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
影视批评讲义第一讲ppt课件
[注释]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主要包括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杜甫仁科等。蒙太奇 学派要创立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使电影更好地发挥宣传和认知功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信息传媒。
二、电影史概述
d
二战后的一系列电影新浪潮
5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新闻记者担任导演,聘 请业余演员,手提摄影机出现。大全景镜头是因为现实条件 限制,新好莱坞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吸取 6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揭开了欧洲艺术电影的篇章 作者电影或作家电影的概念 德国新电影的出现电影是年轻的艺术,也是年轻人的艺术, 一个空前虚怀若谷的艺术
(威尔纳·赫尔佐格)
(维姆·文德斯) (福尔曼·施隆多夫)(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二、电影史概述
d
二战后的一系列电影新浪潮
日本电影新浪潮 香港新电影
80年代中国 电影新浪潮
伊朗电影新浪潮
(小津安二郎)
(沟口健二)
e
第三世界电影崛起的标志: 被欧美接受和认同的四部曲。
[注释] 大卫·波德威尔,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电影学者。他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到 香港多次调查研究后再以其深厚学养写成此书,对香港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国际影坛的贡献 分析入微。
绪论
三种历史:电、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1 . 观影方式与环境不同
电影观赏环境更具有群体性质,(《天堂影院》片段1、《天堂影院》片段2) 电视观赏则更为家庭化。
观影的连续性与断续性 电视需要和人分享,电影要独自观影
一、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波德威尔)
二、电影史概述
4 . 后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
电视发明和普及带来的转向; 危机下的电影理论诞生。
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
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影视批评资料整理(1)、1896年4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关于低昂应评论的文章(2)以爱森斯坦为首的苏联蒙太奇学派和以巴赞的本体论为代表的经典电影批评是西方电影学理论的重要阶段。
(3)中国电影史上第一种批评传统是伦理批评模式(上世纪20年代)(4)被称作美国影评第一人的是宝林·凯尔(5)影视批评的文本类型三种:随感型、解读型、研究型(6)麦茨的《想象的能指》是第二电影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7)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莫尔的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经典文献(8)1990中国第一部低成本独立电影是由张元创作的《妈妈》(9)《四百下》电影史上最经典长镜头,导演[法]弗朗西斯.特吕弗(10)、米洛斯·福尔曼1973年执导的政治寓言片《飞越疯人院》(11)、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被称作“电影魔术师”代表作《星球大战》(12)斯提芬斯提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电影,成为第一部突破1亿美元票房的美国电影(13)美国的马丁丶斯科西斯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14)影视批评有哪些基本功能:①意义阐释功能②创作引导功能③审美提升功能④鉴赏总结功能(15)法国心理学家拉康把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联系起来起来,对影视分析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6)电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电影的哪几个方面:①研究影片中人物的无疑是活动和性心理②研究无疑是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③研究电影媒介的文化功能(17)、美国导演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成为心里惊悚片的鼻祖(18)先锋派电影中最有名的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的狗》关注人物的无意识和潜意识(19)瑞典伯格曼的电影《野草莓》描述梦境(20)前苏联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二战期间经典战争片(21)《钢琴课》(导演简·坎皮恩)被称为女性必看的一部电影,关于电影与性。
影视批评第一章
二、电影的特性
要弄清电影标准的特殊性,首先要弄清楚 电影的特性。 早期关于电影特性的分类: 描绘性 文学性。
电影的绘画性,即电影主要依靠特有的镜 像捕捉与叙事艺术如蒙太奇、长镜头等营 造出一个梦幻般的视听空间。是复制、是 再现,突出了电影是一种流动的画面。 电影的文学性, 大而言之指的是电影与小 说、戏剧有较大的相似性,要贯穿作者的 意图,要塑造人物形象,要再现事件的进 程与各种矛盾冲突;小而言之,就是指电 影必须具有故事性。
二、学科的现状
影视批评学学科尚未形成
首先,现代电影遗产至今尚未得到系统的、 客观公允的总结。 其次,十七年电影的特征。 第三,从1976年“文革”结束之后到20世 纪末,中国电影、电视进入了一个多元发 展的格局。(纵向横向)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到20 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 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 翁为代表。“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 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 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 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 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 之手。
广播影视批评
主讲人 :柳 明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掌握影视批评的角度、标 准、模式及方法,提高自身影视鉴赏能力, 加强艺术修养。
本门课程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课前展示+考勤):30%
期末考试:70%
引言
“影视批评学”学科的建立
一、影视批评作为一种学科
影视批评复习
名词解释:1.现实主义批评现实主义批评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强调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并由此确定了艺术批评中“真实性”的原则。
它强调艺术创作中“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结合,即艺术作品一方面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一方面要有社会主义的倾向性。
现实主义批评的主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①电影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下现实或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态势是否符合现实或历史逻辑;②人物性格发展是否符合现实或历史逻辑;③电影创作手法是否与整部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相吻合;④电影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 类型批评类型批评是西方最流行的学术性批评类型之一,这是因为被归类的对象是知识的一个基本方面。
类型批评关心的是通过辨别和描述一组文本中基本的结构上的类似性来确定类型的范畴。
除了对某个类型的特定文本范例的比较性评价,该方法也从历史的、技术的、意识形态的、和美学的角度来描述和说明类型的演变。
3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是70年代推动西方电影研究兴起的最重要的社会运动和文化批评话语之一。
在电影批评和理论中,性别问题成为分析中心的思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对女性形象、女性制作者、和女性观众的理解,并要求重新确定电影研究的规则。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主要贡献是把性别问题引进了以前无视性别的“机器理论”和精神分析等批评方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和分析在影视文本中性别的建构。
介入了批评和文化生产两个方面。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论,女性主义在所有的知识形式和质询领域内都提出了有关性别和性别等级的重要观念。
女性形象一直是电影和有关视觉媒体的中心特征。
4 后现代主义批评在哲学领域里,后现代主义的辩论集中在对“普遍的”或包容一切的思想和阐释系统的越来越严重的怀疑。
它强调社会和文化“现实”和个人身份的异质性和片断性,以及对它们统一的、全面的理解的不可能性。
在文化实践中,“后现代”的则反映了对在艺术和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价值和进步越来越缺乏信心5 场面调度原指“放入场景中”(放在摄影机前),指独立于摄影机位置、镜头运动以及剪接之外的所有电影影像要素(虽然观众所见的都是这些要素综合合成的影像)。
(完整版)影视批评ppt汇总
(完整版)影视批评ppt汇总PPT汇总第2讲:作者论与电影批评1、比尔尼克尔斯主编:《电影研究导论》,第四章关于电影的作者身份2、戴锦华著:《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电影作者论与文本细读:《蓝色》3、《连载三:作者研究》陈犀禾第3讲:电影类型:理论与批评1、比尔尼克尔斯:《电影研究导论》,第五章:类型理论与好莱坞电影2、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第二章: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3、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第三章:约翰福特和西部片的演化第4讲:精神分析电影批评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四章:第一、第二节。
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五章:第一、第二节。
3、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五章:第三、第四节。
第5讲:女性主义、性别身份与电影批评1、《电影研究导论》,第10章性别与电影:10.1——10.52、《电影研究导论》,第10章性别与电影:10.6——10.93、远婴:《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第6讲:意识形态电影批评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六章:第一节+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3、政治与道德机器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第7讲:结构主义-叙事学与电影批评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2、马军襄、戴锦华两篇文章3、丘静美、司徒健恩的两篇文章第8讲:后殖民主义批评1、后殖民语境与中国当代电影+第三世界批评(张京媛)2、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经验复合与多元取向3、张艺谋神话与超寓言战略+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第9讲:明星研究与批评1、《大众电影研究》第四章:明星研究2、《电影研究导论》明星制与好莱坞电影3、裴开瑞:《明星变迁》。
影视批评范文
影视批评范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是一部备受期待的超级英雄电影,它不仅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22部作品,也是整个漫威宇宙的重要节点。
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场面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全球观众,成为了2019年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
首先,电影的剧情设计非常精彩,充满了惊喜和反转。
故事情节紧凑,每一个角色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每一个角色的转折都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结尾的彩蛋,让观众对未来的漫威宇宙充满了期待。
另外,电影还融入了许多幽默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不仅吸引了年轻观众,也让老观众们感受到了愉悦。
其次,影片的视觉效果堪称惊艳,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惊险刺激。
尤其是那些超级英雄们的合体战斗,每一帧画面都让人震撼。
而且影片中的特效处理非常细腻,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超级英雄世界中。
同时,电影的音效也非常出色,每一场战斗都有着激烈的音乐配合,让人跃跃欲试。
最后,影片的演员阵容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漫威电影宇宙中的明星们都在这部电影中齐聚一堂,每一个角色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特别是钢铁侠托尼·斯塔克和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之间的情感纠葛,让人动容。
而蜘蛛侠、黑寡妇、雷神、绿巨人等角色也都有着各自的故事线,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也有一些观众对这部电影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
有人认为剧情过于复杂,导致观众难以理解;有人认为影片时长过长,让人感到疲惫。
另外,也有人认为影片中的某些情节处理得不够合理,缺乏逻辑性。
综上所述,《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它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在影评界获得了一致好评。
它以其精彩的剧情、惊艳的视觉效果和出色的演员阵容,成为了2019年最值得一看的电影之一。
希望未来的漫威宇宙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水准,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
《影视批评》第八章教学辅导
第八章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学习建议1、了解电视媒介出现与迅速发展的概况。
2、了解新媒介时代的电视剧艺术的发展轨迹。
3、了解电视剧的观赏特征4、结合作品体会并掌握电视剧的艺术特征。
5、掌握电视剧艺术的分类。
6、了解我国电视剧的发展概况,掌握优秀电视剧的名称。
7、了解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概况,掌握优秀电视文艺节目的名称。
8、掌握电视专题片的概念。
9、运用所学知识鉴赏优秀电视连续剧。
重点提示电视剧的艺术特征电视剧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首先,它是文学艺术和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综合,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人物、故事和环境变成一系列具体的视听形象,映在屏幕上。
其次,它又吸收了一切文学艺术的特长,尤其是吸收了也具有综合艺术特点的戏剧和电影的艺术特长,通过创造性的综合,形成了迄今为止综合性很强的全新的一个艺术品种。
电视剧是以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艺术:电视剧的小屏幕不适于表现千军万马的大远景场面,但对于表现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倒可细致入微,大显身手。
又由于家庭欣赏方式所形成的观赏特征,表现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会比同类题材的电影,更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视效果。
电视剧的观赏性特征表现为屏幕小、随意性、群众性。
电视剧是以精心设计情节为主要手段的艺术:观众观赏的随意性,使电视剧的情节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
电视剧只有情节紧凑,矛盾尖锐,才能始终紧紧地抓住观众。
电视连续剧是电视剧的一种类型。
电视连续剧是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的电视剧。
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并且常常在结尾时留下悬念,以待下集人物和情节再继续发展。
电视专题片电视艺术的一种类型,主要属于社教类的电视节目。
有多种专题,包括经济专题、历史专题、人物专题、文化生活专题、音乐专题、体育专题等。
具有某些新闻性的特质,讲究专题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完整版)影视批评
(名词解释)1、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想通过分析人的精神活动,找到隐藏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终极原因。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人格系统理论、潜意识论和梦的解析,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名词解释)2、心理结构理论:意识与潜意识。
人的精神活动好象冰山,只有很少部分浮现于意识领域,具决定意义的绝大部分都淹没在意识水平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本我,总是处在无意识领域,本我包藏着力比多即性欲的内驱力,成为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
(简答)3、人格系统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完全隐没在无意识之中,它主要由性的冲动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欢乐、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
自我的功能是控制和指导本我与超越、拐进人格的协调发展。
自我是有逻辑、有理性的,并具有组织、批判和综合的能力。
遵循“唯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东西,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
4、梦的解析与意义:梦的意义是愿望的实现(欲望的达成)是一种意愿的满足。
梦的工作通过四种机制得以完成:浓缩、一致、具象化、二次加工。
梦的工作将身体刺激、白日经历和残余和梦思维转换为一系列的形象,即完成一次具象化的过程。
在这一具象化的过程中,梦思维中的童年记忆、尤其是创伤情境经过浓缩或一致化的“处理”,使之连贯地呈现在梦境中的“故事场景”里。
二次加工指梦的工作对梦境进行修饰。
这一修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避开超我的审查机制和超我的禁令。
它去掉梦境中的“毛边”——因为使梦得以出现的生理机制正是为了保证睡眠,如果梦中的场景“冒犯”或刺激了超我的审查机制,我们便会从梦中惊醒。
二次加工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则是使梦中的“情节”相对的统一流畅,具有某种可理解性与逻辑性,而不是纯粹地混乱与浑沌。
电影批评考试重点
影视批评功能与创作对话缺乏批评的影视创作是孤单寂寞的。
影视批评与创作对话,意味着影视批评者与影视创作在相对平等、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在思想、知识领域以及影视观念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交流和撞击,以期相互影响并共同促进影视产业、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与观众互动强调影视批评与观众互动的功能,首先需要确立影视观众的主体位置。
也就是说,在影视运作机制中,影视观众并非可有可无的存在,相反,从一开始,影视观众就是影视创作的目的与结果。
电影的视点在电影中,视点、视点镜头的占有与否成为话语权的拥有与剥夺的视觉对应物。
在多数情况下,对切镜头中的一对人物中,通常只有一个人物占有视点镜头,占有着观看者的位置,而另一个人物则仅仅处于被看的位置上。
小鞋子的变奏在不同段落中不断转换变为不同的情感、情绪、事件序列,转换为新的叙事动机。
影片揭示出伊朗社会贫富分化、底层人民的生活贫苦等社会现实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苦难背后的希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的善良美好,他们单纯朴素的心灵和他们的快乐与忧愁。
作者电影:通常被认为是那些能够排除各种束缚和压力而坚持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作品。
作者批评的由来:1948年法国导演阿斯-特吕克《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笔》提出他著名的主张:“摄影机——自来水笔。
”1951年《电影手册》创刊号的主题是“导演即作者”。
巴赞在1957年题为《作者论》的文章里,将“作者论”总结为“选择个人化的元素作为相关的尺度,然后将其持续永恒地贯彻到一个又一个作品中。
”著称于世的“电影作者论”直到1964年通过特吕弗对好莱坞经典导演希区柯克的访谈来予以提出的,继而以“电影作者”命名了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等一系列好莱坞导演。
按照特吕弗的观点,所谓电影作者论的第一核心要旨,便是电影创作过程的绝对导演中心。
为了实现导演中心的主张,一个真正的电影作者的作品,首先应当是编导合一的。
2021年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影视批评期末复习提要
《影视批评》期末复习提纲一、考试阐明《影视批评》是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一门选修课程,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诲课范畴。
开设本课程目是: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员们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知识、影视艺术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办法等,丰富学员们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
期末考试也将重点考查学员影视艺术基本知识掌握状况和影视艺术鉴赏能力。
命题重要根据是文字主教材:彭吉象《影视鉴赏》,高等教诲出版社第二版。
二、各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影视艺术综论理解:影视艺术是当代科技发展产物;电影和电视是最具影响力大众传播媒介;影视作品既是艺术,又是特殊商品。
掌握:世界电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诞生时间;电影发展各个阶段及其代表作;世界电视首播日期及首播国家;世界上第一种播出彩色电视节目国家名称;国内电视艺术诞生日期及第一部电视剧名称;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结晶;影视艺术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第二章影视艺术文化特性理解:影视艺术文化品格。
掌握:影视艺术社会内涵与时代特色;影视艺术家与社会生活关系;影视艺术时代风格几种类型;影视艺术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影视艺术民族风格;影视艺术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影视艺术作品艺术创新。
第三章影视艺术创作理解:影视艺术正式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概况;影视文学剧本编写规定及美学特性;影视照相原则与办法。
掌握:影视艺术创作流程;剧本与分镜头剧本概念;三种类型蒙太奇组接原则和镜头剪辑原则;影视剧本改编原则和办法;影视导演概念及作用;影视表演概念及特点。
第四章影视艺术特性理解:影视艺术人声;影视艺术声与画。
掌握:影视画面符号性;影视画面镜头元素;影视画面造型元素;影视艺术音响;影视艺术音乐;影视艺术蒙太奇。
第五章欧洲电影理解:世界电影艺术形成掌握: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德国体现主义电影及新德国电影运动;鉴赏外国典型影片。
影视批评复习要点及习题 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习题1一、填空题1、有专家预言,影视文化与计算机多媒体一道,正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多媒体视像文化。
2、1895 年12月28日,在法国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由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
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3、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 年。
4、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则是1913 年摄制的《难夫难妻》。
5、世界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
6、最初的无声电影,也被称为默片。
7、一般认为,1927 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
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可以称为是一部完全的有声片。
8、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 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9、彩色电影的出现,或许可以算作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影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10、真正的彩色电影,是在20 世纪30 年代中期出现的。
它的出现是建立在彩色胶片发明的基础上。
11、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是1935 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浮华世界》。
直到二十世纪60 年代初期,彩色影片才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12、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 年拍摄的舞台艺术片《生死恨》,由梅兰芳主演,费穆担任导演。
13、电影大踏步进入计算机时代是在二十世纪90 年代以后。
著名影片有《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侏罗纪公园》和《玩具总动员》等。
14、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1936 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15、美国国于1954 年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6、法国于1938 年开始定期播出电视节目,美国与苏联于1954 年开始定期播出电视节目。
17、1958 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出,同年6月15日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我国电视艺术从此诞生。
影视批评讲义-第四讲PPT16页
构图
构图概念是从绘画艺术中借来的。
稳定构图和非稳定构图
稳定构图: 画面中的线条以如下的几种方式结构的时候。
1、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构图
2、对角线构图
影视批评讲义-第四讲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构图的纬度
电影是一种两维的平面艺术,其艺术魅力在于能够成功创造 第三维度的幻觉。 电影构图需要讨论上下、左右、前后 世界电影史评价《公民凯恩》(《公民凯恩》片段) 影片《公民凯恩》的秘密
[注释] 《公民凯恩》:经典的作品总是不经意的冲决各种人为艺术规范的束缚,1941年就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分水 岭,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成为现代电影的开端,这部电影结构和角度复杂,有侦探片的结构、传记片 的内容,几个角色从不同角度追述了凯恩的一生,恰似福克纳的《喧哗与躁动》,被称为电影中的意识流,对后来的 《罗生门》,甚至中国影片《英雄》都有影响。
常规构图与非常规构图
常规构图可以是稳定构图,非常规构图不一定是非稳定构图。 非常规构图同时意味着一种非常规影象。 前苏联导演塔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院墙已经被炸 毁了,只留下一扇门还立着。 苏联电影《雁南飞》,一栋公寓的一面墙已经被炸毁,公寓 里各家的家具内景就完全暴露出来。
影视批评
《影视批评》参考阅读论文一、政治批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二、艺术批评:1、影像语言的感性形式与表述机制——张艺谋影片中的视觉/心理意义《文艺研究》1993、32、浅谈张艺谋电影的画面构图《电影文学》2008、1三、类型批评:1、风云出英雄——吴宇森“英雄系列”和林岭东“风云系列”之比较《当代电影》1997、32、戴着镣铐跳舞——论“十七年”反特题材与惊险样式的关系《当代电影》2008、93、中国电影的类型化策略《当代电影》2008、5四、作者批评:1、王家卫电影:生命的呢喃《当代电影》2001、32、当“作者论”遭遇“结构主义”——论传统“作者”电影理论《当代电影》2005、33、关于电影的作者批评《上海大学学报》2003、1五、女性主义批评:1、可见与不可见的女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2、简·堪皮恩作品当中的女性问题《当代电影》2003、2六、精神分析学批评:1、《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重庆社会科学》2006、22、在“父亲之名”下的拯救——对电影《沉默的羔羊》的一种解读《电影评介》2007、12七、结构主义批评:寻求新的文化身份——“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电影的结构主义文化分析八、符号学批评1、央视《武林大会》品牌建设的符号学分析《东南传播》2008、82、耐克广告的符号学阐释《现代传播》2008、3九、叙事学批评1、对电影《肖申克救赎》的叙事学解读《电影评介》2007、52、从《美国美人》看电影的空间叙事功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5十、第三世界和后殖民主义批评:后新时期中国电影:分裂的挑战《当代电影》1994、5。
《影视批评》课程
《影视批评》课程重难点分析(2)向怀林如何理解影视作品的逼真性和假定性?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体现为视听的真实感。
影视借助于现代化的音像实录技术,以直接的形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视听的逼真主要是形式的逼真、表象的逼真。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其次体现为内在本质的真实感,尤其是塑造的人物、叙述的故事、表达的感受要真实可信。
影视艺术视听的真实感和内在本质的真实感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影视艺术在逼真性方面远远超过其他艺术。
如何具有逼真性是衡量影视作品审美价值的基本标准,影视创作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虚假问题。
影视的逼真性并不排斥艺术的虚构和创作想象,甚至并不排斥主观幻想,问题的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真正体认和把握生活的实质。
如果离开生活的真实本质,再逼真的画面也很难具有审美的逼真性。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假定性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
这首先是由它的本体属性决定的,作为艺术的影视,在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的同时,也要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感受,还要表现他对现实生活的价值判断、道德判断、审美判断。
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渗透在影视作品中,并且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其次是由它的存在方式决定的,空间和时间的双重限制,使影视作品对现实生活不得不有所取舍、有所提炼。
再次是由观众决定的。
影视艺术的假定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故事的假定、结构的假定、角色的假定、场景的假定和语言的假定等。
逼真性和假定性的辨证统一关系:逼真性和假定性同时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
逼真性强调反映与再现,注重外在的真实,假定性强调创造和表现,追求本质的真实。
一方面,假定性不可能脱离逼真性。
受到影视技术特性的规定和制约,艺术家在进行影视创作时必须考虑如何将假定的、表现主观情意的艺术思维成果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且使观众获得真切的视听感。
另一方面,逼真性不可能脱离假定性。
受到影视艺术特性的规定和制约,在逼真地再现对象时,艺术假总要赋予对象某种意味,使其成为艺术的对象。
影视批评学知识点总结
影视批评学知识点总结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不断发展,影视批评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影视批评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表演、导演、编剧以及影视媒体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讨论影视批评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批评方法、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对当代影视作品的分析等等。
一、影视批评的基本概念1. 影视批评的定义影视批评是对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科领域。
它研究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文化内涵、社会影响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旨在揭示影视作品的艺术美学和人文内涵,促进对影视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评价。
2. 影视批评的对象影视批评的对象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文化和社会现象。
影视批评不仅关注单一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要研究影视产业的发展、市场现状、观众群体等方面。
3. 影视批评的目的影视批评旨在为观众提供多角度、深层次的影视作品评价和分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引导观众审美,提高影视作品的创作水准,促进社会对影视产业的关注与理解。
二、影视批评的历史背景1. 影视批评的起源影视批评学作为一门学科并非一蹴而就,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电影和电视的发展历史。
随着电影和电视的问世和流行,人们开始从艺术、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2. 影视批评的发展20世纪初,电影和电视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形式,影视批评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视产业的兴起,影视批评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
3. 影视批评的兴盛20世纪后半叶,影视批评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很多院校开始设立影视批评专业,影视批评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并开始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和学者。
三、影视批评的理论框架1. 影视批评的方法影视批评有多种方法,比较常见的包括艺术批评、社会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学批评等。
这些批评方法对影视作品的分析角度和主题不同,可以帮助人们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影视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批评资料整理
(1)、1896年4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关于低昂应评论的文章
(2)以爱森斯坦为首的苏联蒙太奇学派和以巴赞的本体论为代表的经典电影批评是西方电影学理论的重要阶段。
(3)中国电影史上第一种批评传统是伦理批评模式(上世纪20年代)
(4)被称作美国影评第一人的是宝林·凯尔
(5)影视批评的文本类型三种:随感型、解读型、研究型
(6)麦茨的《想象的能指》是第二电影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
(7)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莫尔的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经典文献
(8)1990中国第一部低成本独立电影是由张元创作的《妈妈》
(9)《四百下》电影史上最经典长镜头,导演[法]弗朗西斯.特吕弗
(10)、米洛斯·福尔曼1973年执导的政治寓言片《飞越疯人院》
(11)、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被称作“电影魔术师”代表作《星球大战》
(12)斯提芬斯提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电影,成为第一部突破1亿美元票房的美国电影
(13)美国的马丁丶斯科西斯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
(14)影视批评有哪些基本功能:①意义阐释功能②创作引导功能③审美提升功能④鉴赏总结功能
(15)法国心理学家拉康把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联系起来起来,对影视分析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6)电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电影的哪几个方面:①研究影片中人物的无疑是活动和性心理②研究无疑是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③研究电影媒介的文化功能(17)、美国导演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成为心里惊悚片的鼻祖
(18)先锋派电影中最有名的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的狗》关注人物的无意识和潜意识(19)瑞典伯格曼的电影《野草莓》描述梦境
(20)前苏联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二战期间经典战争片
(21)《钢琴课》(导演简·坎皮恩)被称为女性必看的一部电影,关于电影与性。
(22)1971年第一代女性主义纪录片的诞生《成长中的女性》《三生》《女性的电影》(23)《人鬼情》是当代当之无愧的女性电影、现在女性的生存和文化困境
(24)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大众文化浪潮兴起上世纪20年代
(25)大众文化特性:通俗性,再生性。
(26)霍尔的三种解码模式: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的立场、对抗的立场
大众文化
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是与当代工业都市紧密相关,以普通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批量生产的文化制品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二战后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
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
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代表人物以及作品:有克罗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尔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紧接着有特吕弗的《四百下》,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后来,1960年及以后,又出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筋疲力竭》,艾里克•罗梅尔的《狮子座》,最后有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
摄影机自来水笔理论
一种倡导“运用摄影机写作”的理论。
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导演阿斯特吕克1948年在《法国银幕》上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
他认为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语言、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正像
作家用笔写作一样,电影制作者(导演)可以用摄影机来进行创作。
这一观点表明,40年代末,西方导演已经有了自主进行创作以表达个人意念的理性要求。
这一理论也为50年代《电影手册》杂志提出作者论奠定了基础。
作者论
西方从文艺评论移植过来的一种电影批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一个导演如果在其一系列的影片中表现出题材和风格上的一贯特征,就可以算其为自己的作者。
1954年,法国特吕弗在《电影手册》杂志上首倡作者论,提出影片作者应该是导演而非编剧。
电影中的作者论强调,“作者电影”应该有内在的含义,这是后天形成的而非先天存在的。
真正的作者应该是对影片制作进行全面控制的人,编导合一。
其实质是强调作为电影主要创作者和最终定稿人的导演的作者地位,其依据就是控制能力。
作者论的重要贡献是,除了将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欧洲导演视为作者外,还将好莱坞的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等视为作者。
作者论对个性的强调迎合了50、60年代某些西方导演个人化的创作需要,成为法国“新浪潮”和西方现代派电影兴起的理论依据。
与其对应的是类型电影论。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运用精神分析学原理解释电影现象的现代西方电影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学在电影研究领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 20年代中期的法国先锋派电影中少有涉及,比如杜拉克、布努艾尔的影片等。
1977年,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发表的《想象的能指》一书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符号学,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第二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核心是研究无意识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重要概念如“自我认同”、“自恋情结”等。
70年代以来,将意识形态理论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的意识形态学电影理论、将女权主义、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的女权主义电影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新形态。
后殖民主义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诞生的一种探讨帝国主义与殖民化状况,并以权力、历史、文化、宣传媒介对殖民地主题的作用、身份、民族、颠覆、压抑与反叛等为主要课题的理论思潮。
后殖民主义不再是以武力为主的侵略,而是以经济文化为主的意识渗透。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是从文化角度对当今世界出现后殖民社会状态进行的一只哦那该反思和批判。
1978年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确立。
“文化工业”
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他们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和广播⋯⋯它们称自己为工业”。
这种工业不仅是“工艺学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时刻利用自身媒体的技术优势及其商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脱思想的解放”。
媒介帝国主义:
特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确实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
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
发达国家的媒介系统制造和传播了大量的信息,而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却较少传播,即使报道也多为负面信息。
在信息单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时,发达国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输出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发达国家还凭借其经济优势,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
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
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
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的认识上。
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度的人和社会。
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英国大众文化研究学派:
批判学派中的一个流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霍尔为代表。
“文化研究”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众媒介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统治得工具,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研究”的学者用“编码”和“释码”的概念分析大众传播过程,认为媒介的新闻或信息的筛选、加工、制作、报道属于“编码”活动,这种活动在总体上体现了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受众的“释码”可分为三种一般形态:一是“同向释码”,即按照大众媒介所赋予的意义来理解信息;二是“逆向释码”,即对大众传媒赋予的意义作出的相反的理解;三是“妥协式释码”,即部分接受没接赋予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来理解信息。
“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编码”和“释码”过程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居从属地位的各种亚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内容分析。