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doc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背景设定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背景设定知识
清单
背景设定是指小说情节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方面的
设定。
掌握好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更准确地回
答阅读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背景设定和相关知识点:
1. 时间设定
小说中的时间设定包括年代、季节、具体的时间点等。
其中,
年代是最主要的时间设定,也是我们理解文化背景的一个重要窗口。
比如,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男女婚姻、家族权力关系等都有明显
的传统文化烙印。
2. 地点设定
地点设定包括城市、乡村、山区、沙漠等。
地点不仅能够帮助
我们感受小说环境的氛围,还能够反映小说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背景
信息。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府与荣府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社
会阶层。
3. 人物设定
人物设定包括主角、配角、敌对人物等。
掌握人物之间的关系
和性格特点是解答小说分析题的关键。
比如,分析《活着》中的福
贵角色时,需要注意他的性格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4. 环境设定
环境设定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甚至是某种器物、食品等
特定环境。
这些环境既是小说背景的一部分,也能够反映出人物的
情感和命运。
比如,在《催眠大师》中,变态杀人魔的出现,与钢
琴师对音乐的执着产生了很大的反差,加强了小说的悬疑氛围。
以上就是小说阅读题背景设定的知识清单,掌握好这些内容,
我们能够更好地读懂小说、分析小说,并且在考试时更容易得高分。
2011文学作品阅读(小说阅读)方法、知识清单
2011文学作品阅读(小说阅读)方法、知识清单新高考新教法2011-03-29 20062011文学作品阅读(小说阅读)方法、知识清单来源考纲解读1、选材以小小说为主,但也包括长篇中篇的节选。
2、古今中外都在涉及,但又以中国当代小说为主,近年外国小说的考察呈现上升趋势。
3、传统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社会生活。
4、现代派小说是一种强调表现危机感、荒谬感、困惑感,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失衡、对立并寻求突破、谋求和谐的文学作品。
5、小说阅读考查的能力与散文相比,侧重点不一样。
重点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考查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等。
一、考人物形象人物鉴赏要注意分析塑造人物的描写手法;要注意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形貌神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牲;要注意联系人物生活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1、解题思路分四步走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答案组织模式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如(2009年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见《三·二》P272)解题思路鉴赏形象,要能把握住形象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小说中有关董师傅的描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根据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分析概括董师傅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文章第2段介绍了董师傅精通木匠和他平静的日子,说明他技艺精湛,有一颗平常心;第三3段介绍他晚上收工后来湖边闲坐,说明他有生活情趣;第5段写他领着小翠游湖,并帮他带路,说明他乐于助人。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
新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
新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考纲要求】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知识清单1
1.敦促与督促:“敦促”指催促,指恳切地催促。
常用于外交场合,书面语。
如:“敦促”尽快解决。
督促指监督催促。
2.遏制与遏止:“遏制:重在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遏止”重在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篡改与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含贬义。
“窜改”用于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4.阐明与阐释:阐明重在讲明。
如:阐明立场。
阐释重在解释。
如:阐释精微。
5.爆发与暴发:“爆发”用于火山、力量、情绪、事变等。
如:战争爆发。
“暴发”用于突然发作、突然得势或发财。
如:山洪暴发。
6.颤抖与颤动:“颤抖”多指人在担心、害怕、寒冷时肢体的抖动。
“颤动”多指人和动物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振动。
如:雨点落在树上,树叶不停地颤动。
7.度过与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
如度过假期。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为“渡过难关”等。
8.妨碍与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如:妨碍交通。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如:妨害健康。
9.贯注与灌注:“贯注”指精神、精力集中。
“灌注”指浇进,注入液体。
10.怪癖与怪僻:“怪癖”指古怪的癖好。
名词。
“怪僻”多指性情古怪。
形容词。
11.洪亮与洪量:“洪亮”指声音大,响亮。
“洪量”重在“量”表示大的气量或大的酒量。
12.汇合与会合:“汇合”指水流聚合。
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
“会合”指聚集到一起,用来之除水流以外的事物。
如:两军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13.洪大与宏大:“洪大”多形容声音。
“宏大”多形容气势、规模、志向、理想等。
14.呼啸与咆哮:“呼啸”侧重于声音高长,多用于形容无生命的声音。
如:炮弹呼啸而过。
“咆哮”侧重于声音又大又猛,多用于形容野兽、暴怒的人,以及水流。
15.节俭与节减:“节俭”指用钱用物节省。
形容词。
如:生活节俭。
“节减”指节省减少。
动词。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情节发展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情节发展知识清单简要介绍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了解情节发展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情节是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内在动力,它贯穿整个故事,通过事件和行动的顺序展示故事的发展。
掌握情节发展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剧情和主题,从而更准确地回答相关题目。
知识清单以下是一些关于情节发展的重要知识点,可以帮助你在阅读小说时更好地回答相关的阅读题:1. 开头引入:了解小说的开头引入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故事的起点、背景和问题。
开头通常包括主要人物的介绍、故事背景的设定以及故事的起源。
开头引入:了解小说的开头引入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故事的起点、背景和问题。
开头通常包括主要人物的介绍、故事背景的设定以及故事的起源。
2. 冲突发展:每个好的故事都有一个或多个冲突点。
了解小说的冲突发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中的紧张和悬念。
冲突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或人与社会的冲突。
在阅读中,我们应该注意并分析这些冲突如何发展和解决。
冲突发展:每个好的故事都有一个或多个冲突点。
了解小说的冲突发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中的紧张和悬念。
冲突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或人与社会的冲突。
在阅读中,我们应该注意并分析这些冲突如何发展和解决。
3. 和转折点:小说中的是故事中最紧张和关键的部分。
了解小说是如何建立,并在后转向结尾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作者的意图。
高潮和转折点:小说中的高潮是故事中最紧张和关键的部分。
了解小说是如何建立高潮,并在高潮后转向结尾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作者的意图。
4. 角色发展:关注小说中的主要角色是如何发展的。
角色发展是小说中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角色的动机、性格和变化。
观察角色发展的细节,可以使我们对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入。
角色发展:关注小说中的主要角色是如何发展的。
角色发展是小说中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角色的动机、性格和变化。
小说阅读的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的知识清单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注意概括介绍)B、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3.“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4、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定性+定量)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1)勤劳,朴实(淳朴),善良,真诚,守信,爱国,执著,乐观,豁达、勇敢,坚韧,顽强,倔强,自信,正直,仁厚,安分守己,温顺,节俭,聪明,机智,精明,干练,伶俐,踏实,谨慎,细腻,吃苦耐劳,有生活情趣,有平常心,有文化,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主见,有魄力,通情达理,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从容淡定,胸怀宽广,经验丰富,热心体贴,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大而无私,无私奉献,乐观开朗,自尊心强,刻苦勤奋,粗犷豪迈;(2)狡猾,自私,自卑,自傲,虚伪,粗鲁,冷漠,暴躁,贪婪,泼辣,卑鄙,无耻,圆滑,世故,敏感,逆来顺受,卑劣吝啬,忍辱苟安,委曲求全,谨慎多虑,自主意识薄弱,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善于逢迎,伶牙俐齿,阴险狡诈,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爱慕虚荣,损人利己。
5、如何判断谁是主人公?①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
②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
6、各类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
(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
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
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
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示例:先秦作品《弾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清单教学园地03-25 2201:现代文阅读知识清单一、常用术语(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有时可以造成拟人效果。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3.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以形传神; 2.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5.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6.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7.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8.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1、布局谋篇的技巧——①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②结构严密,完整匀称;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④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合,曲折有致。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知识清单一、小说基本构成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小说塑造是典型形象,即个性+类型(共性)。
在微型小说中,一般塑造的是共性(类型)人物。
典型形象:个性化和概括化高度统一的形象。
个性:指创造的艺术形象,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品质特征。
共性:形象具有概括性,揭示人物所共有的普遍性的本质。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描写方法:①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主要包括环境烘托和其他人物的烘托)。
(2)情节设置:误会、巧合、矛盾等。
(3)第三者叙述、议论、介绍等。
注意: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3.小说的情节结构(1)构成: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2)情节的特点:①完整,②紧凑集中,③自然推动发展,④一波三折,⑤将情节推向高潮。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二、小说的一般要求: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小说各要素作用:角度一般是4+1:人物、主题、情节、结构+读者(引起阅读兴趣、感染力强,引起共鸣、发人深思、使人身临其境、留白,留下想象的空间等)(一)分析重要情节(细节)的作用(角度4+1)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打印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二、题目1、题目的作用①交代小说的主要情节;②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人物、事物);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③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如:象征、比喻、双关、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标题一般为物等)。
④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提供社会背景⑤暗示小说主题,作为情感载体,抒发作者感情。
(内容上)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构上)[特别提醒]理解小说以“××”为标题(题目)的原因或以“××”为标题(题目)的深层意蕴这一类的题目在回答时一定要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2、题目含义:应注意关键词、修辞手法(双关、借物喻人、象征等)例如:以“祝福”为题有什么好处?①是小说的线索,贯串起祥林嫂一生的遭遇。
②交代了小说的情节(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几次写到祝福)。
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④暗示了主题。
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现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试分析标题“最后的常春藤叶”在文中的作用。
①作为线索,贯串全文。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常春藤叶展开。
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③象征了贝尔曼舍己为人的崇高牺牲精神。
④是琼珊的精神支柱,象征了生命和希望。
⑤暗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贝尔曼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对生命对希望对友情(苏艾对琼姗的照顾和鼓励)的礼赞。
三、人物1、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2、考查人物的题型(1)考查塑造人物的手法(此类题也可以以“赏析句子”的形式出现)(2)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比喻修辞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比喻修辞知识清单比喻修辞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情感。
在阅读小说时,理解和分析比喻修辞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意图。
以下是一些关于比喻修辞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知识清单1. 什么是比喻修辞?比喻修辞是通过将一个事物(被比喻物)与另一个事物(比喻物)进行类比,以达到强调、夸张、描绘或传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比喻修辞?比喻修辞是通过将一个事物(被比喻物)与另一个事物(比喻物)进行类比,以达到强调、夸张、描绘或传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2. 比喻修辞的特点。
比喻修辞常常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暗示和隐喻将一个概念或情感与读者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喻修辞的特点。
比喻修辞常常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暗示和隐喻将一个概念或情感与读者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3. 比喻修辞的常见形式。
比喻可以出现在各个层面上,包括单个词语、词组、句子、段落乃至整个作品中。
常见的比喻形式包括直接比喻、暗示比喻、拟人比喻等。
比喻修辞的常见形式。
比喻可以出现在各个层面上,包括单个词语、词组、句子、段落乃至整个作品中。
常见的比喻形式包括直接比喻、暗示比喻、拟人比喻等。
4. 比喻修辞的作用。
比喻修辞可以增强作品的意境和效果,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它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感觉和形象,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抒情性。
比喻修辞的作用。
比喻修辞可以增强作品的意境和效果,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它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感觉和形象,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抒情性。
答题技巧1. 识别比喻修辞的关键词。
在阅读小说时,留意一些与比喻修辞相关的关键词,例如“像”、“如同”、“好比”、“仿佛”等。
这些词语通常暗示着比喻的存在。
识别比喻修辞的关键词。
在阅读小说时,留意一些与比喻修辞相关的关键词,例如“像”、“如同”、“好比”、“仿佛”等。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情节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情节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主线与副线):显隐结合,摇曳生姿明线叙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行文更加集中简洁暗线写主题,表现人物性格发展过程,丰富小说主题2.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纵横交织,更加全面地表现人物性格,丰富文章主题,全面展现社会风貌平行并列,交替展开,既相互对照又相互衬托,使作品内容丰满,启人深思(三)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情节叙述更简洁(四)意识流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用不确定的意义表现了这个世界的复杂多变、难于捉摸。
二、情节手法(一)叙述视角1.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客观真实,利于叙事2.有限视角(1)内在视角:第一人称“我”参与其中,利于评论抒情。
(注意儿童视角的运用)a.主人公视角 B.见证人视角(2)外在视角:叙述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更少。
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二)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事亲切,给人以真实感,便于抒情2.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便于交流3.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叙写自由灵活提示:高中阶段所学小说大多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比如《百合花》《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复活》《老人与海》等。
(三)叙述线索1.人物线索“我”:串联故事,映衬主要人物2.事物线索:便于组织材料,串联故事3.时空线索:结构清晰,顺序条理,利于叙事4.某句话、某种情感: 便于凸显情感,彰显主题(四)叙述技巧1.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2.抑扬:避免平铺直叙,一波三折,扣人心弦3.伏笔:为下文的描写叙事做准备,凸显因果关系4.照应:前后相合,脉络清晰,情节完整连贯,结构紧凑谨严5.铺垫:为下面叙事蓄势,利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6.突转:使情节陡转,出乎读者意料,突破阅读预期7.对比: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8.衬托: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三、情节作用(一)开头情节1.写景开头(1)交代环境、背景(2)渲染气氛,酝酿情感(3)展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4)推动情节的发展(5)主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打铺垫;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2.设悬开头(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埋伏3.故事开头(1)映衬主要故事(2)暗示小说主题的普遍性(二)中间情节1.情节上:展现小说的主要矛盾2.人物上: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3.结构上:与前文照应,为下文蓄势,承上启下4.主题上:表现小说主题(三)结尾情节1.写景结尾(1)渲染气氛,强化背景(2)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3)照应开头,深化主题(4)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2.大团圆结尾(1)符合大众心理预期和审美需求,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2)有利于彰显小说主题中美好人性(3)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耐人寻味3.欧•亨利式结尾(1)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3)突出人物形象(4)突出文章主旨4.戛然而止式结尾(1)引入思考,留下想象的空间5.悲剧式结尾(1)深化主题(2)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3)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及悲剧根源的关注与思考四、情节技巧新考点(一)叙述方式1.人物交叉: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主题思想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主题思想知识清单主题思想是指作品通过描写人物、事件等来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在阅读小说时,理解和把握主题思想是解答阅读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说主题思想的知识清单和答题技巧:1. 阅读前的准备在开始阅读小说之前,建议先对小说的作者、背景和题材有所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观察标题和封面小说的标题和封面通常都能给我们一些关于主题思想的线索。
观察标题和封面的字体、颜色、图片等元素,尝试推测作者想传达的信息。
3. 分析人物形象和行为主题思想与人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思考他们的动机、冲突和成长过程,从中找出作者希望表达的主题思想。
4. 注意背景描写和情感表达作者通常会通过对背景描写和情感表达来传达主题思想。
细致观察小说中的背景描写和人物情感描写,思考它们与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
5. 阅读并分析对话小说中的对话可以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思想。
仔细阅读对话,思考人物之间的互动和言辞间的隐含意义,从中挖掘出主题思想。
6. 寻找隐喻和象征作者常常利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主题思想。
留意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解读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有助于理解主题思想的深层含义。
7. 总结每个章节或小节的主题将每个章节或小节的主题进行概括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
以上是关于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之主题思想的知识清单。
希望这些技巧和方法能对您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有所帮助。
2021届高考语文备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及题型举要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及题型举要(6分)(《昏厥羊》)答案觉得自己就是晕厥羊。
赏析情节作用解题思路:①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②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等;③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④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⑤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题例一: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8分)(《马兰花》)参考答案(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2分)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2分)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2分)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题例二: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答例一】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答例二】①从情节结构上看,这样处理使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速记)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速记) 01概括形象类知识储备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
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1. 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2. 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
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
对于祥林嫂,他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他害怕玷污了祖先。
正是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3. 借助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必须从情节入手。
4. 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精准分析情节结构——梳理文脉,扣住技巧
课时55精准分析情节结构——梳理文脉,扣住技巧知识清单(九)情节结构一、小说文体知识(一)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界与人生。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写实,贵“我”,言说真诚而自由,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则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而成的。
1.小说四要素(一说三要素)关系图2.小说常见主题(二)文体种类小说种类⎩⎪⎪⎪⎨⎪⎪⎪⎧按篇幅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动物小说、 武侠小说等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 小说、现代主义小说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二、高考小说选文特点 1.微型小说(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最多千余字。
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蕴含丰富的意蕴,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作品主题的主要载体。
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情节安排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
它通常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以求主次分明。
2025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清单01:赏析小说故事情节(学生)
赏析小说故事情节【题型1】梳理概括情节一、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小说情节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研读小说情节结构,应关注以下两种结构模式:1.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通常采用以时空为本位,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情节。
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①“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②“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③“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④“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上去,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
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外国现代小说结构模式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则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①“延迟”式结构。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读者的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牲畜林》。
②生活的横断面。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
《半张纸》。
③按照心理展开的意识流结构。
它打破了时间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墙上的斑点》。
二、概括情节的方法1.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1)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
高考小说阅读题解题知识点
高考小说阅读题解题知识点教学博苑05-01 1716高考小说阅读题解题知识点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一、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出人意料的结局(1)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1)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3)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1)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2)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3)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二、小说开头常见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设疑法(悬念法)(1)引起读者的思考。
(2)引出下文的情节。
(3)突出人物形象。
(4)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
(5)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
四、小说标题的作用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3.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4.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五、表现手法的作用1.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叙事视角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叙事视角知识清单叙事视角对于阅读小说时的理解和答题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叙事视角的知识点清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回答关于小说阅读的题目。
1.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First 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读者只能了解到主人公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经历。
这种视角可以让读者更贴近主人公的情感和体验。
2.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Third 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读者可以获得各个角色的思想、感受和经历。
这种视角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和各个角色的互动。
3. 自由间接心理叙述视角(Free Indirect Discourse):小说中穿插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同时描写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状态。
这种视角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4. 视角转换(Point of View Shifts):小说中在不同章节或段落之间切换叙事视角。
这种技巧可以使故事更加复杂多样,读者需要留意视角的变化,理解各个角色的不同主张和观点。
5. 叙事者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the Narrator):小说中的叙事者可以是可靠的,也可以是不可靠的。
可靠的叙事者指的是其叙述与事实相符,不可靠的叙事者可能会有偏见或隐瞒真相。
读者需要仔细判断叙事者的可靠性,以便正确理解故事。
6. 隐蔽叙述(n):小说中的叙述可能会有遗漏,某些重要的事件或信息没有被完全揭示。
读者需要通过推理和线索来填补这些空白,以获得更全面的故事理解。
以上是一些关于叙事视角的基本知识清单,希望对你在阅读小说时的答题有所帮助。
请记住,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以给故事带来不同的观感和理解,因此要注意细节,并注重作者使用的叙述方式和视角转换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 -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
命题预测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了绝对份量,而小说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很少在高考中考到。
但是,今年的山东考试说明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即将原来的“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改为“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
排列顺序的改变,极可能引发命题材料的文体变化,换句话说,很可能会考小说阅读。
认识小说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是小说独有的特点,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
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
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常设置如下类型的题环境类题、人物类题(或“形象类”)情节类题、主题类题、理解含义类
题、技巧类题、作用类题
命题特点
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
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
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
此外,命题也可能会选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
我们认为,它应以现当代的中外名家名篇为主,作品内容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
在复习中,要重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要对其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主要的人物形象,乃至总体的艺术特色有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