入而出现根瘤。
D.蔬菜根部由于根结线虫的侵染而出现根结。
()3.主要依靠直接侵入的病原物是______。
A.真菌B.细菌C.病毒D.植原体()4.白粉病属于_______。
A.真菌病害B.细菌病害C.病毒病害D.生理病害()5.属于被动传播的是_____。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孢子在水中的移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6.下列现象中,属于病害的是______。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7.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______。
A.变色B.颗粒状物C.粉状物D.脓状物()8.植物病原细菌侵染寄主最主要的条件是______。
A.高湿B.高温C.低温D.高温、高湿()9.真菌的侵入途径一般是______。
A.直接侵入B.自然孔口侵入C.虫媒传播D.伤口侵入()10.在植物真菌的五个亚门中,具有无隔菌丝的是______。
A.接合菌亚门B.子囊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半知菌亚门三.多项选择题()1.主要依靠直接侵入的病原物是______。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
猝倒
立枯
(3)草本植物茎的顶部坏死----顶尖坏死。
(4)木本植物顶梢的坏死----梢枯(die back)。 (5)果树和树木的枝干上有大片的组织坏死----溃疡
(canker) 。
溃疡
茎维管束变褐
叶斑
穿孔
叶枯
疮痂
溃疡
蔓枯
3.腐烂(rot)
• 植物的组织细胞受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 • 分干腐、湿腐和软腐。
(4)变态:病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
花变叶(phyllody) 、叶变花、扁枝和蕨叶 (fernleaf) 。
畸形
蕨叶
畸形
畸形
畸形
丛枝
叶片皱缩
卷叶
叶片扭曲
厥叶
根瘤 根肿
整株丛生
整株矮化
<二>、常见的病征类型——霉状物
1、霉状物 霜霉
绵霉 黑霉
灰霉
青霉
2、粉状物
锈粉
3、粒状物 黑粒点
花叶
斑驳
明
花叶
2.坏死(necrosis)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
(1)在叶片上坏死。叶斑(spot)、轮斑或环斑(ringspot)、蚀纹、 叶枯、叶烧(leafscad) 、疮痂 。
梭形斑
星状斑
叶斑
不规则形斑
轮纹形斑
云纹形斑
条纹
环斑 脉枯
叶烧 疮痂
(2)植物根茎上坏死。猝倒(damping off)和立枯。
• 症状是植物发生某种病害以后在内部和外部显示的表 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人们认识 病害首先是从病害症状的描述开始,描述症状的发生 和发展过程,选择最典型的症状来命名病害,如烟草 花叶病、大白菜软腐病等。从这些病害名称就可以知 道它的症状类型。当掌握了大量的病害症状表现,尤 其是综合症和并发症的变化以后,就比较容易对某些 病害样本做出初步的诊断,如同医生为病人看病诊断 并开处方一样,很快就能确定它属哪一类病害,它的 主要特征在哪里,以及病因是什么等等。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二章园林植物病害根底知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掌握病害症状的类型,了解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和症状特点,了解各类病原物的一般形态,掌握真菌、细菌主要种类的特征,掌握侵染性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生开展过程与测报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根本概念一、园林植物病害的涵义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运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的非正常影响,或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导致生理、组织结构、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良,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降低绿化效果与观赏价值,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直接引起病害的因素称为病原,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病原,其他因素统称为环境因子。
生物性病原又称为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和螨类〔图2-1〕。
非生物性病原包括温度不宜、湿度失调、营养不良和有毒物质的毒害等。
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
植物病害的发生都具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
植物遭病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后,首先是生理方面发生不正常变化,如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加强,同化作用的降低,酶的活性和碳、氮代谢的改变,以与水分和养分吸收运转的失常等,称为生理病变。
之后是内部组织发生不正常变化,如叶绿体或其他色素体的增减、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增减、维管束的堵塞、细胞壁的加厚,以与细胞和组织的坏死等,称为组织病变。
继生理病变和组织病变之后,外部形态也发生不正常变化,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坏死、腐烂、畸形等,称为形态病变。
往往先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继而造成植物组织形态的改变。
这些病变是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开展的过程,称为病理变化过程或称病理程序。
病理变化过程是识别园林植物病害的重要标志。
在侵染性病害中,受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
病原物在寄主体中生活,双方之间既具有亲和性,又具有对抗性,构成一个有机的寄主——病原物体系。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病害的三因子学说一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6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13、活力营养生物寄生营养生物14、柯赫氏法则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16、生理病害特点①具有突发性②田间分布普遍③病状表现散发性④无病症有病状17、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这不仅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还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观赏植物失去观赏价值等问题。
因此,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护植物健康至关重要。
一、植物病虫害的类型(一)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理和形态上的异常变化。
常见的植物病害包括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和线虫病害等。
1、真菌病害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例如,白粉病会在植物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粉状霉层;锈病则会在叶片上产生锈色的孢子堆。
2、细菌病害细菌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出现斑点、溃疡、腐烂等症状。
如软腐病会使植物组织变软、腐烂,并伴有恶臭。
3、病毒病害病毒病害会使植物出现花叶、黄化、畸形等症状。
例如,烟草花叶病毒会导致烟草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
4、线虫病害线虫会侵入植物根部,引起根部肿大、坏死等症状,影响植物的水分和养分吸收。
(二)植物虫害植物虫害是指由昆虫、螨类、蜗牛等害虫对植物造成的损害。
常见的植物虫害有咀嚼式害虫、刺吸式害虫和蛀食性害虫等。
1、咀嚼式害虫这类害虫会直接啃食植物的叶片、茎干、果实等部位。
比如,蝗虫会吃掉大量的农作物叶片;天牛会蛀食树木的枝干。
2、刺吸式害虫它们通过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常见的有蚜虫、介壳虫、叶蝉等,会导致植物叶片卷曲、发黄、生长不良。
3、蛀食性害虫蛀食性害虫会在植物内部蛀食,如螟虫会蛀食水稻茎秆,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实。
二、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一)病害的发生规律1、病原菌的越冬和越夏病原菌在冬季或夏季会以不同的形式存活下来,如在病残体、土壤、种子等中潜伏,等待适宜的环境条件再次侵染植物。
2、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初侵染是指病原菌首次侵染植物引起发病,再侵染则是指发病后产生的新病原物再次侵染植物,导致病害的扩散和加重。
3、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6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6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园林艺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一、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或贮藏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成为植物病害。
四要点:1、病原:引起病害的原因,是外因即寄生物和不良环境条件。
2、病程:组织结构和生理异常变化过程。
(机械损伤和虫伤无病理变化过程)3、症状:感病植物外表呈现的不正常现象。
免疫植物虽受病原影响但不显征,即不生病。
4、损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郁金香受病毒侵染而出现杂色花型曾使其价格高于黄金,虽生病却并非病害。
二、病因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又有生物因素,包括外来生物的因素和植物自身的因素;还有环境与生物相互配合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与环境条件的配合,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配合,以及环境、病原物和植物三者的相互作用等等。
概括的说,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按照植物或作物类型有果树病害、蔬菜病害、大田作物病害、牧草病害和森林病害等;按照寄主受害部位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按照病害症状表现可分为腐烂型病害、斑点或坏死型病害、花叶或变色型病害等;按照病原生物类型又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按传播方式和介体来分,有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但最客观也最实用的还是按照病因类型来区分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成为侵染性病害;第二类是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在植株间不会传播,因此成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分为:1 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如稻瘟病;2 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3 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4 由寄生植物侵染引起的寄生植物病害,如菟丝子;5 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二)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包括各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干旱、水涝、日烧、冷冻、营养失调、盐碱等等。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一、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受不良环境重要条件和病源的不断刺激,其新陈代谢受到持续的干扰,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因而在组织解剖上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反常”的状态(即是病态), 并在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重要特点就是植物和病源相互作用的持续性, 即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 伤害是特发的, 没有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不能称之为病害。
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不能传染的, 其发生主要是二方面的因素: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的反映。
侵染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 主要是由其他生物寄主引起的, 也可称之为寄主性病害, 引起该病害的的生物称为病原物, 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
其中真菌引致的病害约点整个植物病害的80%以上, 而真菌中, 半知菌这类的高等真菌又占整个真菌病害的80%以上。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一)、症状变色: 植物感病后, 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
常见的有: 褪绿和黄化、红叶、花叶和斑驳。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感病死亡, 形成各样的病斑, 是局部的。
常见的有:叶斑和叶枯、疮痂和溃疡、立枯和猝倒。
腐烂: 植物组织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成。
植物任何部分都可发生。
常见的有: 软腐和干腐、流胶和流汁。
(腐烂和坏死区别是:腐烂是整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 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轮廓)萎蔫植物的叶片因缺水而下垂的现象。
畸形常见的有: 簇生和丛生、矮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瘤肿和徒长、叶变。
(叶变是指植物花器各部分转化为绿色叶状结构的症状)(二)类型1.植物病原真菌在真菌分类中,很多学者认为真菌是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五个亚门。
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鞭毛菌亚门属低等真菌, 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属高等真菌。
原核类—原核界(细菌等)鞭毛菌亚门: 营养体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 有性孢子为卵孢子, 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 主要以水传播。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课件
植物病害的分类
总结词
植物病害可以根据病因、症状、传播方式等多种因素 进行分类。
水传
病原通过水流传播,如细菌、 线虫等。
昆虫传
病原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传 播病毒等。
人为传
通过人类活动传播,如带病植 物的引种、农事操作等。
病原的生命周期
寄生型
病原依赖寄主植物获取可在死亡的植物残体上生 存,不依赖活体植物。
周期性
病原的生命周期包括休眠期、 繁殖期和传播期等阶段。
杀线虫剂
杀线虫剂可以杀死线虫, 从而减轻由线虫引起的病 害。
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
利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 防治病害,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
微生物代谢产物防治
天敌昆虫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 而减轻由害虫引起的病害。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抗菌 素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05 植物病害案例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轮作
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 菌的数量,从而减轻病害 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害具有较高抗性 的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 的有效方法。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 理化性质,提高植物的抗 病性。
化学防治
杀菌剂
使用杀菌剂可以杀死或抑 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达 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熏蒸剂
熏蒸剂可以通过释放有毒 气体来杀死病原菌。
植物病害基础必学知识点
植物病害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植物病害的分类:植物病原体可分为真菌、细菌、病毒、真核微生物和植物寄生虫等,每种病原体所引发的病害特征和感染方式都有所不同。
2. 病原体的侵入途径:植物病原体可以通过伤口、气孔、根尖和根冠部分入侵植物体内。
3. 植物病害的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通过空气传播、水传播、种子传播、昆虫传播等方式传播。
4.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植物能通过生理、解剖和生化等方式增强自身对抗病害的能力,如厚壁化、产生抗菌蛋白、合成抗菌化合物等。
5. 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采用合理的种植结构、轮作制度、合理施肥、灭菌处理、采用抗病品种等方法可以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
6. 常见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植物病害包括霜霉病、黑斑病、褐腐病、红腐病、白粉病、叶霉病等,它们分别由不同的病原体引发,对不同的植物部位造成不同的危害。
7. 病害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受害植物的症状、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和活性、进行病原体的鉴定等方法可以确定植物病害的种类和引起病害的原因。
8. 植物病原体的调查和监测: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病害发生的趋势和分布情况,从而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9. 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常用的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遗传防治等方法。
10. 植物病害的经济意义:植物病害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因此,研究和掌握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植物病害基本知识(一)、病状类型1、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
(1)花叶(mosaic):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2)褪色(fading):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
(3)黄化(yellowing):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黄。
(4)斑驳(mottle):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
(5)条纹(strip)、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
(6)白化苗(whiten seedling):不形成叶绿素,遗传病害。
2、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
细胞已死亡。
(1)叶斑(spot):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状大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
(2)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
(3)叶烧(leafscad):叶尖或叶缘枯死。
(4)猝倒(damping off)、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
前者倒伏(腐霉),后者死而不倒(丝核菌)。
3、枯萎或萎蔫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
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4、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
(1)增生型(hyperplasia):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
(2)增大型(hypertrophy):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巨型细胞),但细胞数量并不增多。
如根结、徒长恶苗等。
(3)减生型(hypoplasia):病部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发育不良,造成植株矮缩(dwarf)、矮化(stunt)、小叶、小果、卷叶等。
(4)变态(变形):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叶变花、叶片扭曲、蕨叶(four-leaf)、花器变菌瘿等。
5、流脂或流胶: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常称之为流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原因:复杂,生理性、侵染性(二)、病症的类型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生物
不良环境条件
植物
不正常
植物病害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1)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与输导 (2)光合作用 (3)养分的转移与运输 (4)生长与发育 (5)产物的积累与贮存(产量) (6)产物的消化、水解与利用(品质)
病因与病害三角
1.病因
(1)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 (3)复合因素
2.病害三角
坏死(轮斑)
坏死(环斑)
坏死(角斑)
坏死(角斑)
坏死(叶枯)
坏死(叶枯)
坏死(猝倒)
坏死(立枯)
坏死(溃疡)
坏死(溃疡)
坏死(枯梢)
坏死(枯梢)
坏死(流胶)
坏死(疮痂)
坏死(疮痂)
③ 腐烂:干腐、湿腐、软腐 腐烂(干腐)
腐烂(软腐)
腐烂(软腐)
腐烂(软腐)
腐烂(软腐)
畸形(矮缩)
畸形(根结)
畸形(根肿)
畸 形 ( 癌 肿 )
畸 形 ( 癌 肿 )
畸 形 ( 癌 肿 )
畸 形 ( 癌 肿 )
畸 形 ( 癌 肿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畸形(丛枝)
畸形(丛枝)
畸形(花变叶)
畸形(花变叶)
畸形(扁枝)
丛 生 ( 疯 顶 )
畸形(蕨叶)
丛 生 ( 发 根 )
畸 形 ( 肿 枝 )
变色(花叶)
变色(花叶)
变色(花叶)
变色(花叶)
变色(花叶)
变色(果实)
变色(果实)
变色(脉明)
变色(斑驳)
变色(碎锦)
变色(碎锦)
变色(碎锦)
变色(种子)
② 斑点(坏死)
叶斑、穿孔、轮斑 叶枯、叶烧 猝倒、立枯、梢枯 溃疡
坏死(叶斑)
坏 死 ( 叶 斑 )
坏死(穿孔)
(二)病征类型
霉状物:霜霉、青霉、绿霉、灰霉、黑霉、烟 霉等; 粉状物:黑粉、白粉、锈粉; 颗粒状物:褐色菌核、鼠粪状菌核、小黑点; 线状物:白色或红色的棉线状物; 脓状物:细菌所特有。
症状类型(插图)
A.内部症状
(1)内含体 (2)侵填体 (3)胼胝质 (4)维管束变色
B.外部症状
① 真菌的子实体:菌丝体、菌核、孢 子器、黑粉、白粉、锈状物、霉状物 ② 细菌的菌脓 ③ 线虫的虫体 ④ 寄生植物个体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病理程序 症状 病征 病原 病原物 侵 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2.简答题 1)简述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与特征。 2)植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哪些类型?
寄主
病害
病原
环境
环境
病害
寄主
病原
病害三角环式图解
2.病理程序 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
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 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判断植物病害的两个衡量标准 (1)病害必须有病理程序; (2)病害必须造成损失。
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病征(寄生植物)
病征(寄生植物)
病征(寄生藻)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
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非生物 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 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该类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植物 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 染性病害。该类病害的发生除了寄生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外,还 应该包括环境条件的影响。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
第一节 植物病害概述 第二节 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一节 植物病害概述
一、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植物病害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
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 到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 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 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 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 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称为植物病 害。
症状:植物发病后,在外表的不正常变化; 病状:受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病部所长出的病原物的特征。
所有病害都有病状。 病症只有在真菌、细菌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明显。 病毒、类病毒在植物细胞内寄生、外部没有病征表现。 非侵染性病害也无病症。
(一)病状类型:
1.变色 指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以及其它色素 形成过多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如:褪绿、黄化、花叶、红叶、斑驳、明脉。 2.斑点 指植物病部局部细胞和组织坏死;但不解体,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 坏死斑。如:褐班、黑斑、灰斑、白斑;圆斑、条斑、角斑、轮纹斑、不规 则斑;褪绿斑、坏死斑、溃疡、疮痂。 3.腐烂 指植物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如:根腐、茎腐、果腐、 穗腐、干腐、湿腐。 4.萎蔫 植物失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分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两 种。 5.畸形 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 常生长。如:矮化、丛枝、皱缩、肿瘤、畸形等。
④ 萎蔫
根据能否恢复:暂时性萎蔫和永久性萎蔫 根据萎蔫程度和类型:青枯、枯萎、黄萎 根据受害部位:局部性萎蔫和全株性萎蔫
萎蔫(青枯)
萎 蔫 ( 枯 萎 )
萎蔫(黄萎)
萎蔫(枯萎)
⑤ 畸形
整株:矮缩、矮化 根部:根结、根肿、发根 茎干:扁枝、丛枝、癌肿 叶部:蕨叶、小叶、叶变花 花果:花变叶、小果
病征(真菌的菌丝体)
病征(真菌的菌核)
病征(真菌的白粉状物)
病征(真菌的白粉状物)
病征(真菌的黑粉状物)
病征(真菌的黑粉状物)
病征(锈状物)
病征(锈状物)
病征(真菌的霉状物)
病征(黑色粒状物)
病征(细菌的菌脓)
病 征 ( 细 菌 的 菌 脓 )
病征(线虫的虫体)
病征(寄生植物)
(一)病状(症状)
① 变色指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
抑制,以及其它色素形成过多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
褪绿:绿色叶片全叶变为淡绿色或黄绿色的,称为~ 黄化:叶片均匀发黄的,称为~ 花叶:叶片呈现浓绿或浅绿相间的,称为~ 红叶:花青素形成过盛,叶片变紫或红色,称为~
变色(黄化)
变色(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